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87章

第87章

这位汉王殿下便迫不及待地让学部执掌科举!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想着,蹇义再次出列,公然提出了反对意见。 “汉王爷,春闱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马上便要举行,容不得半分懈怠马虎!” “解缙等人居于诏狱良久,许久没有参与朝政,那陈公甫更是毫无治理政务的经验,贸然之下让他们插手,万一春闱大考出了纰漏该由谁负责?” “再者说来,学部如今初创,一应人员都未曾配齐,只有一位尚书一位侍郎,如何全权处理科举事宜?” 听见这话,文官们立马来了精神,开始议论纷纷,嘲笑意味十分浓郁。 你学部有什么? 一个尚书,一个侍郎,连架子都没有搭建起来,现在还想执掌科举?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春闱是什么? 那是会试! 那是各省的举人,在京师贡院参考,角逐出下一批进士的抡才大典! 这朝堂百官接连被你汉王爷罢免流放了一批又一批,正等着补充新鲜血液,确保六部百司正常运行。 你丫现在倒好,脑袋一拍新设一个学部,还要将科举事务全部交由这劳什子学部掌管! 那你倒是负起这个责任啊,解缙陈公甫他们配吗? 金忠老成持重,施施然地出列再奏:“汉王殿下,天下举子寒窗苦读三载,历经多道举试,这才得以进入会试,百尺竿头就差一步!” “倘若汉王殿下在此刻对科举改制,亦或是更换一应事宜,那天下举子该何去何从?他们这些年的努力苦读岂不是全都付诸东流?” “老臣只怕消息一旦传出,天下举子会心生怨念,沸反盈天,朝廷威信尽失……” “臣附议!” “老臣附议!科举不得轻动!” “蹇大人与夏大人这话,乃是老成持重之言!” 眼瞅着金忠与蹇义在前面冲锋,一众文官也立马跟上,躲在后面摇旗呐喊。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这学部在汉王爷的暴力压制下,是阻止不了其建立了。 但是科举可不一样,绝对不能落入陈公甫手中! 程朱之所以成为显学,便是因为牢牢掌控了科举这条选官途径! 大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范围,乃是朱文公集注的四书五经,这就绝对保证了天下学子想要入仕,只能学程朱读程朱,不能有其他的思想与见解! 可是现在汉王让这陆学传人陈公甫进入朝堂,还成了学部侍郎,甚至还准备将科举划拨给学部管辖! 真要是这样,那陈公甫指不定会在科举题目范围里,加上一些私货,逐渐让原本大好的大明举制变了味道,从而动摇程朱稳坐神坛的根基! 这是名教子弟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科举,不能轻动,更不能落入解缙陈公甫之手! 朱高煦摸着下巴看着众人,装作无所谓地笑了笑。 “哦,你们说事情难办啊?那他娘的就别办了!” “传令下去,张贴皇榜,因礼部尚书吕震及一应礼部官员,擅权专政祸乱朝纲,本王有理由怀疑他们勾结举子收受贿赂,故而暂停今年的春闱大考!” “等锦衣卫什么时候查清楚,吕震等贼子没有玷污神圣的科举,朝廷什么时候举行会试,诸位觉得这样可好?” 一众文官:“!!!” 麻了! 彻底麻了! 你大爷的,根本不讲理啊你! 难办那就不办了? 我们是这个意思吗我们?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断人举子的科举,还用吕震这个蠢货顶缸! 这狗贼汉王爷,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 但是,金忠蹇义等人又不得不服软,毕竟春闱大考太过重要,而且事关上千名举子的前途,岂能这么儿戏地说中断就中断? 想着,蹇义叹了口气,再次奏道:“汉王殿下,倘若让礼部配合学部,会试主考官不变,那这事儿也不难办……” 听到这话,朱高煦笑了。 这是提条件了啊,不能更改会试主考官。 大明朝会试主考官两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 关键在于,会试试题由总裁拟出多条,最后由皇帝定夺。 蹇义他们的要求不难,不要更改会试主考官,让他们出题,仅此而已。 只要题目属于四书五经的范围,那他们就能接受,这也保证了选拔出来的举子都是铁杆程朱子弟。 “蹇义,原定会试主考官是谁?” “翰林学士沈粲与杨溥。” 沈粲,大明朝的书法大家,被誉为明代王羲之,一手行草端得是个潇洒飘逸。 