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黄福作为交趾布政使,正在广施仁政,为大明获取交趾民心,这狗东西倒好,不帮忙不说,还跟黄福对着干,怎样恶心人怎样来。 后乐公当然不惯着他,没有因为他是朱老四的亲信宦官而屈从,多次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驳了这位钦差宦官的面子。 张辅同样如此,貌似还揍过这死太监一回。 如此一来,马骐自然对二人怀恨在心,多次上奏朱老四出言构陷。 朱老四对黄福很是了解,马骐的陷害未能得逞,但是张辅因为武官身份又统率大军,竟然真的被朱老四猜忌,调离交趾,以至于未能世镇交趾,被后世引为憾事。 马骐最大的“功绩”,就是在黄福离任后,多次羞辱安南地方官员,这其中便有后黎朝的开国太祖黎利。 黎利怨恨马骐,遂于永乐十六年正月起兵于蓝山,一时间从者甚多,声势浩大至极。 马骐这死太监倒好,想要彰显自身武略,率军征讨叛军,打一次输一次,亲手将黎利给送了起来。 纵观整个安南复国史,这个死太监可谓是后黎朝的重大功臣。 所以,朱高煦即便将他千刀万剐,都丝毫不为过! 张辅深吸了口气,强忍着内心的杀意,竟出言劝道:“汉王殿下,这马骐不可杀!” “他是皇上心腹内侍,只有皇上才有处置的权力,如果您动了他,那就是对皇上大不敬啊……” 黄福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同样出言相劝。 他们何尝不想直接宰了这个狗东西,奈何人家是皇帝内侍,旁人问罪不得。 “怕什么?一个死太监,宰了也就宰了!” 二人:“???” 你大爷! 你听不懂人话吗? 这位汉王爷,一直都是这么勇的吗? “再说了,皇帝内侍又怎么了?你们看天子亲军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不也在那儿蜷着吗?” 二人闻言一怔,扭头看向马骐的隔壁牢房,竟然真的见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这尼玛啊! 什么情况啊这是? 纪纲:“???” 朱高煦你大爷!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当反面教材…… 第224章 狗哥啊,想不想建功立业啊? 纪纲在前。 张辅与黄福已经麻了。 这位汉王殿下的胆子,只怕比他们想象的还大! 而且皇帝陛下对这位汉王爷的宠爱,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连天子亲军锦衣卫指挥使他都能随意处置,还有什么是这位汉王爷不敢做的? 一想到这儿,黄福立马来了精神,当着众人的面儿历数马骐在交趾的种种暴行恶行,听得一旁的纪纲都觉得过分。 这尼玛的,现在太监都这么拽的吗? 丧尽天良啊这是! 我纪纲都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小軏軏,愣着干什么?全都记下来啊!” “这可都是罪证啊,足够将这厮千刀万剐了!” 张軏一愣,老老实实地掏出小本本记了下来,显得异常听话。 当事人马骐咬牙切齿地怒视着黄福,很后悔自己当初为何不直接整死这个狗东西。 朱高煦见状反倒是笑了笑,“你们看,这狗东西还敢龇牙呢!” “算了,证据确凿,也就懒得去审了,三日之后,拖到菜市口剥皮抽筋!” 此话一出,张辅与黄福连连点头,心中郁结尽出。 马骐声嘶力竭的哭嚎,却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王爷潇洒离去。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可是皇上委以重任的心腹,天子内侍近臣,就这样栽倒了汉王朱高煦手中! 汉王府。 朱高煦送走张辅与黄福二人,刚刚回到府中。 还未等他去寻自己的美娇娘,朱八那贱人又来搅了汉王爷的兴致。 “王爷,辽东镇守太监王彦大人到了。” “请到书房。” 王彦,也就是王狗儿,赫赫有名的大明首任辽东镇守太监。 等到朱高煦进入书房时,只见到了一位身形异常魁梧的彪形大汉。 这尼玛的是个太监?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朱高煦当真不能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雄壮的太监! 不愧是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的武将啊,他这一拳下去,只怕哈士奇会死吧? “王狗儿参见汉王殿下!” 王彦一见到汉王爷,当即眉开眼笑地起身,装模作样地跪地行礼。 朱高煦急忙起身上前扶起了他,同样贱笑道:“狗哥行这些虚礼做什么?