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280章

第280章

目的。 四书五经,先贤圣言,确实是华夏文化的根基,也值得天下学子苦读铭记。 但科举大考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是专门为朝廷筛选贤才干吏的,而不是要一群群的书呆子! “以往会试殿试筛选出来的新科进士,诸位爱卿心中想必也清楚,大多都是些不通实务的书呆子。” “说得好听点,叫做储备官员,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优秀的那些一甲二甲进士,直接让他们进翰林院或是进七部学习观政个两三年,然后才真正开始做官,但那些二甲吊车尾的和三甲同进士,直接就将他们下放到一县做一县主官,这是对天下百姓极大的不负责任!”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沉声道:“这些官员一张嘴就是引经据典,没有任何治理政务的经验,也没有任何实务知识储备,当面临到那些州府郡县一个个问题时,顿时就变得哑口无言,连最基本的解决办法都拿不出来!” “再加上地方士绅豪强坐大,这些新科县令要么选择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被士绅豪强给架空了手中权力,甚至还要受辱于伧徒胥吏之手,这难道不是国朝最大的悲哀吗?” 说起来,这件事情,朱高煦也有原因。 当年他监国理政的时候,就深感这些新科进士全都是些书呆子,所以一口气将他们全都踹出了京师,外放到地方县衙为官。 结果事实证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除了那么几个优秀杰出的英才外,如于谦、陈循、陈鼎等人,其余新科进士可谓是丢尽了朝廷的脸面! 不是被衙门胥吏耍得团团转,就是被士绅豪强架空了大权,沦为一个吉祥物,甚至还有的人直接与地方士绅同流合污,一起搜刮着民脂民膏。 总而言之,朱高煦那一次的尝试,效果很是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极差! 这之后朝廷又恢复了以前的制度,一甲进士入翰林院,二甲进士入七部百司观政,吊车尾的三甲同进士外放地方为官。 群臣听到这话,全都低下了头。 皇帝陛下方才说的这些,他们哪里又不懂? 毕竟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当初可就是一步步从基层爬起来的啊! 但是问题在于,就算知道了科举存在弊病,可是又能如何呢? 难不成真像陛下之前想的那样,以为换掉四书五经这主考内容就可以了吗? 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却不能更改! 因为四书五经一改了,那真正受益之人,反倒是士绅缙绅,而受害之人,则是贫寒子弟! 这个道理,解缙自然也明白。 他沉思良久之后,提出了两个方案。 “陛下,眼下四书五经还不能妄动!” 解缙沉声开口道:“至于新科进士不通实务这一点,倒是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弥补。” “比如新科进士可经由吏部进行实务考核,考核通过之人方可直接出仕为官,考核不通过之人则降为州府县衙的佐官贰官,跟随在上任知府县令身旁,学习处理政务的能力,积攒实务经验,待到期满之后方可接替出仕。” “而与此同时,朝廷当增加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刊印新学教材办设免费学院,保证寒门子弟亦有书了读有学可上,等到这些免费学校建设到了天下各地州府,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届时再更改科考内容!” 毫无疑问,这是眼下最合适的做法。 先办好免费学校,将新学知识彻底传播出去,保证就算是贫寒子弟也可以学到这些知识,然后再对科举大考的内容进行改革! 朱高煦听后思索良久,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行吧,那就这么办,夏元吉准备打钱!”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教育拨款专款专用,除了学部之外,任何人不得插手过问!” “陛下?为何是我户部出钱?”夏元吉愣了。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破口大骂道:“夏元吉,这办学校是民生啊!