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各自的理想,各自在意的东西,但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变得更优秀。杨永红和夏晓兰的提议被综合一番,写成条款粘在了寝室的卫生轮值表旁边。 在这么明显的地方,每天进出寝室都能瞧见,是一种警醒。 第二天班会,夏晓兰就知道自己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了,总成绩年级第二——第一毋庸置疑,宁雪。夏晓兰的英语和高数厉害,宁雪也不差。 宁雪还有个恐怖的地方,她的专业课水平,真是一骑绝尘,吊打84届的建筑系新生。 想要哭唧唧的不仅是夏晓兰,还有班上的男生。 不是说建筑学更适合男生念吗? 骗人的吧,他们也没比班上女同学优秀多少。 “我看大家都很关心奖学金的评定,那我就说一说这事儿。奖学金的评定,期末考试成绩肯很重要,平时的操行分,有没有拿到竞赛奖项都是要加分的。” 戴老师一说完,都齐刷刷的看夏晓兰。 如果说大一新生参加什么全国性竞赛还拿奖的,班上好像就只有夏晓兰。 戴老师顿了顿,“还有个加分标准,在省部级建筑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这个加分项,目前只有宁雪同学拿到了。” 宁雪发论文了?! 这才是闷声扔了个大雷啊,这又不是向报社投稿诗歌,没有专业知识,大一学生连专业的期刊都看不懂,别说写了。大一是打基础的,大二可以接触专业期刊了……什么时候发论文?又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发论文,当然还有牛逼到能在《自然》这样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论文的华清学神们。 华清大学里划水的学渣们很少,学霸是遍地走的,学神则超越学霸的存在。 夏晓兰好不容易进化成了学霸,发现自己头顶还压着一个学神,这感觉太酸爽了。学神的进化也是需要时间的,就说发论文这事儿,不到大三、大四,正常学生会想到去发论文? 宁雪曾经说夏晓兰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了无关紧要的事上,夏晓兰抬头去看宁雪,宁雪也抬头,还对她笑了笑。 来自学神的王之蔑视,让夏总比较受伤。 然而让夏晓兰马上憋一篇论文出来是不可能的,她憋不出来,专业知识还不够。 虽然实践上,她已经走到好多同学前面,那些终归是野路子,在乡下修的房子结构又不复杂,就连读书不多的泥瓦匠都知道怎么打地基怎么砌墙,夏晓兰和龚洋设计的“乡村小别墅”,依照的还是上辈子的见识。 用到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让她写论文。 想到杜兆辉说没有女建筑师,还有在英语竞赛口试环节时,她自己说要当一个女建筑师,夏晓兰觉得自己在专业上该更用功了——宁雪家学渊源,有宁彦凡当靠山,但也要宁雪本人够努力,才能把与生俱来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实力。 班会开完了,奖学金名单没公布,夏晓兰离开教室的时候,被宁雪叫住: “夏晓兰,这周末你有没有空?” 宁学神这是有啥指示? 周末的话,说好要请307寝室的室友们去家里玩啊,夏晓兰还没来得及摇头,苏静已经在背后偷偷掐她腰: “没事儿,她周末可闲了!” 752:宁学神的邀请(3更) 苏静打岔,宁雪根本不听的,她只看夏晓兰的意见。 夏晓兰有点迟疑,“星期六还是星期天?” 宁雪看她一眼,“是周末两天。” “那不行——” 夏晓兰刚拒绝,苏静掐她更用力了。 宁雪显然也没想到,想起爷爷交待的任务,她耐着性子给夏晓兰解释:“周末我要去现场当助手,他们需要两个助手。” 他们是谁? 又是什么现场? 肯定是和建筑专业有关的了。 “需要两天的时间?” 看见宁雪点头,夏晓兰也只能忍痛拒绝,忍的是苏静掐她的痛,现在还穿冬装呢,苏静这臭丫头手劲真大,隔着衣服都掐的她疼。 宁雪皱眉,眼神也不太对了,夏晓兰觉得学神认为她烂泥扶不上墙。 不过宁雪也没说什么,她也不是勉强人的性格,夏晓兰说没空也就算了呗。 