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死生契阔 > 第336章

第336章

后给咱们当狗头军师也就算了,竟然连车轮战也用?咱们要点脸行不行?” 陈望耍无赖道:“微臣的脸皮子,反正也值不了几个钱。” 皇帝抬起手肘又要出手,陈望赶紧挪开几步。 司礼监秉笔太监领着陆诩走近皇帝和陈大人,离着十来级台阶的时候,皇帝陛下就快步走下台阶,拉住陆诩的手,微笑道:“陆先生,这次匆忙请你入宫,唐突了。” 陆诩没有流露出半点诚惶诚恐的神情,坦然道:“可惜陆诩是个瞎子,看不到皇宫的壮观景象。” 弯腰低眉的秉笔太监瞧见这一幕后,眼皮子抖了一下。 年轻皇帝和仍是白丁之身的陆诩一起登上台阶顶后,陈望笑着向陆诩打招呼道:“门下省陈望,有幸见过陆先生。” 陆诩作揖道:“陆诩拜见陈大人。” 陈望坦然受之。 那一拜,是陆诩入京后,直到人生尽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某位离阳官员行礼。 很多年后,陆诩悄然病逝,首辅陈望站在唯有一名白发老妪所在的冷清灵堂,还了今日一拜。 皇帝对宋堂禄和秉笔宦官沉声说道:“朕要和两位先生登梯,你们一人屏退附近所有人,一人守在,记住!一炷香内,朕要在屋顶视野之中,在宫内看不到一个人!” 年迈的秉笔太监快步离去,他自然不敢跟宋堂禄争去抢守护梯子的位置。 在皇帝不容拒绝的授意下,陈望只好先行登梯,陆诩紧随其后,年轻皇帝和宋堂禄一左一右为两人扶住梯子。 宋堂禄没有抬头,但是眼角余光瞥见了正仰着着头的年轻天子。 一位在朝野上下口碑极佳的皇帝,正在为一位年轻臣子和一位白衣寒士扶梯。皇帝的头顶上,有两双靴子。 宋堂禄突然眼眶有些泛红。 等到三人都上了巍峨大殿的屋顶,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头顶彻底没了身影,宋堂禄双手不敢松开梯子,但是微微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 陈望搀着陆诩走到屋脊附近坐下,为年轻皇帝留下中间的座位。 赵篆坐下后,笑问道:“第一次在这里看京城的风景吧?哈哈,我也是。” 我。 有意无意不再用“朕”这个字眼了。 赵篆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眺望南北御街,缓缓说道:“我还是四皇子的时候,在京城就听说世间有两座楼最高,连太安城钦天监的通天台都比不上,一座是徽山大雪坪的缺月楼,一座是北凉的听潮阁,其中大雪坪我去过,是很高啊。轩辕青锋这女子了不得,愣是不让我入楼,当时陈望你就在我身边,咱们是一起吃的闭门羹,所以我这么自己揭短,心里头要好受许多。这天底下不管什么事情,有两个人扛,总归是轻松很多。” 陈望笑了笑。 赵篆伸了个懒腰,晃了晃脖子,“可惜听潮阁没去过,其实很想有一天能去那边登楼,毕竟我媳妇是北凉人,女人嘛,不管她嫁给了谁,只要嫁得还不错,怎么都想着能够回娘家一趟的,这就跟我们男人想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是一个道理,虽然我媳妇嘴上不说,但我心里头难免会装着这桩事。但是现在朝廷和北凉闹得很僵,别说老丈人被北凉同辈文人在私信里骂得狗血淋头,甚至顺带着跟徐凤年是好兄弟的小舅子,上次都到了清凉山北凉王府,也没能见着徐凤年的面,这一次徐凤年入京,一样是为了避嫌,我那个小舅子也没去下马嵬驿馆。其实啊,见了面,我根本不会介意。我哪里会介意,我对他们严家是有愧疚的。” 赵篆手肘抵在腿上,双手托着下巴,望着那条一路向南延伸、仿佛可以直达南海之滨的御道,“为臣之道,循规蹈矩。为子之道,孝字当头。