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说打分,台下的林老师等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老师觉得夏晓兰发挥的很好了,第二道题临时换题,是徐国璋几位评委为了杜绝作弊吧! 夏晓兰刚才的表现,是否靠实力扭转了评委的怀疑? “这孩子说的真好。” 周奶奶压低了声音,“我觉得她说的最好,对吧?” 您最偏心了,夏晓兰当然是说的最好的。不过这一次,身边坐着的观众倒没有不服气了,是不是最好不知道,起码夏晓兰表现的还真的挺亮眼。 不是最好,也是已经出场的17名选手里名列前茅的。 主持人请评委打分,五个评委开始低声交谈。凯瑟琳对徐国璋临时换题不解,徐国璋在纸上简单写了几句事情的起因。詹爱群对王广平真是说不出来的佩服——“佩服”是讽刺味道的,好歹也是个领导,居然干这种缺德事儿? 还趁着她出去结账的时候,难怪一回来,徐教授的态度都变了,肯定把她看成是王广平的同党了! 要不是还在录制中,詹爱群真想跳起来怒骂王广平是贱人。 “那打分怎么打?” 深呼吸,詹爱群忍住暴怒。 任何比赛,总有点小问题,国外的比赛也有,这是华国人自己的事,凯瑟琳不会评价。 “我会给她一个高分,这才是公平。我喜欢这个选手,她很棒不是吗?” 其他评委没有英国女士直白,大家讨论了几句,都在分牌上写了自己的打分。 “凯瑟琳评委,98.9分,詹爱群评委,98.4分,徐国璋评委,98.1分……去掉一个最高分98.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7.8分,17号选手夏晓兰的最终得分是多少呢?” 下面的观众,不是大学生就是大学老师,被淘汰是发挥不够好,这些人基本都是学霸,这个计算还用主持人卖关子么,有人已经脱口而出: “98.2分!” 平均分就是98.2分! 连不懂英语的周奶奶都知道,这已然是全场最高分! 如果后面的3个选手,得分没有超过夏晓兰的,她就是这次的第一名特等奖! 主持人语气夸张,“是的,17号选手,来自华清大学的夏晓兰同学,最终得分98.2分,这是一个很高的分数,截止到现在,这也是全场的最高分。” “谢谢,谢谢大家!谢谢评委老师!” 夏晓兰没料到。 她出场是17号,从1号上场录制,轮到夏晓兰上场,等了足足4个多小时。 在这4个多小时里,她知道情形对她极为不利,偏偏林老师和贺教授都没动静,她只能自己扛下所有的压力。临场又遇到换题,她的回答并不算中规中矩,唯有剑走偏锋才能洗清走后门的嫌疑。 她做到了! 还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成绩。 就算之后的3名选手比她成绩好,夏晓兰也最少是个一等奖。 如果教育部要据此选派交换生,一等奖肯定能去。 “这是你自己的实力,我很喜欢你的想法,能给我一个拥抱吗?” 凯瑟琳站起来张开双臂,夏晓兰毫不迟疑给了凯瑟琳女士一个拥抱。 “嗨,女孩!你要记住,英国也有很好的建筑专业,如果你在华清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我愿意为你写一封推荐信!” 场下的掌声更热烈了。 这是华、英两国的友谊展示嘛,凯瑟琳女士对华国学生的欣赏。 台下的观众感动,节目导演也是热泪盈眶:多好的节目效果啊,就是夏晓兰这一个选手,他都能剪辑成一集节目播出! …… “肯定能拿特等奖了!” 林老师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来,贺教授想叫她冷静低调,自己的嘴角却忍不住翘起来。 “只能说机会很大。” 贺教授也是谦虚下。 那也没想到,夏晓兰临场发挥的这么好呀。 要没有评委们临时换题,也凸显不出来夏晓兰的本事。 真是应了华国那句“福祸相依”的老话! 季江源松了口气,夏晓兰真是能扛重压的应试型选手,压力越大发挥的越好,情绪崩溃是不可能的,简直遇强则强!夏晓兰拥抱了凯瑟琳,听完评委勉励的话就冲观众挥挥手,回到了后台。 “我就说了嘛,晓兰丫头肯定是第一。” 从夏晓兰一出场,周奶奶坐了几小时的疲惫不翼而飞,此时更是骄傲的不得了。 关慧蛾不得不扯了扯老太太的袖子: “您先别喊,要等其他选手比完了才行。” 