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再栽就是狗 > 第211章

第211章

,朱棡不在他能名正言顺的统治晋王府。 其三,他是朝廷派过来的钦差,河西府也要归他辖制。 这个人选可以说相当完美。 之后朱棡和朱济熺进行了长谈。 通过交流,朱棡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朝廷的情况,以及后续的政策。 “陛下非常稳重,前几年不会做出重大变革,以稳固当前的改革成果为主。” “相对应的,在军事上会略微主动一些。” “接下来几年,辽东、云贵、川蜀、两广、交趾等地,都会有军事行动,打击不臣服的部落。” 朱棡:??? 你叫这是稳重?那他要是不稳重,简直不敢想。 这不禁让他有些担心,怕这大侄子太激进,搞的烽烟四起。 不过……老爷子还在呢,还有陈景恪,怎么会允许他如此胡来? “你皇爷爷和陈景恪呢,他们也支持?” 朱济熺自然猜到了他的顾虑,就说道: “这就是安平侯主张的,他提出了一个有限战争理论。” “就是大明要利用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对周边不臣服的部族,采取持续不断,但有限度的战争。” “让那些部族时刻处在战争的恐怖之中。” “如此既能震慑已经臣服的部族,也可以持续不断的让不臣服的部族流血。” “除了军事打击,还有配套的思想攻势。” “大明会通过种种手段,在思想文化上对他们进行同化。” “将那些部族拖疲拖垮,自然就会归附大明了。” 比如利用佛道两教,对其进行宗教渗透。 比如通过臣服的部落,对他们进行文化渗透等等。 朱棡不禁点头表示赞同,在边境这么久,他更了解如何和这些人打交道。 陈景恪的这个措施,确实很有效。 有些部族打一打就服了,然后老老实实接受统治。 有些部族那真的是怎么打都不服,打不过就跑,趁你不备就发动偷袭。 搞的人非常无奈。 主动发动低烈度的有限争战,确实是很有效的办法。 不就是比拼耐心和消耗吗。 大明的国力最不怕的就是消耗。 我用一百份资源,去消耗你一份资源,最后被耗死的依然是你。 而且通过这种手段,也能让军队保持战斗力。 可以说一举多得。 事实上,朱棡不知道的是,陈景恪这么做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计划。 那就是军功爵制。 不给军队找个敌人,他们会内耗的。 有仗打,他们就不会造反。 而且持续不断的低烈度战争,也能促进军队序列新老交替,延缓军功集团腐化的速度。 当然,这么做还有个前提,朝廷手里必须有足够的土地。 否则立了军功没办法封赏,军功爵体系也会崩溃。 可现在大明最不缺的,恰恰就是土地。 这些东西,朱棡不在中央,了解的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朱济熺倒是知道,不过父子俩刚见面,并不是讲这些的时候。 听完他的解释,朱棡这才放下心来。 如此看来,大侄子还是很稳重的,没有急于求成。 接着,父子俩又聊起了一些别的事情。 聊天的时候,朱棡一直在观察自己的儿子。 讲话不急不缓,分析事情条理分明,关键是很有见地。 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让他也大受启发。 这让他非常的满意。 儿子放在洛阳学习那么多年,是真的成材了。 接着,他就举行了家宴,迎接儿子的到来。 席间,两个很重要的人物出场。 这两个人朱济熺都认识,不过并不是很熟悉。 认识是因为,这俩人都是他的亲戚。 一个是傅让,傅有德的儿子,也是他的五舅子。 还有一个是谢庆,他的亲舅舅。 之所以说不熟,是因为他从小在洛阳生活学习,和这两人接触都不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都是亲戚,大家见面还是很热情的。 傅让和谢庆都很识趣,虽然年龄辈分他们为长,却处处以下属自居。 哪怕朱棡很不高兴表示,都是亲戚不要那么见外,两人依然坚持如此。 对此,朱棡心中暗暗点头,决定将这两人留下辅佐朱济熺。 方才自然是试探,如果两人真的没有尊卑之分,以长辈自居。 那他肯定是不会将两人留在朱济熺身边的。 俩人明白事理,反而能成为朱济熺的重要帮手。 接下来几天,朱棡让朱济熺去各衙门转了一圈,认识了一下各衙门的负责人。 还举办筵席,邀请各部族的首领赴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儿子。 大家都不傻,晋王的嫡长子,那就是他的继承人。 