但是在我看来,为人臣也好,为人子也罢,都逃不过最底线的为人之道,念旧念好念恩。太安城,尤其是咱们屁股底下这座民间所谓的金銮殿,什么最多?当官的最多!很多当官的,当官本事很大,处处左右逢源,事事滴水不漏,可做人的能耐嘛,我看悬。但是很多时候,明知道大殿内外那些人怀揣着什么私心,一般而言,只要不害社稷,我和先帝这些坐龙椅的,都会睁只眼闭只眼,水至清则无鱼嘛,甚至有些时候还要亲自为他们推波助澜,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心里头不腻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着高呼万岁万万岁,听着歌功颂德,真是一件很无聊的时候。” 赵篆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无奈道:“说出来不怕你们两个笑话,好几次我睡觉说的梦话,都是众卿平身这四个字,为此被自己媳妇有事没事就拿这个调侃。” 瞎子陆诩仰起头,日头未高,清风拂面,很惬意。 陈望突然说道:“每天对着堆积如山的奏章折子,是一件很累的事。” 赵篆唏嘘感慨道:“只要是想当个好皇帝,就一天不得停歇,这才是最心累的事情。小时候经常会跟母后抱怨见不着自己的爹,很奇怪当皇帝的男人,就一定要一年到头才与自己儿子见那么几次面吗?那时候我就信誓旦旦跟母后说,以后我长大了,不要当皇帝,一定要整天跟自己的儿女嬉耍,一点一点看着他们长大成人,然后各自婚嫁……” 陈望叹息一声。 赵篆笑容灿烂,指着南方,“我知道庙堂之外有个江湖,尤其这一百年来,十分精彩,早先有个青山仗剑的李淳罡,也有春秋十三甲,后来王仙芝在武帝城号称无敌于世,在黄龙士将春秋八国残余气数散入江湖后,顶尖高手更是多如雨后春笋,前几年偶尔我也会想,如果我不是一个皇子,而是江湖门派里的年轻人,有没有可能登上武评?就算没有一品高手,当个能够在州郡内叱咤风云的小宗师总不难吧?别的不说,就凭我每天批阅奏折也不皱下眉头的不俗定力,怎么都该混出个名堂吧?” 陆诩微笑道:“寻常的高手,想要在武林中搏个偌大名声,可不比在官场厮混攀爬来得简单轻松。” 赵篆点头道:“所以,如果我只是赵篆,那么我其实很羡慕徐凤年。” 年轻皇帝停顿了很久,“也很佩服徐凤年。” 陆诩柔声道:“在青州一条叫永子巷的小地方,我跟北凉王赌过棋,赢了他不少钱。所以大致知道,想入北凉王的法眼,说起来很难,这满朝文武,屈指可数。但同时也很简单,可能贩夫走卒,就跟他对眼了,愿意待之以朋友。” 陈望笑道:“如果不是北凉王买诗文的银子,让我凑出了进京赶考的盘缠,我如今多半就在北凉道做私塾的教书先生了。” 赵篆坦然道:“所以说,如果不是他徐凤年,今天我们三个就不会坐在这里,也许我要过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才能与另外的人坐在这里聊天。我要谢谢徐凤年,也要谢谢你们。” 陆诩淡然道:“换成别的人当皇帝,我陆诩和陈大人一辈子都无法坐在这里。所以不用谢我们两人。” 瞎子读书人的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赵篆并不恼火,轻声道:“徐家八百骑从北凉道一路长驱直入京畿之地,我让人捧着圣旨恭送他入京,让礼部尚书守在城门口,因为这是为中原守国门的三十万北凉铁骑,应得的待遇。他徐凤年在下马嵬驿馆,大杀四方,引得无数宗师联袂而至,接二连三的巅峰大战,堪称江湖绝唱,我没有理会,因为这是他徐凤年作为离阳武道大宗师,该得的待遇。在来这里之前,我听说他穿着藩王蟒袍去了礼部衙门,不但打了左侍郎晋兰亭,甚至连咱们晋三郎的胡子也给拔了,我依旧不生气,因为他是我离阳名列前茅的权势藩王,我赵篆能为他再退一步,哪怕他连老尚书司马朴华一起收拾了,我还是能忍让。