你不会想让朕自掏腰包吧?” “可是国库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陛下您那内帑有着远航贸易之利,就不能多承担一些……” “夏元吉!” “陛下您说!” “滚出去!” “……” 第846章 免费教育!这是兴国之道! 夏元吉很伤感。 议事嘛,大家和和气气的嘛。 不就是在一个“议”字,你觉得不满意,大家继续商议嘛! 哪有像他朱高煦这样,直接一言不合就让人滚出去的! 老夏头好歹也是历仕四朝的老臣了,又为大明王朝执掌户部多年,那也是有脾气的嗷! 于是乎夏元吉麻溜地走了,结果还没走出乾清宫,身后就听见了宦官追赶过来的声音。 “夏大人留步!” “议事已经结束,陛下召见夏大人回暖阁!” 听到这话,夏元吉明显一愣。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老老实实地又转身回去了。 等他再次回到暖阁,只见里面只剩下了两个人。 一个武德皇帝朱高煦,一个学部尚书解缙。 “夏爱卿坐吧!” “朕留下你们二位,就是要商议一下这免费办学的事情!” 夏元吉闻言心中一动,直接开始叫起了苦。 “陛下啊,这免费办学,投入太大了啊!” “先不说那些孩童入学堂读书,读书的费用谁来出,就说如果每个州县乡镇都设立一个免费学堂,那这学堂谁出钱来建造?这些学堂的先生又从哪里找?先生的束修俸禄又由谁来出?” “这钱如果全都让朝廷来出,让户部来拨款,朝廷哪能承担得起啊陛下!” “这不是一两个学堂的事情,而是真真正正的一笔天文数字啊!” 眼瞅着朱高煦脸色越来越难看,但夏元吉还是没有选择放弃。 他深吸了一口气,硬着头皮继续开了口。 “就比如一县之地,村镇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而因为宗族群居的原因,这些村镇之间大多互不往来,而且对于孩童学子而言距离也比较远,总不能就设立那么一个免费学堂吧?” “哪怕退一万步来说,这上百个村落都只建设一个免费学堂,那一个学堂至少要有四五十个先生执教,一县之地一个免费学堂,四五十个指教先生,我大明共有一千一百余个县,那就意味着至少也要五六万名负责执教的先生,这还只是一县百里之地只建设一个学堂的数据,要是按照一个村镇建设一个,那这数量还得翻上百倍!” “咱们且不说这些先生从哪里找,就说这些先生的月俸谁来出?这些执教先生水平肯定低了,最少都得是个秀才吧?现如今朝廷又正在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废除读书人的功名,让他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秀才举人本就因此对朝廷感到不满,他们又岂会在此刻响应朝廷号召,去执教那什么免费学堂?” “再者俸禄给执教先生开低了,自然就没人愿意前去执教吃这份苦受这份罪,而俸禄开得开了那对朝廷而言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百万名执教先生每月的俸禄,都快要赶上大明官僚的数量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 “陛下啊,请您三思啊!” 夏元吉一口气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然后就垂首低眉,等着皇帝陛下斥责。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未等来斥责,反倒是等来了赞赏,来自于皇帝陛下的赞赏。 “不愧是执掌户部这么多年的老尚书啊,转眼间就理清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朱高煦笑呵呵地开口道:“但你担心的地方,朕其实都有考量,方才也已经与解爱卿商议过了。” “你且先听听我们商议出来的章程,然后再考虑此事是否可为。” “其一,三法司进驻地方肃清地方官场之后,七部将会是第二步进驻地方州府的机构,尤其是学部,将会于各大府县开设分支机构,由行省教育分部到州府教育局,再到地方县教育处,专司学堂、书院、科考等一切教育事业。” 听到这话,夏元吉脸色一沉。 皇帝陛下这是要疯狂扩大朝廷规模啊! 但是这样一来,就免不了会出现冗官冗员的局面。 但夏元吉也明白现在不是进言劝谏的时候,所以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其二,不管是维持学堂正常运转,还是先生俸禄,免费学堂一应开支都交由地方州府自行负责,中央朝廷只会拨出前期筹建学堂与招收先生的费用,后面一切都会交给地方州府自行负责,从税收中截留出一部分,用以这项开支,你要知道摊丁入亩政策推行之后,地方税收会是之前的百倍不止,哪怕是同时承担地方官员的俸禄和地方学堂的开支,也完全绰绰有余了!” “而且以后地方学堂的建设情况与地方学子的进学情况,将会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内容,由不得他们不加以重视尽力支持学堂书院发展,所以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心。” 