见外了不是?” 王狗儿:“???” 啥? 狗哥? 你才是狗! 你全家都是…… 老子大名王彦,还是皇上亲自赐名! 王狗儿满脸狐疑地打量着汉王爷,总觉得眼前之人,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他本是松花江的建州女真人,骨子里带有野性,与脾气暴躁的燕王次子朱高煦可谓是惺惺相惜,故而二人私底下相交甚好。 只是不知为何,王彦总觉得眼前这位汉王爷,不再是当你那个燕王次子了。 朱高煦同样细细打量着王狗儿,脑海中思绪万千。 这王狗儿是本松花江的建州女真人,父亲萨理蛮率部属归附朱老四,王彦就成了燕王朱老四的侍从。 靖难之役打响,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便是白沟河之战。 当年建文帝命“战神”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意图直捣黄龙进攻北平。 朱老四率马步军十万人迎战,双方在白沟河杀得昏天暗地,都已经没了退路。 朱棣亲率精锐数千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南军将士不计其数,却落入了南军设置的包围圈中,几次都差点被瞿能所擒获。 燕军猛将张玉、朱能、丘福、王真等人拼死求主,王狗儿率军力战白沟河北岸,拼死为朱老四杀出一条撤退之路,燕军才免遭全军覆没的结局。 燕军军心大涨趁机反攻,朱高煦率军杀来阵斩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一众南军大将,最终南军溃败,“战神”李景隆率余众仓皇逃往济南。 自此一役,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奠定了靖难之役的成功。 不得不承认,除却张玉朱能等猛将外,王狗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绩。 同样白沟河之战后,燕军在济南遭到了铁铉的顽强抵抗,不得不被迫撤退。 两个月后,燕军再攻济南,还是王狗儿率军偷袭南军大胜而归,为一片败绩的燕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平息了某些人让朱老四据北称帝的声音。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王狗儿的表现可谓极其出彩,根本不像是一个柔弱的太监,更像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沙场虎将。 只是可惜,他没有卵子。 想着,朱高煦出言打破了寂静。 “狗哥,在辽东待得可习惯?” “习惯个屁嘞,王爷,您现在监国,能不能想办法把我调离那鬼地方。” 王彦与朱高煦私交很好,所以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是的,鬼地方。 辽东如今尚未经过开发,加之天气寒冷,是中原人尽皆知的苦寒之地。 赫赫有名的奴儿干都司,就设置在辽东。 那些个朝臣一听说自己被流放去了这个鬼地方,恨不得抹脖子自杀。 可是他们哪里想象得到,他们以为的苦寒之地,实则是一块宝地福地。 朱高煦摸着下巴思索片刻,淡淡地摇头拒绝了。 “狗哥啊,你格局太小了,眼光也太短浅了。” 王狗儿“!!!” 不爱了呗! 变心了呗! 老子一接到你的消息,立马就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还不是希冀着你能拉我一把,让我离开辽东那个鬼地方! 朱高煦可丝毫不惯着这家伙,正色解释道:“辽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控制蒙古草原的重要一环,以辽东钳制蒙古左翼,是我大明朝防边的重大国策。” “而且辽东还有拱卫北方重镇、皇上龙兴之地——北平的战略意义,朝鲜朝贡也必走辽东,所以无论从军事、边防、外交上来看,辽东都是边疆重镇。” “一旦辽东地区并不太平,我大明朝的统治也将不稳固,所以狗哥你还是老老实实在辽东待着吧!” 听到这话,王狗儿很是不满地撇了撇嘴。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大明也不缺能征善战的虎将啊,让我一个阉人坐镇辽东,算怎么回事嘛,我还想着享几天清福啊……” 朱高煦:“???” 你娘咧! 你还知道你是阉人啊? 你提着几十米的大砍刀砍翻南军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只是个阉人? 