先帝能忍徐骁到什么地步,我就能忍徐凤年到什么地步,甚至更多也无妨。因为我坐龙椅,他替我守江山。” 赵篆双手紧握拳头,撑在膝盖上,眯起眼道:“但他要去钦天监,去我离阳赵室的龙兴之地,要毁掉无数人积攒起来的心血,我不能忍!我宁愿他来皇宫,在四下无人的时候,指着我赵篆的鼻子破口大骂。” 赵篆站起身,转头望向钦天监那边,沉声道:“我离阳漕运每年入京八百余万石,除去京城不可或缺的数目,原本打算每年为北凉道开禁一百万石!在这个前提下,北凉每杀死十五万北莽人或是每战死五万边军,我都再给他分别五十万石!既然两辽顾剑棠杀不了人,只要还在我离阳版图内的你们北凉能杀,那我就肯给你兵饷粮草!” 接下来赵篆面无表情道:“钦天监,先前李守郭李长安父子一千四百甲士,一百刑部铜鱼袋高手,三百御林军,再加上已经开赴钦天监的一千两百骑军,是整整三千人。按照先前所说,每年的一百万石,加上杀敌军功和战死抚恤,他北凉现在拥有了三百多万石漕运粮草,等他徐风离京,就会沿着广陵江源源不断送入北凉道。但是,在今天钦天监,他每杀我太安城一人,我就要为离阳为朝廷留下一千石漕运!” 中原的粮,买北莽的人头,也买北凉的命。 陆诩无动于衷。 陈望欲言又止。 正在赶去钦天监的那个年轻人,是徐骁的儿子,还是吴素的儿子,看上去一样,但大不一样。 是三十万铁骑共主的北凉王,还是习武大成的江湖宗师徐凤年,看上去一样,但依旧大不一样。 唯一站着的年轻皇帝平静道:“所以你徐凤年要是有本事杀完三千人,那就杀吧。” 第816章 李家一千四铁甲,如洪水涌至钦天监大门口,森严结阵如拒马! 事实上铁甲之前,不过一人而已。 一千四百特意换成重步甲的精锐甲士,除了李守郭李长安两位将领,全部都在钦天监大门之内,无一人踏出大门。 披上这种重达五十斤的大型札甲,等于步卒摒弃了一切灵活机动性,原本应该出现在以步阻骑的特殊战场上,凭借单具甲胄的先天重量,辅以密集阵型凝聚成势,来对抗骑军冲锋的冲击力。但是如果一支军伍,只装备有重甲大盾辅以长枪强弩的步卒方阵,无论他们何等稳如山岳,往往因为过于沉重的负重,即便成功阻滞了骑军的冲撞,也无法追击已经大溃败的骑兵,只能守成,断然无法扩大战果。 只不过在今天的古怪战场上,一千四百人违反常理的装备,却没有人感到荒谬,甚至绝大多数阵中士卒,都恨不得自己能够再穿上一套长久披挂后足以窒息的札甲。 一百名刑部历年来从离阳江湖中精心筛选招安的铜鱼袋高手,分作两拨,站在步阵两翼,站位极有讲究,略微分散尽量挤压钦天监场地的同时,又能够相互呼应,以防敌人绕阵入门。 钦天监外那条宽阔街道的两侧尽头,步骑皆至。 三百名悬佩鞘绣金纹的御林军,率先离开骑军,快步如飞,贴着墙根直奔钦天监而来,挡在了一千四百步卒身前。 一千两百名紧急从京畿北军抽调出来的骑军,气势雄壮,远比京畿西军胡骑校尉尉迟长恭的西垒营,要更加符合虎狼之师的称号,人马俱甲! 他们没有急于展开冲锋,在街道两端安静停马,虎视眈眈! 先前不曾露面时,战马铁蹄整齐砸在街道地面的声响,如同雷鸣,这已经显示出一部分这支骑军撕裂敌阵的恐怖战力。 这支从来不曾出现在京城视线的神秘骑军,是由征北大将军马禄琅用大半辈子心血、耗费巨资亲手打造出来的精锐铁骑,驻地和兵力从不记录在兵部档案,而离阳户部也完全不用承担这支骑军的兵饷,二十年来,一向是直接从赵室皇库调拨军饷,以此来支撑维持骑军运转的惊人费用。 历来只有老兵部尚书顾剑棠才有资格接触到内幕,等到陈芝豹和卢白颉短暂接管兵部,已经无法了解太多细节,只能大致知道这支骑军的数目增长态势,从最初的三百骑逐渐增长到五百骑、八百骑,在陈芝豹卸任尚书封王就藩前始终停留在一千骑的规模,在卢白颉被贬谪广陵道担任节度使的时候,只能从其它途径揣测到这支骑军出现人数暴增的迹象,因为当今天子登基后,尤其是北凉大破北莽的详细方略逐渐被拼凑齐全,兵部和户部都出现了不合法度的秘密调配,兵部挑人挑马挑甲,户部即便拴紧裤腰带也得给出一笔巨大数目的银子,连哭穷都不敢,而且必须在账上干干净净,要连那些不涉及具体事务的户部郎中都看不出端倪。 