宁雪一走,急坏了苏静,“晓兰,你是不是傻啊,多好的机会!宁雪去当助手的地方,那肯定不是一般的机会,你怎么不抓住?” 苏静压低了声音将夏晓兰扯到一边:“万一能瞧见宁老呢!” 夏晓兰已经瞧见过宁老了,同样两只眼睛一个嘴巴,沾于奶奶的光,她还参观了一下宁老的工作室。 这时候说出来怕被苏静掐死,夏晓兰选择了安静如鸡。 “别掐,我问问宁雪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咱们都约好了周末要去我家,哪能反悔?” 苏静恨铁不成钢,“一顿饭不吃也跑不了,再说我们能自己找着去你家,你该和宁雪干嘛就干嘛去,不耽误我们在家自己玩!” 夏晓兰惹不起苏静这么凶的社会姐,被批评的抱头鼠窜,赶紧要去找宁学神承认错误。 哪知隔壁寝室去问,宁学神并不在。 “阿雪回家了,今天过大年呀!” 305寝室的人说起来很是羡慕,宁雪是本地人,只要没课的时候都能回家,平时不在外留宿,周末却能回家睡觉。夏晓兰也想回去的,正月十五,应该和家里人一起过。 回去也是吃一顿晚饭,夏晓兰自己请了寝室的人周末来家里做客,刘芬一点也没嫌麻烦,反而很高兴。 “周六来?” 夏晓兰点头,“刚开学,周六应该都有空,不过您要去羊城,来得及么。” “10号走也不要紧,15号我肯定能回来。” 本来是9号出发的,刘芬还没招待过夏晓兰同学,她记得去年去县一中开家长会,那些高中学生对她很友好。 307寝室里,刘芬只见过杨永红。 她是个女儿奴,夏晓兰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她都想认识,这样她能更了解自己闺女。当妈的不怕麻烦,不怕孩子有啥事都和她讲,怕的恰恰是孩子有啥事都不讲,关闭了心门筑起高墙,让家长没办法靠近! 夏晓兰想了想,把宁雪叫她周末去当“助手”的事告诉了于奶奶。 她和宁雪本没什么交情,宁雪要叫她,肯定因为于奶奶和宁彦凡的交情。 “叫你去,你就去呗,你室友们要来,我和你妈给招待好。” 于奶奶没去宁彦凡那里凑热闹的意思,人家是建筑大师,一把年纪还带了好多学生,搞个人工作室。她一个没工作的老太婆,上门岂不是耽误宁彦凡时间。 于奶奶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除了替夏晓兰培训店员,利用空闲时间,她还在偷偷兑换美元。 银行里有八万块钱,于奶奶都取了两万出来,每次她也不贪心,只在黑市兑换一点点。到京城这么多天,她去过两次,兑换的美元加起来才几百块。 于奶奶怕钱多了被人盯上,她一个老太太又打不过,每次都是小额换,还一次换一个地方。 夏晓兰家三个人,就没有不忙的。 豫南的风俗是“十五扁,十六圆”,正月十五过大年要吃扁的,就是饺子。 夏晓兰在家吃完饺子坐车回学校,校门口碰见宁雪和季江源走在一起。宁雪说什么,季江源好像在反对,季江源真有本事,能把宁雪气的脸发白。 小白脸子,怎么能欺负宁学神! “宁雪同学,我问你点事儿行不?” 夏晓兰把宁雪给拯救走了,因为季雅闹过的事,季江源在夏晓兰面前抬不起头,面对夏晓兰一直是退让状态,瞧见夏晓兰冒出来,季江源简直是退避三尺。 赶走了小季,夏晓兰忽然又想起来,汤宏恩在追求她妈,这真是理不清的关系。 “什么事?” 宁雪还记着夏晓兰拒绝她的事儿,态度不冷不淡。 夏晓兰厚着脸皮向宁雪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接受宁雪的邀请——宁雪哪里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夏晓兰还挽着她的手,她不太习惯和人亲密接触,想把胳膊从夏晓兰手里抽出来,夏晓兰力气特别大! 宁雪试了几次没成功,干脆放弃了尝试,就想赶紧把情况说明拉倒。 这事儿的确是宁彦凡的缘故,让宁雪找夏晓兰去的,宁雪就是完成任务: “星期六早上8点,我们在菜园街见。” 宁雪低头看了眼夏晓兰脚上的皮靴,加了一句:“你穿一双走路舒服的鞋,晚上几点能回家还不一定。” 菜园街? 夏晓兰觉得有点耳熟,她也没多想,宁雪总不会把她拐去卖掉: “那说好了,周六我在菜园街公交站台那里等你。” 宁雪也没问夏晓兰为啥又改了主意,宁雪看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原因。