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她根本没关系的。 只是作为周诚的母亲,关慧蛾只有一个儿子,周诚维护夏晓兰的举动,让关慧蛾觉得自己的重要性被威胁。天下任何一个母亲都会挑剔儿媳妇,当妈的都觉得自己的儿子最好,不是随便一个女孩子都能配得上。周诚就算要往下找,等着周诚挑的姑娘那么多,非得要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来挑战家里的容忍度吗? 周国斌见状,又添了一句: “还没见到人,你就就有这么大的偏见,难怪周诚不敢轻易将女孩子带回来。” 就关慧蛾这种偏执的态度,先入为主认为周诚的对象不好,人带回来了也会吹毛求疵。这对周诚的第一段感情,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379:新店的规划(1更) 别人的话关慧蛾可以不听,同床共枕二十多年的丈夫,周国斌对家里的事轻易不发表意见,一旦开口,关慧蛾就要仔细考虑下他的话。 行,她尽量用公正的态度看待周诚的第一个对象。 高考成绩公布了没上门儿,或许是要等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再上门? …… 夏晓兰无从得知周诚母亲的腹议,她就没有见家长的打算,周家那边自己脑补了各种戏。 康伟是7月21日到的羊城,京城直飞羊城白云机场,带着蹭机票的邵光荣。这辈子,夏晓兰还是第一次去白云机场,1984年的白云机场看上去有点简陋,停机坪里的飞机寥寥几架,航线也特别少。京城和羊城都是国内的大城市,相互之间才有航班,民用机场好些地方都有了,还是那句话,级别不够没法坐飞机。 康伟和邵光荣都有单位,两人的单位还不差,这是他们能买到机票的原因。 邵光荣再次见到有钱人的“挥金如土”,一张机票,可以去吃一顿崇文门大街的“马克西姆”餐厅了! 邵光荣还是心定不下来,哪怕知道邵家给安排的工作很好,工资福利和别人比起来很不错,未来的前途也好……年轻人爱热闹,泡妞要花钱,朋友请客要花钱,有点玩摩托的小爱好要花钱,工资和奖金能吃喝不愁,其他地方就紧巴巴。 他都22岁的人了,一直问家里要钱也不好。 邵光荣是工作的前程想要,现在及时享乐的大团结也想要,康伟说他太贪心,邵光荣也承认。 但是像康伟这样财务上自由了,瞧着可真他妈太爽! 夏晓兰瞧见邵光荣有点意外,也没表现出来,这活宝太逗,上来就喊“嫂子吉祥”,谄媚的像个小太监,夏晓兰猜对方必有所求。侯秘书之前才帮过忙办过‘远辉’的资质和公司注册,有一半的人情夏晓兰都记在了邵光荣身上,她肯定不会吝惜笑脸。 倒是这俩人还没恭喜夏晓兰拿了高考状元,就瞧见她手上没有拆掉的石膏。 “嫂子,您这是?” “哦,摔的!还没告诉周诚呢,你俩可别说漏嘴。” 夏晓兰表现的特别自然,康伟和邵光荣看起来都没怀疑。 夏晓兰直接带康伟去瞧现场。 小商品市场挺杂乱,各种摆地摊的,顾客的来源特别杂,有渔民,有在外资厂上班的女工,也有来鹏城援建的建筑工人。小商品市场上五花八门啥都有卖的,连锅碗瓢盆都有,唯独没有装修材料,夏晓兰一下搞个四层小楼超过1200㎡,康伟就觉得这生意规模有点大。 不是康伟没见识,除了百货大楼,哪里去找这么大的零售店? 现在没有超市,没有卖场,一般人家的房子就五六十平方米,四层楼加起来超过1200㎡,可以提供给20几家人居住。对,不是20几个人,是20多户人家!这么大个地方,怪不得夏晓兰要拉人入伙。康伟倒腾香烟每个月过手的钱肯定比夏晓兰的服装生意多,但他这东西是异地倒卖赚差价,根本不用有实体店。 顶天就在火车站租个房当仓库,4层楼的店,康伟也不晓得要咋弄。 夏晓兰拉他坐下来是谈正事儿,七月下旬闷热的厉害,四楼上摆了一张大木桌,几把凳子,放了一堆纸。楼房里是通电的,临时摆了两个风扇,嘎吱嘎吱摇头,拼命制造着流动风……其实也没啥用,因为空气就是热的,带动起来的就是热风。 康伟和邵光荣不一会儿就热的满身是汗。 生意是夏晓兰、白珍珠还有康伟3人合伙的,旁听的可不只有邵光荣,还有刘勇。 刘勇好歹是干过装修的,机缘巧合之下,连招待所这种总价上百万的单也接了,他有经验知道要用到哪些具体的装修材料。 