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教材,里面所包罗的知识,哪怕连他郑和这个大明航海第一人看了,都忍不住惊为天人!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专业! 要知道大明王朝自洪武年间开始,就因为长期实行严厉无比的海禁政策,导致海洋方面的人才奇缺,不仅仅是造船的人才奇缺,这合格、专业的水手同样非常奇缺。 以致于郑和出海的时候,其实还是在吃巢湖水师的老本,一切经验全都是继承那些老水手老渔夫,连他郑和都是从零开始学习! 至于开辟新航线,绘制航海图,那都是郑和带着水师儿郎们,几次在海洋上面险死还生,靠着人命去堆,靠着不断试错,这才侥幸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这些航海图和航线图,比之整个水师还要珍贵。 可郑和心里面也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勋贵武臣也好,文臣缙绅也罢,都讲究一个传承! 对于勋贵武臣而言,他们可以靠着军功而晋升,培养出一代代的接班人! 对于文臣缙绅而言,他们就更加方便了,有着科举制度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到朝堂里面! 但是,大明水师呢? 该这么传承下去? 没办法传承! 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老一辈的经验,来培养水手船员,速度非常慢不说,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积攒下来的经验其实并不可靠,甚至于很多可能都还是错误的经验。 很多时候,不等水师传承完毕,时局就会发生变化了。 比如洪武中后期,曾经无敌天下的大明水师,就被弃之不用,仅仅只是做着一些巡逻水域的工作,处境尴尬到了极点! 所以,这就需要专门成立一个专业性的海事学校来培养专业的海洋人才,通过学校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学习。 但问题在于,他们没人懂啊! 直到汉王殿下横空出世,以一副《万国堪舆图》,带给了大明水师无限希望! 一直到了现在,郑和都还记得,当年他亲眼看到那副《万国堪舆图》时,是何等心神震动,直接纳头拜倒在汉王殿下身前,当场宣誓效忠。 而之后发生的一切,也证明了他郑和当年的选择没有错! 海洋洋流! 海洋气候! 地理知识! 天文知识! 海洋生存知识! 远洋船只构造! 汉王朱高煦让大明水师重新看到了传承的希望,并且让这支无敌海军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 海量的资源倾泻而来,大明水师不管是装备还是规模,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郑和也没有让汉王殿下和皇帝陛下失望,率领无敌水师出海,耗时数年成功抵达了北美洲,不但给大明王朝带来了各种高产粮食作物,还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全新航路,为大明王朝经略北美提供了良机! 只是从那次以后,郑和就再没有出海过了,水师也渐渐沉寂了下去。 这几年他一直都致力于建设这座海军军事学院,在武德皇帝的鼎力支持下,学院终于逐步走上了正轨。 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子大多都是胥户子弟,因为真正想要培养出合格的海洋人才,需要的是从小就进行培养,趁着他们年龄还小还没有经受儒家思想的毒害与洗礼,对这个世界都是懵懂未知的,可塑性极强,更能接受这些海洋知识。 这一批学子,是大明水师的传承希望。 而第二批学子则是沿海的青壮民夫,他们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主要是向着将士方面培养,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海洋知识,并且接受军事特训后,就可以成为大明水师的一员。 毕竟大明水师将士的俸禄待遇,可是远远高过了陆军将士,这也使得无数人争破了头都想要进入这座海军军事学院,包括某些勋贵子弟。 只是郑和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一直都不曾松口。 