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这尼玛吕震要是真被自家王爷给宰了,还没来得及定罪,皇上要是知道了,指不定会有什么麻烦。 杨荣被汉王爷那骇人的杀气,吓得腿肚子都快软了,哆哆嗦嗦地根本就不敢开口。 眼瞅着吕震都开始翻白眼了,张軏有些气急败坏,上前就给了他一个大逼斗。 还他娘的什么内阁大学士,就这逼样,真是废物! 一巴掌将杨荣仇翻在地,张軏这才看向朱高煦,提醒道:“王爷,现在不可杀。” 朱高煦听到这话,稍微理智了一点,一把将吕震扔到了地上。 可怜吕大尚书,疯狂喘着粗气,如同险些溺死的人一样。 稍微好了一点,他还不忘叫嚣道:“朱高煦,你这个竖子……” “你再狗叫一句,本王就宰了你,让你三族给你陪葬!” 此话一出,吕震怂了,彻底怂了,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这汉王就是个疯子! 什么礼制规矩在他眼里,全都是狗屁! 他对自己,那是真的起了杀心,毫不掩饰的凌冽杀机! 眼见这老货老实了,朱高煦这才看向杨荣。 后者此刻人已经傻了,呆呆地看着汉王爷,满脸惶恐惊惧。 朱高煦看着这家伙,痛心多于愤怒。 “杨荣,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吧?” “第一次,你贪腐受贿,本王放过了你。” “第二次,你带头怂恿百官请辞威逼,本王同样放过了你。” “这第三次,你更加丧心病狂,为了一己私利,纠集官员损坏大明钱庄,置家国大义于不顾……” 朱高煦每说一句话,杨荣身子就向后瑟缩了一下,直至最后退到墙角,已经退无可退了。 “你贪腐,本王忍了,身怀大才,德行有亏,不是什么大问题。” “你维护功名,本王也忍了,毕竟你是名教子弟,缙绅代表,这样做也算正常。” “但是你踏马的为了维护缙绅利益,对利国利民的钱庄下手,损天下以利己身,你让本王怎么忍?” 朱高煦越说越气,一脚爆踢了过去,杨荣瞬间如遭雷击,口中不断呕出鲜血。 嗯,肋骨断了好几根。 有那么一瞬间,杨荣觉得自己要死了。 朱高煦俯下身子,冷眼看着这厮。 “横渠先生(张载)的名言是什么?” “为……” 啪一个大逼斗,杨荣蒙了。 “给本王大点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杨荣强忍着钻心的痛楚,几乎是嘶吼着喊出了这句话。 然而等待他的,又是一阵拳打脚踢,凄厉的惨叫声响彻了整个牢房。 “你杨荣倒是背得熟练,记得清楚!” “那你对大明钱庄下手的时候,怎么就记不得了?” “平日里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儒家圣言,合着都是嘴上念念对吧?” “还有脸问本王为何敌视你们这些名教子弟,你们怎么不看看自己做了什么勾当?肆意敛财有你们,兼并田地是你们,鱼肉百姓还都是你们……本王恨不得将你们这些狗东西杀光诛尽!” 眼瞅着杨荣只剩下了半条命,聂兴与张軏急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抱住了自家王爷,唯恐他真暴怒之下捶死了杨荣。 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朝已经是一滩烂泥的杨荣吐了口唾沫,这才就此罢手。 “给这两个国贼治伤,每日三遍水刑,睡眠时间减半,吊着他们的命!” 嘶…… 这么狠的吗? 听到自家王爷这残酷的命令,聂兴与张軏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大明第一代水刑逼供专家,聂兴十分清楚这变态刑罚的恐怖之处。 虽然这不是肉体上的折磨,但那是精神上的折磨啊! 别说一日三遍了,有的犯人一遍都坚持不下来,连自己睡了几个女人这些全都给招了。 “王爷,这会不会太残忍了,万一把他们折磨疯了……” 朱高煦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聂大头立马闭上了自己的狗嘴,不敢再吭声。 “疯了直接宰了,拿破草席裹了扔城外乱葬岗。” “再杀他全家,送他们阖家团圆,一起上路!” 听到这话,吕震与杨荣皆是身子一颤,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 朱高煦见状冷笑一声,转身离开了牢房,直接去了研究院。 聂兴与张軏面面相觑,仍然心有余悸。 “老张啊,这还是我第一次见王爷发这么大的火!” “这叫什么?痛心疾首,怒其不争,活该!” “可不是嘛,俩蠢货,自取其辱。” “你刚叫我什么?乖儿子,叫叔!” “……” 第26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宫太子府。 大胖胖刚刚平复了心绪,做在椅子上叹气。 正当此时,贴身太监海涛匆匆前来禀报。 “殿下,通政使鲁穆、兵部尚书金忠、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四位大人前来求见……” 朱高炽闻言一愣,下意识地反问道:“宫门已经关闭,他们怎么进来的?” “鲁穆大人乃是通政使,按制有直趋入宫的特权……” 听见海涛太监的提醒,大胖胖顿时脸色微变。 夏元吉他们这个时候冒险入宫,定然是给杨荣这些混账东西来求情的。 几乎没有多想,太子爷怒喝道:“不见,让他们滚,就说孤已经入睡了!” 这是一个机会! 杨荣他们既然主动递出了刀,老二肯定不会眼睁睁地错过。 不抓住这把刀砍得这些名教子弟肉疼,他就不是汉王朱高煦了。 大胖胖已经对杨荣这些名教文人彻底失望,自然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犯糊涂,跟自家老二对着干。 夏元吉等一心为国的老臣,太子爷还是比较尊敬的。 他也不愿见到这几位肱骨忠良,掺和进杨荣等人的破事里面,到时候还牵连了他们! “你亲自送他们出宫,嘱咐他们不要参与其中,一切明日自有分晓!” 海涛太监听到这话,并没有立马就去回复。 太子爷这是摆明了不想帮忙,有些不太符合他的形象啊! “殿下,万一夏大人他们不肯离去……” “用宫里的规矩提醒他们,外臣不得夜宿宫廷,直接赶走!” 朱高炽没有犹豫,再次表达了态度。 海涛太监不敢多问,急忙前去回复。 来到太子府门口,夏元吉等人已经满脸焦急之色。 “几位大人,太子爷已经睡下了,您们还是请回吧!” 一听这话,夏元吉等人顿时傻眼了。 你大爷啊! 那你刚刚进去那么久干什么? 你不知道把人给喊醒吗你? 金忠不满道,“海涛公公,情况紧急,你赶紧去把太子殿下唤醒……” “金大人!注意臣仪!” 海涛太监一听这话,顿时低喝道。 一群蠢货,怎么这么不识趣呢? 明摆着太子殿下不想见你们,还这儿纠缠个没完没了的! 夏元吉脸色微变,似乎想到了什么,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死太监。 “我等明白了,多想海涛公公提醒。” “嗯,明白了就好,走吧,咱家亲自送你们出宫。” 海涛太监作了个请的手势,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夏元吉直接转身就走,金忠蹇义三人见状有些茫然,还是老老实实地跟了上去。 “维喆啊,为何我们不……” “太子爷不愿见我们,让这海涛太监送我们出宫。” 老夏头苦笑着道出了自己的推测,整个人显得异常落寞。 金忠三人闻言一怔,同样失去了精气神。 “其实来之前老夫就在想,太子殿下肯定得知了消息,那他会是什么反应?” “杨荣这些蠢货因为一己私利,试图对大明钱庄动手,损害朝廷大计,太子殿下又会怎么做?” “太子殿下不见我们,让海涛太监亲自送我们出宫,已经表明他的态度了。” 夏元吉连续提出了两个问题,三人都是沉默以对。 “罢了,罢了啊!” “要怪就只能怪杨勉仁他们自取死路,怨不得别人!” 听到这话,金忠与蹇义尽是摇头苦笑,唯有鲁穆面色如常。 众人心事重重地离开皇宫,各自返回了自家府邸。 翌日凌晨。 午门之外,朝会之前。 文武百官聚集在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毕竟昨夜锦衣卫可谓是倾巢出动,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他们想不得知消息都难! 成国公朱勇等武官面无表情,津津有味地在一旁观看着文臣的丑态。 他们这些武官勋臣虽然也有几个蠢货,看中了宝钞等额兑换的暴利,被锦衣卫抓了进去。 但那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阿猫阿狗罢了,哪有杨荣吕震这等朝堂巨头来得重要。 又是一出好戏,即将上演了啊! 不用多想,天知道那位汉王殿下,此刻会暴怒成什么样了! 夏元吉三巨头面无表情地站在自己位置上,甚至闭上了眼睛,对那些前来试图打探情况的文臣同僚视而不见。 群臣一看他们这副模样,那更是惶恐不安到了极点。 