不过就算是当过一任兵部尚书的卢白颉,也不知道这支骑军除了锐不可当的惊人战力,对于离阳赵室三任皇帝都有着极为特殊的重大意义,二十五年中,骑军之前只有三次秘密入京,一次是奠定离阳正统地位的高祖皇帝亲自颁布密令,杨太岁和柳蒿师两人亲自领军入城。第二次是高祖皇帝夺得天下分封功臣之际。最后一次,则是先帝赵惇成功穿上龙袍的那一晚!由半寸舌元本溪领军长驱直入太安城,围住了当时仍是皇子的赵衡府邸!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离阳王朝的一支扶龙之军。 九九馆老板娘环顾四周,不知为何有些笑容凄凉,喃喃道:“荀平,这就是你当年想要打造的离阳军威吗?” 她摇了摇头,收敛了思绪,转头对赵雉嘲讽道:“怎么,还不走?留在这里好用你的太后身份牵扯徐凤年,让他不敢放开手脚大开杀戒?” 赵雉神情复杂,凄苦,痛恨,畏惧,最终一声叹息,自嘲道:“很久以前,你就只是吴素的朋友,虽然我们认识更早。现在,你也只把吴素的儿子当作晚辈,我的两个儿子,赵篆也好,赵武也罢,你连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老板娘好像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厉声道:“争,你赵雉争了一辈子!都今天还是这副德性,什么都要争!徐骁风头掩盖赵惇,你有怨气!吴素名动京华,你不服气!如今徐凤年和赵篆两个年轻人堂堂正正,靠各自家底和本事来扳手腕,你掺和什么?!你又能掺和什么?” 赵雉脸上没有了丰富表情,有些罕见的哀伤和颓废,撇头看了眼钦天监,轻声道:“吴素徐骁都死了,我男人一样死了,儿子也当上了皇帝。我又什么好争的?但是你不清楚钦天监对赵家意味着什么,刀甲气练华杀光了钦天监练气士,已经影响到离阳赵室的一些气数,如果徐凤年今天执意杀人,破掉龙虎山历代天师建造的大阵,以至于上代张家圣人衍圣公亲自恭送入京的东西被毁,你知道这将是一场何等巨大的浩劫吗?你肯定不知道,北莽女帝为何百万大军连北凉道关外都没打破,死了三十多万人,仍是没有立即剥夺南院大王董卓的主帅身份,就是在等大胜之后的北凉看到再打一场打胜仗的希望,要徐凤年进京讨要漕运粮草,在此期间来到钦天监翻那笔旧账,好坏了离阳的根基。所以现在盯着钦天监的人,有那个老妇人和北莽太平令,有西楚曹长卿,有南疆燕敕王赵炳,还有两辽顾剑棠,当然更别说此时此刻,就站在钦天监里的谢先生和蜀王。” 赵雉感叹道:“一座钦天监,真的只是徐凤年和三千甲士的生死吗?北凉铁骑,西楚叛军,南疆大军,两辽边军,都已经被牵涉其中,一不小心,北莽百万大军就会把马蹄狠狠踩在我们中原的版图上,就算他们最终被打退,被赶回大漠和草原,但是我们离阳要死多少人?” 老板娘故意流露出一脸惊吓惶恐,捂住心口,“吓死老娘了。” 陈渔嘴角微微翘起,倾国倾城。 老板娘突然大步走向赵雉,举起手就要搞搞摔下一个耳光。 赵雉纹丝不动,眼神冰冷。 老板娘笑着收回手,“算了,怕脏了老娘的手。老娘九九馆做的虽然是小本买卖,但好歹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干干净净的。至于你们这些大人物掺和的军国大事,是怎么个乌烟瘴气,是如何忧国忧民,我关心个屁!反正我只知道一件事,有吴素的儿子在,只要他徐凤年活着一天,不管他是在太安城,还是他在北凉,也不管他是今天死在钦天监,还是将来死在关外沙场,终归让我觉得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因为让我觉得这天底下,不止只有我的男人是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傻子,还有徐家父子,徐骁,徐凤年!” 