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命的吗?我看那个小弟弟已经在抽抽了,这才给他吃药的。”小妮眼神里带着害怕,害怕地看着她娘手中的枝条。 苏合香怕有人来求医问药的时候自己不在,耽误了孩子们看病,她就备了几样常用的放在了柜子里,叮嘱了大妮,有急需的时候,不要等自己,先给求医的孩子吃。 当时小妮也在,但是她没想到小妮的胆子是如此之大,她一个半大孩子居然敢给另外一个孩子开药吃,虽然柜子里就是一些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这三种,没什么其他的药,但也足够她担心的。 还好那妇人被蒙在鼓里。 苏合香给了小妮三天不许出门也不许看电视的惩罚,每天要多写一倍的大字,小妮委委屈屈地答应了。 今日一家人整整齐齐在堂屋桌上吃晚饭时,苏合香问铁柱:“铮远啊,这几日要是有空,去牙行时问问,城外可有田地发卖?” 铁柱正往嘴里扒饭,闻言停下筷子:“娘,城外田地山高路远的,咱家自家肯定没空去种,还要寻佃户,也太麻烦了,一亩田地还挣不了多少铜钱。”铁柱在家种过地,自然知道农民的辛苦。 苏合香夹了块梅娘做的腌黄瓜放在儿子碗里:“近郊的也行,你两个妹妹的陪嫁田该预备起来了。” 铁柱突然想起七娘子陪嫁的田还在岳家那边,由她六哥经管着,自己从未过问。再看坐在下首的大妮,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确实该早做打算。“要置办多少?”他得做到心里有数,才好去牙行寻摸。 “最少也要十亩八亩,如果有连在一起的,几十亩也成。” “成,我明天就去问问。”铁柱应道。 七娘子注意到巧云耳尖泛红,低头数着饭粒。等众人用完饭,才借着梅娘和卫婆子收拾碗筷的工夫扯住铁柱的衣袖。铁柱会意,扬声唤住要回房的母亲:“娘,还有桩事要和您商量。” 苏合香打发走三个孩子,她和铁柱、七娘子坐在堂屋饭桌旁边,梅娘给她们三人沏了壶茉莉茶。 七娘子觑着婆婆神色,轻声道:“我娘今儿提了桩事,说是二嫂的兄弟景航,已经是童生……” “他学业如何?”苏合香手里拿着茶杯,抬眼问道。 “二嫂总夸他天资聪颖,就是贪玩了些”七娘子说。 苏合香微微蹙眉:“巧云还小,等秋闱后再议。”贪玩的意思就是不一定能考中秀才了。 七娘子望着婆婆的神色了然,这是要等着给闺女挑个有功名的女婿呢。 苏合香正好又想起一件事:“你俩等下。”她转身去了堂屋西边这间屋里,。 铁柱就看到娘进去后很快捧着个米色布袋出来,他接过后,拆开看后发现是乌米:“娘,这是什么?”他假装好奇地问。前两年在山里时,他吃过这种乌米做的粽子、 “这是南方的米,叫乌米。” 七娘子心里嘀咕着,这黑色的米看起来有毒的样子,真的是吃的吗?她接过铁柱手里的布袋,闻了闻,有股好闻的草木清香味。 “娘这是?”其实铁柱和七娘子两人都有些困惑,娘为什么给自己看米。 “你们铺子里光卖熟肉,客人们不还得另买炊饼就着吃?” 铁柱和七娘子的食客们,有很多人都是买了后,用荷叶打包,带去隔壁的面铺或者炊饼铺。 七娘子恍然大悟:“娘是说我们可以卖现成的乌米饭?” “正是!”苏合香笑着比划:“在荷叶上铺层热腾腾的乌米饭,中间夹些卤肉,然后卷起来,赶时间的食客可以立马取走。” 她话音未落,铁柱已经拍案叫绝:“娘,那这样的话,每日里又能多卖不少的铜板。” 周边的食客们要么是商贩,要么是学子,还有许多的军营里的人,这其中有许多单身汉,他们一个人开火做饭不方便,也乐于在街上买着吃。 “那这乌米的本钱会不会太贵了?”七娘子问婆婆。 “你们给我一斤十五文就成。”苏合香在拼夕夕上买的价格是7块钱一包,倒不是她要赚儿子钱,要是太便宜了在儿媳那边圆不过去。 “好,那娘先给我十斤,我去卖试试。”铁柱当即拍板,又给店里增加了一个营生。 七娘子隔天就把自家婆婆的话回了自己的娘亲,她将婆婆话细细说给李夫人听。 李夫人比较理解女儿婆婆的想法,二儿媳家别看只有亲家一个人杀羊,但羊肉价格高,利润也比猪肉高,但说起来也只是一个操刀卖肉的营生,女儿的小姑子家要钱有钱,要貌有貌,自然也想择个好的女婿。 “行,我这就跟你二嫂子说下。” 七娘子又趁机说了婆婆要买田地的想法。 李夫人就说:“你婆婆家人丁少,又是外来户,买的田地最好是放在儿女亲家一起,这样有个照应,但现在她也只有我们一家亲家,咱们自然也要出出力气,你可以跟女婿说下,问问我们李家村周围有没有合适的。” “嗯!我等下就和相公说,娘,那我先走了。” “去吧。” 铁柱对买田这事从昨天的不以为意,到今天的非常上心,也就一个晚上的事。 因为他想通了,其实土地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如果都去做生意了,那谁来种地呢,没人种地,那拿着钱也买不到粮食啊。 所以他一大早没去熟食店,带着七娘子先去了牙行。 