不还有三个选手没有上场嘛,万一又出个比夏晓兰更厉害的,关慧蛾不想先把大话喊出去。不过这次,旁边的观众不仅没嫌周奶奶声音大,还十分羡慕的询问: “17号选手是您家的啊?” 周奶奶重重点头,“可不是我家的,咋样,我说她能拿第一,没错吧?” “您家这姑娘优秀,志向大,您就等着享福吧!” 英国评委都说了嘛,欢迎去英国的大学深造,这17号夏晓兰前途可远大着呢,家里能养出这样的闺女,那就是祖坟朝向好,注定要发达! 641:当之无愧!(3更) “晓兰,你可太厉害了!” 夏晓兰一下台,钟彩第一个冲到她面前。 后台本来就只有她和钟彩是华清的,天然就关系亲密。 钟彩也不是那种小心眼的,自己分数低,看夏晓兰得分高就嫉妒。钟彩是激动喜悦,夏晓兰这个全场最高分,不仅是夏晓兰的荣誉,还给学校争光啊! 大家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 平时自我介绍,是华清大学的某某某,今天夏晓兰站在台上,别人怎么介绍的——17号选手夏晓兰,来自华清大学。 没给华清丢人,反过来给学校争荣耀了。 夏晓兰的得分,给了后面的三位选手很大的压力,重压之下有人发挥失常,也有人发挥超常,第19名选手的表现也让全场都认可,评委打分的时候钟彩握着夏晓兰的手,比夏晓兰本人还紧张。 说出口就不太好,但钟彩的确是在心里想,千万不能比晓兰分数高啊! “19号选手,最终得分是……98.0分。” 钟彩差点跳起来。 就只剩下20号选手,哪怕20号选手的得分比夏晓兰高,夏晓兰也是稳稳当当的第二名,是这次竞赛的“特等奖”! 19号选手的成绩一出,这个比赛的悬念已经降低到最小。 现在就看夏晓兰是第一名还是第二名啦。 钟彩激动,也有人失落。1号选手以97.9分制霸了大半场,哪知道从夏晓兰这个17号开始,1号的成绩接连被超过。 夏晓兰分数比1号高,1号还能拿个特等奖。 现在19号分数也比1号高,1号已经注定了和特等奖无缘。 都是20岁左右的学生,好胜心挺强,披荆斩棘走到现在,最后关头把“特等奖”弄丢了,心情能好才怪呢! 夏晓兰也没有假惺惺去安慰下1号,人家本来就难受着,这不是刺激人心情更差么。 20号选手的发挥,算是不好不差,总分是97.1分,排前10没问题。 主持人念出20号选手成绩时,夏晓兰知道一切尘埃落定了,她成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第一……她的英语水平不至于这么无敌,运气和实力各占一半,钟彩抱住夏晓兰,夏晓兰也同样激动。 排名统计好了,每个人的分数和名字都被贴了出来。 主持人有请夏晓兰和19号选手上台,钟彩放开夏晓兰: “快去领奖吧,它是你的了!” 夏晓兰被钟彩一推,一向皮厚心黑的夏总脚步有点虚。 还真有点不真实。 就和她高考拿了个省状元一样。 努力是努力,但回报比她预想的还要高一些,让夏晓兰惊喜交加。 台上的灯光太强了,主持人的笑脸灿烂,评委老师也没有刚才那么严肃。夏晓兰为了15分钟的答题时间,等了4个多小时,为了这场比赛,准备了两个多月……不,不仅是两个多月,这里面有她上辈子的积累。 只是上辈子没有参加过比赛,也没有去考什么托福和雅思。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有时回报是慢一点,不是不来! 台下观众,正好有教育部的领导,上台来给夏晓兰颁奖,一个证书,一个镀金的奖杯。 “夏晓兰同学,你表现的很好,恭喜你,本届竞赛的特等奖得主!” 领导的表情很和善,小姑娘长得精神,台风好,水平也够,这个特等奖得主能好好宣传一番,拿奖也是当之无愧。 一个特等奖,已经是有效的通关凭证。 教育部为了宣传学英语的重要性,都会好好对待竞赛的获奖者。 就凭这个“特等奖”,夏晓兰毕业分配时说自己想考虑外交部,难道外交部会嫌弃她是学建筑的,把她拒之门外? 一个学生的优秀要靠什么来证明。 靠专业成绩。 靠一次又一次的表彰和刷奖。 夏晓兰现在刷的,都是外围奖项,因为她还不能接触到建筑类的专业比赛! 但这些外围通用奖项,有时候也很管用。 比如现在,夏晓兰第一个想到的是——王司长用了拿不上台面的阴损手段,反而助推着她拿到了第一名特等奖,王司长本人在台下吗,现在得多难受啊?! 那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呢。 