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万年祖宗不好惹 > 第177章

第177章

山路。在中午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开到了梓潼县城。 这时候,只见梓潼县早已经是如临大敌! 城楼上的官军全都上城,开始准备防守这次反贼的进攻。 在梓潼县城里面,大概有300多名本地的乡兵。他们这次守卫的是本乡本土,所以战斗意志还是比较足的。 不过要说打起仗来的水准……不好意思,他们要是碰上盗贼也许还能对付一下,可是他们现在碰上的却是伍朝阳! 当伍朝阳他们来到梓潼县城下的时候,就见面前的城墙建得粗糙而又简陋。 这个小小的梓潼县城,是由本地盛产的石头筑成,就别说马面和翁城了,甚至就连个城楼都没有。 此时穿戴着一身官服,相貌十分威严的梓潼县县太爷正站在城墙垛口后面,朝着下边怒目而视。 城楼上的那些官兵也手持着刀剑,准备等着一些反贼攻城的时候,给予他们迎头一击。 这个时候,这位县太爷往下一看,只见下面的队伍竟然是井然有序,一排排一列列的甚为整齐!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是义军中的五十个班长,将自己队伍中的士兵挨着个连拉带拽的结果。结果让县令看了倒是吃了一惊。 原本他料想着,这些贼人反军尽是乌合之众,这里边全都是泥腿子,只怕是连一个知兵的人都没有。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下面的军队人数比他想象的要少很多,但是军容确是很整齐! 只见这位县太爷一边在心里七上八下的胡思乱想,一边从城墙垛口上探出头来,朝着下边大声的怒斥道:“好你们这些大胆反贼!莫要猖狂!” “等朝廷的天兵一致,我让你们每一个人都死无葬身……哎?哎!哎!啊~~” 就见这位县尊大人一句话还没说完,站在他身后的一位乡兵猛然间凑了上去。 只见他一弯腰,抄起了县令大人的两只脚踝,然后就把他像是一袋子稻谷一样从墙头上掀了起来,顺着城墙垛口就扔到了城外! 在这一刹那,城墙上下所有的官军和义军都傻眼了! 以他们心中估计,按照正常的套路,等到这位县令大人骂人完毕,自然是两方话不投机开始动手。 然后一边是义军攻城,一边是官军守城,说不定还得打上个几天几夜才能见分晓。 可是眼下发生的事,明显超出了这些人心中的预计! 他们心目中的主角之一,梓潼县令居然连一句开场词都没说完,就被人果断的从城墙上头下脚上的扔了下来! 只见这位县令大人的脑袋“咔”的一声杵在了城墙下的地面上,一下来了个“烧鸡公大窝脖儿”,嘎儿的一声就没气儿了。 随后,就见城头上几个乡兵打扮的人抄起了手中刀枪弓箭,开始向身边的官军下了手! 顷刻之间,还没等起义军上城攻打,梓潼县的城墙上就已经喊杀声响成了一片! 然后,还没等城墙下的起义军反应过来,只见面前两扇厚重的城门居然吱呀呀一阵作响,慢慢的向着里面打开了! 这怎么回事?居然有人从里面开了城门?义军战士的心中惊诧莫名的想道。 “给我冲!” 这时,就见伍朝阳毫不犹豫的一挥手,带着自己的义军,顺着大敞四开的城门就冲了进去! 在他们冲进城门,进到城里的一瞬间。他们就看到城墙周围四下都是血迹和死尸,横七竖八的官兵躺得到处都是! 而此时此刻,一队身着官军军服,但脖子上却系着红巾的战士。正有二十个来个人在城头上守着,不断的向着城下和两侧的城墙上飞快的向着守城的官军放箭。 而另外还有20来个人,就在城墙下杀散了守城门的官军,打开了城门,接应起义军冲进了梓潼县城! 这还用吗,这四十个战士,就是伍朝阳那95人小队之中,最后的一支队伍! …… 在这之前,他们就提前被伍朝阳安排进了梓潼县。当他们收到了伍朝阳的消息,知道起义军就在今天中午准备攻打梓潼县城的时候,他们就在梓潼城里暗暗的汇聚了起来。 他们先是干掉了一伙巡城的官军,换上官军的衣服,然后就来到了城门附近。 于是,等外边的起义军一到,城上的县尊大人开始喊话的时候,这些战士立刻就果断采取了行动! 等梓潼县城里剩下的那200来名官军,看到反贼的兵势凶猛无比,这些贼人的进攻也是极为犀利可怕。他们在丢了城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只得乖乖的丢下了兵刃坐地投降。 第1388章:却将烈火淬寒锋、其势如火、迎战官兵 就这样,大家认为坚不可摧,要付出重大伤亡,还有很长的时间才能攻下来的梓潼县城就这样转瞬易主,被伍朝阳轻轻巧巧的夺在了手里! …… 随后,就在县城里面,伍朝阳把那支四十人的新晋投诚队伍,委任为军法队,骑着马开始在城里四处巡视。 梓潼县城里,凡是趁火打劫的无赖、四处烧杀的强人,全都被他们毫不留情的砍杀殆尽。之后这些地痞还被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挂在了城墙上示众。 用伍朝阳的话来讲,咱们流血牺牲出来造反,不是让这些人渣杂碎趁火打劫的! 随后,伍朝阳派人四处侦查。他在占据了整个梓潼县城以后,又派出了骑着马的一队精兵,很快就将地方上残余的残余势力扫荡殆尽。 等到彻底占据了梓潼县全境以后,伍朝阳一改之前犹如烈火燎原一般的飞速行动。而是稳稳当当的在梓潼县这里驻扎了下来。 在这期间,他手下的这支起义军,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以往中国古代造反的行动之中,所有的反王心里都有一个错觉,就是手下的人越多越好。 所以他们每当攻下攻打下一个地方之后,立刻就会开仓放粮,吸引附近走投无路的饥民过来投奔。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历史上的原文来说,往往是:“贼势如火,旬日之间猬集至十余万之众。” 但是这些缺乏训练和整编的饥民,往往在作战的时候,他们根本抵挡不住官军的剿杀。常常是一两千人的官军,就能把几万人的起义军打得溃散奔逃。 其实现代人心里基本都知道,缺乏训练和组织的队伍,就算是人员再多,也打不过职业军队。 而那些反王的套路则是:这支庞大的饥民部队,在经过了接连数次血战之后,活下来的基本上就都是战斗力强悍的战士了。 然后这些反王再将他们单独编成一军,命名为“老营”或是什么“三堵墙”之类。 再这之后,他们和官军作战的时候,这支在战争之中残酷淘炼出来的队伍,往往就会在反王的手中发挥出一锤定音的作用。 可是这个套路,跟沈墨发动蜀中大起义的初衷却并不相符。 因为义军队伍里的人要是太多了,军纪就会难以管理,难免会会对地方上的百姓造成巨大的杀伤和破坏。 并且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将来要遣散起来也有很大的麻烦。 所以这一次,伍朝阳就秉承着沈墨的思路。他使用的是精兵的策略。 