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127章

第127章

富贵吗? 而胡广金幼孜等扈从文臣,同样揣测到了这个可怕的信号。 奈何经历上次何林夫一事,皇帝陛下对他们极其不满。 别说进言劝谏了,他们没事都挨了一顿毒打,现在还是鼻青脸肿的,哪里还敢吭声! 此刻二人只能老老实实地一旁坐着记录工作,眼睁睁地看着汉王朱高煦接掌三军,制定作战计划,白捡一场滔天大功。 因为永乐大帝的提醒,朱高煦也意识到了此次岭北战役的损耗,会带给大明财政极大的负担。 所以他本着尽快结束这场岭北战役的念头,也根本没有多想,直接欣然领命,开始指挥三军。 巨大沙盘上,此刻岭北各地,已经插满了大明黄龙旗。 朱高煦伸手拿起一枚龙旗,插到沙盘一处。 “这是杭爱山,武夫至高荣誉之一‘燕然勒功’,就是在此地,这燕然山就是杭爱山。” “杭爱山南麓,就是岭北府城和林,昔年的大蒙古国帝都!”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从蒙古国的杭爱山一带向西方进军,一路打到了南部俄罗斯草原,看似路途遥远,实则从杭爱山到伏尔加河畔不到四千公里!” “而且从杭爱山出发穿过阿勒泰地区,来到中亚那些斯坦国,这一路基本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很适合铁骑大军奔袭疾驰,所以从杭爱山出发,铁骑大军完全可以快速机动进军中亚!” 顿了顿,朱高煦斩钉截铁地看向众人。 “这也是为何,我大明一定要掌控杭爱山的真正原因!” “我大明打下岭北,派遣官员布政驻军驻守,完全可以效仿元朝,将岭北行省打造成塞上江南之地,而后储备钱粮辎重,随时可以向西进军中亚,帖木儿帝国可是有着汇聚了整个中亚之地的惊人财富!” 听到汉王这话,一众悍将瞬间就兴奋了。 果然啊,不愧是他们选中的明主! 原本众将还有些担心,眼瞅着岭北战役就快结束了,他们这些骄兵悍将会不会就此被闲置,甚至遭到清算,落得个跟开国将佐一样的下场! 直到汉王殿下方才开口,众将这才彻底放下了心来! 他汉王朱高煦不只要打岭北,还要进军中亚,还要打帖木儿帝国! 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开疆雄主,才是他们武官悍将的明主! 坐在一旁的永乐帝,先前还在满脸欣慰地听着众人制定作战计划,可是他听着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老二这个混账东西,打了岭北还觉得不够,竟然还真的想进军中亚,去打帖木儿帝国? “咳咳,汉王,帖木儿帝国已对我大明称臣纳贡,而且你也说了铁骑可以快速机动到中亚,那后勤补给怎么办?” “杭爱山的确是个不错的跳板,但是进军中亚这件事情,还需要仔细斟酌考量。” 永乐帝此刻有些怕了,他是真害怕自家老二,直接带兵就杀过去了! 这他娘地,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毕竟这个老二,经常做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爹啊,为啥不打帖木儿帝国?您忘了那死瘸子帖木儿前几年还东征大明,为此筹谋准备了数十年之久!” 朱高煦笑道,“要不是这死瘸子命不好,喝了阿拉克烧酒暴毙而亡,指不定您这位大明天子会被他打得满头都是包……” 朱棣:“???” 啥? 打不过? 老子打不过帖木儿? 你个反骨逆子,这么看不起你爹我? 咋滴没收拾你是吧,你个逆子又开始皮痒了? 永乐帝闻言勃然大怒,嗤笑嘲讽道:“那帖木儿战线拉得这么长,我大明王师以逸待劳,且正值军容最盛之际,如何可能会败给那个死瘸子?” “呵,也许吧。”朱高煦轻笑了一声,并未过多解释。 其实当年帖木儿东征大明,为此整整筹备了数十年之久,出征之时粮积若山,马羊成海,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而且光是第一波前锋大军,就足足有二十万,后续还有第二波第三波大军! 反观当时因为靖难之役,有些阵脚不稳的大明朝,一线边军总兵力不过十五万,二线满额总兵力才二十万,这还是满额情况,实际上有些卫所早就空虚了,光是兵力上而言,大明就不敌帖军。 再加上大明刚刚经历了一场靖难之役,而张玉、王真、陈亨、张武、谭渊等骁勇大将均已战死,邱福、刘才、陈珪、郑亨、孟善、火真诸将皆为一勇之夫,毫无主帅之才,能独当一面者,惟朱能一人,又身患重病。 降将中,平安、何福、顾成虽号称宿将,但都难堪重任,永乐帝也不放心让他们掌权,盛庸、耿炳文则早已自杀,李景隆被软禁在家。 