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话,就陪我看一看。” 尤丽乖乖的跟了进去。 这套院子很是破旧,地方却不小,比尤丽家的院子大好多,好几间房和天井。 天井里还堆着不少花盆,不过没人照料这些盆栽,大部分都死了。 倒是有一株腊梅比夏晓兰还高,在11月底已经结满了小花苞,看样子再等半个月就能开花。夏晓兰转了转,这院子其实挺清雅的,可惜没人打理,显得破败。 不如石家曾暂住的四合院大,不过把每个房间单独租出去,一年也有个500块左右吧? 白白放在这里浪费! 夏晓兰有百万身家,仍然不能接受这种浪费。 资产是良性循环的,是要精心打理才会增值的。 夏晓兰仔细检查房子的情况,尤丽站在天井里很拘谨。这是谁的家,夏姐家?不像啊,哪有人连自己房子都找不到的。夏晓兰明显是第一次来,却有钥匙。 尤丽百思不得其解,冷不防听见夏晓兰问她: “你们这附近的房子好租吗?” 尤丽还真不知道。 她住的地方不是租的,是继父家的祖产。 当初就是有那套房子,继父算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她和她妈能被这样的人收留,外人哪个不说她妈有福气? 是啊,有福气,福气太大了没承受住! “应该能租出去吧,我经常听说谁家孩子结婚没空房子,谁家要在院子里搭房子,整个院子的人吵的天翻地覆。但具体能租多少钱我不知道,夏姐,要不我帮你问问?” 夏晓兰点头,“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就是不知道耽不耽误你工作。” 现在好多单位都是单休。 厂里车间则是轮休。 尤丽没上学了,夏晓兰也拿不准她有没有工作。 尤丽一口答应下来,“我就是打点零工,不耽误!” 打零工,那就是没工作咯? 小小年纪,难道真要成街面上骗吃骗喝的女混子呀?夏晓兰觉得尤丽这性格不太像。 “你没想过干点什么?” 尤丽怎么没想过。 她还想过去摆地摊,和靠男人吃饭比起来,摆地摊也没啥丢人的。 但她没有本钱。 继父不会给她本钱,每次赚点钱回去都会被搜走,生怕她有钱就跑了。尤丽都觉得可笑,把她妈捏在手里,她怎么可能自己跑掉。夏晓兰的话让尤丽羞愧的很,“我是想找工作,一个月能赚两百那种工作,但我没学历没技术,进不了厂……” 夏晓兰面无表情,“你和邵光荣处对象,指望他给你介绍个月工资200元的活儿?还是指望他一个月能给你200元?第一种你就算有学历有技术也很难,正式工作都要将资历,没有谁一开始就拿这么高的工资。第二种就更难了,邵光荣自己工资还没有200块呢,他开的车也是别人的,就是康伟,上次你不也见过吗?” 200元/月,邵光荣工资没有这么高,但他还保留着建材店的一点股份,这钱随便能拿出来。 可这些就不必和尤丽说了。 夏晓兰话里的意思,尤丽要是指望邵光荣“包养”,这个念头必须要打消。 作为邵光荣的朋友,夏晓兰对邵光荣的私人生活不想干涉,可邵光荣要是没抗住歪缠,真的包养个16岁的小姑娘,邵家发现了咋办夏晓兰不知道,周诚多半就要揍死邵光荣的。 为了小邵同志少挨一顿打,夏晓兰勉强管回闲事呗。 尤丽使劲摇头。 被夏晓兰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尤丽觉得很难堪。 “不是,夏姐,我没想过拿邵少的钱,真的,我以后都不见邵少了!” 她说着转身要走,夏晓兰叫住她: “别跑,你先站住,你这样一跑我可说不清,你真能不见邵光荣了?” 尤丽使劲点头,“不见!” “你要真没有这个想法,算我误会你了,我向你道歉!小尤,你要是能说到做到,不再打邵光荣的主意,你想一个月赚200块钱反而不是没机会。你先帮我一个忙,帮我把这些地方的租房的价格打听好,然后来找我行不行?你缠着邵光荣没前途,他一个穷鬼都没钱。” 夏晓兰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把周诚没租出去的7套房产的地址都写下来了,让尤丽去跑腿。 尤丽握着夏晓兰给的地址,大冬天的手心全是汗: “……夏姐,你说真的呀?” 夏晓兰摊手,“那不一定,可能也是骗你的,要不要照我说的办,你自己决定。走吧,我看完了,送你回去。” 尤丽把记着地址的纸折叠好,小心翼翼放在口袋里。 不管是真是假,她都要试试。 如果能得到这份工作,她可以自己攒钱把母亲救出来,哪里还有空去缠着邵光荣啊! 