在这十来天的时间里,伍朝阳在梓潼县里基本上就做了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手上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尽量增强! …… 等到一进梓潼县城,第一个到县衙里过来拜访伍朝阳的人,就是本地四海商社的负责人。 这位乔装改扮过来的四海商社大掌柜,他按照军需用品的清单,将隐藏在城外的大批军用物资移交给了伍朝阳。 在这里面有战马二百匹,总计三千套盔甲和三千名士兵所用的刀枪弓弩。 除此之外,还有三千套军服,和三千条围在颈上作为标志的红巾。 除了这些以外,这次他还带来了伍朝阳这九十五个人,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套装备。那些合金盔甲和步枪手榴弹,终于全都重新回到了这些墨字营战士的手中! 然后,伍朝阳就开始用老办法在梓潼县里大幅度增兵。 在一口气招收了2000余人之后,伍朝阳将自己的义军队伍变成了一支3000余人的军队,随后他们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 在这些日子里,这些过来当兵的起义军们,先是被处理掉了身上的寄生虫。然后伍朝阳开始用营养丰富的伙食,和适当的军事训练对他们的身体进行加强。 在这中间,始终贯穿着诉说苦难的活动,还有逐渐加深的军事训练。 等到几天之后,这些农民军的身体素质开始渐渐的增强,也初步的掌握了一些军事技术。 在这同时,他们的思想已经开始慢慢受到熏陶,逐渐由农民向着职业士兵的方向转变。 一大批本土干部,就像是高脚杠爷和小麻皮那样的人,在伍朝阳日以继夜的培训之下飞快的开拓了眼界,也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他们在军队的整训之中,也慢慢开始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 梓潼城里面,县衙里的官员和富商恶霸,还有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一个个都被抓了出来。 在经过了民众的审判之后,城里每天都是杀得人头滚滚,街上的血就没干过。 在那支执法队日夜的巡逻之下,这支起义军对县城里的百姓秋毫无犯。反而义军士兵还在伍朝阳的组织之下,还给县里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使得城里的民众对义军也是更为支持。 而队伍中的那些战士,每天都在极为富足丰美的伙食之下,白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晚上则是一直持续到深夜的思想教育活动。 他们开始接受专业士兵的知识培训,每天在诉苦大会上讨论和倾诉。他们学唱军歌。做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拓展训练。每天里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来不及想别的事。 就在这十五六天的时间里面,伍朝阳虽然不可能彻底将一群农民改造成思想过硬、战术精通的职业军人。 但是在这种高强度、填鸭式的教育之下。这些人在无形之中,他们思想和战术水准已经开始飞快的上升,最起码比那些乌合之众的官兵要好得太多了。 更何况,沈墨早早的就给他们预备好了盔甲兵器! 这些兵器都是极为精良的通州货,是通过四海商社的渠道提前运来、储备好了的。 单就防护力而言,每个士兵身上都穿上了坚实厚重的盔甲。这在蜀中的官军里来说,可是一件奢侈得难以想象的事! 随后,他们这一次大规模的编练整训行动,终于在15天之后不得不中止了——因为绵州的官兵打过来了! 第1389章:魏城之外马鞍山、两军对垒、军功在前 直到现在,四海商社也并没有暴露出他们支持起义军的真实面目。可是四海商社在蜀中遍布各地的情报网络,却在不断的为起义军搜集和传递消息。 他们这一次,就发挥出了很大的预警作用。 所以那边绵州的官兵还没等出发,官军的底细就已经被飞快的送到了梓潼县伍朝阳的手里了。 这次绵州来的一共有八千州府军。由本地的一名副将带领,从连州出发,气势汹汹的奔向梓潼县,准备绞杀伍朝阳这股造反的逆贼。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朝阳也立刻下令自己的队伍即刻整军出战! 在出发之前,伍朝阳集合起自己麾下的三千义军。随后伍朝阳向他们郑重的宣布:无论起义军中的任何一名官兵,在战斗中每杀掉官军一人,就授田三亩。杀官军三人者,提升一级! 对于这些农民军士兵来说,这个刺激是最为简单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奖励! 大家听到杀官军还有土地作为奖赏,一下这三千人的精气神儿,立刻就是猛然间拔高了一截! 三亩田啊!只要狠下心捅死一个,自己就是有田有地的人了。这三亩田足可以养活一家子人! 更何况,我要是杀掉三个就是九亩……要不要杀掉五个,凑个整数? 如今,每个义军战士的心中,都在翻来覆去的向着军功授田这件事! …… 于是在伍朝阳的带领下,义军队伍出城开始,向着围剿他们的这支官军迎击而去! 如今这支3000人的队伍出城的时候,面貌已经是今非昔比,最起码从队列上来说,已经很有些精兵强将的意思了。 队列中的这些农民军士兵,他们在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洗礼之后,也对于他们面前的这场战争并没有产生多少惧怕的心理,反而中间的有些人,还分外的期待! …… 梓潼县距离绵州大概只有300余里,中间还隔着一个魏城县。 伍朝阳带领的这支起义军,毫不犹豫的就绕过了魏城。在三天两夜的行军之后。他们穿过了200余里,来到了一处叫做“马鞍山”的地方。 可是反观对面的那些官军,他们每天只是行军三十里,就要停下来扎营休息。如今他们出了绵州府之后,到现在总共才走了不到百里的距离。 就在伍朝阳下令扎营之后,义军休整了一整夜,随后他们第二天上午继续休整,准备作战。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只见远处烟尘四起,人潮滚滚。 在蜀中崎岖的山道上,一大队官军士兵向这边开了过来。 伍朝阳见状,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披挂战甲,背靠着马鞍山列阵,准备迎击对面的这支官军。 而此时此刻,这些官军一看见他们想要剿灭的那只反贼军队,居然突兀的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些人在猝不及防之间,手忙脚乱的停下了队伍,开始匆匆排列战阵。 