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因为没有意义,乌斯藏那鬼地方环境恶劣不适耕种,比之岭北草原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就算苦心竭力地打下来了,也只会得不偿失! 朱高煦听见这话,顿时就笑了。 “甭管有没有用,先打下来再说!” “土地再多都不会嫌多,纵然是荒漠高原,它也是大有用处的,最不济可以在上面放牧养牛羊嘛!” “再说了,我们现在确实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但是后代子孙或许就能够在荒漠之中发现宝藏呢?” “你比如说岭北行省,当年朝廷把它打下来占据之后,朝堂之上不是就有一些目光短浅的狗东西,天天叫嚣着什么“鸡肋之地”、“得不偿失”吗?可是现在呢,有了土豆这项粮食神器,岭北行省已经变成了我大明王朝的塞上粮仓!” 陈洽和张辅听后,顿时就连连点头。 对啊,谁说没有用? 万一要是再发现什么可以种植在乌斯藏高原上面的粮食作物,那就可变成一块宝地了啊,岭北行省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其实朱高煦没有告诉他们,这天下没有一块地方是无用的。 乌斯藏对大明有用吗? 那当然有用啊! 除却战略意义不谈,那些草原牧场难道还不能养牛养羊养马匹了? 更何况,就算是现在没用,不代表将来就没有用,乌斯藏那么广袤无垠的一片土地,下面的石油、矿产、能源等等这些东西,那都是日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乌斯藏,就是后世的西藏之地,你敢说没有用吗? 别的不说,如后世研究蘑菇弹,那不大多都是在乌斯藏这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实验嘛! 是以这世上没有什么无用之地,哪怕是沙漠荒漠,那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乌斯藏一事可以先放到后面,我们的目标是中亚,所以眼下要解决的就是这个西域之地。” 朱高煦命甲士将堪舆图给搬了上来,呈现出了东亚、西域与中亚这交界地。 “你们看,西域其实也是广袤无比,汉朝和李唐时期所统治的区域,主要是北面的阿尔泰山、中间的天山、南面的昆仑山,北面的准格尔盆地和南面的塔里木盆地,等地貌形成的区域。” “在西域的北面是一片广袤无比的寒冷平原,那里人烟稀少,只有极其少数一些渔猎民族在这一带生存,但这片区域的面积非常广袤,比起我们大明来还要更加的庞大,此地可以作为最后的目标。” “往西则是属于中亚地区,也就是我们此次出兵的主要目标,这一带区域也和北方的草原一样,非常适合放牧,但因为这些高大山脉高山上的积雪融水,这一片区域也非常适合种植小麦、棉花、土豆之类的农作物,堪称是一块膏腴之地!” 朱高煦用笔将一块地方圈了起来,赫然正是中亚河中地区。 “据锦衣卫近些日子传回来的消息,永乐初年那死瘸子帖木儿一直对我大明贼心不死,还敢挥军东征我大明王朝,结果自己病死在了途中,大战这才未曾爆发。” 听到这话,张辅和陈洽都是脸色一变。 区区外邦蛮夷,也敢东征大明? 谁给你的勇气和胆子? “帖木儿在世时曾将领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类似于大蒙古帝国的分封世袭制度,并且指定其长孙皮儿·马黑麻为嗣君,可在帖木儿东征途中突然去世后,他那些子孙后裔立即开始争夺汗位的内斗!” “皮儿·马黑麻因远在阿富汗,撒马尔罕遂为帖木儿的另一孙子哈里勒所夺据自立为汗,皮儿·马黑麻率军前去争位,被哈里勒打败,退回阿富汗,后被部下所杀。” “然后帖木儿第四子沙哈鲁以为皮儿·马黑麻报仇为名,进军河中,夺取帖木儿王位,将伊刺黑封为哈里勒封地,也因此原帖木儿王朝的所有领土,除西波斯以外,都由沙哈鲁统一起来,西波斯的帖木儿后裔不久为被土库曼人的黑羊王朝所灭,现在沙哈鲁的控制区只限于河中、阿富汗和波斯东部,比起昔年的帖木儿帝国要缩水了不少。” “而这一次,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个帖木儿沙哈鲁王朝!” 朱高煦狠狠一拳砸在了其首都赫拉特上面。 第855章 决意出兵!武主战文反战! 沙哈鲁! 死瘸子帖木儿之孙! 听到这个名头,张辅顿时心中一动。 “陛下,这么看起来的话,这沙哈鲁倒是个人物,是帖木儿子孙后人中最有政治头脑的人,也成了帖木儿国王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出者。” “没错。”