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265章

第265章

们就有的是办法,送一批自己人过去占领田地种植土豆,然后源源不断地送回粮食! 朱高煦见此情形,神情变得颇为古怪。 他可是还记得,就在不久之前,朝堂之上还有不少朝臣,高呼什么岭北行省是鸡肋之地,增加了朝廷财政开支,还要请求永乐皇帝舍弃岭北行省呢! 这才过去了多久,现在全都变了一副嘴脸,巴不得让他们亲自过去圈地开发! 呵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啊! “百姓安土重迁,而且岭北地处长城塞外,想来百姓不会自愿前去。” “这样吧,朝廷会下发一道诏命,任何百姓想要前往岭北拓荒垦殖,都可以得到一应支持,农具、粮种、耕牛等等,并且开垦出来的荒地全部归百姓自己所有,三年之内朝廷不予征税。”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朱高煦笑呵呵地看向群臣。 于谦率先表态,同样露出了笑容。 “圣明无过陛下!” 满朝文武也纷纷跟上,这可谓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他们哪里知道,于谦昨夜就入宫面圣,与朱高煦密议了良久。 所以才会有今日这场好戏,为的就是请君入瓮! 利益动人心! 那么大一块无主之地摆在眼前,谁又能做到不心动呢? 尤其是那些个士绅缙绅,这对他们而言可是天赐良机! 第798章 震惊!武德皇帝的亲口承诺! 欣喜。 大大地欣喜。 满朝文武脸上都挂着笑容。 原因无他,武德新帝给的太多了! 先是一条永不加赋,让群臣白白跟着沾光,捞取了一些贤名。 紧接着岭北行省布政使于谦又爆出土豆扎根草原大漠这个重磅消息,武德新帝更是大手一挥打开了方便之门。 谁想去岭北拓荒垦殖,全都可以直接前去,而且还可以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此外开垦出来的田地也全都归自己所有,更是三年之内都不用缴纳赋税。 这等优渥的拓荒待遇,谁看了不心动啊! 寻常百姓或许安土重迁,不愿意远离故土,去塞外岭北拓荒。 但是这对于士绅缙绅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有的是人脉,有的是关系,征集一批民夫青壮前往岭北拓荒,对他们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可能唯一的难题就在于,此事必须要快,趁着风声还没有散出去,尽可能地先召集一批民夫青壮,不然等到此事天下皆知的时候,那可就会真的晚了。 再者岭北行省虽然广袤无垠,却也不全都是一片茫茫草原或是大漠,还是有着不少可供耕种的田地。 要是能够得到这些可供耕种的田地,那就会少去前期拓荒这个流程,极大地减少了成本。 土豆一种下去了,就等着收成就可以了。 所以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件血赚不亏的大好事。 不少朝臣已经在心中盘算着,下了朝之后就立马去组织人手,务必要在此次岭北拓荒中占得先机。 可蹇义与夏元吉却是高兴不起来,或者说觉得有些讽刺。 他们深知武德新帝一心想要推行摊丁入亩新政,所以自然看得明白,允许士绅缙绅前去岭北拓荒垦殖,不过是给士绅缙绅的变相补偿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拓荒垦殖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最初投入人力物力开垦拓荒,到最后收获粮食赚得利益,这其中少说也要两三年之久。 等这些士绅缙绅将重心放到岭北去了,他们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被偷家了啊! 摊丁入亩这项新政,足以撼动士绅缙绅的根基,远非岭北拓荒那点利益就可以弥补得了的。 但是,蹇义夏元吉知道了又能如何,他们现在压根就不敢吭声。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不能再首鼠两端,否则势必会引来祸患。 武德皇帝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当年他可是一怒下江南,杀了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可笑这些朝臣还在沾沾自喜,认为这是武德皇帝主动释放出的善意,真是可悲又可笑! 宣布了这两项大事情,朱高煦也没有接着搞事。 