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但汤宏恩真的毫不迟疑跟随她的决定,刘芬还是很高兴。 就是在这么多陌生的“老家人”面前,牵她的手,她怪不好意思的。 不过是说了两句,汤宏恩竟真的要走。汤宏恩嫂子脸色难看,却又绷着面子说不出什么软话去留人,她拉下脸联系汤宏恩,可不仅是为了让他回来奔丧…… 这时候,其他几个披麻戴孝的汤家人都站起来,七嘴八舌开始挽留。 “叔,我爸走了,我妈受了不小的打击,做事也糊涂了。叔,您都十多年没回来了,再大的事儿也该——” 说话的人三十来岁,眼睛红红。 这话说的还算中听,刘芬想到汤宏恩大哥刚死,她和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计较好像也没啥意思,心里那股火气慢慢消了。嫂子不会做人,这不还有其他亲戚在么? 汤宏恩没有一口答应留下,反而去看刘芬。 其他人哪会没眼色呢,知道汤宏恩很看重这个新妻子。 汤宏恩的侄儿侄女们,一个一口“婶”叫的脆生生的,熄灭了刘芬最后一丝火气。 汤宏恩嫂子表情难看,想梗着脖子说点不好听的,被旁人硬生生拉到了屋里。 汤宏恩侄子亲自新点了一炷香,递给汤宏恩。 汤宏恩看了看摆在堂屋里黑漆漆的棺材,还是把香上了。 人死如灯灭,他把这个过场走完吧。 刘芬也没说什么,上了香,汤家人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和刘芬说话。 他们好像有点怕汤宏恩,只能讨好刘芬。 还让刘芬和汤宏恩留下来,汤宏恩拒绝了。 “什么时候下葬?” “叔,三天后……” “那我就三天后再来,走吧,阿芬。” 汤家人眼巴巴送到门口,都很舍不得。 汤家的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吧,在乡下还行。可汤宏恩和老家断联十多年,随着汤宏恩一步步高升,汤家半点没借用到汤宏恩的资源——偶尔汤宏恩会寄点钱回来,并不算多。 好不容易,借着办丧事的由头,汤宏恩回了老家,汤家人肯定想和汤宏恩修复关系。 汤宏恩要走,大家都想挽留,今天这事儿也是头开得太坏,先前不打掉那注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幸好汤宏恩说三天后还回来。 回去路上,刘芬觉得奇怪,不知道要怎么问。 两人来回奔波了五六个小时,就只上了注香。 晚上洗了澡躺在床上,自然也没有做那种事的心思,汤宏恩主动给刘芬解惑: “我说过,不会让你应酬亲戚什么的,居然食言了,哎!” 被窝里,刘芬往汤宏恩身边靠了靠,“是不是和你哥去世有关?生老病死,你也是没办法的。” “你就一点不好奇,我和老家那边怎么断的联系?” “好奇呢,你想说的话,肯定会告诉我的。你不想说,我逼问你,不是让你难受么……” 汤宏恩在被窝里握住刘芬的手。 他不想拿这些事来烦阿芬,他觉得阿芬嫁给他后,就该过点舒畅的日子。 但如今事情主动找上门,他不和阿芬交底,阿芬就处于被动,这很不好。 “我家是兄妹三人,我有个妹妹,小时候和我大哥、大嫂去市里走丢了,我家找了很久都没消息,我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早早就离世,我父亲也过世的早。那时候我还没参加工作,有几年是我大哥、大嫂在养我,这也是为什么和老家十多年没联系,我还往老家寄钱的原因。” 当然,所谓的养,也就是给口饭吃。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里,跟着兄嫂过活都很常见,爹妈若去世的早,不靠长兄、长姐拉扯,那下面的孩子全都自生自灭? 但这些,就不必和阿芬讲了,汤宏恩知道老婆会心疼他。 所以汤宏恩把这一段跳过,直接说到了为什么会和老家断联的原因: “后来我念完书参加了工作,有幸被宋老看重,给宋老当过几年秘书。像我这种家庭出身的人,能和季雅结婚,也是宋老在中间牵线。那时候我太年轻了,没想过婚姻的稳固是两个人三观契合。和季雅离婚的事你也大概知道,这两件事其实算同一件,季雅提出离婚,是因为我俩婚后性格不合,也是因为那时候我被下放到牛棚,季家怕被我连累,才……这很正常,这点我没有怪过季家,我当时立场很坚定,季家不能把我说服,选择自己撤退,是有不同的看法。” 