汉王爷认真打量了一下这位的壮硕体型,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行了别叫唤了,我说狗哥你就不能有点出息,你和郑和当年是老头子最信任倚重的肱骨臂膀,人郑和现在七下西洋,注定名垂青史扬名立万了,你甘心被他给比了下去?” 王狗儿闻言一怔,随即苦笑着叹了口气。 “皇上的恩德,狗儿始终铭记在心里,但是皇上让我坐镇辽东,整日教育那些不听话的蛮子,我又能怎么办?” “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啊!” 朱高煦轻笑一声,“狗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将辽东以北那整块疆土,连同朝鲜在内全都给打下来,你还比不过郑和?” 王狗儿:“???” 嘶…… 我尼玛啊! 这个汉王殿下,野心这么大的吗? 眼瞅着王狗儿还在懵逼当中,朱高煦继续出言诱惑道:“历朝历代的太监不少,能够青史留名的贤宦也就那么几个,但是没有一人做到为我中原王朝开疆拓土!” “这事儿你要是办成了,别说功成名就、扬名立万了,我爹都得喊你一声狗哥,亲自为你刻碑立传,写入史书受万世瞻仰!” 王狗儿:“!!!” 皇上……喊我哥? 第225章 狗哥啊,你要媳妇儿不要? 嘶…… 麻了。 王狗儿有些麻了。 汉王殿下方才竟然说,只要他把这事儿办成了,皇上都得叫他声哥! 这差事……似乎……也不是不行啊! 什么功成名就,什么青史留名,那些都不重要,咱就是想听皇上那声“狗哥”! 一想到这儿,王狗儿立马就兴奋了,搓了搓手讪笑道:“汉王爷,这不太好吧?那可是皇上……” 朱高煦:“???” 你大爷! 你真想让永乐帝叫你哥啊? 这家伙,真是没心没肺不怕死的代表人物啊! 想着,朱高煦笑道:“那得看你的功绩了,你王狗儿是老头子当年亲自赐名的悍将,武勇不减当年。” “其实老头子选择让你坐镇辽东,也是因为你女真人的身份,有利于同建州、海西、野人三部女真直接交流。” “事实证明,你也在辽东做得不错,管理火器、羁縻蛮夷、安抚边民……这些功绩朝廷都看在眼里,老头子也看在眼里,他多次告诉本王,你是我大明的功臣!” 朱高煦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王狗儿心坎里。 几乎瞬间,王狗儿就起身向北平方向跪下,红着眼眶高喝道:“臣王狗儿贱命一条,劳陛下挂念了。” 朱高煦见状也很是动容,再次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狗哥啊,说这些就见外了,你对我老朱家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昭,辽东这边疆重镇交给你,我老朱家放心。” “不过现在时代变了啊,我大明不得不与时俱进了,日后不允许我大明境内再出现羁縻之地,比如云南土司,比如西域藩国,再如辽东女真!” 听到这话,王狗儿也来不及伤感了,神情凝重地开口道:“王爷,你知道什么是羁縻统治吗?” “朝廷要是有办法解决的话,哪里还需要拉拢那些土官蛮夷?宰了他们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怎么治理?” “这些羁縻之地的百姓,生活风俗完全不同于中土,比如那辽东女真各部都是靠渔猎为生,这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这突然强迫人家去耕地,这不是扯犊子吗?” 不得不承认,王狗儿坐镇辽东这么多年,对辽东女真已经熟稔无比。 更何况,他自身就是女真人。 朱高煦闻言也没有发怒,而是笑着反问道:“狗哥,在你内心里,你是明人,还是女真人?” 王狗儿闻言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但良久之后,他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是明人!” “这不就对了?”朱高煦笑道:“既然你是明人,那就不能心慈手软!” “永乐十一年年春,贵州这才得以建省,此事你忘了?你不会真以为朝廷当真是那些文人士大夫鼓吹的那般满怀仁义道德,以此让贵州的苗民心甘情愿的投入我大明怀抱?” “难道不是吗?”王狗儿蒙了,“这不是朝廷大肆宣扬的大喜事吗?皇上甚至为此大宴群臣……” “呵,那不过是做给天下子民看的罢了,让本王告诉你吧,朝廷一直暗中施行‘赶苗拓业’的国策,为此屠杀的苗民生民,只怕不下上万人之多!” 赶苗拓业,顾名思义,就是指“蛮地”的少数民族地方,随着中原势力的深入,汉族官兵的入居,少数民族被赶往更偏僻的地区,原来的蛮地被汉族势力占据,设立郡县直接管辖。 中原王朝汉族势力大规模地杀入苗疆,期间爆发了大量暴力冲突和中央统一指挥的武力征伐,整个过程都是以兵剿为主,安抚为辅。 臣服,还是死亡,亦或者抄家灭族! 