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神都猛虎 > 第324章

第324章

看不透这点,他不认识杜兆辉,却认识夏晓兰。 有这层关系在其中,让陈锡良被杜兆辉奉为上宾不可能,但他至少能和琤荣广场的管理人员搭上线,走后门为朋友老段争取到了第一批次认租的机会。 “老段,你要租多大的档口?” 老段挤的头晕眼花,这边陈锡良已经替他搞到了机会,也不枉老段一大早就去敲陈锡良的家门。 “我能自己选?” 广场的经理摇头,“有些档口别人钱都交了,还有些是预留的,你能选的也不多,这么吧,看在陈老板的面子上,给你两个名额。” 两个就两个,老段已经喜出望外。 他在能选的范围里,挑了两个最大的档口,一个40㎡,11万,另一个是20㎡的,要5.5万。 老段随身带着几万现金,当下就缴付了一部分定金。 经理让财务开收据,老段追问了一句: “明年我们还能继续租吧?” “现在认租的商家,有三年的使用权,明年档口还归你们,租金也不变!” 阿弥陀佛,老段这才彻底放心。 他一下能掏出十几万,可见这些年也没少赚。 但提心吊胆的赚钱,和安安稳稳的赚钱,总归是两回事。 老段心情舒畅,一点都感觉不到饿,还带着陈锡良在琤荣广场遛弯,“你瞧瞧,就这地方,会赚不到钱?” 他在给自己打气。 因为一年多了十几万的租金成本,这地方人气要是聚不起来,他们这个认租的个体户全部要亏掉裤子。 陈锡良想明白这是夏晓兰的手笔后,拍了拍朋友老段的肩膀: “你说的对,这广场肯定能赚钱!” 1734:反派死于嘚瑟太早!(4更) “电视广告、报纸整版刊登倒计时,生怕那些电子产品批发商不能第一时间得知,还加了电台广播宣传。” 有效吗? 很有效! 1987年1月1日,报纸整版刊登的广告是“倒计时30天”,到了2号,自然变成了“倒计时29天”。 昨天的认租数据刚刚统计出来,杜兆辉一大早就忍不住给夏晓兰打电话。 第一批放出去的档口就是试试水,虽然全被抢购一空,以250元/平方米的租价,也不过是收回了200多万回来。 还不如杜兆辉花在宣传上的钱多! 但这只是第一批档口的租金。 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这些档口全部放出去,一年的租金大概有700万! 楼下的卖场能给杜兆辉带来这么大的收益,楼上的写字楼呢? 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商业街。 他的这块土地还有等待开发的配套设施。 明面上,杜琤荣只给了他2000万港币,加上杜兆辉卖了自己的豪宅和名车凑的,加上银行贷款,以及他靠着脸皮厚从杜琤荣手里“借的”,电子广场的总投资其实已经超过5亿华币。 5亿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 加上后期的深度开发,这个电子广场起码要再追加3亿投资。 8亿就8亿,第一年收的租金不过是毛毛雨,等这里聚集了人气,租金收益会几级跳。 何况这么大的一片地,他有几十年的运作时间……杜兆辉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那是他没受过科班教育,但他并不傻。有“琤荣广场”在手,他在杜家其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琤荣集团5%的股份,还不如琤荣广场的价值大。 当然,琤荣广场也让杜兆辉欠了一屁股债,欠老头子的可以赖,欠银行的赖不掉。 杜兆辉还是舍不得放弃那5%的股份,也舍不得放弃杜家的家产,第一批档口的火爆抢购,让杜兆辉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 他的声音在电话里听来有点失真,但那嘚瑟是一成不变: “杜兆基那个扑街,拿什么和我比?” 夏晓兰想给他泼下凉水让他冷静下,但眼下一切都是按照他们的计划在走,明明是很好的势头,这个时候泼凉水,杜兆辉也不见得能听进去。 夏晓兰就顺着他话说: “如果一切顺利,按照现在的局面,杜二少是输定了。” 杜兆辉哈哈大笑,“还剩一个月,他用什么翻盘?” 夏晓兰皱眉。 她咋有种感觉,她和杜兆辉就像影视作品里反派……反派死于什么?死于话多!死于嘚瑟太早! 别说还剩一个月,哪怕还剩一天,只要杜琤荣一天没宣告胜负,杜兆基都有翻盘的可能。 