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两个小子倒是能听懂人话的,听刘秀英这么说,立刻嚷嚷着要吃韭菜猪油饼。 苏奶奶嫌恶地看了一眼那两个小子,也不知道是咋养娃的,糟践成这样。 脏兮兮的,看着就恶心! “那也不是我孙子,咋的,你给不起啊?你家金银娃吃好的,也没见你给我家送一点过来的!”苏奶奶没好气地怼回去。 “哎呀,我这不是看着,嫂子你们也不差这点吃的?”刘秀英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这时候的刘秀英,浑然忘记了,上次来的时候,还笑话老苏家吃得差这回事儿了。 苏小甜记性不错,立刻就开口了:“二奶奶,我们家缺嘞,您尽管送过来,我们不嫌弃。您忘了,上次你来我们家,还说我们家吃得不如猪食呢。” 小姑娘软糯的声音在屋里清晰可闻,苏爷爷都忍不住差点笑出来了。 几个小子更是不客气的直接笑出声。 “笑啥笑,我家吃的凭啥给你们?”刘秀英气呼呼地说。 “我家的又凭啥给你们家不是?”苏奶奶立刻开口。 苏小甜想着,她奶这是没听过那句做人不能双标的话,要不肯定送给二奶奶。 “奶,我要吃韭菜猪油饼!” “奶,我也要吃!” 金娃银娃听到了有猪油韭菜饼,肚子里的馋虫都要被勾出来了,哪里能忍。 二人一左一右扯着刘秀英的胳膊直嚷嚷,那声音还特别大,估计隔壁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刘秀英觉得自己耳朵都要被吵聋了,正打算骂两个孙子,忽然看到一副看好戏样子的苏小甜。 她老眼一转,计上心来! “你们要吃韭菜猪油饼,找小甜要啊,没听你大奶奶说,都给她了?” 正在看好戏的苏小甜差点被气死,这是祸水东引! 谁不知道,苏家二房的男娃,都被教歪了! 只要见了好吃的,就没个够,不撑死就算手下留情! 要是让他们盯上,可不好办! 果然,那两个立刻朝苏小甜扑过来。 苏老二和苏老三正一左一右坐在炕沿上,哪里能让他们扑到炕上去? 两个小子被拦住了,可嘴巴没有被堵住。 “我们要吃猪油韭菜饼,苏小甜你这个死丫头,赔钱货,凭啥吃好的?” “还不赶紧将好吃的交给我们?不给小心我们回头打死你!” 听到两个堂弟骂苏小甜,还一副要打苏小甜的样子,苏小琴激动得眼睛都红了。 要说在大队里,她最看不惯的那就是苏小甜了。 她心思恶毒的想,要是金娃和银娃能将苏小甜打一顿就好了。 激动的苏小琴忘了,大队里差不多大的孩子,没人能对苏小甜动手。 金娃不说打苏小甜的时候还好说,才说一句打死苏小甜,苏五让立刻不干了。 他霍的一声站起来,连板凳被碰倒也顾不得了,直直冲着金娃银娃就过去了。 “你说啥?打我妹妹,你也不看看,我苏五让的妹妹,是你能打的不?” 苏五让平日里是个温润的男孩子,但只要有人欺负苏小甜,他立刻化身狼崽子,上前撕了对方。 金娃和银娃两个,平日里骂苏小琴骂习惯了,这才顺嘴骂了苏小甜。 被苏五让这一声呵斥,再看看苏首温等几个人都已经站起来,一副当场就要将他们两个给揍扁的样子,吓得一个激灵,就差尿裤子了,哪里还敢耀武扬威? 他们二人忙就躲在刘秀英的背后。 苏小琴看着金娃和银娃败下阵来,觉得颇为遗憾,又十分埋怨,这两个没出息的! 但想着,要是金娃和银娃能被苏家兄弟打一顿也好。 这两个小崽子,平日里当她是个丫鬟,非打即骂,是该被教训教训。 刘秀英恶狠狠地瞪了几个虎视眈眈的兄弟,瞧着几个小子那狠戾的目光,没敢上前。 她只敢站在一旁骂:“这是咋教孩子的?还有没有规矩了?金娃银娃可是他们的堂兄弟,连堂兄弟都要喊打喊杀的?” “只许你家的孩子喊着打我家乖孙?就不许我家孙子们打回去了?”苏奶奶一样瞪回去。 老太太气场足得很,一点都不怯场,甚至还将袖子挽了起来,这是随时准备打架。 “你要干啥?这是仗着孙子多欺负人咋的?我告诉你们,我刘秀英也不是被人欺负长大的!” 刘秀英很怂地怯场了,但嘴巴却不肯饶人。 “你这是上门找欺负,我不欺负你,都对不起我自己!” 苏奶奶直接从炕上跳下来,直直冲着刘秀英扑过去,那架势,是打算和刘秀英来一场生死搏斗。 “打人了啊,打人了啊,黄桂花要打啦,快来人救命啊……”刘秀英一面喊着,一面朝屋子外面逃窜而去。 苏小甜看着这充满喜感的一幕,忍不住笑了。还以为是个多厉害的人呢,谁知道是个草包。 金娃和银娃两个,战战兢兢的,还没等自己挪动腿,就被苏次良和苏三恭一人一个丢出门去了。 苏小琴站在屋子里,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觉。 怎么苏小甜就这么好命,有这么多护着她的人?还能每天吃到好吃的? “大奶奶,我今天还没吃饭!”苏小琴摆出一副委委屈屈的样子,低声嗫嚅地说。 之前,只要她摆出这幅样子,绝对能吃到饭,今天苏小甜有猪油韭菜饼子吃,她不相信真的就只有一个。 