杨溥,嗯还搁这儿低着脑袋,不发一言呢! “沈粲乃是名宿大家,至于杨溥,内阁事务繁多,他就算了,换为礼部侍郎曾棨(音同起)。” 杨溥默然,面无表情。 文官沉默,勉强接受。 这曾棨再怎么说,也比陈公甫好上一些。 至少他曾棨以前,还是科举状元,铁杆程朱子弟。 第266章 天下哗然!杭州才子于廷益! 散朝。 武官勋臣大笑着离去。 文官朝臣如丧考妣,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地走出殿门。 今儿个朱勇等武官可算是开了眼,见证了一出好戏。 汉王殿下仅凭一己之力,舌战群儒,创设学部,压得满朝文官抬不起头来。 平日里气焰嚣张,动不动张口闭口仁义道德的程朱文人,眼睁睁地看着学政大权被抢走,还不敢吭声。 成国公朱勇与魏国公徐钦一边笑着,一边看向了解缙等人。 “几位大人,恭喜呀,总算苦尽甘来了。” 解缙见朱勇等人主动示好,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笑呵呵地拱了拱手。 “同喜同喜,都是汉王殿下的恩德啊!” “解大人这话说得很是在理,今儿个恰逢几位大人高升,要不去本公府上,庆贺一番如何?” 朱勇笑呵呵地开口,毫不掩饰自己的示好之意。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几位礼部学部的新晋官员,乃是汉王朱高煦的心腹。 汉王推行新政弘扬新学在即,这几人都将会是他的肱骨臂膀,即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朝堂巨头! 原本武官勋臣便与汉王殿下交好,此刻向解缙几人示好,也就是在向汉王爷表态。 武官勋臣,始终鼎力支持汉王爷! 解缙有些意动,陈公甫却是拉了拉他的衣袖。 “诸位,学部初创,我等还有事情要忙,还望诸位多多见谅。” “公甫先生说的也是,那便改日吧。” 陈公甫一向谨慎小心,唯恐错失了这个弘扬陆学的天赐良机。 只是他没有想到,缙公豹这混账不但飘了,而且那是飘得很严重。 学部刚刚从礼部手中抢到了学政科举之权,已经成了程朱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解公豹还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武官勋臣谈笑风生,甚至还准备去人府上赴宴! 大哥啊! 你是真不怕死啊! 你巴不得那些程朱文官整死你啊! 众人有说有笑地向外走去,看得一众程朱文官咬牙切齿。 金忠眼瞅着解缙几人弹冠相庆的可恨模样,心中也难免生出了怒气。 继续这样闹下去,只怕朝堂会变得乌烟瘴气啊! “宜之(蹇义字),维喆(夏元吉字),汉王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现在该如何是好?” 蹇义听到这话,同样叹了口气。 皇上北伐,太子不出,面对无奈混账的监国汉王爷,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能怎么办? 讲道理吧,他跟你舌战群儒,动不动就拿剥皮实草与太祖《大诰》说事儿,骂得满朝文臣毫无脾气。 不讲道理吧,他这一拳一脚打过来,那兵部郎中李瑞差点被他活生生当朝踹死! 讲道理又讲不过,打又打不过,他们能怎么办? 夏元吉闻言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幽幽开口道:“我等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汉王新学与程朱之间尽力斡旋,维持朝堂稳固,等待皇帝陛下回京。” “太子殿下今日没有现身,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想来或许是因为杨荣吕震这两个蠢货做的事情,加上乡野间士绅兼并田地成风,太子爷对程朱也心生不满了。” 听到老夏头这话,金忠与蹇义都是一怔,随即摇头苦笑了起来。 “程朱登临神坛,一家独大垄断科举,以致于大明官场成了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 “汉王推出新学,想要将程朱拉下马来,这虽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可以给名教子弟一个警告,让他们不至于像以往那般猖獗跋扈,恣意妄为!” 夏元吉笑着摇了摇头,抬脚向前走去。 “寻沈粲沈民望去,此次春闱大考,务必让他出题,确保大考正常进行。” 三人打定了主意,当即直奔翰林院。 