1186:刘兄弟,你是谁的水军?(3更) 夏晓兰把尤丽载到之前上车的地方。 一个月200块的工作她真没骗人,不至于拿这点事来骗尤丽。 尤丽个子不矮,身材也不错,五官又不丑。 除了年纪小点,好像也没啥缺点。 没满17岁,处对象么是小了点,工作么也不算小。一些顶班进长的人都这年纪,前些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不也有很多十几岁的?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尤丽什么情况夏晓兰懒得多问,只是刘芬马上要开第4、第5家分店,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培训其他人当店员,多一个尤丽也不碍事,反正尤丽盘靓条顺的,卖衣服还挺合适。 杨永红要去服装店兼职,夏晓兰还拦着,认为杨永红去是浪费了所学的知识。 尤丽要去,夏晓兰就没这个顾虑了。 没技术没学历,就剩青春逼人了,尤丽只能先吃着这碗青春饭。 能端稳饭碗就不错了,200元/月的工资夏晓兰没吹牛,几个店业绩最好的店员拿的比这个还多。夏晓兰是给尤丽说了个薪酬期盼,能不能拿到要看尤丽自己工作卖不卖力,这份工资不看资历,普通店员底薪都是一样的,谁的业绩好谁多拿,最公平不过! “我这是做了好人好事还不图回报?” 夏晓兰都没和邵光荣说,因为邵光荣也在帮忙跑腿啊,周诚临走前好像交待他去联系人采访陈锡良。 晚上,夏晓兰就看见了京城的晚报。 署名是“记者刘轩”,这人居然一口气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隆冬初至,王府井大街的时装秀》,另一篇是《演员张晓捐出上万广告片酬?》 夏晓兰快速扫过第一篇。 版面给的位置不错啊,就是刘轩写的太水了些。 “季雅的润笔费给的不够?” 夏晓兰百思不解,晚报刘轩写的报道,居然是干巴巴的。夏晓兰难以置信,发行量这么大的报纸,记者就这种水平。 倒是第二篇说张晓捐钱的,写的声情并茂,非常煽动人心。 “难道,这个刘轩是张晓的影迷?这滤镜太厚了啊!” 夏晓兰自然是想不通记者刘轩的心理变化,不过这对Luna是好事,季雅要是看了晚报想必十分郁闷。夏晓兰还以为记者们会把两件事混在一篇报道里,特别是季雅花钱公关后,甚至把张晓和陈锡良说的话轻描淡写的带过,晚报这个简直是意外惊喜,不仅给开了单篇报道,文章质量还这么高。 夏晓兰都怀疑季雅给润笔费时,信封上是不是写错了名字! 刘轩还写了陈锡良说要捐钱的事,不过陈锡良不是公众人物,万一就是随口一说呢? 刘轩也没把话说的太死,对陈锡良说的“卖一件衣服就捐1元钱”抱着质疑的态度。 显然,刘记者想要把事情搞清楚再大肆报道,周诚叫陈锡良先不要接受采访,陈锡良回宾馆后就躲起来不出现了。 正如夏晓兰猜测一般。 在京城发行量不小的晚报,季雅那边不可能不看! 花钱买的版面,文章质量还不如另一篇写张晓的,季雅自然生气: “这个晚报的刘记者是怎么回事儿?” 嘴里答应的好好的,其实是被夏晓兰那边收买了? 汪明明和经纪人乐峰也不满意。 香港的报纸是竖版繁体,大陆的报纸却是横排简体,阅读习惯很折磨人。 好不容易看完两篇内容,汪明明心中亦是不舒服。 “这是刻意针对我啦!” 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人家能不比较吗? 张晓是拿上万的酬劳全部捐了出去,Luna的陈锡良还说什么“请香港明星要10万酬劳”,刘轩倒是没有说Elegance的坏话,却刻意强调了Elegance邀请了“香港女星汪明明女士现场献唱并拍摄广告”——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看,只要不是弱智,都知道拿10万酬劳的香港明星是汪明明咯! 换了别的时候,汪明明还要感谢刘轩替她宣传身价。 唯独这时不行呀! 汪明明看着乐峰,指望着自己经纪人能拿个章程出来。 乐峰咬牙,“大陆的演员拍戏片酬好低的啦,我不信张晓舍得捐1万块给小学生买校服!” 一万块,中环上班的白领也要攒几个月的,大陆人均收入这么低,张晓拍一部戏能拿1000块吗?乐峰不相信对方舍得捐出这么大一笔钱。 乐峰再次对季雅献计:“我们能不能派人去采访张晓,能确定她是弄虚作假就好了。” 