而且还是从洛阳来的,身上带着圣旨,背后有朝廷支持。 自然都知道,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他。 朱济熺自己也很争气,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 他没有胡乱插手政务,而是让各部门继续延续之前的政策。 该干啥干啥。 这就更让大家满意了。 但遇到该他管的事情,每次都能妥善处理。 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朱棡也彻底放下心来,这儿子是真的成大器了。 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出兵了。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份,再耽搁下去天就热了。 西域的夏天,那是真的能热死人。 尤其是西州,地势低洼少风,再加上有火焰山存在,可以说是酷热难耐。 必须要趁天气进入盛夏之前,结束西州的战事。 于是,在朱济熺熟悉了河西之后,朱棡召集心腹,宣布了出兵计划。 并命朱济熺主官河西事务,傅让和谢庆辅佐。 对此,众人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之后朱棡率领四万大军,向着西州进发。 这次他没有隐瞒行踪,也瞒不住。 不过他也不怕黑的儿火者知道。 察合台汗国此时的都城在阿力麻里(伊犁霍城),离西州一千六百余里。 和敦煌到西州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等黑的儿火者知道自己出兵的消息,再派兵救援,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也没必要隐瞒行踪。 经过两个月的行军,在六月初大军到达柳城(鄯善)附近。 柳城是察合台汗国的重要据点,常年在这里驻扎有两千军队。 朱棡派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让他们攻打柳城。 “晚上,大军要在柳城歇息。” 先锋军兴冲冲的就杀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一座空城。 原来当地守将自知无法对抗朱棡大军,己方的援军短期又到不了,就主动撤走了。 这让将士们非常失望。 好不容易争取到当先锋的机会,竟然没捞着敌人打。 呸,什么察合台汗国,就这? 朱棡倒是无所谓,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而已,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整个西州。 现在天气已经很热了,必须要尽快拿下西州。 下一步要么再次出击,寻找敌人的破绽加以攻击,也借此机会离开西州这个大火炉。 要么就留在当地屯田,将这个桥头堡打造好,然后再去攻略其他地方。 不过目前还是先拿下西州再说。 第二天,他并没有直接出兵去打别的地方,而是派出侦察兵,去打探敌人的情况。 同时也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那个人也没让他久等,当天下午就出现了。 正是畏兀儿人阿力木江。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察合台汗国坚壁清野,将力量集中在吐鲁番和火州两座城池。 准备据城而守,和明军打消耗战。 同时也等待援军到来。 说完这些情报,阿力木江心情沉重的道: “我们私下藏了一些物资,但也只能供大军使用十五天……” 哪知,听到敌人主动聚在一起,朱棡却笑了。 第475章 用你祖宗的战术打你 哈马力丁站在城头,遥望远方的明朝大军,眼睛里充满了愤恨。 建章元年,刚刚继位的黑的儿火者,派遣使节团前去洛阳朝觐天子。 使节团首领,正是哈马力丁。 到达洛阳之后,开始他们还比较老实,但很快就对大明的外交礼仪给搞的不耐烦了。 加上身为蒙古人心中的骄傲,让使节团的很多人,开始故意触犯律法。 最初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大明朝廷的重视,获得一些特权。 这时,其他藩属国的使节团,开始给他们喝彩,各种吹捧蜂拥而至。 他们就飘了,也可以说是被架上高台,下不来了。 于是,所犯过错越来越大。 大明的处置很迅速,一个叫陈景恪的出面,将使节团成员全部抓捕。 