第13章 苏小琴觉得,只要还有剩下猪油韭菜饼,她就能吃到。 她满脸期盼地看过去,却听到苏奶奶说:“你还没吃饭啊?还不赶紧回去?回去的晚了,怕是啥都剩不下了。” 这是拒绝了? 苏小琴目光诧异地看向苏奶奶。 “小琴,你还是赶紧回家吃饭吧,我们也要吃饭了!”梁秀也开口催促。 这丫头再不离开,猪肉韭菜饼都快凉了。 苏小琴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嗫嚅着说:“我今天割草少了点,我奶不让我吃饭……” “哦……” 苏奶奶长长地哦了一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苏小琴低垂着脑袋等着苏家人邀请她一起吃饭,可却只听到老苏家人唏哩呼噜喝红薯面汤的声音。 她难以置信地看了一圈,没有一个人看她,都忙着喝汤吃菜,就好像她不存在。 苏小琴难堪坏了,终于没忍住,捂着脸跑出去了。 她虽然是跑出去,可动作很慢,就等着苏奶奶或者谁喊她,可一直到她出门,都没听到一个留她的声音。 苏小琴暗暗发誓,绝对饶不了苏小甜。 她将所有的毛病都看在了苏小甜的身上,觉得老苏家人不待见她就是因为苏小甜。 却不曾想过,老苏家的人欠她的吗? 并没有! “真是吃惯了的嘴!”苏奶奶冷着声音说了一句。 苏小甜看着苏小琴装腔作势离开的样子,心情大好。 原本觉得吃饱了的人没忍住,又吃了半个猪肉韭菜饼。 看孙女儿吃得香甜,可将苏奶奶给欢喜坏了,当即决定,以后要想法子多做一些好吃的给甜宝儿吃。 饭后,苏奶奶拿出竹编的篮子,装了六个猪肉韭菜饼,再放上一斤糖,又从地窖里抱出一个大南瓜也放进去。 苏奶奶掂量着沉甸甸的篮子,满意地点头。 “这些东西,够迟家祖孙两个吃几天了。一老一小,又是那样的身份,也真是可怜。” “最难得的是,这样的情形下,意远那孩子还能有一颗善良的心。”梁秀赞同地点头。 “迟家是有底蕴的人家,孩子教导得好。真是可惜了……”苏奶奶感慨一句。 苏爷爷牵着孙女儿软软的小手,苏老三拎着大大的篮子,三个人顺着小路朝村尾的牛圈方向走去。 苏小甜一路上蹦蹦跳跳,两个羊角小辫在脑袋上一晃一晃的,十分可爱。 软软的小姑娘,让两个大男人心都融化了。 迟意远看到苏小甜的时候,忍不住被苏小甜脸上明媚的笑脸给震撼了一瞬。 他已经有很久没有见过这样明媚的笑脸了。 曾经,自家小妹就是这样天真无邪地肆意笑着。 可是,那样的笑脸,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五年前那个梦魇一样的夜晚。 那些人冲到他家,一番打砸抢之后,有一个人恶狠狠地将妹妹推了一把…… 就是因为那一推,他永远地失去了可爱的妹妹。 虽然爷爷一再说,那不是他的错,是时代的悲哀,是人性的悲哀。 可这些年来,他一直自责,为什么当时不冲出去救妹妹,哪怕当时撞在桌子上的人是他也好…… “意远哥哥!” 迟意远的回忆被稚嫩清脆的童声打断了,苏小甜站在迟意远的旁边,仰着小脸看着高高的哥哥。 苏小甜不是第一次见迟意远。 可却是重生之后第一次见迟意远。 上辈子,迟意远是她只能远观的存在,那个俊朗的男孩子,在村子里生活了一共七年。 记忆中,应该是在四年之后,迟意远终于跟着爷爷迟格一起回城了。 然后就听说他考上了大学,再到后来,村子里也有人说起他学有所成、功成名就等等的话题,就像说一个遥远的传说一样。 迟意远是念旧情的人,他后来给村子里捐助修建过一所小学,还帮着修了一条路,说是感谢村子里的人对他们祖孙二人的照顾。 村子里的人因此对迟意远赞许有加。 但迟意远自己却从来不曾回到过村子里。 苏小甜是后来在城里打工的时候,曾经见到过他。 彼时,苏小甜才离婚不久,在一家酒店里打扫卫生。 当时有一个难缠的客人因她不小心留在地面上的水渍而破口大骂。 苏小甜卑微地跪在地上擦拭水渍,并且一遍遍地给客人道歉。 但客人坚持要让苏小甜用衣袖将水渍擦拭干净。 就在这时,迟意远踩着温暖的阳光走进酒店的大堂。 他的身后拥簇着数名西装革履十分体面的人。 那些人一个个都是当时的苏小甜只能远观的人,但对迟意远却都是毕恭毕敬。 包括刚才还在对苏小甜恶语相向的人,看到了迟意远的那一刻,也是奴颜媚骨。 苏小甜却只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早年生活在红心大队的少年。 她不敢继续看,只匆匆一眼,便将眼中的泪水咽下,重新擦拭地面。 温润如玉的男子,穿着得体的高定西服,通身散发着让人舒适却显得疏离的气息。 他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亓总何必呢?” 那个被称呼为亓总的人便就这样放过了她。 除了苏小甜,没人知道,那个一句话解脱了苏小甜的人,正是若干年前将她从湍急的河里救上岸的人! 在苏小甜的心里,这是恩! 