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是给教师准备的。 普通茶餐厅的打工的,月收入也不会超出800港元。正规一点的商店售货员工资稍高,大概在1500港元一个月。 夏大军有啥? 他这样的偷渡客,没有拿到香港身份前,只能打零工。 正规商店的售货员都干不上,也不可能进入公司上班,靠着内地老乡的介绍,能在茶餐厅或者码头找到活儿干。 杜兆辉虽不是圣母,但他有自己的赏罚标准,肯定不会亏待夏大军。 还给夏大军发工资,哪怕瘫痪了,杜兆辉养得起一个废人! “大少爷,我要是成残废了还有啥用,您把我送回老家吧。” 杜兆辉翻了个白眼。 “狗屁!” 内地的农村多穷啊,送一个瘫痪的人回去,没人精心照顾,要不了两年夏大军就能被拖死。好好的香港不呆,回老家?真是脑子有毛病。 杜兆辉没耐心给跟班儿做心理辅导,简单直接: “呆在香港有希望,你不是说自己女儿在上大学?大学毕业我叫她来香港上班,给她搞个香港身份总行了吧?你养在鹏城的女人也替你接来。” 内地的高考很难,能考上大学的也算有本事。 集团里那么多职位,总有夏大军女儿能胜任的,“香港身份”对内地人的吸引力毋庸置疑,那么多人偷渡过来,就是觉得香港的生活更好。普通人办不到的事,对杜兆辉这样的集团小开来说是小事儿。 夏大军倒真的有了精神。 杜大少爷这是心情好,夏大军还没傻到拒绝杜大少的优待。 杜兆辉瞧他那样就知道了。 “你好好养伤,这些条件不管你恢复的怎么样都不会变,是这次对你的奖赏…… 你要是不放心,我先叫人把你女儿接过来看看你,她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儿上大学?” 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这种时候,夏大军就特别脆弱。 他也想见一见夏晓兰。 他都这么惨了,用这么重的伤,给晓兰换了个好前程,总肯原谅他了吧? 香港的身份和工作给晓兰,他攒下的钱寄回老家,所有人都照顾到,大家都会满意。至于杜兆辉说替他把小雨接来香港,夏大军倒没想过。都瘫了,还拖累人家年轻女同志干啥,小雨到香港来照顾个残废?! “夏晓兰,她叫夏晓兰,在京城上大学,华清大学!” 华清大学? 杜兆辉在鹏城呆了一段时间,要去内地做生意,他肯定得了解内地的情况。 华清大学他是知道的,就是内地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 “你女儿能考上华清?” 妈的,他倒是挺好奇的,非得瞧瞧是不是夏大军的种了。 夏大军使劲点头,“我都在电视上看见她了,去年国庆节,她和别人一起走过天安门!” 那一刻,夏大军的血液是沸腾的,激动的心都快从嘴里蹦出去。 夏家往上数三代,也没有人这么荣耀过,他有个这样的女儿,还用生什么儿子?乡里乡亲的,谁还会笑他?! 杜兆辉实在不敢信。 夏大军的女儿得是啥样,身材魁梧,脑子还特别聪明? 这种画面让杜兆辉打了个寒颤,但他都答应夏大军了,不能让人流血流汗还寒了心,只能硬着头皮称赞: “那是挺厉害,我这次回去,就把她找来看你。” 夏大军很激动,“大少,让我跟您一起回鹏城,养伤哪里都行的。” 杜兆辉问过医生,知道夏大军就算能站起来都要经过复健,这方面的水平,香港明显是高出内地的。 “你就留在香港,我他妈的还能吃了你女儿?” 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他杜兆辉找女人也很是挑嘴的! 612:花花大少要北上(4更) 杜兆辉福大命大,遇到各种伏击和暗杀好几次,每一次都能逃出生天。 这和杜兆辉的谨慎有关,当然也和他的好运气有关。 杜兆辉没死,留在鹏城的小雨还松了口气呢。杜兆辉要死了,就算夏大军没事,又哪里找得到几千港元的高薪工作!只要杜兆辉一出事,小雨肯定要放弃夏大军这个目标,想重新找个这么好骗的不容易,小雨肯定关心这件事。 她也打听不到什么消息,杜兆辉在去机场的路上被伏击,事件的性质恶劣,根本不会在新闻里曝光。 像小雨这样的小人物是不可能知道详细案情的。 刘天全也不可能告诉她。 刘天全在避免和小雨见面,见多了就会被人抓住把柄,有什么好见的! 在小雨的患得患失中,刘天全被召回了香港。 