任何时候,第1名都是最受关注的,如果有100分的目光,第一名会抢占90分以上,观众想看第一名,主持人也乐意多采访第一名。 “夏晓兰同学,能分享一下拿奖的心情吗?” 夏晓兰握紧自己的奖杯,冲着镜头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 “当然很高兴拿奖,首先要感谢华清对我的培养,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让我能有学习英语的机会。” 也谢谢我的敌人,没有你们的激励,我不会一直这么努力啊! …… “我就知道!” 周奶奶早就笃定夏晓兰会拿头名,真的宣布夏晓兰是第一名特等奖了,周奶奶不吝惜自己的热烈掌声。 老太太和其他人一起鼓掌,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动作幅度大,关慧蛾都怕老太太把腰给闪了。 关慧蛾只能站起来护着。 心里还是替夏晓兰高兴啊。 哪怕夏晓兰以后不当周家儿媳妇,她现在总是周诚的对象。夏晓兰越是优秀,越能证明周诚的眼光。儿子不是被美色迷晕了头,夏晓兰是有内涵的,这姑娘聪明还够努力,谁能讨厌她? 至于那些“精彩”的过去,关慧蛾原本的一点小纠结,经过这些天的消化,早就没了。 她是拉不下脸,才用了陪周奶奶来看比赛的借口。 真要是不想来,对詹爱群随便说个工作忙的理由就能糊弄过去。 夏晓兰说自己的英语是靠翻旧词典学的,也是给了关慧蛾很大触动。她知道夏晓兰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容易,每了解夏晓兰一分,对夏晓兰的不容易就感触的更深一点。 颁完特等奖,就颁一等奖,然后是二等奖。 颁奖结束后,夏晓兰一时还走不脱,节目的导演还请华清的老师上台合影,台上乱糟糟的,评委倒是没人注意了。 詹爱群趁机来台下,找到关慧蛾后松了口气: “我还以为你今天没来呢,你说你这么低调,坐在后面的位置,晓兰也不知道你和老太太来看比赛了啊!” “没看见也没关系,看见了影响她发挥。” 关慧蛾又不是来挣表现的,默默支持还不行么,太高调了还挺假的。 詹爱群左右张望后把她扯到一边: “我给你说件事儿,你先保证不生气!” 642:给您报喜了!(4更) 夏晓兰手捧着奖杯,在感谢学校和老师培养的时候,王广平在哪里呢? 他肯定没有在比赛现场的。 他能跟着詹爱群请一众评委和电视台的人吃饭,已经是仗着脸皮厚破坏了规矩。机关单位里也有规矩,比如这次的英语竞赛,最早筹备是在去年4月,那时候王广平还在农场改造,等他回来了这项工作都内部讨论安排好了,前期准备和后期落实,王广平都没参与,单位也不可能中途把他插进去。 这事儿属于另外一个副司长负责的,王广平等到决赛时插手,那就是坏了规矩。 哪怕他家亲儿子王建华想走后门吧,王广平也该是冲着负责的副司长使力,而不是越过负责的副司长去找那些评委——当然,人家副司长愿不愿意帮忙,那是另一回事儿了。 詹爱群是职务没他高,王广平可以不顾及她的意见,反客为主。 但跑去决赛现场就太过分了,所以王广平是让别人给传递消息,也是个高教司的小同志,今天完全是跑腿的。 王司长家里有小辈参加这英语竞赛,那关心下比赛结果也是应该的嘛。 这年轻同志是个追求进步的积极分子,名次公布了,第一时间溜出去给王司长报信,自行车蹬的飞快,跑到王广平面前时气喘吁吁。 “司、司长……” 王广平一脸和蔼,“小高,别急,有事慢慢说,你先喝口水。” 办公桌上的水还是温热的,新茶杯,明显是特意给小高准备的。 小高眼眶一热,领导真是亲切啊! 小高还没有二百五到真的先喝了水再说话,那就真的是愣头青了,把气息喘匀了,小高脸上堆满真诚的笑:“司长,给您报喜了,您让关注的夏晓兰同学,在决赛里表现优越,以第一名的成绩拿下了特等奖!真是优秀啊!” 上次听单位谁八卦的,王司长家的儿子还在读大学就订婚了,儿媳妇也是个大学生。 难道就是这个夏晓兰? 那王司长可真有福气,儿媳妇漂亮又聪明,小高都觉得自己不会投胎,要当了王司长儿子,他就能找这样完美的对象了! 王广平疑心自己听错了。 “你再说一遍?” 瞧领导高兴的,一时还不能相信这消息吧? 