夏晓兰还是没忍住: “夏子毓那边你不要忘了!” “没忘,我会按照约定把人交给你。” “……” 妈的,这个蠢货,她是叫杜兆辉不要忘了夏子毓会是个隐患,既然已经把杜家姨太太的同盟瓦解了,杜兆辉就该早点消弭这个隐患。 同样的话夏晓兰也不想翻来覆去的说。 挂了电话,她其实也挺高兴。 或许是她杞人忧天吧,琤荣广场现在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迹象。 夏晓兰昨天已经从单位回家,她答应了李领导老婆要和高菲握手言和,周诚却有别的想法。 夏晓兰干脆暂时离开了单位不和高菲碰面。 她先是回家,确认了一下梁欢有没有找上门,刘芬一头雾水: “梁欢真的到京城复读了?她一次都没上门找过我。” 这太不合理了。 刘芬也算了解自己妹妹。 如果懂得替别人着想,那刘芳还是刘芳吗? 打小的脾性,哪会说改就改啊! 于奶奶呵呵笑,“你们母女俩是不是傻了,现在不上门,不代表永远找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以前你们俩是光脚的,现在情况调转,你俩成了穿鞋的。可能梁家人在寻找合适的时机,阿芬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梁家人想讨好你,怕得罪你!” 如果在不得罪刘芬的前提下,厚着脸皮缠上来,需要讲究方法。 刘芬头疼,“我有那么好骗吗?” 夏晓兰若有所思。 现在她妈和以前不一样,肯定不好骗。 但撇开梁家其他人不说,梁欢和刘芳要是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歪缠,两家的关系或多或少会有缓和吧?这是华国的大环境所致,打断骨头连着筋,用这句话形容华国人亲戚关系再贴切不过。 夏晓兰能把夏家说丢就丢,不管夏家人的死活,因为芯子都换了,夏家人本来就和夏晓兰没任何关系啊! 有啥不忍心的,一群没有感情的陌生人,还合起来欺负她,夏晓兰怎么会心软? 但如果她真是“夏晓兰”,能不能做到丝毫不管? 夏晓兰自己也没答案。 就像上辈子,表姨收养了她,她在表姨家生活的那些年可谓是寄人篱下。 小公主是没当过的,要真正说虐待也不对。 只是后来想让她早点不念书,早点工作贴补家用……夏晓兰十几岁时非常生气,半工半读坚持完学业,一开始也是和表姨家断了联系,后来发达后,她的戾气变得没那么重,最后还是在老家小城给表姨买了两套房子。 有出气炫耀的成分。 也有表姨一家是她唯一亲戚的原因吧? 如果连表姨这门亲戚都不要,她在世上就真的是孑然一身了。 换到现在的情形也差不多,刘芬再怎么变,也不会变成另一个人,不如上辈子的夏晓兰有决断性。上辈子夏晓兰都没彻底斩断,刘芳这个亲妹妹一次又一次上门道歉的话,刘芬很难不心软。 夏晓兰是刘芬的女儿。 刘芳也是刘芬的妹妹。 这事儿夏晓兰还真没办法替她妈做决定。 干脆她也不管了,她妈真要糊涂时,还有于奶奶在旁边提点。 夏晓兰也懒得去查梁欢转到了京城哪所学校复读,人家又没叫她帮忙,是梁家自己找人找关系操作的,难道夏晓兰还叫梁欢必须滚回豫南? 夏晓兰只是偶有错觉,觉得和杜兆辉联手的自己挺像反派,可她又不是真的想当反派。 万一梁欢是真的知道上进了,就想来京城好好复读呢? 别人还没犯错,夏晓兰只能提高警惕,不能先动手赶尽杀绝。 她把此事丢开,决定先回华清报到。 1735:重返华清,热烈欢迎(1更) 也是离开一年了。 华清大学不可能因为夏晓兰缺席一年就有啥大变化。 但她的回归,还是让系主任高兴! 咋说呢,夏晓兰同学去康奈尔当交换生的一年,表现的不孬! “你的成绩单,康奈尔那边已经传过来了,晓兰同学,你知道康奈尔对你是什么评价吗?” 系主任的话把夏晓兰给难住。 她知道评价不会太低,但叫她自己夸自己,她还是挺不好意思。 “主任,您就直说了吧,别逗我了!” “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心态急切,以后要更沉稳啊。” 这不是批评,是爱护。 起码系主任说这话的时候全程笑眯眯。 年轻学生嘛,还不到沉稳如松的时候,年轻学生该有朝气,有冲劲,是初阳之光! 系主任拿起几封传真,竟然是康奈尔建筑学院几个教授写的。 “有天赋”、“优秀”等字眼重叠度很高。 特别是麦卡锡教授,在信中毫不吝惜称赞了夏晓兰,认可了华清建筑系——系主任的高兴,可能不仅是夏晓兰个人受到的表样,而是夏晓兰跑到康奈尔交换一年,向国外高校证明了华清建筑系的教学水平。 康奈尔大学的整体排名不是全美第一。 