毕竟永不加赋和岭北拓荒,都还需要时间去慢慢发酵,从而达到他预期中的效果,所以现在宣布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大朝会结束,百官鱼贯而出。 聪明的人已经站到了风口上面,准备在此次岭北拓荒中大赚一笔。 而愚蠢的人则是还没反应过来,沉浸在永不加赋里面,对武德皇帝歌功颂德。 乾清宫正殿,于谦和陈懋匆匆而来。 “臣于谦(陈懋)叩见皇上!” “行了,快起来吧!” 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二人落座。 陈懋是个武夫,而且与朱高煦关系一直不错,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 而于谦则是不同,一板一眼地行礼完毕后,这才浅浅地坐在了锦凳上面,腰杆挺得笔直。 看见于谦这副姿态,朱高煦忍不住面露欣慰地点了点头。 磨砺了将近十年之久,于谦也总算是成长起来了,褪去了年轻人的稚嫩,转变为了一名成熟的官员。 “此次二位卿家培植土豆有功,自然应当重赏!” 听到这话,于谦果断开口拒绝。 “皇上,土豆培植之功,当属于皇家制造局的技术人才,我等也并没有帮上什么大忙。” 眼见于谦都这么说了,陈懋也只能无奈点头。 “皇上,的确如此。” “要是您真要赏赐的话,那就赏赐那几位专家吧!” “哈哈哈……”朱高煦笑了。 这种不争功的臣子,还真是不多见了。 “放心吧,该是你们的功绩,那就是你们的。” “只是眼下放开了岭北拓荒的口子,那些士绅缙绅肯定会蜂拥而至,所以还需要你们二人做好准备。” “尤其是陈懋,西北战区战兵都调动起来,严禁有人作奸犯科趁机作乱,务必要维持好秩序。” 陈懋点了点头,把胸脯拍得哐哐直响。 “皇上您就放心吧!” “这差事交给我就行了,岭北绝对不会乱!” 朱高煦欣慰一笑。 “等这项新政结束,朕保给你一个土豆国公之位!” 陈懋听到这话,顿时就傻眼了,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咳咳,皇上,土豆国公这名字也太难了,能不能换一个!” “哈哈哈……行了行了,到时候再说吧!” 朱高煦轻笑道,随即看向了于谦。 “朕本有意借助此事,将你调回中央朝廷。” “可是如今岭北拓荒,那些士绅缙绅会蜂拥而至,除了你于谦之外,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镇得住他们。” 朱高煦确实想将于谦调回来,毕竟摊丁入亩改革在即,于谦这把刀要是用的好的话,那绝对有利于推行新政。 只是岭北拓荒一旦开始,那也需要有一个放心的人坐镇岭北。 毕竟那些士绅缙绅都不是什么简单货色,一个个为了田地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于谦闻言心中很是感动,当即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皇上,臣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 “再者臣资历浅薄德才不足,继续留在岭北打磨几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高煦叹了口气,随即拍了拍于谦的肩膀。 “行吧,你有心了。” “朕给你一个承诺,五年之后,大明中枢必有你于谦的一席之地!” 听到这话,于谦依旧面无表情,陈懋却是瞪大了眼睛。 他早就知道武德皇帝对于谦极其重视,可是谁能够想到,会是这般重视啊! 于谦此子要是再在岭北布政五年,就可以直接进入朝堂执掌中枢大权了啊! 这等圣眷,真是令人咋舌! “好了,都下去准备吧!” “等到拓荒行动步入了正轨,就是推行摊丁入亩的时机!” 第799章 皇帝设宴!故旧重逢! 乾清宫,偏殿。 礼部尚书王景,兵部尚书陈洽,工部尚书宋礼,学部尚书解缙,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内阁学士杨士奇与杨荣等人尽数在此。 除了吏部尚书蹇义、刑部尚书金纯与户部尚书夏元吉外,朝堂公卿都在此处。 朱高煦之所以不邀请这三人,因为他们还不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他们不方便知道。 而王景、陈洽、解缙、顾佐等人,可是在朱高煦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就跟他情投意合、眉来眼去了,所以这份情分远非夏元吉等人可比。 “都坐吧!” “你们也都知道朕的脾气秉性,没有那么多的破规矩。” “今儿个召诸位爱卿前来,一是为了叙叙旧,二是为了一件事情。” 听到这话,群臣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显得极为受用。 