夏晓兰指指桌上的纸笔: “今天是开会讨论,每个人有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咱们当众探讨。首先我们要确定店里该卖什么!” 卖什么? 康伟想到自家的装修,都说电器紧俏,其实电器并不是最难买的。 难买的是墙漆。 国内流行的还是刮大白,是刷油性漆,像刘勇给他家装修用的乳胶漆,可以调颜色的那种,因为此前没有市场,国内根本没有厂家生产。康伟托关系才买到了一些日本产的乳胶漆。 “乳胶漆,还有墙纸,这两个必须有。” 白墙干净好看,要想装出点风格,还得有点色彩点缀。这时候已经有墙纸了,早在18世纪中叶,英国人就开始用机器大批量生产印刷墙纸,这种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发泡墙纸。“发泡”其实就是网版浮雕发泡,这种墙纸表面会有明显的凹凸感,手感柔软,立体感强……缺点是不够防水防潮,容易长霉。 乳胶漆还行,墙纸的话,主要在鹏城卖,夏晓兰打了个问号。 白珍珠能说出点啥,她跑去招待所施工现场看过,就觉得地砖好看。 “容易打扫,比水泥地面好看,亮堂堂的,就是要小心滑倒。” 滑倒的隐患也是能解决的,因为现在好多厂家生产的瓷砖主要用途是用来装饰墙面,要有光泽,在阳光下才会好看。同样是瓷砖,把地砖和墙砖分类就行。后世也是这样,地砖能上墙,墙砖贴在地上就不合适。 地板原本是好的,比地砖防滑,楼层不够高就不适合,鹏城的回南天太潮湿,实木地板铺在低矮楼层简直要命,和发泡墙纸是一个道理。 刘勇觉得灯饰很重要,房子装的再好看,要是灯具搭配不上也没用。合理的运用灯光能制造出很好的气氛效果,刘勇对这方面还没成专家,具体还在摸索中。讨论了半天,初步定在一楼卖墙面类装饰材料,油漆和墙纸都算,二楼卖瓷砖和木地板,包括更便宜的地板革之类地面装饰材料,三楼厨卫等五金产品,四楼大家觉得可以卖灯饰,夏晓兰有点不同的规划,她暂时没说。 “我想你们都更关注大家合伙的比例问题吧?亲兄弟明算账,大家现在谈钱不好意思,以后才会闹矛盾!” 380:亲兄弟明算账(2更) 国人是不好意思谈钱的。 钱这东西谁都知道好,主动提起来好像有点伤感情。 可涉及到小钱的时候不算好,等到钱一多,岂止是伤感情,合作做生意的朋友能闹到老死不相往来!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有理念不同,也是利益分配不均。夏晓兰指望着先把装修材料这坑给占上,要用几年功夫来养市场的生意,一个两个的干了几个月就撂手不干,夏晓兰能怎么办? 起码在她大学期间,这桩生意得稳固点吧! 康伟咳了两声,“嫂子,生意是您提议的,我就是一杆枪,您指哪儿我就打哪儿。要说都出一样的本钱呢,您和白姐多占点份子是应该的,您掌控全盘生意的规划,白姐是鹏城这边具体的实施人,就说这店面,不也是白姐跑下来的吗?” 康伟会说话,先肯定了白珍珠的功劳。 对康伟来说,他和夏晓兰因为周诚的关系,两人本来就比较亲近,白珍珠才是外人。 夏晓兰的大学要在京城念,鹏城这边不能经常跑吧。生意还得白珍珠照看着,康伟能保证每月至少有一周的时间呆在鹏城。时间再多,他那混日子的工作就别想保住了,除非彻底调到南边儿来。那调工作只听过地方往中央调的,又不是下基层挂职,哪有从京城往外面调的道理! 康伟想的,和夏晓兰不谋而合。 同样是出5万,钱是一样多的,干活有轻重,不能忽视白珍珠这边。 而且,夏晓兰还想多拉刘勇入股,看见康伟带着邵光荣来,夏晓兰就有这个想法。邵光荣没事儿干跟着康伟来玩么,夏晓兰没把话说穿,是等着邵光荣开口。她不会把股份白白送给邵光荣,除非邵光荣能提供资源! 要么出钱,要么出力,两样总要占一头吧? 既然邵光荣能入伙,她舅舅刘勇为啥不能入伙?之前是想让刘勇专心接装修工程,也考虑到她舅手里的本钱不够,一个装修都玩不转,就不要在四处分散投资了。招待所是意外之喜,夏晓兰了解了一下情况,从招待所这一单里,刘勇至少能赚到10万!用银行的钱赚钱是很快的,抓住一次赚钱的机会,以后的路子就好走了。 有了这笔钱,拿出两三万来投入到这家店里,夏晓兰认为是可行的。