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神都猛虎 > 第426章

第426章

就只能辍学放羊了,把高家两个孩子变成羊倌可不是康伟的初衷。 高旺的莽撞冲动被轮番教育,他的坚韧和骨气倒没有人教育,高旺有自己的想法,念书可以断断续续的,他14岁才上小学五年级也不觉得丢人,能读多少书算多少书,高旺也不想靠别人养。 这是个很倔强的男孩子。 但也是个讨人喜欢的男孩子,至少他比许多成年人都懂得一个道理,人活在这个世上主要还得靠自力更生——就连康伟把羊给他补上,高旺也说要还,还写了借条的。 夏晓兰很喜欢高旺的坚持,上一世国家一直在搞扶贫工作,可基层扶贫的效果一言难尽,政府搞扶贫给买的牲畜,转头就被贫困户杀了吃肉……这种扶贫,真的很难见成效啊! 就为这点,夏晓兰临走前还去隔壁病房看了高旺: “读书能改变命运,不是单纯的追求学历,你看你们单老师,她学历够高了对吧,来了西北不照样重头开始了解药材种植之类的新知识吗?学到的知识要用上,这就是最实在的意义,十几岁能上大学的人很聪明,三十岁才上大学的人也一定是笨蛋,城里孩子能上大学,乡下的羊倌也能上大学……如果你和你弟弟想要靠读书改变命运,只要你们能考上高中,会有人资助你们!你先别拒绝,这种资助不是同情你们,资助你们的人是希望你们学有所成,成为像单老师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读书也有出路。 只是对很多人来说,靠读书改变命运,还真是一条相对来说最公平的路。 夏晓兰不是对着高旺烂好心,她一个人可帮不了所有人,也做不到像单瑜君那么奉献,‘雏鹰启航’这个计划最初也是为了她的生意。 不过在她能力范围下,配合‘雏鹰启航’这个计划,夏晓兰打算设立一个‘雏鹰奖学金’。 雏鹰不仅指那些愿意去偏远贫困地方支教的大学生,也是偏远贫困地区那些愿意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们……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才能知道他们能飞多远! 能不能读,有多大的决心走这条路,夏晓兰觉得至少该考上高中才能证明。 高旺并不能完全理解夏晓兰说的话,但夏晓兰让他做个像单老师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高旺还是听进去了! 雏鹰启航计划也好,设立奖学金也罢,都影响不了夏晓兰的生活水平,琼岛那边,她显然是要大赚一笔的。 大年初四,夏晓兰离开西北回京城。 只有她和邵光荣先回去,康伟和顾正清都暂时留在西北。 顾正清是为公事,康伟到底在想什么,夏晓兰和邵光荣都不能确定。 狼皮褥子还没做好,狼皮是要经过硝制才能使用的,邵光荣留了地址,褥子弄好了会有人给他寄去京城。 “康子神神秘秘的,小单和他说了啥也不肯告诉我。” 邵光荣抱怨。 夏晓兰瞅他一眼,这是典型心里没有AC数的,谁叫邵光荣曾是个大嘴巴。 “不说就不说吧,不管俩人怎么谈的,我倒觉得康伟现在的状态好了很多,这就是好事!” 这倒也是。 夏晓兰说的这点邵光荣还是赞成的,康伟的精气神好了很多。 唉,当兄弟的要尊重康伟的选择,邵光荣其实很羡慕康伟,哪怕康伟和单瑜君走不到一起,那也是俩人一致决定的结果,哪像他和小尤…… 不能再想了,一想到就心酸,这个年简直没法过了! 初四晚上,夏晓兰总算住进了婆家。 她晚上睡得真不错,房间是周诚以前的,她也在西北累着了,一挨着枕头就睡着。 快到天亮时她很警觉,身边床铺多了一个人,一双手环住了她的腰,夏晓兰差点把人给踹下床去。 “是我!” 周诚? 好吧,这熟悉的怀抱,熟悉的味道,的确是她男人。 但这大半夜的,忽然摸上她的床,真的很吓人。 夏晓兰嘟囔,“你要吓死人啊,不是说明天才回来……” 正月初四忙完了工作,连夜从琼岛赶回来,就为了看媳妇。 媳妇是个小没良心的,周诚哭笑不得,把怀里的人搂得更紧一些,轻轻拍着夏晓兰的背哄她:“是我的错,不该把你闹醒了,去一趟西北累着了对不对?睡吧,我在你身边呢。” 夏晓兰真的很累,很快就重新睡着了,就是睡觉也不老实,一直往周诚怀里拱。 可怜周诚,大半夜的默念了好多遍入党宣言,最后也只是眯了一会儿就天亮了! 早上起来,夏晓兰才慢慢醒过味来。 