与此同时,王景邹缉曾棨三人,已经来到了礼部官署。 草草会见了礼部一众官吏,王景便让他们各司其职,继续忙着各自的事情。 三人来到尚书大人专属房间,神情凝重地开起了小会。 “二位,还记得陈济先生的教诲吗?”王景率先开口,“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二位想必都已经听说了,也都看到了。” “满朝文官大儒,除了胡俨胡公之外,偌大一个朝堂,再无人敢直面对抗汉王殿下。” “这样的程朱,还值得我们推崇吗?这样的文人,真的还是文人吗?” 风骨全无,堕落奢靡,骄奢淫逸…… 这就是如今的程朱文人,名教子弟! 曾棨(音同起)眼中精光闪烁,怒斥道:“他们不配称为文人,更不配称为名教子弟!” “陈济先生说的对,真正的名教,应是公羊!” “我三人应当扛起公羊大旗,与程朱、陆学三分天下,为名教正名!” 邹缉扫了他一眼,暗自慨叹年轻就是资本,总是那么热血澎湃。 他已经老了,但体内尚有热血犹存。 “子棨所言极是,老夫庸碌了一辈子,也想搏一个名垂青史的贤名!” 王景闻言大笑不止,当即拍板道:“既如此,那我三人,就与这程朱陆学斗上一斗!” “子棨,汉王爷命你出任此次会试主考官,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务必让汉王爷采用你的试题!” “至于试题题目,就定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闻听此言,邹缉曾棨连连点头。 儒家公羊三大核心思想: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 大一统:《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居正:故君子大居正! 大复仇: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朝堂之上的争斗,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师。 通政使鲁穆鲁铁面在汉王爷的授意下,当即刊印了一份邸报,将杨吕一案,以及学部新设主管天下学政等事,直接散播开来。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起一片哗然,随即以一种极其恐怖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汉王立学部,总管天下学政,主科举贡举之事! 当然,此刻汇聚于帝都的举子学子,更加关心的事情,却还是会试主考官的变动! 原定两位主考官,翰林学士沈粲不变,另外一人却成了新任礼部侍郎曾棨! 帝都西南一间客房,参加会试的举子正拿着邸报高谈阔论,言辞极其激烈。 嘈杂声音中,大多数都是对汉王朱高煦的不满,甚至有胆大之人低声咒骂。 毕竟会试主考官变动,意味着他们先前做的猜题押题工作,很有可能全部白费。 人群中一处偏僻角落,一剑眉星目的英武少年郎,双眼炯炯有神,行为举止潇洒自如,似乎没有受到半分影响,正伏案大快朵颐。 “廷益,你怎么还吃得下,会试出现了大变动啊!” 英武少年郎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德遵兄,此次会试我不过是来见识见识罢了,本来就不抱太大期望,倒是德遵兄才学过人,此次定能一举高中,独占鳌头!” 少年郎这话不大,却清晰地响彻整个酒楼,瞬间吸引了所有举子的目光。 “嚯,好大的口气,这两个外乡人是谁?” “嘶,年长那位,是此次吉安府乡试解元,陈循陈德遵!” “陈循?那没事儿了,此子确有大才,另外一人呢?” “瞅着面生,应该没有什么名气……” “他呀,杭州才子于谦于廷益,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就是出自此子之手!” “哦?原来是他于廷益?名气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一众举子议论着二人,只是不知为何,语气显得那么酸溜溜的。 吉安府状元陈循名气极大,说是名动京师都丝毫不为过。 至于这于谦,不过因一首《石灰吟》扬名,这才落了个才子的名头。 但是众人羡慕嫉妒之处,在于这于廷益长得真是太……帅了! 剑眉星目,一身正气,坐在人群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真特么的帅! 第267章 汉王之命!朱棣心态崩了啊! 饮马河畔,中军大帐! 