不管是什么勋贵子弟,不管是谁的儿子孙子,只要是没有通过学院的入院考核,那全部都通通不要! 这座海军学院,不仅仅只是学院,更是大明水师传承的希望! 郑和希望他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学堂,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大明培养专业的水师人才! 所以他一有空就会巡视学院,看着那些孩子们认真学习,看着那些青壮们认真操练,他这颗心就会觉得无比踏实。 “大人!” “陛下来旨意了!” 副山长王景宏匆匆赶了过来,满脸激动兴奋之色。 郑和闻言一愣,随即急忙组织学院官员前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各方准备得也差不多了,水师择一良辰吉日,挑选精锐将士,即刻开启远洋贸易,水师提督郑和全权负责此事,不得有误!” 这很朱高煦,圣旨上面也没有什么之乎者也,全都是大白话。 但就是这些大白话,听得郑和、王景宏等人激动得身子发颤! 终于,他们等到了这一天! “臣郑和接旨,定不负圣恩!” 郑和深吸了一口气,接过圣旨之后,意气风发地下令道:“景宏,传令给各大水师基地,各海关港口,远洋贸易即将开启,我水师务必全力以赴,绝不可出现任何纰漏!” “另外,召水师内五品以上将佐,赶来学院议事!” 王景宏兴奋得连连点头,当即前去传令。 而郑和则是看着这封圣旨,激动得老泪纵横。 水师沉寂了这么多年,准备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出动的时候了! 此次远洋贸易,大明水师定将一路向西,开拓出一条全新的航路,一条满是财富的新航路! 第852章 一路向西!目标西方诸夷! 浏家港。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色尚佳。 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大明水师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前所未有! 一场盛大的践行宴,此刻正在举行。 大明武德皇帝朱高煦,亲率文武百官抵达此地,为即将出海的水师将士践行! 毫无疑问,此次出海的水师领袖,依旧是水师提督郑和。 看着两鬓斑白的郑和,朱高煦忍不住叹了口气。 “老郑啊,你也年纪大了,为什么此次还要亲自去呢?” 郑和一身铁甲,显得异常兴奋,可谓是意气风发。 “陛下有所不知,臣自从第一次出海之后,就觉得海洋才是臣的归宿!” “这几年来,水师一直未曾出海,臣也安安心心地在海军学院教书育人,本以为可以就此聊度残生。” “但事实证明,臣就是个坐不住的人啊,在学院里面的日子,确实安宁太平,但臣却是提不起精气神来,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日子过得索然无味!” 听到这话,朱高煦有些哭笑不得。 “你呀你,就是闲不下来啊!” 其实这并非只是郑和一个人的感受,而是大明所有战将的统一想法,放在后世来讲,这就是所谓的战后创伤应激综合征。 不是他们真的闲不下来,而是他们早已习惯了刀光剑影、生死搏杀的战场生活,一旦真个解甲归田了,就会难以融入到寻常百姓生活里面,总是闷闷不乐,严重之人甚至还会酗酒度日。 他们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在沙场上面。 可这对于每一位将军而言,未免也太过残酷了一些。 “朕明白你的想法,此次就由你亲自带队去吧!” “海军军事学院那边你尽管放心,朕会命人去盯着,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岔子!” 听到这话,郑和一颗心顿时放回了肚子里。 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已经走上正轨的海军学院,毕竟那是大明水师的传承之地,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以往有他郑和亲自坐镇,是以海军学院发展得极其不错,一切标准都很是严格,不管什么勋贵子弟只要没有通过学院考核,都不能进入学院。 但是现在他这一走,学院就剩下了个王景宏,郑和当真担心王景宏会顶不住压力。 