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课毕回宫,迎接赵嫣的,果不其然是流萤那张凝重板正的脸。 知晓她又要替母后教训自己,赵嫣解下厚重闷热的白狐裘,叹息道:“你知道我写不出文太师想要的文章,强行落笔只会露馅。不如,我去寻个代笔?” “不可!”流萤立即否决。 长风公主假扮东宫太子之事乃是皇后娘娘一手操办的机密,稍有不慎便是身死国灭的下场,多一个人知晓便多一份危险,怎可找人代笔? 何况太子殿下自小受鸿儒名士辅佐,精通文墨,要仿其文风谈何容易。 流萤咬紧下唇,然而一抬头,却撞见一双笑意吟吟的美人眸。那颗仿着太子殿下点出的泪痣明丽无比,却丝毫不显病弱。 便知她是在诓自己玩。 一时间有些晃神。 似在很久以前,也曾有一个人爱这样逗弄她。 赵嫣惯性地撑着下颌:“文章不能写,可我若还呆呆木木的,一言不发,亦会露馅。倒不如抛几个问题,让文太师自个儿琢磨去。” 流萤神色稍缓,主子说得也有道理。 “母后那边呢,如何说?”趁着流萤整理思绪的功夫,赵嫣又问。 流萤挑开车帷一角,见东宫卫和内侍都远远地跟在马车后,四下并无外人,方低声道:“东宫三师的事,娘娘难以插手,不过挑个信得过的伴读倒不难,以后殿下在崇文殿也能有个照拂。” 流萤身为宫女,并无踏入崇文殿服侍的资格,每次都只能于门外等候,的确不方便。 身边还是得放个自己人才安心,赵嫣若有所思。 好在下月初一便是冬节,宫中例行祭祀酬酢。她记得每年此时,各府王孙世子都会入宫赴宴。 或许,是个物色人的机会。 脑中闪现那本藏在暗格中的《古今注》,赵嫣眸光微动,佯做不经意道:“今日听文太师提及,有个叫沈惊鸣的不错,他是何许人?” 听到这个名字,流萤微不可察地顿了顿。 赵嫣将她这点微小的情绪收归眼底,便知自己赌对了。 此人果真和东宫有牵扯。 流萤似是在犹疑该不该说,许久方道:“沈惊鸣乃前吏部侍郎之子,是左丞相李大人的得意门生之一,与洛阳名门之后周及并称‘李门双璧’。” 听到“周及”的名字,赵嫣额角一阵抽搐,华阳行宫就学的不堪回忆争先涌上脑海。 抬手挥散思绪,赵嫣回归正题:“我记得吏部有母后的人,那若让这个沈惊鸣成为东宫伴读呢?” 流萤欲言又止。 “怎么,他信不过?” “不是信不过的问题。” 流萤声音低了些,“而是这位沈公子,已经过世了。” “死了?” 赵嫣诧异,“何时的事?” 流萤道:“七夕夜游灯,坠水而亡。” 死在兄长过世前一个月,这么巧? 线索还未开始便断了,赵嫣不免惋惜。 流萤瞥见主子的神色,便知她心里生了不该有的想法,抿唇片刻,低声劝解道:“太子是因病而亡,殿下只管做好本分即可,切莫引火上身。” 因病而亡…… 赵嫣轻嗤。 “你与母后不必紧张。东宫无权无势,眼下连个能用的幕僚都没有,以卵击石非明智之举。” 赵嫣别过白皙精致的脸,眸色通透道,“我有自知之明。” 她心中盘算,殊不知崇文殿中已是另一番愁云惨淡。 年过七旬的太子太师伛偻坐于书案后,水晶叆叇平搁在案几上,压着一份素白绢纸。 大太监亲自添了热茶,见他坐了半天未动,便笑问道:“文太师在看什么?” 老人家才回神似的,捋须抬抬下颌:“殿下的文章。” 太子殿下的文章? 大太监面露疑惑,可这份绢纸不是空白的么?一个字也没有呀! 文太师并不做解释,正是一字不写才显精妙啊! 他一辈子辅佐了三代储君,门生无数,讲过的经史子集数车之计,从未有人提出如太子今日这般的疑问。 面对太子殿下标新立异之言,文太师只能尽职尽责地劝勉他:君子就应该牺牲自己的欲望与喜乐,维护礼教法度,为天下人谋福祉。 文太师苦口婆心让太子殿下多多效仿先贤,克己复礼。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总统(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醉情计(第二、三卷)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