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138章

第138章

也就意味着他正面临这个两难抉择! 是坚持律令的公正严明,判处这批狎妓官员杖六十,而后沦为一个孤臣,还是选择包庇纵容,晚节不保贤名丧尽,被汉王朱高煦逐出朝堂? 一时间,大殿内安静到了极点。 所有朝臣的目光,此刻都汇聚在大理寺卿汤宗的身上。 他们不蠢,自然看出了汉王朱高煦的恶毒陷阱。 不管汤宗做出什么选择,对他本人而言,都充满了危险! 要怪就只能怪方才那一瞬间,这位大理寺卿做了错误的选择,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 朱高煦冷眼看着汤宗,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汤大人,卷宗你也看了这么久了,该进行审案了吧?” 汤宗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失去了所有精气神。 他没有想到,汉王的反击,会来得这么快! 这明显就是针对自己的一个陷阱! 不管他做出什么选择,都将不容于天下! 得罪了文官缙绅,只会沦为一个孤臣,不容于这方朝堂! 选择包庇徇私,他汤宗又会失去一辈子的刚正之名,不容于天下! 所以,他沉默了。 “汤宗,不要推延时间,即刻进行审案!” 朱高煦再次一声低喝,令所有朝臣战战兢兢。 狠啊! 真狠啊! 这是要逼死汤宗啊! 眼前这位汉王爷,行事作风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损毒辣! 就因为大理寺卿汤宗释放了陈公甫一案中的大部分落榜学子,今日便招徕了汉王朱高煦如此恶毒下作的算计! “汤宗,本王听闻你一向秉公执法,刚正不阿,那还在等什么?” “或者说你觉得不需要审查这些狎妓官员了,直接就可以做出判决了?” 汉王爷再次发问,对汤宗步步紧逼! 后者脸色苍白,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终于,在良久沉默之后,汤宗长叹了口气。 “汉王殿下,臣年事已高,无力再就任大理寺卿一职,请告老还乡,望殿下恩准!” “呵,准了!” 第401章 汤宗致仕!厚颜无耻汉王爷! 面对两难抉择。 汤宗最终选择了请辞。 大理寺卿就此黯然致仕归乡。 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相比于不容于朝堂,或是不容于天下,汤宗选择了这条唯一的生路。 让他违背本心,选择包庇这些狎妓官员,破坏大明律令的公正严明,他汤宗做不到。 但让他坚守本心,直接判处这些狎妓官员杖刑,他同样做不到,而且不能做! 贤名有损,尚且可以苟活于世。 然而如果得罪了天下缙绅,那不但会给自己招来祸患,还会累及家小族人! 所以,汤宗犹豫良久后,选择了主动致仕。 这其实也是一种试探。 汉王朱高煦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替陈公甫与解公豹报仇雪恨。 他此次含怒回京,直接封了金陵帝都,甚至还封了东宫太子府,明显想要进行一场大清洗。 所以,汤宗想要试探一下,这位汉王殿下的底线在哪里。 他率先发难针对自己,定然是因为陈公甫一案。 既然如此,自己主动请辞,就可试探出一二。 如果汉王朱高煦准了自己的请辞,那证明他杀心不算太重,文官缙绅还有活路可走。 然而要是汉王爷拒绝了自己的请辞,拿革除功名这条律令做文章,非要对自己赶尽杀绝,那么事态可就严重了。 汉王朱高煦这是决意血洗整个文官缙绅了! 好在,汉王殿下并未对自己赶尽杀绝,甚至都未曾革除自己的功名! 一想到这儿,汤宗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朱高煦冷眼看着这位大理寺卿,最终还是选择了放过他。 毕竟这汤宗,虽然是程朱缙绅不假,但他总归是一个贤臣直臣。 刚正不阿这个贤名,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当年苏州连年水灾,民多流离,穷困交加,欠税租百万余石。 汤宗当时乃是苏州知府,直接晓谕苏州富商巨贾出米代输,赈济灾民。 苏州富户知道他爱民如子且刚正不阿,对这汤宗又敬又畏,所以不到三个月即全部完成捐纳。 这就是贤名的威力。 