现在夏晓兰给她展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她的任务能完成。 夏晓兰还是挺期待的。 和307寝室的室友们也说好了,周六下午她们先去什刹海,夏晓兰把家里地址给了。周六早上,她坐公交到了菜园街,宁雪已经在公交站台等她,先看了她的鞋,见夏晓兰从皮靴换成了运动鞋,还带着纸和笔,宁雪比较满意。 “走吧,我爷爷他们都在园子里了。” 园子?哪个园子? 夏晓兰发现宁雪把她带到了一处园子,或者说正在修建中的工地——大观园三个字,夏晓兰瞧的清清楚楚,绝对不可能出错! 她最近和“大观园”真有缘! 753:我的晴雯来了(4更) 她说耳熟呢。 大观园可不仅是修来拍《红楼梦》的,和恭王府、颐和园这些地方一样,好多来京的游客都会刷一刷大观园这个景点。 夏晓兰只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在附近吃过饭,却没有进去逛一逛。 以前她对这些人造景点不屑一顾,又没有文学细胞,不会因为名著和电视剧的影响来参观大观园。电视倒是看过,注意力都在演员角色身上,没去留意充当拍摄背景的大观园。 “今天我俩的任务就是给我爷爷当助手,现场还来了红学家,古建筑学领域的专家,南边来的园林学者,清史研究学者……这里以前是皇家菜园。” 宁雪飞快的给夏晓兰介绍着情况。 如果宁雪早点和她讲是来大观园,夏晓兰还能临时抱佛脚,在家里翻一翻《红楼梦》原著。 连红学家都来了,大观园肯定要按照书里描写的来修,夏晓兰对照着原著,应该能感受的更仔细,现在她几乎是被赶鸭子上架,搞了个措手不及。 宁学神也有小情绪,夏晓兰怀疑是自己先拒绝又掉转头抱大腿的无耻行径让宁雪不舒服,又觉得宁雪不会这样无聊。 或者,宁雪不会想到,她是个没有名著情节的钢铁直女。 皇家菜园,顾名思义就是给皇室种菜的地方,明代在这里建了嘉疏署,这次大观园就是在嘉疏署的原址上改建的。 如何利用嘉疏署原本的景致,花最少的经费,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还原出来,是所有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专家们的时间值不值钱? 红学家只怕不要工资都想往这里冲,红学分为好几派,每一派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统。 在报纸杂志上打嘴炮有啥意思,谁也不服谁的。 若是被邀请来修大观园,就像有了官方认证,打嘴炮时都有底气:你厉害,你厉害咋不请你去修大观园? 这就是资历。 至于其他清史学者,园林艺术家,包括宁彦凡这样的建筑大师,请来就请来了,85年的人力是最不值钱的,宁彦凡自己开工作室还好,以前在单位上班时,每月的工资也不会太多。 把所有专家和大师们凑一起,都没有修园子的材料值钱。 大观园其实已经修了一部分了,夏晓兰记得最清楚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潇湘馆”,另一个是“怡红院”,书里男女主角住的地方嘛,她印象比较深刻。 一路小跑着,跟在宁雪身后,和大部队汇合。 两个年轻女孩儿,出现在一堆老头儿和中年男同志中间,着实显眼。 夏晓兰就想默默当个小助手,感受下跟在大师身边做事的氛围,哪知宁老一侧头,其他人就跟着宁彦凡的视线看过来。 “夏同学?!” 人群中,还有张眼熟的脸,赫然是之前在崔主编家里见过的王林树导游。 王导挤开了挡在面前的人,“夏同学,你改变主意了?不想演晴雯,还有其他角色嘛,我们再好好研究一番,总能挑到合适你的……” 王导很任性。 别人很不满。 乱七八糟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呀,现在的年轻姑娘这么豁的出去,想要演戏,还摸到大观园来了?难得今天这么多学者专家齐聚一堂,怎能被一个女演员打乱了节奏! 王导是真的热情,夏晓兰的尴尬也不假: “王导,您误会了,我不知道您在这里,我今天是来当助手的。” 宁彦凡呵呵笑,“夏同学是我叫来的当助手的,王导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学建筑的,拍什么戏,能拍戏的人全国到处都有,脑子能考上华清的有多少? 