这生意现在只有一家店,以后能做倒多大夏晓兰也不知道,装修建材的市场太大,夏晓兰想要在这块蛋糕上咬下大大的一口……干脆就带着她舅一起呗,店里的生意,前期还要靠刘勇的‘远辉’照顾,远辉接到活,就需要来店里买材料,拉动了销售,刘勇凭啥不能分好处? “你说的没错,白姐是出了大力的,以后照看店里最多的人也是白姐,我同意白姐多占股份。” 康伟一说,白珍珠就静静听着,反正康伟也做不了主。 真正做主的人是谁,在座的谁都不傻。没有夏晓兰就没有这桩生意,哪怕夏晓兰现在把点子告诉他们,离开夏晓兰这生意能顺利发展吗?白珍珠比别人了解的更深刻,小商品市场的地摊那么多,她凭啥比别人赚得多。夏晓兰指点她来鹏城摆摊时,给她挑的货对了! 第一步走正确,后面都能抢占先机。 可夏晓兰也叫她占大头,白珍珠就要表态了: “我不同意,你们要这样说,那是逼我还回去摆地摊,反正我就出5万块,多的也拿不出,我不占大头!” 白珍珠是没啥信心,怕自己搞不好这生意,摆地摊所有的货加起来才几千块,亏了她能重头再来,一个月就能东山再起。这家店的先期投资都是十几万,白珍珠自认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去管理好生意。夏晓兰怎么说,她就照着做,这事儿就这么办。 三人都说的真心实意,你推我让的不愿意占大头,邵光荣听得眼热。 夏晓兰做生意多厉害,他也听康伟说过,去年9月还在倒腾鸡蛋呢,一个鸡蛋赚1-2分钱,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夏晓兰从卖鸡蛋到现在折腾起十几万规模的生意。她不仅自己发财,还不吝惜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发财。 刘勇之前啥样,邵光荣又不是不认识! 三人蹲在新开张的‘蓝凤凰’门口抽烟就是年前的事,邵光荣也太看重刘勇,真的就是个农民,要不是夏晓兰的面子上,他邵大少能蹲下来给刘勇点烟呀!‘蓝凤凰’是刘勇第一次装修房子,也就是年前的事儿,离现在没几个月……再看刘勇现在是做啥的,能接上百万的工程,不是被夏晓兰给推着走的吗? 康伟说白珍珠也是这样,夏晓兰劝她来鹏城摆地摊,现在也是能随便拿出几万块搞新生意的人了! 京城那些高干女,要不是仗着家世安排进好单位,就说赚钱的能力,真是十个捆起来都不如一个夏晓兰。周诚是他们圈子里的最厉害的一个,不仅自己厉害,眼光也毒,一挑就挑了个最好的,简直会点石成金的。邵光荣知道的越多,他也不执著抱周诚的大腿了,他现在更想跟着夏晓兰捡两口汤喝。听到几人商议股份,邵光荣眼热心也热,终于厚着脸皮插话: “嫂子,您看我能不能也掺一股?“ 等几人的视线落在他身上,邵光荣顿感压力,“本钱嘛我虽然出不了太多,但我能搞到一些批条呀,现在一些货还是很紧俏的,不把钱给摆在生产单位面前,他们是不会给货的……但我能让他们同意欠款拿货。” 现在不是生产厂家竞争销售市场,生产厂家才是说话硬气的。 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不仅买个电器需要托人情,只要是工业制品,都不好买。 国有单位之间可以先拉货再给钱,你欠我,我欠他,才有后来那么多三角债。兄弟单位欠货款可以,一个私营性质的经销商要想和国有单位待遇一样,白日做梦差不多。现在到生产洗衣机等电器的长子门口看一看,产能就那么小,没有现款根本拉不到货,经销商着现金开着卡车排着队的场面在八九十年代很常见! 邵光荣说的,倒是一个办法。先进货再给钱,大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见邵光荣终于忍不住了,夏晓兰也不绕弯子,“我原则上不反对新股东的加入,那我也举贤不避亲,提议让我舅舅也入股,他的装饰公司,对我们的生意发展有帮助!” 381:生日礼物,您挑个(3更) 大家都把话说明白,那就好谈了。 刘勇其实也有预感,晓兰要不想让他入股,今天把他叫来做什么。 一番商议后,最终决定了出资比例和占股的比例。 夏晓兰出资5万,负责先期的总策划,占股份25%。 白珍珠出资5万,负责建材店具体经营,占股份25%。 康伟出资5万,不负责日常经营,必要时需配合白珍珠工作,占股20%。 