好在皇帝陛下开了口,他会亲自盯着,那此事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陛下英明,既如此,那臣也就放心了!” 郑和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闲聊了几句,朱高煦就给了聂兴一个眼神,后者立马会意,将闲杂人等全都驱散,包括一众朝堂重臣在内,给陛下和郑和留出独处的时间。 二人信步走到码头上面,看着焕然一新的狰狞战舰,朱高煦神情都有些恍惚。 “郑和,这一次,方向确定好了吗?” “臣明白,我大明水师将会一路向西,直至力尽时才会返航!” 郑和当即开口道:“同时我水师还会占领沿途关键要害的港口岛屿,留下人手扼守驻扎,等待南洋水师前去接收!” “嗯,不错,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朱高煦点了点头,但没有继续出言。 郑和见此情形,心中忍不住泛起了狐疑。 为何皇帝陛下点到为止? 难道说他对于自己这策略并不满意? 此次大明水师出行,主要是开启远航贸易,除了水师将士外,还有勋贵代表团,比如成国公朱勇与魏国公徐钦,他们就是此次勋贵代表,代表大明勋贵前去跟那些西方诸国做生意。 是以此次远航贸易,对大明而言极其重要。 其一,此次远航贸易将会关乎到皇室的收益,皇室现在豢养大明百万战兵,压力不可谓不大,如若没有开辟出一条新财路的话,那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其二,除了皇室之外,那就是勋贵集团了,他们当初之所以愿意响应朝廷号召,舍弃大部分利益前往辽东拓荒垦殖,就是为了搭上这远航贸易,所以他们也不会容许此次贸易出现任何岔子。 其三,对于水师将士而言,这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主业。 如果不能开辟出这条远航贸易新航线,那大明水师迟早都会被弃之不用! 原因很简单,大明海疆之上,已经没有敌人了! 东海成了大明的海疆,甚至那北美王朱瞻基现在都在攻打征伐南美洲了。 而南洋则有一位南洋王朱高燧镇守,不断派遣南洋水师继续向南,试图扩大他这位南洋王的疆土范围! 迄今为止,可以说整个亚洲东岸,全都是大明王朝的海域疆土! 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坏事! 等到一位毫无进取之心的大明皇帝上位,那水师还能干什么? 既无强敌又无外患,每年往海军投入这么多银子发展水师干什么? 是以等到那个时候,大明水师绝对会被弃之不用! 正因为如此,水师现在必须要尽快拓展出新业务,而这远洋贸易就是其中等的关键! 一旦此事成了,那大明水师就会永远与大明皇室绑定在一起! 哪怕真有一天国势衰微朝廷缩减财政开支,他们减少陆军的俸禄都不会对海军动手! 因为,海军可以给他们带回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总而言之,此次远洋贸易,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只有成功,皇室才能摆脱文臣缙绅的掣肘,彻底掌控住军权! 只有成功,勋贵集团才会鼎力支持建设海军发展大明水师! 只有成功,大明水师才会有一条谋生之路,不会沦为弃子! 不过,为何陛下点到为止? 郑和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只能主动开了口。 “陛下,您还有其他交代?” “嗯,此行虽然主要是为了开辟新航线,以远洋贸易为主,但是既然去都去了,那就想办法打探一下那些蛮国的虚实!” 一听到这话,郑和顿时惊得头皮发麻! 嘶…… 打探蛮国的虚实? 陛下这是又要发起战争了? 朱高煦看向他,笑呵呵地低声道:“你们水师这次是找到了谋生之路,可陆军却是没有,所以谭懋、张辅这些混账东西早就在叫嚣了!” “朕思来想去,大明修生养息了这么多年,也确实是时候继续西进了,至少要先把西域打通,以此作为跳板进军中亚!” “那帖木儿帝国的核心之地,河东那块地方,可是一块膏腴之地啊!” 郑和听得胆战心惊,随即急忙躬身领命。 “陛下放心,郑和明白了!” “此行定圆满成功,必不负陛下圣恩!” 朱高煦大笑点头,欣慰地笑了笑。 君臣二人依依惜别,最终还是迎来了一场分别。 郑和在大明君臣的注视之下,快步登上了舰船,随即扬帆起航,逐渐远去。 第853章 战争准备!草原部落的惊人变化! 乾清宫。 朱高煦正与兵部尚书陈洽、英国公张辅吃着涮羊肉。 