周诚这是着急想见她,也担心她在周家住会不自在,连夜赶回来陪来? 夏晓兰倒没那么敏感,但今年的确是她在周家过得第一个春节,有周诚陪着,她和周家人相处的更自然。 一起去看周家二老时,所有周家人都在,大家都在配合夏晓兰和周诚的时间,夏晓兰算是感受到周诚这长孙身份的特别……好吧,说话不能这样没良心,周家人对她也很看重,特别是周老爷子。老爷子的态度摆在那里,周家哪有人会去找夏晓兰的麻烦,她在周家过得特别舒心。 最意外的是她和周诚结婚一年了,完全没有被催生! 这才真让夏晓兰松了一口气。 182:最小童工(2更) 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事儿,夏晓兰和周诚还没有详细谈过,但婚前两人就有共识,婚后两年并不急。 不知道周诚是怎么和家里沟通的,周家确实没人拿这事儿出来催夏晓兰。 本来周家人就比较和谐,以前只有个蒋红别扭,因为周怡的事蒋红欠了夏晓兰很大人情,如今在周家,蒋红是彻彻底底的挺夏派,没有她挑刺,自然是相处和睦。 “周怡本来要回来过年的,被你大伯劝住了。” 蒋红对丈夫的决定有些抱怨。 时间过得真快,周怡的女儿周珂已经两岁多了,周怡刚生下女儿没多久就出了国,周珂多大,周怡就出国多久。 中间回来过,就是抓奸袁翰并且和袁翰离婚的那一次。 远的香近的臭,周怡如今和袁翰撇清了界限,蒋红又开始慢慢转变,情感从冷漠变成思念。 给周怡带大个孩子不轻松啊! 虽然有保姆帮忙,保姆哪有蒋红付出的心血多? 周珂被蒋红照顾的白白胖胖,才两岁多已经可以自己吃饭,虽然拿勺子还会往外撒饭粒,但对一个不到3岁的小孩子来说也不错了。 这孩子长得真可爱,还懂礼貌,管夏晓兰叫婶婶,小奶音让夏晓兰心都化了。 明明和夏晓兰没见过几次面,却很黏人,一直往夏晓兰身边靠。 大概有周怡的前车之鉴,周文邦和蒋红对周珂的教育很严格。 周珂虽然会自己用勺子吃饭,但小孩子的手不够稳,还是有饭粒会掉到桌上。 结果周珂接下来做的事让夏晓兰吃惊,小孩子看了周文邦一眼,居然伸出小胖手把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往嘴里送,一粒粒的,全给塞嘴里。 动作一点都不生疏,一看就是经常做的……一桌子吃饭的人都愣了,看看周珂,又看看周文邦夫妻。 周小姑都在想,是不是周怡在国外念书,大哥家里经济太紧张了? 不到3岁的周珂,在桌上捡饭粒吃! 这是有点不卫生哈。 经常有人说“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小孩子要养的粗糙一点,不过夏晓兰却觉得病从口入,主要这孩子动作太熟练了,一看就是经常捡饭粒的。 周珂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大人们都看着她不说话,小姑娘不安动了动藕节一样的胖手。 老一辈的人抱孙不抱子,周老爷子原来对周怡瞧不上,对重孙女周珂倒很慈爱,把周珂抱在怀里,问她为什么要捡饭粒吃。 “不能浪费粮食。” 周珂说这话看着周文邦。 大家都知道这话是周文邦说的了。 周文邦辩解了两句: “主要是让自己吃饭总往外撒,我就说不能浪费粮食,撒在桌上的要自己吃掉,她吃饭就小心多了。” 周珂不是嫌掉在桌上的饭粒脏,小孩子还没太多这方面的概念,主要是她的小胖手不够灵活,去捡饭粒很麻烦……就像周文邦说的,她为了不捡饭粒,在自己拿勺子吃饭这件事上进步很快。 周老爷子哼了一声,“现在知道对周珂严格了,原来做什么去了。” 这下换周文邦不敢反驳了。 唉,他都五十岁往上的人了,还被老父亲当着一大家人教训,很是尴尬。 但有啥办法,这就是周怡给他挣的“荣光”。 周珂懵懵懂懂,从周老爷子怀里钻出来,迈着小短腿往周文邦身边靠。 周老爷子是替她说话,但她不懂。 小姑娘长到这么大,都是蒋红和周文邦在养,这两人才是周珂最亲近的人。 周文邦被治愈了,蒋红也觉得小东西还算有良心。 夏晓兰偷偷和周诚感慨: “大伯父他们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生怕周珂变成第二个周怡姐。” 周诚点头,“周怡姐闹得那一出事,全家谁不怕?姑姑她们都怕闺女走周怡姐的老路,周怡姐现在就是周家的反面教材,她啥时候在美国混出点名堂,大伯父他们才能扬眉吐气。” 