小高的声音里像掺了蜜:“评委临时换题都没能影响夏晓兰同学发挥,口语总分98.2分,是今天20个选手里表现最优秀的,第一名的成绩拿了特等奖,我瞧那个英国专家凯瑟琳可喜欢她了,当场就邀请夏同学将来去英国深造……” 王广平要不是城府深,能当场摔了茶杯。 偏偏小高这个愣头青看不出领导不高兴,将夏晓兰在场上的表现讲的很仔细。什么1号选手本来是最高分,轮到17号夏晓兰出场,就创了新的高分记录。19号选手也折腾了出了大水花,却没能盖过夏晓兰的风头,以总分98分的成绩屈居第二。 小高有本事呀,单口相声说的很溜,王广平等他说完了,才露出笑脸: “其实就是个朋友家的晚辈,我出于关心问一下……小高今天辛苦了,你私下里不要和同事讲,在单位影响不好。” 能得了领导一句“辛苦”,小高心跳的像打鼓一样激烈。 “我知道,那不打搅您了,我先回去办事了。” 他还得蹬着自行车回去呢,希望别的同事没发现他中途溜走了一段时间。桌上那杯温热的茶,小高到底没喝上,等他关上办公室的门,王广平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 这倒是完全没想到的结果。 评委是对夏晓兰不喜和质疑了,临时变题就能看出来,怀疑夏晓兰作弊呗。 王广平想把这作弊落实,连后手他都准备好了。 夏晓兰在比赛时出一点点差错,他都能给放大。 偏偏夏晓兰逆流而上,借着评委的变题,发挥的更好,拿到了第一名?! 这个结果,王广平完全不能接受。 他是懒得出手对付一个学生,有失身份,也显得小题大做。 但他最近真的太闲了。 自从港商杜兆辉捐款一事后,一把手有让王广平坐一坐冷板凳的意思,好多工作都交给别人去干。王广平本来就荒废了几年,特别看重权力,哪里能忍受这样的冷落。 夏晓兰竞赛作弊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借此打击负责竞赛的另一个副司长。 环环相扣的手段,现在第一环就被夏晓兰出乎意料拿特等奖给解了扣子,王广平怎么可能不恼! “姓夏的都和王家犯冲……” …… 决赛现场一片热闹中。 夏晓兰被人簇拥在台上,要和夏晓兰说话的人实在太多了, 台下好多被淘汰的就想和她交流下是怎么学习口语的。 这种欢庆的情况下,詹爱群将关慧蛾扯到一边说悄悄话。 关慧蛾是真的没有心理准备。 用脚趾头也猜不到啊,堂堂一个副司级干部,还能干这种事儿? “王……这太恶心人了。” 詹爱群很是赞同:“可不是恶心人吗?偏偏还抓不到他的把柄,我记得冉淑玉上次带去联谊会的儿媳妇,是晓兰堂姐吧?王广平完全可以托说,这是关心家里亲戚,他说的是单纯的关照,是评委们和电视台的人理解错了意思!” 呸,谁要和王家当亲戚,就那个堂姐,夏晓兰也是坚决不认的! 关慧蛾胸脯起伏,刚才精彩的口语表现,竟涌动着这样下三滥的杀机。 她就坐在台下,对夏晓兰面对怎样的压力全然无知。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啊,夏晓兰在独自面对命运给的磨难,亲人像仇人,这样的暗算一定也曾让夏晓兰防不胜防。 关慧蛾陡然生出了一股同仇敌忾。 “这事儿可不能这么算了,真是臭不要脸的狗东西!” 詹爱群拉住她,“你先别走,我们好好商量下。我看晓兰是个有主意的姑娘,也问问她的意见。不过这事儿别告诉你家老太太了,免得老人家担心。” 周奶奶黑着脸站在詹爱群身后: “我都听到了!” 周奶奶不管王广平为什么这样做,年轻人之间闹矛盾,相互别苗头可以,周家都不管的。 但这以大欺小,还要不要脸啊?! “别找晓兰丫头,这事儿要先和你们司里的领导说一说。” 643:老同志战斗力爆表(1更) 录制结束,夏晓兰好半天才脱身。 她觉得自己好像瞧见关慧蛾了,人挤人的,也没瞧个清楚。 台上的灯光真是太强了,再加上挤了一堆人在夏晓兰身边,寒冬腊月的,她背心居然被汗湿了! 大学生们都太热情,问夏晓兰要联系方式,要和她以笔会友……人家不是耍流氓,是真的觉得多交流能进步。学霸和学霸交朋友再正常不过,能走到决赛的都是真喜欢英语,现在夏晓兰搞了个竞赛第一名特等奖,当然要和夏晓兰多交流呀。 推却不过热情,夏晓兰把专业和班级说了,好多人当场就拿笔记下,随身携带钢笔是所有文化人和学生的习惯。 夏晓兰是被林老师和贺教授拯救的。 奖杯和证书都差点被挤掉。 “林老师,贺老师,我今天能拿奖,要感谢您二位的教导!” 