老板娘走向马车,陈渔紧随其后。 老板娘车厢坐下后,看着弯腰进入的陈渔,打趣道:“现在后悔了没?” 陈渔那双灵气盎然的眼眸笑盈盈的,望着老板娘,没有说话。 老板娘纳闷道:“如果说当年他只是个狼狈不堪的登徒子,你看不上眼就算了,怎么如今仍是不动心?” 陈渔犹豫了一下,脸色古怪,终于说道:“当年,他只是想着把我抢回北凉,给他弟弟徐龙象当媳妇啊。洪姨,你认为我能答应吗?我恩师,就是黄龙士,得知这个消息后郁闷了好几天。” 老板娘忍了半天,捧腹大笑起来,擦了擦眼角眼泪,“这小子,比年轻时候的徐骁还王八蛋!” 赵雉也回到车厢,看到神色凄凉的女儿,隋珠公主赵风雅。 赵风雅低头道:“四哥都答应我不嫁给陈芝豹了。” 赵雉怒道:“我不答应!” ———— 一骑拼了命疾驰而来,从街道尽头的铁骑边缘一冲而过,直奔徐凤年。 徐凤年距离钦天监大门不过二十步,看到这个翻身落马的年轻人后,叹了口气。 翰林院黄门郎,当今皇后的弟弟,严池集满脸汗水和泪水,站在徐凤年身前,哽咽道:“年哥儿,不要再向前走了,陛下说北凉可以开禁漕运三百万石,但是今天三千甲士每死一人,就克扣一千石。” 徐凤年柔声道:“回去跟孔武痴说一声,还是兄弟。” 严池集突然死死抓住徐凤年的袖子,泪流满面道:“年哥儿,别去,就当我求你了!” 徐凤年轻声道:“放心,我不会死的,而且不管我杀多少人,三百万石漕运,离阳一石也不敢少。” 然后徐凤年轻轻抖袖,挣脱开严池集的束缚,笑骂道:“赶紧滚蛋。你要是留在这里,我会分心。” 严池集天人交战,一咬牙,不再废话什么。 猛然转身,再度上马。 没有转头,这个年轻人只是高高举起手,伸出一根大拇指。 ———— 徐凤年望向钦天监。 悬佩在腰间左侧的那柄旧凉刀。 左手轻轻按住刀柄。 一名脸色发白的铜鱼袋领袖走出阵五六步,高声道:“来者止步!立即退出钦天监大门外五十步!” 下一刻,这名刑部供奉整个人高高飞起,如断线风筝一般,重重跌入大门内的步军方阵。 徐凤年不知何时站在了他刚才所站的位置。 北凉,可战可死,不可退! 面对北莽百万大军尚且如此,何况你赵家三千甲?! 第817章 三百名御林军侍卫同时按住刀柄,哪怕先前刑部高手被年轻藩王一招击退,摆出了要硬闯钦天监的架势,但是这三百披轻甲佩金刀的赵室精锐,仍然没有立即抽刀杀敌。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御林军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更不是御林军脾气有多好,如果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站在门口,身负密旨的三百御林军,早就冲上去大开杀戒了。 但是,眼前不知为何没有身穿藩王蟒袍的年轻人,毕竟是手握三十万西北铁骑的大将军徐骁之子,更是与曹长卿邓太阿齐名的武道大宗师,仅论江湖声势,恐怕还要超出其余两位陆地神仙一筹。 谁先抽刀谁先死,道理就这么简单。 刑部供奉给人打飞了,御林军副统领只好硬着头皮顶上位置,这名身形魁梧的大内绝顶高手,腰间悬佩着一把“永徽天字号”御制刀。 先帝在位时期,宫廷大匠耗时五年才陆陆续续锻造出十八柄,其中最早三柄都珍藏于大内,先帝只有身披金龙大阅甲参与狩猎的时候,才会悬佩其中一柄。到永徽末年为止,除了御林军正副三位统领被赐下三柄,永徽天字十六、十七和十八号,按照规矩,御林军统领的官位不会世袭罔替,但是金刀会“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只有坐上这三个位置才有资格佩这三把刀。