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神都猛虎 > 第132章

第132章

有任何牵连。 杜大少爷觉得有点意思,有捷径还不走,她觉得自己能奋斗成什么样? 看上去挺聪明的,就是硬邦邦的,有着不合时宜的“骨气”,这是内地大学生的通病,还是夏晓兰是个特例——一个堪称尤物的女孩儿,总是要叫杜大少爷多关注几分的,但杜大少爷的关注,绝对不是男人对女人的一见钟情。 瞧见个长得挺精神的小猫小狗,杜大少爷兴致来了想逗逗,没想到性子还挺烈,这不一下从众多宠物中脱颖而出了吗? 杜兆辉不是什么好人,而是个恶劣的混球。 有人不顺他心意,总会叫他暴躁无比。 623:有钱还阴损(1更) 杜兆辉提议夏晓兰去香港拍戏,夏晓兰知道80年代香港娱乐圈的黑暗,可被他这个提议给恶心坏了! “晓兰,干什么去了,瞧你气呼呼的?” 周丽敏叫住她,夏晓兰摆摆手:“快别说了,又碰见那位港商大少爷,他问我要不要去香港拍戏!” 说给别人听可能还没啥,说给周丽敏听,她的反应也很大——周丽敏就是羊城人,那些港台的女明星怎么样,羊城能看见香港的杂志和报纸,周丽敏涨红了脸,气的声音都发颤: “晓兰你可千万别信他,当女明星不是什么好工作。” 今天这个女明星傍上已婚的富商,明天另一个女明星又抢,娱乐报纸整天都是这种乱七八糟的花边新闻。周丽敏觉得那是最差的选择,晓兰都考上华清了,又不是活不下去,干嘛要去香港拍戏……呸,那个琤荣集团的杜兆辉,瞧着人模狗样的,原来不是个好东西! “我肯定不去,就是这人挺烦的。” 夏晓兰发现了,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自说自话,不管是丁爱珍、梁家人,还是季雅,乃至杜兆辉。 这些人都是特权阶级,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总觉得自己决定的事是对的,哪怕夏晓兰再三拒绝,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尊重? 是不存在的。 这些人都只会尊重比他们强,至少也要和他们平级的人! 就比如小姨刘芳一家人,觉得夏晓兰没靠山,就能肆无忌惮的算计她。要是如今的夏晓兰,梁家忍想必也不敢强迫她嫁给樊镇川。 再后来就是季雅,夏晓兰虽然有了“靠山”,到底不是自己的真本事,季家态度可敷衍了。 香港杜家在华国虽然没有权,却是金光闪闪的投资商,杜大少爷当然也不用把夏晓兰一个女大学生放在眼里。 大少爷为何要尊重一个保镖的女儿? 杜兆辉没其他人过分的是,没通过学校给她施压。要不然,刚刚捐了500万给学校,杜兆辉只要和学校一说,让夏晓兰去香港看一眼亲生父亲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呵呵,旁人还最容易同情弱者,夏大军现在受伤,就是弱者! 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能把夏晓兰堵的哑口无言。 夏晓兰不爽的原因就那点,不被尊重,一个人想获得所有人的尊重本来就不容易,夏晓兰自认还有几分本事,她能比现在做的更出色。但时间太短了,不允许她把事业版图完全展开,这些人就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 夏晓兰和杜兆辉不是深仇大恨,杜兆辉让她心情不爽,没有像季雅那样给她带来麻烦。 这种不爽,除了针对杜兆辉的混账,更多是针对她自己的。 混的还不够好啊! 周丽敏都替夏晓兰抱不平,夏晓兰反而没那么气了。 “算了,我不和这种人计较,他要是再听不懂拒绝,我就把事情告诉学校。” 捐钱了不起啊,就能骚扰女学生啊? 夏晓兰从来不怕把事闹大,杜兆辉要再不死心,夏晓兰不仅要告诉学校,还要去派出所报案,说杜兆辉哄骗她去香港,可能是拐卖人口,可能是要把她发展成间谍?反正怎么恶心杜兆辉,她就怎么说呗。 周丽敏听的瞠目结舌,半晌后才竖起大拇指: “我白担心你啦,别管是谁,都不能轻易欺负咱家小六!” 夏晓兰简单粗暴的做法启迪了周丽敏,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去派出所找公安,杜大少爷应该庆幸现在是85年1月了,他要早的半年来,去年夏天那会儿严打都还没结束,晓兰去派出所妥妥能告他一个流氓罪! 