就像季雅和他三观不合一样。 前岳父也是信奉明哲保身的,不愿意掺和到这些事里,只愿全家安安稳稳渡过动荡岁月。 汤宏恩不觉得这是错。 但如果是亲密的家人,做出和季家一样的选择,甚至比季家做的更过分呢? 汤宏恩抿了抿唇。 刘芬感觉到他情绪低落,反握住他手: “宏恩,是不是你家里人,他们……” 004:旧怨(2更) 是啊,家里人! 黑暗里,汤宏恩扯着嘴角一笑。 不是家里人,捅他这么一刀,伤口也不会这么深了。 “我和季雅结婚没过两年,就从宋老身边离开,宋老给我挑了豫南省,让我从基层做起,多了解民生经济,我去豫南省工作的第三年,给我大哥大嫂在豫南安排了工作。” 这是很正常的。 汤宏恩并不是只有理想不切实际那种人,兄嫂好歹养了他几年,他虽还不算发迹,能拉一把,自然不会让兄嫂继续在土里刨食。 两口子都到了豫南工作,大哥安排进了厂里,大嫂则在机关食堂搞后勤。 就是还来不及转户口,那时候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很难,有了正式工作还得慢慢排队呢,汤宏恩也只是普通干部,不像今天这样—— “后来局势开始动荡,有人要对付宋老,拿我开刀,因为我也没犯什么错误,他们就从我身边找突破口,不知怎么说动了我大哥,他俩实名‘举报’了我,嚷嚷着和我划清界线。” 刘芬听得瞠目结舌。 汤宏恩笑笑,他还没有讲的太细。 划清界线很寻常,他大哥也是有家庭的人,不能被他拖累。 但实名举报他,还带头批斗他,连他少年时喜欢看外国名著的往事,都被揪出来当成证据,这就很……所以季雅那时候提离婚,汤宏恩觉得不算什么过错呢,因为还有他兄嫂做参照组,季家只为自保,并没有落井下石! 汤宏恩着实吃了几年苦,他的胃病就是那时留下的后遗症。 不仅是饥一顿饱一顿,还有压力…… 当然,后来局势又好了。 他成了第一批平反的干部。 也没说掉转头去报复兄嫂,两人自己吓得连工作都不要,就离开豫南回老家。 他不报复,是他大方。 叫他再心无芥蒂去帮助兄嫂肯定不可能。 他兄嫂也比较“硬气”,这些年汤宏恩不回老家,两人也没有上门找过汤宏恩。汤宏恩一年往老家寄一次钱,是为了维持父母的坟茔。扫墓这项传统在汤宏恩这里都断了,心里怀念就行了,对他来说不是必可不缺的仪式感。 “前年吧,彭秘书还在我身边的时候,说过我大哥生了病,身体不太好。所以今天听到他走了的消息,我也不是很意外。” 汤宏恩越是轻描淡写,刘芬的心越是揪得越紧。 她忍不住把头靠在汤宏恩肩膀上。 一时闷闷的,也不知道说点啥才能安慰丈夫。 所以,这个人啊,就真是孑然一身,孤单了十多年吗? 最需要家人支持的时候,是孤立无援的。 一般人经历了老汤这些事,可能会变得特别冷漠,老汤并不是这样……几年前在火车上,老汤不认识晓兰,还是主动帮了晓兰。不熟的人可能会觉得老汤高冷,她却知道,这人的心是无比炙热。 “都过去啦!” 是啊,都过去了。 他没有报复,只是不搭理兄嫂,也没见他们夫妻把日子过得多好。 连转城市户口的机会都没要,丢掉工作跑回老家,不仅是怕他报复,动荡年间,他大哥着实得罪了不少人,后来那些人大部分都平反了,他大哥自然很害怕。 如今人死了,倒没有什么好追究的。 只能说造化弄人。 如果当初一家人齐心协力熬过那几年,如今他兄嫂一家,肯定不会困在老家乡下无所作为。 刘芬听了这些旧事,很心疼汤宏恩,又有疑惑: “大哥去世,大嫂重新联系上你,是不是想化解恩怨?” 她只能这样想,毕竟是汤宏恩嫂子主动打的电话。 可对方的态度吧,真是……还不如她妹妹刘芳,刘芳想和她恢复走动,都把姿态放低了,汤宏恩嫂子在灵堂前的作为,让刘芬一言难尽。 “可能是想化解,以为大哥一死,我回去参加葬礼,彼此就有了台阶下。阿芬,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聪明,他们不知道要想得到就得先付出的道理,想要得到的东西越多,腰就要弯的越低,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不少,却还端着架子!” 以为死者为大,他当着老家的一群人,就会乖乖低头? 其实他是不在乎这些事的。 