大柱国顾剑棠、蜀王陈芝豹、棠溪剑仙卢白颉,以及刚刚赴京上朝的吴重轩,离阳王朝先后四位兵部尚书,各自获赐一柄,得以私藏传世。四征四镇八位大将军中,除了吴重轩,只有征北大将军马禄琅获此殊荣,但是这五把“徽字刀”,具体字号分别是多少,无人得知。 当今天子登基后,下令按照永徽天字刀仿制了近五百把新御刀,亲自命名为祥符大业刀,简称大业刀,刀鞘清一色为木质蒙金桃皮鞘,护手为椭圆形的铁金镂空盘,内有三条可以移动的玉龙,惟妙惟肖,举手提刀时,敲击如龙鸣,可谓巧夺天工。 御林军侍卫副统领深呼吸一口气,口气不再像先前刑部倒霉蛋那样死板僵硬,沉声道:“北凉王,请不要让我们为难。” 按刀而立的徐凤年默不作声,没有抽出那柄铸造极早的普通老式凉刀,而是轻轻叩指一弹刀柄。 如同北凉鼓响。 能够当上离阳赵室的御林军副统领,自然不会是贪生怕死之辈,这名魁梧男子洒然一笑,有了几分既食君王之禄便为君王慷慨赴死的意气,大概是心知必死,没有往年在皇宫天子身侧当差的古板,看着眼前这个西北藩王,爽朗笑道:“旧东越乡野武夫杨东坪,十二年前入京担任御林军侍卫,算来已经远离江湖十二年,此生最后一战,能够跟北凉王交手,不枉此生!” 说完遗言,杨东坪抽出那把不知自己战死后会交给谁的永徽天字十七号御刀,大声道:“迎敌!” 三百柄祥符大业刀,整齐出鞘。 杨东坪率先持刀前冲,怒吼道:“随我退敌!” 一瞬间,杨东坪在内的二十名御林军先后扑杀而来。 除了维持钦天监正面大门外的阵型厚度,一百名御林军侍卫没有挪步,其余侍卫都向北凉王和杨东坪那座战场的左右两翼掠去,显然不但要阻挡年轻藩王的前行之路,连退路也要拦截。 两百余御林军侍卫身形极快,一时间钦天监大门外如同一群蝴蝶绚烂飞舞,让结阵位于大门内的李家甲士都感到眼花缭乱,更有一阵寒意透骨,扪心自问,在这种气势凌厉的围杀中,寻常高手当真能侥幸存活下来? 身先士卒的杨东坪每一步都在街面上发出沉闷震动,他不敢跃起当头劈下,面对北凉王这种自己实力悬殊的大宗师,空当太多,注定是一招毙命的下场,哪怕是颇为自负的一品金刚境杨东坪,也仅是挑选了最为保守的招式,刀作剑用,刀尖直刺北凉王胸口,且这一刀并未使出全力,留下三四分气机以备后患,万一不敌,拼着受伤也要逃出生天,绝不能让北凉王一招得手。虽然杨东坪远离中原江湖十多年,名声不显,但是他在珍藏有无数武学秘笈的皇宫大内一日不敢懈怠,武道一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赋根骨都算出众的杨东坪,在这十多年中更是耐住寂寞,并不在意指玄高手的虚名,而是把金刚境界修为锻炼得无比坚实,眼下这一刀,融会贯通了数种不传世的绝学,又曾经接受过前任司礼监掌印韩生宣的指点,这一刀几乎达到了返朴归真的大成境界,没有任何多余的磅礴气势,朴实无华,气息内敛。 杨东坪即便不敢丝毫轻视当今天下的新宗师,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多年没有与顶尖宗师生死相向,一旦遇上了北凉王这个级数的人物,些许的纰漏,足以致命。 杨东坪的本意是一刀无法建功,见机不妙就要争取跟北凉王错身而过,要不然就当场撤退,有身后御林军侍卫补位,帮忙拖延战况,自己终归还会有一线生机,到时候继续再战便是。 可惜杨东坪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死在了没有高估自己、却严重低估对手这件事上。 那个身穿缟素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出手阻拦的企图,任由那把削铁如泥的永徽十七号御刀直刺胸口。 当时的取舍之间,生死一线,以为有机可乘的杨东坪五指间猛然气机暴涨,再不蓄力,御刀护手中的三条玉龙顿时铿锵龙鸣。 