中人老赵正啃着烧饼,见他们来得这般早,忙用袖子擦了擦嘴:“两位这是?” “劳您给看看田地,”铁柱说道:“不拘大小,十亩八亩都成。” 七娘子轻声补充道:“最好是城外七里李家村左近的。” 老赵从柜台底下摸出本起了毛边的册子,他眯着眼翻到某页:“巧了,李家村附近倒是有块地,”他的手指头点着幅歪歪扭扭的地图:“说是山林,其实就个黄土包,山上的树被那些刁民偷砍光了。山脚下有几十亩的薄田。” 铁柱不解:“这么大块地方,不应如此闲置吧?” “那块地太贫瘠,种了打不上几斤粮食,水源离得又远,这两年天气又干燥,主家干脆把地卖了。”老赵不敢说假话,去看一眼就知道的事,哪里能诓骗得了。 铁柱点点头,这块地先保留,他回去问问娘再说:“那还有其他的田地吗?” “零碎田产也是有几家的,不是赌鬼卖祖产,就是遭了瘟的人家。”老赵又翻过几页:“城东张家村有二十亩,不过他家卖价较高。” 中人又说了几处田地,铁柱一一记在心里,告知他自己要回去商量商量。 中人自然是客气地送走了铁柱夫妻。 铁柱和七娘子从牙行出来,路过杂货铺时,七娘子突然拉了拉铁柱的袖子:“相公,咱家卤锅都腌入味了,蒸饭怕是串味。” 铁柱一拍脑门,转身就进了铺子,不多时便抱着个崭新的蒸笼和铁锅出来,锅底还泛着青灰色的光,两人合伙带着新的家伙什回了铺子。 铺子的后院里,两锅卤肉正咕嘟咕嘟冒着香气。 帮工老常夫妇看着东家往蒸笼里倒乌黑的米粒,忍不住嘀咕:“这米莫不是发霉了?” 铁柱笑而不语,待蒸汽裹着奇特的清香从锅边溢出时,老常媳妇猛地吸了吸鼻子,想不到黑色的米有如此清香的味道。 铁柱和老常合力把蒸笼整个端到了店门口。揭开锅盖的刹那,乌莹莹的米饭刚刚蒸好的米饭在日光下泛着光,香气顿时飘满了整条街。 “店家,这是什么?”由于乌米太过奇特,门前很快围满了人。 铁柱用木铲挑起一团乌米:“这是南边来的乌米,最是养人,你们尝尝!” 有胆大的人自己上手,揪了一团进嘴。 感受就是糯叽叽的,似乎像是糯米,但又有糯米没有的植物的香气。 “多少钱一个?” 铁柱收回木铲,用荷叶包了个饭团出来,边说边麻利地包成饭团:“十五文钱一个,加肉的二十文一个!一个就能吃饱了啊。” 他包的这个分量,属于七娘子吃不完,自己不够吃,普通的学子商人是能够吃饱的。 第123章 买地 乌米对于汴京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吃食, 出来一锅卖一锅,根本等不到凉透。 黏叽叽的乌米饭,就算是空口吃都好吃, 但凡是尝过的都会买一份拿在手里吃, 甚至有的人专门买了打包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今天又是收货满满的一天。 回家路上,铁柱心里哼着小调, 跟七娘子算账:“七娘, 十斤乌米可以做二十五斤的乌米饭,净赚三百多文呢。看这形式,一天卖上百斤不是问题。” 话说完才发现身边人早落下好几步。七娘子低着头慢腾腾地走着, 无精打采地样子。 “咋了这是?”铁柱折返回来, 伸手要接她挎着的竹篮。七娘子却把篮子往身后一藏,铜钱在篮里哗啦啦响, 那是她特意留着找零的, 大钱早换成银角子贴身收着了。 铁柱挠着头, 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到她了。 连着追问三遍, 七娘子才噘着嘴, 单手往腰上一掐:“你倒好, 蒸好的乌米给这个尝尝、那个尝尝,我忙活一整天, 我连粒米味都没尝着!”她声音里带着委屈。 铁柱噗嗤笑出声, 拽着她的衣袖往前走:“嗨, 我当啥大事,”话没说完就见媳妇眼圈红了,连忙改口:“明儿头锅蒸好先给你留两碗!” 七娘子甩开相公的手气哼哼地快步自己走了, 跟个榆木疙瘩似的,眼里只有做生意, 她是越想越气:“刚成婚的时候,你说过要带我去瓦子里看傀儡戏的,这都一两个月了,你也没带我去。” 铁柱追上去憨笑道:“这不是日日做生意都没空吗?要不明天早些收摊,带你去玩?” “当真?”七娘子见铁柱点头答应,嘴角翘起,这还差不多。 不过她这气性也只敢在路上撒撒,到家后她就收敛起了性子,就怕给婆母给瞧见了。 铁柱和七娘子到家后,基本是吃晚饭的时光了,饭桌上他把买地的事说了。 “娘,我早上去牙行问过了,大片的田地的话,只有一处几十亩,还带个小山坡,但是田地非常贫。” “零散的呢?” “零散的有几处但不相连,城东有八亩上好的水田,是个赌输了祖产的败家子卖的,本村人怕这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数风流人物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捉鬼大师
小白杨
屌丝的四次艳遇
致重峦(高干)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烈驹[重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