不是真有人给周文邦气受,是周文邦和蒋红自己看不开。 周怡肯定也明白这点,要不咋能一直呆在美国努力呢? 夏晓兰和周诚牵着手回家。 其实周老爷子嘴上说周文邦矫枉过正,表现出来并不是这样,夏晓兰听说老爷子第二天就让蒋红把周珂送过去,白天周珂都呆在二老那里,晚上才给蒋红送回去。 蒋红一头雾水,不敢和公公叫板,来求助夏晓兰: “晓兰,你说老爷子在干啥?周珂每天回家都喊累,问她白天做什么她又不肯说。” “大伯母,那我去看看?” 蒋红就是这个意思。 全家人只有晓兰最讨二老喜欢,蒋红恳请夏晓兰去打探情况。 周诚休年假,小两口本来也没啥事做,就当多去陪陪老人呗。 于是夏晓兰和周诚又去二老住处。 上午11点过到的,周奶奶见了孙子和孙媳妇就满腹唠叨:“我看那老头子是老糊涂了,那么小个孩子能干活吗?我都不好意思见文邦媳妇!” 把大儿子家孙女那个折腾哟,周奶奶老脸发红。 夏晓兰探头一看,今天天气不错,老爷子搬了个凳子坐在院子里,看着周珂在干活。 周珂真的在干活。 夏晓兰前几天来吃饭,院子里那一片原本是种了花的,现在花已经被铲掉了,土地还被开垦了出来,周珂撅着小屁股,拿着个小棍子在刨坑。 刨一个小坑,就用小胖手抓点种子往坑里埋,还要提着小花洒给浇水……孩子回家能不喊累么,谁家也不会让不满3岁的孩子种地啊! 周诚都惊了,这么小个童工,刷新了周诚的认知: “爷爷,您图啥啊?” 周珂瞧见了漂亮婶婶,丢下小花洒跑过来。 周老爷子被抓个正着也不心虚,“周珂,你自己说。” 周珂还是奶声奶气的,脸上表情却很认真:“太爷爷教我了,不能浪费粮食。” 因为姓周,她管周文邦和蒋红叫爷爷、奶奶而不是外公外婆,周老爷子就荣升了“太爷爷”,周文邦让她吃饭不许撒桌上,周珂是因为周文邦的严厉才照做,其实并不懂“不能浪费粮食”这话,不过是有样学样,把周文邦对她说的话复述。 周老爷子让警卫把院子里花拔掉,开垦出一小块地,让周珂每天来“劳动”,让她每天都很累,再给她讲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以周珂的年纪照样不能理解,但她对这事儿肯定会印象深刻……老爷子其实才是最严厉的啊! 183:冠超变怂超?(3更) 老爷子厉害哈! 周珂是不轻松,但老爷子做事有分寸也不算虐童,还叫周奶奶给周珂做了小手套戴着刨土,孩子手最多酸胀,却不会破皮起水泡。 周怡如果从小被这样锻炼,长大后肯定不会自私混账。 为了自己眼中的爱情不顾一切,不就因为从小到大没吃过苦么,做啥都有家人兜底,不考虑家人是什么感受。 周怡要是周老爷子带大的,长大后是瞧不上袁翰的,周老爷子这人太实在了,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孙女,不会看上一个嘴甜的花架子。 可惜周诚和周怡小时候,周老爷子还没退休,仍然在工作岗位,像现在这样花几天时间来给周珂“上课”的事,老爷子也是有心无力。 夏晓兰把自己见到的情况告诉蒋红,蒋红也发愣。 说真的,蒋红一直觉得公婆“重男轻女”,重视周诚胜过周怡,她这么多年执着找别扭,不就有这个原因么。 但老爷子如今精力大不如前了,却花时间教周珂,蒋红是震惊多过开心。 她还需要时间消化这认知。 夏晓兰也没打搅。 离开蒋红家后,夏晓兰由衷感慨: “我真希望爷爷奶奶能长命百岁,家有一老更胜过一宝,我不是说将来让爷爷奶奶他们带孩子,是觉得有他们掌舵很安心!” 不出意外,她的财富会越来越多。 周诚的职务也会越来越高。 她和周诚的孩子要怎么教育? 周诚和她吃过的苦,下一代是不会吃了,娇生惯养出一个废材还不可怕,可怕是自己废材就算了还去祸害别人。 周诚也在担心啊。 有个儿子就算了,儿子都是皮糙肉厚随便摔打的,晓兰要生个女儿,他怎么忍心严格教育? 这两口子,生孩子的事还没提上日程,却开始在为孩子教育操心,回家路上就在为“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争论。 这就像段子里说两口子中了500万怎么花,明明还没中奖,说着说着就吵起来……天啊,得先看到500万再争吧?! 回到周家,谢芸在客厅和关慧蛾说话,看见夏晓兰回来,谢芸不好意思: “晓兰,阿姨有件事想问问你。” “您想问康伟在西北的事?” 谢芸点头。 