这八千官军人数着实是不少,马鞍山下的战场也并不宽阔。 所以等到这支官军勉强列好了阵势之后,队形已经被两边的山势逼迫得形成了一个两边窄,前后长的怪异阵型。 换句话说,在这八千官军里面,能够正面迎敌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其他的人就算是原地跳起来,也看不到前方到底打成了什么样! 原本在他们没有排列成阵势之前,在山道上乱哄哄四处乱窜的时候,其实是伍朝阳进攻的最好时机,但是他却并没有让人下令攻击。 伍朝阳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这次的这场战斗,对伍朝阳而言非常重要。 首先,伍朝阳这支队伍还没经过大战的洗礼,严格来说还并不能算是一支军队。所以让他们打打大仗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军队的战斗力快速成长。 其次就是,如果在对方还没有列阵之前就上前攻击,那么义军很容易就会把对方击溃。 在山道之中,对方要是扭头开始逃跑。他们只要跑出百十余里,就可以龟缩回绵州城。 到时候这些逃走的士兵,就会让绵州城立刻警惕起来,加大守城的力度。并且逃回去的官军本身,也会成为守卫城防的战斗力之一。 所以,伍朝阳现在要的是通过大战磨练他的队伍,然后将这支八千人的官军,全歼于马鞍山下! …… 等到对方的阵势列好之后,两支队伍的距离大概是500米左右。 现在的马鞍山下,一边是排列好阵型,严阵以待的三千起义军。另一面是排出了一个酷似棒槌的阵型,仓促应战的官军! 就在这个时候,在伍朝阳的命令之下,义军军阵开始向前移动,以步行速度向着对方的军阵接近! 在伍朝阳的队伍中间,一个个身穿着盔甲的士兵,全都手持着一丈二尺长枪。 他们一边走,一边不住的调整着自己和身边战友的间距。在各战斗小组之间,也尽量保持着互相呼应的阵型。 当这些战士眼看着离面前的官军越来越近,他们的心头也不禁狂跳起来,呼吸开始变得越来越急促! 这个时候,在人群中的战斗组长小麻皮,正咬牙端着枪向前走。 说实话,他也是第一次上阵,心里不免觉得有点发虚。 不过他毕竟是在金谷村里,被伍朝阳带出来的第一批老兄弟。小麻皮本人也曾经用斧头砍杀过官军。所以毕竟他心头的恐惧,还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 只见他一边走,一边注意观察着自己战斗小组的状态。 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手下的那俩组员,脸上都已经紧张得基本没什么人色儿了! “格老子!有什么可怕的?” 只见小麻皮侧过脸,向着自己的两名组员怒气冲冲地说道:给老子“矮子过河——淹(安)了心!” “官兵我又不是没杀过,也是两个肩膀担着一个脑壳!老子一斧子下去,脑浆也是哗哗的往外淌!” 只见小麻皮气势汹汹地说道:“别给老子拉稀摆带,记住了一个人头,就是三亩好田!” “把胸膛给我挺起来,待会打起来注意配合!” 第1390章:惊闻后军起惊雷、官军八千、有来无回 这个时候,不但是他身边那两个比小麻皮年长得多的组员。就连小麻皮身边的一圈人听见了之后,全都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大家看见这个满脸白麻子的小伙子,如今脸上毫无惧色,大大咧咧的说起他杀官军的事迹。想到了可以世代耕种的军功授田,大家心里不免也都觉得眼前的这些官军,似乎也没什么可怕的! 就在这个时候,眼看着他们两支队伍的距离越来越近。伍朝阳这支义军前进的锋线,已经走进了官军阵前一百米的距离! 眼看着双方再次慢慢的拉近,在60米左右的时候。就见官军的队伍里,随着军官的大声呼喝,一排排的弓箭手举起了角弓,闪亮的箭簇倾斜向上,指向了这支起义军的方向! 就在这一刹那,起义军的队伍里这些士兵们,全身都是汗毛根儿发炸,一股寒意猛然间心头涌了上来! 这成排的弓箭射过来,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说实话,在宋朝一代,民间并不禁绝百姓拥有武器。外面行路的人为了防备盗贼和野兽,手里拿着一把朴刀走路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在大宋朝廷治下的百姓,却有两样武器是不允许民间私藏的,就是铠甲和弓箭。 就是这两样东西的限制,造成了起义军往往即使拥有人数众多的优势,却在和官军的战斗中屡屡失利! 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两样东西,使得起义军既没有远程手段,同时也没有防备弓箭的防护手段。 要知道弓箭这种武器,要想在战阵上射击,准确的命中敌人,没有一两年的苦练基本上想都不要想。 所以大队的起义军士兵,往往手中有了弓箭,杀伤效果也是差的可怜。 反过来说,当官兵用大片的弓箭射向起义军的时候,往往那些壮硕的起义军战士,还没等接近到自己武器能挥舞起来的距离,就被羽箭成片的射杀。因为他们身上根本就没有铠甲! 这是很伤害军心士气的一件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历代的起义军才会在官兵的围剿下屡屡受挫。 而最初的起义军领袖,也往往就死于这样的战斗之中! 反而在经过了几年的转战之后,当义军战士们手里有了足够的盔甲,对弓箭的使用也越发熟练之后。那时的战争形势才会开始向着起义军那面倾斜。 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很多原因。比如说起义军首领对于战术和战略的缺失,对于后勤和根据地方面的忽视等等。 但是对于武器装备的掌握和熟练实用,其实一直是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军的短板。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却是大不相同了。因为伍朝阳率领的这支起义军,几乎人人身上都穿着整整齐齐的簇新盔甲! …… 这时候,还没等起义军将士们迎来第一波箭雨的射击。他们就见到远处的官军队伍之中,他们的军队后方猛然间爆发出了一片混乱! 只见大概有一支五十人的骑兵队伍,不知道什么时候绕到了官军阵列的后面。就在官军的弓箭手想要抛射羽箭的时候,他却在身后向着官军发起了冲击! 此时所有的起义军将士,都看到了对方后阵之中,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的那些骑士身上穿的漆黑铠甲,他们的心里立刻就激动了起来! “这是大帅手下的军法队!好一群勇猛的汉子!”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四十个人,也是沈墨名震天下的……墨字营! 