内阁七位大臣,除了扈从皇上北征的胡广金幼孜,现在可就剩下胡俨与杨溥了,其余三人不是被汉王流放,就是被汉王打入了诏狱! 六位尚书大人,兵部尚书金忠、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现在不管不顾,刑部尚书张胥与工部尚书宋礼那都成了汉王爷的人,礼部尚书吕震此刻也被打入了诏狱。 通政使鲁穆又是汉王一手提拔,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更是汉王鹰犬,唯有大理寺卿汤宗不偏不倚,受人敬重。 这么仔细一算起来,不少朝臣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九卿里面,汉王党竟然占了四人,还有一人被汉王打入了诏狱! 不知不觉间,汉王朱高煦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这般可怕的地步了吗? 当然,也不乏有胆子较大的朝臣,正在慷慨激昂地叫嚣着,定要叩阙质问汉王,为何突然逮捕杨荣与吕震这两位朝堂重臣…… 对此左都御史顾佐只是在冷笑,默默地记下了这些不怕死的蠢货。 既然你不怕死,那就成为我都察院的政绩吧! 很快午门大开,百官入朝。 然而等他们进入偏殿后发现,汉王朱高煦正坐在龙椅旁边的太师椅上,而本应出现的太子爷却罕见地缺席了朝会! 汉王爷的小板凳,变成了太师椅! 太子爷,不在! 这些惊人的变化,令所有朝臣都是心中一凛,惶恐顿生! 刹那间,几乎所有朝臣心中,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了同样的猜测。 今儿个,只怕要出大事了! 朱高煦一手托着下巴,冷眼注视着每一个走进偏殿的朝臣。 那毫不掩饰的凌冽杀机,吓得所有朝臣心惊胆战,根本不敢与他对视,老老实实地低下头走到了自己位置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偌大一个朝堂,今日却空出了不少席位。 不用怀疑,那些都是昨夜被打入诏狱之人! 包括,内阁大学士杨荣,礼部尚书吕震,这两位朝堂巨头! 眼瞅着人到得差不多了,朱高煦从太师椅上豁然起身,吓了群臣一跳。 “昨夜发生的事情,你们或多或少都有耳闻。” “这是杨荣等人的供词,都看看吧!” 朱高煦命人将供词分发了下去,瞬间引得满朝哗然。 不少人已经熟知内情,但不少人却还被蒙在鼓里。 他们哪里会想到,这杨荣吕震如此无耻下作,竟敢对大明钱庄下手。 而且这两个还是无敌的蠢货,直接被汉王殿下人赃俱获,连抵赖都不带抵赖的! 顾佐看火候差不多了,当即出列高喝道:“汉王殿下,大明钱庄事关我大明百年国运,杨荣等人此举包藏祸心,意图动摇我大明江山社稷,臣请将其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朱高煦:“???” 满朝文武:“???” 你娘咧! 你可真是上道啊! 直接上纲上线,将人五马分尸! 咋滴杨荣吕震动了你家银子啊,你恨不得将人家挫骨扬灰? 第261章 学部!汉王爷一整个大动作! 偏殿。 朱高煦满脸无奈。 顾佐这小子什么路数,会错意了? 大理寺卿汤宗叹了口气,出列奏道:“敢问汉王殿下,证据是否确凿?如若证据确凿,按照大明律令,杨荣等人应移交三法司联合会审。” “毕竟此案涉案官员众多,还包括杨荣、吕震这等朝堂重臣,臣请汉王殿下秉公执法,将案犯移交三法司会审!” 汤宗为官刚正,老成持重,但他也是名教子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杨荣等人被汉王朱高煦趁机整死。 毕竟此次涉案官员,全都是名教子弟,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还是出类拔萃的那么一拨人! 三法司乃是指的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刑部主审,大理寺慎刑驳正,都察院监察过程。 汤宗乃是大理寺卿,杨荣吕震他们这案子的确做错了,还没有到顾喷子说的那样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的地步! 虽然左都御史顾佐是汉王鹰犬,但刑部尚书张胥不是,汤宗与张胥乃是好友,清楚他的脾气秉性。 