不踩死对方,对汪明明的形象好像有影响。 见季雅兴趣不高,乐峰脑子转的很快,“张晓捐钱是假的,Luna那个姓陈的自然也是骗子咯,商人都想多赚钱,哪里舍得掏钱出去送人!” 香港搞慈善的富豪都是什么身家? 人家富豪一次性捐多少钱搏个好名声,就是首富也没说卖一个楼花就捐多少钱咯,谁也不能预料以后的事,这种话一说出来,只要品牌没倒闭,钱是要一直捐的。 季雅把报纸丢桌上: “乐先生,你不要在乎这种小事,你可能对夏晓兰还不太了解,她不会留下这种把柄等着我们去抓。” 季雅鄙视夏晓兰和刘芬的是母女俩不要脸,专门靠男人上位,就想着攀高枝。 但夏晓兰做生意的确有几分本事。 乐峰要去查捐款的事,季雅怀疑这是个坑,故意露出来引诱她上当。 如果真的带着记者去查了,张晓又真的捐了校服,那岂不是白白又替Luna宣传一回?季雅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她现在要做的,是报纸上不能再讨论张晓和Luna。 必须让Elegance的时装秀占了上风。 晚报的记者刘轩已经是失误,明天的其他报纸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 对了,张晓是替Luna拍广告的,看这意思,广告早就拍好了? 季雅发现了现在最严峻的问题:Luna的广告会在哪里播放! 甄文秀帮了季雅这么多,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时装发布会虽然没有尽善尽美,好歹也圆满结束,除了张晓和陈锡良闹出的乱子,那些原本在季雅工作室订做衣服的贵宾还看的挺高兴。 Elegance的风格她们比较喜欢,如果大量生产,衣服的售价肯定会降。 甄文秀也引起了重视: “他们动作没这么快吧?难道把广告送去中央台播呀!我给你打听打听。” 1187:容易扯到蛋(4更) 陈锡良等人高兴晚报的报道,夏晓兰让他们先别高兴的太早。 “只是小胜一筹,不知怎么回事儿,可能是晚报的刘记者比较耿直。你们看明天的报纸,季雅肯定要找关系把明天的报道压下去。” 张晓是演员,不是明星,怎么和媒体打交道都是夏晓兰现教,张晓现学的,她不太相信: “那么多人看见,记者还敢不报道?我看他们都很感兴趣啊!” “当然不会不报道,但如果季雅的关系够大,可以让报纸推迟一两天,明天的报纸会先发王府井大街的Elegance时装秀……推后两天再放你和老陈同志的新闻,对Elegance时装秀的冲击没那么大!” 夏晓兰耐心给张晓解释。 陈锡良搓着手,“可是季雅不知道,我们的电视广告也是在后天上,推迟两天不是正好吗?” 保持配和电视广告,只是想想陈锡良都高兴要起飞。 夏晓兰点头:“对,这个广告我们已经和中央台签好约了,广告金也给了,广告内容也过审了,谁也给我们撤不掉!” 季雅找谁出面都不行,夏晓兰按照正规程序签的约,上百万的广告费夏晓兰掏了,广告内容也没问题,凭什么撤掉Luna的广告。 夏晓兰的判断还是很准的,哪怕刚刚加入小团队的张晓也深有感触,她说广告能如期播放,大伙儿都不再怀疑。 等夏晓兰回寝室,苏静拿着晚报嘀咕: “天这么冷,穿这样少,不冷么?” 杨永红凑过来,“苏静你在说啥?” “王府井的时装秀啊,早知道也去凑个热闹。” 年轻女孩子对好看的衣服还是挺感兴趣的,买不起还能围观呢! 夏晓兰刚好听到,原来寝室里在讨论晚报上的新闻。 “怎么,你们对这个很感兴趣?” 苏静撇撇嘴,“不花钱就感兴趣,我还是最佩服张晓,上万的酬劳啊,说捐就捐了!我妈就喜欢张晓,我以前还觉得她脸圆,原来张晓人品这么好!” 作秀? 现在大伙儿脑海里还没有这个词。 张晓虽然才捐1万块,比不上琤荣集团一出手就是几百万,但琤荣集团本来就有钱,不是张晓个女演员能比的呀。琤荣集团捐钱助学是正能量,张晓的行为同样值得赞扬。 比起时装秀,307寝室更多的还是在讨论张晓捐钱的事。 “张晓这样做太积极向上了,她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电影演员,她捐一万块,能引起很大的社会关注!” 乡下的孩子上学不容易,杨永红大概是307寝室最有感触的。 张晓这样,可能会让很多人都关注这个问题,杨永红自然很高兴。 夏晓兰发现了,室友们对社会正能量比较关注,对时装秀不过是随口说几句,这可能和大家学生的身份有关。 谁会更关注时装秀呢? 