她此时还不知道,刘老板已经有更大的舞台了,再回鹏城的机会很渺茫。 小雨胆颤心惊,怕刘天全被杜家解决,还牵扯出她来。要她跑去别的地方也不敢,刘天全要没事儿她一跑就完蛋,要有事,她跑哪里去杜家也能把她揪出来吧? 小雨吓的不敢出门,她手头是真没什么钱,赚钱的本事没学会,花钱的本事倒不小,夏大军给她留了几百块能花多久,小雨对自己的未来简直愁死了! 她就是命不好。 投胎没选好,运气也不好,每次遇到的男人都靠不住。 小雨感叹自己命不好的时候,杜兆辉回鹏城了,这次杜大少爷就挺高调了,意向投资计划双方都无异议,自然要签订正式的投资协议。 杜兆辉和汤市长握手的照片登在报纸上,有一个香港的集团落户特区,小雨偶然看到,才知道杜大少爷屁事都没有。 那夏大军呢? 小雨怀着希望,等着夏大军来找她。 等了几天,夏大军都没出现。 小雨远远跟过杜大少爷的车队,夏大军不在杜兆辉身边出现了。 夏大军哪儿去了? 刘天全是老板,夏大军是目标,这两人同时不见踪影,小雨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一咬牙,小雨把杜兆辉的车拦了。 她说自己找大军哥。 杜兆辉身边一个人认出来,“大少,这是夏大军养着的那女人。” 清汤挂面的,夏大军也就这品味。 杜兆辉回鹏城后忙着和市政府签约,夏大军的事都被他暂时抛到了脑后,瞧见小雨,杜兆辉又想起来了。 “拿点钱打发她。” 杜大少也就看了小雨一眼,夏大军没说要接这个女老乡去香港,杜大少哪有那么多善心呀,他倒是想起来答应夏大军要接其女儿去香港的事。 现在签约完了,杜兆辉认为自己可以松快一番。 闲得无聊,那就去京城找一找夏大军的女儿呗。鹏城的女人杜兆辉实在不喜欢,光照太足,加上没有防晒的意识,当地人里想找几个皮肤白皙的都不容易。 黑里俏不多,打扮不时髦,一黑就显得土,杜兆辉还是挺传统的审美,喜欢皮肤白皙的女人。 跟班掏出钱包,将现金都塞给小雨: “走吧,别挡着大少的路,夏大军不会回来了。” 大少爷厚待夏大军,肯定是人残废了呗,跟班其实还高兴呢,没有了夏大军,大少爷就会重新重用他们! 谁不知道跟着大少爷有前途,鹏城这边连刘天全都被挤走了,只有大少一个人主持大局。刘天全是不是被重用没关系,大少爷主导的是上亿的投资,毕竟是董事长的亲儿子,难道杜家还能越过大少爷,交到外姓人手里? 杜兆辉之前怀疑是订机票的助理泄露了自己的行踪,查来查去,那人又是手脚干净的。 他换掉了另外两个不太老实的助理,这件事反正是认定了刘天全,有没有证据并不重要。 跟班给了钱,将小雨推到路旁。 汽车驶过,扬起路上的灰尘扑了小雨一脸。 她捏着花花绿绿的港币,内心十分无助。 杜大少爷的派头真大啊,连车窗都没有摇下,怪不得刘天全说杜大少瞧不上她。小雨站在原地咬牙,的确是多看她一眼都没有! 车里,杜大少正嘱咐助理:“替我买一张去京城的机票,越快越好。” …… 杜大少要北上放松。 康伟风尘仆仆的刚刚回到京城,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潘三。 “三哥不在国内,我等了他好久。” 是的,康伟去找人,恰好潘三不在国内,康伟是蹲守着不走,才把潘三等到。瞧见人,俩人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潘三晒黑了,脸和脖子是两个色,掌心粗糙,一看就是长期在船上生活的。 “三哥,又给您添麻烦了!” 夏晓兰挺不好意思,既麻烦康伟,也麻烦潘三。 不过别人都怀疑潘三是走私头目了,他这样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京城真没问题? “说什么麻烦,都是自己人。弟妹,让你担惊受怕了,诚子这事儿我不能出面解决,你带我去见周伯父。” 周诚这媳妇找的好,华清的大学生,瞧着娇滴滴的,一点也不嫌弃他们这些粗人。周诚遇到这种“牵连”,夏晓兰也没说抱怨,对待他的态度还一如从前。 “我没在国内干过违法的事,但我那边情况也挺复杂,不是我不想告诉你,有些事你不适合知道。” 潘三只能把话说成这样了。 夏晓兰也很爽快: “行,我带您去周家。” 夏晓兰都不能知道,康伟也不必知道,夏晓兰把潘三送去周家,周国斌稍微有点惊讶,却也没说把潘三赶出去。 