港商又咋啦? 严打的时候,就算是干部子弟犯了事也是从严处置! 周丽敏拽着夏晓兰在校园里走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自信打哪儿来,是因为她们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身份,是因为无所求,不会对金钱弯腰,港商阔少算什么,80年代的大学生就能鄙视对方,能不在乎! 杜大少爷不尊重人,也不是个例。 不在乎夏晓兰意见,也不把王副司长放在眼里。 王副司长马上给了杜大少一点颜色看,杜兆辉接到通知,说这笔捐款的手续不正规。 杜大少和华清一起,被王广平这黏糊糊的招呼给弄懵了。 捐款还能有错? 杜兆辉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冲着向导冷笑: “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掏钱还被人嫌弃。” 说的向导又羞有愧。 怎么看都是好事,高教司说不符合程序,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华清这边还没办法反驳。 那港商要给华清捐款,不给别的学校捐,华清有什么办法? 把500万拿出来分一分,全国的大学都分三瓜两枣,华清同意,港商同意吗? 向导觉得,这是得罪了王副司长。 有人真的帮忙不行,添堵却是高手,王广平的锱铢必较是比较有名的,特别是返城后工作落实的不满意,王广平心里也窝着火。 从前和他职务一样的,现在比他厉害。 一直瞧不起的蠢货,占了他以前的职务。 蠢材得重用,他这样有能力的人却要被打压。王广平回京城后,心态本来就有点失衡,处处不顺利,连一个港商的儿子都瞧不起他,年轻人不会做人,王广平就教教对方做人! 杜兆辉哪里是经得起激的,年轻气盛,哪里会忍? 这两人就隔空掐起来了,杜兆辉马上又掏了300万出来,给京大、人大、京师大各捐了100万,三次都不通过高教司……无组织无纪律,可杜大少爷有钱啊! 他真的很阴损,给华清捐500万,给京大和人大等捐100万,捐完了还要一脸为难,琤荣集团是有一腔助学的心,没想到内地的纪律性这么严。捐的100万也不需要成立“琤荣奖学金”,三所学校想怎么用都行。 言谈间,竟有怕被高教司挑刺为难,所以舍弃奖学金计划,只捐100万的意思。 京大第一个不服气。 谁是后娘养的? 华清就500万,京大只有100万,高教司找这麻烦,是存心想和谁过不去吧——京大就该排在华清屁股后头? 624:招虽损,还挺爽的(2更) 高教司真是无端背了一口大黑锅。 高教司虽然是能管高校,那是调研指导教学工作,华清是副部级单位,京大同样是。校长的行政级别是副部,虽然只能管学校的事,要郑重反馈点什么意见,教育部还是会重视的。 王广平按级别,就和个副校长一样,要不是在高教司,华清校长都懒得用眼角搭理他。 高教司职能特殊,要找点麻烦,华清捏着鼻子认了。 这口气京大咽不下去! 大学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特别是京大和华清之间,两所学校要争重点学科,要争拨款……从历史到实力,全国人民都觉得它们是旗鼓相当的。 凭啥华清能接受捐款500万,成立奖学金。 轮到京大了,就只有100万,还偷偷摸摸像做贼一样接受。 老大哥带头怼,人大和京师大也加入了阵营。高教司这口黑锅背的冤枉,接连被四所重点大学投诉,高教司的一把手真是要崩溃。 就交待王广平同志去办一件如此的小事,代表高教司出席下捐款仪式,都能惹出这种事? 多大脸啊,还讹上港商了是吧! 虽然司长也觉得这事儿应该由高教司牵头组织,那也是觉得,他还觉得自己该当部委的老大呢,不还老老实实干着司长吗? 人的想法可以天马行空,思想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 人的行为啊,还是要讲规矩的! “广平同志,你说现在……哎,处理工作,我们要细致耐心,不能搞一刀切,广平同志你说对不对?” 王广平不乐意呆在高教司。 高教司还不乐意要他呢! 