只见这支骑兵部队犹如一把钢钎一样,狠狠插进了对面官军的后阵。在他们所到之处,不断的将手榴弹犹如雨点般向着敌军的阵型里扔过去。 随即,一排排剧烈的爆炸,在官军的队伍之中开始轰鸣! 此时的这八千官军,听着自己身后犹如炸雷一般的轰响。军伍之中不管是弓箭手还是前排的长矛手,全都惊讶的回头向后看去,脸上满是惊慌失措的神情! 后阵出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后路被切断! 一旦后阵被人占据,也就相当于他们没了退路。哪怕战势稍有失利,他们这些人要是想转身向后撤,那都不可能! 就见这支四十多人的骑兵队,就像是一条浑身都是刺的毛毛虫。他们犹如快刀切牛油一般穿刺进了敌军的阵列,每一个骑士都在飞快的挥动手臂,将一片片手榴弹扔进对方的阵列,随后就将挤得满满当当的官军炸得人仰马翻! 眼看着对方的军阵一片大乱,士兵都在忧心忡忡的回头观望,就连准备好了的第一波箭雨也迟迟没有射出来。 就见伍朝阳毫不犹豫的抬手向前一挥,命令全军冲锋! 就在这一刹那,十几天以来已经对军令成了条件反射,下意识就会服从的义军战士,毫不犹豫的手持着长枪,向着前方下山猛虎一般冲了过去! 等到这些官兵醒悟过来,开始在长官的命令下拉弓放箭的时候,他们只来得及放出了一轮箭,随后这些起义军一片血红的枪缨,就到了他们的眼前! 在这一轮箭矢飞射之中,因为距离过于靠近,所以只有官军之中,前几排的队伍才射出了弓弦上的羽箭。 假如这要是抛射,不管弓箭手的队伍阵列纵深有多远,他们全都可以向着天上仰角射击,不必担心伤害到前面的战友。可是现在却不行! 在官军中的将领下令平射的时候,后面的弓箭手看到的全是眼前密密麻麻的自己人脑袋。他们又怎么可能平举着弓,射出手中的羽箭? 可是,虽然射出的羽箭稀稀落落,但是这一轮箭矢飞到起义军队伍中间的时候,前边的一排人身上还是不免纷纷中箭。 多亏了他们这些起义军身上的盔甲防护,虽然说不上厚重,却是极为严密。 锻造精良的纯钢铠甲拦住了大部分的箭支,只有防护不到的位置和铠甲的缝隙里,才被羽箭的箭簇乘隙透入。 所以这一轮羽箭下去,前排倒下的义军士兵并不多。大多数中箭的士兵全都飞快的接近了官军的锋线。 随即,双方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第1391章:新成之军立阵头、长枪在手、摧枯拉朽 此时此刻,小麻皮端着手中的长枪,一直冲到了敌军的阵前。他就看到前面一片乱哄哄的,全是官军的身体! 他们这支三人战斗小组就在小麻皮的带领下,向着前方笔直的冲了进去! 小麻皮作为组长,他承担的是“一枪手”的任务。所以他一接近到敌军的一丈之内,立刻就毫不犹豫的刺出了手中的长枪! …… 在这一瞬间,小麻皮看到对面那个官军的眼中流露出了一片恐惧的神色,他正想拼命的用手中的长枪格挡他的刺杀。 而此时此刻,小麻皮记住了教官的话,他眼中已经将其他的一切东西弃之不顾。就死死的盯着前排官军胸前那面闪亮的护心镜! 就见他奋起全身之力,将手中的长枪奋力向前刺去,在出枪的同时,他从肺腑深处,全力发出了一声怒吼! 就在这一瞬间,小麻皮就觉得自己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遭受到的那些屈辱和痛苦,全都随着这一声大喝,在这集中了自己全身力量的一枪中,彻底宣泄了出去! 他根本没有管什么对方的格挡和反击,因为在他的身侧就有左右两名组员,在落后他一步半远的距离之内防护着他的安全。 小麻皮的这一枪,狠狠的从这名官军的胸前透入,将他干净利落的捅了个对穿! 刺中了! 就在这一刹那,小麻皮就觉得自己的胸中,一股自豪和痛快的感觉油然而生! 手上的纯钢枪锋摧枯拉朽,无坚不摧! 他欣喜万分的向后一抽,拔出了敌人胸膛中的长枪,随后再次看准了一名敌军,向前大吼着奋力刺去! 这时候,他身边的两侧,二枪手和三枪手从他身边递过来的长枪枪杆上,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响声。这是他们在为自己格挡从侧面进攻而来的敌军长枪! 此时的小麻皮心无旁骛,他随着一声怒吼,再次刺出了第三枪! 说到这里,要说说他们这个战斗小组的编制了。 在伍朝阳的步兵班里面,几乎每一个步兵班都是由本乡本土的乡邻所组成。 而战斗小组中的成员,更是由组长亲自挑选出来的两名,自己最信任的其亲属或是邻居。 在这种情况下,这支三人小组相互之间,几乎是怀着绝对的信任。因为他们几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对各自的脾气秉性都有很深的了解。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组中的一枪手根本就无须担心自己的组员会因为胆怯惧怕或者是自私,从而对自己掩护不利。因为这样的情况,跟本就不会发生! 所以小麻皮心无旁骛的刺杀敌军,每一枪都是竭尽全力,每一次出手都是一名敌军被贯穿身体,摔倒在血泊之中! 眼看着接连七八次全力以赴的出枪之后,小麻皮就觉得胳膊酸麻,虽然胸中烈焰熊熊,但手上却有些后继乏力的感觉。 只见他在再次杀一名敌军之后,猛然间一抽枪向后撤步,大声喊道:“换人!” 随后,他身侧的二枪手就是一个上跨步出枪,正好在小麻皮一退步的时候顺势前进,一枪就刺进了前面那位官军的胸膛。 这一次换人衔接,就像他们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那样顺畅自然。就在这一刻,战斗组中又是一个生力军顶在了最前方,开始了他奋勇的刺杀冲锋! 小麻皮现在站在战友的身侧,他一边挺枪帮二枪手拨打着身侧杀过来的刀枪,一边用简短的口令提示着前面的战友压住脚步,或者是快速前进。 他始终用眼睛瞄着边上的几个战斗小组,使这几个组之间的锋线保持齐整。 眼前这位二枪手,虽然也是勇猛凶狠。却没有小麻皮那么冷静。 只见他的脚步稍稍前进得快了一些,随即胸膛上和腰腹间就受了几下重重的长枪戳刺。 可是他胸前的铠甲却挡住了敌军狠狠攻击过来的兵刃,除了让这位点在锋线上的枪手身形微微一震之外,几乎没有造成任何损伤。 这些盔甲坚韧之极,真是绝了! 就见这位二枪手随即意识到自己过于突出阵型了,随后他就沉下了脚步,等着周围的战斗组跟上来。 然后,在这位二枪手的力道稍稍有些减弱的时候,随即他又和三枪手之间换了一个位置。 就在这三个人两次换位之间,他们不断的上捕刺杀,已经跟着自己的锋线阵型,向着对方的军阵里突进了十余米深! 就在小麻皮再次换到锋线上去的时候,他就觉得眼前猛然间一片大乱! 等他再向前看去的时候,只见前方的那些官兵,全都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他们手里现在只有弓箭,之前不断的在他们眼前晃悠的枪锋,已经完全没了踪影! 原来官军阵前的长枪手已经被小麻皮他们杀透了军阵,眼前是成片的官军弓箭手队列! 