之后,从酒店的服务员口中,苏小甜知道了那时的迟意远的身份。 不到四十岁,已经拥有一家上亿资产的企业,是无数男人想要奉承的人,更是无数少女的春闺梦里人! 那时候,苏小甜也曾经想过,同样是从村子里走出来的人,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但这样的想法,转念而逝。 他们是两条直线,注定了只能短暂相交,而后再无相见! 迟意远看着苏小甜面上的表情一变再变,并不知道,小姑娘眼中流露出的哀伤从何而来。 他伸手想要摸一下她的头发。 但伸到一半的时候,还是缩回来了。 他不配! 他是黑五类,是狗崽子! 小小少年迅速收敛心思,板着一张脸,一板一眼地对几个人打招呼。 “苏爷爷,你们怎么来了!” 这一刻的少年,冷淡而疏离,与苏小甜记忆中三十多岁的成熟男人重合了。 “你爷爷在不在?”苏爷爷脸上堆着笑容说。 “爷爷在打扫牛棚,你们等一下,我去喊他。”迟意远虽然声音冷淡,但却很有礼貌,并不失礼。 “不用,不用,我自己过去找。”苏爷爷的脸上还是憨厚的笑。 “不干净!”少年生硬地说。 第14章 他说话的时候,是看着苏小甜的。 苏家这个小姑娘多受家里人的疼爱他早就听说过。 这样娇惯着长大的孩子,能受得了牛棚那刺鼻的味道? 他不愿意让她看到他最不好的一面。 少年的敏感,让他产生惧怕。 怕苏小甜会看不起他,鄙视他! “没事,都是庄稼人,谁还怕这个。”苏爷爷说着,已经牵着苏小甜走向牛棚。 “意远哥哥,我们一起去吧!”苏小甜甜甜笑着说。 她的笑容,像冬日的暖阳,少年心中的冰雪在这一瞬间,融化了一点点! 迟格在清扫牛粪,听到外面有人来,抬起头来,就看到了苏家三口人。 “迟教授!”苏爷爷问候道。 “你们怎么过来了?小远,将人招呼到屋里,这里脏得很。”迟格不好意思地说。 来者是客,没有道理招呼在这样的地方。 “没事没事,迟教授,我们都是乡下人,习惯了。不瞒你说,我自小就给地主家里放牛,这些活儿没少干。”苏爷爷乐呵呵的说道。 苏老三更是直接过去,从迟格手中抢过木锹干起活儿来。 迟格连声说着:“可不能这样,这是我的活,不能让你们费心!” “迟教授,你就让他干吧,我这个儿子,闷得很,不会说话,可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苏爷爷一面说话,一面赞许的看着苏老三。显然,对苏老三这样是十分满意的。 苏小甜也上前,将迟格的手牵着说:“迟爷爷,你先休息一会儿,我爹干活快!” 苏老三笑着说:“是嘞,是嘞,我年轻,几把就干完了。迟教授,你先休息休息。” 人家救了自家宝儿,帮着干点儿活有啥的? 再说了,这一老一小,都出不了大力气,不像他,身强力壮。 正好碰上了,他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迟格推辞再三,但苏老三坚持,他也只能承情道谢。 苏老三干活,迟格便邀请苏爷爷到自己家里略坐一坐。 苏爷爷牵着苏小甜的手,跟着迟格二人到牛棚旁边低矮的屋子里。 这是苏小甜第一次到迟家爷孙俩的屋里,虽低矮破旧,可收拾得挺干净。 可见,祖孙两个都是勤快人。 小小的屋子里,一铺不大的炕上,放着一个没有盖子的旧箱子,一床叠得整整齐齐的,却能看见棉花跑出来的被子。 除此之外,就是一眼土灶,上面放着锅碗筷子,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苏小甜显然没想到,迟家的日子竟是这么艰难。 苏爷爷也是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眼泪来。 老苏家祖祖辈辈贫农,日子过得一直都不怎么好,可这会子看这祖孙俩的光景,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寒酸。 迟教授是读书人,日子咋能过得这样? “迟教授,苦了你了!”苏爷爷叹息一声,说道。 “我已经很感恩了,大队里的人好啊,我们爷孙两个能安生过日子。”迟格却十分感慨地说道。 到大队里三年,除了住的不好之外,他没有受到其他折磨。 大队里分粮食的时候,他们祖孙也有。虽然比别人少一些,但他们干的活也是真的不多。 偶尔,大队里的人还会送他们祖孙一个南瓜、半截冬瓜、两个萝卜这样。 可以说,如果不是大队里的人善良,对他们祖孙多有照顾,或许,他们不可能活到现在。 “读书人,不该过这样的生活。”苏爷爷低声说。 他虽然没有学问,但对读书人有崇敬之情。 “不瞒你说,我有几个老朋友,日子过得可不好。有两个,腿被人给打折了,还有一个,命都丢了。”迟格感慨地说。 他的运气不错,要不是到这个淳朴的小村子里,哪能有这样舒心的日子? 人要知足! 贵在知足! “你们都是好人,会有好报的,我也相信,劫难,终究会过去。”