汤宗一生爱民如子,刚正不阿,的确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善举。 要怪就只能怪这家伙屁股坐歪了,立场没有选对,轻判了陈公甫一案中的那些落榜学子。 不然朱高煦也不会选择做这个恶人,将他逐出中央朝堂!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大法司,代表着大明朝的法律权威,可以处理大部分的刑狱案件。 九卿圆审虽然比三司会审高出一层,但这毕竟只是罕见的特例,基本上不会发生,只有三司会审之后,原告不服上诉,才会进行九卿圆审。 然而,虽然说是三司会审,但司法之事,都察院这个监察机构,通常只负责监督工作,保证审讯过程当中法司官员没有不当举措。 真正干活的,都是主审的刑部和慎刑的大理寺。 正因于此,三法司之间,大理寺和刑部往来比较密切,关系也不错。 通常来说,如果是平常的重案,一般由刑部负责审讯判决,由大理寺复核案情确认刑罚判决。 如果需要三司复审,才会由大理寺主持,都察院从旁监督。 不过从品秩地位而言,大理寺卿这个职位,还是很尴尬的。 简单而言,就是不上不下的。 刑部尚书是刑部宰首,正二品的朝堂公卿。 都察院左都御史,大明监察体系的一把手,称“总宪大人”,同样是正二品! 偏偏大理寺卿自大明开国初设时,只有正五品,到了后面才升任正三品。 要说尊贵吧,按照朝廷的典制,大理寺卿属于九卿之一,应该是朝堂当中的一方大佬。 但是实际上呢,朝廷典制虽然如此,但是真正在朝堂上,只有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组成的七卿,品秩权力相当,才会被认可地位。 但是要说地位不高,也不是。 大理寺作为复核刑案的慎刑机构,属于全国最高司法机关,三法司的核心组成机构,实权还是颇重的。 所以汤宗这个大理寺卿,比七卿是势弱一层,但是比起六部侍郎来,却又高一层。 他就恰恰就卡在侍郎与尚书这中间! 以前朱高煦还对汤宗没有什么印象,忽略了这个地位尴尬的尴尬人。 他降服了刑部尚书张胥,强行逼迫张胥将革除功名这条新律写入了大明律令。 他超擢了顾佐顾喷子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并且大力加重了都察院的职权,使得顾喷子如今俨然成了七卿之首! 但是,朱高煦没有想到,唯独漏掉了汤宗这个大理寺卿,他就在背后捅刀子! 其实汤宗对陈公甫一案的复核判决,的确是按照大明律令办事,并未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屁股是真歪了。 朱高煦接下来会进行一场大清洗,所以他必须将三法司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能容忍一个歪屁股的大理寺卿跟自己唱反调! 换而言之,汤宗必须离开朝堂,交出大理寺卿这个位置! 好在他自己识趣,主动请求致仕归乡,不至于让朱高煦难做。 群臣见此情形,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生出了兔死狐悲的哀伤。 堂堂九卿之一,就这样硬生生地被汉王朱高煦逼得主动请辞,致仕归乡! 那自己这些普通朝臣,又该如何是好? 汤宗走了,无比黯然地离开了朝会现场。 “大理寺卿汤宗请辞,案件却不能拖延!” “诸位可有什么贤才干吏举荐?现在就开始廷推吧!” 群臣:“???” 啥? 廷推? 你不要脸啊? 人汤宗刚走,你现在就开始廷推? 汉王爷啊汉王爷,你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吧? 顾名思义,廷推之事,就是朝廷遇到大臣出缺,由三品以上及九卿、佥都御史、祭酒等官公推二人或三人,报请皇帝圈用,及时补充朝廷空缺。 大理寺卿一职乃是朝堂九卿之一,握有莫大权力,所以廷推是最佳的办法。 只不过汤宗刚刚请辞,这位汉王爷立马就开始廷推,明显早就准备好了人选,吃相太过难看了些。 群臣默然,不发一言。 顾喷子却是兴冲冲地出列,朗声道:“汉王殿下,刑科给事中贾谅任职期间敢于直言,不避权贵,秉公执法,刚直不阿……” 群臣:“!!!” 无耻! 无耻之尤! 比汉王更加无耻! 六科给事中,已经被汉王划拨都察院管辖! 换而言之,这刑科给事中贾谅是他都察院的人! 这个顾佐真是不当人子,还试图把他的贼手伸入大理寺!