听完这第二点,夏元吉一颗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如果说户部只负责前期费用的话,那此事倒还可以接受,只要这些免费学堂由地方州府自行负责维持运转,那朝廷前期投入一些钱财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事情,毕竟这可是惠及天下学子的仁政之举啊! “其三,至于你方才所说的执教先生问题,那就更加好办了!” “诚然,朝廷现在是在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引得那些士绅读书人不满,但若是朝廷出台规定,凡学堂先生可以不用当差不用纳粮呢?夏爱卿觉得那些士绅读书人还愿不愿意去做这教书先生?” 此话一出,夏元吉惊得身子一颤,满脸骇然之色。 学堂先生不用当差不必纳粮! 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就变成了跟朝廷命官一样,成了仅存拥有功名之人? 摊丁入亩这项新政,一是清查了士绅名下的田地,二是剥夺了他们的功名特权! 但是,朝廷命官并未被剥夺这项特权,毕竟你总不能让朝臣去服苦役吧? 可是现在,皇帝陛下却增加了一类人,那就是学堂里面的先生! 这突如其来的神之一手,简直就是妙到了极点啊! 不但可以分化那些士绅读书人,让部分士绅读书人抓住机会守住自己的功名,更会让教书先生这个职业瞬间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不再是先前那般无人问津的可怜地步。 换句话说,只要朝廷这政策一出,那些个士绅读书人哪里还坐得住啊,只怕会为了这执教先生的名额抢破了脑袋! 这一招,真绝啊! 夏元吉心服口服地叹了口气。 “陛下英明,臣明白了!” “嗯,爱卿当尽力协助学部筹备此事。” 朱高煦意气风发地开口道:“办免费教育,这是兴国之策,如此才能真正为大明养士为朝廷取士!” 第847章 杨荣的手段!朝鲜国内斗开始! 科考一事,暂且告一段落。 鉴于眼下的形势,还确实不太好进行改革。 好在陈济提醒得及时,不然朱高煦还真会酿成大错。 但还不等他休息片刻,聂兴就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辽东急报,朝鲜国似乎有异动!” 朝鲜国? 杨荣! 朱高煦立马接过急报一看,随即脸色就变得古怪了起来。 这封急报确实出自杨荣之手,不过并非是求援的,而是前来报喜的。 杨荣已经成功挑起了朝鲜内斗,前任王世子李褆在杨荣这位大明天师的鼎力支持之下,已经重新复起拉拢了一大批朝臣,正打着天朝旗号与朝鲜国王李裪明争暗斗。 而杨荣此刻上书,就是请求朝廷予以配合支持,陈兵于两国边境之处,威胁逼迫朝鲜国王李裪禅位给李褆。 不得不承认,杨荣不愧是历史上的三杨贤相之一,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此行驾临朝鲜之后,直接就开始了问罪。 问罪缘由也很简单,李褆乃是永乐六年他入大明朝贡时,永乐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并且永乐皇帝还作御制诗一篇赐给李禔,并对他说:“朕犹尔父也!” 换句话说,李禔这个朝鲜王世子,乃是大明宗主国亲自册封的,以维护大明一直推崇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但是,这李禔不堪大用,为人狂惑淫戏,好驰马,不喜儒生,不事学问,喜欢狎妓享乐,沉湎于酒色之中,因此不似人君。 这小子离谱到什么地步? 朝鲜太宗李芳远曾讲武于平康,他不仅托故不去,还不在汉城大门迎驾,反而率亲信前往衿川、富平等处驰骋放鹰,游舟为乐,三天后才回来。 还有一次李芳远宴请大明天使,命他侍宴,而他正在狎妓,称病不出,咸吉道节制使曾进贡俊鹰,他在半路抢走,并用其他老鹰代替,又经常越墙出宫玩乐,在街上弹奏琵琶,或与亲信“小人”具宗秀、李五方等通宵喝酒。 李芳远大怒之下杀了具宗秀、李五方等佞臣,李褆也一度悔过,誓告宗庙,但不久又故态复萌,企图纳美女於里,事情被发觉后还顶撞太宗。 此外这小子还纳过凤池莲、小莺、楚宫妆等多名妓女在宫中享乐,其中楚宫妆还是朝鲜第二任君主李芳果,也就是这小子亲伯父临幸过的妓女。 看着杨荣的密报,朱高煦都有些瞠目结舌。 一旁聂兴也坏笑道:“陛下,这李褆可真不是个东西啊!” “他越荒淫无道,这对大明而言越好,是一个合适的傀儡君主!” 