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梅弄竹马(高H 1v1) > 第149章

第149章

说如何赏她?” 听了皇帝的话,淑妃微微蹙眉,轻声说道:“皇上,您想如何赏她?她一个女子,也不缺这些金银之物,又不好名利,着实令人为难。” “说起这个,你可曾知道段家的儿子拜了陈其廷为师,在松山学院读书的事情?陈其廷一向高傲,怎么却愿意收商人之子为弟子?委实令人奇怪。” 淑妃脸上带了几分惊讶之色,然后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可能臣妾还真的知道一些。” “说来听听。”皇帝立刻问道。 “臣妾记得有一回明曦进宫偶然提了一句,好像是段平昌对陈大儒有恩,具体如何就不是很清楚了。”淑妃道,“皇上可能还不知道,明曦也是跟着陈大儒读过书的。” “还有此事?”皇帝的脸色很微妙,好哇,这个老匹夫,当初让他留在国子监他不肯,回了松山他倒是连女子都肯教了! “是啊,臣妾也没想到呢。”淑妃笑。 当年,陈其廷把皇帝气个跳脚,绝不肯留在国子监教书,转头就背上包袱从京城溜了。就这,皇上都没舍得把人杀了,归根结底,皇上惜才。 正因为如此,听说陈其廷教明曦姐弟,又是这样的出身,皇帝才有些恼怒。 京城国子监的学子,哪一个不比商户家的孩子出身好? 淑妃瞧着皇帝一把年纪还对此事耿耿于怀,心里又觉得好笑,谁能想到呢,陈其廷唯一教过的女学生,如今成了她的儿媳妇。 第310章 保命符 “难怪陛下看重陈大儒,臣妾当初很是有些不解,天下才子何其多,您何必对他格外不同。” 皇帝听了淑妃这话,嘴角没忍住抽了抽,闭着嘴不肯说话,脸上仍带着怒气。 “如今看到明曦行事做派,方知陛下慧眼如炬。若无陈大儒教导,明曦又岂能有这样担当。细说起来,倒是陛下占了上风。” “此言何意?” “陛下,您想想,能让陈大儒甘愿施教,明曦必然是极优秀才能入了他的眼。陈大儒辛辛苦苦教成了才,结果转头明曦给您做了儿媳妇,您说陈大儒知道后会如何想?” 皇帝:…… 有道理! 堵在心头的那口气瞬间就舒展了! 皇帝看着淑妃,“爱妃说得对。”说到这里一顿,“朕记得段家还有个拜在陈其廷门下的?还得了功名,就是名次不怎么高。” “是明曦的二哥,伯府的庶子,经明曦引荐拜入了陈大儒门下。说起来,满打满算不过跟着陈大儒读了年余的书,却能考进一甲前十,后来又考中庶吉士,也很不错了。” 皇帝哼了一声,“他要是肯来国子监,能教出更多的人才。” 可他就是不肯来! “陈大儒生性散漫,不喜约束,他在松山书院教书育人,教出来的学子,不也是为朝廷效力,陛下宽厚大度,就不与他计较了。” “罢了。”皇帝心想,淑妃说得对,他是个心胸开阔的皇帝,“既是这样,那给段家的恩赏就落在这个庶吉士头上,他叫什么名字?” 淑妃想了想,“好似叫做段宁。”说完一顿,看着皇帝轻声开口,“陛下,这个段家与另外一个段家可不是一家。江城段家的恩赏,落在伯府头上会不会不好?” 皇帝一愣,“段明曦不是伯府的姑娘吗?” 淑妃恍然,这是给明曦那一份,所以皇帝没打算给江城段家恩赏? 这不是厚此薄彼? 淑妃做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是臣妾愚钝,一时给想错了。想来皇上既然要施恩,自然是两个段家都有的。” 江城段家可是明晃晃的出了几十万的银子,若是连恩赏都没有,这才是令人寒心。 皇帝还真没想着给江城段家赏赐,银子只出了一份,难道赏赐却要给两份? 但是淑妃如此说了,皇帝倒是不好意思拒了,他一国之君岂能如此小气。 但是,江城段家怎么赏? “爱妃,依你之见,江城段家如何赏?” 淑妃轻笑一声,“皇上,江城段家不过是商户,难得有这样的忠心义胆,这样的门第您赏一座匾额,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皇帝眼睛一亮,国库穷,皇帝的小私库这些年也没少往外掏银子填窟窿,不用赏赐真金白银,最好不过。 不是皇帝小气,是皇帝真没多少存粮了。 “爱妃说的有理,赏什么匾额?”