迟格脸上堆起笑容说。 “爷爷,真的会过去吗?”迟意远忽然问! 苏小甜看到了少年眼眸之中的质疑。 “意远哥哥,迟爷爷说会过去,那就一定会过去!”苏小甜开口回答了迟意远的话,语气坚定无比。 迟格没想到,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居然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还能这样坚定的回答! “你看看,妹妹都说会过去的。小远,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这一切就都过去了!” 迟格知道孙子的心里有一颗拔不去的刺,让他对这个社会充满了质疑。 但他相信,乌云终究会散去,阳光必然会普照大地! “小姑娘能听懂?”迟意远怀疑地问。 苏爷爷也好奇的看着自家小孙女儿,不应该啊。 但分明,甜宝这是听懂了。 “小远,懂不懂的真有这样重要?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心中有梦,并且相信,自己的梦想最终会实现?”迟格看着孙子道。 迟意远不吭声,显然,对于爷爷的话,并不是很相信。 “甜甜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让哥哥们读大学!”苏小甜又开口了。 “小丫头,你才认识几个字,就知道读大学了?”迟格不由被苏小甜这副样子给逗笑了。 “读大学,有出息!我懂!” “可是,现在哪有真正的大学?”迟意远道。 工农兵大学,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他从来不觉得,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意远哥哥,你将来也会读大学,真正的大学!”苏小甜拉着迟意远的手,用无比纯真的语气说。 对于这些话,迟格是愿意相信的。 “小丫头,你喜欢读书?认识多少字?” 迟格来了兴趣,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可爱的小孩子了。 苏小甜郑重地点头:“喜欢,认识很多字了。” 苏爷爷知道,小孙女上学一共也没几个月的时间,只当她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还在好笑,这孩子,都不知道谦虚是个啥玩意儿呢。 迟格说:“爷爷给你一张报纸,你读读看?” 报纸是大队长给送过来的,理由就是要让迟格多学习,洗心革面,接受改造。 可实际上,是因为,大队里能看懂报纸的人不多,有些精神大队长也没办法领会,需要迟格帮忙解读。 苏小甜沉着稳重地接过报纸,两只白嫩的小手举着报纸,就准备开读了。 第15章 看着苏小甜这副架势十足的样子,两个老人都笑了! “瞧这小丫头,架势不错!” “这孩子,人小鬼大,被我们给惯坏了,迟教授您可别笑话!”苏爷爷谦虚地说。 可是语气里,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苏小甜得宠,是村子里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 就是迟格这个外来人口也略知一二。 他原本以为,一味溺爱的孩子,会骄纵。却不想,这孩子倒是极好。 “这样的孩子招人喜欢。”迟格笑着说,语气里也是真心的赞赏。 二人说话,却听见苏小甜拿着报纸认认真真地读起来。 如果这是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他们不会觉得有什么。 可一个六七岁的小不点儿,竟然在认认真真地读报纸,且不带一点磕巴,就让人匪夷所思。 两个老人被吓到了。 尤其是迟格,原本拿着碗准备喝水,手一抖差点儿将碗砸了。 苏爷爷不识字,可是听孙子们读书的时候,结结巴巴的,怎么最小的小孙女能读得这样流利? 莫不是这些字,她真的都认识? 不应该啊,一样的老师教着,差别咋会这么大? 迟格半晌,才难以置信地问:“苏老弟,冒昧问一句,这孩子几岁启蒙的?” 这张报纸上,有许多生僻字,不要说村子里的孩子,就是他家迟意远,也未必就能这样流利地读出来。 “啥子是个启蒙?”苏爷爷茫然地问。 “就是孩子几岁开始读书的?”迟格忙又道。 “去年。她看着哥哥们都去读书了,闹腾要读书,没办法就送到了学校里。满打满算不到一年。”苏爷爷说。 “太稀奇了,太稀奇了!天生读书的好苗子啊!”迟格激动地在小小的屋子里打转转。 一年时间,能这样流利地读报纸,这是什么神奇的孩子? 一般的孩子,一年时间,不要说读报纸了,能认识几百个字都是好的。 “好孩子,你过来,迟爷爷问你,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莫不是村子里还隐藏着真正的高人?竟能教出这样厉害的孩子! 苏小甜茫然地抬头说:“看着看着就认识了。” 看着看着就认识了? 这是什么神仙回答? 苏爷爷傻眼了,迟格凌乱了,迟意远茫然了! 尤其是迟意远,看着苏小甜的时候,都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感觉了。 他自小聪明,有很多人夸奖他天资聪颖,从三岁开始,爷爷亲自教导他,如今已经八年时间,他最多也就小姑娘这样的水平。 看着看着就认识这么多字,根本不可能啊! 迟意远这一刻觉得真是枉担天资聪颖的虚名。 和苏小甜比起来,他简直是一无是处。 “苏老弟,村子里的老师是不是有特别了不得的?” 迟格虽然觉得这种可能不大,但还是问了一句。 苏爷爷摇头:“就是两个从城里来的知青,都教了好几年了。我其他的孙子也是他们教的。” 这话无疑是说了,苏小甜是个特例。 几个孩子同样的老师教导,但一个学会了,其他的还不会。 那就是孩子天赋异禀,格外聪颖! “苏老弟啊,你这个孙女儿了不得!我这一辈子,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迟格激动地拉着苏爷爷的手说。 苏爷爷还是一片茫然,虽然早就知道小孙女儿聪明,却不知道这样聪明,连从京城里来的大先生都夸奖。 苏小甜听着,只觉得汗颜。 她哪里是聪明,分明是上辈子就学过了,这辈子重新捡起来。 但很快,苏小甜就觉得,好像也不完全是上辈子的功劳。 毕竟,上辈子她也堪堪读了初中,所学有限。 好像这些日子看书,她就认识了许多字,懂得了许多原本不懂的知识。 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记忆越来越好了。 看书只看一遍,就能清清楚楚记得书中的内容。 “她真的这样好?” 村子里都是粗人,迟格是从大城市来的读书人,他说自家小甜宝聪明,那就是真的聪明。 这样的夸奖不一样。 “不是很好,是非常好,非常非常好。苏老弟,如果是早几年,我一定要求你让她拜我为师,将我毕生所学都教授与她。可现在……” 迟格说着说着,激动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认清楚了现实。 这个孩子生不逢时…… 太可惜了! 大队里没有好老师,就算这孩子天赋再好,也注定学不到太多知识。 一辈子怕是只能这样碌碌无为。 但如果他来教,是坑害这个孩子! “迟爷爷,您能教我吗?”苏小甜立刻问。 迟格迟疑了。 不是不想教,这样好的孩子,遇到了是运气、是福气。 “孩子,你是个好的。可是,爷爷怕,教你是害你。” 迟格摸着苏小甜的脑袋,叹息一声说,他觉得,这样的话,苏小甜听不懂。 “迟爷爷,咱们偷偷学就行。我可以在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来您这样。您每天不用教我多长时间,一个小时就行。”苏小甜脆生生的回答道。 迟格是一代文豪,不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擅长书画,虽然不至于说是无所不能的人物,也算是难得一遇的人才。 如果能拜迟格当老师,是她的运气,更是福气。 迟格显然没想到苏小甜会这样回答。 最终,还是惜才之心占了上风,迟格答应教导苏小甜。 听到迟格答应,苏小甜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磕头。 小姑娘这样的举动,可是吓坏了在场的几个人。 “好孩子,这可使不得,要是被别人看见了,只怕要麻烦。”迟格说着忙一把将苏小甜拉起来。 磕头是封建思想,是要摒弃的。 万一被人看见苏小甜给他磕头,他真是说不清楚了。 “迟爷爷,我磕头了,您可不能不认!”苏小甜眨巴着大眼睛,萌萌地说。 那副表情,似乎是怕迟格反悔一样。 饶是迟格,一颗心也是融化了。 这个小姑娘,不光聪明,而且还是个有眼力见的。 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不差! 他当即点头说道:“我不会反悔,只是,你以后不要叫我师父,还是叫我迟爷爷就好。” 苏小甜忙不迭地点头,能跟着大佬学知识就行,称呼什么的,不重要。 “迟爷爷,我知道了。” 第16章 迟意远看着苏小甜,心中百味陈杂。 不知道为什么,他每次看到苏小甜,都好像是看到了早夭的妹妹。 前几日,看到她被人推下河,心疼的厉害,才不假思索跳到河里拼尽全力将她救上来。 他从来没有想过,和这个小姑娘还能有这样的纠葛。 也不知道,拜爷爷为师,对眼前的小姑娘来说是好还是坏。 