宁彦凡再不张嘴,被王林树一忽悠,年轻姑娘定力不好,真的放弃建筑专业转投荧幕,宁彦凡觉得自己对于奶奶很不好交待。 王林树一拍脑袋: “我又给忘记了,你是建筑系的学生,后生可畏啊,这么年轻能给宁老当助手。” 也不能怪王林树,众人刚好站在怡红院里,王林树乍然一见夏晓兰,就觉得他的‘晴雯’来了,故而失态。 别说王林树,在场的两个红学家,一见夏晓兰也觉得她形象上佳,王导要找‘晴雯’,这不是活脱脱个‘晴雯’么,唯一尴尬的就是,让夏晓兰当‘晴雯’,可能比演‘黛玉’的女演员漂亮。 然而红学家的纠结是杞人忧天,人家夏晓兰是宁彦凡叫来帮忙的助手,他们有什么心思都只能按下不提。 夏晓兰乖乖跟到宁彦凡身边去,宁雪脸上有好奇,夏晓兰压低声音: “一会儿和你讲。” 这个小插曲没影响到刚才的讨论,王导瞅了一眼夏晓兰,指着光秃秃的庭院:“这里要种几株芭蕉,另一边种西府海棠,绿肥红瘦,是曹公自己写的……” 王导说的是景子,他是导演,想的是怎么取景好看。 宁彦凡又不是园林艺术家,他一个修房子的,和一群研究《红楼梦》的说什么,他让夏晓兰和宁雪来当助手,不是来听红学讲座的。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夏晓兰跟着宁彦凡走,老爷子将她和宁雪带到旁边一处空地,上面是防水布搭的棚子,地上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缺口的石墩子,有发黑的窗棂子,还有整根运来的梁柱,有几个师傅在用刨刀清理木材,还有拿凿子清理破石墩的。 “像大观园这种项目,我们叫仿古建筑,材料一半真一半假,用现代的技术,还原古代的建筑……” 夏晓兰抓紧自己的笔记本。 这哪里是来当助手,分明是来听大师开小课的,还是现场教学! 古建筑赏析,这门课上学期建筑系也开设,课堂上讲的唾沫横飞,哪有结合现场的教学生动有趣。宁彦凡借着大观园的修建,给孙女宁雪开小灶,居然把夏晓兰给揣上——这样的机会,无怪苏静要掐她。 宁彦凡讲了一会儿,让夏晓兰和宁雪拿着两把小刷子,亲自去清理窗棂木刻的灰尘,夏晓兰蹲在地上一下下刷,什么晴雯,什么拍电视,她通通顾不上,能听宁彦凡多讲几句,才是真的啊! 754:学神布置的作业(1更) 一点点扫去尘土,窗棂的原貌就露出来了。 夏晓兰也不知道这是哪里运来的材料,宁彦凡说古建筑改建不是推翻了重新来,而是尽可能利用原来的一些老物件,改建不是凭空修建,要因地制宜的改。 “建筑是人修建的,它就加进去了人的主观意识。” 曹公究竟是不是写的清朝,到现在都在争论不休,可要建大观园,只能把争论放下,大观园就是典型的明清四合院风格。 大观园是去年开始修的,快一年的时间,园子的整体轮廓已经出来了,宁彦凡在工棚里给夏晓兰和宁雪来了段现场教学,就让宁雪带夏晓兰去转一转。 “如果对古代建筑这一块儿感兴趣,可以多看看。” “谢谢您!” 夏晓兰明白了,这不是来当助手的,当助手她还派不上用场,要说给宁雪讲课她来蹭课也不像,宁雪需要这么简单的教学?学神都能发论文的水平,这些课程宁雪早该学完了。 就是这大观园,从去年到今年,宁雪只怕没少往这边跑。 所以这场“教学”,应该是针对夏晓兰一个人的。 总不会是宁老看她骨骼清奇是个学建筑的奇才,非要把一身本事倾囊相授,只能是因为于奶奶的缘故……夏晓兰准备带于奶奶一块儿到京城住的时候,并不知道于奶奶认识宁老,这事儿还真是因缘巧合。 学神不愧是学神,宁彦凡说转一转大观园,宁学神自己给夏晓兰派了任务。 她丢给夏晓兰卷尺和绳子,“你绘一张大观园的建筑平面图吧。” 夏晓兰能说不吗? 她还得感谢学神的关怀。 建筑平面图……大一上学期根本没学,夏晓兰还是自己查资料知道些,她画过简单的平面图,是给龚洋照着修乡下房子的。专业的平面图,夏晓兰还真没经验。 而且还是大观园这么大的建筑群。 夏晓兰有点牙酸,她不能当着宁雪的面说自己不会,说自己办不到。 往好处想,学神没让她画施工图,还是给她留了一条活路的。 宁雪也不是为难人,没有宁雪帮忙拿卷尺,夏晓兰连尺寸都量不对,这个工程量绝对不是周末两天能干完的,周末两天,她可能就画个简图出来,完整的大观园平面图还有的画! 一边比划记录,夏晓兰想起刚才的插曲: “我和王导就是见过一面,他想叫我去拍戏,我没同意,没想到你叫我来大观园,王导也在。” 