这样的结果,也算不辜负两位老师的用心,贺教授也很意外,两个外语系的,再加上一个国外生活十来年的季江源,都没有夏晓兰的成绩好,夏晓兰是当之无愧的考霸。 “谢什么谢,我们之前不能帮上忙,都担心死你了。” 徐国璋不让提前透露消息,林老师和贺教授在季江源找他们之前就知道了情况,却不能去安慰夏晓兰……不能让她知道变题了,否则徐国璋等评委也不认可她在考试中的表现。 林老师也犯愁:“你说你家里这什么长辈,简直是帮倒忙,你的实力摆在这里,哪里需要特意关照。” 这个消息要是传开,别人要怎么议论夏晓兰? 就算是拿奖,也会质疑她的名次是走后门的,林老师不能和徐国璋分辨就这原因,她不知道夏晓兰和王司长是不是有关系。 夏晓兰是农村的不假,不是有个对象吗? 按系主任上次的说法,夏晓兰对象家上次和季家怼上了,这要是她对象家好心办坏事,林老师真是十分无语了。 此时,也没有外人在,连季江源都不能在场,只有林老师和贺教授,还有夏晓兰三个人一块儿说话。 夏晓兰也没给某些人留遮羞布:“徐教授他们说的,请他们‘关照’我的是高教司的王副司长吧?林老师,他不是我家什么亲戚,我都没见过他,我认为他不是出于好意!” 王广平没弄明白徐教授的脾气,徐教授固然是嫉恶如仇,却不是冲动型的性格……一个人就算年轻时风风火火,到了70岁,也沉淀出了冷静。 徐国璋要不仔细查,或者夏晓兰要是表现的稍微差一点,这事儿就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说不清啦。 “你确定王副司长不是你家亲戚,也没有人拜托他?” 林老师不明白,那王司长干这种事,损人不利己的,图什么呀? 贺教授感受到这其中耐人寻味的暗流。 “晓兰可能就是刚好撞上了,现在去追究王司长的想法没意思,我们现在还是要把后患给解决了。我让钟彩和季江源他们先回学校,现在我俩带晓兰去见一见徐老。” 夏晓兰明白贺教授的意思了。 什么事儿都最怕猜测,每个人想法不同,猜来猜去的反而会有麻烦。 一旦内心坦荡把事情摊开在阳光下,阴暗的手段就没有了滋生发酵的土壤。 “贺老师,我觉得和徐教授他们说一声是对的,我们是不是要和负责这次竞赛的领导也说一下?” 林老师的政治敏感度比较低,她想的都是高教司的,那负责的领导还不得包庇维护王司长吗?毕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 贺教授的敏感度很高,他深深的看了夏晓兰一眼: “就照着你说的办。” 唉,人与人之间就是有差距。 林老师也聪明,聪明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弯弯绕绕的事,还比不过一个学生,幸好这是小林的学生,以后只会帮着小林。要是敌人,把小林卖了,小林还乐呵呵数钱呢! 贺教授满肚子感慨,陪着夏晓兰去找徐国璋和负责此次比赛的高教司领导。 三人找到徐国璋,发现办公室里可热闹了。 “关阿姨,周奶奶?” 原来她没看错呀,关慧蛾真的来了决赛现场,还带着周诚的奶奶。不过这两人却没有上来和她说话,直接来找评委来了? 看着詹爱群也在,夏晓兰恍然大悟,这是知道“作弊”的事了! 刚才在台上给夏晓兰颁奖的唐副司长,瞧见夏晓兰来了,就像见了救星一般: “我们还是听听当事人说法吧?” 周奶奶提高声音,“她一个小姑娘,受了委屈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儿,听她什么说法?我倒是要问问了,高教司姓王的和我家这闺女有什么关系,皇帝都不急,他一个太监瞎蹦跶,又是给评委打招呼,又是给电视台打招呼,要关照我家这闺女,怎么的,生怕我们家闺女的日子过得太舒坦,要让别人说晓兰靠走后门拿奖的才行?!” 周奶奶又不爆粗口。 她说的话都是有理有据的,老太太年纪大了脑子不糊涂,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这事和评委说没用,要和高教司的负责人说。 詹爱群也不能坑了唐司长,把周奶奶的身份说了。周奶奶也是老革命啊,在革命工作中和周老爷子认识的,现在退休了,也是老同志……唐司长能怎么办?老老实实接受老同志的教诲呗! 他要是和周奶奶讲道理,辩解一句,周奶奶有一百句大道理等着他,从革命的开始,讲到现在革命胜利后的维护,从忆苦思甜说到群众工作,别看周奶奶只上过扫盲班,年纪一大把,可没有老年痴呆倾向,党章党规和领袖语录,背的比唐司长要溜。 