如此一来,只要案件移交三法司会审,汤宗就有把握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朱高煦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笑道:“没有那个必要了,供词已经摆在你们面前,还审查个什么?” “怎么?汤大人怀疑锦衣卫滥用私刑?屈打成招?” 此话一出,汤宗脸色微变,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的确,锦衣卫的动作太快了,显然是昨晚连夜提审,证据供词一应俱全,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他今日才提出移交三法司,已经来不及了。 想着,汤宗叹了口气,回到了原位。 他已经尽力尝试过了,奈何汉王准备太足,根本无可奈何。 要怪,也只能怪杨荣吕震等人自己愚蠢,怨不得他人。 唯一一位名教重臣退缩了,夏元吉金忠等三巨头都默不作声,一时间一众文官有些傻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高煦见状也没有苛责汤宗,毕竟这位是颇有贤名的贤才干吏,真正办实事的人才。 他环顾群臣,见无人吭声,满意地点了点头。 “杨荣吕震等人如何定罪,需上呈皇帝陛下亲自定夺。” “倒是现在,需要补缺他们空出来的位置,下面宣布几项人事任命!”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这位汉王爷,还真是气焰嚣张,毫不掩饰啊! 杨荣吕震等人刚刚入狱,他便迫不及待地安插亲信! 这不是党同伐异是什么? 朝廷大九卿之中,已经有四人是他的党羽! 内阁大学士中,现任二人,杨溥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一向不发一言,胡俨爱好经学,重心不在朝政而在国子监! 再加上朱勇等武官勋臣,一直都是汉王朱高煦的坚定拥趸! 如此一来,只怕朝政大权,将会彻底落入汉王手中啊! 朱高煦可不惯着他们,管他们会怎么想,直接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折子,高声念了出来。 “原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王景,清亮有学行,擢升为礼部尚书!”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鸦雀无声。 夏元吉三巨头豁然睁开了眼睛,满脸骇然之色。 王景,礼部尚书! 他不是年前被汉王无故打入诏狱了吗? 这怎么会……难道说他投靠了汉王? “原左中允兼翰林侍讲邹缉,博极群书,居官勤慎,清操如寒士,擢升为礼部左侍郎!” 邹缉! 与王景一同被打入诏狱的贤才! 他难道也成了汉王党? 百官哗然,议论纷纷,忍不住地交头接耳。 “原翰林院侍讲学士曾棨(音同起),德才兼备,编纂《永乐大典》有功,擢升为礼部右侍郎!” 曾棨! 又是一个被打入诏狱的贤才! 而且最令人心惊的是,此子乃是永乐二年的科举状元,如今不过四十年岁,便坐到了正三品的高位! 如此一来,因为杨吕一案,整个礼部被汉王彻底大换血,正二品的尚书、正三品的侍郎,全都成了他汉王朱高煦的心腹亲信! 他这样苦心孤诣地做这一切,到底想要干什么? 别说其余文官,连夏元吉金忠蹇义三人,此刻都有些慌了。 朝廷六部,工部在尚书宋礼的率领下已经彻底倒向了汉王,刑部尚书张胥自上次功名事件后态度变得暧昧不明,现在汉王借助杨吕一案又将礼部牢牢掌控在手中! 六部汉王已掌其三,只剩下了他们三人执掌的户部兵部与吏部! 夏元吉满脸凝重地看着朱高煦,脸上的皱纹沟壑又深了几分。 难不成自己当真看错了他? 汉王做这一切,真的是为了夺嫡? 先前的所作所为,都不过是伪装罢了? 百官心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然而接下来汉王爷的一句话,却是如同一记惊雷,炸响在了所有人耳畔! “另,本王有感礼部管辖混乱,职权太大,以致于酿成杨吕大案!” “今废除礼部学政贡举之权,另设一部主管天下学政,主科举教育事务,名为学部,地位品秩一应与六部等同,国子监乃至天下官学,划拨学部管辖!” “原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品行高洁,忧国忧民,身处狱中仍不忘忧患疾苦,今擢升为学部尚书!” “另有贵溪大儒陈公甫,学究天人,著学育人,今特征辟为学部侍郎!” 