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给了别人。 濮阳漪在晋国的受宠可见一斑。 小满看得满眼发光,“平原县君喜欢女郎,我也喜欢她。那位崔四娘子,就很不讨喜了,来别人家做客,倒像是别人欠了她钱似的,拉着个脸,还骂鳌崽长得丑,哼,敖侍卫最喜欢鳌崽了,要让他知道鳌崽被他的未婚妻骂了,定然要发火的……” 冯蕴不听她聒噪,将花蔓步摇递上去。 “收起来吧。” 小满哦一声,小心翼翼地捧着,放入冯蕴的首饰匣里。 女郎以前没有什么好的首饰,陈夫人总说等她出嫁再置办,其实大家都知道是陈夫人舍不得给冯蕴花钱。不然,冯莹还没有许人家呢,身上穿的、戴的,日常里用的,哪一样都比冯蕴好上许多……蕀 所以,冯蕴的首饰匣里,其实没有几件拿得出手的佩饰,她平常也不怎么用,在花溪村里穿戴太过会显得招摇。 “平原县君真是好人。” 小满又夸赞了一句。 冯蕴看着她,忍不住摇头。 “等你出嫁,我也给你置办一身行头。” 小满的脸登时臊了起来。 不由又想到那个同将军去了信州的左侍卫。蕀 跟将军在一起,想必不会受伤吧? - 人都走了,夜里的长门庄里十分安静。 冯蕴知道她的部曲和裴獗留下的侍卫会将庄子守护得很好,即便晋齐战场近在咫尺,她也可以安稳入睡…… 但她睡不着,脑子里想了许久…… 突地,她坐起来,好像想到什么似的,手执灯火到书房,将那个骆月送的礼物拿出来。 玉势打磨得十分光滑,但把头那里有一个暗塞,许是为方便清洗设计的,冯蕴将它从中拧开,入鼻的先是一阵香……蕀 里面居然塞了香粉。 她嫌弃地取出来,对着灯火再照。 里面平塞着一张纸,不注意发现不了。 但纸上没有字,空白一片。 冯蕴琢磨了片刻,想到玉堂春以前的一种表演绝技,用一种果类汁水写出的隐形字…… 于是她将白纸放在火上烤,立即有炭色的字体显现出来。 “韦铮新任大内缇骑司副司主,很不高兴。昨夜醉酒回来说,司主姓宋,是太后的面首……韦铮吃味了,大骂姓宋的是个草包,还说宋草包派了另外几个草包去安渡。”蕀 “妹妹保重,依姐姐看,许是冲你而来。” “韦铮说,他要坐等姓宋的栽个大跟头,姐姐如此贤惠,自然要帮夫君一把。他要做了司主,也便宜我们姐妹行事……” 冯蕴双眼微眯。 将纸条在火上烧毁,眼里露出一抹亮光来。 果然她没有看错骆月。 此女,竟能带给她这样的意外惊喜。 次日起床,冯蕴神清气爽,找邢丙过来,问了一下村里张家兄弟的情况。蕀 又吩咐道:“找两个信得过的人,安排他们多和张家走动。” 邢丙微微一怔,“女郎要做什么?” 冯蕴道:“知己知彼。安排去吧,手脚干净点。事后不要亏待人家便是。” 邢丙应声下去。 冯蕴洗漱好,准备出门。 农具坊今日上梁封顶,她得过去。 下了点小雨,天气又转凉了,小满特意为她翻出一件氅子。蕀 那是一件半旧的,从将军府,也就是以前的太守府带过来的。 冯蕴以前也没有什么新衣服,这件算好一点的。 小满便有些埋怨以前的陈夫人。她现在敢埋怨了,会把话说得很难听,也学了些乡野村妇骂人的话,什么“贼婆烂妇”的说了一大堆。 平常她是不敢说的,这次没有忍住,让冯蕴刮目相看。 于是,她便想起立秋前左仲带来的狐狸皮。 大满道:“狐狸皮女郎交给应容了,让她帮着做一件氅子,女郎忘了?” 冯蕴是没什么印象了。蕀 那时候热得很,谁去想狐狸皮? 她道:“那你抽个时间去城里问一下,看应容做好了没有。” 大满应下来,主仆三人这才出庄子,往农具坊里去。 远远地便看到一群人,欢天喜地围在坊前的空坝上,指指点点。 第99章 定下小计 冯蕴过去的时候,涂家坞堡的三个匠人几辆牛车,正拉着一些制作工具和材料过来。聼 村里人过来围观,满是骄傲和喜悦,前来帮工的邻村人则是眼红。 “花溪村日子越过越好了。” “里正娘子的本事,那可是旁人比不了的。” “唉,注籍的时候大意了。