当刀尖堪堪要触及年轻人心口麻布然后便能顺势一刀透体,突然从刀身传回一阵巨大劲道,手中刀如撞山岳,仿佛以卵击石。 杨东坪已经果断到立即放弃这把珍贵非凡的永徽御制刀,但是北凉王在他刚刚松手之际,已经一掌伸出,杨东坪整个人就像是遭受到了攻城锤的剧烈一撞,以至于身形还在略微前冲,但是整个胸口瞬间都凹陷下去,而后背则同时凸出一大块。 一品金刚境杨东坪,御林军侍卫副统领,当场死绝。 杨东坪的尸体倒飞出去,又撞在一名伺机向前扑杀年轻藩王的侍卫身上,无与伦比的冲劲,在来不及躲闪的后者胸口,炸出了一大片肆意四溅的血花。 身后有侍卫试图伸手拦下身负“重伤”的同僚,喀嚓一声,手臂炸裂,根本不给他后悔的机会,倒退势头毫无衰竭迹象的两人狠狠撞在了他身上。 然后便是三具尸体一同倒飞出去,在地面上滑行出去,尸体在一百位结阵不动如山的御林军之前缓缓停下,地面之上,流淌出一条猩红血迹。 死人已死,活着的人,触目惊心。 杨东坪被一掌击杀后,那把本该在战后传给下一位御林军副统领的永徽天字刀脱手而出,徐凤年轻描淡写随手一挥。 那把高高抛起的出鞘御刀略作停顿,然后如被陆地剑仙驾驭飞剑,开始 御刀先是一刀抹过一名御林军侍卫的脖子,下一瞬间,就穿透了身侧同僚的肩头,左肩进右肩出,附近一个举刀高高跃起的侍卫,更是被一刀拦腰砍断。 在徐凤年四周回旋出一个大圆弧。 这拨御林军毕竟是数得着的大内高手,在“永徽十七”那条圆弧的运转轨迹上,不乏有人出刀或保命或拦截,但是无一例外,只要出刀,暂时无主的永徽十七都毫发无损,但是其他侍卫手中的祥符大业刀都当场崩裂。 不见徐凤年有何动作,永徽十七开始画出范围更大的第二个圆弧。 与此同时,在徐凤年身边第一大圆内,所有来不及出刀便战死的御林军侍卫的佩刀,也开始离开地面,飞入空中,加入那条圆弧轨迹。 第二条更加远离徐凤年身形的弧线上,不断传出大业刀炸裂绷断的刺耳声响,不断有尸体倒地。 还活着的一百六十多名御林军侍卫,被迫站在了圆弧之外,看似是层层包围住了那个还未真正出刀的北凉王,其实是连年轻藩王的一片衣角就抓不住而已。 当徐凤年开始抬脚前行,那条快步可见却有迹可循的弧线,骤然间出现一阵涟漪变化,偶尔会跳脱离开弧线,抹杀某个侍卫后才继续返回弧线轨迹。 二十数名措手不及的侍卫立即毙命。 不知谁第一个喊出“一起破阵”后,在圆外的御林军侍卫舍生忘死地开始向那条弧线劈刀。 一个呼吸,常人恐怕自己都不会察觉。而在武学上登堂入室的寻常武夫,一口气机,依旧不过如同雨珠滴落屋檐,触地即消,但是武道大宗师,气机绵长如江河,从亲手制定划分武夫一品四境界的人间天人高亭树起,很早就有体内刹那八百里的说法传世。 实力相近的高手对敌,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一气之争”,谁气息更长,往往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谁换气时间更短,便能够更快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我生你死。 剩下的御林军不管如何,发现自己都不能再让年轻藩王继续舒服地“一气呵成”。 徐凤年继续前行,没有理会御林军侍卫的倾力破阵,转头望了一眼手持刹那枪的徐偃兵,后者笑着点了点头。 徐偃兵这次随行,不是帮忙杀人,甚至都不是帮着徐凤年阻挡街道两头的铁甲重骑军。 这些人,都会交由在下马嵬驿馆跻身一种崭新境界的徐凤年自己解决。 而是在徐凤年走入钦天监之前,牵扯住两个人和两座阵。 徐凤年今年今日身处太安城。 就像他年他日王仙芝站在武帝城! 这种心境与武道修为高低有关系,但同时关系又不大。 但是有无这种心境,反过来对修为的影响,先前徐凤年在下马嵬最后关头,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的一人战两人,其实已经说明一切。 