朱高煦轻笑了一声,丝毫不以为意。 李褆确实不是人君,但这关他这位大明皇帝屁事儿啊! 他要的就是李褆荒淫无度,要的就是朝鲜国王昏庸无能,不然大明怎么好找到理由与借口介入朝鲜,再将其直接吞并下来? 这李褆荒淫无道,而那李祹却是好学不倦,品学兼优,因此朝鲜太宗李芳远对他非常满意。 于是乎这么一对比之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在经过柳廷显等大臣上疏,在太宗与众臣商量过后,于永乐十六年六月废黜李禔的世子之位,降封为让宁大君;改立忠宁大君李祹为王世子,即现在的朝鲜国王,赫赫有名的朝鲜世宗。 这位朝鲜世宗可是个难得的明君啊,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颇多建树,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贡献就是创制了朝鲜民族文字——训民正音。 李裪作为一位开创太平盛世的圣君,在现在就被誉为“海东尧舜”,更因创制训民正音而受到后世朝鲜半岛尤其是棒子国的极高推崇,堪称朝鲜半岛上面极其罕见的圣君明主了。 只是可惜,他越是贤明,大明王朝就越是容不下他! 现如今大明王朝周边各国都已经竞相归顺内附,不愿归附的也被一众藩王打得怀疑人生,破国灭族无一幸存,唯独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朝鲜国。 其国王李裪也没有一点眼力见儿,你识趣一点自己主动归附,朱高煦还会大力褒奖于他,至少可以赏赐给他一个世袭罔替的大明侯爵,保证他老李家这王室一脉世代荣华富贵! 但是人家不乐意啊,就跟没看见一样,继续做着他的朝鲜国王,继续在朝鲜励精图治。 既然如此,那朱高煦只好自己去取了。 杨荣抓的理由很是巧妙。 李芳远错就错在,他改立王世子,并未上报给宗主国大明王朝,而那李褆恰恰又是大明永乐皇帝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于是乎一个不尊上国的帽子就这么扣到了朝鲜头上。 而恰恰因为那李祹太过贤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所以罢免了不少贪官污吏与心术不正之人,这些人背后又或多或少地站着一些家族,当那李褆重新复起并且得到大明宗主国的鼎力支持后,这些家族就立马弃暗投明,选择全力支持那李褆上位! 表面上来看,这或许很难以理解。 毕竟那李褆是个不折不扣的无道昏君,他若上位朝鲜国只怕会迎来一场灾难。 但是,即便那李褆上位,真正受苦受难的,也不过只是朝鲜百姓罢了,那些个朝臣官员,反倒是可以窃取大权身居高位,继续做他们的权贵老爷! 他们这一套,其实都是华夏王朝玩剩下的罢了。 朱高煦叹了口气,果断下令道。 “传令给刘荣和王狗儿,调集大军陈兵边关,策应杨荣行事!” “若最后事不可为,这朝鲜国王始终冥顽不灵,让杨荣直接带兵破国,朕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跟他废话!” 聂兴闻言神情一肃,当即领命离去。 朱高煦则是陷入了沉思。 朝鲜半岛,这是位于东亚地区的半岛,和大明以及沙俄相连,和现在的宁国隔海相望。 对于想控制吞并东亚,乃至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比如宁国)而言,只有控制了朝鲜半岛,这个国家才能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以军事手段威胁大明,乃至亚洲的其他国家。 而对于东亚地区长期处于中心位置的大明而言,只有将朝鲜半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大明才能保持在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绝对政治影响力,以及大明在亚洲朝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所以,朝鲜半岛必须拿下,哪怕动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第848章 朝鲜国王易主! 朝鲜国,汉城! 正殿里面,国王李裪满脸愁容。 他没有想到,自己励精图治,却引来了大明的忌惮! 没错,就是忌惮! 大明天使突然降临,问罪整个朝鲜! 并且原本安分了十多年的让宁大君李褆也突然蹦跶了起来,纠结一众世家大族,对他这位朝鲜国王发难! 从这一切都不难看出,那位大明皇帝,分明就是对朝鲜动了心思啊! 一想到这儿,李裪就满心苦涩,神情落寞到了极点。 