最终判决结果是,处死,所有人。 只有哈马力丁作为使节团正使,且没有直接参与犯罪,获得了赦免。 但也被当众抽了二十鞭。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违背大明的外交法则。 作为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哈马力丁自然视之为奇耻大辱。 回到察合台汗国,没少说大明的坏话。 只是黑的儿火者也不是昏庸之君,并不相信他的话,依然试图和大明保持良好关系。 并且为往来丝绸之路的商旅,提供方便。 说白了,他想左右逢源。 一边讨好帖木儿,一边和大明交好。 哈马力丁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本身也是蒙古贵族,背后有不小的势力。 加上因为出使受辱的事情,成了坚定的亲帖木儿党,并获得了同样亲帖木儿的人的支持。 然后他利用这些力量,获得了西州的治理权。 就是因为这里离大明最近,他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制造麻烦。 这些年没少明里暗里使绊子,阻挠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转。 甚至还出动小股骑兵,劫掠过河西边境。 这次听说朱棡要出兵西域,他非但没有害怕,反而非常的兴奋。 “明军初来士气正盛,我们当避其锋芒。” “朱棡四万大军,所携带的后勤物资最多支撑一个月。” “且他们远道而来,并未携带攻城器械……” “我们只需坚壁清野据城而守,一个月后明军将不战而溃。” “到时我们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这支明军。” “失去了朱棡和这四万主力,大明河西会陷入空虚状态。” “我们未尝没有机会夺取此地。” 就算守不住,劫掠一番也是大赚特赚。 如果真能从河西抢十余万百姓回来,那他就能成为西州之主。 黑的儿火者都得让他三分。 这个计划,自然得到了一众部下的认同。 他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而且据城而守也符合大家的想法。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没人愿意和朱棡这样的名将正面对抗。 哈马力丁这个主将提议,坚壁清野据城而守,正合他们心意。 也有部下提出质疑:“畏兀儿人与朱棡多有联系,如若他们支援粮草该当如何?” 哈马力丁冷笑道:“我自然会防着这一手……” “通知所有畏兀儿人,一个月内全部迁入吐鲁番、火州二城。” “不愿意迁入者,就取其牛羊粮食,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那部下更是反对道:“如此一来,岂不是逼迫畏兀儿人投靠大明吗?” 哈马力丁说道:“就是要让他们投靠朱棡,我倒要看看,朱棡肯不肯将军粮让给这些畏兀儿饥民。”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哈马力丁派人将吐鲁番、火州二城周围的百姓,强行迁徙到城内。 不愿意走的,就是一番杀伐劫掠。 不只是畏兀儿人,生活在这里的其他族群,也碰到了同样的遭遇。 结果就是,有大约七万多百姓,被迁徙到两座城池。 四万多人四散而逃。 还有两三万人,不是死了就是失踪了。 随后,哈马力丁强迫各部族青壮,将两城方圆数十里的树木全部砍伐焚毁。 并加固了城池。 考虑到这里缺水,没有护城河,他在城池外围挖了多道壕沟。 壕沟后面就是三尺多高的矮墙,他的部下可以站在壕沟后面,对攻城的明军发动攻击。 一道壕沟失守,就退守到第二道壕沟。 每一道壕沟,都是绞肉机,需要用人命去填。 当然,哈马力丁也没指望这些壕沟,真的能起决定性作用。 他的真实目的,是拖延时间。 等朱棡粮草耗尽,还不是任他宰割。 当朱棡大军到达火州城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武装到牙齿的城池。 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城防体系,朱棡不禁赞道: “这个哈马力丁,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这城修的和刺猬一般。” 徐美纵马来到他身侧,说道: “放在以前,这城池不死几千上万人,是攻不下来的。” “就算攻下来,咱们的粮草也应该已经耗尽了。” 