可能在宁雪的世界里,除了建筑学,其他都是不务正业, 夏晓兰也不想宁雪对她的印象更坏,夏晓兰知道什么是正事,对拍戏没兴趣。 宁雪点点头,“继续量吧。” 嘴上不说啥,学神的表情可柔和多了。 夏晓兰发现宁学神还是挺好相处的,可能是宁老的吩咐,可能别的原因,宁雪耐心的陪着夏晓兰一点点把尺寸量了。时不时给夏晓兰讲点专业知识,量尺寸这个活儿不轻松,要重复下蹲,搞了一上午夏晓兰就腰酸背痛。 宁雪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 她俩不知不觉,已经远离了那群专家,直到中午了,有人喊开饭,夏晓兰才能暂时休息下。 “走吧,吃了饭再量。” 中午饭就在大观园里吃的,这里有不少师傅在干活儿,还有夏晓兰见过的一群专家,包括宁彦凡在内,大家的伙食都没差别,全是一样的。 空地上放了几张大桌子,饭菜都用大盆装着,洗干净的碗筷在箩筐里,自己拿碗添饭舀菜,桌椅是不可能有的,随便找一个地方坐着吃。 “宁老师,您有什么忌口的吗?” 宁彦凡摇头,“不挑食。” 夏晓兰就屁颠颠跑去给宁彦凡端饭菜了。 旁边的一个专家挺羡慕,“有助手就是好。” 宁雪不想和一群人挤了,在爷爷身边守了会儿。宁彦凡问她:“上午怎么样?” 问的是夏晓兰上午表现的咋样,宁雪的评价很中肯:“不怕吃苦,也好学……就是油滑,浪费天赋。” 宁雪不仅一次说夏晓兰油滑了,宁彦凡不置可否: “你还是太年轻。” 不是人人都能一心钻研的,每个人家庭不一样,生活中要面对的东西不一样,精力肯定会分散。 要求别人心无旁鹫,安于清贫,醉心于学术的……往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宁彦凡和于奶奶谈过,知道夏晓兰的家庭背景,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仅靠认真学习怎么可能! 夏晓兰如果像宁雪一样,不用考虑其他事,也不可能在京城安家落户。 生活的担子,就会全部压在她离婚的母亲身上 ,那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中年离异,没有夏晓兰那样聪明的头脑,不是夏晓兰带着母亲出来闯荡,靠她母亲在乡下农务来供夏晓兰追求学业,肯定是十分辛苦的。 有人能忍受这种清贫和辛苦,认为忍几年就过去了,当然是自己的学习更重要。 有人不能忍,既不想自己吃苦,也不愿意亲人勒紧裤带牺牲,干脆就自己亲自找改善生活的门路。 哪一种选择都不算错,宁彦凡是过来人,宁雪从小就一帆风顺,没有经受过波折,自然无法对夏晓兰的选择感同身受。 爷孙俩都没说话,夏晓兰端着饭菜回来了。 宁彦凡说没有忌口的,夏晓兰考虑到他的年纪,还是选了比较软烂的菜,米饭和菜是分开装的,还给宁彦凡端了一碗米汤。 宁雪赶紧帮她接过碗,夏晓兰笑眯眯的:“宁雪同学,你想吃什么,我替你打回来。” 宁雪看了她一眼,夏晓兰很理直气壮:“你这一上午都在教我画图,替你打个饭菜还不应该么?” 果然是油滑! 宁雪摇头,“我自己去吧。” 孙女一走,宁彦凡笑了笑:“阿雪的脾气一直让我头疼,晓兰,谢谢你包容她。” “您说笑了,宁雪同学这样的真性情很好相处的。” 有本事的人,从来不怕有脾气。 宁雪这算什么,连国营饭店手艺好的厨师都傲气,宁雪有本事,就有资格特立独行,不被人际交往的规矩束缚。规矩是给普通人守的,不是给天才准备的——夏晓兰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运气有点好的普通人,也别把自己当天才,乖乖做好学神给布置的作业呗。 755:热情的室友们(2更) 夏晓兰没觉得丢面子,能学到东西,给学神当小跟班也没关系。 面子没有里子重要,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么文绉绉的话,夏晓兰知道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东西。她要不学建筑学还算了,打定主意好好学,有开小灶的机会,夏晓兰怎么会放弃? 吃完饭她收拾碗筷,王导又凑上来。 王导凑上来给了她一个联系方式:“万一你以后对拍戏感兴趣,一定要联系我!” 王导觉得夏晓兰适合晴雯,倒没想过让夏晓兰去演《红楼梦》的两个女主角,不管是黛玉还是宝钗,都有了适合的女演员。