皇帝思量着开口,“虽是商户,却有大义,朕赐段家义商二字如何?” “陛下这赏赐真是太妙了,当如千金买马骨,以后若是朝廷再遇到危难,也许会有更多商户慷慨解囊。” 皇帝眼睛一亮,有道理,这匾额就送得值了! 伯府那边先是接了好消息,段宁升了编修,这可是大喜。 紧跟着段家那边也接了赏,是一座上书义商的匾额,义商二字鎏金大字,非常气派。 好事接踵而至,这下子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是因为那四十万军费得来的好处。 明曦一个内宅闺秀,皇帝不好直接赏她,便惠及家人身上。 如果说,有人不高兴的话,那就是姜氏跟段徽柔了,这恩赏照理说应该落在伯府世子头上,怎么就给了段宁? 但是上至老太爷太夫人,下至家中小辈,甚至于连段愉都没有不高兴,这母女俩也不敢表现出来。 段宁来谢明曦,杨姨娘就差给明曦下跪了,再一次认定自己当初投靠大姑娘的明智之选。 再说段家那边,御赐义商,段平昌虽然还是商户,但是已经是商户中顶级存在,便是寻常的官宦也不敢轻易寻他的晦气。 这可是皇帝称赞过的人。 就等于是多了一道保命符。 佟高卓那边原本还有后续计划,现在瞧着这架势,只得回禀了东宫,暂时先搁置,等过了这风头再说。 太子:…… 当真是时气不济,怎么就这么倒霉。 当初私下说明曦人傻钱多的,现在统统闭上了嘴。 四十万两银子,能换来官职跟荣耀,他们也愿意。 明曦被这喜悦给砸得有点晕头转向,是真的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好处落到手里。 等后来从胡嬷嬷口中知道有淑妃助力之后,心中对淑妃越发的感激,将这份情谊记在心里。 喜事在前,又过了半月有余,端王还未有归期,关于明曦与端王亲事非议不免多了起来。 明曦知道,此时延迟婚期的事情也该爆出来了。 果然,没过几日,陛下在朝堂上拿出了端王送抵京城的折子,战事紧急,婚期延迟。想起段明曦给朝廷送的银子,皇帝这回破例让人送赏给明曦以做安抚。 言明,等端王回京之后,再行举办婚礼。 端王婚期延迟,后头齐王跟康王自然要跟着顺延,但是不管是两位王爷还是未来的王妃,都没有得到陛下任何的安抚跟赏赐。 郑思瑜并不放在心上,只担心在玉象城的父亲,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但是兴勤侯母女心中不满可就多了,不敢对陛下不敬,越发看明曦不喜。 明曦不知此事,便是知道也不放在心上。 转瞬又要到端午,去年端午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今年不用明曦出手,各大龙舟队伍已经出现在博弈盘上,下注者很是不少。 今年伯府依旧下场,主管此事的成了段缙。 二夫人忙着儿子的婚事,端午节前,段缙将马敏仪娶进门。 这门亲事二夫人心里喜与不喜各自占半,好在马敏仪进门后,倒是与马夫人行事很不同,端正持重,对长辈尊敬对手足友爱,而且说话做事温和有礼,很快赢得伯府上下另眼相看。 明曦不意外,上辈子马敏仪跟段缙也过得很好,虽然那时伯府分了家,二房与三房搬了出去,但是马敏仪经营有道,二房的日子倒不曾困顿。 这一世,没有分家,段缙又得了明曦故意给他的端午节的事宜,想来这对小夫妻也能联手做好。 她自己曾婚事不幸,但也盼着这世上其他人能得遇良人,美满幸福。 第311章 想到一处去了 云裳成衣铺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不仅没有停下的趋势,反而随着端午节即将到来更加热闹。 端午节大家都要出去看龙舟赛,届时夫人闺秀们都要撞在一起,谁又愿意被人比下去。 尤三平来找明曦。 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尤三平是个闲不住的,现在拆了夹板之后,就带着李全四处奔走。 虽然未曾言明,但是李全现在是把尤三平当师傅看待的,鞍前马后很是勤快周到。 “温泉庄子上的温泉菜,现在尚膳监那边的供应还一切如常,遇仙楼保持不变,其他酒楼的单子随着天气热少了些。” 