朱高煦点了点头,“此子早年在宫廷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喜爱文学艺术,善于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 “眼下他正值巅峰鼎盛时期,要是再给他时间发展下去,对我大明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兵部尚书陈洽却在此刻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陛下,据臣所知,这沙哈鲁与他父亲帖木儿不同,对待我大明一向尊敬友善,还多次遣使前来大明朝贡!” “从永乐十一年到永乐末年,期间帖木儿国与我大明在政治、经济上交往频繁密切,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那沙哈鲁应当没有什么野心,不比他那个父亲帖木儿!” 这一点,确实是事实。 朱高煦也点了点头。 “嗯,你说的不错,沙哈鲁确实更善于文治。” “死瘸子帖木儿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征服者,在他一生的中亚西亚征服战争中,摧毁了不少名城,比如巴格达、大马士革、布鲁沙、德里等等,但帖木儿在做在做毁灭者的同时,他也是一个不辞劳苦的文明搬运工和故乡建设者。” “据说这帖木儿每征服一处,便“选拔最良善、最有才干及有巧艺之工匠”输送到自己的统治中心中亚,让他们建设自己的首都撒马尔罕为首的各大城市,撒马尔罕来自各处技工匠师数目超过十五万以上。” “西班牙的使臣克拉维约,还有我明朝的使臣陈诚,来拜见帖木儿的时候,见到中亚各地到处都是繁荣的城镇,俺都淮、巴里黑、塞蓝、塔什干、布哈拉、苏丹尼叶、尼沙布尔、安胡叶、替而美兹等城市,都是城池“雄伟”、“繁盛”、“人口稠密”、“商货云集”,中西亚“诸番商旅聚汇城中。” “据陈诚所说,这撒马尔罕作为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更是一个人口众多,富丽堂皇,到处都是雄伟建筑的豪华大都市,城中居民众多,人口拥挤不堪,“城郭四郊之房舍建筑,以及园囿之属,连亘有二十里之遥。花园及果林之间,皆开辟广场,及往来大道。到处遍设商肆,出售一切应用物品。城外居民,较城内人口为多。最华美富丽之楼房别墅,皆建于四郊。帖木儿所建之宫院,大半在城外,所有供观赏游玩之亭、园、台、榭,亦莫不散于郊野之园林中。” “如此种种,简直丝毫不逊色于我大明的北京帝都,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犹有过之!” 话听到此处,张辅和陈洽都是目瞪口呆。 还能这么玩的吗? 打仗就打仗嘛,抢东西就抢东西嘛,你还抢人抢工匠? 但是,如果那撒马尔罕真如皇帝陛下说的这般繁华富庶,那就只能证明帖木儿做得选择没错,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法子啊! 掠夺他国充实己国,虽然很是不人道,但是它很香啊! 张辅眼中闪烁着精光,这帖木儿的做法,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沙哈鲁成为统治者后,没有继承帖木儿穷兵黩武的扩张政策,但是他却将帖木儿经营城市,建造美丽建筑,保护学术艺术的政策发扬光大,是以哈烈王朝如今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外患内忧都不足虑,文化成就更是登峰造极,可算是帖木儿帝国难得的盛世。”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大明如今正值兵强马壮的时候,就更要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将这个实力强横的邻居给解决掉,把撒马尔罕和赫拉特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知识与所有的匠人全都抢回来!” “沙哈鲁现在没有野心,不代表他以后就没有野心,也不代表他的子孙后人就没有野心,你们可要记得,当年那帖木儿可是已经发起了东征,已经杀到了西域地区,如若不是这死瘸子突然病逝了,我大明将会突然遭到帖军的进攻,此事你们难道忘了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听完这番话后,陈洽也不敢再劝了。 