他是大明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将领,平民出身,全靠天赋的那种。 深得朱棡的信任,不但提拔重用,还强迫他读了不少书。 也因此,他对晋王府可谓是忠心耿耿。 这次出兵,朱棡将他也带过来了。 朱棡放下望远镜,说道:“但可惜,他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之后,他命徐美率领一万两千人,去往吐鲁番城。 “相机攻城,若无机会也无需强攻,只要堵住四门不让城内敌军逃出便可。” 城头上,见到朱棡竟然选择分兵,哈马力丁大笑道: “朱棡枉为名将,连十则围之的道理都不懂。” “本来他兵就不足,竟还敢分兵,真是不知死活。” 他的一众部下也非常的高兴。 这本来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分两座城防守,如果明军同时进攻两座城,那就要分兵。 力量分散,最后一座城也打不下来。 如果他将主力放在其中一座城,那么另一座城的人就可以寻找机会,对明军进行骚扰。 朱棡选择分兵,是他们设想中最好的结果。 没想到还真的出现了。 一时间,众人是信心暴增。 朱棡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就算知道了也懒得管。 他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命部下绕城安营扎寨,轮番休息恢复体力。 在后勤部队,一群工匠也正用收集来的木料,制作器械。 朱棡要他们制作的器械很简单,投石机。 这是经过陈景恪改造的那种,更加轻便,射程也更远。 他也没打算多造,弄个二三十台就足够了。 这些木料,多是从当地百姓的房屋上拆卸下来的。 还有一部分,是从数十里外运送过来的。 倒不是哈马力丁坚壁清野不够彻底,出现了疏漏之类的。 而是这些残余木料,真要打造攻城器械,数量也非常有限。 交战过程中,有的是办法破坏掉。 只要让朱棡没办法制作大批的攻城器械就行。 但正如朱棡所说,他不知道时代变了,很多战术战法也变了。 否则,朱棡也不敢采用这么冒险的战术。 朱棡这次出征,是无后勤作战。 没办法,后勤是历朝历代攻略西域最难的地方。 汉唐之所以能经略西域,是有沿途的部落,为其提供军需粮草。 各种协从军的人数,甚至是汉军唐军的数倍。 等大军在西域站住脚,就自己屯田,就地解决粮草问题。 但从宋朝开始,西域汉人力量逐渐衰弱,到了元朝几乎绝迹。 明军的补给线,最多也就能到达敦煌。 可是敦煌离西州,还有一千五百里距离。 这一千五百里,明军无法获得任何补给。 从大明运送补给? 别开玩笑了,财政负担不起的。 超过千里距离,运送的粮食九成就要消耗在路上。 大明再厚的家底,也扛不住这种消耗。 况且,这一千五百里的运输线,就是最大的弱点。 别人随时都能掐断。 霍去病在军事史上地位为啥那么高? 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做到了无后方作战。 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 他的战绩,在历史上也没有人能复制。 原本历史上,明朝的力量无法真正进入西域,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个原因,则是北元和瓦剌始终威胁着北部边疆安全。 言归正传。 朱棡这次出兵,就属于典型的无后方作战。 在随军携带的粮草吃完之前,必须拿下一块根据地,也就是西州。 否则都不用打,自己就崩溃了。 这也是哈马力丁选择坚壁清野的原因。 朱棡自然不是莽撞的人,虽然这次出兵,确实非常的冒险。 可他也是有极大把握的。 一部分信心来自于本地族群,对察合台汗国宗教迫害的反抗。 大明的军队只要能击败察合台大军,就能迅速获得当地民心,从这里获得补充。 一部分信心,正是来自于科技的进步。 也是哈马力丁等人的知识盲区。 这次,朱棡就是要利用科技,给哈马力丁一个深刻的教训。 工匠们连天加夜的忙碌,第二天一大早,二十四台投石车被造出。 为了保护操作人员,投石车前面还加装了木板,可以防弓弩射击。 之后,大军开始调动,朱棡派出五千人先锋,护着投石车慢慢向阵地行去。 在先锋的后面,是三千扛着麻袋的青壮。 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将面前的壕沟,填出一条供人通行的道路。 城头之上,听着战鼓的声音,看着明军诡异的行动,哈马力丁非常的疑惑: “那是什么东西?” 