落户花溪村多好。” 为了今天,冯蕴特地买来两挂炮仗听响。 她很喜欢这个,喜气,热闹。 噼里啪啦的炮仗声里,冯蕴大声宣布。聼 “花溪村农具坊,开张啦!” 说是一个作坊,其实房舍很简陋,四周是用木材和石头合围而成,石木的柱子,茅草的顶子,最中间是一个中空的天井,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回”字。 涂家坞堡的匠人参观了一下,当即对这个造型简单却实用的“回”字形作坊赞不绝口,直说回去以后,要照着修一个青砖结构的,让冯蕴提供图纸。 冯蕴笑着应下。 一面让匠人去桃林勘地,准备修村学。 一面坐下来与涂家坞堡的匠人商量农具制造。 坞堡有经验,有整套的制作流程,冯蕴只算“纸上谈兵”,可两位老匠人对她很敬重,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冯蕴当场画图示意,他们在这个行当浸淫久了,一看便知。聼 沟通很愉快。 吃过午食,就着手准备起来。 坊里招工的事,是早几日便在准备的。 告示就贴在长门庄外的三棵槐树下。 冯蕴前期只要二十个人,原则是每个什里来两个人。 可今日把人都叫过来一看,杨大牛那个什有四个人,四个都是张二饼家兄弟—— 张二,张三,张四,张五。聼 人高马大的汉子往那里一站,相比瘦骨伶仃的农人,生生大了一圈,其他人都不敢站得太近。 冯蕴察觉出来了人群里的氛围。 她慢慢走过去,“怎么回事?” 人群沉默。 张二饼大声道:“里正娘子不是缺人打铁吗?我们兄弟几个有的是力气,来帮你干活了。” 冯蕴的农具坊里一日管两餐,每天五十个大钱,这比战乱前在安渡城的匠人工钱都要高,更何况来的人,大部分都得从学徒做起? 因为是个油水活,这才每什安排两人。聼 大家都抢破了脑袋挤进来,学技术,赚钱买米,怎么到张家人嘴里,就像是冯蕴请不到人似的? “为何张家一来就是四人?” 冯蕴问,却没有人回答。 什长杨大牛不在,不知是不是有意回避。 冯蕴冷笑一声,看着张二饼。 “你们回去吧。” 张二饼当即恼了,“里正娘子什么意思?旁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都是花溪村的村人,你瞧不起谁呢?”聼 冯蕴道:“旁人是合理合规的来,你们不是。我有我的规矩,我的农具坊也不缺混子,更不要地痞流氓。” 张二饼吸口气,撸袖子就上前。 “你说谁是地痞流氓呢?” 冯蕴盯着他:“说你呢。” “臭娘们……” 说着张二饼就要动手。 叶闯方才在农具坊门口,听到争执的时候就过来了,哪里会给他动手的机会?聼 “放肆!”叶闯拔刀挡在冯蕴面前,“退下!” 张二饼嚷嚷一嗓子,“怎的,你们要杀人啊?” 叶闯笑了一声。 他觉得这狗东西该庆幸,站在这里的人不是敖七。 让敖七看到有人这样欺负冯蕴,只怕刀子都递出去了。 他叶闯是个好人。 “我再说一次,退后,再敢近女郎三尺内,便要你血溅当场!退后,听见没有?”聼 叶闯一吼。 坊里的工人就活络起来。 张家青壮七八个,有劳力就有战斗力,村民怕这一家子耍混斗狠,可长门庄有里正娘子的部曲,有裴大将军的侍卫,整个安渡郡都要听裴大将军的,张家人能横得过大将军去? 于是跟着便指责起来。 “不要以为旁人不知道,你们把毛三和耗子的名额抢了。” “欺负我们就算了,还想欺到里正娘子的头上……” “正该里正娘子不要他们。”聼 人群指指点点。 张二饼狠着脸,手指着他们。 “好,好,有人撑腰是吧,看你们能仗势到哪一日……” 说罢,扭头叫上自家几个兄弟。 “我们走!” 叶闯还刀入鞘,“晦气。” 开张当天遇上这种事情,是有点晦气。聼 可冯蕴看着横行无忌的张家兄弟,却是微微一笑,打消了先前的念头。 