大概是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女性,或者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吧。 刘记者写的文章,主要是说张晓,Luna的陈老板是一笔带过,寝室还有细心的陈依一注意到这点,看着夏晓兰眼里有疑问和求证。夏晓兰冲她眨眨眼,陈依一就懂了,原来真的是夏晓兰家投了钱的那个“Luna”。 都请张晓拍广告啦,晓兰家的生意做的好大! 不过晓兰现在不想声张,陈依一也没多事非得提醒室友们。 晓兰出国当交换生,大家闹着叫晓兰请客很正常,人家家里的生意,想低调点,陈依一干嘛要戳穿呀。 夏晓兰下楼打水时,也听见有其他人在讨论,现在的大学生对时事很关心,他们说的都是张晓“捐钱”的新闻,至于什么时装秀,女生看两眼,男生们也偷偷摸摸看两眼,看过也就忘,难道还真去看什么品牌开业,和身边同学讨论这个?不如多看几页专业书……这些根本就不是大学生能消费起的啊。 “只是一家晚报的影响已经这么大了,现在只是在学校,过几天会蔓延到整个社会上,配合着电视广告,宣传效果已经不仅是1+1=2那么简单了。” 季雅把汪明明请来京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拍摄广告。 估计全在准备时装秀的事。 但华国的国情和国外不同,在国外“时尚”已经很成熟的产业链,品牌、设计师、杂志和时装周加超模,这些元素构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链条,大家一起为产业链供血。超模的曝光度,时装周的全球关注,杂志和媒体一起造势……夏晓兰总觉得国内现在的环境还不适合搞这些。 大环境还没成熟呢! 不管是谁,在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搞房地产开发,能成功吗? 第一批富起来的个体户还没出现,房子卖给谁去,亏死都是活该的。 其实现在还不太适合搞时尚女装品牌呢,现在市面上的衣服品牌,都是啥羊毛衫。 夏晓兰同意搞Luna,都要花一年的时间摸一摸市场接受度,季雅可好,一上来就放大招。 “她太着急了。” 大概是婚宴上丢了脸,着急想找回场子,季雅太着急了,想要一举把夏晓兰的服装生意打趴下。夏晓兰能说啥,只能祝季雅幸运——步子太大,真的容易扯到蛋! 第二天,果如夏晓兰所料,张晓捐钱的事所有报纸都没提了。 被季雅给往后压了。 夏晓兰一边咬着包子去教室,一边翻着报纸:“季雅这时候肯定得意极了,金钱的魅力无穷大,只要她花的钱够多,就能让报纸上刊登她需要的东西……呵呵,没这么简单呀。” 夏晓兰一点都着急,因为周诚说要采访陈锡良的报纸记者,现在大概已经到了陈锡良住的宾馆吧。老陈同志这是要上专访了,不知道紧不紧张。 …… 紧张吗? 等记者介绍完自己的来历,陈锡良紧张的快昏厥了,冲进厕所,对着镜子甩了自己两巴掌: “做梦?不是梦?到底是不是做梦啊……” 1188:人民日报的采访(1更) “老陈,老陈你咋回事儿?” 邵光荣可尴尬呢,带着记者来,陈锡良和人家握了手往厕所冲。 尿急不知道忍一忍啊,这动作真上不了台面! “没事儿,我今天的时间安排的很充裕。” 一起来的记者也笑。 邵光荣跑去厕所一看,陈锡良在那里抽自己大嘴巴子呢,左右开弓的抽,一边嘴里还念叨着“是梦不是梦”。 “老陈,你是不是有毛病,赶紧出去,人家黄记者在等着呢!不是梦,是真的,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 陈锡良一点都没生气。 “哥,不不,爷,邵爷,外面那黄记者是《人民日报》的啊,我们陈家祖坟的青烟冒的再高,我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上《人民日报》,不行我还得抽自己两下!” 邵光荣都给他说笑了。 仔细一想也是,《人民日报》是组织宣传的喉舌要地。 邵光荣现在没上过《人民日报》,这辈子也没指望混上这报纸的版面。上面刊登的都是政策解读,不管是发行量还是重要性,都能吊打地方性报纸……邵光荣瞅了陈锡良半天: “老陈,你好好抓住机会,你这次是恰逢其会,以后就是赚再多的钱,也不见得再有机会上一次这报纸。” 采访某个个体户? 做梦呢! 