过年前康伟接到电话就去了西北,这都大半个月了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谢芸在电话里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就知道“小单”是获救了。 谢芸那个着急啊。 小单,小单,她知道有小单这么个人。 但小单是高是矮,是圆是扁,谢芸一无所知,已经就分手就算了,如今这不清不楚的,谢芸能不着急么? 夏晓兰也没法解释,只能把西北发生的事都讲了: “……谢阿姨,单学姐和康伟到底说了什么,我真不知道,两人也没有告诉别人的打算。” 要夏晓兰说,康伟分手两年都还没忘情,如今留在西北呆几个月也行,是继续走下去还是相忘于江湖,都需要时间去弄清自己的内心。 不仅是康伟,还有单瑜君。 感情本来就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 “康子这几年经历了不少事,现在做事很有担当,他能安排好自己生活的。” 周诚和夏晓兰说法也一样。 谢芸沉默了半天才接受这个事实: “罢了,我不多干涉,小康已经是大人了,只要他自己过得开心,随他去吧。” 很快,正月就结束了。 康伟还是没从西北回来。 顾正清回来了,夏晓兰和他提出要设立“雏鹰奖学金”的事,顾正清说这钱部里比较难批,夏晓兰能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部里要是批款,这奖学金优先给哪个地区? 由夏晓兰来做这事儿就无所谓,自己的钱,愿意花在哪里都行。 早年杜兆辉就是如此做的,给几所大学捐钱,愿意捐给谁就捐给谁。 夏晓兰管不了所有人,也是任性一把: “就选雏鹰计划试点推行的区域,以部里的名义下发奖学金而已,小姑父您看行不行?” 雏鹰计划试点地区,就很贫困啊,都免得夏晓兰另行筛选了。 顾正清自己觉得可以,但需要问过部里意见。 夏晓兰也不着急,慢慢来吧,她今年才满24岁,人生还有那么长,做啥事都不用急! …… 周诚的假期结束了,夏晓兰才重新回到琼岛。 到4月时,琼岛的地价腾飞。 椰城的地价一亩涨到26万,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琼岛,他们联合起来向椰城政府申诉,要求政府放出更多地皮! 孟冠超赶在4月13日之前将名下土地卖给夏晓兰,价钱就是26万/亩。 和孟冠超在87年买入时相比,一亩地皮涨幅超过20万,孟冠超当初和朋友凑够600万买地,他自己的投入是接近200万。 如今200万变成1200万,赚足1000万,孟冠超签字时手都在抖。 “孟老板不后悔?” 孟冠超瘫在座位上,“我就是怕自己后悔,所以卖了地给夏总,我明天就会离开琼岛!” 这个人没有先知先觉的预测力,但他很谨慎。 也不贪心,琼岛地价才到26万/亩,孟冠超就不顾朋友的反对,坚决要卖地。 他的朋友们不想卖,孟冠超就卖掉自己那一份。 卖完了还怕自己受诱惑再入场,已经决定要离开琼岛。 夏晓兰佩服这人,签完字和他握手: “炒地皮如炒股,账面上的钱都是虚的,只有交割了才落袋为安,孟老板,我觉得以后咱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孟冠超强迫自己把心中的不舍放下: “赚1000万啦,我拿着这个钱什么生意不能做,就不在琼岛和夏总您这样的风云人物争辉了!夏总可别忘了现在说的话,我真的很想和夏总合作的。” 夏晓兰自然不会忘。 看这决断力孟冠超说不定比诸遂洲走的更远! 可能生意没有诸遂洲巅峰时期那么辉煌,但孟冠超更稳。 孟冠超卖地皮离开琼岛,5月份,地价又涨了一轮,和孟冠超一起来琼岛的朋友们背地里都笑他傻,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孟怂超’,这些人不仅没有离开琼岛,甚至还开始学诸遂洲向银行贷款继续炒地皮。 夏晓兰也想好了启航地产在琼岛的第二个项目,不盖住宅了,她盖写字楼! 琼岛地产热巅峰期有两万多家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大多都是炒地皮的皮包公司,但皮包公司也需要办公地方呀,夏晓兰就决定盖个写字楼满足下同行需求。 184:汤友茹回国(4更) 赚同行的钱没毛病。 启航的新项目就确定为盖写字楼。 夏晓兰怕盖的太慢砸自己手里,对这个项目只有一个要求,要拿出速度来,盖的越快越好。 