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此一来,只怕整个三法司,都成了汉王朱高煦的一言堂! 第302章 满朝哗然!第二个超级大喷子! 贾谅? 朱高煦闻言一怔。 这个名字,他好像还真没听过。 张軏及时上前耳语了几句,朱高煦这才反应了过来。 这个贾谅,原来是农民出身,自幼成绩极佳,科举入仕后被选为太子侍讲,旋即被擢升为刑科给事中。 履历很是不错,才华也挺出众。 关键在于,这小子敢于直言,谁做了不法之事,他立刻就上奏弹劾,活脱脱一个翻版顾喷子。 他弹劾过吕震胡广等天子宠臣,还弹劾过薛禄陈懋等勋臣大将,甚至就连监察院的御史他都弹劾过,可以说是逮着谁喷谁。 难怪顾佐会举荐此人,这么看起来倒是可以理解了。 这种决意做孤臣的愣头青大喷子,如果用得好的话,那可就是一柄尖刀! 左都御史顾佐,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有人不乐意了,只见吏部尚书蹇义缓缓走了出来。 “汉王殿下,刑科给事中贾谅的确有才干,然而他毕竟年纪尚幼,若骤然超擢为大理寺卿,只怕难以服众啊……” 这位天官大冢宰,先是对贾谅的才华表示肯定,但随即又提出了反对意见。 毕竟,贾谅年纪实在太小了,不过三十二岁! 而立之年,就被超擢为朝堂九卿之一,如何能够服众? 论资历,论威望,论治政经验,朝堂之上大把朝臣都比这贾谅优秀! 关键问题在于,此刻朝堂九卿中,已经出了一个顾佐顾喷子! 这位嫉恶如仇的左都御史,硬生生被汉王朱高煦打磨成了一柄尖刀,悬在天下官员头顶! 现在要是坐视这贾谅上台,以他那同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性子,只怕又会成为第二个顾佐! 到时候,这朝野上下人心浮动,惶恐不安,会出大乱子的啊! 群臣眼见天官大人出言反对,当即纷纷出列跟上,试图否决贾谅的提名。 开什么玩笑? 一个顾佐就压得满朝文武喘不过气来! 现在你还要增加一个同样逮谁喷谁的贾喷子! 那这大明朝的官员,谁还愿意做? 狗都不做! 顾喷子执掌都察院,贾喷子宰执大理寺,再加上一个墙头草刑部尚书张胥,那这三法司威严何在? 朱高煦见此情形,有些诧异地扫了蹇义一眼。 贾谅刚正不阿贤名在外,他就任大理寺卿一职,蹇义为何要反对? 至于他说的什么年轻太轻,恐难以服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理由。 左都御史顾喷子成为朝廷九卿之时,不是同样才三十岁? 事实证明,人家这不是干得挺好的,都察院在他顾佐的执掌之下稽查了不少贪官污吏,政绩堪称华丽出彩! “蹇大人此话怎讲?” “我顾佐三十岁升任左都御史,蹇大人这是在指桑骂槐吗?” “更何况皇上曾经说过,法司官员年龄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最佳,过于年轻者缺乏办事经验,年龄过大则没有朝气,蹇大人现在是在质疑皇帝陛下的决意吗?” 蹇义闻言一怔,脸色有些涨红。 这个顾佐顾礼卿,还真是个妥妥的喷子啊,逮着谁喷谁! 你当初能够三十岁坐上这个位置,是因为什么原因,你自己心里面没点数吗? 要不是狗贼汉王爷大力举荐你,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吃灰呢! 呸,厚颜无耻! “顾大人言重了,老夫不过是就事论事……” “贾谅比我顾某人年纪还大,且一直贤名在外,为何不能出任大理寺卿一职?你就是对我顾某人有意见,你就是在指桑骂槐……” “顾佐,你休要强词夺理,老夫没这个意思……” 一时间,顾喷子火力全开,喷得蹇义面红耳赤,偏偏还说不出什么话来。 毕竟当年他顾佐被超擢上位时,皇帝陛下的确说过这话,选用年轻果敢的贤才出任三法司官员。 而他顾佐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高煦见此情形,心中觉得好笑无比。 “行了,皇上的确说过这话,年纪轻资历浅不是问题,顾大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诸位可还有什么贤才举荐?” 眼见汉王爷准备确定大理寺卿的人选,蹇义当即不理会还在喋喋不休的顾喷子,朗声道:“汉王殿下,臣举荐户部左侍郎古朴。” “古文质曾于洪武年间,以太学生身份清理郡县田赋图籍,永乐年间督察江南诸府输粮北平,旋即出督畿内田赋……” 听着这些豪华履历,朱高煦忍不住点了点头。 