就在这一瞬间的,小麻皮猛然松了口气! 在这样的距离之内。官兵又是紧紧的聚集在一起,弓箭根本没有办法发挥作用。而他的长枪现在没有了对方长枪的威胁,可以随便想怎么刺就怎么刺! 于是小麻皮大喊了一声,手中的长枪越加凶猛的向前狠狠的戳刺过去。 这些弓箭手的身上并没穿带着铠甲,防护薄弱的可怜。小麻皮发现他现在都不用使尽全力,只需要把枪尖向前送出去,就可以在面前挤成一团的弓箭手中,准确的命中一人! 这一通好杀,真是让人痛快淋漓! 等到这支起义军的队伍中,顶在前面的两千人一路向前杀去的时候。在军阵后方,坐在马上的伍朝阳在马镫上站起身来,向着远远的前方眺望。 他敏锐的发现,自己这一方军队突破敌阵向前冲杀的速度,居然在以微弱的速度,逐渐的加速! 此时伍朝阳的嘴角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现在他留下的一千预备队,已经没有必要加入进战团里去了。起义军破阵之势已成,这支官军……完了! 第1392章:胸中热血谁能及、一阵摧敌、一溃千里 果然和伍朝阳料想的一样,等到起义军的军阵再次向前冲杀了几十米以后。官军的队伍之中,真的逐渐开始发生崩溃! 这崩溃之势一旦形成,就像是雪崩一样一点点越来越大,逐渐变成了势不可挡之势! 此时在官军军阵后方,那些绵州城的州府军,其实有些人还不知道前后军都发生了什么事。 只不过他们在刚刚开始列阵的时候,后方就被一阵剧烈的爆炸弄得人仰马翻,这样雷霆一般的声音,军阵中间的官军不可能听不到。 而当前方的敌军开始冲阵的时候,官军们在各自的队列中,除了看见前方密密麻麻的人头和背影,也是什么都看不见。 只有在他们耳畔,那不断接近的喊杀声,却是坚定不移的朝着他们的阵地中心方向,越来越近! 而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推进过来的速度居然还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这些官兵的心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恐慌。 随着他们面前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他们就觉得似乎有一股迫在眉睫的巨大危机感,正一步步的碾压过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看侏罗纪公园的时候,你虽然还没见到恐龙,但是前方那巨大的脚步声,却越来越接近一样。 这逐渐接近的危险预兆,让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慢慢到了极限。官军中终于有人开始崩溃了! 这种恐怖的情绪逐渐慢慢积累,越来越高的时候,总会有人顶不住压力而崩溃。而在军队里,只要身边的人开始崩溃了,那就意味着大面积溃败的开始! 所以这些官军在狭窄的两山之间,这个奇怪又愚蠢的棒槌形阵地内纷纷原地转身,开始向后推搡着逃跑。 此时,想要约束他们的官军将领,他们自己却被人群挤得不住后退。就连大叫着发出的命令,也被身边的惊叫声淹没得根本听不见内容。 终于,这支8000人的州府军,在伤亡还不到一千人的时候。就开始了潮水一般的大溃败! …… 等到小麻皮带领着自己的战斗组一路向前,迅猛的追在敌军的屁股后面用长枪戳刺,不停的击杀敌军之时。他就看见前方的官军正在推推搡搡的自相践踏,拼命的向后逃窜! 小麻皮甚至看到有的人为了逃得快一些,甚至举起了手中的刀枪,向着前方的友军后背开始大肆砍杀起来! 这种追在屁股后面,用长枪刺杀敌军的感觉,简直是太舒服了! 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小麻皮做梦也没想到,让他们之前还紧张不已的这支官军,居然是如此废物,这样不堪一击! 现在他们有胆子去砍杀自己的同伴,慌忙夺路逃走。却死也不肯回过头向这边看上一眼! 原来这就是造反! 小麻皮的心中兴奋不已的暗自想道:如果天下官军都是这个熊包样儿,那用不了多久,我们伍朝阳大哥就能坐上龙椅,当上皇帝! 此时的小麻皮心中欢欣喜悦,端着手中的长枪,不断的向前猛刺! 随后,当他们眼前挤成一团的人群终于一空,乱成一个大疙瘩的官军终于消失不见了。 在此时呈现在小麻皮他们面前的,全是顺着山道漫山遍野逃窜的官军! 这支几千人的州府军队,他们纷纷丢弃了自己手中的兵器和身上的铠甲。就像是一群野兔一样,在山间蹿蹦跳跃的一路向后狂奔! 随后,当小麻皮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发令声之后。只见小麻皮一把拽住了自己身边两个组员,按照伍朝阳大帅的命令,向着山道的两边躲闪。 只见他们让开了道路之后,始终在阵后担任预备队的那支一千人的义军部队,顺着他们让开的大道,挺着长枪开始向前追杀了过去! 这是一支生力军,如今他们的枪锋上都是一片雪亮。不像小麻皮这帮人,每一个人的枪尖上都带着淋漓的鲜血。 不过这些人的体力更强,他们担任追杀任务的时候,也更加得力! 等到自己的这些战友在眼前呼啸而过,跑到前边去追杀敌军之后,小麻皮这才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此时的他就觉得两臂酸麻,浑身的力气差不多都已经用尽了。 就在他的胸前铠甲覆盖的地方,被敌人的兵刃攻击到的部位虽然有铠甲的包裹,并未造成皮外伤。但是那一下一下沉重的打击,也让他现在觉得浑身都疼! 可是当小麻皮一回头,看到自己所在的步兵班里,留在最后那三个收割首级、负责计算战功的战士的时候,小麻皮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只见这三个人身上,鲜血淋漓的挂着不知道多少个人头,全都是他们这支步兵班奋勇杀敌,留下来的战果。 如今这三个家伙身上带着的人头不下60个,把他们挂得像是三大串葡萄一样! 听见小麻皮的笑声,大家顺着他的目光转过头,也同时看到了身后那血腥而又可笑的场景。 当大家想到这每一颗人头,都代表着他们的这个步兵班战士的家里多了一亩田。随即大家也跟着小麻皮一起,开心的放声大笑起来! “这回知道了吧,我告诉你们,官军算个屁!”只见小麻皮不屑的在地上吐了口吐沫,向着大家笑道。 …… 在这之后,前方冲过去的那支一千人的生力军,漫山遍野就像赶鸭子一样,不断的收割着敌军的人头。 其实这场战斗中,最大的杀伤是在敌方转身溃逃的那一刻开始产生的。 剩下的这支人数大约七千的官军,他们在逃跑的路上,每一个人都是身后遭到追击者的刺杀。可是即便这样,他们也不愿意回过头来反抗! 眼看着这些人被追得越杀越远,伍朝阳随即下令,让正在打扫战场的两千起义军立刻向前压上,沿途追击敌军。 等到这只残余的官军,又接着向前狂奔了二三十里之后,他们此时已经是跑得筋疲力尽,吓得心胆俱裂! 