留下潘三在周家,夏晓兰请康伟吃饭: “这件事你没少操心,你和周诚的关系也轮不到我说谢,但这事儿我记在心里啦!” 康伟急眼了,“诚子哥帮我的时候太多了,终于到我能帮上点小忙,这是我应该做的,嫂子你这样说就太见外了,没把我当自己人!” 要不是周诚看不过眼拉他一把,康伟还混日子呢。 将来等康伟爷爷奶奶一走,难道家里的叔叔能看顾他一辈子?年轻时候图日子过得轻松不奋斗,到老了瞧见别人的成就再后悔,想奋起直追吧光阴却不待,一定十分痛苦! 从这点来说,周诚对他是再造之恩,把活的糊涂的人给扯上了正轨。 613:找上门来 潘三和周国斌谈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但潘三出现后,周国斌仿佛有了底气,让夏晓兰“静等”。 “周诚不会有事的,潘保华没有在华国境内从事走私。” 这话听着咋有点不对味儿呀,意思是在国外搞? 周国斌肯定不喜欢违纪犯法的人,周国斌的立场就决定了这一点。但听着周国斌的语气,也不像特别讨厌潘三哥。 或者,是周国斌城府太深,夏晓兰听不出他的喜恶。 夏晓兰从前也觉得自己算聪明,刚重生那会儿可得意了,又聪明还先知,在80年代吊打周围人不是应该的吗? 后来丁爱珍那事儿给了她一次教训。 高考前右手骨裂又是一次。 第三次教训就是去周诚他单位。 夏晓兰明白自己缺失了一些东西,这个和是否重生无关,像周国斌和汤宏恩这个层次的人物,夏晓兰上辈子也没接触过呀,她做生意行,其他方面确实要和这些人多学习! 重生不是万能的,夏晓兰一开始不懂,现在才懂了。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重生是多给了一次机会,而不是所向无敌,成功是不断的学习、奋斗积累起来的。 周国斌没说,夏晓兰就不问。 潘三来京城的时候静悄悄,走的时候也静悄悄,不怯场,人家也不张扬。瞧着他裹着军绿色的大棉袄,和满大街的普通男同志没啥差别,谁能想到,这是个退出组织的强者? 周诚的事肯定能解决了。 陆院那边保密功夫可厉害了,人家就说不能探视,没说周诚这批新学员压根儿不在学院里。要不是周国斌告诉她,夏晓兰一准儿抓瞎,连上哪里打听周诚下落都不知道,这就是当家属要面临的。 一年见不了几次面,要是涉及到保密的任务,还不知道人在哪里! 让夏晓兰猜,她也猜不到周诚这一批在陆军学院进修的学员会被派出去对付走私犯。 这不符合常识,以夏晓兰有限的常识来说,沿海地区负责打击走私的,是海军和海关,什么时候,陆院的学员也要派出去打击走私活动了? 夏晓兰做不了主,上面这样安排可能有自己的考量。 夏晓兰记得90年代末的时候,闽省那边爆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走私案,不仅涉案的金额巨大,牵扯进去很多当地人,主犯潜逃了十来年才被引渡回国受审……或许,这件大案已有先兆的,像陆院这样和当地完全没有牵扯的,反而能放开手脚去行动? 搞不懂的事夏晓兰也不深究,让康伟去找潘三是为了确保周诚没事儿。 就像周国秉说的,现在能做的,也只有等待。 夏晓兰对周诚的挂心不会少,这种事却不能帮周诚忙,就像周诚不可能替她写作业,不可能替她去参加英语竞赛,心疼夏晓兰熬夜复习也没办法替夏晓兰把学业搞定。 带着对周诚的担心,夏晓兰还得集中精神搞定英语竞赛和期末考试。 帮于奶奶找家人,就全靠英语竞赛的结果了。 本来是随便参加一下的比赛,越到后面,夏晓兰越是不得不认真。 …… 85年的京城,和杜兆辉想象中差不多。 不是说破旧,而是这个城市的气氛比较严肃。要说整齐统一,肯定是比正在修建中的鹏城气派,而港岛那种地方,中环全是人挤人,停车位都不好找。但在京城,长安街最宽的地方有120米,最窄的地方是60米,港岛连六车道都极少,一般就是两车道。 高高的楼,窄窄的街,杜兆辉从前就觉得哪里不舒服,现在知道了,那是有点憋。 憋屈,不敞亮。 所以富豪们都往山顶搬,半山别墅那么贵,只有住在那些地方,心情才不压抑。 港岛还是受限于总面积太小。 当然,要说高楼耸立的现代都市感,85年的京城还是比不过港岛的。 华国的经济之前停滞发展很多年,改革开放几年,还没有缓过劲儿来呢。 杜兆辉比乔治好的地方,他知道自己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联合声明都签署了,港岛早晚要回归的。 