一名部下不确定的道:“好像是投石机?” 哈马力丁怒道:“不要好像,去查看。” 于是,传令兵马上跑下城墙,去壕沟前的阵地里询问。 很快就带回一个答案:“是投石车。” 这更让哈马力丁疑惑了:“投石车?他们不会是想把投石车推倒壕沟边,向城墙上发射石头吧?” “哈哈……”一众人发出嘲讽的笑声。 且不说他们在每道壕沟后面,都安排了防守人员,这些人是可以主动出击捣毁投石车的。 就算明军防备森严,无法捣毁。 你投石车也没那么远的射程好吧。 很快,双方进入交战距离。 察合台军从壕沟后面的矮墙下放箭,明军先锋则举起盾牌抵挡,然后冒着箭雨缓慢前进。 投石车在壕沟二十丈处停下,一群身着特殊服饰的士兵,开始有条不紊的操作。 这群士兵身穿布衣,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而胸前则写着一个大大的火子。 这更是让哈马力丁等人不解,这是想干啥? 一名部下说道:“他们不会是想用投石车,砸矮墙后面的守军吧?” 哈马力丁忍俊不禁的道:“嗯……二十三台投石机,看起来确实挺吓人的。” “哈哈……”再次大笑起来,城头响起了快活的声音。 他们确实有理由高兴,就现在这投石车发射频率,除非是集结几百台才有杀伤力。 就这二十三台,也就是能吓吓人了。 这些人越想越高兴,笑声难免就有点大,以至于朱棡都隐约听到了。 他疑惑的朝城头看去,似乎有笑声? 应该是听错了吧,这种大战时刻,谁能笑的出来。 更何况这么远的距离,声音也很难传过来。 然后他也没多想,见投石车进入预定位置,就说道: “传令,发起进攻。” 接到命令的火衣将士,将石头放入投石机,进行了几轮发射。 正如哈马力丁等人所想,稀稀拉拉的石头,确实没有什么杀伤力。 除了一个倒霉蛋没砸死,其他人连衣角都没伤到。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投石机的落点,离矮墙越来越近。 发射了四轮之后,石头终于停下。 这让守城的人更是高兴,发出的嘲笑声,隔着大营都听到了。 明军则愤怒不已。 朱棡看了看身后愤怒不已的将士,却笑道: “很好,今晚我们就可以在城内睡觉了。” ----------------- 就在察合台守军认为,明军应该失望撤退的时候,又一轮黑点砸了过来。 然而等‘黑点’落地,他们却发现并不是石头,而是一个个的黑色铁疙瘩。 上面还有一根奇怪的绳子,正在冒着焰火。 然后…… “轰……轰……轰……” 接连二十三声巨响传来,瞬间压倒了所有嘈杂的声音。 “火药。” 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此时火药已经名传天下,不知道的很少。 可是知道火药具体用法的人却并不多。 很显然,哈马力丁以及他的部下,对这方面了解的都不是很清楚。 当爆炸声响起之后,以至于哈马力丁问出了一个略显愚蠢的: “投石机也能发射火炮?” 一名手下观察良久,给出了一个答案: “好像……他们发射的是震天雷。” 众人皆骇然失色。 二十三块石头,对战场影响微乎其微。 可二十三个震天雷,还是改良后的震天雷,集中投放到一个点,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 躲在矮墙后面的守军,被清空了一大片。 大多都是被飞溅的碎片杀死的,少数是被震死的。 眼见防守出现漏洞,那三千扛着口袋的壮汉狂奔而至,将一代代沙土倒入壕沟。 守军将领反应过来之后,马上命人过来接防。 然而,等他们人过来,明军投石机下一轮也已经准备好。 又一轮齐射,刚刚过来接替防守的士兵,大部分被杀死。 如此几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来送死。 城墙上的哈马力丁大惊失色,拼命叫喊着让人去防守。 还有人提出建议,派兵主动出击,将那些投石机摧毁。 然而……用来阻碍明军脚步的壕沟,却反过来挡住了他们自己的脚步。 勉强冲过去几百号人,则被守卫给击杀,根本无法靠近投石车。 守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将壕沟填出一条通道。 朱棡看着已经陷入慌乱的守军,不禁摇头。 哈马力丁虽然是蒙古人,却一点都不了解蒙古历史。 但凡他了解过蒙古西征,就应该知道,当年他的祖先曾在某条河畔。 隔着河用投石机发射震天雷,将数倍于己的极西列国联军,炸的军心大乱。 为后续的骑兵收割创造了时机。 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何其相似。 只不过,那时候是隔着一条河,现在隔着的是一道道壕沟而已。 