第1393章:十二反王烽烟起、机谋重重、天衣密密 等到他们来到了一处险峻山口上的时候,他们一看见前方的情景,这才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只见前方的山口那边,一横排站着40名骑在马上的黑甲骑士。他们正在严阵以待,虎视眈眈的等着他们上去送死! 虽然这些人只有40人,但是他们身上的气息却是凝重浑厚,带着一股凛然的杀气! 这个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在后阵之中,用那种会爆炸的古怪武器给他们这些官军造成的沉重杀伤,这些败兵却是依然记忆犹新! 所以等到后方追兵将至,前方又有这些杀神死死拦住了他们唯一的归途。剩下的残余三四千名官军,顿时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如今即便是有军官让他们奋力冲杀回去,一直杀回自己的家乡绵州城,可是他又能使唤得动谁? 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清清楚楚。这场突围之战,不管是谁第一批冲上去,谁就会率先死在这些杀神的手上! 于是这几千人,居然就被四十人牢牢堵住了去路。他们坐在地上丢了兵器,老老实实的投降了! …… 随后,伍朝阳命令自己的战士上去,将他们这些官兵搜身之后,用绳子一串串的绑在一起。 除此之外,他还命令义军将其中一千来人的军服扒了下来。 在这之后,伍朝阳命令自己的战士中的一支精锐部队换上了官军的军服。毫不迟疑的朝着绵州的方向飞快的冲了过去。 等到这一支千余人的“官军溃兵”接二连三的来到绵州城外的时候。城上的守军听到了前方八千官军惨败于马鞍山的消息,他们立刻就是大惊失色! 而且,这支义军还正在向绵州这边扑过来……这还得了! 只见他们一边不断收容着败逃回来的官军,一边慌忙向着绵州知州报告。 在这些败兵进城的时候,他们这些伪装的官军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守城军兵的询问。 绵州本地的守军,也怕有细作换上了自己人的军服,借着外边的人流一路混到绵州城里来。 当这些起义军被询问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问你是属于官军中哪个队哪个棚的,还有领军的副将是谁之类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就被绵州城内的四海商社查了个清清楚楚,并且作为情报交到伍朝阳的手里面了。 所以伍朝阳已经在出发之前,就让自己的战士把这些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全都一一背会了,伍朝阳早就做好了乘胜诈取绵州城的准备。 反正基本上被问到的问题大致都是那十来个,基本上除了军队里的事情之外,不外乎还有“你们的军营在哪条街上”之类的问题。 对于这些伪装外宾的起义军而言,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全都在他们背诵得滚瓜烂熟的范围之内。 所以这一千人的起义军部队,几乎是毫无阻碍的就被放进了城里。 …… 然后当伍朝阳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两千起义军,一路杀到绵州城下的时候。此时的绵州城内已经是兵力空虚,只有不到两千人在守城。 因为城里大部分的官军,都已经被派出去剿灭叛军了! 同时,绵州城上的城防还未准备妥当。守城士兵们匆忙上阵,甚至还没站稳脚跟。在他们的手上,一应守城器械全都谈不上。 而且最要命的是,在绵州城的内部,还有伪装成败兵的一千起义军! 所以这次攻城,对于伍朝阳的义军来说,就越发的简单容易了。 等到攻城之战开始之后,在城里的那支起义军的里应外合之下。伍朝阳没用一个时辰就轻取了城池,绵州变成了起义军的天下! …… 等到占据了绵州之后,这支义军的人数再次扩大到了一万人。州府之中的钱粮、器械、兵员、还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伍朝阳手中的这支义军再次飞快的壮大起来! 眼看着伍朝阳这位盗火者引发的大火,已经在川北地区燃烧得越来越炽烈,逐渐变得如火如荼。 蜀中狼烟四起,烽烟处处,沈墨亲手培养出来的十二位盗火者,旬日之间就将整个蜀中百姓的怒火全都点燃了! 不过,这些反王却和往常的造反者有些不同。 他们军纪严明,绝不奸淫掳掠,他们纪律严谨,队伍精干,并没有携裹大量的乌合之众。 这些人所到之处,率领着自己手下的义军摧毁官府,消灭官军,诛杀恶霸地主,飞快而疯狂的扩大着自己的地盘。 可是他们之间,却离奇的没有产生内讧,倒像是相互之间有着一种奇怪的默契一般。 …… 蜀中十二月,破天王、震天王、碎天王、塌天王、裂天王……十二路反王的兵势如火,俨然有席卷整个蜀中之势。 而这个时候,原本被人吃空饷、卖空额、喝兵血、克扣钱粮,弄得衰弱不堪的官军,却没有得到上面一丝一毫的钱粮调拨! 这些官兵,漫说他们打不了什么硬仗。就算是他们真的有战斗力又能如何? 被拖欠了半年饷银都没发下来,一分的开拔银子都不给,还想让你拿着刀枪去跟反贼拼命?试想一下,谁愿意去干这种倒霉事儿?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奸……勇夫。可是连正常的粮饷都发不下来的情况下,蜀中的军队连人都凑不齐,又怎么可能对这些反贼实施迎头痛击? 就在这几种情况的共同制约下,还没过多长时间,整个蜀中的形势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已经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了。 当然,咱们所说的失控,实际上是对蜀中官府而言的。真正的情况一直都在控制之中,而且控制它的人,就是咱们的始作俑者沈墨。 此时此刻,他手里握着蜀中各地军情的情报。当他看见那些“破天王”、“裂天王”之类的名号,咱们的沈墨“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些小王八蛋叫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跟天过不去?难道他们跟老天爷有仇不成?” 第1394章:一举荡涤十万里、扫尽污秽、乾坤如洗 只见沈墨说到这里,他笑着将情报放到了一旁。 如今沈墨已经把情况整个看了一遍,他手下的十二名盗火者各显其能,每个人都根据各自的套路和擅长的思路,带出了一支义军。 这里面有刘大脑袋之类的封建迷信流,当然也有伍朝阳这样的正统造反流。 在这里边什么真言谶语、天帝传书满天飞。随便拿出来一个,不是星宿下凡就是神仙转世。 