琼岛没变经济特区前找银行贷款很难,如今启航的新项目立项,应金川和刘勇跑了一趟银行回来都很有话说: “现在贷款变得好容易,银行还追着我们多贷款!” 夏晓兰能理解为什么,地价的涨势让银行不怕收不回贷款,启航又是有实力的地产公司,在椰城的地皮不少,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没事儿,银行肯贷给启航,我们就敢要!” 想想啊,银行以后有大批收不回的贷款,夏晓兰觉得自己有把握还银行的钱,那就没啥不敢借的。银行多贷点给启航,就少贷点给别人,她还替银行减少损失了呢! 夏晓兰点头同意多贷款,应金川就敢贷。 不贷款也没办法,启航在‘海天颐园’赚的钱都花在了买孟冠超转让出来的地皮上。 不过不要紧,启航还能用银行贷款启动新项目。 时间眨眼来到八月,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琼岛,现在还未达到两万多家地产公司的地步,大大小小上千家是有了。 鹏城的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很多都相互认识,一个来琼岛淘金,很多都跟了过来,为了更好为会员服务,俱乐部甚至在琼岛这边搞了个分部,夏晓兰也收到了哈罗德亲自上门送的邀请函,正式成为俱乐部的高级VIP会员。 “威尔逊家族会在琼岛修新的高尔夫球场吗?” 夏晓兰很好奇。 哈罗德却摇头,“不,我没有这个想法!” 高尔夫球场一拿地就是几百上千亩,土地性质却不是住宅用地,想要脱手不容易……看来,哈罗德也是不看好琼岛,居然不愿意捡这个便宜,只肯让助理卡尔在琼岛小规模拿地。 夏晓兰试探了几句,哈罗德自然不会承认,只说船运生意占去了大量资金,暂时不会启动新的大项目。 这话,夏晓兰也就信个标点符号。 银行肯贷款给琼岛这些炒地皮的,难道会拒绝贷款给外商? 分明是哈罗德无意在琼岛真正扎根。 夏晓兰也不揭穿,高高兴兴收下邀请函,客客气气送走哈罗德。 夏晓兰身边有了新的秘书,从港岛聘请的,和小尤、宋明岚都有所不同,是非常有工作经验的秘书。 夏晓兰吩咐的事都能做好,但那种下属对老板的尊重和距离刻在新秘书的骨子里,别说和小尤一样,连宋明岚和夏晓兰的相处都比不上。 当然,人家这才是专业性,领高薪,为老板提供最好的服务就行,以前和老板没有私人交情,又哪敢在老板面前造次呢! 有了新秘书的公事公办,夏晓兰格外怀念她的第一任秘书兼表妹尤丽。 时间过得快,一眨眼尤丽去了美国也有一年,汤友茹的手术效果不错,现在已经能抬起双臂—— 这是个大进展! 以前是四肢都没有知觉,到现在能抬起双臂,夏晓兰很满意美国那边的治疗效果。 汤友茹如今在练习用手拿筷子。 听起来是退化成和周珂一样了,但其实比周珂学用筷子要难上无数倍! 曾经拥有的能力,失去了几年,再想捡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汤友茹到了美国就十分配合治疗,医生也说过她受伤太久脊髓有损,完全站起来是不可能的,起码现在的医疗水平做不到。 但汤友茹的双手可以恢复部分功能。 一次又一次的手术让她双手重新能动弹,真正要运用自如,还得靠汤友茹没有停歇的辛苦复健。 握鸡蛋,拼积木,学用筷子,汤友茹一步步都做到了。 小尤也厉害啊,今年夏天已经申请到学校。 没辍学前她也是念到了高中,成绩也不错,给夏晓兰当秘书就在努力学英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再去美国,小尤的求学进度喜人,刺激的周怡今年都不好意思回国过年……不考上法学院,周怡真的没脸面对这个世界了,为什么夏晓兰认识的人都好聪明的? 夏晓兰原本估计汤友茹可以明年回国,哪知治疗进展不错,十月份时汤友茹就回来了。 周诚陪夏晓兰回鹏城为汤友茹接风洗尘。 季江源今年夏天也从华清毕业,时间上更自由,加上在美国生活多年很熟悉,这次就是由他去美国接回汤友茹。 尤丽刚刚入学不久,大家都不想耽误她的学业,就由季江源跑一趟了。 一群人等在罗湖海关。 季江源拿着行李,汤友茹坐在轮椅上入关。 出国一年多,汤友茹胖了些,大概是对未来生活重燃希望,精神状态反应在了气色上,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挺不错的。 