他已经看到了武德皇帝陛下的决心,更明白此次出兵已成定局。 既然如此,那多说无益,反倒会触怒皇帝陛下。 张辅自然不会反对,而是巴不得地支持出兵。 他可是勋贵武臣,更是勋贵的魁首。 对于勋贵武臣而言,什么最重要? 两个字,军功! 没有军功,勋贵武臣怎么晋升? 没有军功,自家子弟怎么往上爬? 但军功怎么来呢? 还是两个字,战争! 只有通过发起战争,勋贵武臣和勋贵子弟才有猎取军功的机会! 所以就算这仗再怎么难打,他们也必须要打,打出一个个将种勋贵来! 再者勋贵武臣的传承,并不像文官缙绅那么简单。 文官缙绅通过科举大考,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新鲜血液补充,但勋贵武臣呢? 要是天下承平,他们只能被迫解甲归田赋闲在家,家中子弟也会沦为游手好闲的纨绔废物,还有个屁的传承可言! 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仗都必须要打起来! 勋贵武臣沉寂了这么久,苦苦等了这么久,张辅会拒绝才怪! 一想到这儿,张辅立马就起身跪倒在地上。 “陛下所言极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帖国蛮夷亡我大明之心不死,现如今我大明国富兵强,正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臣不才愿挂帅出征,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朱高煦闻言大笑不止,急忙起身将张辅给了扶了起来。 “放心,此战主帅非你张辅莫属!” “不过出兵一事还得征得那些朝臣同意,你可先召集军部诸将议事,把风声先放出去!” 听到这话,张辅心中泛起了嘀咕。 自古武夫主战,文臣反战,这是双方利益不合造成的固有矛盾。 打仗这种事情,对武夫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但对文臣缙绅而言却是一件大坏事! 一旦爆发战争,那肯定就会抽调青壮民夫。 你把青壮都给征集去打仗去输送粮草了,那谁来给我们这些读书人老爷们耕田种地啊? 所以文臣缙绅的利益会因此受损,这矛盾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陛下,那些个文臣缙绅会同意吗?” 要知道这一次可不是小打小闹啊,而是一次远征,少说都会耗时几年之久,那些个读书人会同意才怪! 朱高煦闻言却是神秘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放心吧,他们会同意的,而且还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张辅:“???” 第856章 哈密卫!朝堂风向变了! 朝会。 百官齐聚。 武德朝至今,百官也算是摸准了武德皇帝的脾气。 这位皇帝陛下性子比较惫懒,可以是大明开国后历代帝王中最懒散的那一位! 没事儿的时候,就是三天一大病五天一小病,朝会政务这些全都扔给了太子朱瞻壑处理。 有事儿的时候嘛,陛下龙体就突然好了,龙精虎猛的模样,哪里有半分生病的样子! 而每当遇到大事的时候,这位武德皇帝陛下就会亲自上朝开会。 是以当文武百官见到朱高煦来了后,立马都是神情震动,神情紧绷如弦。 不知道这一次,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啊! “哈密卫那边出事了!” “甘肃总兵官费瓛上奏,哈密二王争权夺利内乱不断,甚至对我大明派遣去的长史纪善都出言不逊,颇有一副想要自立门户的架势!”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哈密卫,或者说哈密国,这可是一块战略要地啊! 此地位于西域的最东边,是西域的东大门户,是西域通向大明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西域门户”之称! 洪武年间,名将傅友德率五千精锐部队,从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出发,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攻占凉州、永昌、扫林山、甘肃镇(今甘肃张掖)、别独山,西征军于是又攻乘胜攻占瓜、沙等州,将元朝军队全部赶出河西走廊,明朝自此收复票整个河西走廊! 