以萧呈和任汝德的行事风格,不会安插这么不长脑子的东西来给她难堪。齐人在晋国,也会谨慎行事,不会这样张扬。 入籍花溪村,不给冯蕴半点脸面。 那只有一个可能: 他们认为自己的主子比裴獗更有权势…… 并且这些人平常一定是飞扬跋扈习惯了,才不懂收敛…… 冯蕴心下有了答案,脑中忽生一计。聼 _ 安排好农具坊的事情,她径直找到任汝德的家。 还没有走近,就看到人群里的金戈和铁马。 他们正带着一群工人顶着河风修房造屋。 老熟人了。 但冯蕴还得装着不认识。 “这是任先生家吗?”聼 金戈和铁马看上就二十来岁,一身仆从的打扮,沉默得如同空气一般。 任勤迎上来,礼数周全地揖礼。 “家父今日在城里照料茶寮。里君找家父有事?” 冯蕴还礼道:“有桩小事想要拜托先生。先生不在,那改天见面再说也是一样。” 任勤道:“我会转告家父。” 冯蕴谢过,驻足看了片刻任汝德的房子。 但直到她离开,金戈和铁马也没有抬头看她一眼。聼 - 次日早间,任汝德便找上门来。 “犬子昨夜回茶寮,说里君有事找任某,不知有何指教?” 冯蕴将屋里的人都屏退下去,这才对任汝德道: “一是村学的事情,想和任先生商量下,学堂起几间,多大见方才合时宜,今日在量土方,任先生要得空,同我去实地看看。” 任汝德无不应是,“听里君之意,尚有其二?” 冯蕴低头饮了口茶,眼圈便红了大半,看上去有些伤感。聼 “此事多有不便,我昨日冲动开口,回家已然懊悔……” 任汝德见状,拱了拱手,“里君但说无妨。” 冯蕴叹口气道:“我说了任先生可别笑话我。还有,无论帮不帮,万万要为我保守秘密,切莫让将军知晓。” 任汝德心念微转,应诺不止。 冯蕴道:“我在台城有个好姐妹,从小便无话不谈。可惜后来她早早嫁人,我也随父到安渡上任,久不相见。今年正月里才听说她夫家遭了祸事,一家子老老小小十余口人,被贼人半夜闯入杀了个干净,她的丈夫也没了,只留下她和一个两岁的孩儿……” 又红着眼眶,看一眼任汝德。 “年前我托人打听,才知道她们孤儿寡母,被夫族赶了出来,娘家也不肯收留,日子过得艰难,可我去信石沉大海……”聼 任汝德心下顿觉不妙,硬着头皮问: “不知里君要任某如何相帮?” 冯蕴苦笑一下,“我原想着任先生交游广阔,最是有办法的人,想请先生帮我找一个来往南北的客商,可以捎带两个人过来……” 任汝德沉默。 这女郎很会用他的话来攻他的心。 不帮,那他说大话,夸夸其谈,往后很难再被人取信。 帮,不是那么好帮的。聼 来往南北的人他认识,可告诉冯蕴,相当于将这条暗线暴露给她…… 任汝德问:“里君想将这个闺中密友接到安渡?” 冯蕴微微一笑,“我知先生为难。此事,就当我没有说过,先生听过便忘记吧。” 任汝德沉默片刻,问道:“不知里君这位旧友,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待我去信,让台城的友人帮忙,照料一二可好?” 冯蕴摇摇头,“不说也罢,她所经历的苦难与旁人不同,若不能接到我身边,姐妹团聚,冒然找上门去,反倒为她惹来麻烦。” 任汝德没有应下,也没有拒绝,只说回去打听打听。 两人去了桃林,确定村学的位置和布局,冯蕴始终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聼 任汝德看在眼里,次日便带来了好消息—— 他有一个旧友叫魏礼,专事南北走货,手上有一个镖队,赚的是辛苦钱,但为人十分仗义,可以代为效劳。 又提醒冯蕴,晋齐两军在信州对峙,齐军眼下正在大量调兵,说不准哪天就爆发大战,要将人从台城弄到安渡,速度要快。 第100章 斗篷寄情 魏礼住在石观县码头附近,整条街的人都认识他,身份很是清白。恐 冯蕴将手上的画像和字条交给魏礼,顺便送上钱币布匹等物,当作酬谢。 