皇帝陛下顾念旧情,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啊,他们也不用担心哪天就被清算了。 “解公豹,听说你老解家准备迎你回宗?那些个宗老族老都在你门外等了好几天了?” 朱高煦笑呵呵地开口道,提及了一件趣事。 群臣一听到这话,也顿时来了兴趣,纷纷看向了学部尚书解缙。 当年解缙因为和汉王爷眉来眼去,一起推广弘扬新学,结果被程朱缙绅算计,硬生生迫使吉安解氏将解缙开除宗籍逐出家门,沦为了无根无源的孤魂野鬼,无根浮萍。 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相当严厉的惩罚了。 老百姓讲究一个传承接代,可解缙直接被开除宗籍,人家都不让他认祖宗了,他上哪儿去传宗接代去? 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吉安解氏一直都没有动静,现在太子朱高煦即位称帝,他们倒是突然冒出头来了,跪着求着想要把解缙求回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还是说吉安解氏认清了现实,准备抱上解缙这根大腿了? 解缙苦笑着摇了摇头。 “皇上莫要打趣微臣了。” “当年吉安解氏不顾血脉亲情,强行将微臣开除宗籍逐出家门,微臣就下定了决心,此生永不回解氏!” “好!”朱高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公豹好志气,你这一脉就定为北京解氏,朕明儿个就让人去建设祠堂,你解缙之名就写在族谱第一页,这是朕当年给你的承诺!”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解缙本人更是神情恍惚,随即急忙起身跪倒在地上。 “臣解缙叩谢皇上隆恩!” 没得办法,皇上这恩赐太重了啊! 不但亲自降旨重开一脉,而且还专门修建祠堂,光是这一份殊荣,都足够甩吉安解氏几条街了! “行了行了,快起来!” 朱高煦亲手将解缙给扶了起来,然后端起了酒杯。 “来,满饮此酒!” 解缙接过酒杯,眼眶通红地看着朱高煦,最终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朱高煦随即看向群臣,轻笑道。 “你们也都是朕的老兄弟了。” “当年你们跟着朕一路打拼,现在朕坐上了龙椅,自然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当年朕给出的承诺,自然也会一一兑现!” 群臣听到这话,都是神色动容。 朱高煦又看向了胡元澄,这位大明火器之神。 “老胡,这些年你也做得很好。” “皇家制造局不断研发更新军备,你胡元澄当立首功!” 话音一落,朱高煦端起酒杯看向胡元澄。 “皇上,微臣不敢居功,这都是那些大匠宗师的功绩。” 胡元澄这倒是大实话,没有那些大匠宗师,光靠他胡元澄一人,哪里研发得出来新军备。 “你呀你,就是太谦逊了!” “朕清楚你一直因为自己的出身,所以谨小慎微。” “这样吧,朕会选你儿胡叔林为驸马,从皇室中择一位贤良淑德的公主,如此你觉得可好?” 胡元澄本是安南权贵及胡朝君主胡季犛的长子,曾任陈朝司徒、胡朝左相国等职,后来被大明王师俘获,因其善长兵器,乃是一代兵器家,所以先前在大明工部任职。 但是因为自己安南降臣的身份,胡元澄在工部过得并不开心,时常遭受同僚的打压与排挤。 直到胡元澄遇到了汉王朱高煦,这位大明火器之神,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先是进入诏狱与解缙等人一起编纂新学教材,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岁月,然后直接成为皇家制造局局长,统管兵仗局与军器局,专门负责研发新军备,改良大明火器。 如果不是因为朱高煦,胡元澄此刻只怕还是个刀兵小吏,还在受到同僚的打压排挤。 一想到这儿,胡元澄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皇上,臣……受之有愧啊!” 联姻帝室,这是多少臣子的梦想! 要是能够联姻帝室,那绝对是皇帝陛下的心腹近臣,而且还会多出一张护身符,至少子孙后人世代荣华富贵可以得到保证了。 皇帝陛下给出的这份赏赐,足以让很多人嫉妒得眼眶发红! “快起来说话!” “你可是我大明火器之神,朕自然要给予优待!” “叔林那小子不错,继续培养个几年,将来就可以接你的班了!” 一提到儿子,胡元澄就欣慰地笑了笑。 朱高煦又一一看向群臣,分别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语,并且针对每个人都给出了相应的赏赐。 这些赏赐,大多是解决他们自身困难为主,而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但偏偏就是这样的赏赐,更是让人感动莫名。 