他那大嫂,在乡下生活的这些年,越发把自己过成了井底之蛙,还以过去的眼光在看他,那他就注定要让对方失望了! 汤宏恩的不舒服,不是大嫂把香打掉,是不想再接触的人,又重新出现在他生活中。 明明他现在有了幸福的家庭,想起过去的事,仍然会心中不平静。 可能是境界还不够高吧。 汤宏恩不免自嘲,他也是个俗人。 刘芬轻轻嗯了一声,“你又不高兴,等大哥下了葬,我们就回鹏城去,不和你大嫂打交道。她是端着架子也好,拿腔捏调也罢,都和咱没关系!” 汤宏恩想法也差不多。 “三天后还是咱俩回去一趟,这种事就别告诉晓兰了,他们小两口刚结婚。” 亲戚归亲戚,此前根本不认识的亲戚,让夏晓兰和周诚去参加葬礼,那也太给他大嫂面子了! 刘芬想到汤宏恩嫂子的态度,也不愿让女儿女婿去受气。 她可以怼人,因为是平辈,她闺女去了就是晚辈,被汤宏恩嫂子给点难堪,岂不是白白委屈? 当妈的都觉得自家孩子是需要保护的,刘芬也不想想,要换了夏晓兰那脾气上阵,今天能把汤宏恩老家的亲戚给怼哭了—— 汤宏恩让刘芬快点睡觉,刘芬却没睡着,她在想被汤宏恩三两句话带过的事: “……走丢的妹子,你后来有没有找过?” 汤宏恩叹气,“咋没找过,各种方法都试过。她走丢时才几岁,如果是被别人养大,早就忘了小时候的事了。” 这也是汤宏恩的遗憾。 他还记得小妹很乖的,和唯一的兄长闹翻,汤宏恩更怀念小妹。 可惜那时候他才十多岁,根本没多少资源去找。 等他有资源了,时过境迁,都多少年过去了,又哪里还有线索。这和于奶奶让晓兰去美国找儿子一家还不同,徐仲易一家三口当初是有确切的去向,往国内寄过信,至于他走丢的小妹……连是不是还活着都不知道,怎么找? 005:您麻烦才开始呢!(3更) 夫妻俩都不打算把这件事告诉女儿女婿。 夏晓兰还是知道了。 她妈说叫她回家吃饭,临时给取消了,她就觉得不太对劲。 刘芬根本不是能说谎的料。 夏晓兰听见老汤同志蹦出这么一门亲,就觉得这事儿只是个开头。 “妈,我猜您的麻烦才刚开始呢。” “……” 刘芬拒绝接受这个说法。 夏晓兰结婚没几天,于奶奶都还没回美国,很快于奶奶也知道了这事儿。 于奶奶和夏晓兰是一样的判断。 不冒出来吧还能假装这门亲戚不存在,一旦人家主动恢复联系,有那么容易消失吗? “别的不说,你男人和兄嫂有旧怨断了联系,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侄子侄女们才多大,兄嫂对不起他,和下一辈没啥关系,人家要让当叔叔的拉扯下,你们两口子帮不帮?” 于奶奶说的刘芬没法反驳。 回老家那天,汤宏恩嫂子态度很差,汤家小辈们却一口一个叔、婶叫的好不亲热。 只怕真不会那么轻易断了联系。 刘芬没一会儿就自己想通了,结婚又不仅是一男一女领个证就完事儿,本来就是男、女两边家庭要产生交集啊。汤宏恩也没说不搭理刘勇,她之前不用和汤宏恩的亲戚们相处,结婚两年,汤宏恩的亲戚们跑了出来,她也没啥好怕的。 再婚嫁给谁都要面临这些事,除非是六亲死绝的孤儿! “我不怕,我会处理好的!” 于奶奶点头,“你有啥好怕的,只要你们两口子一条心,再亲的亲戚也是外人。” 汤宏恩又不是那种糊涂蛋,为了没啥感情的侄子侄女为难老婆,得多傻呀? 夏晓兰挽着刘芬胳膊,“那汤大伯下葬,我和周诚也一起去?” 刘芬摇头,“你汤叔让你们自己玩去,别管这事儿,周诚的假期又不是很长!” 不用在汤家亲戚身上浪费时间。 周诚想讨好老丈人,老丈人不需要他当舔狗,周诚有什么办法? 如果汤宏恩和老家那边感情深厚,这条舔狗周诚还当定了……老丈人发话不用去,周诚就真的不用去。他现在沉浸在新婚的快乐里,能持证上岗后,每一天都能发掘出新的乐趣好不好。就算感情基础不深厚的新婚夫妻,都会腻歪一段时间,何况是夏晓兰和周诚这样感情深厚走到结婚这一步的。 相爱的人终于领证结婚,没有经济压力,双方家庭都算开明,又没生养孩子,哪里会有分歧? 每天都像泡在蜜罐里,每呼吸的一口空气,都带着甜丝丝的味儿! 夏晓兰也没太把汤家亲戚放心上。 她就是觉得老汤怪可怜的。 是,老汤如今身居高位,事业上不需要别人同情,也没几个人有资格同情他……可生活里,他并不是刀枪不入的铁人,他也是需要有人关心呀! 夏晓兰一连两天都带周诚回娘家吃饭,要多陪陪汤宏恩。 这忽来的深度关心,让汤宏恩不知道说啥好。 大家都是聪明人,晓兰这应该是知道了他老家的事儿。 “行了,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是个挨不得碰不得的瓷娃娃吗?” 汤宏恩直接赶人了。 到他大哥下葬那天,愣是没带夏晓兰和周诚去。 照旧还是他和刘芬回了老家。 汤家一通吹吹打打的,让汤宏恩大哥入土为安。 汤宏恩嫂子还是不理人,却也没故意阴阳怪气,可能是这两三天冷静过后,认清了现状—— 汤宏恩最大的侄子汤春雷比季江源大八岁,今年都是30岁的人了,汤宏恩和兄嫂闹翻的时候,汤春雷才十几岁。按照汤宏恩以前的安排,他进了城,汤家下一代起点也更高,汤春雷那时候也挺聪明的,汤宏恩想要侄子多念书,和他走一样的路子。 汤春雷遇到了动荡年代。 高考停止了,能上大学的唯一途径是被推荐。 父母和汤宏恩划清界线,又带头批斗汤宏恩,汤春雷倒是得到了推荐机会,之后就是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后工作……汤宏恩兄嫂没能搞到的城市户口,汤春雷倒是完成了这个跨越。 可惜他的运气没能好到底,动荡年代结束后,他父母得罪了不少人,怕被人报复,灰溜溜回了老家。 汤宏恩又不是贱得慌,都和兄嫂断了联系,难道还要帮扶侄子? 汤春雷这些年来混的马马虎虎。 他记得叔叔对自己不错,想不通父母做法,自己又是实际获利者,这些年不好意思往汤宏恩身边凑。年轻时是觉得自己有本事,不靠叔叔也能混出个名堂,磕磕绊绊混的马马虎虎,倒认清现实了——就是没有个契机,他父母把叔叔汤宏恩得罪的太狠了,汤春雷想修复关系也不行。 以前他爸还活着呢,固执短视,哪怕自己做错了,也梗着脖子不肯向汤宏恩低头道歉,觉得自己是做大哥的,就算做过对不起汤宏恩的事,也是汤宏恩这个当弟弟的该退让一步……长兄如父嘛,他毕竟养过汤宏恩! 可惜汤宏恩不吃大哥这一套。 汤宏恩主意特别正,做人也恩怨分明。 断联就断联,让他这个被伤害的人去低声下气修复关系? 拉倒吧。 他不缺这畸形的亲情! 有那时间,不如放在工作上,有工作有理想,他就不会空虚。 现在,汤春雷固执的父亲去世了,他说了他妈,通知叔叔汤宏恩回来参加葬礼,自然是有想法的。 棺木埋葬入土后,汤春雷红着眼眶叫了声叔: “叔,我爸临走的时候说了,他做的事对不起您,他那时候根本不懂形势有多严重,就是被吓坏了。他特别想向您道歉,却没那颜面。没想到您还愿意回来送葬……还有件事,我爸说没能找到小姑,他走的不踏实。” 汤宏恩听着前半截话没什么反应,就他大哥的性格,是不是真的都不一定。 但后半截,倒是让汤宏恩愣住了。 他对走失的小妹,至今也是耿耿于怀。 这让汤宏恩的心情很沉重,从老家离开后,一路上,汤宏恩都没怎么说话。 刘芬担心的看着他: “要不,咱再试着找找?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006:29年前的遗憾!(4更) 要找吗? 人不找到,会有遗憾。 可一直找不到呢,有了希望又失望,那种感觉更难受。 全力去找人,会有什么结果,汤宏恩也不确定。可能是最坏的结果,确定了人已经离世……那还不如不知道结果,有个小妹还活着的念想。 汤宏恩向来果断,在这件事上却迟疑起来。 夏晓兰和于奶奶有点没说错,汤宏恩大哥人虽然下葬了,汤家那边的亲戚,倒是借着这事儿,和汤宏恩重新联系了。侄子侄女们不傻,不往汤宏恩面前凑,一口一个婶,对刘芬是嘘寒问暖。 刘芬:……忽然多了这么多贴心又孝顺的晚辈,还真是不习惯啊! 夏晓兰知道后大笑: “您怕什么呀,论辈分,您为长,他们要嘘寒问暖,您就接着呗。” 反正她和她妈又没啥要求着汤家人的,摆明了是汤家人有求于人。 有求于人,姿态本来就该放低一点,这是社会通行的准则啊,哪怕夏晓兰办事也这样。要想不弯腰,梗着脖子达到目的,那得有永远别求人的本事! 夏晓兰自己能屈能伸,汤家人对她妈嘘寒问暖讨好,她不觉得有啥奇怪。 倒是老汤有个妹妹曾走丢了,这事儿引起了夏晓兰的注意。 挂了电话,她戳了戳周诚硬邦邦的胳膊: “你讨好老丈人的机会来了,要不要抓住?” 周诚抓住她作怪的小手,“你的意思,我们先偷偷打听下汤叔他妹妹的下落,有线索了再通知汤叔?” 夏晓兰点头,“有好消息再通知他呗。” 如果打听到的是坏消息,要不要说,就要仔细想一想啦。 “行,我俩一起找,要先把当年走丢时的细节问清楚,有助于寻人。” 周诚说的是正理。 刘芬都不用问汤宏恩,汤家人很乐意帮这个忙,特别是汤春雷。 这是个积极求进步的“大侄子”,二婶刘芬要问他小姑姑走丢的事,汤春雷很是激动。 周诚正在休假中,和夏晓兰在哪里都能腻歪,两人瞒着汤宏恩见了汤春雷。 “小姑姑是在天安门广场丢的,1959年大阅兵,我父母带小姑姑看大阅兵,天安门广场附近挤满了群众,就是把小姑姑放在地上换手的时间,小姑姑人就不见了。那年我才一岁,二叔是十六岁,他本来也要去看大阅兵的,大阅兵前一天生病发高烧下不了床,就没去……小姑姑是1952年生的人,走丢那年正好7岁。” 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前,绝大部分华国家庭都不止生养一个孩子。 有的兄弟姐妹间年纪相差挺大,并不仅是母亲隔了多年才再次怀孕,可能是中间几年生的孩子夭折了,根本没机会长大,年纪太小了也就不序齿了。 像汤宏恩家,他哥比他大七八岁,1959年的时候,不仅已经结婚,连儿子汤春雷都已经一岁了。 汤宏恩也是少年人,最小的幺妹才7岁,比汤春雷这个当侄子的大六岁岁而已。 “那汤小姑今年也有36岁啦。” 36岁,不算老也不算很年轻,如果走丢的汤小姑顺利长大成人,如今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年纪。 孩子多大不好说,得看汤小姑结婚是早是晚。 生活过得是不是困苦不重要,重要是人得活着呀,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一个七岁的小姑娘走丢了,就算被人收养了,也怕长大过程中生病夭折,以前的医疗条件又不好! 带孩子去看大阅兵很正常。 把7岁的幺妹弄丢……汤春雷父母的心也挺大的,那种人挤人的场合,孩子是不能撒开手的。 但弄丢了汤小姑,肯定也不是故意的,一时的大意疏忽,造成了汤家很多年的遗憾。 可能汤宏恩自己也有自责,如果那天他没生病,有他一起去看大阅兵,多一个人看着汤小姑,汤小姑可能就不会丢了。 这些都是夏晓兰自己的猜测。 汤春雷抹了把眼泪,“小姑姑一丢,我们全家找,全村找,派出所也找。可大阅兵有太多群众观看,实在查不到小姑姑被谁带回家了。全家找了两个月没消息,冬天时我奶奶就去世了,听说死之前都闭不上眼睛,嘴里念叨着要把我小姑姑找回来……我母亲也很是自责,家里人一提这件事儿,她就觉得是在责怪她,后来这就成了汤家不能提的禁忌。” 汤春雷还为他妈辩解了一下。 暗示他妈脾气也不是一直这样,是汤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不能提的往事,汤宏恩自责之余,说不定责怪过兄嫂。嫌隙是早早就存在的,动荡年代的“举报”,是被人利用蛊惑,也是往日累积的摩擦爆发了。 这个汤春雷,说自己小姑走丢的事就算了,还夹杂私货,为自己亲妈洗地。 夏晓兰偷偷在桌下捏周诚的手。 周诚摸了摸她手心,让她别表现出来。 哼,这还用谁教么。 新婚夫妻打着眉眼官司。 小两口都有个共识,这个汤春雷不太老实呢。 当然,世上也没有太多老实人,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把汤春雷当成坏人。他比夏晓兰和周诚都大几岁,可能觉得自己社会经验更丰富一点,才动这些小心思,以为夏晓兰和周诚听不出来——也是倒霉蛋,遇到的是夏晓兰和周诚,两口子分开都是最强单兵,凑在一起,十个汤春雷捆在一起,都不够这对新婚夫妻溜着玩呢! 春雷同志天真啊,竟以年龄来揣度夏晓兰和周诚。 汤小姑走丢,已经是29年前的事了,还是国庆大阅兵。 难怪以老汤现在的地位,也找不到人。 夏晓兰觉得,能找到人的希望,还得放在汤春雷他妈身上……唯二的两个当事人,已经死了一个,还活着的就是汤春雷他妈了。 也就汤春雷他妈还记得当年的细节。 可她会如实说吗? 夏晓兰装作不懂汤春雷的小心思: “春雷大哥,你的意思我懂呢,能做家人是缘分,一家人有再大的矛盾毕竟也过了这么多年,能化解开来最好。找汤小姑的事,不仅是弥补遗憾,通过找人的过程,也能缓和汤叔和老家那边的关系,对不对?” 007:在利用伤疤(1更) 信息不对等很惨的,具体可以参考夏子毓的下场。 