刘勇出资3万,‘远辉’业务和建材店对接,占股份18%。 邵光荣出资2万,负责建材店进货渠道维护,占股份12%。 要但以出资多少来算,只有夏晓兰和白珍珠最符合,康伟是吃点亏的。但康伟更多的是想学点东西,他既不能提供决策方向,也不参与日常管理,少占5%也愿意。刘勇和邵光荣是出钱少,占的比例偏多,刘勇的装饰公司前期能带给建材店很多生意,就算别人不找‘远辉’装修,依旧可以受‘远辉’的影响,来这里采购装修建材。 邵光荣自称能搞定那些供货厂家,按理说有这本事的人,单独去开一间装修建材店都行,这年头谁能拿到紧俏的商品,谁就赢了一半——可装修建材远不如家用电器那么火爆,装修的市场还形成,要不是鹏城这里高速建设,外资还多,夏晓兰吃饱了发撑开啥装修建材店!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时间点,才能做先驱的行业,邵光荣要想撇下夏晓兰等人单干也不太可能。 他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独自搞这行,和别人合伙,难道比和他发小合伙更让人放心? 也就是这几年“批条”才管用,后来就是厂家竞争经销商,先拿货后结账那不用看谁的“批条”,那是整个市场的大势! 夏晓兰也有自己的想法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她和舅舅刘勇的股份加起来有37%,和亲舅舅闹翻的可能性很低,这些人要是想有啥歪心思,她能做主的股份还是最高的。 当然,白珍珠、康伟和邵光荣三人要联合起来排挤她的可能性不高,除非她和周诚不仅是分手,还分得特别难看,从情侣变成了仇人。那时候,这家店能不能保住,或者她早就跳到了别的行业也说不准,夏晓兰未雨绸缪,却不杞人忧天。 起码在现在,这个出资比例大家都很满意。 一共20万的资金,分两次到账。 第一次是装修前,第二次是进货前。 20万要扣除白珍珠说的已经垫付的5年房租17500元,其实只剩下18.25万,刘勇拼死这单不赚钱,这么大面积摆在这里,几万块钱的装修是少不了的。这里不是一个五金店,货物杂乱无章的摆着,要想让消费者从买桶漆到买一堆高档地砖回去,店里的陈设就是一种展示。 就像后世的宜家,想别的家具软装卖场,哪怕是个定制衣柜的小店,消费者都能看到“样板间”。 不能把所有的货都摆在店里,店是展示的地方,存货要单独租个仓库。 库存恰当就行,卖得好可以再进货,哪怕是先拿货后付款,夏晓兰也不想搞那么多东西回来占地方。邵光荣不能搞定每个厂家,有些能生产厂家垫款,一些进口的装修建材找谁垫款?总是要出一部分拿货成本的,夏晓兰希望邵光荣能从灯具厂赊欠到货……一盏水晶灯就要上千元,这方面简直太占本钱了! 一层都展示灯具,总不能孤零零的只有几盏灯吧? “墙面装修材料并不多,一层楼根本要不了,我想把它和地面装修材料放在一起。你们说的没错,是该腾出一层楼来放卫浴产品。” 厨房和卫生间装修都耗钱啊,这两个地方的材料怎么能不卖? 白珍珠抓住关键地方,“那还有一层,就空着?” “还有一层咱们推销贵的东西。” 顶楼搞几个样板区域,摆上舒适的沙发,搞的有格调点。一盏上千块的水晶灯,顾客不可能站在那里看一会儿就能决心购买,总要给他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看,慢慢想,让店里请的售货员慢慢去蛊惑……舍得花大钱的顾客,是该享受点好服务。 这地方,是给建材店挽留顾客,也是给‘远辉’拉生意。 远辉和建材店是相互促进的。 股份商量好了,规划也说好了,几个人才想起来建材店还没有名字。 “嫂子,你给取一个名字。“ 几个人眼巴巴望着她,不仅因为夏晓兰是合伙做生意的倡导者,她那个高考状元还热乎乎的,这样一对比吧,四人都不敢在夏晓兰面前装文化人。 “安家建材?” 名字搞那么复杂干嘛,几个“金”字垒起来就能发财了? 不要挑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买建材的人不一定能认识这个“鑫”字该念“xin”。 