唐司长瞧见夏晓兰,可不是像救星么! 周奶奶一口一个“我们家的闺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夏晓兰姓周呢!夏晓兰能不感动吗?哪天要和周诚走不下去了,周奶奶这个长辈,夏晓兰是不能完全当路人的。 周奶奶一口气又讲了十多分钟,说的唐司长不住点头,夏晓兰担心会起反效果,赶紧给周奶奶递了茶: “奶奶,您歇口气,这事儿让我来说两句吧。” 644:王狗贼是要害我啊!(2更) 大冬天的,唐司长额头上都冒汗了。 他被周奶奶说的还不了嘴,因为周奶奶能说会道,也因为周奶奶抓住了核心。现在是高教司不占理,王广平鬼鬼祟祟的,是替夏晓兰“走后门”呢,还是祸害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周奶奶又不怕把事情闹大,揪住唐司长就不放。 唐司长现在把王广平剁成碎片喂狗的心都有。 王广平越界了! 跑到唐司长碗里抢饭吃,唐司长能允许吗? “对对对,让夏同学说一说,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唐司长真的扛不住周奶奶发威,赶紧抓住了他的救命稻草。夏晓兰也没有仗着周奶奶就狐假虎威,评委和领导都在呢,她直接有事说事儿: “我也不知道王司长为什么这样做,除了之前港商给华清大学捐款办奖学金基金,远远见过王司长一次,我和王司长一点私交都没有,也没私下底见面交谈。领导这么关心我一个普通学生,我也想不明白。” 有了周奶奶的咄咄逼人比衬,夏晓兰简直太温和了。 唐司长刚才是脑子被吵的疼,现在夏晓兰细声细语的一说,他立刻想的比较深了。 阴谋一点,王广平不是冲着普通学生来的,而是等着英语竞赛爆出丑闻,是冲着他这个负责人来的! 唐司长额头上青筋都蹦出来了。 “徐教授,夏晓兰同学这个奖项,拿的是绝无争议吧?” 徐国璋几人都等在旁边没说话,除了英国专家凯瑟琳,剩下的4个评委全在场。 “就口语部分,夏晓兰同学的得分绝对没有争议,临时换上去的试题是我和两个同志商量好的,当时还怕小詹也被王司长打过招呼,我们连小詹都没告诉。确认改题后,我们和夏晓兰同学没有任何接触,这点我们三人能相互作证。” 口语以外的部分,夏晓兰有没有作弊,需要唐司长自己去查证了。 但就徐国璋了解的情况,这个女学生是获得华清老师交口称赞的,家里再有背景,也不至于让贺教授和林老师那么拼命担保。 林老师一看就是单纯做学问的人,这种人最不容易被收买。 也就是个英语竞赛,至于花这么大功夫,从头到尾打通关节让夏晓兰拿奖,有这功夫,直接搞个公费留学的名额多好? 毕竟拿了奖,教育部给的奖励,也就是出国当交换生嘛! 唐司长的脸色很难看,“多亏了徐老您当机立断,才没让比赛受到影响,这件事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我们肯定要夏晓兰同学一个交待,也要给竞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毕竟这只是首届竞赛。” 唐司长的脑洞开的停不下来。 徐国璋的意思,夏晓兰本来就有拿特奖的实力,别管姓什么,周奶奶说是周家的闺女,那就是周家管着的。要走后门的正常程序是周家找詹爱群,詹爱群中间搭桥,来找他……呸呸呸,打住,他也不会同意走后门的! 王广平干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是不了解夏晓兰实力呢,还是了解的,就等着评委先入为主,把夏晓兰同学打压了,夏晓兰同学不服气,再把事情闹大,然后这口锅就扣在他这个负责竞赛的人头上? 竞赛搞得一团糟,于公,司长会对他很失望,唐司长感觉自己就能凉一半了! 于私,夏晓兰同学家这个战斗力爆表的老革命同志,能放过他吗? 剩下的一半,也全凉了,前途暗淡,从人见人爱的副司长,变成了冷板凳的小可怜! 唐司长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猜测王广平的用意,反正王广平搞这件事,成不成功,都会影响到唐司长本人。