坐轮椅怎么了? 她现在可以自己推动轮椅前行,可以自己拿筷子吃饭,还能自己穿衣服。 除了下半身不能动弹,汤友茹觉得自己和正常人差别没那么大了。 都是残疾,但这是不会给女儿造成太大负担的残疾! “小茹!” 大市长高兴到不知如何表达。 汤友茹反而更镇定些,“二哥,我们都要好好的,谢谢您和二嫂把我找回家,谢谢你们对我们母女的照顾,我不知道该说啥,我要努力不当你们的负担。” 夏晓兰笑着转化气氛:“小姑姑,您可不是负担,您的勇敢一直在激励我们这些小辈。” 汤友茹拉着夏晓兰的手不放。 季江源是她有血缘的侄子,夏晓兰是她没血缘的侄女。 血缘这东西很重要,不是血亲,二哥不会这么多年都没放弃找她。 血缘又没那么重要,花了很多钱和精力找到她,又借了好多钱给她看病的,恰恰是没有血缘的侄女夏晓兰! 汤友茹不想当女儿的负担,也不想给二哥汤宏恩增加负担,更不愿让夏晓兰继续在她身上花钱,她迫切的想要自立。 刚回国,她就想给自己找个工作。 挣多挣少先不说,能养活自己,才是不拖累别人啊。 可鹏城虽有许多机会,来这里讨生活的人也多,健康人没个学历都只能打零工,汤友茹又能做什么? 185:最适合的工作! 给汤友茹安排一个工作也不难。 轻松的岗位,福利待遇还不错,甚至医疗费还由单位承担……这种权力,汤宏恩有没有?他当然有! 但汤宏恩不会这么干。 他觉得这不是妹妹想要的。 不得不说,汤宏恩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小妹是了解的。 汤友茹需要的是自立,不想当别人的负担,她不愿享受自己不该享受的待遇,这样的工作是要利用二哥的职务去安排,她更不会同意——这哪里是在自立,分明是打着自立的旗号给二哥添麻烦。 她如果是个健康的人就好了,没文化起码还有劳动力,以前也在工厂干过,手脚还算灵活,也能吃苦……现在是汤友茹想吃苦,条件不允许,把她安排去车间,她都适应不了,坐着轮椅去是给车间增加负担,哪怕流水线上当个质检员,都影响生产速度! 那她能做什么? 汤友茹出入要靠轮椅,如今是住在方便她日常活动的平房里,因为尤丽还在国外,另请了个可靠的保姆照顾她。 房子是季江源这个侄子找的,季大侄子也有钱的,如今在HK和张拜伦一起替夏晓兰打理‘启航资本’,不过这对季江源来说是过渡,他早晚还是会单干。 季江源不缺钱,也想在照顾小姑姑的事上尽一份力,汤宏恩也同意。 为啥不同意? 把自己当汤家人才花钱又出力,汤宏恩傻了才会拒绝儿子的靠拢。 但汤友茹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由保姆照顾着,自己没个收入,感激着大侄子的孝心,想到女儿在美国留学,想到自己花掉的那些医疗费,汤友茹不可能安安心心享受。 汤友茹回国还不到一周,刘芬就来找女儿拿主意: “你小姑姑心里着急,想为小尤减轻负担,也不想被我们养着,我们能做点啥?” 夏晓兰也在想这个问题,汤友茹能做点啥。 找点简单的手工活给汤友茹做? 不是,她好歹也被那么多人叫一声‘夏总’,夏总的姑姑只能在家糊火柴盒,做做塑料花,靠计件赚辛苦钱……就算夏总不要面子,把汤友茹给累坏了,赚的都比不上雇保姆的费用,得不偿失。 夏晓兰觉得工作分两种,一种是糊口,另一种是实现人生价值。 汤友茹需要的工作,要满足前一种需求,最好也朝第二种需求靠拢,汤友茹还不到40岁,凭啥就不配有梦想? “妈,您让我想一想。” 夏晓兰也想要帮汤友茹找一条适合她的路。 汤友茹幼时很聪明,被卖掉后就没能继续上学,识字都是进工厂后自学的,这不是被社会承认的学历文凭。 但汤友茹很有韧性,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扎根,这次去美国治病,尤丽学英文,汤友茹也跟着学,经常是尤丽在汤友茹病房里背单词练口语,汤友茹给女儿充当陪练,也一起学那拗口的会让她自己舌头打结的英文。 如此一年多,尤丽从语言学校毕业通过考试申请到大学,汤友茹学的没有尤丽好,却也有了和外国人日常交流的水平。 这话是季江源说的,他特意去美国接汤友茹,除了汤友茹行动不便,原本也是担心语言不通让汤友茹在国际长途飞行中害怕。 哪知汤友茹的英文居然说的还不错! 