对教育工作一点经验都没有,偏偏还喜欢指手画脚。 上次补习班的事就含糊过去没追究,这次还来? 一把手要是有权开掉王广平,会马上叫王广平卷铺盖滚蛋!滚哪里去他不管,实在没地方去,那就回吉省的农场去。或许在农场里呆久了,王广平已经不适合正常的行政工作了。 补习班是图利,这一次又是为了啥,敲诈港商? 司长把王广平从头看到脚,对方穿的朴素干净,实在不像有经济问题的,为了高教司的名声,司长还语重心长的劝:“广平同志,最近家里还好吧?有什么困难不要见外,一定要对司里提出来,我们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商量着如何解决,行差步错,有时候真的会后悔终生。” 嫌房分的太小? 孩子大了要花钱成家? 还是家属没工作,需要安排一下。 说出来能不能办到不一定,总比去敲诈港商强。 王广平郁闷的想吐血。 “司长,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前有香港的首富捐款修建新大学,现有港商给大学捐款,以后类似的事可能越来越多,肯定需要一个管理条例,有正规的手续,由司里牵头组织……这是我的想法。” 想法是对的。 难得王广平的看法有前瞻性。 香港首富都跑来内地捐款修大学,港商们向大学捐款并不奇怪。 除了港商,一定还有华侨。 毕竟改革开放啦,连香港都定好回归时间,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司长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浓茶: “想法是对的,做法欠妥当。” 冠冕堂皇的想法谁不会说,真要心中无鬼,这事怎么不在司里提出来公开讨论? 港商情愿多出300万都不低头,谁知道王广平私下里怎么刁难人家的。 信任一旦摧毁,再想建立就很难。反正王广平不能管这件事了,以后稍微重要点的事,在交给王广平同志前,都得慎重考虑。 王广平走出司长办公室时,还装作若无其事。 他心里的火都要烧起来了。 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以前不是挺好的吗? 也不会少了他这样的干部吃喝,该发的工资和各种福利,都是有的。 国门一打开,各种牛鬼蛇神都能跑进来了,不就是家里有点钱吗?小兔崽子,非要炫耀是吧! 杜兆辉阴损,王广平也不大度。 杜兆辉多掏300万,把王广平砸的够呛。 这俩人,算就此结下了仇。 夏晓兰听说杜兆辉又给三所大学捐了钱,当时有点奇怪,捐的数目和时机都不太对劲。后来还是从关慧蛾嘴里听到这台面下的较量,夏晓兰皱起了眉头: “王副司长的心胸不大,这位杜少爷同样不好相处。” 杜兆辉这样是快意恩仇,拿出300万也要逼的王广平吐血……夏晓兰羡慕死了好么! 毕竟是先撩者贱,不带任何情绪去评价的话,这事儿王广平做的不对,就因为杜兆辉没听王广平的,就要搅黄这笔捐款,王广平有没有想到,这个奖学金能帮助多少人? 可夏晓兰和杜兆辉不是一个阵营的啊,看他收拾王广平爽,夏晓兰之前也没按杜兆辉的心意来,这人办事真的很随心所欲。 又有钱,又自大,招数还阴损,要想给夏晓兰点“教训”,还真是防不胜防。 “你认识这个港商?” 关慧蛾听夏晓兰的语气不太对劲。 要不是知道夏晓兰的堂姐和王广平的关系,关慧蛾也不会讲王广平的事。 夏晓兰也没隐瞒,老老实实把杜兆辉来找她的事讲了。夏晓兰的性格很独,决定的事一般不会改变,关慧蛾知道她和生父那边关系不好,没想到坏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是最开始,关慧蛾听了就会觉得夏晓兰这女孩儿心太狠,父母离婚了,父女血缘还有吧,受伤了想见女儿一面不算过分,夏晓兰拒绝才不对。 关慧蛾现在变得比较谨慎,说夏晓兰性格特别刚强可以,说心狠和不孝……倒不是那样的人。 那个港商家的年轻人也不是好东西,居然叫晓兰去香港拍戏。 内地的演员还能说是为了艺术,香港那边拍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那种黄色录像带,就是从香港传过来的。关慧蛾呸了一口: “真是个混账玩意儿!” 她看了夏晓兰一眼,“不过你和你爸爸那边,关系怎么搞得这样僵?你要是不方便讲就算了。” 