但它的建筑本科专业,在美国是数一数二的。 系主任自己也认为华清建筑系很强,但这是关上门的自我评价,到底在国际上是个什么水平,尚且没人来做这个评比。 康奈尔建筑学院的教授如此直白认可,系主任能不高兴吗? 系主任还挺感叹,麦卡锡教授在信里说了,他曾试图挽留夏晓兰,让夏晓兰在康奈尔完成学业,夏晓兰拒绝了!麦卡锡很失望夏晓兰的选择,又怕她真的年轻不懂事,坚持要回华国被耽误了天赋——麦卡锡教授如此直白的表扬,毫无掩饰剖析了自己的心态,无非是给夏晓兰加重砝码。 他希望华清建筑系更看重夏晓兰,不要让这个有天赋的学生泯然众人! 夏晓兰也懂了麦卡锡的意图,所以她沉默。 大魔王再怎么变态,属于专业大佬的胸襟一直都在。 大魔王其实根本不在乎学生是什么肤色,什么国籍,以什么途径进入的康奈尔大学。他只看到又一个优秀的苗子选择了建筑专业,这个苗子没有落在他手里,却早晚会扎根在“建筑”这一行,成为推动建筑继续发展的一员。 用华国的话来说,夏晓兰就是建筑领域的一颗螺丝钉。 千千万万的螺丝钉,建成了某个行业母舰,母舰要往前走,需要所有的零件一起配合! 夏晓兰佩服大魔王的胸襟,感谢他的看重。 系主任心情更为复杂。 他很高兴夏晓兰果断选择了回国,没有被美国的花花世界迷惑。 他又怕真的耽误了夏晓兰的前程。 如果留在美国,留在康奈尔大学,念完本科,再攻读硕士,按照建筑学院的教授们对夏晓兰的喜欢,她的学业和事业都会很顺利——唉,小夏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 “你就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了,但我给你布置个作业,你把自己在康奈尔学习期间的感受,比如具体教学模式有哪些不同,给我写成一份文字材料,有没有问题?” 硬件上有差异,华清建筑系肯定没有康奈尔建筑学院经费充足! 但在软件上,系主任认为可以多参考多学习。 这不丢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哎哟,说错了,是相互交流学习,咳咳。 这不是什么困难任务,夏晓兰很爽快答应下来。 出了系办,几个熟悉的身影等在外面。 夏晓兰挥手:“同志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等在外面的自然是307的室友,杨永红,周丽敏,苏静,陈依一和吕燕等人。 一个寝室八个人,这五个和夏晓兰关系更好些,一听夏晓兰回校报道,她们就来堵人了。 “小六还是老样子,哪有人说自己是大恶霸的,哈哈哈。” “走,回寝室去!你的床铺给你留着呢。” 左拥右抱,被几个年轻女大学生簇拥着,夏晓兰此刻很有人生巅峰的感觉。 “听你们的,回寝室再说!” 分开一年,夏晓兰也有很多的话要对室友们说,反过来室友们也有很多想问的。 她的床铺没被占掉,连床单都是干净的,显然是室友们替她在维护、清洁。夏晓兰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但她可以选择今晚住在学校,和室友们秉烛夜谈。 307寝室一直热闹到熄灯时分。 毕竟夏晓兰去康奈尔当交换生回来了,大家都挺好奇她在美国的经历。 也有305寝室的人向她打听宁雪,夏晓兰非常有风度: “学神走到哪里都是学神,宁雪去了不到一个学期,就让教授们喜欢上了!” 更多人还是想要听夏晓兰讲一讲美国那边的情况。 夏晓兰也没有啥遮掩,不管大家是不是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她能多讲一点,想出国的人就多几分准备。对个人发展来说留学肯定有帮助,但美国也并不是天堂,能不能通过留学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得看个人怎么努力。 夏晓兰印象最深的几个留学生。 项莉和李雍都算一种情况。 这俩人有段时间非常风光,他们积极拓展人脉,成为纽约华国留学生圈子的社交中心人物。 但这俩人也没风光到底,他们最终失败了。 这和他们惹恼了宋明岚有关,也与他们自身底气不足有关。项莉想走捷径,李雍也想走捷径,都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项莉如果在学校表现足够优秀,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在美国找工作立足,将来同样能拿到身份!