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寻觅 > 第124章

第124章

是带有什么资料的样子。 “当然不是这里,如果林同志不介意的话,我们到公安局再谈?”崔星洲问道。 林夏犹豫了一下:“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我跟家里人说好了今天回去。” “恐怕要几天。”崔星洲实话实说。 林夏眉头皱皱,说实话,她不是很想去,但崔星洲又是刘秘书亲自带过来的,有些不好拒绝。 崔星洲看出她的迟疑,再次自我介绍道:“林同志,我是调查部的崔星洲,我们截获了一份资料,据我们判断,这是一份资料很重要,但它的内容极其复杂,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无法翻译,宁市长和广市那边都向我们推荐了您,希望您可以帮帮我们。” 崔星洲虽然不是这次调查的负责人,但很多事是他联络的,听广市那边的同事说,林夏的外语极好,而且他也是看过报纸的,当然知道这次广交会林夏的出色表现。 林夏听到是调查部的,明显愣了一下,这年代的调查部主要负责反间谍、反特务活动,所以这次也是和这个有关吗? “你们没有懂外语的人吗?” “有,不过这个资料有点特别!” “特别?”林夏不解。 见崔星洲并没有解释的意思,林夏点头同意了:“我原定今天回家,现在不能回去,得让人帮我跟家里人说一声。”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崔星洲自然不会拒绝。 林夏从办公室出来,把从南边带回来的东西拜托王武送一趟后,带着两套换洗衣物,跟着崔星洲离开了。 王武也想去的,但被崔星洲拒绝了,没办法,只得担忧地看着林夏离开。 于光远安慰他:“放心吧,刘秘书是宁市长身边的人,肯定会保护好夏夏的,而且夏夏身手也不差,你之前不还说她身手有进步吗?” 王武没出声,只是心想:自己是该认真思考嫂子的建议了。 ...... “事情就是这样。”王武对陈为民道。 陈为民猜到这忙不简单,不然也不会出动市长秘书,也没有再多问什么。 “既然是宁市长派人接的,夏夏的安全肯定没问题,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陈为国压下心里的担忧,招呼大家落座。 王武原本就和陈家人熟,现在又跟着林夏做事,自然就没有拒绝。 吃完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儿。王彩霞和刘春苗等人开始收拾碗筷桌椅,王武自然不可能闲着。收拾好后,大家重新坐下,听王武说南下的事情。 陈为先原本以为王武带回来的东西是林夏买的礼物,他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在想,自己一会一定要第一个挑,挑个最好的。结果吃完饭,陈为国等人就催王武说南下的事情,而所谓的礼物只是带回来的干海货,一个小包的一半都没有分完,剩下的就直接被送到林夏房里去了,他那里看不出来,余下的不打算分了,他气得不行,黑着脸带着段巧云离开了。 其实真要论的话,这干海货也不便宜,如果在这边买的话也要上十块,只是有人人心不足。 王彩霞哪里看不出来,撇撇嘴,装模作样的客气了一下,就把人送出了院子。 陈海接到来自老父亲的电话,得知媳妇随军的事又要往后延后,整个人都蔫了,他就想接媳妇儿随个军,怎么就这么难呢! * 从光阳制衣厂到市公安局不远,开车也不要多长时间,林夏很快被带到了一个办公室,此时,办公室里坐了几个人,主位上的是一位将近五十岁的男人。 见崔星洲和林夏进来,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这位就是宁市长说的林夏林同志吧?”主位上的男人站起身,率先开口。 崔星洲介绍道:“这位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汪队长。” 林夏礼貌的点头,“汪队长,您好,我是林夏。” 汪队长自然是知道林夏的,毕竟他们调查部的消息向来灵通。 “听说林同志拒绝了加入外交部?”汪队长问。 林夏嘴角一抽,不知道该说调查部消息灵通还是八卦。 广交会期间,确实有外交部的同志来找过她,那时她才知道,过年期间的那两本书,除了是真的急要外,也是用来考验她的,当然,考验的结果让外交部的同志很高兴,所以就趁着广交会的时间,让人来和她接触了一番,见她口语也不错后,当即对她发起了邀请。 但林夏对于外交部不是很感兴趣,她从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清晰,所以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不过她也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她也会全力以赴。 “外交部责任重大,我不适合,就不去添乱了。”林夏尴尬的回道。 汪队长笑着说:“那小夏同志对我们调查部感不感兴趣?要不要来我们调查部玩玩?” 林夏心里飘过一长串的字幕,“汪队长别开玩笑了,不知道今天让我来是?” 汪队长看出她没有加入调查部的想法,也没有勉强,顺着她的话道:“老李,你把东西给小夏同志看看。” 老李从桌上拿起一叠纸递给林夏,至少也有十张以上。 林夏接过资料,终于明白崔星洲为什么说这资料特别了,因为这里并不是一种文字,而是由三种外国文字组合成的,上面还有几个看似随手勾画的线条,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然而,林夏并非一般人,这纸上的文字她恰巧都会,她越看神色越凝重,看到最后,嘴唇紧抿成了一条线。 “林同志,里面写了什么?”汪队长知道林夏看懂了,迫不及待的问。 “这是一个港口的资料,详细记录了港口的水文、地质勘察情况,还有港口的结构、薄弱点,甚至包括港口设备以及人员布置。” “你说什么?”汪德华脸色骤变。 林夏坚定地看着他:“没错,就是港口资料,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个港口。” 其他人的脸色同样难看,林夏不知道是那个港口,但他们却是不用猜也知道。 第231章 可疑 宁浩思得到消息匆忙赶了过来,一进门连气都来不及喘,问道:“确定了吗?