漂亮的脸蛋是一回事,气质是另一回事,王导很满意现在的黛玉和宝钗,气质太契合了。 夏晓兰心想自己怎么会对拍戏感兴趣,不过她也没拒绝王林树的热情。 “王导,我们说不定还真有机会合作。” Luna品牌做大了,拍拍广告是可行的,夏晓兰把王导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还交换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宁雪刚好瞧见了这一幕,夏晓兰顿时有种出轨被抓的心虚: “我想请王导以后替我拍广告,宁雪同学,我家是开服装店的,主营女装,过几天京城的新店开张,欢迎你来逛逛!” 宁雪点头,“继续量尺寸吧,早点量完,你也能早点回去。” 两人走到一边,夏晓兰才说道,“其实我那天拒绝你,是因为和室友们说好了周末请她们到家里做客……宁雪同学,你愿不愿意去我家做客?” …… 周六上午,307寝室的作息时间没变化,该起来背英语的,照常起来。 去图书馆自习的,洗衣服的,做作业的,周末生活井然有序。 等吃了中午饭,307寝室的就凑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晓兰请我们去吃晚饭,我们不能真的晚上才到吧?” “那哪儿成!” “要不,我们提前去晓兰家,帮阿姨做饭?” 这个是可以有的。 周丽敏又补充一点,“我们总不能空手上门吧!” 谁家也不会这样教孩子,第一次上门做客,多少要拎点东西去。 只是307寝室的几人,家庭条件都不同,东西买贵的还是便宜的,是个问题。平时话不说的陈依一主动发言,她声音特别温柔,是个很通透的姑娘: “让谁买都不合适,大家凑一凑份子钱,我们买几斤苹果去,或者再买点鸡蛋,晓兰家也能用上。” 顶好吃的国光苹果也不贵呀。 鸡蛋比较贵,一块多钱一斤呢。 但307寝室除了夏晓兰也还剩7个人,一个人出一块钱,买苹果和鸡蛋也差不多呢。 陈依一的提议,让杨永红都心情轻快,“我同意依一的提议,你们有意见吗?” 杨永红家是最困难的,一块钱她都能承担,其他人更不可能有意见。 大伙儿把钱凑到一块,陈依一和周丽敏去买东西。苹果买了点,剩下两块钱,要买两斤鸡蛋都不够,陈依一拿出自己的钱包:“剩下的钱我给了吧,我生活费有空余的。” 周丽敏拉住她手腕,“咱俩一块儿给,我就知道你不带老大来买东西,就怕老大多出钱。” 杨永红基本上是不从家里拿生活费的,全靠学校发的生活补助过日子,就这钱杨永红都要靠攒,陈依一不想杨永红为难,才出了主意。 陈依一也没和周丽敏争,两人一块儿把剩下的差价补了,提着东西往回走。 307寝室不是人人都买了自行车,没买车的就搭其他人的车,现在的自行车后座都有架子,随便搭一个女生没问题。苏静是京城人,什刹海她还是知道的,到了那地方再找夏晓兰家呗,反正也给了地址。 一群年轻姑娘,嘻嘻哈哈的骑车往什刹海去,很快就到了地方。 “这地方真好看!” “当然好看,以前就给达官贵人们游玩的地方。” 反正都来了,正好顺着什刹海骑了一圈,才找去夏晓兰家。 “是这家吧?” “应该是,走,去敲门问问。” 年轻的女孩儿,身形不臃肿,朝气蓬勃,就没有丑的。一群这样的年轻女孩儿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话,吵的隔壁赵大爷家鸟儿也很躁动。 刘芬早就在家等着,于奶奶跑去给店员们上培训课了。 听见有人敲门,她开门就认出了杨永红。 “阿姨,刘阿姨是吧,这就是晓兰她家,没找错!” 刘芬听见杨永红的冀北口音就亲切:“没找错,是晓兰家,你们都快进来。” 七嘴八舌的叫着阿姨好,跟着进了屋。 苏静还以为夏晓兰家买房,是买了四合院里某个单间,哪知道小六家阔气成这样,整个院子只有刘芬一个人,没有违章搭建,没有吵闹的邻居,这院子都是晓兰家的? 苏静偷偷咂舌。 这居住条件,可比绝大部分京城人强好多。 现在个体户这么赚钱了? 苏静觉得,夏晓兰家绝对不是简单的个体户。 她们来之前,刘芬在择菜,为晚上的饭菜做准备。这七个人一来,刘芬就被按到了椅子上坐着,“阿姨,您看电视,我们来做饭。” 也没谁是上不得台面,夏晓兰不在,也不耽误她们和刘芬聊天,个个都有自信,把东西从厨房搬到了客厅,大餐桌充当了案板,一边看电视,一边揉面干活儿,分工还挺明确呢。 基本上是轮流介绍自己,刘芬发现自己一会儿就把七个人谁是谁,都给记清楚了。 