李雍要是学业投入过硬,自然不会被举报论文作假……这俩人完全是反面例子。 正面例子有徐竟、马海。 生活拮据算什么,他们学到了东西,要是没有真水平,夏晓兰吃饱了撑着会去投资两人。 正面例子还有齐蔚。 出国只能先念语言学院的人,人家放弃了吗? 没放弃! 把语言关彻底攻克了,如今又想办法进入了律师事务所实习,下一步就是申请法学院。 夏晓兰把自己从故事里摘干净,用的也是化名,就是简单用这几人举例,听众们都若有所思。 1736:晓兰,我想报名支教(2更) 要不是熄灯查寝,307寝室的围观人群绝对散不了。 虽然室友们情绪还很激动,却也只能忍住激动,反正夏晓兰人都回国了,暂时也跑不了,留着慢慢问呗。 夏晓兰不参加华清的期末考试,她们可是要参加的。 不拿奖学金就负责全寝室卫生的条约依然有效。 夏晓兰这个大闲人,第二天早起替室友们买早饭。杨永红也下了床:“晓兰,我和你一起去。” 杨老大好像有话要说,夏晓兰挽着她的胳膊往外走。 夏晓兰没猜错,杨永红要给她讲杨家的近况。 “晓兰,我们家现在养了两三千只鸭子,去年一整年,靠着养鸭赚了几千块,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一年赚几千块。 年收入比普通农民家庭翻了十倍。 杨永红的弟弟杨杰要是一直在鹏城打工,一年也有几千块。 但这样的话杨杰就不能继续上学……杨永红说的几千块,是靠杨家父母在家搞养殖赚的,既不耽误杨永红上学,也能让杨杰安心复习! “对了老大,夏天时候你弟弟是不是高考了?他考的咋样?” 杨杰是85年暑假随杨永红去“远辉”打工的,一直干到国庆节后,杨杰才拿着工资回到老家,把自己的对象的彩礼钱给了,保住了对象。 在杨永红的坚持下,杨杰还是选择了复读。 86年7月,杨杰就该参加了高考才对。 杨永红拍她,“你着急啥,我马上就要说到这一块了,杨杰考上了京城工业学院!” 京城工业学院啊? 这不就是后来的京城理工大学么! 只不过现在还用着工业学院的名字,没有正式更名。 “杨杰考的不错啊!” 杨杰是和杨永红同一年高考的,只是当时只上了专科线。 杨永红自己复读三年考上了华清大学,杨家本来就穷的要命,杨杰没去念专科,扯了通知书回家当农民了。要不是彩礼钱不够,杨永红不会想着让夏晓兰介绍兼职,杨家姐弟不会南下打工。 杨家姐弟打工赚的钱,不仅解决了彩礼问题,还有了盈余。 杨永红看见了凭脑子赚钱和凭劳力赚钱的差别,强迫杨杰必须回学校复读。 杨杰对象也支持杨杰继续上学。 杨家经济情况改善,杨杰能全身心放在学习上……复读不到一年时间,杨杰考上了京城工业学院!现在国家还没开始搞211和985工程,只用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划分,普通大学往下才是专科。 夏子毓和王建华考上的首都师范学院就是普通大学。 京城工业学院是重本。 说真的,杨杰一下从专科线跳到重本,夏晓兰还挺诧异,她还认识个这样的,就是陈庆。 不不不,陈庆当初也是上了本科线,是估分出错,没能填好志愿,后来复读一年,夏晓兰又帮忙提高了他的英语成绩,陈庆考上对外经贸大学很正常。 杨杰是真的从专科到重本,中间还有一年多是丢开书本的呀! 不正常,好奇怪。 夏晓兰忍不住说道:“老大,杨杰该不会是一开始就隐藏了实力吧,或者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常?” 杨永红轻轻嗯了一声: “我后来问过杨杰从前的老师,他那时候成绩并不差,考过本科没问题,我觉得他是想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我,我考上了京大,他只能念个专科,免得家里人迟疑着供谁上学!是我那时候太混账,一心只想着考名校,偏执的复读了三年,根本没关心过杨杰。” 所以杨杰真是故意考砸的? 杨家人的脑子还真适合念书啊。 杨家姐弟的感情也好。 不管是城镇职工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夏晓兰听多了家里女儿为儿子牺牲的事,如果读书的机会只有一个,一般都是女儿让儿子,特别是女儿排行老大时,注定了要为下面的弟弟妹妹们牺牲……杨家倒是反过来了,是当弟弟的愿意自己不念,让姐姐继续上学。 “老大,你弟弟对你真好!虽然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他真的很有担当。” 