陈锡良能混个采访,不是他赚了多少钱,是他说“卖一件衣服捐1元钱”的口号,恰好符合《人民日报》最近有关改革开放的一个选题报道。 从1979年提出改革开放,迄今已经有整整6年时间,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可以由数据体现,包括鹏城在内的特区有什么变化。 但让老百姓说个一二三出来,很多人都很茫然。 老百姓就知道农村土改了,知道城里允许个体户摆摊,允许办私营商店了。 每年政策好像都更宽泛一点,可“改革开放”到底走到了哪一步,老百姓就说不清楚。 这时候,需要《人民日报》搞出一些实例专题报道。 报道谁谁谁赚了多少钱肯定不行,那不是主旋律。 主旋律是这些享受了政策好处,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做了什么?需要正面积极的事例。 陈锡良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人物,除了他以外,还有办乡镇企业,拉动一整个乡镇经济的能人。 所以邵光荣说陈锡良运气好,这真是恰逢其会,晓兰嫂子出这个主意前肯定没想到《人民日报》会有这个选题。 陈锡良在水龙头前洗了一把脸,就像准备慷慨就义的战士一般,一脸坚毅走出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要上刑场呢! “黄记者,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不瞒您说,我就是太激动了,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受到《人民日报》的采访。” 陈锡良努力不紧张。 黄记者倒是见怪不怪,普通人谁会被《人民日报》采访,不紧张才奇怪。 陈锡良已经算好的了,还有人瞧见记者都不知道说什么! “没关系,可以等陈同志准备好了再开始。” 黄记者让陈锡良坐在凳子上,靠着宾馆的墙壁当背景,先给他拍了两张半身照。 等采访开始了,陈锡良就把已经包装过的发家经历讲给黄记者听。 “我当时在服装厂上班……” 在服装厂上班,发现了羊城的服装市场商机,从摆地摊批发到想建立华国人自己的服装品牌,再到品牌成立,这一年辛苦的打拼,故事一定要有起伏,成功中掺杂着失败,失败又爬起来,才引人入胜。 要掌握好节奏。 不能讲的就不要讲,比如陈锡良姐夫何丛生是制衣厂的厂长,这种事就不用提了。 还有和夏晓兰一起合伙赚快钱,倒腾便宜录音机的事,讲出来干啥? 等陈锡良讲到请香港女明星拍广告,被对方放了鸽子,又转而请女演员张晓,张晓积极配合拍摄还把酬劳捐掉……黄记者掐断了陈锡良在采访中夹带私货的行为: “陈同志,说说你的想法吧,‘卖一件衣服就捐1元钱’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你这个承诺从什么时候开始兑现,结束日期呢?” 《人民日报》要是报道了陈锡良的事,他可不能是说大话。 陈锡良想到夏姑奶奶的吩咐,腰一下挺的更直了: “说来惭愧,我最开始通过服装赚到一些钱,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做慈善,而是替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有捐钱的想法还是通过张晓同志的启发,如果一个女演员能毫不犹豫捐出酬劳,我为什么不能拿出自己赚到的钱,让更多人受益呢?我这个想法虽然是11月中旬才产生的,但Luna的销售数据是每个月1月统计,11月1日统计10月的,12月1日统计11月的,以此循环。我说的‘卖一件衣服捐1元钱’,会从11月1日算起,等到12月1日统计出销售数据后,我会对外宣布第一个月的捐款数额,欢迎黄记者和其他报纸或者电视台一起监督!至于您说的结束日期……除非Luna品牌倒闭了,这个捐款都不会结束!” 监督好啊,陈锡良又不会做假账。 有了这个监督多好,这不是媒体要一直追踪报道吗,连后期广告费都省了! 黄记者点头,“陈同志能方便透露下贵品牌10月份的销售数据吗?” 黄记者显然想要以此做个参考。 “我们品牌在京城和羊城分别有一家直营店,剩下还有5家加盟店,上个月的销售数据是全国5765件单品,11月的销售数据还没统计出来,我想不会和这个数据差太多。” 