而河西走廊的玉门关以西地区,便是属于西域的地区,太祖高皇帝便在河西走廊最西的一处隘口,离玉门关不远处,又修筑了嘉峪关,出了嘉峪关,便是西域的地界,和哈密国开始接壤! 这哈密国乃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后裔所立,疆土极小,而且国力弱小,所以对大明造不成任何威胁,大明对待哈密的态度是招抚为主! 但哈密乃是大明朝疆域的西北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位于古丝绸之路枢纽,丝路是存在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贸易商路,因此这条路线也被称为“金路”,是以始终这么交给外人打理,总归有些不放心。 直到永乐年间,哈密国发生内乱,国王被人给毒死,永乐皇帝趁机抓住了机会,将一直在大明当人质的安克帖木儿的侄子脱脱放出来,派人送到哈密国,扶持脱脱登基。 说白了,大明就是需要脱脱这种傀儡国王统治哈密,一切都听大明朝廷的指挥,为了确保脱脱能真正控制哈密,使得哈密真正成为大明的西域情报中心,永乐皇帝还在哈密设置卫所,同时又派遣大明官员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亲王讲授官),此举相当于哈密的军政事务都需要大明参与,由此大明将哈密国牢牢控制住。 而这个西域门户之地,也也由此成为大明关西情报网的中心,“使为西域襟喉,凡夷使入贡者,悉令哈密译语以闻。” 哈密卫除了刺探西域乃至整个中亚的情报外,还可以钳制瓦剌、鞑靼等西北游牧部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正因为如此,大明王朝对哈密之地一向都十分重视。 现在骤然间听说了这个消息,群臣都很是愤怒。 你区区一个弹丸小国,一直都给我大明当小弟,现在竟然还敢起了反心? 怎么,翅膀硬了是吧? 难道你想单飞了不成? 真以为我大明战兵都是摆设不成? 群臣议论纷纷,开始窃窃私语。 蹇义看向了夏元吉,后者神情很是古怪。 皇帝陛下刚刚说的这个消息,前面那一段,夏元吉是相信的。 因为当年永乐皇帝陛下出于掌控哈密的战略目的,将脱脱指定为安克帖木儿从兄之子,空降哈密承袭忠顺王位,尽管脱脱不是兀纳失里三兄弟之后,但同属察合台后裔,血统尊贵,由他袭位符合成吉思汗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正统观念。 但是这么一个国王空降下来,哈密王室自然肯定就不乐意了啊,所以自脱脱以来,哈密内乱不断,各种斗争始终不停。 甚至到了最后,朝廷为了安抚哈密国原本的王室,不得不册封了两个国王,脱脱那一脉是忠顺王,原王室那一脉成了忠义王,出现二王并立共同治理的可笑局面。 一个屁大点地方,就因为大明朝廷插手,硬生生地被玩坏了。 可也正是这么屁大点地方,国力又弱人口又少,这哈密俩小王疯了才敢挑衅大明王朝,那不是主动找死吗? 是以皇帝陛下后面这半句话,夏元吉那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 太假了啊! “陛下,此事或许有待求证!” 夏元吉本能地察觉到了什么,所以立刻出列,想要堵住朱高煦的嘴。 朱高煦见此情形,顿时就乐了。 “还查证什么?” “费瓛乃是名臣之后,受国重寄,坐镇甘肃至今十五年有余,你还敢质疑他不成?” 费瓛的爷爷费愚,洪武时期任燕王朱棣府左相,后改任燕山中护卫指挥使,传给儿子费肃,传到费瓛时,随从明成祖朱棣起兵有功,累升为后军都督佥事,所以费瓛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而且还是靖难老臣之后。 虽然费瓛武略不咋地,可胜在他为人老成持重,并且治军严厉,是个擅守的好将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才会把西北门户交给他执掌。 夏元吉一听到这话,脸都快要绿了。 “陛下明鉴,臣并无此意!” “只是此事颇有蹊跷,以哈密国之弱小,怎敢突然挑衅我大明天朝……” “夏大人!”这英国公张辅突然出列,打断了夏元吉继续狗叫。 “夏大人不懂战事,还是不要开口的好。” “此事真相已经了然,臣请陛下降旨,发兵西域,震慑一众宵小!” 张辅这一出列,勋贵武臣也纷纷跟上,他们早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此刻很是激动。 