当弟弟的为什么要让姐姐牺牲? 当弟弟的,也能为姐姐保驾护航啊,杨杰就是这样做的。 杨永红用袖子擦了下眼睛,不想在夏晓兰面前搞得很悲情,很快恢复了爽朗: “所以你晓得我有多感谢你不?要不是你,杨杰真的要在老家当一辈子农民了,我不是瞧不起农民,是杨杰明明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该因为我这个当姐的放弃。” 夏晓兰不敢居功,“是杨杰自己厉害啊,你们家的人都很聪明。” “咋不是你,要不是你建议我家里搞养殖,把家里条件改变了,杨杰那敏感多虑的性格,咋会真的放心回学校复读!” 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姐妹们不该为兄弟牺牲,反过来兄弟也不该为姐妹们牺牲。 杨永红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她想明白了,想要真正避免这种情况,不仅是解决家里的经济困境,而是改变整体的环境…… “晓兰,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夏晓兰茫然,“老大你说,能帮上忙的我肯定不推辞。” “我听说教育部在搞助学支教,华清虽然也能报名,我们辅导员却建议大家先观望,系里也是这意思,好像不是人人都够格,要筛选的!晓兰,我也愿意去基层,我想回家乡去支教。” 杨永红想参加助学计划,夏晓兰并不意外。 总有种各样的大学生会参加。 一部分是完全没有压力的,从小生活环境都好,不知道偏远农村有多穷,理想型。 一部分是“有识之士”,从中看到了机会,就像什么“优秀大学生标兵”之类的称号,觉得自己有助学支教的经历,将来工作上能得到许多好处。 还有一部分则是像杨永红这样的,出身贫穷,了解贫穷有多么可怕,还愿意去的。 杨永红看夏晓兰迟疑,有点着急,压低了声音: “晓兰,别人不知道,我难道还能不知道吗?听说这个助学计划有鹏城的公司参与,听了名字我就知道和你有关,只要你同意,我肯定能报上名!” 雏鹰启航。 启航地产。 杨永红大概是整个307寝室里最了解内情的人,就算是周丽敏,她叔周茂通也没告诉她所有的事。 夏晓兰不是不让杨永红参加助学计划,可这个时间点,合适吗?! 1737:劝住一个,还有另一个(3更) 杨永红虽然住在307寝室,学的却是土木。 学建筑的女生辛苦,学土木的……只会更苦,那真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狗使。 专业的排他性太强了,一进土木深似海,学土木人到中年可以去经商,可以转管理。而学管理的人到中年压根儿不可能转土木,起码不能涉及土木这一行的非管理岗位……学了很多年,考一个又一个的证,专业壁垒很高。 夏晓兰迟疑什么呢,杨永红和她是同一届,大家都是84届入学华清,如今87年1月,过年后杨永红就是大三年级下半学期。对任何五年制的专业来说,前两年真的就是循序渐进的打基础,到了大三、大四才会学到更高一层的专业知识。 大四过后不用说,该去实习了,把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印证。 简单来说,杨永红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期,这时候脱离在校学习环境去助学,合适吗? “老大,你可要考虑清楚,一旦申请,就没有两三个月的。最短都是半年,最好是一年以上,长达两三年的助学支教,其实更适合师范类、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辅导员会让你们先观望,而系里也要筛选的原因吧!” 不是夏晓兰鄙视谁,文史科专业的学生,随时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支教。 理工科的学生就不能这样任性了。 就拿建筑系和中文系来举例,把建筑专业的书扔给中文系的看,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中文系学生能自己入门的凤毛麟角。 但把中文系的教材扔给建筑专业的学生看,哪怕没有老师教,脱离了学校环境,大部分人仍然能看懂。 一旦杨永红去支教助学,她的专业学习必须暂时中断。 