刘芬当然高兴,这些女孩儿们性情好,人聪明,晓兰能和她们交朋友,证明晓兰本身也很好。 等夏晓兰回家时,发现她妈已经快成了大家共同的妈……原本只是腰酸背痛,现在连心都有点酸,她有点小醋,苏静那个厚脸皮哄得她妈眉开眼笑,夏晓兰自己还被宁学神冷冷拒绝。 这世道,真没天理。 “晓兰回来了!” “可回来了,快坐快坐。” 刘芬满口夸夏晓兰室友们,这群姑娘真热情。 夏晓兰量了一天的尺寸,明天还要再去,累的脑袋一片浆糊,她总觉得自己忘了一件事,应该是挺重要的大事,一直没想起来。 756:预言成真?(3更) “我听见夏晓兰邀请你去她家玩,你为什么不去?” 宁彦凡不解。 宁雪顿了顿,“没什么好玩的,我和她又不是特别熟。” 夏晓兰邀请了307寝室的室友去家里,宁雪和她们都不太熟,跟着夏晓兰去,307寝室的人说不定会尴尬。宁雪也知道自己不太好相处,不习惯和人打交道,她不愿意去破坏气氛。 经营友情同样要花精力,如果不是爷爷的要求,宁雪不可能和夏晓兰有这么多接触。 至于和夏晓兰当朋友么,宁雪也不是抗拒,但想要她更主动也不可能,她和夏晓兰还没好到要上门做客的地步——事实上宁雪也不懂,同学和朋友是两种状态,当同学是因为考到了同一所学校,报考了同一专业,分到了同一班,这些又能证明,同学感情就能很轻率的转变成友情了? 宁雪把自己的疑惑向爷爷讲了,宁彦凡有点吃惊: “阿雪,你怎么能这样想?同学之情质朴珍贵,学校的环境很单纯,你们虽然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性情也不同,但你们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学建筑……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志同道合,志趣相同,就能成为朋友,你以后再也遇不到这样的机会。” 同学之间争什么? 争谁的专业成绩好,争竞赛,争奖学金。 这些竞争都是良性的。 等宁雪出了校园,不管是分配到哪个单位工作,和同事之间的竞争就意味深长了。为了一次评优、一次晋升,相互扯后腿的事永远不会断绝,同事之间的竞争是成年人的世界,同事之间要转变成真朋友,才很艰难。 宁雪若有所思。 宁彦凡说她需要朋友,宁雪看一下身边的人,好像也只有季江源和夏晓兰顺眼点。 季雅拉低了宁雪对季江源的印象,她认为季江源太软弱,竟然无法制止季雅蛮横无理的行为,这让宁雪很失望。 至于夏晓兰,给宁雪的观感很复杂。 一会儿干点让宁雪欣赏的事,宁雪想把她划入聪明人的阵营,夏晓兰又要干点让宁雪不认可的事。 宁雪对夏晓兰有种恨铁不成钢的观感……她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危险,夏晓兰怎么样,她为何要这么关注?! …… 夏晓兰的室友们在她家渡过的半天总体来说很愉快。 刘芬觉得她们热情,她们还觉得刘芬通情达理好说话。加上没有其他人打搅,院子很清静,说什么话都不用顾虑,饭菜还是大家共同劳动协作的成果。 手艺好不好是其次,热闹有趣最重要。 所以第一次到夏晓兰家,所有人都挺开心。 等夏晓兰送走她们,刘芬还在笑,她听出来女儿在寝室很受欢迎,能有这么多朋友,刘芬很高兴! 要知道以前在乡下,夏晓兰是没有朋友的。 一个是夏晓兰掐尖要强,本身就不好相处,再一个村里的环境气氛不对,就说和夏晓兰年纪相仿的夏红霞,还是亲堂妹,与夏晓兰向来都是针锋相对,夏晓兰可没带过同学回家。 “你今天去给宁老师当助手,咋样?” 夏晓兰把自己的本子拿出来,“量了一天尺寸,宁老让他孙女带我,他孙女也是我们专业的,专业成绩特别好!” 宁彦凡是谁,夏晓兰给她妈讲过,刘芬知道是华国特别厉害的建筑大师,大一的学生给宁彦凡当助手?宁彦凡连研究生都要挑,通常博士是及格条件! 这都亏得于奶奶的关系。 刘芬心里很感激,于奶奶其实没当回事儿。 夏晓兰要是太笨,宁彦凡也瞧不上啊,是夏晓兰自己够争气,考上了华清建筑系。这就相当于一个门槛,能让于奶奶在宁彦凡面前提起来,毕竟宁彦凡的亲孙女,也是念的华清建筑系。 “阿芬,你明天还要去羊城,行李收拾好没?” 这次去羊城,不能再带现金,西单和秀水街两个门店,要把春装的货铺满,怎么也要七八万。 以现在华币的面值,就相当于后世带着七八十万现金出门……刘芬一个女同志,夏晓兰不放心。