夏晓兰不是不能讲,一讲夏大军就要讲夏子毓,讲夏子毓,能不讲王建华吗? 这相当于把“她”的过去在关慧蛾面前和盘托出,她和关慧蛾的关系刚缓和,关慧蛾会接受么! 625:我和夏晓兰好过!(3更) 王广平被有钱任性还阴损的杜兆辉摆了一道,在单位装的再淡定,回家也演不下去了。 杜兆辉花300万只为和王广平较劲儿,王广平这口憋屈硬生生要咽下。 人均工资虽然才几十块,300万其实也不算什么。 大单位的领导,谁还没见过300万不成,像商都的国棉三厂,一年能上缴给国家两三千万的利润,300万的生产计划,一个副厂长袁洪刚就能批,有啥了不起的! 但那是公家的钱啊,只能用在国棉三厂的生产里,袁洪刚敢往家里挪用,丁爱珍和前厂长就是血淋淋的前例。 国棉三厂也不可能捐款给任何一所大学。 厂子是国家的,钱也是公家的,袁洪刚不能看谁顺眼就给谁送钱。 副厂长不行,厂长也没有那个权限! 港商就不一样了,港商的钱都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王广平就被杜兆辉多花的300万打脸,脸从单位疼到家,真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冉淑玉把他手里的包接过,现在领导们都习惯带一个公文包,不拎包没有小车接送的是不体面。王广平只有公文包没有小车接送,他平时也表现出来不介意,在单位特别朴素。 今天火气比较大,公文包是扔在冉淑玉手里的。 “广平,今天你在单位……” 出门儿时候不是挺高兴的么,冉淑玉最能感受王广平的情绪,这两天王广平精神头很足,好像说要搞什么港商给大学捐款的事,想把这一块弄起来,在单位也算有说话的底气了。 现在这莫名其妙的邪火,让冉淑玉不解。 王广平这邪火没发在冉淑玉身上,就有人顶上了,差不多前后脚,王建华带着夏子毓回家。 “妈,今晚包点饺子吧,让子毓拌馅儿!” 夏子毓做这些还挺拿手,王建华希望父母能接纳夏子毓,总会给夏子毓争取一些表现的机会。夏子毓笑盈盈的,“阿姨拌馅儿吧,揉面擀面皮累,我来做。” 这话说的多有水平,就算冉淑玉瞧不上夏子毓,也觉得别的年轻女同志,做不到夏子毓这样小意讨好。 自从补习班的麻烦后,王广平从不和夏子毓直接交流,她在王家出没,王广平子当她是空气。 今天王广平心情实在太差,夏子毓就被殃及池鱼了! “建华,你整天往家里跑什么,有时间多在学校用用功,别人能吃食堂,你为什么不能吃?不要比吃穿住行,要比就比学习,特别是你的外语,本来就是薄弱科目,多下点功夫!教育部搞英语竞赛,证明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越来越看重外语……世界不一样了,你要抓住机会,农村考上的学生都能参加竞赛,你多和优秀的同学来往,一定也能更优秀!” 王广平是教育儿子,王建华被说的发愣,夏子毓也被戳了痛处。 亲爹还能叫儿子少回家啊,那是叫夏子毓少来! 农村学生参加英语竞赛,说的是夏晓兰。 多和优秀的同学来往,可能不是特指,却也指桑骂槐嫌王建华眼光差。既然要在农村带个对象回来,干嘛不提溜那个优秀的,夏家两姐妹,王建华是眼睛瞎还是咋回事,非得找夏子毓是吧? 夏子毓有什么好,要是够优秀,怎么不见各种竞赛上有她! 不止是英语竞赛,有大学生的身份,出风头的机会很多,只要有实力——整天舔着脸往王家跑,心思都没用在正途上,难怪被她堂妹甩的远远的! 夏子毓眼睛里泛着水光,这就是干部领导说话的风格,平时不说话,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夏子毓脸皮再厚也扛不住,何况王广平拿她和夏晓兰比。 比得过就好了,比不过不是戳人心窝子吗? “建华,我好像有点不舒服,我先回学校了。” 王建华去拉,夏子毓挣脱他的手,一下子出了屋。 “子毓……” “你给我站住,你要跑出那个门,你就不用回来了!” 王广平的脾气不是开玩笑,王建华迟疑了两秒,就被冉淑玉抓住机会给拉住手臂。冉淑玉把门反锁着,把王建华往屋里推: “听你爸的!你说她发什么脾气,你爸训你,她还承受不了?” 王建华眉头能夹死一只苍蝇: “妈,我爸那是指桑骂槐!” 冉淑玉冷笑,“指桑骂槐怎么了,自己不努力,还不许人说?你找夏子毓,我和你爸本来也不同意,她还不如柳教授的女儿呢,人家柳珊对你不好?