大明在拓云贵疆土时,罕见地体现了铁腕手段,坚定执行了血腥镇压的国策!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苗民被杀,苗民土地被侵夺,苗民被从土地肥沃的盆地驱赶至深山。 中原王朝与地方土司合作,对苗民的剥削更甚,给苗民带来了极大得痛苦。 但是另一方面,移民进一步开发了苗疆,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而且苗民中也有许多人通过科举考试入仕。 如此民族大融合下,不但打破了苗族聚居,实现汉苗杂居,随着“汉不入洞,蛮不出镜”的禁令废除,汉苗民间交往日渐平凡,更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事实上,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往往都带有血与铁的军事征服和屠杀,只有从原住民手中夺得一片土地,才能在若干代后实现和平交流,直至最终民族大融合。 至于流血和死亡,那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汉地十八省,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是‘赶苗拓业’政策不符合儒家仁义道德的思想,所以朝廷从未大肆宣扬,甚至都不准备写入史书,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为了我大明的和平统一,即便采取这等血腥暴力的武力手段,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朱高煦看着王狗儿,“你回到辽东第一步,便是执行类似的政策,将所有女真子民编户入册,愿意耕地的耕地,愿意从军的从军,愿意经商的经商,甚至可以入大明生活居住。” “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朝廷的安排,一切都好说话,但倘若他们不乐意,那就采取武力镇压,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杀一个人,一个部落不同意,那就屠了这个部落!” 对于那些辽东建奴,朱高煦可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如果王狗儿摆不平的话,他不介意来一次“永乐犁庭”! 王狗儿听到这话,眉头几乎皱成了一个“川”字。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让我一个女真人,去征伐屠杀女真部落…… 这不是要人老命嘛! “狗哥啊,你可以跟那些女真部落讲清楚,朝廷对汉人与各部一视同仁,只要入了大明户籍,那他们的子孙也一样可以参加科举,一样可以从事士农工商四业,表现优异者甚至可以入大明生活居住,离开辽东那苦寒之地,与汉民无异。” “还有,组建辽东铁骑,这件事情你放在心上,可以开出高价诱惑,也可强制征召,女真人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以渔猎为生,体格强壮,天生就是完美的骑兵!” 王狗儿点了点头,在他心里已经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其实也不是太麻烦的事儿,先以金银财宝粮食等征召那些女真部落的青壮,把他们送入北伐战场,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还不是任由你揉搓拿捏?” 朱高煦转头给了一个建议,听得王狗儿心头直冒寒气。 这尼玛啊! 汉王爷真是阴损毒辣啊! 你丫如此不当人,就不怕折寿吗? “狗哥,要不给你找几个媳妇儿,辽东苦寒,给你暖暖床……” 王狗儿:“!!!” 第226章 王狗儿:媳妇儿?我要十个! 太监娶媳妇儿,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宫女和太监之间如果仅仅是谈谈恋爱,相互眉目传情,安慰一下彼此寂寞的心灵,那么可以称之为“对食”。 如果两人确定了夫妻关系,双方不再移情别恋,固定的生活在一起,那么就称为“菜户”。 历史上娶媳妇儿的太监不在少数,但那仅限于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太监,普通小阉人是不敢有这种奢望的,就算是有对食,他们也只是私下偷偷摸摸的来。 比如赫赫有名的高力士,就娶了一个正经媳妇儿。 再如大明朝遗臭万年的九千岁魏忠贤,先是勾搭上了明熹宗的乳娘客印月,通过她一步一步登上权力巅峰,而后又养了数量众多的俏丽佳人。 