文史科能靠自学通过考试,土木的能全靠自学? 自学那么牛逼,还发奋考什么华清土木系,全在家自学不就好了。 没有系统的学习,普通人很难掌握完理工科该会的知识。而文史类等行业从业者,不一定都需要系统的教学,好多作家、诗人都是天生天养的,不用上中文系,不用上写作培训班,照样不影响人家当作家……文史科和理工科的差别就是这样大! 土木工程也是标准的理工科,杨永红若真的想支教助学,夏晓兰觉得她应该念完大四再去。 反正大四以后就是实习,在学校该学的知识学完了,大不了晚一两年再正式入行。现在中断学业去助学支教,岂不是从农村回来再继续上学? 一边支教,一边自学,太不靠谱了。 杨永红的一腔热血被夏晓兰泼了一盆凉水,夏晓兰的角度太刁钻了,是杨永红完全没考虑的。 “你的意思我现在不适合?” “对,老大,你不适合!我知道你想做点什么,但只靠理想我们能活的好吗?与其两头不讨好,不如先把学业这边顾好。” 夏晓兰是鼓励其他大学生去,但对身边真正的亲近的人,她肯定要给对方分析利弊。 杨永红要是家庭不一般,去就去呗,支教助学既完成理想,又能镀金! 反正早两年晚两年工作,也没太大关系。 但杨永红家的情况,她的专业,限制了她不能随心所欲……助学支教当然能去,但最好是再等等,起码等到大四念完之后。就算杨永红中规中矩的毕业参加工作,能在80年代念华清土木工程,将来的待遇差不了,夏晓兰不想感情用事,不想自己搞出来一个助学计划,打乱了杨永红的人生步骤,她给杨永红的建议是最理智中肯的。 杨永红显然不喜欢这答案。 她还以为晓兰会特别高兴呢,结果晓兰劝她先别去! 但不管啥话,只要是从夏晓兰嘴里说出来的,杨永红会郑重考虑。 “你让我再想想。” …… “小单,你就不再仔细考虑下?” 同样的对话,还发生在华清另一个角落。 单瑜君已经报名参加了“雏鹰启航”计划,她还在申请书里特别强调,希望学校和教育部能将她送到特别贫困、艰苦的偏远地方。 康伟一个头有两个大。 搭乘着‘安家建材’店的扩张,康伟自己的家具生意也做的挺顺。前期他靠‘安家建材’,现在他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出厂的家具在粤省和临近省份都小有名气。 如果他想步子迈的更大,有康廉明的支持,他不会缺资金。 只是康伟受夏晓兰影响,更愿意稳打稳扎。 事业太顺利了,感情就不太顺。 单瑜君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她是个看起来温柔可亲,其实特别有主见的女孩子。 康伟想带她回家见家长,单瑜君暂时没有结婚的想法,所以她拒绝。 这一年里,康伟为了单瑜君,基本上成了空中飞人,羊城和京城两地飞,他认为两人的感情很稳定。哪知单瑜君却没有和他商量,报名了“雏鹰启航”计划……单瑜君和杨永红不同,单瑜君比杨永红年级高,系里初步是通过了她的报名申请。 单瑜君先斩后奏,这才告诉康伟自己的决定。 康伟肯定不同意啊! 一个在京城上学,一个在南方经商,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异地恋。 异地恋没问题,康伟经济条件好,只要他自己愿意当空中飞人,异地恋的问题反而好解决。就算同城处对象,除了校园情侣和同单位的,不能每天见面也挺正常。 异地恋的矛盾被康伟给克服了,他也非常尊重单瑜君。 人家毕竟是华清的学霸,他这个学渣赚再多钱,面对高学历女友也有点怂。 但单瑜君先斩后奏,报名了“雏鹰启航”计划,通过初步审核了才告诉他,康伟不仅不能接受,还觉得不被尊重: “你报名要去的地方,我打听过了,那鬼地方别说机场,就连火车站都没有,你真去了那边,一呆就是一两年,咱俩要怎么见面?” 没有机场,只能先坐火车到最近的城市,再转车! 康伟就算乐意去看单瑜君,去一趟仅仅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好几天,他一年又能去几趟? 不仅是单瑜君有自己的学业和理想,康伟也有自己的事业。 1738:一言不合就送祝福?(4更) “因为之前听说审核特别严格,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选上,当然要等消息确定后才告诉你,如果这件事让你不舒服,我向你道歉。至于你说的见面问题,我不觉得是困扰,我们可以书信联系,当地如果有电话最好,没安电话我想办法解决,电话联系同样可以办到。” 单瑜君不紧不慢的解释。 