嗯,眼下正值入秋,草原上牛羊最肥美的时候,朱高煦怎么可能不来上一顿涮羊肉火锅呢。 “唔……这羊肉还是草原上的好吃,在京城这边无论怎么吃都没有那种味啊!”张辅一边抱怨着,但手里面的动作却是丝毫没停。 朱高煦见状,气得给了他一筷子。 “你大爷的!” “不好吃还吃得那么欢?” 张辅被皇帝陛下这么一敲,委屈巴巴地缩回了筷子,不敢再夹了。 “那个陛下啊……俺爹是根独苗,所以俺没有大爷……” 朱高煦:“……” 这混账东西怎么出去巡视了一趟边防后,回来就变成这副德行了呢? 难不成是跟着谭懋那些狗东西混多了,变得越来越没皮没脸了? “行了行了,安心吃你的吧!” “嘿嘿,谢陛下隆恩!” 张辅畅快笑道,又夹了一大块羊肉。 见此情形,朱高煦也有些哭笑不得。 “此次你前去巡边,情况怎么样?” 提及正事,张辅也收敛起了笑容。 “陛下,说实话,各大战区的情况都很是不错。” “现在不管是漠北草原,还是辽东草原,这些个曾经蛮夷的温床,现在都成了大明的疆域,每天都有源源不断草原牛羊马匹通过关隘进入到中原大地,所以咱们想要吃羊肉在京城也变成了现实。” “西北战区和东北战区在草原上设立城镇,开设集市,不仅仅丰富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更是在逐步同化那些外邦蛮夷。” “臣亲自前往岭北行省,与不少部落酋长交谈过,他们都对现在的安宁生活十分满意,以往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为了给部落子民储备过冬的粮草,都不得不背上肉干骑上战马,拿起弯刀南下劫掠,每一次南下都会让草原部落与中原王朝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死伤无数。” “他们这些草原人,运气好的时候能够劫掠到很多的东西,但大部分都要上缴给那些领主贵族,而他们自己留下的战利品也不过仅仅支撑他们回来过一个冬天罢了,很快就消耗的七七八八,甚至还有些不够!可一旦运气不好,遇到了我大明的精锐战兵,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是以这些草原勇士早就对这种生活感到不满了。” “总体而言,劫掠虽然能够得到一些自己想要,可是双方之间白白流逝了太多、太多的鲜血,而且全都便宜了那些大贵族大领主,反倒是他们白白丢了性命,这本身就不合理。” “现在多好,想要什么,直接去集市上来买就是了,东西又好又便宜,而且还有大明战兵保护每个人的利益,确保不会有人在集市闹事,可谓是得到了草原部落的鼎力拥戴!” 话听到这儿,朱高煦忍不住点了点头。 岭北行省这些年,确实发展得很是不错。 除了朝廷的鼎力支持外,还离不开那岭北布政使于谦的功劳! 于谦啊,迄今为止,坐镇岭北已经将近十年之久了啊! 再过个一两年,就可以将他调回中央朝廷,执掌中枢大权了! 不管是于谦也好,还是李裪也罢,还是眼前的将星张辅,这都是朱高煦留给太子朱瞻壑的班底,他们年纪都不算大,至少还能够辅佐朱瞻壑十年二十年,足以保证大明王朝会走向巅峰时期! 而他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要做的,就是趁着自己还有时间,尽可能地为大明开疆拓土,尽可能地打下更多更广的疆域,扫除大明周边一切隐藏潜藏的隐患! 至于休养生息,发展文教,那是他儿子朱瞻壑日后干的事情! 武德皇帝这个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陛下,陈大人,你们是没看到啊!” “现在岭北不少草原部落,都开始穿我们大明的衣裳了,原先那些羊皮羊袍等毛制品,全都被他们给扔了个一干二净,据说是因为羊袍非常的重,又有羊擅味,关键是很容易藏小动物虱子虫蚁什么的,而且还不透气,相反我大明的衣裳不但华美精致,而且清凉、透气,又舒服,还贴身,已经逐渐成了草原牧民的首选!” 听到这话,陈洽有些瞠目结舌。 “我的个乖乖!” “那他们现在还能称为草原蛮夷吗?” 张辅苦笑着摇了摇头,叹道:“俺也不知道啊!” “我问了其中一个部落酋长,怀念以前的日子吗?结果那酋长带我去他部落里面逛了逛,一个个吃的油光满面,一个个手里面大包、小包的,日子过的非常富足。” “最后这酋长说,以前他们之所以要冒死南下劫掠,是因为没有办法,草原酷寒每到冬天就粮食匮乏,他们想要部落传承下去,就只能冒死南下劫掠,他们也是被逼的。” “以前打打杀杀的,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现在多好,和和睦睦,大家都过的舒舒服服,所以哪怕现在有人叫他们南下劫掠,打死他们都不会再去了,反倒是会帮着我大明战兵,打退那群破坏大家好日子的土匪强盗!” 