杜兆辉还想在内地赚钱,他对京城不是嫌弃,越是没有开发的地方,越是有赚到钱的机会,杜兆辉坐在车里,视线一直在观察整个城市的情况。 车子是租的。 85年当然是能租到车的。 别说85年,从解放后到70年代,京城同样能叫到“出租车”,车型以福特和华沙20为主,在市区有专门的站点停放,可以电话和上门叫车,不可谓不方便……就是一公里两毛五的打车价,在改革开放以前,普通市民是绝对坐不起的。 这些出租车的主要业务还是替国家机关和单位服务。 现在福特和华沙的车型落伍了,皇冠和奥迪100更有档次,只要不怕花钱,奔驰车也能租到手。 杜大少爷当然不缺钱,他还请了个向导,替他讲京城的情况。 作为在鹏城投资上亿的港商,拜托鹏城驻京办替杜兆辉找来的向导十分尽职,会说粤语,也会讲普通话,还会英文,这样的人在哪里都能被重用,杜兆辉也不会讨厌。 杜兆辉要去华清大学,向导也侃侃而谈: “华清大学始建于1911年,原本是华清学堂……” 巴拉巴拉一大堆,讲的倒是不乏味,和杜兆辉想的一样,是华国很厉害的大学。 华国的高考录取率很恐怖,杜兆辉一路听着向导吹捧,一路其实想的是别的事。夏大军要不是救了他两次,杜兆辉才不会亲自来找他女儿。 他就是挺好奇,夏大军那智商,生个女儿还能考上华清大学。 除了这点,对别的一点期待都没有。 他也希望夏大军的女儿不要误会,忽然有香港阔少找上门,绝对不是看上她。杜兆辉觉得自己还是很受女人欢迎的,至于那些女人是喜欢他的钱还是人——Who Care?! “我们最好是去找学校出面,您可能不知道,学生们对这种情况都会很警惕……” 向导尽量用简单的语句去说明国内的情况。 学校管理的严,学生也很循规蹈矩,忽然一个香港人跑来说“跟我回香港见你爸”,等待杜大少爷的绝对不是兴高采烈的女学生,而是派出所的公安! 远远的,华清园的大门出现在视线中,杜兆辉同意了向导的意见:“那就找学校吧……等等,你刚才说什么,华清大学在华国很有实力?” 见一个保镖的女儿哪有那么重要,杜兆辉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认为自己可以在京城刷一波存在感。学首富做慈善,博取政府的好感总行吧。 614:港商要见你(2更) 香港的大学是和国外学的,历来有接受私人捐款的习惯。 向母校捐款,或者直接就是喜欢某所学校,就向该大学捐一笔钱,是有钱人们经常做的事。 有的是图名,有的是图别的。 杜兆辉又不是对华清心生向往,这所内地的高校再怎么厉害,也折服不了杜兆辉……杜大少爷的文凭是半卖半送的,要不是他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个个都要争宠,杜兆辉自己脸上挂不住,他也不会搞个文凭装装门面。 79年,改革开放的口号刚提出来,香港首富就在自己的老家粤省捐钱修大学。 那么多钱杜兆辉是不可能捐的,杜家的资产和首富还差了等级,杜兆辉也不是当家人。但一两百万港币杜兆辉还是能做主的,也就是杜大少爷在香港买一台车的价钱。 他对特别喜欢的女朋友,也会送车送楼,一般喜欢的就送名牌包。 香港女明星的身价也不过如此,在她们身上花钱,她们会讨杜大少爷欢心。 给华清大学捐钱,能给杜兆辉带来好处。 有些好处是无形的,杜兆辉是标准的商人想法,以小利博大利,有好处的事他肯定干。 杜兆辉把自己想法一说,向导也很意外。 “……应该是能的。” 给学校捐钱肯定行,香港来的有钱小开真是有钱任性。 但这钱别管捐给谁,都是落在了华国的建设上,向导也不是汉奸,有钱的港商支援国家建设还不赶紧答应下来么。 这下子找学校,就更名正言顺了。 80年代,以私人名义给华清大学捐款的还很少,学校靠的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还是众多高校中,国家拨款第一序列位置的。可谁会嫌钱多?这种没什么要求的捐钱,也能解决学校的一部分难题,一些比较小众的课题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搞课题的教授们申请不到足够的经费,情绪还得学校来安抚。 学校能怎么办? 校长也不能造钱! 有人捐款,当然是能接受的。 