汤春雷现在就陷入了这个误区。 他只知道二叔汤宏恩如今是鹏城市长,前程远大。 也知道二叔两年前再婚了。 知道他的新二婶是做个体户的。 新二婶的女儿挺厉害,学习成绩好,考上了华清大学。 这些,已经是汤春雷和以前的彭秘书,如今的赖秘书一直保持着联系才能知道的,但不管是已高升的彭秘书,还是好不容易在汤宏恩身边站稳脚跟的赖秘书,都是人精无疑。 公事私事他们都在给领导打下手,对靠近领导的人是什么态度,全根据领导自己的态度来——就汤宏恩对老家人的态度,彭、赖两位秘书不会对汤春雷趾高气扬,毕竟是领导亲侄子。但叫这两人对汤春雷知无不言,那真是梦里才有的奢念! 所以,汤春雷对夏晓兰的了解太有限了,他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在HK兴风作浪,把卢家欺负的喵喵叫的‘夏总’。 他知道啥? 就知道夏晓兰会念书,刚刚和处了几年的对象结婚。 结婚对象是个军官。 也挺年轻的。 话不多,皮肤挺黑,个子也高,看上去就挺能打。 汤春雷把周诚归为沉默寡言的类型了。 但也是对周诚比较在意。 他觉得自己二叔不会同意继女嫁给一个傻大头兵,就算这大头兵长得再精神也没用。 因为夏晓兰也太漂亮了。 还有很亮眼的学历。 再加上二叔的职务。 让夏晓兰嫁个高干子弟肯定没问题,嫁给普通人才是浪费呢! 汤春雷对周诚的猜测还是挺准的,起码猜中了家世…… 他对夏晓兰没太重视。 这是狭隘的主观意识,他没碰上过真正厉害的女同志! 夏晓兰态度好,汤春雷就更来劲儿,一个三十岁的大男人,感情也太细腻了,动不动就抹眼泪: “小夏,你这话真是说到了我心坎上,我爸临死前都在后悔,一个大家庭就这样散了,可他就是倔脾气,拉不下脸和二叔道歉……唉,过去的事又没法重来一遍,我父母对二叔做的事,我自己都臊的慌,现在只求能找到小姑姑的下落,尽力弥补上这一遗憾。” 夏晓兰陪着他一起长吁短叹。 周诚作为老汤的女婿,请老汤的亲侄子吃饭是应该的,三人随便找了个饭店。 汤春雷同样是小心翼翼的,尽管夏晓兰也只是他二叔的继女,周诚这‘便宜女婿’瞧着也不太精明。 可谁叫二叔和家里隔阂大,和新二婶的感情看上去不错,继女的地位自然比他这个亲侄子高咯。所以汤春雷在周诚面前,也不能拿捏什么架子,作为一个工作十来年了的成年人,汤春雷自觉今天表现很不错,把自己当年知道的细节都讲的清楚。 “春雷大哥,我们随时保持联系,齐心协力去查找小姑姑的消息,我想,等我们找到点有用的消息,再告诉汤叔最好,春雷大哥认为呢?” 周诚和汤春雷握手,眼睛还湿润的汤春雷明显一愣。 随即使劲点头,“……你说的对,先找人,有线索了再告诉二叔,给二叔一个惊喜。” 周诚夏笑笑,小两口和汤春雷告别。 他在汤春雷心里,估计是傻乎乎的形象吧。 事实上,周诚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汤春雷,分析这人说的话。 人走了,夫妻俩总算可以交流下心得,周诚那种傻大兵的表现一下消失的干干净净: “汤叔这个侄子,太油了,说话不真诚,功利心很强。” 要周诚评价,还不如汤宏恩的兄嫂,干了对不起汤宏恩的事,也梗着脖子不道歉,要坏就坏到底。 可这个汤春雷,想修复亲戚关系,带着太强的功利心。 夏晓兰觉得无所谓,“哪有那么多淳朴的老实亲戚等着认领呀,汤叔有如今的职务,没关系的人都想搭上关系,更别说本来就是亲戚,想靠汤叔拉扯下很正常……只要这人真能帮上忙,我看汤叔也不会很拒绝。” 功利心人人都有,夏晓兰也有,要不她当初厚着脸皮在路边等汤宏恩做什么? 还使劲给老汤送土特产。 只是她经验丰富,做这种事能把握尺度,不会让人太反感。 这可能也是夏晓兰和周诚不太一样的地方,周诚自己也很努力,但他生来就有倚靠,有后路。 夏晓兰完全要靠自己去争去抢。 那句话咋说的?大意是我奋斗了20年后的终点,不过是你出生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投胎小能手出生就在罗马,这就太打击奋斗积极性了。 三观再怎么契合,两人也不是用同一个大脑在思考,索性还能求同存异嘛,新婚夫妇很有默契的跳过这点小分歧,又把谈话的重点放在了汤春雷,或者说寻找汤小姑这件事本身。 小两口倒是有个共识,汤春雷说话不实诚。 