这么一看起,当时的大明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关键大明也从未想过,帖木儿胆敢扫境而来,孤注一掷地大军突袭。 要不是那死瘸子命好点,没有突然暴毙,直接率军突袭甘肃陕西等地,大明猝不及防之下,还真有可能会被打得满头是包,甚至可能丢失半壁江山! 可惜,两大超级帝国的终极对决,因为帖木儿的暴毙身亡,变得虎头蛇尾,留下无数遗憾。 想着,朱高煦摇了摇头,继续回到眼前话题。 “即便不进军,我大明也要掌控岭北,遏制杭爱山,不然万一帖木儿帝国再次出现一位雄主,那这漠北草原可是一直太平不了了。” 听到这话,朱棣没有反驳,认可地点了点头。 随即朱高煦又点出了几个关键位置,如库伦(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关键地区,势必要将其牢牢掌控在手中,如此大明才能彻底掌控漠北草原! 作战会议结束,大军随即开拔。 朱高煦骑乘在高头战马之上,行在永乐帝身旁,心中不免豪气万丈! “爹啊,多活几年吧,儿子去中亚给你抢几个西域舞娘,让您老体验一下何为真正的异域风情!” 朱棣:“???” 众人:“???” 第371章 科技!陈济老爷子的指点! 文华殿内,吵闹不休。 因为贤臣金纯的突然提议,一众程朱缙绅仿佛寻到了主心骨。 几乎没有过多迟疑,他们立马上奏附议,声援金纯。 对于这些程朱缙绅而言,不管金纯怀揣着什么目的,只要他反对汉王新政,那就可以附和跟从。 有这位金大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只需要在后面摇旗呐喊就行了,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之间,胡元澄仿佛成了众矢之的,一众缙绅纷纷将矛头对准了他。 尤其是胡元澄原本就不是明人,而是安南人,更是昔年的安南王子。 有着这么一层渊源在,他本就受到了文臣缙绅的排挤。 而且因为汉王所创的皇家制造局局长一职,品秩俸禄等同于六部宰执,这更是让一众缙绅眼红嫉妒! 新仇旧恨一起算,这些人巴不得整死胡元澄! 胡元澄在大明入仕多年,早已习惯了这些朝臣的故意排挤打压。 如果是放在以往,他被喷了也就喷了,根本不会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胡元澄始终牢记汉王殿下的那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而发展科技之人,也只能是匠人! 你总不可能让这些缙绅老爷,去铁匠铺打一天铁吧? 所以,朝廷必须要提高匠人待遇,让这些匠人安心钻研自己的技艺,养家糊口保证温饱即可,不必再为生计奔波发愁! 尤其是那些技术精湛的顶尖匠人,这对大明而言简直就是瑰宝,可是除了皇家制造局以外,天下各地还有不少这等工匠宗师,连饭都吃不饱,活得像个乞丐一样,这怎么能行? 工部组建大明工会,给天下工匠评级,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按照匠人等级,朝廷制定出新的匠户制度,按照技术水平不同,酌情减免他们的徭役赋税。 还有第三步,那便是开设专门的匠人学堂,传播科学知识,发展各行技艺,如此大明才能高攀科技树,走上真正的兴国强国之路! 这是监国汉王爷,联合工部尚书宋礼、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亲自商讨制定出的强国三步走战略。 可是胡元澄万万没有想到,工部仅仅只是开始实施第一步,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遭到了程朱缙绅的拼死反抗,百般驳斥刁难! 呵,汉王殿下监国理政的时候,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汉王殿下一走,一个个地都开始跳出来了,真是无耻至极! 胡元澄没有办法,只能顽固地坚持组建大明工会。 火烧到了自己身上,而且事关自己能否名垂千古,宋礼也急眼了,不再明哲保身,带着侍郎赵毅等人舌战群儒。 其实原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中,工部职权最轻,所以排名最后,一直没有什么参与感。 