夏元吉见到这一幕,心中不安更甚。 可还不等他开口,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他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只见兵部尚书陈洽施施然地出列,奏道:“陛下,英国公所言极是,不发兵征讨,不足以平息民愤!” 紧接着,解缙、王景、顾佐等朝堂重臣竟然也纷纷出言,请求朝廷出兵! 在他们身后,是七部百司的所有官员,全都站了出来,高喊着要朝廷出兵! 武主战,文反战,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啊? 这些文臣缙绅为何也会支持出兵? 怎么会是现在这样? 第857章 一毛不拔夏元吉! 因文武百官大都同意。 所以皇帝陛下当即拍板,命英国公张辅为征夷大将军,率西北战区精兵五万出兵西域,荡清哈密乃至整个西域的不臣蛮夷。 散朝之后,夏元吉仍旧神情恍惚,至今都没有反应过来。 蹇义在后面追上了他,脸色很是凝重。 “维喆,风向变了啊!” “现在这个武德朝廷,已经变了个模样啊!” 蹇义长叹了一声,正准备再说些什么。 可正当这个时候,一名宦官匆匆赶来,直接将夏元吉给带走了。 来到了乾清宫御书房,夏元吉行礼之后就老老实实地坐下。 朱高煦见他这副神情恍惚的样子,忍不住乐出了声。 “怎么?还没有想明白?” 夏元吉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武主战文反战,这是历朝历代的普遍常识。” “可是为何今日会是这般,勋贵武臣主动请战也就罢了,那些文臣缙绅非但没有反对,反倒是也出列支持,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朱高煦笑道,“那就是利益问题!” “确实,以往都是武主战武反战,但归根结底还是,那是因为战争只对勋贵武臣有好处,而对文臣缙绅没有丝毫益处,反倒是会导致他们利益受损!” “不管是什么规模的战争,只要战事一旦爆发,那民夫青壮就会被征抽调,从田地里面奔赴前线战场。” “可这些田地的主人,正是那些个文人士大夫,现在主要劳力全都去支援打仗去了,何人给他们耕田种地?何人给他们生产粮食?是以历朝历代的文臣士大夫都会坚决地反对战争!” “甭管他们说得再正义凛然,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们反对战争的真正原因,都是因为利益问题!” 皇帝陛下一席话,将夏元吉说得哑口无言。 虽然他很想为文臣缙绅辩解一下,但问题在于,他没办法辩解啊! 随着杨士奇摊丁入亩政策的不断推行,士绅缙绅暴露出来的贪腐问题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这一次,他们不是在官位上面贪腐,而是靠着自己的功名特权和官职便利,在老家乡野大肆兼并田产土地,可谓是不择手段丧心病狂! 是以,摊丁入亩这项国策,确实没有错,而是利国利民的国策,甚至是救国救民的国策! 夏元吉现在也能够明白,为何武德皇帝一直都对文人缙绅抱有偏见了,从他还是汉王的时候,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压文臣缙绅! 事实上,这真不能怪人家朱高煦,实在是这些文臣缙绅太不争气了啊! 活该有此一劫! “但是现在,情况却是不一样了啊!” “主要原因,那是神器土豆带给士绅缙绅的莫大信心!” “这些年以来,大明士绅缙绅的主要重心,全都放在了岭北行省,也通过开荒种植土豆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利益驱动之下,试想朝廷准备再次出兵,准备去占领掠夺更多的田地,你说这些士绅缙绅会不会心动?” “只要神器土豆在手,甭管什么样的田地,那都能够种出粮食来,就算条件再差,那还能够差得过漠北草原吗?” 夏元吉闻言一怔,随即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神器土豆,确实改变了整个大明。 因其超高的产量,和超强的适应性,使得土豆几乎可以种植在大明所有田地里面,包括那些尚未开垦的荒地,无愧“社稷神器”之名! 而这土豆又是完全可以作为主粮的存在,那意义就更是不一般了! 粮食,就意味着人口,就意味着利益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总统(H)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