当时。 曹长卿,洛阳,吴见,轩辕青锋等人,是有心为之。 邓太阿,陈芝豹,于新郎,柴青山等人,则是无意而为之。 ———— 空旷大街之上,徐偃兵轻吸一口气,手中枪杆大震。 这位在离阳王朝和中原江湖都一直被严重忽视的男人,一个旁人几乎从未听说走出过北凉辖境、也无太多显赫对敌战绩的中年武夫,抬头望向钦天监那座通天台,“陈芝豹,谢观应,谁先来?还是一起来?!” ———— 通天台内,谢观应无奈道:“咱们两个,能打的,你不愿意出手,能跑的,我暂时又不能跑,怎么办?头疼啊。” 陈芝豹淡然道:“钦天监内两座大阵,龙虎山那座用来禁锢徐偃兵不就行了。” 谢观应叹息一声,“虽说春秋各国大小六十余方玉玺皆在,有没有衍圣公亲自坐镇,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没有龙虎山大阵先去消减徐凤年实力,效果实在是天壤之别。最重要的是你又不愿意出手……” 陈芝豹打断这位野心勃勃读书人的言语,“你应该清楚,徐凤年来这里,是在做我一件我原本将来也会做的事情,我只是站在这里,就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想要借机让离阳北凉气数玉石俱焚,那就凭你的本事去做。” 谢观应自嘲道:“知道了知道了,咱们合作,都是在与虎谋皮嘛,我谢观应心里有数。” 这个时候,做了二十年北地练气士领袖的晋心安突然跑入通天台,脸色惶惶不安。 谢观应皱了皱眉头,袖中手指快速掐动,自言自语道:“衍圣公突然离京,并不奇怪,但是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大的变数?” 晋心安脸色灰白,惨然道:“谢先生,我刚刚亲自去了一趟玺库,才发现衍圣公不知何时取走了中央那方象征儒家气运大玺。” 谢观应先是错愕,继而大笑,大袖抖动,举目眺望南方,意气风发道:“衍圣公啊衍圣公,你当真以为如此大逆不道行事,就能阻挡我谢观应了吗?弄巧成拙罢了!你们这些死读书读死书的读书人啊!” ———— 驿路上,一辆马车从北往南的简陋马车上,中年儒士和一名小书童坐在车厢内。 小书童看着破天荒坐立不安的先生,实在想不通天底下会有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的先生都感到心神不宁,小书童终于忍不住好奇问道:“先生,怎么了?” 不等先生给出答案,小书童灵机一动,觉得自己找到答案了,咧嘴笑道:“先生该不会是到了京城水土不服,吃坏肚子了吧?” 中年儒士膝盖上放着一个雕工古朴的小木盒,听到孩子的打趣后,依然不动声色。 小书童忧心忡忡,苦着脸问道:“先生,是在忧心天下大事吗?我能为先生分忧吗?” 很快小书童就重重叹气道:“肯定不能的,我如今连功名都没有呢。” 中年儒士微笑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无能力是其次,有无道义在心,要先于能力。” 小书童脸色还是不见好转,“跟着先生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这些道理自然是知道的。” 儒士笑道:“这次你非要陪着我进京,说到底还不是想着偷懒功课,给先

相关推荐: 无形之锢(短篇合集)   带着系统在年代文里吃瓜   腐樱(叔侄H)   错登科(1V1古言)   我有百合文女配光环[快穿]   乡村男妇科医生   纯真   椅(H)   欲女养成记   与宠物狗,宠物龙,蛇精病美人和外星王子的恋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