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正巧前一波赏花的客人刚离开,亭中石桌空出了位置。苏合香眼明手快,连忙招呼众人入座。她将大妮挽在手上都食盒接过,掀开盖子,里面整齐摆几样点心,雪白的桂花糕上点缀着新鲜的黄色桂花,还有翠绿可人的青团、酥脆的米花糖和几样蜜饯果子。 “李夫人请随意尝尝。”苏合香笑着将食盒往李夫人面前推了推。李夫人含笑点头,用帕子垫着取了块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赞道:“这桂花香得正,甜而不腻。”两位嫂子则各自取了青团,小口品尝着。 七娘子目光在食盒中逡巡,最后被那米花糖吸引了注意。她拿起一块,用团扇半掩着面,小口小口地品尝着。 这米花糖甜中带着淡淡的米香,确实别致。若不是正在相看的场合,她真想问问这点心是在哪家铺子买的。 她家虽说是杀猪匠出身,在那些官宦人家眼里算不得体面,但架不住肉铺生意红火,日子过得比那些小吏还要宽裕。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从小在吃穿用度上从未受过委屈。几个嫁进来的嫂子也都明白这个小姑子迟早要出嫁,自然不会与她为难。 可以说汴京里有名的没名的她几乎都吃过,这个叫什么米花糖的她还真没吃过。 这次的相看,双方家长都颇为满意。苏合香看中了七娘子的大方爽利,李夫人则相中了铁柱的老实本分和家财雄厚。 只是回到家中,七娘子还是忍不住向母亲抱怨:“娘,那个苏家大郎就像个锯嘴的葫芦似的,问十句答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就会嗯嗯的!” 李夫人闻言失笑,用手指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你呀!这种男人才是过日子的好料子。那些嘴上抹了蜜的,哄起女人来一套又一套的,你以为是什么好事?那样的男人不仅会哄家里的,更会哄外面的,到时候有你哭的时候!” 七娘子撅着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母亲说得在理:“那倒也是...” “明白就好!“李夫人满意地拍拍女儿的手:“这苏家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看起来家风正派,上面长辈也只有一个婆母,比那些满大家子都是长辈的人家不知道轻松多少。且那苏家大郎看着就是个踏实能干的,将来准能把你捧在手心里疼。” 七娘子想起铁柱那憨厚的样子,红着脸点了点头。她虽然嘴上抱怨,心里却也明白,这样的老实人才是过日子的良配。 苏合香到家后,连茶都顾不上喝一口,就拉着铁柱到堂屋问话。她把其他孩子都支开,只留母子二人说话。 “铁柱,今日见的李家七娘子,你觉得如何?”苏合香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儿子,生怕错过他脸上的表情变化。 铁柱黝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红晕:“还行吧!” “什么叫还行?”苏合香有些着急:“你倒是说个明白话啊!看中了就是看中,看不中的了就说,省的后面反悔就来不及了,明天媒婆就要上门来问话了。” 铁柱他低头想了半晌,慢吞吞地说:“就见了一面,自然也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就是觉得...七娘子性格比较外向,我觉得蛮好的。” 苏合香这才松了口气,追问道:“那长相呢?可还看得过去?” “不丑,”铁柱老老实实地回答:“挺大气的。就是……”他犹豫了一下:“就是身量高了些。我平时看惯了娘和大妮,觉得七娘子好高啊。”其实他喜欢小巧温柔地女孩。不过这话他没有跟娘说。 苏合香闻言失笑:“个子高了大气。”她见儿子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便拍板道:“既然你觉得不错,那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今年过年前把婚给办了。” 自己要有媳妇了,要成亲了!铁柱说不上来什么感觉,似乎这就像个任务一样,人长大了就是要成婚的。至于喜不喜欢,并不是那么重要,大家都是这样成婚的。 许媒婆隔天登门拜访。她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头上的绢花随着步伐一颤一颤的:“哎哟苏娘子,你家对七娘子可满意?!。” 苏合香连忙给她上茶:“自是满意的!” “煤姥,我家初来乍到汴京,对汴京的嫁娶习俗不太了解。想问问,一般娶新妇的话,聘礼都要几何,又要准备哪些呢?" 许媒婆接过茶盏,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盏,苏家的茶水真好喝,每次来都是砌的不同的茶水。 她抹了把嘴上的水渍说:“是咯,你是外地人不懂。咱们汴京城里的规矩可讲究着呢!” 她细数起来:“先是要纳采,男方遣媒人携活雁提亲,这活雁可不好找,要是实在寻不着,用鹅代替也成。女方收下后,要交换草帖,上面写着三代家世、生辰八字。” 苏合香连连点头,三代家世这个好说,到时候编一个出来,地址老远的也没人去核对。 许媒婆见她认真,继续说道:“然后就是纳征,也就是下聘。女方要回礼'回鱼箸',就是活鱼、筷子和清水,象征吉祥如意。” “那成婚前还有什么讲究?”