大帐内一片欢声笑语,陈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着自己的功绩。 就在不久前,他受命率为先锋大将,三千营铁骑不断推进。 在距离饮马河五十余里处,正巧撞上了前来搜寻大明斥候的一股瓦剌游骑。 虽然这游骑只是一个百户队,被三千营铁骑宰了个干干净净,但是架不住这是军功啊! 只是可惜,宰了这支百户游骑后,三千营便再也没有遇上其余瓦剌军,又不敢贸然度过饮马河,遂在南岸据守,等待皇帝陛下率主力大军亲至。 此次北伐大军,对外号称五十万,实际上的战兵数量不过十万,其余都是运输物资的辎重后勤兵种。 足足等了一个月之久,主力大军终于抵达饮马河畔。 陈大头也开始了日常炫耀,没事儿就拎着瓦剌百夫长的人头,在柳升、吴高等人面前晃悠,气得一众将佐咬牙切齿的。 就比如现在,陈大头又在不断吹嘘夸耀自己砍杀瓦剌蛮子时如何英勇,听得朱棣都有些烦了。 这尼玛的,带着一千铁骑,砍杀了一百个蛮子,你还能吹嘘一年不成? “陈大头,给朕闭嘴,再吵吵抱着你的人头去外面跪着!” 皇帝陛下一声低喝,陈懋立马就老实了,讪笑着抱起瓦剌百夫长的狗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人群里。 嗯,这瓦剌狗头可是军功证明,不能随便丢了。 朱棣剐了他一眼,随即看向薛禄,沉声道:“瓦剌军情探查得如何?有消息吗?” 薛禄心头一震,清楚皇帝陛下问的不是瓦剌军情,而是那两个好圣孙的行踪。 朱瞻基与朱瞻壑这两个小王八蛋,跟较上劲儿了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去当斥候,唯恐被对方给比了下去。 薛禄这个三军总管堪称铁面无私,你要去那就去吧,大不了给你调配些经验老道的斥候配合保护。 于是乎皇帝陛下的两位好圣孙,就这么胆大包天地摸过了饮马河,捅瓦剌大军的老巢去了。 “皇上,斥候昨夜才出发,尚未消息传来。” 听到这话,朱棣一愣,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两个小兔崽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瞻壑也就罢了,锦衣卫的卫镇抚,职责在身,率锦衣卫斥候前去刺探军情,也是应做的事情。 但是瞻基这个小兔崽子,一门心思地想要表现自己,这就让朱棣有些不高兴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你是当朝太孙,你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折在了瓦剌人手中,那大明岂不是威严丧尽? 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至于老三家的…… “嗯?赵王世子呢?在做什么?” “额……这个时间,按照幼军惯例,赵王世子估摸着应该在锻炼体能……” “成日锻炼体能有什么用?没有作战经验,还不是无用?给他配备一支斥候小队,扔到对岸刺探敌情去!” 朱瞻塙:“???”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撒气…… 恰在此时,大帐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喝声。 “报!应天府急报……” 来了! 又来了! 众人都麻了! 这尼玛的出来打个仗,十天就来一次急报! 咋滴汉王爷你一天天地闲出屁了啊,没事儿就给皇帝陛下发急报玩儿呗? 朱棣面容一僵,麻木地看着那锦衣卫冲进来跪倒在地,然后熟练地从他手中接过急报。 这急报一共有三封。 第一封。 “嗯?马琪被千刀万剐了?” 朱棣一愣,继续看了下去,下一刻气得脸都青了。 这个马琪,天杀的阉人,他怎么敢的,怎么敢的? 打着“采办”的名义搜刮交趾民脂民膏,凌辱交趾地方官员,鱼肉交趾地方百姓,恣意妄为,无恶不作,搅得交趾地区怨声载道,民愤四起! 如果不是黄福等人竭力广施仁政,只怕交趾地区已经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这个混账东西,活该他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转念想起他被自家老二给剐了,朱棣心中怒火瞬间消散,转而化作了舒爽。 如果不是老二及时揪出了这个害群之马,只怕交趾地区当真会出大问题! 老二这差事办得不错,当赏! 朱棣微微一笑,接着打开了第二封。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还未持续片刻,立马就变得僵硬了起来。 