这又不是来华国搞间谍活动的外国人,是香港的商人,香港人也是华人,再过12年就要回归了,这钱华清大学要的毫无压力。 很快,接待杜兆辉的,就变成了校办的主任。 “像杜先生这样的爱国同志,正是我们需要的啊!” 具体捐多少钱,是不是专款专项,杜兆辉还没有细谈。但根据透漏出来的信息,这是一笔上百万的私人捐款。主任一个月工资才多少?一下子捐上百万,肯定是爱国的咯。 杜琤荣的普通话不好不差,带着港式普通话特有的口音,但能正常交流。 “是这样的,我来华清之前,受公司同事的请托,希望能顺便见一见他的女儿,去年考上华清大学,叫夏晓兰,老家是豫南省的。” 什么院系,夏大军根本搞不明白。 要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夏大军还不知道夏晓兰考上华清了呢。 不过这倒是好查,问问学生事务处的,查一查去年的录取名单,籍贯和姓名都知道,还能找不出一个学生吗? 很快,杜兆辉要查的资料就出来了。 “夏晓兰,1984年入学华清建筑系,豫南省安庆人……” “就这个了!” 夏大军就是豫南省安庆人,名字籍贯和性别都对的上,不用怕是重名的。 …… 夏晓兰刚刚下课,系里老师就找她。 她以为是说英语竞赛的事,这件事是最近比较重要的。 去了办公室却很意外: “您说,有港商找我?” 系主任挺重视这件事。 建筑系别的同学就算了,夏晓兰同学的问题就要慎重对待下。不是说系主任要拍马屁,是上次季雅的事儿没处理好,系主任觉得有点亏心。 夏晓兰身上的是非有点多,这也不是夏同学的错。 “这次是好事,港商是想给华清捐款。” 捐款和见她有什么关系? 夏晓兰扒拉了一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香港的一个都不认识——哦不,除了一个刘天全! 刘天全见她,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不是说刘天全现在失势了,没空去管之前的矛盾冲突?难道刘天全这是又起来了,想到曾经丢了面子,刻意来找麻烦?不晓得舅舅刘勇知不知道,没有手机的年代就是很麻烦,就算刘勇就在京城,夏晓兰也不可能马上联系上他确认情况。 但在学校里,就算是刘天全来找麻烦,夏晓兰也不怕的。 大学生的身份就是保护,夏晓兰不信刘天全敢在校园里做什么。 抱着这种心态,夏晓兰跟着系主任去校办。 她本来就刚刚下课,穿的很随意,没有刻意打扮过,好在衣服整洁,素着一张脸什么场合也不怵。系主任也不知道捐款的港商为什么要见夏晓兰,不放心就亲自跟着来看看。 办公室里杜兆辉等了好久。 查档案,查到了要去通知建筑系,系里面还要等夏晓兰下课,一层层的任务分派完成,想要快也不可能。 那港商见学生,总不能连课都不让学生上完吧? 华清的学风是很耿直的,来捐款他们欢迎,不过上百万的捐款,还不至于让所有人跪下来叫爸爸。校规要遵守,领导也有自己的风骨! 杜兆辉面前的茶杯都续了两回水,校办的领导谈兴很浓,和杜兆辉聊天。 探究一下港商为什么要来给华清捐款,也是领导的职责所在。杜兆辉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他就是临时起意, 就是为了刷存在感,不仅是要给华清捐,以后还得给别的大学捐! 这人等的不耐烦,夏晓兰终于跟着系主任来了,系主任走前面,夏晓兰走后面。华清的办公室装修也不好,桌椅都是老式的,打扫的再干净也显得老旧,在杜大少爷看来是绝对的陋室。 什么文化氛围杜兆辉是不懂的,他就知道夏晓兰走进来,整个办公室一瞬间就亮堂了——蓬荜生辉,杜兆辉脑子里一下冒出来这个成语,以他的文化水平来说,这词用的恰不恰当根本管不了,已经是杜大少爷最好的发挥。 “杜同志,这位就是夏晓兰同学……” 夏晓兰? 夏大军的女儿夏晓兰长这样? 念什么大学,这他妈送去香港拍戏,一年片酬都是几百万! 615:你爸让我接你去香港(3更) 在杜兆辉面前的夏晓兰是什么样呢? 因为天气冷,夏晓兰穿着厚厚的鸭绒服,深色的羽绒服耐脏,她身上这件就是深蓝色的。这颜色在眼下的华国随处可见,好多工装都是这颜色,建筑工人穿这个颜色,国家干部也穿这个颜色,到处都是工农蓝色。 杜兆辉在鹏城见,在羊城见,到了京城依旧是这样。 他对这样沉闷的颜色,根本提不起一点兴趣。 