10月份是只卖秋装,11月就是秋冬装一起混卖了。 羊城还在穿风衣外套,京城已经在卖大衣和棉衣、鸭绒服。 黄记者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个月30天,7家店卖了5765件,这是上衣加裤子一起统计的吧? 一个店,一天都要卖25件以上的衣服! 一个月捐5000多,一年岂不是要捐六七万? “陈同志,你能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吗?” 等回过神来一算账,舍不得咋办! 陈锡良重重点头,“肯定能负责,我现在能量有限,如果将Luna品牌做大做强,销售量越多,Luna捐的钱也越多,我期待着一个月捐1万,5万,甚至超过10万的那天!” 黄记者也是见惯了大世面的人,手上一用力,钢笔尖把记事本都戳出一个洞来。 ——一年捐上百万?这个陈同志可真敢想啊! 1189:央台的广告我撤不掉(2更) “那今天的采访就到此结束了,谢谢陈同志的配合。” 黄记者和陈锡良握手,陈锡良非要请黄记者吃饭,黄记者自然是不肯。 最后是邵光荣把人带来,又把人给带走。 让被采访人请吃饭,怎么可能呢! 现在的记者在这方面自我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陈锡良也不强求,邵光荣肯定不会怠慢对方。 “可算是采访完了!” 接受完采访,陈锡良后背都湿透了。 夏晓兰上完课就过来了一趟,正好看见邵光荣送一个男人出去,邵光荣冲她丢了个眼神,夏晓兰就知道这人是《人民日报》来采访的记者。 她也没上前打搅,径直去找陈锡良。 陈锡良把自己脑袋埋在水池里吐泡泡,好似一只人型大金鱼。 “老陈,瞧你这点出息!” 陈锡良顶着满脑袋的水,“夏姑奶奶,那可是《人民日报》!姑奶奶你说说,我姐夫就是我家第一得意人了,他能上这报纸不?” 何丛生啊? 机会不大。 何丛生的厂长干得不差,可全国像何丛生那样的厂长太多了,还有厂里失火,带头抢救公家财产在火里牺牲的,也有带病坚守岗位,病逝在工作一线的……要说奉献型的厂长,何丛生根本排不上号。 陈锡良特殊就特殊在,他是私营业主第一个如此高调捐款的。 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家都会做慈善,不过那是90年代的事了,改革开放的最初10年,大家都还在埋头赚钱发展,没人顾得上这茬。 “你是碰上了好时机,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就算Luna在未来一年里加盟店发展到50家,每一家都有现在的营业额,一年要捐的钱不过几十万。几十万能上电视打个广告,却不会让《人民日报》替你宣传……这就是占先机,拥有独创性的好处!” 夏晓兰说的陈锡良兴奋又不好意思,一年能开到50家加盟店? “那不都是姑奶奶你不想太高调,要不今天就是你在这里接受黄记者的采访了!” 夏晓兰摇头,“低调赚钱,闷声发财,我现在不适合露面。” 她还是学生身份。 从现在往后多年,社会上的普遍看法就是学生要专注学习。 再过二三十年,在校生成创业老板比较普遍,现在么,夏晓兰不觉得华清大学会高兴她给挣来这样的脸面。 比起说她做了多大的生意,不如多拿竞赛奖项,多发论文,多替学校争学科学术类的荣耀,才是学生的本分! 陈锡良不过顺嘴一说,夏晓兰早有考虑,她的决定也不是旁人能轻易影响的。 何况《人民日报》的记者都走了,陈锡良也不矫情了。 “那我们的钱要咋捐,捐给谁,教育部?” 夏晓兰摇头,“钱在我们手里,我们才能决定改如何使用它,这件事要长久的搞下去,Luna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要图轻松交给别人做。” 让Luna自己来搞,实际把钱花在了哪里,能做到心中有数。 夏晓兰不想一层层转手,别人办事也要经费,那捐1万,最后真正用上的有没有一半都说不好。 陈锡良也就是问一句,夏晓兰的建议他一般都不会反驳。 再说这也真是做好事。 以前没想到,现在真正要去做,除了给Luna带来的宣传效果,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陈锡良干起来也浑身都有劲儿。 