罢了,一切自有定数,他又何必庸人自扰? “小远,以后,小甜就是你的妹妹,你要好好的保护她,知道吗?”迟格郑重地说。 他清楚孙子心里有个什么样的结,如果多出苏小甜这样一个妹妹,能让孙子的心里轻松一些,再好不过。 妹妹? 迟意远愣了一下。 苏小甜也愣了一下。 这好像有些不对啊。 苏小甜想着,自己分明是拜迟爷爷做老师的,怎么能是迟意远的妹妹? 可是,总不能说她是迟意远的小姑姑吧? 算了,辈分什么的,并不重要。 而迟意远,想得更多一些。 他觉得,爷爷收下苏小甜,固然是爱才,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知道他心里解不开的结。 “爷爷,您放心吧,我会好好保护妹妹的!” 迟意远不想让爷爷担心,点头应下,脸上还露出久违的温暖笑容。 苏爷爷不明白孙女儿为什么一定要认迟格做师父。 可是庄户人家也是讲究的,认师父,要送礼,他今天虽然带了些礼物过来,可那是为了感谢迟意远救小甜宝的,算不得拜师礼。 看起来,回去之后,得让老婆子再准备些能看过眼的礼物正式拜师。 “迟家老哥,我知道,小甜认您做师父,那是高攀了,我们家虽是农民,也不是不懂规矩的。” “现在没那么多的规矩。”迟格忙摆摆手。 “礼不可废,迟家老哥,等过两日,我准备一桌饭菜,请您过去,也算有个仪式。拜师礼我家也会补上!”苏爷爷坚持。 “这不是已经带了老南瓜来?”迟爷爷指着旁边的竹篮子说。 “那可不行,这是感谢迟小子救了我家小甜宝的,咋能当成拜师礼?” “苏老弟,你真是太客气了。”迟格说道:“小远救小甜,那是应该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也是救自己!” 苏爷爷却起身说:“就按照我说的来,正好再过些日子,我六十岁的整生日,就用这个当借口,请几个村子里的老人一起,只是,不能让小甜给您磕头,总觉得心中有愧。” 迟格哈哈笑着说:“苏老弟太客气了,小甜今天已经磕头了!” 苏老三干完活,才从老爹口中知道,自家小闺女短短时间,竟然拜了师父,差点儿没惊掉下巴。 这是咋回事? 拜师虽然好,可迟教授,那是被看管的人,不会影响自己家? 他低声问了一句,却被苏爷爷给瞪回去了。 “你个臭小子,懂个啥?迟教授这样的人,不是一般人。国家不会让真正的人才永远留在咱这样的穷乡僻壤的,迟早是要回去的。说到底是咱家高攀了人家!” 如果不是迟教授正好流落到这里,哪里能轮得到自家小孙女儿拜师? 与此同时,迟意远拿出了篮子里的南瓜。 这才发现,大大的竹篮子里,不光有一个大南瓜。 南瓜下面,还有几个饼子和一包糖,饼子闻起来还带着肉味。 饶是他沉稳,也忍不住吸溜了一下口水。 自从到了村子里,他就再也没有吃过肉了,乍闻到肉味,确实馋了。 “爷爷,是肉饼。”迟意远语气带着些激动。 “苏家太客气了,小远,知恩图报的人,是可以深交的人。”迟格说:“咱爷俩赚了。” “爷爷,不该认的!”迟意远定定的看着迟格,说道。 “你的意思我懂,我是真的不想这样的孩子被耽误。而且,局势在变,或许哪一天,就过去了。” 迟格心中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 迟意远沉默不语! 回到家里的苏小甜激动得不得了,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她看书的时候,虽然能记住内容,但这两日遇到的一些高深的书,难免有不理解的地方,之前还愁不知道该去请教谁,今天认迟教授做师父,那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堂屋里,苏爷爷将小孙女拜师的事说了一遍,又道:“礼不可废,咱们家虽然穷,可也要整治出一份像样的拜师礼才行。” 苏奶奶听了却不反对,只说道:“送两斤肉,两斤鸡蛋,再送一包糖,五斤面粉可行?四样礼物,挺体面的。” 苏爷爷听到自家老婆子说出这样的话,吓了一跳。 “老婆子,咱们家能拿出这样的厚礼?” 家里啥情况,他不是不知道,整治出这样的拜师礼,一家子只怕要挨饿了! 他虽然偏疼小孙女,可也不会因为小孙女做出让一家子人挨饿的事。 “老头子,你放心吧,我说能拿出来,就能拿出来。而且,肯定不会让一家子人挨饿。”苏奶奶信心满满地说。 苏爷爷觉得,老伴有秘密,可还是忍住没问。 有些事之所以被称之为秘密,那就是不能被其他人知道。 “老婆子,不管咋样,不能给家里人带来危险。” “我知道。我让老三抽空去县城买东西回来,镇上太小了。”苏奶奶明白苏爷爷的意思。 这事儿,她也想过,总去镇上,迟早要引起人注意,但去县城就不一样了,县城里人多,未必就有人盯着。 再说,就这么点东西,不用两三次也就都拿回家了。 苏爷爷却被吓到了,镇上太小了? 这是个啥意思?难道家里还有许多票证能换回来粮食? “老头子,家里还有好些票证,从哪里来的,我就不说了,你知道有就行了。” 