简单好记,朗朗上口才是硬道理! ‘安家建材’的装修不能急,每层楼摆哪些货要考虑到,像厨卫五金那一层,直接就要和厨卫的装修样板间融入在一起。 没见到货,刘勇也没办法装修。 夏晓兰寻思着开学前能有个基本轮廓就差不多了。 这中间的时间大家干什么,当然是天南地北的到处找供货的厂家啊! 夏晓兰给每个人都派给了任务,邵光荣屁颠颠去理关系了,其他人全部要“出差”,除了刘勇要监管招待所的装修走不开,夏晓兰自己也要出差。 她都忘了自己生日的事,7月23日那天,康伟挺神秘说带她去个地方。 结果夏晓兰就被带到了海关。 “嫂子,诚子哥说您过生日他实在请不到假了,不能来鹏城陪您,让我带您来选一个礼物。” 这话听着没毛病对吧? 可康伟把夏晓兰往一个大院子里带,里面是用来停放汽车的,全是海关缴获的战利品。海关缴获的走私品,都要低价处理的,收益上缴给国家。周诚啥意思,过个生日而已,让她挑辆车?! 382:亲自进京讨要礼物 84年,自行车仍然是国人的主流交通工具。 摩托车都不多,街上跑的小汽车更少,京城、沪市这种大城市还好,小城市街面上出现的小汽车,哪个不是单位用车。县级领导才给配小车,什么县里的局长之类,那车也要和别人共用的。还是改革开放后好几年,一些地方搞起招商引资,那不管咋说当地政府都要配两辆好车,不然投资的客商来了怎么接待?随着经济发展,小车越来越普及,最终不仅是各级单位配给,连私人也能拥有。 也只有在南边的沿海城市,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才最先有了私家车。 一辆普通的汽车几万块,让夏晓兰现在买,把家底翻出来也买得起,但精明如夏总,赚到的每分钱都差不多安排好了用处,让她现在拿着几万块买车……脑子坏掉了差不多。 大家都骑自行车,她为啥不能骑? 骑自行车总比靠两条腿走路强,夏晓兰暂时还没考虑过买车,也没想到过个生日,周诚打算送她一辆车。 来海关挑被缴获的走私车,这绝对不是看不起夏晓兰认为她只配用走私车。在84年的华国,不可能找到一个地方,能拥有海关缴获走私车这么多的车型和品牌——这是84年的另类车展,一大堆车里,有低端有高端车,连这时候国内还很少见到奔驰车等高端车,也有! 周诚就让她在海关随便挑一辆车? 假如她要挑最贵的呢?海关拍卖的走私车价钱要比市价低,那也不可能把奔驰卖的和吉普212一样便宜吧! 夏晓兰是又感动又无语,不要周诚送太贵的礼物,周诚是没把这话往心里去。 看着夏晓兰短暂的惊愕后,视线多瞄了被收缴的奔驰车几眼,康伟也有点虚。 诚子哥这牛逼是不是吹得有点大啊? 未来大嫂要是瞧上了最贵的一辆,买还是不买? 康伟就盼着有辆自己的小车,他羡慕死潘三了。 恰好此时,夏晓兰语气悠悠的问:“说吧,周诚给你批了多少钱的预算?” 康伟竖起两根手指,“诚子哥说,少于这个数的让我直接付钱,超出这数的再告诉他一声。” 两根手指肯定不是2万了,夏晓兰知道倒腾香烟很赚钱,周诚应该不至于脑子出毛病到要把所以家底拿出来买车送她吧?这车夏晓兰是不敢要,她就觉得周诚家底子挺厚。 上辈子她虽然见过更多的钱,那时代不同了嘛,84年的20万,要用来买房,随便在京城、沪市瞎买,比2017年的2000万购买力还恐怖。 不算那些隐藏很深的大佬,1984年拥有20万个人家产的又有几个!周诚要敢拿这么多钱出来,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没得跑,夏晓兰恨铁不成钢,狠狠瞪了康伟一眼:“这主意是谁给周诚出的主意,你俩是嫌自己日子过得太舒坦了是吧?” 康伟有点心虚。 周诚其实想送一套房的,这不夏晓兰快到京城念书了嘛。这时候宿舍就寝制度管的很严,除了京城本地的学生,其他人都要住宿舍,夏晓兰也不会例外。周诚考虑的是夏晓兰周末不上课时,或许想拥有自己的空间,房子不用特别大,不用几个人挤一间,万一刘芬要跟着来京城,平时也有住的地方。 送房子的想法,还没说出口,就被夏晓兰掐死在萌芽阶段。 康伟这个狗腿子就献计:不送房可以送车嘛,嫂子出门办事儿也方便,平时可以找个地方放着,周末有车了,那往周诚单位跑多方便? 房都不要,车子价值不是差不多么。 有的车还比在京城买套院子还贵,康伟这么不靠谱的建议能被周诚采纳,还是因为康伟提出了个补充点,车子可以登记在别人名下,使用者还是夏晓兰,这就不算特别贵重的礼物了呗。 