康伟后脑勺一抽一抽疼: “明明能见面,为什么要靠书信联系?写信我能牵你手,能亲你,能抱你?小单,你不愿意见我家里人我能理解,但你在做任何选择时,考虑过我么!” 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女朋友,康伟很珍惜。 反过来,他觉得单瑜君不太珍惜他。 这种感觉很不爽,如果对方的人生计划完全不需要考虑他,他对单瑜君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单瑜君也看出来康伟生气。 她这个时候应该换个思路安抚康伟的情绪,单瑜君也真的这样做了: “我知道你很佩服晓兰,晓兰和周诚不也是在这样坚持着吗?晓兰还出国交换一年,我想她和周诚也没有因此分手吧!我们同样是如——” “我是很佩服晓兰嫂子,她让我明白很多事。但诚子哥是军人,我不是!晓兰嫂子牺牲很大,我没想过让你也牺牲,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日子过成困难模式?” 康伟烦躁。 晓兰嫂子和诚子哥是很坚定,从最初俩人好上,就注定他们要长期异地。 可那是周诚的职业特殊性决定的。 康伟敬佩这俩人能始终对感情坚定,遇到各种事都没分手,一直处到现在。 可不意味着他和单瑜君谈个恋爱,也要朝着困难模式靠拢啊! 他就当不了周诚。 方方面面都和周诚不同。 周诚敢上前线,康伟就不敢——不仅是他自己怂,还有康家人的制止。 明明能很轻松,为什么不? 周诚是没得选,穿上那身军装就意味着责任,康伟却有的选。 单瑜君没说话,低头看着自己脚上的靴子,过了半晌,她才抬起头来: “康伟,我知道你很迁就我,但男女朋友之间不仅需要迁就,还要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如果你真的了解我,你自然就懂我的选择,既然通过了报名初审,我会听从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无法接受,我会祝福你。” 祝福?! 这话说的太委婉了,康伟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他这是被分手了?! 康伟现在已经挺沉稳了,在生意中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能让别人猜出他的想法,自然要越来越沉稳。 但此刻,他真的被气炸了。 “小单,你厉害!” 冲着单瑜君树了个大拇指,康伟转身就走。 体贴,他是真体贴。 但他康少也是有脾气的,不是那种心甘情愿当舔狗的屌丝。 他觉得单瑜君抢了自己的台词,如果沟通失败,他才是该说“如果你一定要去,我们就分手”的那个人,没想到单瑜君先说出来了。 被抢了台词……康伟走了老长一段路才慢慢回过神来,单瑜君那样不像是开玩笑,所以他如果不同意单瑜君去支教,俩人就真的只能分手了? 康伟自己蹲在路边,从兜里掏出了烟和打火机。 不知是路边的风太大,还是他手抖的厉害,试了几次都没把烟点燃。康伟没了耐性,直接把烟和打火机都摔了: “艹!” 他心里憋着火。 又夹杂着委屈。 难道他对这段感情不够认真吗? 和单瑜君交往,处处都体贴对方,不说付出金钱吧,肯定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这些都不算啥,那他投入的感情呢? 他可是把单瑜君当成是人生另一半。 先处对象,等单瑜君大学毕业就结婚,万里长征都走了一半,眼看着单瑜君就是大四下学期,康伟已经看见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就在这时候,单瑜君要去支教! 而他不过是说了几句反对,就被甩了? 单瑜君还是他的初恋。 康伟越想越是心烦,单瑜君不是冲动的人,单瑜君很理智,刚才也没吵闹,不像是说气话。 他现在就算掉转头说同意单瑜君去支教,刚才的事就能当没发生过吗? 不能。 他根本也不想同意。 康伟想找邵光荣喝酒。 邵光荣正在医院,在小尤身边献殷勤,被康伟辗转找到后,邵光荣一百个不愿意: “兄弟,你没瞧见我这正忙着?” “小单和我说分手了,心里烦,喝酒不?” 邵光荣一怔。 分手了? 分手不是很常见嘛,心烦个屁啊,处对象一次就成功的人也不多呀! 不对不对,康伟和他不一样,康伟这小子以前没处过对象,这个小单是康伟初恋——邵光荣回忆了一下自己和初恋女朋友分手后的颓废,认为这顿酒他必须去。 