汤春雷自己并没有太强烈找到汤小姑的想法,或者他根本不相信能找到。 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和汤宏恩缓和关系。 能和他二叔相处出感情。 他把这个汤家人不能提的“伤疤”挖出来,就是在利用它。 这点在夏晓兰和周诚说要先查到有用线索,再告诉汤宏恩时,汤春雷那下意识的反应,表现的尤为明显。 夏晓兰也仔细梳理了一下汤春雷说的话: “一点漏洞都没有,就像提前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所以听来让她和周诚感觉不舒服,两人都是特别敏锐的人。 周诚牵起她手:“我先找人问问,汤叔可能已经查过了,我们再查一遍。” 周诚这个婚假陡然就很充实了。 他带着夏晓兰去派出所。 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看大阅兵把孩子丢了,既然报过案,或许当年负责此事的公安还有印象。 29年前的事,当年的纪录能保存下来都不容易。 派出所对这案子居然还真有印象: “你们家还没放弃找到人吗?” “同志,如果我们都放弃了寻找,那就真是——” 公安都叹气,“可5年前,你们家不是已经翻来覆去的查了么,这就是一起普通的失踪案,当年负责此案的公安也已退休了。” 008:老年痴呆和工作笔记(2更) 时隔29年,当年负责此事的公安退休了很正常。 5年前要求重新调查的应该就是汤宏恩。 老汤那时候还没去鹏城任职。 不过5年前的调查显然也是毫无结果的,自那以后,老汤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 伤口已经愈合了,不去触碰就能假装不疼,这也是周诚和夏晓兰为什么要背着汤宏恩先自己调查。没进展的话,就不要去戳老汤心窝子了—— 周诚找了点关系,才看到当年的卷宗。 59年的时候派出所仍然很负责,当年没破的案子,卷宗保留到现在。 当年负责此案的是一位陈公安,老爷子今年60多岁了,早就已经退休。周诚问到了地址,和夏晓兰一起找上门。 在家属楼门口,夏晓兰居然碰见个熟人。 “马所,您也住这里?” 世界真是小,夏晓兰碰见了西单派出所的马所长。 马所长曾对刘芬颇有好感。 马所长是看似凶蛮实则默默守卫型的追求者,在汤宏恩这个看似斯文实则霸道还花招多的情敌手里没撑太久,最终也是很有风度的自动退出了——不退出也不行啊,刘芬陪汤宏恩参加完季雅的婚礼,就明白了自己心意,从鹏城回京就和马所长说清楚了。 后来,刘芬和汤宏恩结婚,夏晓兰又出国当交换生,母女俩留在京城的时间不多,和马所长这边自然是疏远了。 如今在陈公安家门口碰见马所长,夏晓兰是真意外。 马所长也挺意外,他脸上有横肉,看起来有点凶,其实人很好。 “以前都叫马叔叔,现在又叫马所了?” 夏晓兰马上改口叫了马叔叔,又指着周诚:“马叔叔,这是我爱人周诚,周诚,这是西单派出所的马所长。” 马所长看了周诚两眼,“不错,小伙子长得挺精神,特殊单位的吧?” 普通人可不这样,哪里瞒得过马所这样的公安。 周诚点头,还和马所长握手,“以前就听晓兰说过,您对她和岳母的关照,一直没找到机会感谢您呢!” 马所长摆摆手,“一点小忙有什么好谢的,你们来这里找人?” 马所长也是个洒脱的人,追求刘芬没成功,也没有翻脸成仇。 夏晓兰说来找退休的陈公安,马所长叹气: “这是有旧案子找他问线索了?进来吧,就是别失望好。” 夏晓兰心中一动,“您和陈公安——” “他是我姨父,我们一大家人,做公安的不少!” 马所长简单的解释了两句。 夏晓兰都觉得真是太巧了。 可马所长一说又很合情合理,家里长辈从事什么职业,晚辈非常容易受影响。还有那种国企厂子,老中青三代人都为一个厂子贡献,一大家子分散在厂里不同的岗位呢! 今天是周末,马所长来看陈公安夫妻。 他熟练的掏出钥匙开门,客厅里一个老人坐在轮椅上,在用收音机听京剧——这就是马所长的姨父,已经退休了的陈公安,他瞧见马所长来了很高兴: “振兴,你今天还带了朋友来呀?我让你姨给你买冰棍儿回来!” 老爷子,你是认真的吗? 请她和周诚吃冰棍儿? 老爷子很认真,作为退休的老公安,脾气居然不是一般好。 