周诚平时特别沉稳,赚了不少钱,除了买了几块表,他也没有铺张浪费。 甚至康伟想买车,周诚都觉得太高调,不许康伟买。 啥事儿到了夏晓兰这边,周诚都觉得能破例。高调点也没啥不好,他赚的钱就愿意给自己媳妇儿享受,夏晓兰出入都有车,也免得宵小觊觎。男人对自己喜欢的女人,总是控制不住想买买买,夏晓兰对他大方,周诚愿意十倍百倍的宠着。 理智这种东西,是约束他自己的,男人是家庭的支撑,要护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不时刻警醒自己容易走错路。 女人就不该瞻前顾后,钱该咋花就咋花,一切有他担着呗。 哪天扛不住了咋办? 能咋办,媳妇儿是自己选的,捏着鼻子也要认了! 周诚这些心思,夏晓兰不说完全能体会吧,康伟一讲,她模模糊糊的也猜到了些。 “走吧。” 康伟一脸可惜,“嫂子,咱不选车了?来都来了,还是选一辆吧。” 夏晓兰过生日,康伟不能和周诚抢着送东西出风头吧,他肯定要送点别的。 不过夏晓兰不选车,那就是不接收周诚隔空投递的生日礼物,这事儿是康伟没办好,他可着急了! “不选了,这个当生日礼物不合适,你也别哭丧着脸,周诚不会怪你,我的礼物……当然要亲自去和周诚讨要!” 她是有点感动,又有点想冲着周诚吼一吼,都21岁的人了,在单位都被人叫领导,咱能不能成熟点?处个对象,细水长流不好呀,非得搞得惊天动地。 康伟没听懂,今天都23号了,明天就是生日,这哪里赶得及亲自讨要? 夏晓兰扭头,“需要你帮忙,给我买张飞机票吧,我去一趟京城。” 手腕上的石膏咋向周诚解释?是说自己摔的呢,还是干脆把石膏敲掉。受伤都有半个月了,只要不用右手拿重物,只和周诚见一面,骨裂的事儿应该能瞒过去吧。 这个忙,康伟肯定要帮的! 只要晓兰嫂子一去京城,诚子哥可想不起来什么原则,那还不是晓兰嫂子说啥就是啥呀。 康伟偷偷打量夏晓兰,他是不是该提醒下嫂子,此趟去京城,差不多该见家长了。 嗨,多这个嘴干啥,就他大嫂这样的,难道见家长还会被挑剔点毛病?! 383:异地恋的问题 夏晓兰本来就是风风火火的性格。 什么隐忍呀就不是她的品格,有仇最好当场报,喜怒哀乐都是需要宣泄的,憋着不表现,憋坏的难道不是自己? 她上辈子也不是靠玩什么八面玲珑的职场权术上位,夏总就是有本事,百折不挠的,别人谈不下的案子,夏总能谈下来,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业绩!她本人雷厉风行,带的团队也是这个作风,后来职务越升越高,真刀真枪厮杀的时间少了,和人打交道的时间反而变多,夏总才慢慢收敛了脾气。 重活一次,拥有了年轻的身体,仿佛时光倒流般,让她的心态也跟着年轻。 那现在才19岁呢,把自己搞的那么老成干嘛,精明老成应该留在生意场上用,对自己男朋友有啥想法还用遮掩。 任性点,随心点,这段关系可能会更轻松。 夏晓兰现在就特别想拧拧周诚的耳朵。 让康伟帮忙订票,说走就走呗,刘勇还奇怪:“你这么着急干啥,我还打算在酒楼里请你吃一顿海鲜。” 夏晓兰理所当然:“舅,现在年轻人过个生日,那就是找理由庆祝,找理由约会……所以,您懂得呀。” 外甥女直言不讳,刘勇觉得自己的心上插了好多小刀子。 啥是老岳父的心情? 这就是! 他就知道,不该同意晓兰和周诚处对象,第一次见面就不老实的周诚,终是变成黄鼠狼叼走了老刘家的闺女!更惨的是家里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他家这闺女的主意又格外大,反对无效啊。 刘勇之前是怕周诚不像个认真处对象的,也怕晓兰吃亏受伤害,两个家庭差距太大,万一走不到一起咋办? 夏晓兰成了豫南省的高考状元,百分百能上华清大学了,这些担心就烟消云散啦!现在刘老板有点膨胀,两人要是不处对象了,他外甥女也不愁嫁,可没听说过华清的大学生找不到对象的。以后有钱有工作,那么着急嫁人干啥,就该挑仔细考虑好,一定要挑个最好的。 刘勇想通了,也觉得没啥了。 夏晓兰第一次坐飞机,刘勇就像自己上飞机一样,不仅陪着到了机场,还往夏晓兰手上塞了一个包: “咱家现在也不缺花销,你到京城该咋玩就咋玩,别缺了礼数,也别……算了,舅舅知道你聪明着呢!” 