工部一众官员,想要青史留名,除了向宋礼这样疏浚运河治理黄河,此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但是现在,汉王殿下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一条足以青史留名的道路! 只要把大明工会这件事情办好,除了他工部尚书宋礼之外,工部侍郎赵毅乃至工部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可以成为大明工会的首创者,注定会在史书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这等诱惑,没有一个文人拒绝得了。 尤其是对于工部这等清水衙门而言,那更是他们百年难遇的机会! 现在,你不让老子办工会,那就是断了老子青史留名的道路,老子不跟你拼命才怪! 如此一来,大殿内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相比于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工部众人那更是暴怒到了极点,以往一个个地都是老好人,现在却变成了舌战群儒的名家子弟,硬是与一众缙绅对喷而不落下风! 大胖胖见状也是觉得奇了,暗自慨叹老二这个家伙的魅力。 工部在他的整治管控之下,倒还真是一反常态转了性子了。 这种变化,也不知是好是坏。 此刻金纯也很是懵逼,他不过是提了一嘴,觉得那大明工会章程没有制定妥帖,所以建议推迟进行也可以。 结果他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提了这么一嘴,这些朝臣一个个地怎么跟疯了一样,自己还没说什么呢,就开始互相对喷了起来。 而且还他娘地全是文臣在对喷,朱勇徐亲等武官勋臣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就差鼓掌叫好了!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大胖胖见这些朝臣又吵起来了,索性趁机大发脾气,直接将群臣怒骂了一通,而后直接起身开溜。 老二这些新政,以大胖胖目前的眼光见识,只能看懂一半,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使用一个拖字诀,等北疆那边传回来了消息再说。 至于这些个文臣,他是一点都不想理会了,一个个地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太子爷一走,群臣也就没了顾忌,一个个地边骂边走,朱勇徐钦也加入了战场,帮助宋礼胡元澄怒骂程朱缙绅。 他们不懂这劳什子工会有什么好处,他们只知道这是汉王殿下提出的新政,所以要坚决推行。 谁敢反对,那就不是好人,骂他甚至揍他就完事了。 朱勇趁着方宾不注意,直接从后面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还未等方宾反应过来,只听见徐钦一声高喝“兄弟们上啊”,下一刻暴风骤雨般地拳脚打了过来,硬生生地将方宾揍得鼻青脸肿。 等到禁军甲士过来维持秩序时,朱勇等人已经撒开脚丫子开溜了。 可怜方大侍郎,一次朝会挨了两次打,哼哼唧唧地躺在地上哀嚎。 陈府,书房。 解缙王景胡元澄六人均在此处。 下朝之后,他们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危机,所以结伴赶来了陈府,准备询问一下陈济老大哥的意见。 毕竟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足以让他们感到致命危机感了。 那些程朱缙绅,一个个地面目狰狞,恨不得将他们六人生吞活剥了去! 陈老爷子静静听完解缙王景的叙述,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见此情形,六人都有些沉默,不知该如何是好。 良久之后,陈济叹了口气。 “程朱的反击,开始了!” “汤宗请求废除学部、方宾上奏弹劾诸王外放、金纯奏请暂缓组建工会,这三者之中,金纯是一心为国,但汤宗与方宾则是开始反击了,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还是只是第一波试探,往后的日子里,他们的反击会来得更加猛烈,你们六人定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公豹与公甫,程朱最重要的便是垄断科举与学政,你们二人最为危险!” 