其实沈墨也知道,大家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毕竟这个时代老百姓就是迷信,弄出“石人一只眼”之类的东西,也是他们逼不得已之举。 沈墨此时,就静静的守候在成都府,乐不可支的看着他这手下的十二盗火者各显神通。飞快的将蜀中各地,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 这次大起义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沈墨也十分高兴,因为这件事对他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当沈墨把蜀中拿在手里的时候,他不但可以借着这次起义的机会,解决兵源和民间稳定的问题,同时也将他日后治理蜀中的时候,很多难以着手的问题,全都一并提前处理了。 其中有很多事,都是自己今后在入主蜀中之时不方便做的。可是放在现在,伍朝阳他们这些人身上,他们身为反贼无所顾忌,却可以随便做个不亦乐乎! 比如说,经过简单的审判就杀掉本地的那些贪污成性的官员。还有对地方上那些掠夺成性的大地主,干脆利落的处置。 甚至还有另外一些不安定因素,比如说本地的封建会道门,还有占山为王的草寇之类,随着这次大起义的行动,也顺便都被这十二路反王一扫而空。 非但如此,随着一批品行不良的大地主倒下,他们的田契被收回之后,那些起义军战士开始被授予了田地。 所以,当他们最终变成沈墨麾下的士兵时。这些人由于土地的合法性就来自于沈墨本人,所以一定会是他沈墨绝对的拥护者! 与此同时这些身家丰厚,很有身份地位的军人。他们一旦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会迅速填补本地的土豪劣绅被杀后留下的地位,变成本地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换句话说,沈墨给了他们田地和战功,让他们获得了身份和地位。所以他们在家乡的时候,也一定会支持和拥护沈墨! 也就是说,沈墨硬生生的打掉了一个顽固的封建阶层,却将一个完全忠实于自己阶层,一手扶持了起来! …… 等到沈墨再将蜀中的上层官吏换成自己人之后。那个时候整个蜀中从上到下,就全都成了自己坚定的拥护者。而这个四川盆地,也就变成了沈墨无比稳固的大后方! 况且,由于这十二路反王全都是在沈墨的指导下开始举旗造反的。所以他们在民间并没有携裹大量的民众,也没有造成土地撂荒,或者是百姓的大面积逃荒迁徙。 所以这次的造反行动虽然是兵势如火。但是对蜀中的人口、治安和根基,却基本上没有构成严重的伤害。 也就是说蜀中的元气未伤,还是那个繁华富足平安之地! 此刻,沈墨当然是欢欣鼓舞了。可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其他人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 就在这几日,成都府里面的帅漕司宪四大部曹还有知府衙门,都收到了各地送过来的战报。 这些天全成都的官员,被吓得后背上的冷汗就没干过! 说实话,这些人见过造反的,没见过这么同时十来波人一起造反的!见过丢城失地的,可是谁见过成批成批丢城失地的? 在他们手上,每天都会接到各地发来的数封战报。几乎清一水儿的全都是报告州府被人攻陷、某某某府陷于贼手之类的消息。 他们眼看着自己墙上的蜀中地图,就像是变色龙一样飞快的变着颜色。照这样下去,只怕是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整个蜀中就会只剩下一个成都府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各地的守军心急火燎的过来请求拨付银两,供他们招收乡勇守城,剿灭叛军的时候。负责征收税款和拨付款项的这件事,就理所当然的落在了成都府知府赵玉坤的头上。 这些日子,这位赵知府急得满头是汗。他四处奔走张罗,到处筹措,可就是一分银子也拿不出来。 此时的赵玉坤心里清清楚楚,这可是那位金国六王子完颜烈,亲口给他下达的命令! 他要是敢从库房里拿出一个铜钱拨付下去,到时候他就要用项上人头来向人家交代! 所以赵玉坤现在装得就像是一只没头苍蝇一样,整日里四处筹款,却是筹来筹去的,一分银子也没有。 以至于没了银子和粮食,蜀中的各个地方在叛贼的攻击下屡屡丢城失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凄惨。 然后,就这样又过了几天之后,蜀中官场上又是一个消息,震撼了整个成都府! 十二月二十,剑门关失守,一只北方来的重骑兵越过剑门关,直奔成都而来! 这一下真可谓是晴天霹雳,让所有的官员全都一下子懵了! 剑门关那是什么地方?说句难听点的话,哪怕就是成都府丢了,也不能丢了剑门关! 可是如今这座天下雄关已经落到了别人手里。而且军报上还写得模模糊糊,就连到底是谁占了这个蜀中门户,都没说清楚! 于是整个成都府官场上下,一时间人心惶惶。无数的官员和上层人士都在鬼头鬼脑的各处打听消息,想要知道这蜀中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可是,这里边的赵玉坤心里倒是清清楚楚。因为他知道,弄不好这支跨雄关而来的千人重骑兵,就是那位金国六王子的部队! 而且赵玉坤已经在心里暗自猜测出了,剑门关是如何丢失的。 弄不好那位剑门关守将就和自己一样,是一位见了狼主金批箭,马上就会纳头便拜的投诚人士! 当然除了赵玉坤之外,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异常振奋的还有另一个人,就是沈墨。 第1395章:铁甲雄军夜入关、蜀中锁匙、屹立无言 之前赵玉坤猜的一点都不错,那座剑门关,正是沈墨麾下的女真暴风营拿下来的。 当时的剑门关守将,名字叫做“姜良”,也是无锋老人名单上早已经挂了号的人物。 其实不用想都知道,以无锋老人的智慧,还能不知道剑门关对于大金国的重要性? 所以金国的整个蜀中黄道计划,拿下剑门关守将就是头一件大事。而这个姜良也果然不负众望,早就被无峰老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一次,守将姜良见到了金国使者送来的金批箭以后,立刻就表示凛然遵从金国六王子的命令。 随后,就在他的配合下,整整一千名女真暴风营战士来个“铁甲将军夜入关”,一夜之间就占据了这座蜀中门户——剑门关! 在这之后,随着暴风营透关而入,直取蜀中成都府。在女真战士的身后,五百名汉江狂飙营战士随即就牢牢的守住了这座雄关。 这些狂飙营战士虽然人数只有五百,但他们也在沈墨的麾下转战南北,是一只成熟老练的军队。同时他们又是汉族人,所以先进的武器装备,当然不用说必定是优先配备的。 