一旁他的左膀右臂,左议政黄喜与右议政孟思诚见状,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黄喜和孟思诚是主持朝政大局的士大夫,也是士大夫的领袖,类似于中原王朝的宰相。 他们辅佐国王李裪励精图治多年,终使得朝鲜天下大治,迈入了巅峰鼎盛时期,本可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偏偏在这个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大明天使杨荣降临朝鲜国,一言不合地就问罪当场,甚至还暗中扶持让宁大君李褆纠集党羽祸乱朝纲,让原本形势大好的朝鲜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偏偏,他们还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这杨荣抓的借口很是巧妙! 当年太宗擅自废除了王世子李褆,改立今上为王世子,此事确实没有上报大明宗主国,只是在永乐十七年,朝鲜才上奏请求大明宗主国册封李裪为朝鲜国王。 换句话说,李裪这个朝鲜国王,其实也是永乐皇帝亲自册封的,按理而言并没有任何问题。 可问题就在于,当年废李立李裪,此事并没有上报。 而偏偏这李褆当年又是大明永乐皇帝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并且说出了那句“朕犹尔父也!” 这就给了杨荣发难的机会! 你朝鲜国乃是大明的藩属国,改立王世子这等重要的事情,为何不向大明宗主国上报? 更何况这李褆还是永乐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你单方面说废了就给废了,事后也没有什么解释,直接在几年后就上奏请求册立李裪为朝鲜国王,是不是不把大明宗主国放在眼里? 而且大明乃是礼仪之邦,一向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那李褆才是李芳远的嫡长子,就算他再昏庸无道再荒淫无度,这朝鲜国王的位置也该是他李褆的,而不是李裪的! 正所谓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 你朝鲜单方面破坏宗主国的嫡长制度,册立了一个你认为贤明的王世子,这不是对大明宗主国的不敬吗? 总而言之,杨荣真心想要搞朝鲜国,理由和借口都太多了。 一想到这儿,黄喜和孟思诚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王,事到如今,我们当如何是好啊?” “那大明天使杨荣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大王于三日内退位让贤,将王位还给太宗嫡长子李褆,不然他就会兴师问罪了啊!” 黄喜忧心忡忡地开了口。 而一旁孟思诚也叹了口气。 “大王,据前线消息,大明辽东总兵官刘荣已经率军北上,直奔我朝鲜而来,据称有三十万之众!” “如若我们……反抗的话,只怕朝鲜会有灭国之危啊!” 刘荣! 三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噩耗,李裪顿时脸色惨白如纸。 他再也难以忍受心中的悲愤,满腔悲凉地哭喊道:“为什么?为什么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王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为了朝鲜夙兴夜寐,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朝鲜也在本王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迈入了巅峰鼎盛之际,为什么大明就是容不下本王啊?!” “李裪!”杨荣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这个问题,还是让老夫来回答你吧!” 一见到杨荣,李裪满脸怒容,但紧接着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地看向了黄喜和孟思诚。 这是他这位

相关推荐: 大胆色小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醉情计(第二、三卷)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天下男修皆炉鼎   绝对占有(H)   凄子开发日志   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