大体上来说,老陈在做生意时奸猾,在道德规范上却不是个坏人! “季雅那边可以让她先得意这两天,明天广告就要播放了,以张晓名义捐出去的校服什么时候做好?” 这事儿崔主编给夏晓兰通风报信后,夏晓兰就在准备。 一套校服,用比较好的面料,出厂价也不过是20多块,就和夏晓兰和陈锡良以前合伙搞运动服的价钱差不多,毕竟校服的标准也是耐穿、耐脏和方便学生活动。 京城附近能满足张晓说的贫困乡村小学的,往杨永红的老家冀北省找正合适。 夏晓兰也的确是让人联系的冀北省那边的乡村小学,知道这批衣服是做好事,何丛生在厂里召开职工大会,问制衣厂的工人们是否同意这批校服厂里只收布料成本钱,不赚其他钱。 制衣厂的人自然没反对,最后压缩在了每一套校服20块,一万块给做了500套校服。 陈锡良早上才打电话问过情况: “已经在羊城那边装车发送了,两天就到!” “那正好,到了之后你和张晓去一趟冀北省,肯定有记者愿意跟你们去。” 和张晓一起去冀北啊? 陈锡良挠头,“张晓单位好像知道她捐钱的事了,听说有人颇有微词,说张晓这是擅自行动,没有向单位请示过……” 夏晓兰冷笑,“就连做好事有少数人要反对,你安抚一下张晓的情绪,等舆论彻底发酵,谁对张晓有意见都没用,好名声就是张晓的护身符!” 夏晓兰下午有课,也没在宾馆耽误太久,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往学校跑。 晚上的时候,尤丽到学校来找她,夏晓兰看她跑的气喘吁吁的,挺诧异: “小尤,这么快你就打听好了?” 七套房,在七个不同的地方,挨着打听一遍,就是开车都要跑一天吧? 尤丽把一个本子递给夏晓兰:“夏姐,我怕自己忘记,都记在本子上了,您要是不满意,我再去跑。” 这样的机会,尤丽觉得自己要是不抓住,老天爷打雷劈死她都是应该的! 夏晓兰翻了翻本子。 尤丽的字写得不错,字迹工整干净,做的记录也叫人一目了然。 “你把每个地方的房租价标出来了,同一个胡同,甚至同一套院子都有高有低,因为房子的状况不一样,房间大小不一样,是不是带家具也有影响……小尤,你上学时数学成绩挺好的吧?” 尤丽啊了一声,夏姐连这个都知道,好厉害! 夏晓兰看她一脸崇拜,也是想笑,这不是单纯的打听房租价钱,这是统计啊。夏晓兰觉得自己可能捡了个有潜力的小姑娘,这波撬墙角一点都不亏好么。 …… 甄文秀挂上电话,欲言又止。 季雅眼底是一片青色,一看就是昨晚没睡好。 “说吧,现在还有什么消息是我承受不起的。” 甄文秀叹气,“我刚刚打听到,夏晓兰在中央台买了广告时段,Luna的电视广告会在明天新闻联播后播出……阿雅,这个广告,我可没办法撤掉。” 1190:宋家为什么没动静(3更) “撤不掉?她用的是周家的人脉!” 季雅的话让甄文秀皱眉。 要说用人脉,谁没使用? 如果不靠关系,Elegance又怎么能在王府井大街办时装秀。 以为谁把王府井大街堵上半天都行么。 何况,今天有那么多报纸报道了Elegance的时装秀,不管给的版面如何,以京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Elegance时装秀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等到那几本有分量的杂志出刊,又能宣传! 喜欢赶时髦的女同志,绝对能知道“Elegance”的名字。 季雅非要和夏晓兰较劲儿的话,甄文秀觉得不像是做生意的心态。做生意都是自己做自己的,看看谁将来发展的好,Elegance要是能压过Luna,自然会慢慢挤掉Luna的生意份额——刚刚创立就要一较长短,甄文秀不懂做生意,依然觉得很难办到。 “不是人脉的问题,有周家她可能更容易接触到中央台的人,但我听说她这个广告时段是花了上百万买的,她花了钱,广告内容又没什么问题,你说怎么撤?” 季家有这个关系吗? 这可不是花钱能解决的事。 甄文秀也不敢帮这种忙。 人家真金白银花钱买的广告时段,说撤就撤,走到哪里都是季雅站不住脚。 甄文秀是把季雅当好朋友,但再好的朋友比不上她老公,比不上她女儿,难道叫甄文秀回去撺掇自己男人去办这件事? 不可能的。 她私人帮忙,和把宁家扯进来是两回事。 她要是敢把宁家扯进来,她公公宁彦凡肯定会发火,甄文秀自己也没那么傻。 “所以,我就要看着她借着我花钱花心思办的时装秀,去宣传她自己的服装品牌?” 甄文秀能说啥。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自己找的啊! 