所以这支装备了步枪和火炮的轻骑兵狂飙营,他们的战斗力之强,已经是沈墨骑兵中的翘楚了。 更何况他们这次是从汉江谷地,一路直取剑门关。实际上原籍利州的狂飙营战士,相当于是回自己的家乡了。 在这之前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狂飙营战士在路过自己家门口的时候,还顺便探了个亲,和家人团聚了一阵子。 然后他们就集结起来,顺着汉江谷地跨过了秦岭向南,没多远就到了剑门关。 如今的剑门关,在沈墨的这支狂飙营的手里,由这些装备着现代步枪的士兵驻守,已经是万无一失。 而剑门关的成功夺取,也意味着沈墨攻取蜀中的行动节奏,陡然间开始加快起来! …… 等到剑门关失守的消息一传到成都官场,当然立刻又是引发起了一阵大乱。 而在这个时候,在成都府里居然有传出了一个奇怪的消息……人家成都知府赵玉坤大人,要给母亲做寿! 眼下时局紧张,正是一日数惊的时候。十二路反王和剑门关那支来历不明的奇怪重装铁骑,全都飞快的向着成都府逼进,知府却要在这个时候办寿诞? 不过,这个举动虽然不合时宜,却也并非讲不通道理。 首先,自古在中国人选贤任能的观念里面,就有很重要的一条:“凡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足够孝道,是这个时代鉴定这个人人品重要的试金石之一。 另外,以知府赵玉坤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说兵临城下,自己老母亲的大寿就不做了。 虽然他自己如果要是办寿诞,或许就有点儿荒唐。但是为了母亲却是无可厚非,大家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此外,赵玉坤的行动多少还有点儿好整以暇,表示自己对目前的局势还有掌控能力的意思。 古代的官员就爱摆弄这些事儿,他们往往非要等敌人到了城下,才下个棋、做个诗什么的。用来表示自己胸有成竹,顺便安定军心。 可是赵玉坤这么一弄,大家心里便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你有这功夫,为啥不给好歹给下面的军队弄点粮饷发下去呢? 不过要说起赵玉坤给自己的老娘办六十大寿,其实还真不是他自己的主意,而是出自沈墨的授意! …… 就在之前这一天,赵玉坤秘密来到了玉阶巷的一处民宅里,和沈墨两个人见了一次面。 等到这一次,赵玉坤一进到玉阶巷的这处清静的宅邸。他一进厅堂就看见两个膀大腰圆,身材雄壮的将军正跪在那里,恭恭敬敬的聆听沈墨的训示。 之所以赵玉坤一眼就认出这两个人是将军,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的身上,都穿着鎏金的万夫长战甲!一看这战甲的样式,赵玉坤的心里就是一哆嗦! 这是名震天下的……金国铁浮屠! …… 看到赵玉坤进来,沈墨摆了摆手,让地上跪着的俩人先起来。 等到这两名金国万夫长站起来之后,赵玉坤看着两位身材高大,膀大腰圆的熊虎之将,心里也不由得暗自打鼓。 只见这有两个人生得满脸横肉,身上肌肉壮硕,在他们头上戴的金国金盔下面,几条小小的发辫从金盔后面探了出来。 赵玉坤一见他们的长相、盔甲和发饰,就知道这两个人是妥妥的是金国战士,这是确凿无疑了。 因为他们身上,北方人的面貌和体型,还有金国人的那种特有的凶狠彪悍之气,是绝对伪装不来的。 等到沈墨挥手让这两位战将出去之后,就见他笑着像赵玉坤说道:“我相信你这么聪明,也应该猜出来了。” “北方那支从剑门关入境的千人重装铁骑,这一点上你可以无需担心,也许因为那是我大金国派来接手蜀中的先头部队。”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赵玉坤只见沈墨没让他坐下,他也只得恭恭敬敬的站在堂下,一边抹着头上的冷汗一边陪着笑说道: “还是我大金天兵威武!让微臣一见之下便是心生敬仰,了不起!了不起!” 赵玉坤说了这句话之后,偷眼一看沈墨。 只见这位六王爷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赵玉坤以为自己这两下马匹拍得不错。却不知他正好是把马屁给拍反了! 随后就见沈墨对着赵玉坤接着说道:“眼下反贼势大,十二路反王眼看着已经逼近成都。咱们大金国虽然拿下了剑门关,但是成都府也要赶在反贼攻城之前,快速的把它拿下来才是。” “所以,我们的下一步行动,现在就要开始了。” “属下明白!”只见赵玉坤连忙谦恭的点头说道:“不知属下该如何为殿下效力?” “这也简单的很,”只见沈墨笑着对他说道:“蜀中有些官员已经控制在咱们手上,就像是你一样……” 第1396章:天下西南第一州、山川壮美、人物俊秀 “哦!那是属下的福分。”只见赵玉坤立刻忙不迭的表现自己的忠心。 “还有其他的那些官员,却未必都跟咱们一条心。”只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看了赵玉坤一眼。 “所以你两天以后办个寿宴,把成都府所有的官员全请来。到时候我会明明白白的跟他们说明,整个成都府投诚大金之事。”只见沈墨对着赵玉坤说道: “他们那些人,谁答应了弃暗投明,就是咱们自己的人。要是不答应的话就是抗拒天兵,直接抓起来就地斩杀!” “好主意!”只见赵玉坤听了沈墨的话之后,他立刻忙不迭的表示赞成。 随后,就见他想了想之后又苦着脸说道:“如今正是腊月,属下的生日在五月份,这已经是成都府人尽皆知的事……” “那你夫人呢?”沈墨随即又向着赵玉坤问道。 “拙荆是六月生的,也……靠不上啊!”赵玉坤立刻答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也好办。”只见沈墨笑着看了看赵玉坤: “要不然咱不办寿筵了,我把你那个倒霉儿子杀了,咱们办个丧事怎么样?反正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本王不嫌晦气!” “不不不!” 这个时候,就见赵玉坤两腿一软,连忙在地上跪了下来! 就见他哭丧着脸说道:“殿下饶命!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属下想说的是,正好我老娘的寿诞就在十二月,不然就以家母六十大寿的名义,把成都府官员全都请来,到时候六王爷您说怎么办,属下就怎么办!” “好的,那就后天在你在自

相关推荐: 盛爱小萝莉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屌丝的四次艳遇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天下男修皆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