古朴古文质,这也是一位难得的贤才干吏。 洪武年间以太学生入仕,永乐年间又多次督粮运粮,乃是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左膀右臂。 关键问题在于,古朴这番华丽履历,完全可以吊打贾谅。 毕竟人家是三朝老臣,又政绩卓著,你一个年纪轻轻的给事中拿什么跟人家比? 此刻当事二人古朴与贾谅都有些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古朴还好,毕竟是三朝老臣,养气功夫极好,依旧面色如常。 贾谅则是满脸茫然,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大理寺卿啊,朝堂九卿之一,宰执一方的朝堂巨头! 这是多少文人士子的毕生追求? 诚然,贾谅心动了,激动得不能自抑。 然而当他听见天官大人(蹇义)举荐古朴时,一颗心瞬间就冷了下来。 抛开政绩不谈,他这个初入朝堂的刀笔小吏,如何能与三朝元老相提并论? 如果再加上古朴那卓著的政绩,他贾谅更是会被甩出十几条街! 一想到这儿,贾谅就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一步登天? 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汉王朱高煦却直接开口下令。 “钱粮乃是国家大计,眼下朝廷正在进行夏收工作,户部政务繁重,所以古朴不可调动。” “既然如此,那就由贾谅暂代大理寺卿一职,等皇上回京之后再予定夺!”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第二个年轻气盛的超级大喷子,这就要诞生了吗? 贾谅狂喜,急忙出列谢恩。 朱高煦看着这个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嘱咐道:“贾谅,如今你暂代大理寺卿一职,那此次官员狎妓案就交由你负责主审,希望你不要让本王失望啊!” 贾谅闻言一怔,随即欣然领命。 他倒是险些忘记了,现在就任大理寺卿一职,还要接过这个烫手山芋! 但是,他贾谅先前就是言官谏臣,隶属于都察院,走的孤臣直臣的路子。 所以这个烫手山芋,对于贾谅而言,并非是什么难题! 依照大明律令判决便是! 第403章 推测!贾子信,忠君否? 汤宗致仕。 贾谅上位。 朱高煦目的达到。 他也就此散了朝会,准备与贾谅碰个面。 毕竟这小子的确年轻,资历威望都是小事,朱高煦担心他朝堂经验不足,体会不到自己的深意。 汉王回京后的第一次朝会,就这么落下了帷幕。 然而这场朝会,带来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 大理寺卿汤宗致仕,给事中贾谅上位,意味着事情绝不简单。 散朝之后,新任大理寺卿贾谅,就拉着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来到了大理寺衙门。 虽然三法司之间,大理寺和刑部往来比较密切,关系也不错。 但是贾谅新官上位,由于案情特殊,加上自身威望不足,因此特意请来了自家大佬顾佐坐镇。 顾佐顾大喷子之名,那可是朝野皆知,上下畏惧。 在他的提点之下,贾谅会见了一众大理寺官员,算是混了个脸熟,明确告诉了他们汤宗已经致仕,他这位新官上任,并且负责主审官员狎妓一案。 大理寺的一众官员对此感到惊诧莫名,甚至有些惶恐不安。 这怎么汤老寺卿去了一趟朝会,直接就致仕归乡了? 而且这贾谅先前不过是个给事中,竟然被汉王超擢为了大理寺卿,还要主审数十名官员狎妓一案! 这不是接过了一个烫手山芋,不管怎么做都会上下不讨好吗?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惊惶,事情都已成定局,大理寺卿换了新人。 暂时在下属面前确认了自己的新官身份,贾谅又拉着顾佐准备向他请教一下。 两个人在官衙坐下,上了茶点之后,贾谅也不打什么哑谜,直接便开口道。 “总宪大人,官员狎妓这次案子,下臣有点拿不准,想跟您请教一下。” 贾谅姿态放得极低,言语之中都是敬意。 虽然他与顾佐年龄相仿,甚至还要比他大上个一两岁。 但是人家如今乃是执掌都察院的总宪大人,而且他贾谅今日能够上位,被超擢为大理寺卿,一切可都是这位总宪大人的功劳。 