百官联名,借着马琪祸乱交趾一事,请求罢免各地镇守太监,署名人第一位,赫然就是兵部尚书金忠。 见到这一幕,朱棣又有些不爽了。 宦官虽然都是些阉人,上不了台面的残缺之人。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皇室更加忠心,比起这些个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不知好出凡几! 单论忠心而言,宦官阉人足以甩他们十几条街! 而且如郑和、王景、侯显、王狗儿等宦官,那都做出了显赫的功绩,比之满朝文武更加出彩耀眼。 因为一个马琪,就想罢免镇守太监,也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想着,朱棣冷哼了一声,直接在心中否决了百官的这个请求,将这第二封密信扔到了一边,不再理会。 打开第三封密信,朱棣顿时咧嘴一笑。 “爹啊,最近吃得可好?穿得可暖?儿子有一件事情,得跟您老人家提一下……” 看见这亲切的关心问候,永乐帝都忍不住心头一暖。 接下来密信的主要内容,则是汉王朱高煦关于岭北行省的长篇大论。 为了让永乐大帝清晰地感知到岭北行省的地缘价值,朱高煦引经据典,援引先例,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看得朱棣连连点头。 只是永乐帝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一直看到了结尾处,朱棣忍不住勃然大怒,气得拍案而起。 “爹啊,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反正你也开始北伐了,瓦剌那点小卡拉米,最多不过五万人,还不够您老人家宰的!” “这出去一趟,行军都得五六个月,也怪不容易的,要不您老人家就能者多劳,顺手把岭北行省给打下来,也方便我大明接下来执行牧羊计划……” “兵甲辎重、粮草物资这些您放心,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要是这都打不下岭北行省,您老人家恐怕也没好意思回京……” 怒了! 朱棣怒了! 难怪他总觉得怪怪的! 这尼玛的,老子这是被自己儿子给流放了? 老子是皇帝啊,不是将军啊,你特么的让老子去给你打岭北行省? 你个兔崽子,混账东西,你怎么敢的啊?! 朱棣勃然大怒,气得一脚踹翻了案桌,吓了众将一跳。 “逆子!这个逆子!” “凤阳!必须发配凤阳!” “这混账东西有逆骨,大逆不道,这兔崽子……” 众将:“???” 你娘咧! 这又是咋啦? 汉王爷把你坟给刨了? 一众大将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吭声。 朱棣暴怒之后,插着腰来回踱步良久,最后却是气急反笑。 “老二啊老二,你个混账东西,可是真行啊,敢拿捏你爹我了!” 长叹了口气,朱棣随即下令道:“传令三军,即刻渡河,用最快的速度打掉瓦剌!” 众将闻言一脸懵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皇上,这是……” “瓦剌不重要,重要的是岭北,当年太祖高皇帝未毕的夙愿,将由朕亲自完成!” 众将:“!!!” 第268章 无价之宝?我家有很多啊! 岭北? 皇上要打岭北? 众将闻言一愣,随即欣喜若狂! 喜事啊! 大喜事啊! 皇上如果真想征伐岭北,那这可是一笔大军功啊! 对于柳升陈懋等武官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军功! 因为军功代表着爵位赏赐,代表着武官的一切! 但是瓦剌也就那么点人,算上老弱妇孺在内也不过四五万铁骑,还不够他们这些大将分的。 但是现在皇上要征伐蒙古的岭北行省,那可完全不一样了啊! 岭北行省幅员辽阔,而且其治所和林,更是昔日大蒙古国的帝都。 有着这么一层历史渊源在,游牧在岭北行省的蒙古部落不在少数,他们都是怀念大蒙古国荣光的怀旧分子。 这些蒙古部落,那可都是一笔笔军功,都是一个个爵位啊! 想着,众将眼睛瞬间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屌丝的四次艳遇   捉鬼大师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小白杨   云翻雨覆   取向狙击   醉情计(第二、三卷)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