别管是康伟,还是刘勇,他们都默认夏晓兰这一趟是要去京城“见家长”。刘勇知道夏晓兰的钱差不多都压在了新生意上,往包里塞了5000块钱,就是不想夏晓兰去京城被人看轻。 别管周家门槛再高,手里有几千块随便买点礼物,还能被当做失礼不成! 年轻姑娘过生日,那就要花花钱,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钱就算刘勇给封的生日大红包。 旁边人都默认,夏晓兰本人却没啥想法。 这些人就和周诚一样,对男女相处的步调特别快,和夏晓兰不在一个频道上。当然,周诚要说带她回去见父母,夏晓兰也不会怵。两人谈恋爱呢,她现在有这个时间了,到了京城,顺便拜访下周诚家人也行……指望夏晓兰把姿态放得格外低,非得跪着才能爬进周家的门,夏晓兰估计甩周诚也不会有犹豫的。 喜欢是一回事,有礼貌尊敬长辈是一回事,值得把自己人格都丢掉? 总之,夏晓兰坐飞机去京城了,她既没带保镖,也不让康伟和邵光荣提前通知周诚。 让周诚觉得她还在摇摆不定的选车呢,等她忽然出现在周诚面前,再问问周诚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异地恋的距离在夏晓兰看来不是大问题,只要她赚钱的能力不丢,别管离的再远,坐火车太慢,买张机票不就行了? 异地恋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及时沟通,她现在就要去和周诚沟通一番! 夏日炎炎的,周诚打了个喷嚏。 周诚下属笑嘻嘻的,“领导,肯定是咱嫂子想您啦!” 夏晓兰高考的事,周诚不可能拿着高音喇叭冲着整个单位喊,估584分,成绩公布是616分,拿了豫南省今年的理科状元啥的,都是周诚一个人的高兴。不过周诚身边的人都知道,周诚最近心情特别好,下属才敢笑嘻嘻开玩笑。 “你嫂子今天过生日呢,领导要肯给我批假就好了。” 周诚对下属说话也很随意,这下属平时要帮他处理点生活杂事,取包裹寄东西,都得下属干,他虽然不了解周诚家的具体情况,也知道自家领导应该是有背景的。 别看嫂子家在豫南农村,上次那通身的气派,哪里像农村姑娘嘛。 就说嫂子上次给周领导寄的一块手表,也把方领导的对象高菲给吓跑了,最近高菲都不往周诚身边凑了,下属觉得那是晓得争不过嫂子。 手表当然好看,下属奇道:“嫂子过生日?您也没吩咐我寄点东西啊……” 下属用一种“您咋这么抠门儿”的眼神看他,周诚笑骂:“你知道个屁,先找个对象再说吧!” 他是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捧到媳妇儿面前,就是媳妇儿总和他见外。康伟出的这主意吧,不知道他媳妇儿能不能接受。康伟也不说打个电话告诉他,车到底买还是没买,又挑了个什么车? 现在有些车方方正正的,不适合女孩子开。 海关那边缴获的走私车里,也不晓得有没有晓兰能喜欢的。 周诚以前没觉得自己钱少,可稍微了解下那些进口车的价格后,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实现富裕。车这东西,几万华币的有,几万美元的也有,更贵更好的,那就更没有封顶了。康伟那边儿的生意,还不能停呢,他在单位是不愁吃穿的,可他以后还得养老婆呀。 周诚自觉还需要兢兢业业的攒点家底,那边,老方却拉着高菲散喜糖。 老方今天容光焕发,他和高菲之间有过争执,不过他亲自上了高家提结婚的事,高菲父母没咋为难他就同意了。高菲的借口不行了,再拖着不肯结婚,老方肯定也不傻。上个月,老方就向上面打了结婚报告,现在结婚报告批复同意,他和高菲可不就是要结婚了吗? 单位里肯定要请和他同级的,比他级别高的,以及比他级别矮的小领导们吃顿饭。 单位以外,高家要在饭店里摆酒,老方老家挺穷的,老方自己也不想回去,那就让父母跑一趟京城呗。这种事都是两家人可以商量的,老方容光焕发,到处发喜糖,结婚这件事,他可是走到了周诚前面。 “唉,找外地对象,和京城本地人还是有不同,周诚你咋不说给你对象安排个工作,你俩就这样异地啊?” 384:我媳妇儿还是学生 异地恋本来就挺不容易。 分隔两地,感情再深厚,一年也就见一两次面。