苏奶奶开诚布公地将话说了出来。 苏爷爷的心反而放了下来。 “我也不问你,反正尽量小心些,要是儿子媳妇们再问起来,就说是我以前救了一个人,人家最近托人捎来的。” 苏爷爷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他年轻的时候,是个热心肠,曾经救过不少人,偶尔有一个两个曾经得过苏爷爷帮助的人回报,也说得过去。 第17章 苏奶奶听苏爷爷这么说,总算安心了许多。 这几日,为了家里人的生活能好些,苏奶奶冒着危险将苏小甜给她的钱和票拿了出来。 可她却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万一被别人看出端倪怎么办! 苏爷爷这个法子倒是得用。 “老头子,你以前救了那么多的人,也没有一个想着你的,如今反倒要让他们白白做好人。” 想到以前得了苏爷爷救助的人们,苏奶奶觉得气儿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顺! 苏爷爷说道:“当初救人的时候,也没想过让人报答,只当是为自己积德就行。” 早几年,他们老苏家一口气生了好些男娃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不知道多羡慕。 那时候就有人说,老苏家人丁兴旺,都是因为苏爷爷早年行善积德的缘故。 就是苏爷爷自己,也觉得有这样的可能。 因着这个原因,村里人为非作歹的并不多,甚至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人一把。 “家里的孩子们健健康康的,已经是大造化了。前几年,哪家没有夭折孩子,就咱们家的孩子,都安安生生长大了,还有啥可求的?” “再说,咱们小甜多聪明的孩子,你还不满意啥?” 苏小甜得到迟格的肯定,苏爷爷越发觉得,当年行善是对的。 苏奶奶不知道自家老头子心里的百转千回,只叹一口气说:“我也就是白说一句,借他们的名义,让我们安安全全,也算值得。” “睡吧,不早了,明天还有得忙。” 老两口忙碌了一天,疲劳的很,很快睡着了。 牛棚里的迟家祖孙两个,却睡不着。 苏小甜给他们的震惊是巨大的,尤其是迟意远。 “爷爷,您说,苏小甜真的这样聪明?” 不是怀疑,只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天下,真的有这样聪明的人? “书到今生读已迟,苏小甜或许就是这样的人!”迟格悠悠说道。 没有人知道,他除了做学问,其实还学过一些相面之术。 早些时候,他也曾见过这个老苏家十分宠爱的女娃,知道那孩子是个命运坎坷的。 可是今日再见,却是命运改变的相貌。 不过,这些话不能对孙子说。 “如今我教导她,与你也是助力。” 迟意远沉默,爷爷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他觉得,爷爷这是在给他铺路? 莫不是…… “爷爷,您的病严重了吗?”迟意远想到这个可能,语气不免焦虑。 爷爷本来就有胃病,这几年吃不饱饭,胃病便越来越严重了。 有好多次,他都看到爷爷疼得冷汗直冒,就差在地上打滚了。 “爷爷这是老毛病,你不用担心。”迟格怕孙子担心,忙就说。 他的胃病是越来越严重了,他都担心,会不会哪天疼得晕过去,就再也醒不来了。 如果能和大队里的人有几分香火情,或许小远在这里还能有个依靠。 小远聪明好学也懂事,但说起来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罢了。 留着他一个人在这个世上,他不放心啊! 老苏家的人都善良,相信要是真的有这么一天,他们能略微照顾小远一二。 翌日。 吃早饭的时候,苏爷爷便将孙子们好一顿说教。 里外不过一句话,就是他们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还不如苏小甜一个小娃娃。 对此,苏家几个兄弟不服。 妹妹虽然聪明,可才读了不到一年的书,怎么可能比他们厉害? 可爷爷夸奖妹妹,他们却都将心里的不服压了下去。 那是唯一的妹妹,爷爷就算夸一夸也没什么。 “我看着你们几个臭小子不服气,那老头子就考考你们。” 苏爷爷从衣兜里摸出一张报纸,先交给了苏首温。 苏首温不明所以地看着苏爷爷。 “大哥,爷爷让你读报纸。”苏小甜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自家爷爷还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儿,这是现学现卖啊。 “读报纸?”苏首温虽不明白自家爷爷为啥要让自己读报纸,但还是乖乖地拿起报纸读了起来。 