但抬头一瞧见夏晓兰,杜兆辉就知道自己错了,深蓝色一点都不沉闷,得看穿在谁身上! 夏晓兰也没刻意打扮,头发图方便扎了个马尾,最近复习任务重再加上各种乱七八糟事打搅,夏晓兰的状态着实算不上多好,黑眼圈就那样明晃晃的挂着呢。 但她年轻啊! 也确实是老天爷赏饭吃,胶原蛋白饱满,皮肤白,五官也长得好。 杜兆辉眼神多么毒辣,夏晓兰穿着厚衣服,他还能看出衣服下火辣的身材。 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合适,现在就刚刚好,风流妩媚是本身的,不是化妆打扮堆出来的——不是什么书呆子,不是魁梧的女汉子,夏晓兰和杜兆辉想象中没有半点相像! 这怎么可能是夏大军的女儿? 夏大军那样的人,能生出这样的女儿? 校领导说这就是夏晓兰,杜兆辉还有点不相信: “夏晓兰?你爸是叫夏大军吧?” 夏晓兰一进门没瞧见刘天全,反而是个陌生的年轻人穿的很气派,整个办公室就他最符合“港商”的形象。当然,不是大腹便便的港商本人,是港商家的儿子。 夏晓兰对杜兆辉一点印象都没有,这种打扮骚包的男人,她见过一定会记得。 正狐疑呢,这“富商”张口就提夏大军,夏晓兰想挤个笑脸也不容易。 “你好,请问找我有什么事?” 这就承认夏大军是她爸。 夏晓兰不想承认,那有什么办法,血缘上夏大军就是她亲生父亲。就算她厌恶那个男人愚孝、家暴,不为老婆和女儿考虑,就算刘芬和夏大军都离婚了,对方的身份依然是她“父亲”。 就像莫名多了个前任叫王建华。 这些原主的社会关系,夏晓兰想置之不理却没办法彻底断绝干净。 这不,夏大军都失踪了快一年,冷不防的又出现在她的世界里。当着校领导的话,夏晓兰真的不想再讲一遍家里的事。 外人可能理解不了,觉得就算离婚,那也是夏大军和刘芬的事,怎么能影响到和女儿的关系? 却不知夏晓兰本身就换了芯子,也没有和夏大军培养出任何父女感情,这个人带给她的感知全是负面的,夏晓兰能真情实意的把刘芬当亲妈,把刘勇当舅舅——夏大军的话,还是太抱歉了,她办不到。 她语气里的疏离,杜兆辉岂会听不出来。 杜大少爷定了定神,决定和夏晓兰好好谈一谈。如果夏晓兰长得五大三粗,杜兆辉肯定公事公办传达下自己的想法就走,夏晓兰的样貌实在出乎杜兆辉的想象,本来有90分的美貌,因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也给硬生生扩大到了100分。如果要让杜兆辉给夏晓兰打分,先天美貌90分是没问题的,扣的10分是后天的打扮太不走心! 素颜90分的夏晓兰,值得杜大少爷耐心对待,对夏大军有消极抵抗的情绪不行,还怎么能去香港? “各位领导,我想和夏晓兰同学单独谈一谈,她爸有些话要让我带给她,你们看……” 别人的家事,还真不好听。 大白天的,也不怕杜兆辉有啥不轨举动。 那就谈呗,看在捐款的份上,还把办公室让给杜兆辉了。 “夏同学,下午还有课吧,谈完了早点回去上课!” 系主任走之前还说了句,也是帮着夏晓兰的。 杜兆辉把跟班都叫了出去,包括向导。和夏晓兰单独呆在一个小空间,杜大少爷还挺不自在,办公室没窗帘,外面也能瞧见屋里的情况,杜兆辉斟酌着开口: “是这样的,你父亲夏大军之前一直在替我工作,现在他受了伤,在香港治疗和修养,他希望见一见你。他受伤是因为工作,后续的治疗费你不用担心,我会全部承担,包括他以后的生计……此外,集团还有一些员工福利,可以让你去香港生活,替你办理香港身份。” 没见面之前,杜兆辉是信心满满的。 见面之后,他说这些“福利”时态度端正了不少。 因为夏晓兰长得太好看了,香港可能不承认内地大学的学历,香港人却能承认夏晓兰的美貌。长得这么祸水,想去香港生活,参加一下香港小姐选美就能出道。 电视台会抢着和夏晓兰签约,靠着这张脸,哪怕没有演戏的天赋,也能混个电视剧女主角当当。 拍完电视演电影,然后就是拍广告。 招一招手,有很多富豪愿意排队当入幕之宾。 杜兆辉脑子里都能替夏晓兰规划去香港的生活了,人家不必靠他,他自然说话要客气点。 任何年轻的雄性,在漂亮的女孩儿面前都会变得礼貌又谦逊,如果有粗鲁不堪的,不是同性恋,就是脑子进水了试图以特立独行引起注意。 杜大少爷认为自己足够谦逊有礼了,夏晓兰却皱眉: “对不起,我想你可能有什么误会,我和生父关系并不好,我不可能去香港见他,也没有将来去香港生活的打算,谢谢你的好意。” 