你也是,什么样的女孩儿没见过,被一个乡下的迷了心窍,你说她要和她堂妹一样优秀,我和你爸能拦着?那天带她到联谊会上,你看是什么光景!” 冉淑玉的话让王建华无从辩驳。 一家三口今天是把窗户纸捅破了,直到此时,王广平和冉淑玉都不接受夏子毓,只靠王建华一个人苦苦坚持。他觉得自己是英雄,抵抗住来自父母的压力,才算对得起夏子毓的付出。 是夏子毓不够优秀吗? 不,两人好上时,夏子毓是十里八乡最优秀的女孩儿。 王建华要是考不上大学,就是个下乡知青,根本配不上夏子毓。是到了京城后,夏子毓的优秀陡然没那么显眼了,有了夏晓兰的对比,更不能昧着良心说夏子毓多优秀。 环境变了,夏子毓的本事没跟着涨,王家夫妻自然看不起她。 王建华双手撑住脑袋: “您二位要有意见就冲我来,别拿子毓她妹妹去刺激她,她俩关系不好,您就别往伤口上撒盐了!” “我就奇怪了,一提到她那个堂妹,夏子毓就吞吞吐吐的,我看里面有什么隐情,你的态度也怪,你今天把话给我讲清楚!” 冉淑玉咄咄逼人,王建华退无可退。 终于还是说到了这个问题。 王建华心情太复杂了,有时候他也想带回家的是夏晓兰,父母可能更容易接受。但这想法太对不起子毓,王建华也不敢往深里想。 现在还有啥好说的,夏晓兰和周诚处上了对象! “妈,我都告诉您,您以后别为难子毓……其实我一开始是和夏晓兰好过,后来发现和她不合适,才和子毓走到一起。就为这个,夏晓兰特别恨我俩,一路穷追不舍,从豫南到了京城!” 626:坦白(4更) 终于说出来了! 压在胸口上的大石头搬开了,王建华感觉好轻松! 冉淑玉的眼睛大张着,就连王广平也没想到。 “……你和夏晓兰好过?” 冉淑玉想起第一次见那女孩儿,连她都看愣神了。要没有华清大学四个字杵在夏晓兰身后当背景板,那就是个小妖精啊。冉淑玉不喜欢小妖精,但男人们喜欢,尤其是年轻的,扛不住小妖精勾勾手指! 和夏晓兰好过,再瞧上夏子毓,冉淑玉都没办法理解的选择。夏子毓长得不丑,和夏晓兰摆在一块儿,浓眉大眼睛的,差别很大。 浓眉大眼是英气,夏子毓偏偏是个说话细声细气的人,瞧着就不够爽朗。要冉淑玉评价,夏子毓有点造作。 这眼睛是瘸了吧! 冉淑玉想不通亲儿子的选择。 挑个不好看的,还不优秀的,放着甜瓜不要,往家里抱个白瓤瓜? “等等,你这话没说清楚,你先和夏晓兰好,再和夏子毓好,夏晓兰想不通是正常的……夏子毓阴阳怪气的,还不能提她堂妹了?” 王广平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内情。 他日子过得不顺畅,看什么都不满意,对夏子毓最为看不顺眼,也坐到椅子上默默听着。 冉淑玉不是好蒙骗的,王建华支支吾吾: “我和子毓考上大学那会儿,夏晓兰初中毕业在家务农,谁也没想到她一年后能当高考状元……” 那也不算选择错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夏子毓显然更适合。 王广平在心里默默评价。 建华不是选错了,是只看到当时,眼力不够,没有看到一个人真正的潜力。王广平挺失望,但知道不能怪儿子,最宝贵的那几年在乡下耽误了,整天见到的都是挑粪的老农和黝黑的村妇,没有能让王建华交流进步的人,眼光自然就欠缺了! 王建华说的含糊,王家夫妻也不傻。 冉淑玉觉得不把这事儿搞清楚,王家说不定会后患无穷。 “夏子毓使手段了?” 要把王建华从夏晓兰手里抢走不容易,就算夏晓兰当时还看不出有大出息,至少是个漂亮的花瓶。 王建华耳根发红,“子毓没有使手段,我们是相见恨晚,志同道合!” 冉淑玉真想呸一声,什么志同道合,多半是刻意迎合。 冉淑玉也不觉得一个村姑能和她儿子志向一样,她心里原本就有猜测,现在根据王建华的态度,最终就确认了。恐怕是夏子毓不要脸勾引了建华,年轻人气血旺盛经不起诱惑,尝到了女人的滋味,当然被夏子毓给套住了。 冉淑玉认为自己猜中了真相。 夏子毓搭上了清白身子,才挤走了夏晓兰。夏晓兰心高气傲,恐怕不能接受,这才参加了高考,一路杀到了京城。还比着王建华找对象,挑中了周家的儿子……冉淑玉一瞬间脑补了不少,夏晓兰脑子聪明,城府也不浅。 夏家两姐妹,竟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对,你还藏着事儿没说清楚,建华,你可要给我和你爸交个底,等人家找上门来,我俩至少要有个准备吧?” 