当时在医院,汤友茹和主治医师、这一年多照顾她的护士和护工们告别时毫无交流障碍,季江源很是惊奇,通过他一路的观察,认为汤友茹这口语水平在美国生活也没太大问题——这听来很不可思议,汤友茹这年纪,毫无基础学外语,怎么会比年轻人快? 有些学生学了几年英语,高考都考不出高分。 或者能通过考试,学的也是哑巴英语,做卷子用得上,一到说话时就成了哑巴。 就连周怡,也是夏晓兰等人想办法在鞭笞她,要不也没那么快的学习速度。 可再一想,汤友茹和周怡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汤友茹能那么快攻克语言关又挺正常。 周怡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在抓到袁翰出轨前没有那么大上进动力,学的不好都有人兜底。 汤友茹是淌过了黄连水才有现在的生活,她在病床上接受一次次的手术,病痛在折磨她,对女儿的担心在鞭笞着她,她什么都不能给女儿尤丽,还是女儿的负担,陪女儿学习,已经是汤友茹躺在病床上唯一能做的事。 她不仅要做这件事,还要把这件事做好! 如果连她都能学会英语,尤丽还好意思不努力吗? 母女俩一个能在美国治病,一个能在美国上学,都是花夏晓兰的钱。 别人借了这么一大笔钱,尤丽连学习效果都不能保证,将来有啥能力还上这笔钱……汤友茹的陪伴学习,是病痛中转移注意力,也是要给女儿尤丽当榜样! 夏晓兰和周诚打电话也在强调这点: “小姑姑的学习能力很强,追求进步的决心也很强,我不想她去做那些辛苦的工作,我觉得小姑姑配得上更好的工作。” 如果汤友茹不是残疾人,夏晓兰肯定带着她一起做生意了。 改革开放不就是最适合汤友茹这样有强烈上进心的人么? 可汤友茹的身体情况,现在真不适合太辛苦…… 周诚想了想: “媳妇儿,你不是要成立一个奖学金吗?你看能不能让小姑姑去试着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贫困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能继续学业,我想没有谁比小姑姑更能感同身受!” 聪明,却因为被拐卖失去了求学机会,汤友茹一定很遗憾。 她那时候是没条件学习,现在能去帮助贫困学生继续上学,周诚觉得这工作适合汤友茹,比糊火柴盒啥的强一百倍。 这绝对不仅是同情帮助汤友茹,反过来汤友茹也是在帮助夏晓兰,奖学金涉及到真金白银,怎么评定,怎么管理,怎么发放都需要由夏晓兰信任的人看着。 找外人去任职,不如找汤友茹! 夏晓兰眼睛一亮,对着电话听筒狠狠亲了一口: “你这建议太好了!” 太好了! 她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慈善基金都需要专人打理,‘雏鹰奖学金’一旦设立就牵涉到了很大的工作量,夏晓兰的确需要一个信任的人去管理。 夏晓兰把这难题解决了到刘芬面前邀功,刘芬迟疑: “听着倒不错,但要问问你小姑姑的意见……” 夏晓兰信心满满,“妈,没问题,我亲自和小姑姑谈这事儿!” 186:偷偷结婚 “……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小姑姑您千万要帮帮我!” 夏晓兰态度诚恳,汤友茹却沉默半天。 这是帮晓兰吗? 明明是晓兰帮她。 所以她还是给晓兰添麻烦了。 这丫头还这样小心翼翼维护着她的自尊心! 汤友茹眨掉眼里的水汽,“晓兰,这工作我可能做不好,我知道——” “您可能误会了,我不是让您一开始就负责重要工作,就算您是我小姑姑,也要从头开始学,从底层做起的。” 汤宏恩也觉得这个工作适合小妹,在一旁帮腔: “晓兰公司和教育部搞得雏鹰启航计划很不错,她现在又想设立‘雏鹰奖学金’来作为补充计划,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不仅是在糊口谋生,我觉得这工作很有意义……难道你不想借此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吗?有很多像尤丽那样的孩子,辍学不是因为念不下去书,而是别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不会有尤丽这样重新上学的运气,帮不了所有人,但能帮一个算一个,你说是不是?” 汤宏恩说的是大实话。 