苏首温的报纸读得还算流利。 苏小甜听着,除了个别字错误之外,其他的还都好,便安心了一些。 但是,轮到老二苏次良的时候,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读得磕磕巴巴的也就算了,还有很多字读错了,不是读了白字,就是读了错字。 听得苏小甜都忍不住摇头了。 老三苏三恭比起两个哥哥都厉害一些,竟是都读对了,一个错字没出现。 接着就是小四小五小六…… 等到小九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十个字有八个字是错的,没办法,苏家小九比苏小甜大两岁,现在也才读二年级。 “乖宝,你给他们读一读,让他们听听啥叫读报纸!”苏爷爷捋一下山羊胡子,骄傲地对苏小甜说。 “爷爷,小妹才读了几天书,哪里能认识报纸上的字儿?”苏次良首先表示,爷爷这是强人所难。 他甚至还为难的看着苏小甜,要是小妹不会读,到时候没面子哭了可咋办? 要不要今天逃学去山上给小妹找野果子哄小妹开心? 苏次良的话正是其他兄弟们的心声。 小九苏九廉也连忙重重点头说:“爷,小妹比我读书时间还短,我都不认识的字,小妹肯定也不认识,还是别让小妹……” 他的最后一个词儿没说出来,唯恐小妹听到了更难过。 “哼,你们以为,我乖宝和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小兔崽子一样没用?”苏爷爷重重地哼了一声。 苏小甜却迟疑了,哥哥们都读的不怎么好,要是自己读得太好,哥哥们丢了面子咋办? 苏小甜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迟疑,给了哥哥们一个错觉,那就是她根本不会读。 几个哥哥对视一眼,冒着被自家爷爷用笤帚疙瘩打的风险,强烈要求,不要让妹妹读报纸。 “哼,乖宝,你不用给他们留面子,直接读,让他们知道知道自己有多差,说不定还能好好读书。” 苏爷爷的最后一句话,让苏小甜觉得,十分有道理。 她的目标是要让哥哥们都能珍惜读书的机会,多多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才。 哥哥们现在的学习都算不上好,也就只有三哥最好一些,这样可不行。 正在苏小甜思索的时候,Anna的声音在脑海中出现。 第18章 “恭喜宿主,激活‘书中自有千钟粟’主线任务一:改造兄长心态! 任务详情:苏家九位兄长承担着改变家庭的命运的担子,奈何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一直都不能用心读书。 任务要求:在一个月内,九个兄长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能主动学习! 任务奖惩:任务成功将会得到一次抽奖机会,失败后续任务难度将会提升。” 苏小甜忍不住睁大了一双大眼睛,啥子?这就激活了第一个任务? 才第一个任务,要是完不成,导致后续任务难度升级,才真是要完蛋了。 苏小甜当下下定了决心,不再顾忌几个哥哥,捧着报纸朗朗读了起来。 她读报纸的时候,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十分享受。 几个哥哥傻眼了。 怎么可能? 小妹才读了多长时间的书?怎么能读得这么好? 假的吧? 但是,几个人甩了脑袋,眨了眼睛,都没能改变眼前这一幕。 苏小甜读得十分流利通顺,那些他们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字眼在苏小甜的眼中就像是一二三一样简单易懂。 难怪爷爷说,他们都是没出息的,和小妹比起来,他们可不就是没出息? 呜呜呜,他们怎么这样差劲呢? 连小妹都比不了。 随着苏小甜字正腔圆地读报纸,家里的大人们也都傻眼了。 他们不识字,不知道这几个孩子谁读得好,谁读的不好,可是却能明显感觉到,苏小甜读出来的更让人听着舒服。 既然这样,那就是小甜读得最好了! 苏家兄弟们可不知道长辈们对他们做出了高下判决。 他们心中真真是百味陈杂,一方面自卑读书不好,还不如才读了不到一年的妹妹,一方面又庆幸妹妹会读报纸,就不会伤心难过了。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致重峦(高干)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快穿]那些女配们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鉴昭行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