魏礼送下东西,说得很自信。 “女郎且等我好消息。” 两人谈好了接送的事宜,冯蕴再三谢过魏礼,再告辞回到花溪村,一头便扎进了农具坊。 刚开张的作坊,人多了,事情就多,说法也多。 有一些人没能挤入农具坊里上工,也会在背后说三道四。 有时候阿楼和小满会告诉冯蕴一些流言。恐 说到夸的,不见冯蕴有喜色。 说到那些闹耳朵的,也不见她生气。 以前,他们以为是女郎涵养好,不跟人家计较,时间长了才发现,女郎是真的不在意。 她每日里都在忙。 很忙,很忙,忙着做她要做的事。 要么去安渡郡看玉堂春的生意,要么在地头转悠,和农人说几句秋播的事情,指点她的“江山”,要么就在农具坊和工匠讨论制作工艺,要么就去看村学的建造,哪有时间理会那事? 信州每日都有来往安渡的信使。恐 敖七也几乎每天捎封信来,说的全是吃饭穿衣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营里哪位兄台值夜睡着,挨了军棍他要说,早上起身看到林间有两只白鹤交颈,他也要大惊小怪…… 冯蕴每次打开信,满怀期待,又满是失望。 她告诉敖七,“闲事少写,多说正事。” 敖七复信道:“正事阿舅不让写。或是,说一说我有多想你们,问一问你们可有想我?” 冯蕴觉得好笑,“阿左和阿右想你的,叶闯也想你,鳌崽也想你,荷塘里的鱼也想你,泥鳅也想你。紧要的是,你可有去信中京,问你阿父何时来接孩子?” 这封信出去,敖七一连三天没有再复信。恐 冯蕴有些担心。 不知为何,她有种直觉,今世的萧呈变得更为奸猾难测了,有些事情也脱离了原定的轨道,她怕裴獗战场失利,怕新婚燕尔的萧呈和冯莹二人太得意…… 又一日没有盼到信州的来信,冯蕴睡得不好。 次日清晨,迷迷糊糊间,院子里便传来一阵女子的笑声。 小满打帘子进来,喜滋滋的。 “女郎,应娘子送斗篷来了。” 那日冯蕴问过狐狸皮的事情,应容才赶着把斗篷做完送来。恐 她刚到,几个姬妾和仆女就跟上来,要看女郎的新斗篷。 应容的手艺自然没得说。 她为了这件斗篷又很费了些心思。 织锦的缎子,棉质的里衬,是冯蕴喜欢的款式和花色,那狐狸皮处理得极好,毛色油光发亮,在斗篷领子上可以围住脖子,又软和又御寒。 小满生怕别人不知道,献宝似的大声道: “狐狸皮是大将军从界丘山猎到的。特地让左侍卫送来给女郎。” 众姬脸上露出羡慕。恐 应容也道:“我以前也替人做过狐狸皮的衣裳,但从没见过这样好的皮料,剥皮的人,定然极是用心,刀工也了得,整张皮没半点损坏……” “将军对女郎好有心思。” “应姬的绣工也了得,针脚细密,花样也好看……” 冯蕴笑了笑,由着她们换来换去地欣赏,自己坐在一侧,喝着小炉上刚煮出香气的热茶,心里想着心事。 许是狐狸皮的斗篷,令她触景生情。 她忽然便想起自己的上辈子,其实也得了一件这样的斗篷。 不过不是裴獗猎来的,而是那年冬天,她在集市上看到一个猎户的担子上挂了那么一张狐狸皮,便起心买了过来,托人做成了斗篷。恐 冯蕴在陈夫人的压制下,很少有这样贵重的衣物。 斗篷做得很美,她穿上很显贵气,也很温和,自是珍爱无比。 那日,恰好她来了癸水,蔫蔫的瘫在榻上,没什么胃口,也没有精神,偏生太后要召她入宫。 她厌恶极了,不想去,又不得不去,于是披着斗篷去了嘉福殿…… 她去的时候,嘉福殿已经很热闹了,好些世家公卿
相关推荐:
仙人消失之后
(重生之十福晋同人)九福晋
对牛谈情番外(H)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他去往未来
怪物妈妈
破烂事儿
一支葵花压海棠
我在古代直播养鲛人
月半月明时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