当然,朱高煦也没有这个机会去问问,九千岁晚上是如何行房的。 “狗哥啊,辽东那块你多上心,毕竟你的文韬武略摆在那里,又坐镇辽东多年,所以完成朝廷对辽东的布局,你王狗儿是不二人选!” 王彦听到汉王爷的夸奖,满脸骄傲之色。 只是转念想起朝廷对辽东的布局,他这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毕竟这个差事,真要是做了,他王狗儿就是女真族史上的罪人了! 女真各大小部落祖祖辈辈都靠渔猎为生,并且只是名义上臣服大明,朝廷也从未过多干涉女真部落的生活,双方这才相安无事。 但是你现在突然对他们下手,那些女真贵族领主又怎会答应,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部落子民变成大明子民? 矛盾与冲突一触即发,注定会有一番血腥厮杀。 一想到这儿,王狗儿就叹了口气。 “王爷,难道真不能像以往那般,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了?” “喝,和睦相处?”朱高煦冷笑了一声,眼中满是杀意。 “外邦蛮夷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这是历代中原王朝血与泪的教训!” “他们现在之所以愿意跟我大明和睦相处,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强大,一旦我大明国力衰微开始走下坡路,你信不信辽东女真会即刻起兵杀入我大明,夺取这大好河山?” 王狗儿听到这话,吓得瞠目结舌,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分明从汉王爷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令人心悸的骇人杀意! 那赫然是针对辽东女真的杀意! 为什么? 汉王为何会敌视女真? 朱高煦冷冷地瞟了他一眼,直接撕开了平日里的伪装。 “王彦,本王只提醒你一次,如果辽东布局你完成不了,那本王会亲自走一趟!” “如果真走到了这一步,那你可别怪本王心狠手辣,不给辽东女真留下活路了!” 为什么会痛恨女真? 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 这句古之先贤的评价,从来没有错误之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建奴这些该死的蛮夷,到底有多混账? 明末自然不必多言,那是老朱家的不肖子孙自己造的孽,怨不得他人。 但是自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之后,大明王朝国威受挫,边事大坏。 李满住、董山等女真首领就开始乘间窃掠边境,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辽东为之困弊,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大明朝仅仅只是吃了一次败仗,稍微露出了一点颓势,建奴这群该死的蛮夷就如饿狼一般向大明露出了獠牙,完全枉顾了王狗儿口中的“友好往来、和睦相处”! 宪宗朱见深暴怒之下,决心对建州女真实行剿杀,来一次狠的。 所以就此爆发了赫赫有名的成化犁庭,经过一个月的围剿,大明王师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李满柱、董山等贼子全部伏诛,女真各部强壮就戮,老稚尽俘,险些被杀到亡族灭种! 只是可惜,大明并未毕其功于一役,否则日后大好河山也不会落入建奴之手! 王狗儿此刻已经被汉王爷的凌冽杀机吓得不敢吭声,直接愣在了原地。 虽然他想不明白,汉王为何莫名其妙地对女真起了杀意,但他十心中分清楚一点,自己如果不处理好辽东的事情,真让眼前这位汉王爷亲自过去,只怕女真会被他杀到亡族灭种! “咳咳,王爷,我已经想明白了,一切遵从王爷旨意。” “不过王爷想过没有,朝廷的政策对于女真子民而言,的确是一项仁政,他们渔猎所得根本不能自给自足,大多还要靠与我大明互市换取生活物资,如果接纳他们为大明百姓,只怕有不少女真子民前来归附。” “但问题在于,这政策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蔡姬传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镇痛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绝对占有(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