学校那边不好请假,要不然夏晓兰都想陪着她妈一起去。 刘芬已经跑过几次羊城,对于出远门并不怕。 选好货,给了钱,货都是靠火车运回来的,也不需要刘芬自己扛。 难就难在选货上,一下子开了两个服装店,要是她选回来的货卖不动怎么办? 夏晓兰叫她不要犯愁: “没有卖不动的衣服,只有不够努力的销售员。” 别人是摆摊,夏晓兰开店。 别人随便招个人,夏晓兰从礼仪到销售技巧都教,就是为了让刘芬省力。 唯一不能放开让店员去搞的,就是货源,这个必须刘芬亲自去挑。 第二天早上,夏晓兰亲自把她妈送上火车,自己又跑到大观园接着测量和画图,周末两天的辛苦,让夏晓兰累的倒床就睡。 鹏城。 同样的时间,杜兆辉也结束了忙碌。 过年那几天,杜家的走私船再次被扫,这个年也只有杜兆辉过得太平,香港那边据说是鸡飞狗跳。杜兆辉是真的忙,夏子毓那个神叨叨的预测,早被他抛在脑后,夏子毓本人也早就离开鹏城返京。 失踪的夏家人也没消息,杜兆辉也没用心找。 夏大军就是个保镖,保镖的家人还能抵得上集团在特区上亿的投资? 可是3月11号这天,杜兆辉睡到中午才从宿醉中清醒,一个助理敲门进来。 “大少,苏联真的有大事发生……原领导人在昨天因病逝世,今天早上,新的领导人上任。” 助理说话也磕磕巴巴。 苏联那个大个国家,选领导人就像开玩笑。一夜之间就变了朝代,现在新闻都还没出来,是杜兆辉让人特意留意苏联的动静,助理此时才有消息汇报。 “你说什么?!” 杜兆辉都忘了这件事,现在是几个意思,夏子毓一个女大学生,是具有预言能力,还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情报渠道? 助理把得到的消息又讲了一遍,杜兆辉仍然觉得难以置信。 直到晚上的新闻联播,邻国的领导人更换这种新闻,不可能被无视。 新闻联播不仅要通报这则新闻,还要介绍苏联新上任的领导人,一个原本掌管农业的官员,在各方势力的妥协商议下,出乎意料成为红色大国的领导人。 晚报几乎是和新闻播出时间一块儿发行的,在京城,夏晓兰瞧见报纸,终于想起来自己遗忘了什么大事——换届,把苏联葬送的领导人,就是在这天登上了历史舞台! 757:主动权(4更) 居然忘了这样的大事。 夏晓兰看着晚报,也就嘀咕两声。 她记得更清楚的是苏联解体的时间,因为那和她切身的利益有关,夏晓兰想不记住都难。 至于这事儿,她只有模模糊糊的记忆,还是上辈子看人物传记给记住。废话,上一辈子的1985年,夏晓兰还是个8岁的小丫头,被表姨妈收养了,整天琢磨着如何讨表姨妈全家的喜欢,又不是妖孽,咋会关注这种事。 夏晓兰捏着报纸抖了抖,有时候当先知很寂寞。 也就只剩下6年多的时间,苏联就要解体,说出去谁信! 苏联解体的时间可是清清楚楚记在了她的小本子上,拉着一火车皮的小商品,能把苏联的飞机换回国的段子,只有苏联解体,陷入一片混乱的时间,才有可能发生。 一本万利的买卖,没有一个商人会拒绝。 这样的盛况,夏晓兰不可能不记下来。 但也仅限于此。 夏晓兰也只是对新闻感慨一番,这事儿对国内的大环境影响不大,对她的个人生活影响更小。 她就是社会主义的小螺丝钉,操心这种国际大事,没意义嘛! …… “子毓,你怎么有点心不在焉的?” 开学好些天了,夏子毓也从鹏城回学校,王建华觉得她人回来了,魂儿却没回来。 在特区到底发生了什么,王建华感觉到自己和子毓有了隔阂。 “没什么,建华,我想去学校外面走一走,你陪我去吧。” 学校里看不成电视,夏子毓今天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杜兆辉真是高看她了,她根本没有资源去接触到什么情报,华国的情报部门,也不可能预测到苏联上一任领导人会在3月10号去世,而新的领导人连夜就会上任。 夏子毓需要新闻报道的确认,来让自己心安。 王建华只能陪她出去。 “二叔也算苦尽甘来了,现在跟着香港老板工作。” 一路上,王建华没话找话,夏子毓心不在焉,当保镖算什么苦尽甘来。香港的小开,还能真的看重保镖不成?她二
相关推荐:
兽人美男后宫
玩具
小姐垂怜_新御书屋
九天战神
过气男演员的春天
末世重生,带空间和死对头赢麻了
[清穿同人] 清穿之侧福晋悠闲日常
仰望(1v1 BDSM)
进击的后浪(诡异入侵)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