周诚请假去见对象,这次又想请假直接被领导拒绝,老方就觉得自己特聪明。 高菲是不如周诚的对象漂亮,但高菲家几代都是皇城里的人,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在京城,高菲也会在京城的医院上班。老方和高菲结婚也是占了便宜的,全靠高家人老方职业的好感,看重老方未来的事业发展,不嫌弃老方家在农村,还有一群弟弟妹妹。 找个京城的对象多好?两口子不用分隔两地,高菲起码一周能来探望一次,老方结婚后也能十天半个月的回次家。 所以说嘛,长得好看,家里有点钱也没用。 有本事在京城给安排个工作,将来不要两地分居嘛! 老方自认在这点上,高菲能稳稳碾压,要学历有学历,工作也能落实在京城,可不是两个钱能比的。 周诚那对象,也抓的够紧的,上次来单位送羊,周诚过生日还送了表。老方不认识劳力士,高菲认识,高菲说那块手表要上千块……老方开口刺激周诚,也是心里酸,他拿的是17级工资,每个月100块出头,还要往家里寄钱,夏晓兰送给周诚的表,老方靠自己工资的结余买的话,得攒两年! 这一次,老方和高菲结婚,他自己攒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交给了高菲,算是诚意,流行的四大件高菲自己就有,这钱就让高菲自己看着安排。 结果高菲给老方也买了块劳力士。 要老方对比嘛,除了颜色不一样,和周诚那块儿也不差啥的! 高菲给他长脸,老方可不是尾巴翘着,借着发喜糖的功夫,也要刺周诚几句——外地人和京城人是有差别的,你找了个外地人,有本事给她解决工作不?她自己有本事解决京城的工作不?没工作的外地人,还是不如他家高菲嘛。 老方的心眼和针尖一样大,周诚都觉得和这样人相处是折磨。 周诚给自己加了一个努力的理由,要继续上进,从和老方同级,变成老方的上级! 老方阴阳怪气的劝周诚给夏晓兰在京城解决工作,周诚很不耐烦:“晓兰她哪用靠我,她自己能落实工作!” 谁说他和晓兰要一直异地恋啊,他媳妇儿马上要到京城念大学了,华清大学毕业还怕国家不给分配工作啊? 高菲穿了条红裙子,配着白皮鞋,也是青春惹眼,和老方已经领证,高菲多了两分女人味儿。 “老方,你拉着人家周诚说什么呢。” 高菲款款走来,“弟妹要是想来京城工作,我倒是可以帮忙问问,不过正规的单位都要学历,要招工考试……弟妹家条件挺好的吧,要不让她家里活动活动?” 到底是多好的家世,拉出来显摆下呗。 有点钱不算啥,国家现在允许个体户了,高菲知道一些人摆地摊也赚到了钱。 跑来单位炫耀钱多是吧,有本事把工作落实到京城,高菲就真的服气!这年头,就算有学历的大学生,工作一旦安排好了,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国家给你分配到哪里就在哪里,能跨地调动工作,得是多大的能量呀。 再说了,高菲严重怀疑,夏晓兰根本就没有工作。 “我替晓兰谢谢两位关心,她现在还不用操心工作的事儿,她现在还在上学呢!” 周诚的表情特别冷。 高菲和老方加起来都多少岁了,揪着一个学生不放,好意思不? “啊?” 还在上学,瞧着可不像啊! 高菲厚着脸皮想多打听两句,下面有个人跑来对周诚报告,“我在门口瞧见嫂子了!” 晓兰来了? 怎么可能,晓兰应该在鹏城。 周诚是不相信,又不肯放弃一点希望,跟着报信的人跑了。 门口站着的,可不就是俏生生的夏晓兰么。夏晓兰今天也穿了条红色的连衣裙,长度垂到了脚踝,翻领收腰,下摆还是百褶裙,一双露趾的凉皮鞋。她还犯愁要怎么来周诚单位,在找车时就遇到了周诚单位往返城里运送物资的车,上次夏晓兰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谁不认识她? 一路到了单位门口,才照规矩登记,然后通知周诚来“领人”。 夏晓兰下了飞机就把手腕的石膏敲了,医院说骨裂愈合的应该还不错,不要用力就行。 长袖长摆的连衣裙不仅是为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盛爱小萝莉
突然暧昧到太后
大胆色小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