一个村姑找上门他们当然不怕。 一个华清大学生,听着挺骄傲,王广平在高教司上班,只有他把大学生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也不会怕。 但夏晓兰找上了周家,冉淑玉就不敢小瞧对方了。 王建华支支吾吾,把夏晓兰被乡下的流氓骚扰,他坚定划清两人界限,和夏子毓到京城的事一说。 “我也不知道,后来听说村里说的特别难听,夏晓兰也撞过墙自杀。” 这算是王建华最愧疚的地方,他认为自己对夏晓兰的“容忍”都因为夏晓兰那次自杀。 后来夏晓兰性格大变,当众不给他脸面,王建华自认是百般忍耐。 他那时候,是能站出来替夏晓兰分辨几句的,邻村的流氓张二赖有没有碰过夏晓兰,王建华清楚着呢。扯坏了袖子而已,后来流言的凶猛,超过了王建华的想象。 其实也有端倪的,不过王建华心虚不敢面对夏晓兰,也急着离开大河村那鬼地方,和夏子毓到京城开始新生活,就把夏晓兰一个人留在了舆论的旋涡中心。 连王广平的眼神都变了。 “建华,你太让我失望了。” 明明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偏要选最蠢的。 都是被夏子毓那蠢货影响的,抢男人不善后,现在被人找上门来了吧? “你和夏晓兰有没有……” “没有!” 王建华也就牵过一次手,夏晓兰害羞的很,根本不让他碰。 殊色逼人,王建华也不敢造次。 王建华觉得他妈好像有点失望,王广平则是干咳一声:“建华,这事是王家的一个隐患,一个女学生可能没什么本事,却不能小觑她未来的婆家……这事儿你是被夏子毓连累了,你想想,你该怎么做,我们家又该怎么做吧。” 王建华在仔细思索王广平的话。 冉淑玉忍不住脱口而出: “不让她嫁进周家不就行了!” 父子俩同时转头看她,冉淑玉的脸上浮现出潮红:“别人办不到,你办不到吗?周家瞧上她,肯定不是瞧中她的出身,她也就只有个学历拿的出手,要没有华清学生的身份……周家听到她以前的流言,也要考虑下整个家族的名声吧?广平,一想到这女孩儿来京城就是为了让建华不舒坦,我心里就瘆得慌。” 高教司的副司长奈何不了一个大学生,那才是笑话呢。 可让他去对付一个女大学生,王广平罕见的没有一口答应。 真是荒谬! 他还要不要身份了? …… “关阿姨,我说完了。” 这口锅她真是不背都没办法。 就算那是“夏晓兰”的过去,她也从来没想过要隐瞒。一个谎言总需要更多的谎言来遮掩,坦荡的小人比虚伪的君子更值得信任,说出来了,关慧蛾可能就是更排斥她——以前不说还能用关慧蛾没问来推脱,现在关慧蛾问了夏大军的事,夏晓兰要讲清楚,当然要从头开始说。 为什么厌恶夏家,连亲生父亲也不想认,总有个原因吧? 关慧蛾面无表情的,夏晓兰也拿不准她的想法,可能最近两人相处的不错,原本洒脱的夏晓兰,此时也像在等待“判决”。 627:又不是一个圈子! 关慧蛾以前是医生。 事业女性,思想也不是那种老封建,但在80年代,她对男女关系的看法,显然不可能真的和21世纪一样开明……夏晓兰的“过去”真是太精彩了,关慧蛾一时都反应不过来。 关慧蛾不是觉得夏晓兰乱搞男女关系,能坦然说出来的,就是心里没鬼的。 越是遮遮掩掩的,越有问题! 夏晓兰也不是无动于衷的,瞧那淡定的样儿,关慧蛾能察觉到夏晓兰在偷瞄她。 夏晓兰可能希望得到她的鼓励,关慧蛾张张嘴,却没能吐出完整的句子。 真的能一点都不介意? 夏晓兰是她儿子的对象,不是关慧蛾的女儿啊! 当妈的会心疼女儿过得崎岖,刘芬绝对毫无原则站夏晓兰一边,哪怕从前的“夏晓兰”是真的有好吃懒做爱慕虚荣的毛病,刘芬也不可能对她不好。亲妈总是对自己孩子充满希望,别说是性格有毛病,就是杀人放火的罪犯,好多亲属也觉得能改好! 夏晓兰眼巴巴的看着呢,关慧蛾也不骗她: “这事儿我得和你叔叔说一下。” 夏晓兰人品什么样,关慧蛾不能说是绝对的信任,既然周诚都知道哪些乱七八糟的流言,周诚都没管,关慧蛾哪怕心里有疑虑,也不可能马上对夏晓兰翻脸。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亲密,夏晓兰和关慧蛾刚好处在将熟未熟的坎上,说要百分百信任夏晓兰,关慧蛾办不到。 夏晓兰站了起来: “给您添麻烦了,我也不知道王家是这个圈子的。” 以前的“夏晓兰”只以为王建华是城里来的知青,不晓得人家是落难的高干子弟。