幸好徐国璋等评委够负责,没有让事态恶化,在不利的开局里,争取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事儿,还没完呢,有了徐国璋等人的当机立断,竞赛是结束了,他和王广平的事才刚刚开始! “哼,你们可不要相互包庇,我看这人对教育工作一无所知,为什么能担任这么高的职务?我要写信去反映情况!” 唐司长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周奶奶去反映情况,王广平是返城复职的干部,分到高教司来,正事没干两件,唐司长是看他很不顺眼的。 教育工作,是没经验的人能直接上的吗? 简直是诲人不倦! 嘴巴上,唐司长还要说两句冠冕堂皇的场面话: “唉,您不要太激动,这件事我们司里会解决的……“ 夏晓兰都想捂上眼睛,唐司长浑身的细胞都写着,支持周奶奶向上反映情况,唐司长就坐着等周奶奶替他解决对手了。 “奶奶,我们要相信唐司长,他说能解决,肯定行。” 周奶奶都一把年纪了,夏晓兰舍不得老太太因为她的事亲自和人撕逼。这件事可能是王家看她不顺眼,但王广平这样的人,一旦出手,总想多打两竿子枣——王广平这一下,没把夏晓兰给打下来,反而是刮伤了唐司长。 夏晓兰气恼归气恼,第一名特等奖她是拿到了,有徐国璋教授背书,没有人敢说夏晓兰是走后门拿的奖。 现在损失最重的反而成了唐司长。 他被王广平摆了一道,要不找回场子,詹爱群是高教司的,徐国璋教授他们的委员会也挂在高教司,这么多人都听着,唐司长没反应,那人心还不涣散么? 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唐司长倒没有怪夏晓兰打岔,咬牙切齿的想把王广平大卸八块,王广平那狗贼分明是想害他啊! 关慧蛾看了半天,老太太和夏晓兰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也要给唐司长留条活路,要不让詹爱群多为难呀? “还要谢谢几位评委老师认真负责,该什么样就什么样,公平公正的,没受到影响,没让家里孩子受委屈,真是太感谢几位了。” 之前的一点点芥蒂早不见了,王广平能舍下脸皮对付一个年轻姑娘,王家的家风可见一斑。 老子不行,儿子也不会是个好东西,夏晓兰之前在老家的事,也不能怪这闺女! 贺教授和林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轮流表达着不满: “唐司长,这件事我们华清也不能当没有发生过,传来传去的,说不定就成了我们华清为了拿奖,替参赛的学生跑后门走关系!” 645:挖坑小分队(3更) 唐司长的安抚工作进行了老半天。 总结一下,就是选手很失望,选手家属很失望,评委很失望,参赛的学校也很失望。 四重大山压在唐司长身上,离开办公室时,他步履都有点蹒跚。 “爱群同志,这件事你可是亲耳听到的,在领导面前可要做个证。” 唐司长咬牙切齿的,詹爱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时去结账了,没听到。不过王广平睁着眼睛说瞎话行,就不允许她站在正义的一方作伪证? “领导,这事其实我还知道点内情,王司长也不是全针对您……” 詹爱群把夏晓兰和王家的矛盾讲了。 唐司长一点也没能体谅王广平,反而不寒而栗。 “就为这点小事?” 小姑娘家的矛盾,也能叫王广平舍下面皮出手对付夏晓兰,这人的心眼太小了。 他这回要不是把王广平制住,让王广平钻空子成功,岂不是要反过来弄死他? 詹爱群在高教司工作了多年的,同事和领导什么性格知道的一清二楚,老唐这人轻易不惹事,瞧着是个好老人,但谁惹了老唐,他也不怕事。 詹爱群就是瞧不起王广平,什么玩意儿啊,简直是替高教司丢人! …… 和评委说会儿话,又和林老师和贺教授说了一声,两人挺善解人意的,让夏晓兰跟着家里人走。 “这时候校车和公交都没了,您二位回华清不方便,我给您二位叫了车,谢谢你们平时对晓兰的照顾,千万别客气。” 关慧蛾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给两个老师叫的是出租车。 林老师推迟不过,只能跟着贺教授上了车。 这两个连晚饭都没吃,关慧蛾再三请他们吃饭都不同意,只能安排两个老师赶紧回学校。 关慧蛾和周奶奶是坐车来的,周老爷子退休后本来就有专车接送,只不过二老平时也很少动用,周奶奶见只剩自己人了,嘴里还是不依不饶: “那臭东西,就不能随便放过他!” 