就是认知有问题,说话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 马振兴也很无奈,小声告诉夏晓兰,“医生说是老年痴呆,这病太残忍了,我姨父年轻时候破过很多案子,教过我很多东西!” 夏晓兰听得心情沉重。 老年痴呆? 她不仅是惋惜可能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是这疾病本身就很……唉,看来今天注定要无功而返了。 周诚示意她耐心点,“我们不怕多跑几趟,遇上陈公安清醒的时候,总能知道点有用的线索。” 原来陈公安夫妻无儿无女,如今陈公安患了老年痴呆,马振兴姨妈和陈公安年岁相当,一个人照顾不好老伴儿,亲戚们就约定轮流来照顾,把家里的累活都干了,老太太就只用给陈公安煮煮饭,要轻松许多。 这世上,有些人比较倒霉会遇到极品亲戚,也有人运气好,亲戚朋友都挺和睦。 等马振兴姨妈回来,发现这回家里多了两个年轻人。 虽然是来找老伴儿问事儿的,马振兴也认识,马振兴要帮姨父洗澡,周诚主动帮忙,老太太很喜欢两人: “你们要问的案子,我有印象。几年前老陈还没生病,有人来家里问过这个案子,这都又过几年了,我以为你们家放弃寻找了,你们等等,我去找一找。” 马振兴姨妈去翻找老伴儿的工作笔记了。 陈公安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当了多年公安,遇到过哪些没破的案子,或者比较特别的案子,他都会以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他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自己会得老年痴呆,这是一种工作总结,怕自己忘掉那些一时破不了的案子……是对工作兢兢业业的负责,在这个年代,像陈公安这样的人并不少。 陈公安一时清醒一时糊涂,今天夏晓兰和周诚显然没赶上趟儿,老爷子就没说过几句清醒话。 但老太太把笔记给翻出来了。 这件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59年国庆大阅兵那天丢了个小女孩,案发时间比较特殊,五年前还有人重新调查过这事,陈公安前后写了两份详细的笔记。 一份是29年前写的,一份是5年前整理的。 “五年前有人来问老陈,老陈也想帮忙,那时他脑子还清醒,身体却不太好了,整理出来的笔记最终也没用上。你们要还想找人,老陈这样帮不上什么忙,只有这两份笔记可以给你们。” 老太太把笔记本塞到夏晓兰手里,笔记本本身不重,却有另一种莫名沉重的份量。 “我拿去复印了,把原件还给您吧,这毕竟是陈老的工作记录,对您也是意义非同。” 老太太愣了愣,也没反对。 在陈家呆了一会儿,下楼时马振兴没忍住询问: “你们找的这是什么人啊,家里亲戚?” 夏晓兰点头,“是我汤叔的走丢的小妹,哦,汤叔已经和我妈……” 行了,别说了,扎心! 马振兴知道夏晓兰嘴里的“汤叔”是谁! 009:新婚侦探夫妇(3更) 马振兴没想到的是,他和情敌早就存在若有似无的牵连。 29年前,他情敌汤宏恩的妹妹在天安门大阅兵时走丢了,汤家报案后,负责此案的正是马振兴的姨父陈公安。 5年前,想要重新调查此案的人自然是汤宏恩。 当然,那时陈公安还没有老年痴呆,汤宏恩是可以和陈公安直接交流的,没机会和马振兴所长打交道……要不,马振兴五年前就该认识汤宏恩了。 这一刻,马振兴心中也天人交战了一会儿。 想到自己在两个月前经人介绍,碰上了挺合心意的相亲对象,过去的事就该放下,他还是遵从了本心: “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别客气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H)
[快穿]那些女配们
云翻雨覆
捉鬼大师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吃檸 (1v1)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突然暧昧到太后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