他们的目标真的是固阳新港?” 固阳新港,是宁浩思到达固阳市后主导建设的一个现代化深水油港,该港口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水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也有近2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这个港口的码头上,已经建好的就有7台自动输臂,每年输油能力就有近2000万吨,附近山岗上还有13座大型贮油罐了。 如果特务真的盯上了这座港口,后果不堪设想。 林夏这会也想起来了,固阳市确实是有一个重要港口:“根据这些数据,应该是固阳新港。” 随后林夏详细列出了资料上的数据,随着她的讲述,宁浩思的脸色越发难看,最后几乎阴沉如水。 “小刘,去请港口负责人和总设计师来会议室 ,别惊动其他人。”宁浩思叮嘱道,这两人他比谁都清楚,对港口是付出了全部心血的,也是绝可信的人。 “明白。”刘秘书深知事态严重,立刻去联系人。 很快,港口负责人王豪和总设计师孟杰就来到了会议室,来的路上刘秘书也说了下大概的情况。 宁浩思说:“既然人都齐了,汪队长,你先说说这份资料的来源。” 汪队长点头,向众人解释了资料的获取过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怀疑有敌特分子活动,公安局立马派人调查,发现情况可疑后,第一时间通知了调查部。 汪队长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人和公安这边一起跟踪抓捕,但敌特份子十分警觉,好几次险些跟丢,最后在抓捕过程中,公安的同志还重伤了好几人,他们调查部也有人受伤。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对这份来之不易的资料十分重视,由于调查部同志外语水平有限,只能看出资料与水有关,其他一概不懂,所以他们不得不寻求外援。 汪队长想到之前广市那边最近好像也碰到过类似的案件,立马就联系了那边的同事,没想到居然是在广交会上大出风头的林夏帮了他们。当得知林夏就在固阳市,他立马找人查了她的背景,发现外交部曾经还想把人招进去,但被拒绝了,他还查到宁浩思去参加过林夏的婚礼,稳妥起见他还给宁市长打了个电话,宁市长就派了刘秘书过来,有了刘秘书,果然很顺利就把人请来了。 林夏念出资料上的数据后,作为总设计师的孟杰震惊不已,这确确实实是固阳新港的核心资料,丝毫不差,很明显,他们内部有人被策反了。 “确实是固阳新港的核心资料。”孟杰的话把最后一丝侥幸也浇灭了。 “能接触这些核心资料的人都有哪些?”宁浩思冷静的问道。 孟杰回忆了一下,说了十多个人名。 “我安排人去排查。”汪队长立刻布置任务。 王豪脸色苍白地说:“市长,港口马上就要投产了,那13座大型贮油罐也准备贮油了,如果发生意外,那港口......” 以前不是没有特务搞过破坏,但很快的被揪了出来,这半年多的风平浪静,他以为特务已经全部落网了,谁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又冒了出来。 宁浩思说:“调查部和公安部全力排查,注意保密,避免打草惊蛇。王同志,你正常处理工作,不要露出破绽,港口那边我们要秘密派人进去,你和汪队长商量一下。” 王豪自然没意见,他现在是迫切把那害群之马找出来。 宁浩思作为一市之长,自然不能一直待在这里,所以安排好工作之后,让汪队长及时把消息知会他,便离开了,林夏则被留了下来。 * 办公室里,汪队长正坐在一张半旧的办公桌后,翻阅着一叠厚厚的案卷,眉头紧锁,似乎正想着什么难解的谜题。 林夏犹豫了片刻,还是敲响了门。 “进。” 林夏推门而入,清冷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寂:“汪队长,我是林夏,能否占用您一点时间?” 汪处长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疑惑,“林同志,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林夏摇头,直视着他的眼睛,缓缓开口:“汪队长,我知道您明天要去港口,我想跟您一起去。” 汪处长眉头微皱,他放下手中的案卷,不赞同地看向她:“不行,现在情况不明,那里太危险了,你不能去。” 他倒没有怀疑林夏,只以为她是好奇港口,想去看看,但无论公私,他都不可能让林夏去冒险。 林夏迟疑了片刻说:“汪队长,我可能见过那个特务!” “什么?”汪德华一惊,表情严肃起来:“你什么时候看到的?” 林夏整理思绪后说:“我刚才听你们说截获的地点是东一街七巷85号,我前天下午去过那附近。” “那天......” 那天,林夏带着约翰和尼尔吃完晚饭后,因为约翰和尼尔第二天要离开,两人很是不舍,决定步行回宾馆,他们住的宾馆在东五街,需要从东一街七巷穿过。 林夏与两人边走边聊,王武则跟在他们后面,走到东一街时,因为聊得正兴奋,约翰一个不留神撞到了一个从巷口进来的青年。约翰立马向青年道了个歉,青年随意点了点头就匆匆离开了。 原本,这只是很普通的小插曲,林夏当时也没察觉异常,直到刚才来到了公安局,看到装着资料的手提包,她也只是觉得有些眼熟,感觉最近在那里见过。后来,听到汪队长等人说截获的地点是东一街七巷,她突然想起来,这个包不正好是那天约翰撞到的人手里提着的那个吗? 有些东西不去刻意想不会发现问题,但仔细一想,疑点往往就会浮现出来。 林夏现在就是这样,同样的地点,相似的包,她猛然记起,约翰不会说C语,那天他道歉自然用的是他本国语言,那么,那个青年怎么就听懂了呢?既然听懂了又是他乡遇故知,为什么不聊上几句?反而匆匆离开?而且,那天那人好像一直低着头,她似乎从头到尾只看到了个侧脸。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圈套/玩物   我以力服仙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老师,喘给我听   修仙后,她一心做老祖   寡妇门前桃花多   御用兵王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