夏晓兰连杜兆辉的来历都懒得问。 她和夏大军一点感情都没有,现在怎么可能去照顾夏大军? 总不能以前享受夏大军慈父之心的人是夏子毓,现在需要照顾了,就叫夏晓兰去吧!什么香港生活,香港的永居权,这些东西对夏晓兰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她十分认真补充: “其实他还有一个亲侄女也在京城,两人的感情比父女还深厚,要不你去问一问她?” 夏子毓也不见得会去。 香港身份吸引力再大,也抵不过王建华的份量吧?夏晓兰都理解不了,只能说夏子毓对王建华是真爱,补习班的麻烦都愿意替王建华挨处分。 616:彼此都出乎意料(4更) 什么侄女不侄女的,杜兆辉哪有那个耐心去见! 夏大军又没提过侄女,要的是夏晓兰去香港。这人有了好处想到自己亲生儿女是应该的,就算是杜琤荣,也没见他对侄子比亲儿子更好。 杜兆辉要赚内地的钱,他在审视内地,倒不是说看不起内地……实情如此,哪怕是最好的京城、沪市和羊城等地,和香港都还差着距离。 从内地去香港生活,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仅次于出国吧。 “你可能不太了解你爸的伤势——” “冒昧问一下,他是因为什么受伤的?” 提起夏大军就容易情绪不好,夏晓兰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懂礼貌的人,情绪上来了,她也顾不上是否礼貌,直接打断了年轻港商的话。 在她表达了不愿意后,对方也没有顾忌她的情绪,就此转身就走,夏晓兰也不用处处迁就对方。 要不是知道这年轻男人是来华清捐款的,夏晓兰想到学院那边,早就转身就走! 杜兆辉刚才想说,夏晓兰不了解夏大军的伤,也不了解他的来历,琤荣集团可不是什么小公司。 结果夏晓兰就把话给他打断了,还问了一个他没办法回避的问题。 “咳咳,其实他是跟在我身边当保镖的,这次也是为了保护我才受伤。” 当保镖? 夏大军的确有一身蛮力,这就不奇怪了。 能从豫南省一路混到了香港去,夏大军这也算挺励志的,从农民混到了阔少身边当跟班,还救了阔少,只要下半辈子不作死,过得都不会太差吧。 “既然是为了救你才受伤的,你出治疗费是应该的。但你要感动自己也好,做给别人看也罢,要报恩是你自己的事,不应该勉强别人的意愿,香港我不想去,希望你不要把这件事和捐献联系到一起……我和夏大军同志,只有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关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我会支付赡养费,超出的部分恕我没办法给予。” 夏晓兰太出乎杜兆辉的意料了。 不仅是长相,还有她说话的条理分明、干脆果断,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她的智商,这是一个长得很软和,性格很刚硬的女孩儿。 她和杜兆辉以前交往的那些空有美貌的花瓶女星还不一样,那些女人好多都是中学毕业就入行养家,买买东西可以,杜兆辉从来不和她们交流正事。 夏晓兰不一样。 她一点也没掩饰和夏大军关系的恶劣生疏,直言不讳的告诉杜兆辉,她不会去香港! 杜兆辉听出来夏晓兰不是开玩笑,这女孩儿真没把什么香港身份瞧在眼里,她可能知道自己长得有多好看,长了一张这样的脸,很多东西都唾手可得。在内地可能还显不出特别优势,到香港那种名利场,这真是很好的一块敲门砖了。 杜兆辉不忍明珠蒙尘,真心劝了一句: “就算你不为了你爸爸去香港,我建议你也可以到香港闯一闯,如果你改变了主意,可以来找我。” 杜兆辉给夏晓兰留了一张名片。 大少爷也是有脾气的,夏晓兰长得再好看,杜兆辉还不至于当众发情。 这里是华清大学嘛,杜兆辉找回了自己的理智。 他是来捐钱的,来给将来琤荣集团内地发展铺路,夏晓兰不愿意去香港,杜兆辉总不可能将她绑架过去! 夏晓兰本来想把名片丢掉,低头一看写着“琤荣集团杜兆辉”。 琤荣集团,要不要这么巧? “你是香港杜家的人。” 杜兆辉也没想到夏晓兰听过琤荣集团,因为消息的蔽塞,香港有什么公司内地人很少知道。 知道琤荣集团就好办了,杜兆辉还想问夏晓兰是不是后悔了,却见夏晓兰拿着名片走出了办公室。 