关键在于,顾佐顾大都御史,先前可一直都是他贾谅的榜样楷模。 以而立之身贵为朝堂九卿之首,执掌天下监察机关,这位都御史大人值得他人敬重! 所以贾谅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言谈举止间对顾佐充满了敬意。 顾喷子也发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未点破,反倒是感到颇为欣喜。 为官刚正不阿,不代表就可以是一个愣头青,一点不顾及官场的禁忌与潜规则。 这贾谅贾子信,他先前早就注意到了,还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确认此人是个可造之材。 所以顾佐才会“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直接了当地当众举荐他,成功送他坐上了大理寺卿的位置。 “子信啊,你觉得汉王殿下是什么意思?” 贾谅闻言一愣,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 他毕竟以往只是个给事中,从未与汉王殿下来往过,也没有这个资格与汉王爷接触,所以哪里能够体会到汉王殿下的深意? 顾佐见状笑了笑,并不觉得意外。 他自己与汉王殿下交往甚多,所以也算清楚那位的行事风格。 说白了,汉王今日所谓当廷朝审狎妓官员,不过是为了逼迫汤宗致仕罢了。 狎妓官员不过是个理由与借口,否则汉王爷真想杀了他们,直接交给锦衣卫宰了便是,何必在朝堂之上搞这么一出? “子信,你觉得汉王殿下真想杀那些狎妓官员吗?” 贾谅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即脑子里像是过了一道闪电,浑身打了个激灵。 “总宪大人,下官明白了,汉王殿下这是不想杀啊!” 顾佐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贾谅要是再听不明白,他就不配顾佐的看中了! 锦衣卫乃是天子直属亲军,拥有巡查缉捕等特权,连三法司都无权过问! 汉王殿下要是真想杀了他们,直接交给锦衣卫打入诏狱便是,何须今日在朝堂之上搞这么一出? 所以,汉王殿下并非想杀掉这批狎妓官员。 然而他们的确了触犯了大明律令,汉王爷又当廷挑明了此事,即便不杀,那也不会就这么放过了他们…… 那么,汉王殿下的目的是…… 顾佐抿了一口茶水,笑眯眯地看着贾谅。 “啧,本官近些日子,倒是听说整个东海都已经打下来了。” 此话一出,贾谅豁然开朗,当即起身郑重地向顾佐一礼。 “下官多谢总宪大人提点!” 明白了! 这回是这明白了! 汉王殿下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杀人,而是流放! 连皇帝陛下都被他流放去了岭北,更何况这些狎妓官员! 毕竟,这些官员只是狎妓,德行有亏,但不少人还是有着真才实学与治政经验! 都是人才啊! 适合流放出去治理外域! 正当这个时候,聂兴聂大头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 “贾谅,王爷要见你,麻溜地跟我走!” 聂大头瞧见顾佐在场,顿时就乐了。 “哟,顾喷子也在啊,那就一起吧,省得我再跑一趟!” 顾佐:“???” 喷子? 你大爷啊! 你才是喷子! 你全家都是喷子! 总宪大人满脸怒容,第一次听到有人当面称呼自己为“顾喷子”,鼻子都快气歪了。 奈何这聂兴乃是汉王心腹,头脑简单的滚刀肉,顾佐也懒得跟他生气。 三人很快赶到了汉王府,却见汉王爷正在逗弄他的小棉袄。 见到顾佐二人来了,朱高煦这才恋恋不舍地把闺女交给了韦妃,后者识趣地带孩子退下了。 “臣大理寺卿贾谅参见汉王殿下!” 贾谅的行礼一丝不苟,此刻他有些惶恐不安,整个人紧张到了极点。 而顾佐行礼就比较随意了,那副熟稔模样看得贾谅暗自心惊。 这位总宪大人,与汉王殿下,关系似乎是真的好啊!

相关推荐: 蔡姬传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差生(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突然暧昧到太后   取向狙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