事情不大,行为太恶劣。 让学生背上“作弊”的名声,夏晓兰前途都毁一大半,甚至全毁了也说不好。 尽管王广平的险恶用心没得逞,周奶奶觉得不能这样算了。 这一次饶了王广平,王广平没记住教训,下次还会再犯! “奶奶,您不用和他置气,狗咬我们一口,我们不用亲自咬回去……” 夏晓兰怕周奶奶气坏了身体,周奶奶握着她手:“你年纪小,见得事不够多,咬人的狗要是一次性不打疼了,他冷不防啥时候又窜出来咬人!” 周奶奶确实护短,但老太太不是蛮不讲理的。 这事儿是夏晓兰有道理,那就不能轻易算了。夏晓兰沉默,她没想轻轻松松揭过这件事,但她一个人要和王广平扳手腕,显然只能智取。却不想周奶奶大包大揽的,竟有替她出头到底的架势,夏晓兰觉得人情沉重,她恐怕是还不清的。 “你心理负担不要太重,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不会对别人喊打喊杀,就刚才在唐司长面前的那些话,王广平就讨不到好处,我们只要背后推一把就行。” 关慧蛾觉得夏晓兰有自己的意见。 要不怎么直接就去找唐副司长了。 打蛇要打七寸,找评委百般解释,还不如在唐司长面前说一句强。 周奶奶后知后觉想起来,“我们和姓王的无仇无怨的,他忽然发什么疯?” 只看到结果,不知原因,周奶奶也是疑惑,就算要捣乱,参加决赛的有20个学生,凭啥就挑夏晓兰下手? 夏晓兰想自己说,关慧蛾冲她摇摇头,自己抢在前面,三言两语把夏晓兰和堂姐的“恩怨”讲了讲。 夏晓兰发现,关慧蛾讲的是“删减版”! 她诧异的看了关慧蛾,这是在周奶奶面前替她留面子呢? 说话真是一门艺术,经过关慧蛾的春秋笔法,周奶奶既能理解王广平这样做的原因,也没有对夏晓兰有意见,反而和夏晓兰同仇敌忾: “这种家人和亲戚,不要也罢,就该和他们划清界限!” 夏家真是糊涂透顶,把西瓜丢掉去捡芝麻,还有那个夏子毓,心机深沉,不是个好姑娘!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难怪会和王家搅合在一起。 “你上次带晓兰去联谊会遇见了王家人,那他们就知道晓兰是咱家人了,还敢下手?” 周奶奶有点糊涂了。 老头子整天在她面前吹嘘,觉得自己儿孙教的好,周家蒸蒸日上的,怕是胡说八道吧?像王广平那样的都能欺负周家人,周家哪里厉害啦! 关慧蛾咳了两声:“您不知道,王广平以前干得职务,现在是周诚大伯在做……他恐怕对周家有点意见,借题发挥出出气吧。” 周文邦本事不大,职务没有弟弟周国斌高,为了让老大不敏感,周奶奶付出了很多心力。 孙子辈她最喜欢周诚,儿女里面最疼周文邦,生周文邦的时候她和周老爷子过得最辛苦,周文邦小时候哪有条件上学啊,一直到十多岁才和周国斌一起读书识字,老太太觉得大儿子是被耽误了——听了关慧蛾的话,周奶奶气不一出来,她大儿子再不聪明,那职务是兢兢业业自己升上去的,是国家任命的! 周文邦不贪不受贿,也不主动害人,怎么就不能坐着那位置? 咋的,王广平的意思,要把职务腾出来,还给他是吧! 笑话,组织的任命,啥时候要按照王广平想法来了。 周奶奶不吱声了。 最生气时,她反而不会嚷嚷,而是在心里默默打定主意。 夏晓兰看明白啦。 上次和关慧蛾主动坦白过去是对的,关慧蛾可能介怀了一段时间,如今还是接受了夏晓兰说的那些事。 这不,关慧蛾在积极主动的帮她出气呢,可怜的王广平,今晚被挖了好几个坑,躲得过这个也躲不过那个! 夏晓兰一点也不同情王广平。 今天要不是徐国璋等评委给力,“走后门”的事实就紧紧贴在夏晓兰身上,成了洗刷不掉的冤屈。 徐国璋是什么人品,他要是认定夏晓兰作弊,外人怎么相信夏晓兰? 背着这样的名声,夏晓兰还好意思和周诚处对象,还好意思上周家门么! 646:纠正偏差(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差生(H)
捉鬼大师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蔡姬传
凄子开发日志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数风流人物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