解公豹与陈公甫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脸色很是难看。 胡元澄若有所思地开口道:“陈老,情况应该没有那么严重,太子殿下今日多次出言维护我等……” “呵,那是因为,他还不能确定汉王殿下的生死!” “什么?”解缙六人大惊,难掩惊恐之色。 汉王殿下,不是没事了吗? 陈济面无表情地看着六人,叹道:“老夫问你们,汉王暴薨的谣言何时传出来的?是不是就在几日之前?还不足十日吧?” “就算是动用锦衣卫的秘密渠道,将消息从北平传回金陵,也需要大半个月,更何况汉王殿下远在岭北,别说十日了,两个月都不见得会有消息!” 此话一出,解缙六人如遭雷击! “太子殿下这么说,不过是在安抚人心罢了,这也是为何他选择和稀泥,面对程朱缙绅的反攻无动于衷!” “同时,这两个月的时间,也会是你们最煎熬的时间,程朱缙绅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攻讦弹劾你们六人,直到汉王殿下活着的确凿消息传来,太子爷才会下定决心继续推行新政!” 陈济有些哀伤,因为他曾是太子之师,太了解朱高炽这位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宽厚仁慈不假,但优柔寡断也是真。 一旦汉王殿下真的出事了,那这新学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想着,陈济主动开口道:“元澄,将新学教材与科学原稿给老夫吧,即便事不可为,也要保留新学火种,我会让陈氏子弟将其保管好,直到它该出世的那一天,再公布出去。” 六人闻言,心中一片惨然。 解公豹叹了口气,苦涩笑道:“陈老,情况当真有这么危急?” “嗯。”陈济看着六人,叹道:“汉王一死,太子为了稳固朝堂,势必会废除所有新政,尤其是影响天下的新学,更是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眼见六人有些气馁,陈济又笑着宽慰道:“怎么了?后悔弘扬新学了?” “当初你我七人,大部分都是被汉王爷逼迫进入研究院,可是真的了解这新学与科学后,我等却又无比庆幸,不是吗?” 陈济起身,看向众人。 “不是汉王选择了我们,而是新学选择了我们。” “这个世界还是一片蒙昧,帝王、将相、官员、士绅,他们甚至连这个世界的真面目都没有见过,更何谈秉承天意大道,造福苍生百姓?” “这是你我等人的责任,不容推卸,更不可推卸,不是吗?” 顿了顿,陈济又鼓励道:“诸位,当年朱子之学,也曾被驳斥为伪学,这是每一门新学都要面对的艰难险阻!” “漫长时光,自然会证明,你我等人是对的,更会给予我们应有的荣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六人坚定地点了点头,仿佛回到了诏狱研究院里的快乐时光。 待他们走后,陈济看向了北疆方向,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汉王殿下,您可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第372章 惊变!解公豹被开除宗籍! 马车滚滚向前。 解缙独坐在马车里,神情颇为凝重。 陈老爷子的那番话语,无异于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汉王殿下的生死。 汉王爷要是真的死了,不但他们完了,新学也就完了。 可是事情发展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解缙这位学部尚书,早已与新学紧紧绑在了一起。 不成功,便成仁! 马车戛然而止。 解缙下了马车,走向自己的府邸。 解府很大,毕竟吉水解氏乃是书香门第之家,家境优渥。 待解缙解纶兄弟二人入朝为官之后,解氏便在金陵帝都购置了一处房产。 近来因为推行新学对官学改制一事,解缙回家特别迟。 但是妻子都会坚持着等自己回府之后,才会安寝睡下。 回想起妻子的善解人意,解缙疲惫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些笑容。 然而他刚刚走进朱红大门,却见到妻子曹贞正在庭院中焦急地等着自己。 见此情形,解缙陡然变了脸色。 “贞儿,我回来了,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曹贞一见到自己的夫君,急忙上前拉他走到一处僻静角落。 “夫君,父亲大人他们来了,正在大堂里等你!” 