明曦微微点头,这并不意外,温泉菜价高,现在天气暖和地里种的青菜早就能上桌了,便是为了成本,他们选择的菜也不意外。 遇仙楼是明曦自己的酒楼,现在温泉菜已经成为酒楼一大特色,自然不会取消。 “尚膳监那边的分量也没削减?”明曦这个才有点意外。 尤三平笑,“我听段二爷说,本来是要减一部分,但是正好这关头陛下赐段家为义商,这事儿就搁置了。” 明曦闻言看了尤三平一眼,知道这里头肯定也有他的手笔,不过结果是好的,其他她也不会过问。 “温泉庄子那边就先这样,等天冷下来生意自然又会恢复如常。”明曦本来只是想借着温泉菜送段二爷进尚膳监,没想到还因此与其他酒楼做起了生意,获利颇丰。 意外之喜,自然不用强求,维持就好。 “云裳那边现在如何了?”明曦现在比较关注这边,之前家底不能说是一扫而空,也给萧沐宸带走大半,云裳最近收益不错,明曦的小金库涨幅喜人。 “我从江城周边府县挖了不少绣娘来京,签的都是十年契,她们的手艺都是极好的。现在铺子里每日能接定衣五十件,虽然还有余力,但是不会再加量了。” 明曦点头,凡事都不能过,赚钱要细水长流,不能竭泽而渔。 贵夫人与闺秀们要的是体面珍贵,而不是人手一件的大街货。 因为做工细致复杂,虽然每日接单五十件,但是这五十件却不能一天做出来,现在一件衣裳出来的周期也得有七八日,比寻常成衣铺里时间多了一倍。 “花容那边呢?”明曦又问道。 尤三平闻言回道:“花容那边最要紧的便是织布的手艺,如果只靠从江城那边运货过来,时间长,费用大,海上走船风险也大,万一遇到不好的天气,后果难说。 所以我又寻了两家买卖不好的织坊买了下来,里面的工匠都是带着身契的,一起送到了花容那边。再过半月,咱们这边的用布就能自己上了,不用再等江城那边的货。” “那三船布用完了?”明曦皱眉,不会这么快,那么多布,怎么可能一下子用得完? “没有。”尤三平看着段明曦慢慢回了一句,“已经有很多人在打探船上布的情形,我打算拿出一船布,跟一些老织坊做一下交换。” 明曦惊讶地看着尤三平,“做什么交换?你不要说,容我想想。” 尤三平闻言就闭上了嘴等着。 明曦知道尤三平的,做生意厉害得紧,能让他舍得拿出去置换,必然是打动他的利益。 织坊里除了布料花样技艺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 她是做生意的,最清楚不过。 那就是销路。 凡是大织坊,都有自己的门路销货。 段家在京城根基尚浅,能立得住脚,首先是因为段平昌靠上了徐东林这颗大树。 但是显然,尤三平已经知道,徐东林这颗大树碍了太子的眼,上回佟高卓的事情就已经提醒他们。 损失一批夏季宫里的条子不算什么,但是面临的是秋季宫里的条子也未必还能落到他们手里。 如果等秋季的条子再与他们擦肩而过,段家在京城的生意肯定受影响。 这世道多是看人下菜碟。 好在有了义商这两字的加持,秋季的条子不是没有一争之力。 但是。尤三平这样的性子,怎么会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内织染局上。 明曦也是如此。 当初她就感觉到内织染局有了皇后与太子插手,徐东林后头会很难做。 徐东林虽然拿了段家的好处,但是也绝不会为了段家硬扛皇后与太子。 故而,她开了云裳与花容,便是做了后续打算。 她只是没想到,尤三平再一次想到了她想做什么,且已经着手去布局,比她预计的更快更好。 明曦抬眼看着尤三平,笑,“我想到了,我只是没想到那些织坊居然会同意。” “很简单,我答应他们,如果他们织坊出的布料销不出去,我全要了。”尤三平道。 宫里的货价高质好,这也就意味着能买得起这样的布料的人,不是寻常百姓。 而京城能买这些东西的人有限,一旦大批量的上货,必然会产生余量。 段家在京城的路子窄,可是在京城之外,以江城为中心,除了临海那一面,其他方向都已经打通了商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致重峦(高干)   屌丝的四次艳遇   烈驹[重生]   鉴昭行   取向狙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