话音一落,满朝寂静,针落可闻。 解缙! 解缙竟然投靠了汉王! 他怎么会?! 他怎么敢?! 那可是解缙啊! 还有那什么学部,地位品秩一应等同六部,这是什么道理? 将礼部学政之权割裂开来,另设一学部,主管天下学政,掌科举教育之事! 汉王究竟想要做什么? 难不成是……新学! 他想弘扬新学! 夏元吉脑海中划过了一道亮光,终于反应了过来! 礼部主管天下学政,主管科举教育,但程朱乃是当世显学,这就注定了礼部尚书必定是名教子弟,程朱大儒! 汉王朱高煦苦心孤诣地做这一切,真正目标根本不是什么缙绅功名,也不是为了夺嫡争位,而是为了学政教育之权! 他要弘扬新学,将程朱拉下神坛! 这个胆大包天的疯子! 夏元吉满脸骇然地看着汉王爷,只觉得头皮发麻,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老朱家的天潢贵胄,竟然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如此惊天的魄力,敢对程朱下手! 难怪他要将王景邹辑等贤才打入诏狱! 难怪他当初称有办法解决士绅兼并田地的不正之风! 难怪他上次会因袁淳沽名卖直直接革除其功名,并将之写入大明律!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弘扬新学! “陈公甫,是陆学传人,象山书院现任山长,陆学唯一的真正传人!” 蹇义幽幽叹了口气,点明了陈公甫的身份。 他这声音虽然不大,却十分清晰地响彻了大殿,传入百官耳中。 刹那间,所有文官都是脸色巨变,渐渐失去了血色。 汉王,要弘扬……新学! 第262章 公羊!史学家的善意提醒! 诏狱研究院! 解缙等人面色凝重,静静地坐在小院里,等待汉王爷的消息。 今日,乃是推广新学的第一步,从程朱手中抢回学政之权的重要日子! 昨夜汉王前来同众人秘密商议良久,定下了新学推广的流程。 汉王原本打算借着杨吕一案名教大残,直接推广出新学,然而却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 诚然,因为杨荣吕震愚蠢,主动递刀子给了汉王,导致朝堂之上的名教势力大残,趁机被汉王一举重创! 从表面上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汉王这一开口,解缙等人都是欣喜若狂。 毕竟他们努力了这么久,蛰伏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弘扬新学! 唯有大史学家陈济陈老爷子满脸凝重,直接否决了汉王朱高煦的临时计划。 理由很简单,程朱势力太大,新学毫无根基! 杨荣吕震等人,只是位列朝堂的名教子弟! 然而在整个大明,地方州府县衙,地方官学县学,那可全都是清一色的程朱文人! 汉王借着杨吕一案,打掉了朝堂之上反对声最高的那一拨名教子弟,但是地方上呢? 一旦他在这个时候推出新学,天下读书人会瞬间暴怒,集体抵制这还未真正问世的新学! 这是他们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即便有汉王鼎立支持,但政令出不了府台,不被天下接受,那又能如何? 陈老爷子的提醒,无异于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们瞬间冷静了下来。 毕竟,他们要面对的东西,是一个已经成为显学一百多年的庞然大物! 众人一阵商讨,这才确定了一点,他们眼下最重要最关键的,应该是从程朱手中抢回学政之权! 创立学部,主管天下学政,从程朱手中抢回科举学政之权! 而后学部官员以朝廷的名义,游走地方州府建立书院,培养新学子弟! 或是直接对官学改制,慢慢潜移默化地影响天下学子,将新学教材定为官方学习教材! 甚至最后,修改科举大考的考试范围,彻底奠定新学的地位! 当然,这都是后话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云翻雨覆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镇痛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蔡姬传
取向狙击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