也顾不上献殷勤了,邵光荣揽着康伟肩膀: “你说了算,咱去哪里喝?” 好端端的,为啥分手啊。 康伟又不拈花惹草,家世不错,自己还有本事赚钱,邵光荣都想不明白,这样的条件还能被甩,凭什么呀。 拖着康伟找了个地方喝酒。 都不用劝酒,康伟自己就喝了两大杯,邵光荣一喝醉就有大嘴巴的臭毛病,为了自我约束,他已经很久不喝酒了。今天肯定要陪着康伟,啥是发小,啥是兄弟,这就是! “你说吧,到底为了啥事儿?” 康伟把单瑜君的先斩后奏讲了,还有单瑜君的话,他想不明白: “难道那个助学支教,比我还重要?” “……兄弟,啥也不说了,再干一杯。” 邵光荣有点烦单瑜君。 想法不同的情侣太多了,啥叫谈恋爱,那就是不断的求同存异,不断在沟通中磨合,不断的彼此妥协迁就。都没想着和康伟解决问题,不说两人各自妥协,直接就把康伟给甩了——在恋爱经验丰富的邵光荣看来,这是单瑜君早有了分手的想法,如此干脆利落,不过是借题发挥。 所以单瑜君到底哪里不满意? 他兄弟如此优秀,是华清女学生,眼光就能这么高? 说到华清,邵光荣心中一动,推了推趴在桌上的康伟: “你刚才说什么,单瑜君为啥和你提分手?她想要参加‘雏鹰启航’的助学支教是吧?” ——这计划,不是晓兰嫂子最先提出来的么? 1739:醉鬼上门(1更) “你们怎么有空来?快进来,外面冷。” 夏晓兰发现有人敲门,一打开就是两个勾肩搭背的醉鬼。 邵光荣舌头都捋不直了,“嫂、嫂子,康伟失恋了。” “失恋?你胡说八道什么呀,康伟和单师姐感情挺好的——” 夏晓兰说了一半,看着康伟那样子,实在说不下去。 邵光荣不会拿这事儿来开玩笑。 什刹海这四合院,什么都不多,房间多。又是原本就有的地龙,只要厨房那边烧着煤,哪个房间都暖和,邵光荣把康伟往客房床上一扔,自己洗了个脸,人也变得清醒不少。 清醒才能叙事。 邵光荣把单瑜君和康伟分手的理由一讲,夏晓兰也十分意外: “单师姐报名参加了‘雏鹰启航’计划,还特意申请了偏远落后地区?” 这一个两个的,都是热血青年啊! 夏晓兰知道“雏鹰启航”计划会吸引到不少大学生,她才刚刚劝住一个杨永红,没想到单瑜君也跳了进去。 最尴尬的就是这计划是她提出来的! 那她能劝住单瑜君吗? 单瑜君和杨永红情况不同,学业为重那套拦不住单瑜君,她虽然和杨永红都是土木工程,却是杨永红师姐。杨永红正处在关键期,单瑜君却比杨永红学的够多,就算不参加“雏鹰启航”计划,再有一学期,单瑜君也要开始工作实习了。 夏晓兰不知道单瑜君是什么家境,就算不是特别有权有势,至少也是衣食无忧的。 温柔和知书达理怎么养出来? 出身底层的话,整天为生计发愁,很难养成单瑜君那种闲适大方的气质。 出身底层的,会像夏晓兰一样。 像杨永红。 像小尤。 独独不会像单瑜君。 这意味着单瑜君的家庭不是急需她反哺,她自己又考上了华清大学……杨永红是负重前行,单瑜君是轻装上阵,人家愿意活的理想化,夏晓兰管得着吗? 她和单瑜君也没有那么熟啊。 “康伟是个什么意思,让我把单师姐的报名申请搞掉?不行,这样做的话,单师姐永远不会和康伟和好了。” 这样太不尊重人,将心比心,如果夏晓兰自己报了名,被人耍手段搞掉,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夏晓兰都不会体谅。 别人的人生,别人的选择,她可以提建议。就像她对杨永红提的建议,最终选择权还是在杨永红手上。 就算如此,也是杨永红先对她开口,想咨询她了,夏晓兰才会说自己的想法。 单瑜君显然极有主见,连男朋友都是最后才被通知,单瑜君是不会改主意的。 所以,康伟要还想在一起,那就得妥协。 夏晓兰皱眉,单师姐温温柔柔的,没想到挺强势,真是人不可貌相。 邵光荣看夏晓兰为难,自己也摊手: “康伟就是和我喝了一顿闷酒,倒也没说想不想和好。” 不和好就分手呗。 难道要康伟无底线的退让? 不如一次分了痛快! 这是邵光荣的想法,他不能这样告诉康伟,难道还不能在心里念叨么。 夏晓兰头疼,“都不知道康伟的想法,那你来找我干啥?” “雏鹰启航”计划是她提出来的没错,不能因为这样,就把康伟和单瑜君分手的一口锅甩在她身上啊!两

相关推荐: 姐夫,我有了   妈妈风月之旅游记事   人蛇   缚结(校园)   (连载)每次快穿睁眼都在被pp   acome合集   契约之人妻奴隶   海棠   吃掉我的哥哥   衣衣的两个男朋友(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