苏合香追问道。 “多着呢!”许媒婆一拍大腿:“成婚前三日要有个催妆礼,男方要送花髻、销金盖头等添妆物品。女方回赠罗花幞头、金银双胜御等。女方婚前一日还要到男方家布置新房,悬挂帐幔、铺设家具器物。”她顿了顿:“至于婚礼当日,倒没什么出奇的,就是撒帐、合卺那些老规矩。” 苏合香点点头,又问:“那男方一般下聘准备哪些呢?” 许媒婆压低声音道:“这就要看你家的家财如何了。”她掰着手指细数:“一般来说,金钗、金镯子、金坠子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实在置办不起金器,银镀的也能代替。” 见苏合香面色如常,她又补充道:“若是富贵人家,什么黄罗销金裙、珠翠团冠、花茶果物、羊酒都可以准备。” 苏合香连忙表态:“媒姥放心,该有的体面我们一定置办齐全。只是还要劳烦您多指点。” 许媒婆这才满意地笑了,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汴京婚俗的细节。 送走了许煤婆后,苏合香就寻思着,家里的钱财给铁柱成亲绰绰有余,毕竟房子已经有了,只需要准备聘礼就可,等铁柱婚礼过后,就让铁柱做点生意,最起码养活他一家是没问题的。 她想着,大头的东西像金器、布匹和茶叶这些,都准备在汴京采买,毕竟在汴京买反而比华国便宜。 不过铁柱是家中长子,聘礼不能太寒酸,最起码要有两样好看点的首饰和两身衣服。 今日相看时,她可是时刻留意着七娘子的反应。那姑娘虽然装作不经意,但目光在大妮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大妮今日穿的是从华国带来的衣裳,头上簪的也是华国的首饰,样式与汴京流行的不同,这种首饰上面用的玛瑙玉髓之类的便宜宝石,几十上百块就能买到一套很好看的首饰,想质量更好些,也只需要几百块钱。 苏合香计上心来,决定在聘礼里添两样华国的精致首饰和两身华国的衣裳。 这样既能充充场面,又能投七娘子所好,价格还实惠。 苏合香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她抿了口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铁柱这孩子是家中长子,她这个做娘的,自然要把这门亲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苏药姑、苏药姑!”外面的门被拍得咚咚响。 “来啦来啦!别拍了!再拍门要散架了!”苏合香忙不迭地去开门。 进来来一位抱着孩子的青年男人,看样子也就十八九岁,旁边的年轻女人年岁也不大,一副妇人装扮,她语速急切地说道:“是苏药姑吗?我家丫头高热不退都两天了,大夫说再不退热……” “你们来这边。”苏合香带他们两个到了西厢房,让他们把孩子放在床上。 第103章 像是在煮…… 苏合香面上沉着冷静, 心里还是有些慌张的。 这孩子面色潮红闭着眼睛,她都不用上温度计就知道发热,手指往孩子滚烫的额头上一搭, 滚烫的温度让她心头微紧。 这孩子三四岁年纪, 小脸烧得通红,时不时发出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似的。这让她不由得想起了梦里的小妮。 她从药箱里取出提前备好的瓷瓶, 上面有退热的字样,里面装的药水。 孩子吃药的时候醒来,她很乖巧, 不哭不闹, 只是用湿漉漉的眼睛望着她。苏合香心里一软,喂完抗生素后又取出止咳药水。孩子皱着小脸咽下苦药, 却懂事地没有吐出来。 “真乖。”她忍不住摸了摸孩子的头, 又从药箱中取出一张精美的黄符纸, 口中念着驱邪咒, 煞有介事地在烛火上点燃。 灰烬落到地上, 小夫妻俩见到这些, 有些紧张,孩子高热不退三天了, 是听邻居说起, 在这边有个苏药姑擅长给孩子退热, 这才带着孩子过来看病的,至于苏药姑还会道家法术,是他们没想到的。 在这个迷信的时代, 很多事情人们更愿意相信是符咒起了作用,而不是人力所为, 这也是苏合香想到的备用法子,总有一天自己会遇见看不好的病,到时候可以推脱给各位神仙。 三管齐下后,她坐在一旁静静等待。期间她也小声问了这小夫妻一些关于孩子之前为什么会发热。听说是咳嗽咳了七八天后突然间发烧了,她心里有数了,这样的病相对简单些。 半个时辰过去,苏合香再次探向孩子的额头,热度果然退了。孩子安稳地睡去,呼吸也变得均匀不那么咳嗽了。 “药姑!多少诊费?”男人搓着手,声音里带着忐忑。苏合香抬眼打量,这对夫妻衣着朴素,男人的短衫上打着补丁,女人的裙子洗得发白。她注意到女人一直低着头,抱着孩子的身形都僵硬了。 “你看着给吧。”她轻声说。 女人将孩子递给男人抱,自己从怀里掏出一个手帕包,打开里面是二十枚铜钱。“苏药姑,我知道这钱肯定不够...”她因为过于窘迫,有些无地自容,声音哽咽着说:“俺婆婆嫌弃丫头是给女孩,不给俺钱...”泪水滴在破旧的衣襟上,晕开一片深色。 退烧药26块钱300粒,一粒不到一分钱,抗生素贵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总统(H)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鉴昭行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数风流人物
捉鬼大师
凄子开发日志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