现在的夏晓兰和周诚认识,倒是早看出来周诚背景不简单,感情就是那么发生了,夏晓兰还能因为王建华是京城人,就把周诚给排除掉? 王建华和周诚认识,两人的背景有交集,这事儿夏晓兰不知道啊! 本来她和王建华也没啥,两人旧情复燃绝对不可能,介于之前的矛盾,说有仇还差不多,夏晓兰就是觉得不说吧,到时候王家再兴妖作怪的,让周家特别被动……她闲得无聊也不会坑周诚的父母啊。 夏晓兰把什么破事儿都说了自己也轻松。 唉,撞墙自杀这种事,真是太丢人了,夏晓兰都不好意思说。 关慧蛾听着也违和,站在她面前的夏晓兰很聪明,不像是被人耍的团团转的啊? 夏晓兰尴尬的要命: “年纪小,不懂事……” 不行,周家不能再待了,关慧蛾和周国斌要怎么想,夏晓兰也控制不了,她赶紧起身告辞。 都中午,关慧蛾还想叫她吃饭,夏总跑的比兔子还快。 周国斌一回家,关慧蛾把夏晓兰说的事挑挑拣拣说了,周国斌第一反应是莫名其妙:“你问她这些事做什么?” 这不是戳伤疤吗?! 和王建华是还没好上,就算好上了有分手,也是处对象不合适而已。 女孩子是得自尊自爱,那也不能矫枉过正,连话都不和异性说吧! “行行行,就你一个人开明,我是老封建!我这不是想关心下她和家里人的关系,话题是她自己说的,哪知道拔出萝卜带出泥,她把家里的矛盾一股脑讲给我听……这脑子不傻啊,怎么这样实诚?” 关慧蛾好郁闷,能考上华清的智商,不知道有些话不能在婆家说么。 别说85年,那就是再过30年,300年,以婆家人的立场来看,总希望未来儿媳妇“冰清玉洁”的。尽管不太现实,那也有这期待,不然为啥未婚男找离异女,男方家拼命反对的那么多! 华国的封建思想,建国才三十多年呢,哪有那么容易消除。 周国斌看了妻子一眼,“她为什么实诚,你真不知道?” 一次性把所有疑似黑历史的过去都交待清楚,免得以后别人用这些事攻击她,夏晓兰这做法恰恰是最聪明的。 今天可能是临时聊到了这话题,夏晓兰直接就说了。 这种做法是夏晓兰的聪明,也说明她信任周家人,觉得关慧蛾不会听了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关慧蛾不说话,心情很复杂。 她最开始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夏晓兰,就算到今天,那也不说是全盘的肯定,但夏晓兰的坦荡,又是关慧蛾欣赏的地方。 “我这不是顾及到和王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我们家,什么时候和姓王的一个圈子了?” 周国斌的语气里有自信。 周家人在工作上都够努力,整体是蒸蒸日上,王广平在农场呆了8年,那是不进则退,看看现在复职后努力想融入圈子,却也是格格不入。 周国斌就不认为自己和王广平是一路人,自然没有一个圈子的说法! 关慧蛾被他噎的无话可说,颇有点恼羞成怒: “那是谁说她和周诚不合适的,好啊,现在让我一个人继续当恶人,你倒是洗干净脚摇身一变成了宽容开明的大好人!” 得罪老婆是很可怕的。 周国斌发现自己的好茶都被收了起来,他认真盯着杯子里漂浮的茶梗子看了半天,唯一爱好的就是喝茶,拿点茶渣子糊弄人,比不给饭吃还难受。 难为关慧蛾,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的茶梗子,还带着发霉的味道! 周诚的隔离审查结束,也不知道妻子告诉夏晓兰没有,人家姑娘实诚,那也不能让人家一直提心吊胆的。 …… 夏晓兰老实交待了黑历史,也算给周家交了底。 听说周诚的隔离审查结束,她猜周诚多少会觉得委屈,真想出现在周诚面前抱抱他,可惜她连周诚在哪里都不知道! 家属光荣,受到别人的称赞。 这一句“光荣”后面,包含了多少伴侣的离别? 夏晓兰还特意去了解过,沪市的第一个寻呼台是1983年就有的,京城这边还没有动静,估计是要在这一两年开通,具体时间她确定不了。 她愁的是,就算有了传呼机,周诚单位能允许使用吗? 夏晓兰老老实实抽出一张纸,给周诚写信。等周诚回陆院,总能收到这些信,也让他知道自己的惦记。 下一阶段的短期目标,是拿下英语竞赛的名次! 628:决赛来了!(2更) 时间过得飞快。 杜兆辉那边没了消息,夏晓兰没太在意。 这人在鹏城还有一摊子事,总不会一直留在京城。