毕竟眼前这位可是武德皇帝,大明王朝的九五之尊。 他不但记得昔日情谊,还记得自己等人的困难处境,更是记得当年的亲口承诺,这就显得很是珍贵了。 杂事解决完毕,接下来就是正事了。 朱高煦看向群臣,沉声开口道:“你们之中有不少人,应该也已经猜到了。” “朕有意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废除士绅缙绅功名特权,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所以朕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群臣:“!!!” 摊丁入亩! 废除功名特权! 士绅缙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尼玛地,你是要疯啊! 合着今日这场晚宴,原来是一场鸿门宴? 一时间,群臣脸都要绿了。 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或许他们当年不会听信汉王朱高煦的谗言了! 第800章 宋礼致仕!工部尚书人选! 一场大宴,宾主尽欢。 当然,这只是朱高煦以为的。 毕竟一众公卿都不敢开口,老老实实地接下了这个差事。 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那就是全都同意了嘛,所以叫做“宾主尽欢”。 原本朱高煦打算直接下达诏命,不过一想到这些人可都是早就追随他的心腹,所以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举行这场宴会,先给这些心腹亲信打一记预防针,避免他们做错了选择。 至于蹇义和夏元吉二人,他们早就对此事心知肚明,也没见继续闹着吵着要辞职什么的,所以二人的选择也就不难得知了。 现在只需要等到岭北拓荒走上正轨,等到士绅缙绅从里面尝到甜头之后,朱高煦就可以直接动手了。 然而翌日清晨,工部尚书宋礼却是突然求见。 朱高煦闻言眉头一皱,随即还是接见了他。 宋礼一见到朱高煦,直接就跪倒在地。 “皇上,臣年龄大了,实在是折腾不动了,请皇上恩准老臣辞官归乡,安享晚年!” 宋礼硬着头皮说出了这番话来,然后就低下了头。 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宋礼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哪里还有精气神去折腾士绅缙绅。 他现在就想趁着自己还清醒的时候,尽快准备好自己的后事,提携一下自己的子侄,其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了。 朱高煦看着白发苍苍的宋礼,还是忍着心中的些许怒火,亲手把他给扶了起来。 虽然宋礼这个时候请辞,颇有几分临阵脱逃的嫌疑。 但是人家也不是只在这个时候请求辞官归乡,早在去年宋礼身体就出了问题,所以多次上了辞呈,只不过被朱高煦一直留中不发罢了。 所以真要是论起来,朱高煦还真不能怪人家。 “爱卿,你当真决定好了?” 朱高煦沉默了片刻,还是这么问了一句。 宋礼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直接点了点头。 “皇上,老臣也明白现在请辞不是时候,可老臣确实力不从心啊!” “这人年纪大了,精气神就大不如从前了,现在就连腿脚都出了毛病。” “皇上如今又准备推行新政,正是用人之际,如若因为老臣身体的原因,耽搁了皇上的大事,老臣只怕万死都难赦其罪啊!” “要是老臣再年轻个十岁,说什么都不会走的,绝对追随皇上大干一场,将那些士绅缙绅踩在脚下……” 宋礼一番话说得很是诚恳,也确实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对新政如此重视,他也不愿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新政受到影响,那可真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过。 此外,当然也不乏因为这新政的原因,宋礼并不想掺和进这摊浑水。 他已经老了,折腾不动了,也不想去折腾了。 这项摊丁入亩新政,少说也会持续个好几年,宋礼甚至可能都活不到新政推行成功的那一天。 再者宋礼这辈子对大明王朝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光凭这些就足够余荫他老宋家一辈子了,没必要再去搏上这一次,平白给子孙后人留下祸患。 这个道理,朱高煦当然也懂,只是他有些不太高兴。 