向导走进来,校领导也走进来。 “杜同志和夏晓兰同学谈的如何?” “哦,不错,我只是帮忙带话而已,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对了,我想向华清大学捐300万华币,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 300万,不是个小数目。 对杜兆辉来说,是买一辆车的钱。 校办的主任忍下激动,“手续倒是好办,不知道杜同志这笔捐钱,有没有指定用途?” 杜兆辉在华清有认识的人,刚才的夏晓兰同学就是,万一杜兆辉想定向捐给建筑系呢,肯定要问清楚。 杜兆辉开始想修一栋楼,300万修个楼嘛扣扣索索的,被夏晓兰怼了一番,杜兆辉改变了主意: “奖学金,我想以琤荣集团的名义,在华清设立一个奖学金基金可以吗?” 奖学金? 学校本身也会给学生发奖学金。 300万存银行,定期的利息是8.28%,算下来一年光是利息钱就有24万。 24万多管用呢,84届的本科新生总人数不够2200人,就以2200人来算,24万的利息就够给每个大一学生一年发109元的“奖学金”,当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拿奖学金。把人数推广到全校,杜兆辉捐了300万华币,能覆盖到整个华清的学生。 不知道基金是怎么运作的,校办的主任这下子不能做主了,必须得交给更大的校领导处理。 …… 夏晓兰不是后悔没同意杜兆辉去香港的条件。 接到名片她才知道,杜兆辉就是琤荣集团的人。 刘天全也是琤荣集团的人,杜兆辉姓杜,结合年纪,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就是潘三说的,杜琤荣的大儿子! 那个亲妈死了,一个人能扛住杜琤荣几房小老婆围攻的杜大少爷? 潘三哥说杜琤荣最宠这个大儿子,杜兆辉有多厉害夏晓兰第一次见面没瞧出来,但是夏大军贴上了杜兆辉,夏晓兰倒真是意外了……杜家,可是半黑半白的。 和夏晓兰、刘勇有矛盾的是刘天全,按理说刘天全和杜兆辉天然不对付,敌人的敌人该是朋友才对。 不过她和这位杜大少爷,因为夏大军杵在那里,想当朋友也难——当然,她和集团小开本来也没有当朋友的条件,她的全部身家加起来,可能还不够杜兆辉一个月花掉的生活费。 夏晓兰把名片捏成团,本来想扔掉的,还是捏着鼻子收了起来。 617:300万捐款大讨论(加38) 香港的琤荣集团要捐300万华币给华清大学,设立“琤荣奖学金”。 这一消息,引起了学生们的私下里议论。 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个学生切身利益的,不爱金钱,不代表能名正言顺多拿钱时,有人会拒绝啊! 这不是助学补助,只有家庭贫困学习好的可以申请,奖学金是看成绩的。好吧,最多再加一个操行分,加起来综合评定。 和家庭是否贫困无关,只要成绩达标,就能拿奖学金。 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是一份荣耀。 对原本就要领助学补助的学生,能靠自己的努力多拿一份奖学金,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据说,奖学金发放的数额也比较大。 可能比得上一年的助学金。 那是最高档的助学金,还是最低档的? 高档的就是200多块,低档的也是60元,真不是一笔小钱啊。 “这些香港的公司也太有钱了!” “300万华币,说捐就捐了。” “等我们大学毕业,一个月拿的工资才几十块,然后评职称慢慢加薪,要用多少年才能攒够300万?” “就算一个月挣200元,也要花1250年。” “你的算法是错的,300万存在银行里一年都是20多万的利息吧,我妈拿钱去存定期,一年是8.28%的利息。” 2
相关推荐:
阿斗扶得起(H)
【np】40岁被国家要求重婚
泥泞【bg 女囚男】
毛驴的乱伦人生
医武高手闯天下
世子是个亲亲怪
斗罗大陆之霍雨浩的姐姐
爱的浪潮
尽余欢(民国)
何晓钰周励谨七零宠婚撩硬汉生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