为啥在夏晓兰手里吃过几次亏都学不乖,干嘛要邀请夏晓兰去看时装秀——虽然夏晓兰很无耻,不邀请她,夏晓兰要来捣乱多半也躲不掉,到底是先撩者贱,现在把事情拿出去说理,别人也不会说夏晓兰错了。 就和汤宏恩带着刘芬、夏晓兰去婚宴是一样的道理,季雅好好和乔治举办婚礼,不邀请汤宏恩不就没事儿了! “阿雅,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办法,你办时装秀的目的也达到了,过段时间就能顺利开业,现在夏晓兰家也没几家店,质量比她家更好,价格不要比她家贵,不可能卖不过露娜吧?” 甄文秀还是老思维。 商品肯定要以质量取胜,夏晓兰花了上百万打广告,要把这广告钱赚回来都要过很久。 酒香不怕巷子深,季雅的服装品牌不仅酒香四溢,还有那么多报纸和杂志会报道,甄文秀觉得后劲儿大。 季雅都懒得和甄文秀争论。 甄文秀根本不懂,美国的电视上充斥着各种广告,品牌都靠密集的曝光争抢消费者。 季雅也想给Elegance上电视广告,但差的时段季雅瞧不上,好的时段她的资金又不够。要一口气在京城开几家店,加上成衣生产……乔治提供的资金不是无限的,美元再值钱,通过官方途径进来的,肯定是官方汇率。 黑市上是1:10的比例,那是小额零散兑换! 季雅也是找人打听过中央台的广告时段,上百万华币她也支付不起,才想着从时装秀入手! 可她没想到夏晓兰能拿出那么多钱出来。 夏晓兰的钱哪里来的? 为什么把消息捅到了宋楠贞面前,宋家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并没有人去找过夏晓兰母女的麻烦。 宋楠贞什么时候那样大度了。 宋家人对汤宏恩看的可严了,刚结婚的那会儿,季雅甚至怀疑宋楠贞对汤宏恩有别样的心思。 “奇怪,为什么没有反应……” 眼看着季雅又陷入自己的情绪,甄文秀轻手轻脚走出去,季雅的精神状况是有点问题,想事情太偏执,甄文秀都怕刺激到季雅。 能不吵不闹最好了! 第二天就是26号,报纸上还是没有Luna的消息,季雅却丝毫没有欣喜。 她把报纸上的消息压住没用,今晚中央台要播放张晓拍的那个电视广告,等广告一播出,报纸上的讨论,她也压不住了! 季雅想不通宋楠贞为什么没动静,她决定去拜访下对方,听说宋楠贞常年都呆在京城不回沪市,季雅有把握宋楠贞会见她。 她也没猜错,宋楠贞没把她拒之门外。 “季雅,我们有十多年没见过了吧?你还是那样漂亮!” 宋楠贞客客气气请她喝咖啡。 季雅年轻时候就长得漂亮,特时髦的漂亮,和她们这些人都不一样。 在美国去呆了十来年,气质自然更有洋味儿。 宋楠贞都得承认季雅漂亮。 可漂亮有什么用,汤宏恩不也宁愿找个乡下女人,也打死不和季雅复婚? 季雅瞧宋楠贞不顺眼,宋楠贞对季雅的观感差不多,隔了这么多年没见,知道年轻时候别苗头的对手过得不好,宋楠贞肯学心里高兴。 年轻时候不成熟,她才会和季雅比谁长的漂亮。 如今人到中年,宋楠贞也渐渐回过味儿来。 只有什么都拿不出手的女人,才纠结自己长得是否漂亮,因为除了长相一无所有。 再往深里说,什么音乐、美术和跳舞,这些才艺学来也没什么用,不过是装点门面用的……如果一个女人的家世够出众,她还需要这些装点门面的东西吗? 不会弹琴有什么重要,别人自然顺应着她的习惯避开这个话题。 她一开始就是想错了,和季雅比那些外物。 季雅唯一能追上她,超过她的机会,就是抓住汤宏恩啊! 可惜这个傻子,把汤宏恩给弄丢了。 想到这里,宋楠贞露出温和的笑:“听说你搞了个什么服装品牌,在王府井大街还挺热闹,我这两天都看了报纸。” 季雅厌烦这种假惺惺式的应酬,直接打断宋楠贞的寒暄: “宋三,你真的不知道我来找你为了什么?” 宋楠贞点头,“我知道呀,可我为什么要帮你。季雅,这个世界不是总围着你打转,你想做的事,别人就要无条件帮你……不好意思,我可不是那些被你迷住的男人。” 1191:一起看新闻联播(4更) “宋三,你——” 季雅一激就怒,宋楠贞暗暗摇头。 这么多年了,大家都在变成熟,季雅想来在国外
相关推荐:
色情女主播掉马了(校园1V2)
迷恋(骨科)
潜规则 1V2(高H强制爱)
艳后
被温柔竹马骗上床(高h)
听说师父灭过世
绝处逢生
妹妹小沁的受孕奴等级
青橘 (校园1v1)
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