可毕竟是宋礼啊,朱高煦也不好苛责人家。 宋礼这辈子,政绩突出,为大明王朝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他最令人称道的政绩,就是奉命命开浚会通河,疏通了南北漕运,以便大明迁都北平,这是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足以青史留名的那种。 治河这种事情,一直都是个大难题,而且涉及到两岸百姓的生死福祉,所以一旦做出了成绩,那基本上都会在史书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毕竟治理好了运河,那就是生民被泽无穷的仁政善举!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语气也软了下来。 “既然爱卿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朕就不强人所难了。” “不过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继任工部尚书一职?” 宋礼这个心腹走了,那就得有人上位。 眼瞅着新政推行在即,朱高煦可不想扶持一个人上来跟自己做对。 再者工部尚书一职,“掌天下百官山泽之政令”,管“缮典经营兴作”之事,部门权势看似不大,可到了武德一朝却并非如此。 朱高煦本就有心通过大明工会,为天下匠人开辟出一条入仕之路,所以工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要是任用一个不听话的士绅缙绅继任工部尚书,为了士绅缙绅的利益暗中打压匠人晋升,朱高煦这不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似乎早就预料到朱高煦会有这个问题,宋礼思索片刻之后,给出了一个人选。 “皇上,臣举荐兵部侍郎师逵!” “师逵?”朱高煦闻言一愣,这倒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皇上有所不知,师逵此子性刚果,有干局,驭下甚严。” 为了能够辞职成功,宋礼可谓是用尽了全力,直接搬出了师逵的豪华履历。 “师逵二十岁岁入太学,从御史到辽东视察,因刚直不阿,触犯上司,被诬陷,逮至京城。” “太祖高皇帝见其长相非凡不怒自威,不像是贪赃枉法之人,问明真相之后,擢升其为御史。” “后师逵任陕西按察使,到任一月内,即将千余积案审理完毕,其能力可见一斑,到了永乐皇上即位,升其为兵部侍郎,一直负责参与营建北平新都……” 话听到这儿,朱高煦才算是听明白了,为何宋礼会举荐师逵。 其一是因为师逵性情刚介正直,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其二是因为师逵能力突出,是个不折不扣的能臣干吏! 其三则是因为师逵与宋礼有旧,二人共同营建北平新都,也算是老相识了。 这么看起来的话,师逵倒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摊丁入亩一事,师逵会做何选择? “爱卿觉得这个师逵,可为朕所用吗?” 听到这话,宋礼立马起身跪倒在地。 “皇上放心,师逵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一向以家国百姓为己任,绝不会忤逆圣意!” “行吧,那就这么定了。” 朱高煦叹了口气,有些不舍地开口道:“归乡之后安享晚年,朕会晋你为太子太保,并命人在会通河为你刻碑立传,立祠诏祀,让你宋礼流芳百世!” “皇上,臣……愧对圣恩啊……” 此话一出,宋礼顿时泪流满面,哽咽得不能言语。 朱高煦也是感慨万千,亲手将他扶起,好生安抚了良久。 对待贤臣,尤其是对大明有突出贡献的贤臣,朱高煦一向不吝啬赏赐。 最终,宋礼还是走了,彻底退出了大明朝堂,一代贤臣就此谢幕。 第801章 武德二年!永乐大帝病崩! 武德二年,万象更新。 自武德皇帝即位之后,大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发布的第一项新政,则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在通政使司的全力宣传之下,天下百姓都对这位武德新帝生出了敬爱拥戴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那些女配们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鉴昭行   总统(H)   天下男修皆炉鼎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