话听到这儿,朱高煦和陈洽对视了一眼,最后二人都爆发出了一阵大笑。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谁能够想到,困扰华夏王朝这么多年的难题,竟然真的被我们给解决了啊!”陈洽由衷赞叹道,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之中,充满了狂热与崇敬。 张辅亦是如此,除了钦佩无话可说。 “除此之外,就是西北战区的土豆战略了,执行得相当不错,有了那些士绅相助,一块块草原荒地都已经被开辟了出来,伴随着草原土豆种植技艺的成熟,现在土豆产量也在逐步增加,要不了多久只怕整个岭北都会变成我大明的塞上粮仓了!” “这一切,都是陛下之功啊!” 朱高煦骄傲地摆了摆手。 “基操勿六,基操基操!” 张辅和陈洽相视一笑,气氛很是快活。 “今儿个把你们叫来,是为了一件大事!” “我大明休养生息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活动一下了。” 此话一出,张辅瞳孔骤缩,迸射出了骇人光芒。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大明战兵等这一天,也等了太久太久! 久到三军将士都以为,武德皇帝陛下已经收起了好战之心! “陛下的意思是……” “向西,进军中亚!” 第854章 西域!我们的目标是中亚! 中亚! 听到这个词语,陈洽和张辅都是兴奋得满脸涨红! 他们可是皇帝陛下的心腹,自然见过那副《万国堪舆图》,也自然了解大明王朝如今不过是偏安一隅、占据东亚罢了。 偌大一个世界,还有好几块大陆等着他们去征服! 而首当其冲者,无疑就是毗邻大明的中亚之地! 这中亚之地,现在是那帖木儿帝国的疆土! 只是据说死瘸子帖木儿死后,偌大一个帖木儿帝国就分崩离析了,现在是大小国林立。 这对大明而言,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在进军中亚之前,还有一个麻烦要解决,那就是西域和乌斯藏!” 西域! 乌斯藏! 西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河西乃至西域在汉武帝时期就因为针对匈奴的战争需要被张骞发现并凿穿,从汉朝开始囊括西域、西跨葱岭基本成为了大一统王朝的标配。 而随着西域经济、军事、战略、资源意义的逐步挖掘,历代王朝无一不把西域作为重点经营区域。 大漠、汗血宝马以及热血男儿勒石建功的渴望都让一代又一代的名将前赴后继的在西域这片大地上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此外,对于草原游牧势力来说,西域就是中原王朝的一记左勾拳,始终保持对草原游牧势力的军事威慑力,而且掌控西域就等同于掌控了丝绸之路,在获取丰厚赋税和西方文化吸收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中原文明对草原文明的辐射力度。 所以,西域之地,对历代中原王朝而言,那都极其重要。 但是,乌斯藏嘛,好像就差太多了。 张辅率先提出了质疑。 “陛下,西域之地,确实是一块战略要地,拿下来无可厚非,但是乌斯藏虽然土地辽阔,但都是一大片荒芜之地,我们打下来了好像也没什么用啊?” 兵部尚书陈洽也跟着点了点头。 “英国公所言极是,这西域之地还好一点,除了战略意义与对外通商外,至少还可以种种棉花,养养牛羊马匹什么的,可是这乌斯藏呢,就算再辽阔无垠,好像对我大明而言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啊!” 与西域这兵家必争之地不同,乌斯藏一直都没怎么得到过中原王朝的重视。 一是因为没有必要,乌斯藏本就地广人稀,本身就对中原王朝构不成什么威胁。 二是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突然暧昧到太后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云翻雨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那些女配们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