当然,如果哈马力丁知道这些事情,并做出相对应的防范。 朱棡也不会采用这个战术就是了。 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外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罢了。 “可惜,哈马力丁终究算不上什么名将,只懂得模仿兵书,不通变化之道。” 壕沟被攻破,接着就是矮墙争夺战…… 明军士气正盛,再加上之前被嘲笑的怒气,一个个不要命一般往前冲杀。 与之相对应的,察合台守军士气低落,很快就被杀的败退。 如果不是哈马力丁反应快,及时下令砍断了连接第二道壕沟的天桥。 明军就衔尾追过去了。 不过影响已经不大。 接下来只需要复制刚才的战术就可以了。 集中投石机,用新式震天雷炸出防守缺口,随后大军掩杀。 到了中午的时候,四道被哈马力丁视为绞肉机的防线,就已经全部被明军夺取。 守军士气低落,就连哈马力丁都慌了。 他设想了无数局面,独独没想过这种。 自己花费那么多精力打造的防线,竟然一天都没能坚持。 不过他依然没有放弃: “我们还有城墙,他们没有攻城器械,摸不到城头的……” 话音未落“轰”的震天巨响传来,他举目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段城墙犹如纸糊的一般轰然倒塌。 第476章 发表 在陈景恪的提示下,明军对火器是非常重视的,开发出了种种用法。 爆破城墙更是基本技能。 被他们摸到城下,基本就意味着城池要失守了。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武器不对等。 如果守军换成大明军队,敌军靠近城墙之后,反而是进入了地狱。 传统的守城器械就不提了,加料版震天雷从城头丢下来,一炸就是一大片。 大口径的火铳,发射各种弹珠、碎片,那就是妥妥的大喷子,一喷一大片。 不过想要做到这一步,对后勤的压力会非常大。 毕竟黑火药的原材料是个大问题。 但用火药武器应对紧急情况,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比如现在。 朱棡为了快速行军,并没有携带多少物资,火药数量也有限。 如果哈马力丁能坚持两三天,那朱棡只能用人命往里面填了。 可惜没有如果,他们直接被第一波攻击给打蒙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士气如虹的河西军从缺口进入城池,对察合台军展开了屠杀。 事实上,此时哈马力丁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朱棡携带的火药本就不多,加上黑火药的威力有限,炸开的缺口并不算很大。 他完全可以派人,趁明军入城的人还不多将其杀退,然后将城墙堵住。 然而,就在这时,之前被他强行迁徙来的各部族百姓反了。 大军守城,往往会动员城内青壮协助防守。 搬运石头、滚木、箭矢,运送照顾伤员什么的。 青壮死光了,就让老人妇女上,最后凡是能动的都上。 哈马力丁也是这么做的。 他将各部族青壮征召,协助守军防守。 等到明军入城,这些被聚集在一起,又心怀怨愤的各部族青壮,纷纷揭竿而起。 操起身边的家伙就冲了上去。 他们自然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很快就被冲散。 但他们的行动,却严重迟滞了察合台军的速度,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间。 让涌入城的明军站稳了脚跟。 之后更多明军犹如潮水一般涌入。 哈马力丁知道,想杀退明军已经晚了,就想撤到内城。 依靠内城进行防守。 然而,他才刚刚下达撤退的命令,却发现内城火光四起。 关键是,他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来不及收回了。 本就毫无士气的将士们,听到撤退的命令哪还敢犹豫,撒丫子就跑。 撤退直接变成了大溃败。 然而等他们跑到内城附近,

相关推荐: 永乐町69号(H)   朝朝暮暮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九品道士   病娇黑匣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医武兵王混乡村   将军男后(修改版)   逆战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