解缙:“???” 父亲大人? 父亲解开来了? 他不是一心从事著述、办学,怎么突然来京师了? 一时间,解缙心中生出了强烈的不安之感。 这老爷子,不会是来教训自己的吧? 想着,解缙转身就走,果断准备开溜。 然而他还没走出几步远,就听见一了一声怒喝。 “解大绅,你准备去哪儿?” 说话之人,乃是他的二兄解纲,未曾出仕,一直跟在父亲身边侍奉学习,从事著述、办学。 解缙无奈之下,只能回头看着自家兄长,讪笑了两声。 “贞儿,你先回房间去吧!” 曹贞有些忧愁地看了解缙一眼,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是没有说出话来,识趣地转身离去。 待他一走,解缙看向二兄,上前准备探一下口风,不料解纲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随即失望地摇了摇头。 “三弟,进去吧,父亲叔伯他们……都在等你!” 一听到这话,解缙腿肚子都快软了。 他们如此兴师动众,想要做什么? 解缙自唐朝开始,便是家风清流的名门望族,解氏家族通过科考入仕的成员颇多,通常为父子兄弟同时及第,缔造出了许多科举佳话。 传承到了解缙祖父解子元(字真我)这一辈,光是兄弟便有三人。 解观我与解求我科举及第,建东山书院于金钗岭,解成我科举高中不仕在家潜心治学,时人敬称为渊静先生。 祖父这一辈传承下来,解氏早已经是家族庞大显赫且人才辈出,要么在朝堂上政绩显著,要么在家治学成为学者。 如他的父亲解开,高中科举不仕,成为一代儒学大家,因治学严谨与矜矜业业而远近闻名,颇有大儒之风。 只是解缙想不明白,这位父亲大人不去给他的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突然跑来帝都做什么? 当解缙进入大堂,看清里面坐着的人后,一颗心瞬间跌入了谷底。 除了父亲解开,还有一众叔伯,解氏一族有头有脸的人物全在此处。 这是想要……做什么? 解开看着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儿子,此刻却是满脸铁青,怒斥道:“孽畜!还不跪下!” 解缙一呆,心里惶恐起来,连忙行礼道:“父亲,我……” “跪下!” “我……我……”解缙不敢争辩,只能老老实实地跪下,“儿子万死,还请父亲不要动怒!” 大明尤重孝道,解氏更重家风,当着这么多叔伯的面儿,解缙自然不敢忤逆父亲解开的命令。 只是他心中惶恐到了极点,面对这样的场面,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解开神情痛苦地看着爱子,一时间竟然沉默了。 长子解纶性情刚直沉稳,学识渊博,高中进士,甚至被太祖高皇帝亲赞“性笃实”,为官多年无任何劣迹,深受百姓爱戴。 次子解纲最像自己,科举高中不仕,选择跟随在自己身边潜心治学,从事著述、办学,学识渊博,颇有贤名。 但在解开心中,最引以为傲的儿子,还是三子解缙。 解缙天生聪颖,满身才气,自幼便以神童之名闻名乡野。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应口成诵,九岁被乡野赞为神童,十八岁中乡试解元,二十一岁高中进士……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爱子养成了恃才傲物,放旷轻浮的性格,招徕了一场牢狱之灾。 倒是入狱四年,洗去了他解缙满身浮华,一朝出狱便胜任学部尚书,朝堂宰执,令人骄傲。 当初解开得知这个消息,还十分骄傲欣慰地与好友痛饮了一番。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爱子之所以能够出狱,并且一朝显贵,竟然是为了苟活求生,直接投靠了汉王朱高煦,成了汉王党羽! 他不但助汉王夺嫡争位,还离经叛道地大力弘扬什么新学,成了天底下头号逆种文人,甚至连自己给他取的字他都改了! 大绅大绅,如今却成了公豹,汉王朱高煦为他所取! 如此嘴脸做派,真是令人作呕! “解大绅,哦不对,老夫现在应该称你为‘解公豹’吧?” 解缙听到这话,顿时心里开始像抽搐一样,莫名疼痛万分。 解开见他这副嘴脸,满脸都是哀伤悲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醉情计(第二、三卷)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绝对占有(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