尤丽当然是个肯上进的姑娘,没有认识夏晓兰,尤丽可能也会带着汤友茹渡过难关。 但会是用哪种方式就不好说了。 不是每个中途辍学的孩子都有这运气。 仅是夏晓兰游说,汤友茹都坚持不了太久,何况又增加了一个汤宏恩,汤友茹最终还是答应了,她现在还不能马上上班,得学点东西。 这工作需要怜悯心,也需要理智。 看着一个学生可怜就掏钱,夏晓兰把身家全部捐掉都不够,要想获得帮助的前提是自己够努力,这也是全世界所有奖学金都和成绩挂钩的原因……汤友茹要去替夏晓兰监管奖学金去向,为此,汤友茹自己也是需要长时间学习的,起码现在的汤友茹是毫无经验! 所以夏晓兰告诉她,现在只能给她按实习的工资开,薪水暂时还比不上照顾汤友茹的保姆,汤友茹自己却很满意。 不是给高薪就好,她自己现在也就只是实习生的价值。 要不是有亲戚关系,她连实习生都当不上呢,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进启航工作,以前启航是拿着钱都找不到高学历人才,如今可不同,就是大学生也有来启航上班的。 从汤友茹的住处出来,汤宏恩拍拍夏晓兰肩膀: “你这孩子,做什么都很用心……” 老汤不好意思道谢,就是由衷感觉有个闺女真贴心。 夏晓兰坦然笑道,“我也没说假话啊,小姑姑做这个工作难道您觉得不合适?” 就是因为很合适,汤宏恩才感觉到夏晓兰的用心。 “雏鹰启航计划可以继续搞,上个月我去京城见宋老,他说这个计划执行的不错,教育部应该会增加拨款,增大试点范围。你该赚的钱就赚,该回馈社会的也别停,那你做什么生意都稳!” 汤宏恩把话都说到这地步了,夏晓兰还能听不明白? 夏晓兰只见过宋老一次,但人是在宋老面前挂了号的。 不管仰仗谁的权势去经营生意,靠山自己都有失势或者生老病死无力帮忙的一天,启航要想长久顺利发展,只能自己靠自己! 一个合法经营,不偷税漏税,又一直在竭力回馈社会的企业,哪个领导会讨厌? 何况上面不仅不讨厌启航,还表现出认可,夏晓兰能不高兴么! 11月,夏晓兰又有一对朋友在发喜糖——宁雪和乔纳森在美国登记结婚。 这两人也比较任性了,两人都从康奈尔毕业,也进入了大事务所工作,从学生党变成了有收入的工作党,感情也稳定,并没有因为离开校园就变得三观不合,那还有啥说的,登记结婚呗! 听说乔纳森拿自己在P&W上班攒下的工资买了求婚戒指,第一次求婚宁雪就答应了,然后两人就高高兴兴去注册,这事儿发生在今年夏天,结完婚一个月了宁雪才通知国内……还不是主动通知,是甄文秀给宁雪打电话,有好几次都是乔纳森接到的,甄文秀就奇怪呀,俩人不是各自租住了公寓,难道同居了? 甄文秀要和女儿谈心,告诉她要谨慎,如果没确定乔纳森是要结婚的对象,最好不要迈过最后一步。 甄文秀组织了半天语言刚一开口,宁雪告诉她: “妈,我们已经注册了,现在是合法夫妻,所以乔纳森退掉了他租的公寓搬来了我这里。” 甄文秀差点当场心脏病发作。 她一个当妈的居然都不知道,女儿就偷偷结婚了? 宁雪觉得没什么,她和乔纳森能经济独立了,结婚不是很正常么。 甄文秀捂着心脏,挂掉电话就吞了好几颗药,和丈夫宁郝东商量后只得接受这个事实——不接受也没办法,还能叫宁雪离婚不成? 甄文秀去美国时就见过乔纳森,这位美国小伙儿和宁雪志同道合,也是美国中产家庭培养出来的,脑子聪明,各方面和宁雪都匹配——最早时候,甄文秀还喜欢季江源呢,可惜季江源有个神经病妈,甄文秀生怕宁雪吃苦,早就放弃了撮合宁雪和季江源的想法。 还是乔纳森好,美国那边和华国不一样,孩子成年后就要脱离父母成立新家庭,父母住一个州,孩子在其他州甚至国外打拼的情况很常见,乔纳森父母如何都影响不到宁雪,这是甄文秀最满意的地方。 所以,甄文秀对乔纳森这女婿没意见,有意见是这两人自己就把人生大事给解决了! 甄文秀和宁郝东妥协的条件是宁雪和乔纳森必须回华国补办婚礼。 宁雪觉得太麻烦,甄文秀反问她: “你倒是在美国生活了,我们可全都在华国,你这婚礼不为自己

相关推荐: 盛爱小萝莉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数风流人物   云翻雨覆   误打误撞(校园1v1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那些女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