夏大军虽然救过他,杜兆辉觉得自己也补偿了,为他死的人都有,是要补偿夏大军,也不会把对方当成亲爹供起来——亲爹杜琤荣,杜兆辉也不见得有多尊敬,要是杜琤荣现在把杜家全部交给杜兆辉,大少爷翻脸肯定比翻书还快! 若说杜兆辉对这事儿有什么执着的,不是夏晓兰很漂亮,而是夏晓兰让杜少爷不顺心。 夏晓兰又不能为他带来好处和利益,还让杜兆辉不开心,他肯定就记住夏晓兰了。夏晓兰也是占了长相的便宜,杜大少对漂亮的女孩儿的容忍度稍微高点。 王副司长要和杜少爷别苗头,被杜兆辉用钱给砸回去了。 夏晓兰能好好上课生活不受影响,是杜兆辉对漂亮女孩儿的宽容——事实上,是鹏城的投资计划敲定,整个工程就要启动,杜兆辉作为负责人,他不能继续在京城浪。 可就一个夏晓兰让杜兆辉眼前一亮,先入为主嘛,杜大少在京城就没有其他入眼的。 其实他还挺想认识下几位女演员,向导尽心尽责给杜少爷普及一下国情,内地的女演员和香港不同。内地那是有正规单位的,平时拿工资,拍戏再拿一份报酬,什么大明星不大明星的,都当成是一份工作在认真上班呗。 杜兆辉想撩,人家只想正经处对象,撩到手了,不好“分手”。 杜兆辉的兴趣马上被打消了,深感无趣,回了鹏城。 没有了刘天全扯后腿,琤荣集团在鹏城的事务全部由杜兆辉说了算,对生意有利的人,杜兆辉很舍得下脸面,一时鹏城真是结交八方之友,短时间内的进展,跑赢了刘天全之前两年的发展……幸亏刘天全现在不管鹏城的业务,要不也要气死。 刘天全意气风发,在重新规划杜家的走私路线呢! 转眼到了1月下旬,资金充裕,也不惜人工,京城的三个店面装修都有了大体的框架。 刘勇反正在京城,手上的钱还算宽裕,干脆把他在南锣鼓巷的院子给整理了下。 也不是大修,他对翻修古建筑没有经验,夏晓兰这个半吊子忙着竞赛和期末考,也没时间去设计,刘勇就是把院子里乱搭建的小房间拆掉,还了院子本来的面目。 再找人把屋顶的瓦片全翻新,门窗刷了同样颜色的漆,买了必须的家具在屋里放着,能住人就行。 反正这次的工人,刘勇全给带自己家住着了,抠门的刘老板又能在住宿费上省一笔。 什刹海的那个院子,本来就保存的比较好,刘勇只敢翻捡下瓦片,别的都没动。 夏晓兰说这个院子要留到以后“做作业”,大一学的比较浅,还没叫大家上手,到了大二,学习深入了,夏晓兰就想要实践。 古建筑的改造,和普通的装修是两回事,夏晓兰现在功夫还没到,也没那个经济条件和时间,暂且把院子原样放着。 “舅舅的院子也放着,现在就简单收拾下,能住人就行。” 瞅瞅,这就是亲舅舅呢,无条件宠夏晓兰,她说咋办就咋办,把院子拆平了重建也行的! 1月20号的时候,夏晓兰就在报纸上看见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消息,教育部要为这次决赛造势了。 迄今为止,国人认可度比较高的英语节目是中央台的《follow me》,教材最有名的是徐国璋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从60年代到今天,夏晓兰这批学生,用的还是徐老编写的那套教材,“南王北徐”是外语教学界中流行的说法,其中“北徐”指的就是徐国璋老师。 报纸上说了,徐老要担任决赛的评委! 报纸上还有徐老的一个采访,学英语要“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 “徐老师是评委呀……” 307寝室里,吕燕可羡慕呢。她也是每天抱着录音机不放手的,课余时间花了很多功夫在英语上,可惜当时连复试都没有进。 吕燕学英语的劲头很足,大家私下里猜测她多半是想出国的,徐老师从建国后就在京城外国语学院任教,吕燕就羡慕夏晓兰能和徐老师近距离接触。 “徐老师虽然是评委,我也不一定能说上话的。” 评委和选手的接触不会太多,又不是后世什么“好声音”,还能和评委老师组队呀!没有导师,不分阵营,评委和选手没深入交流的机会。 夏晓兰对徐老师也很神话的,85年的英语教材是徐老师主编的,夏晓兰上辈子上大学那

相关推荐: 拒絕女主後,我和喪屍再一起了?!   我可能是个假炮灰[快穿]   燕好(1v1h)   快穿:黑化男主的白月光   若水上善_御宅屋   婵(H)   xing想事成(np)   [斗罗同人]斗罗之幻舞玲珑   短篇合集   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