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校草太霸道了怎么破 > 第403章

第403章

史舞台。 上江大队现在划归到了安广县下头,江保华成了县里的领导。 和他一起来的有张长青和县里其他的干事。 看到江行野住的这五进的宅子,门口停着的看似崭新的吉普,所有人都暗地里咂舌。 也不怪人家江保华一个老农民在县里腰杆挺得老直了。 看看人家侄儿这本事,换自己,谁敢保证不飘到天上去啊。 “老英雄,您这身子骨真是硬朗啊!”张长青羡慕地和江老爷子握手,话说得真心实意。 “哈哈哈,这都是沾了我孙媳妇的光啊,家里有个大夫,方便很多。” 江成发看到家乡来的领导,自然十分客气,“坐吧,你们坐。” 褚阿姨很有眼力劲儿地过来上茶,见老爷子也不介绍,张长青等人就知道,这是家里请的阿姨。 人家这生活,按照过去的说法,这都是大户人家的生活了。 张长青也不是会寒暄的人,直接开门见山道,“江同志,我们是故意掐着这个点来的,你从大学毕业了,你知道,我们等你这天等多久了!” 江行野笑道,“国家培养了我五年半,我现在也是国家的人了,万事也不由自己啊!” 张长青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别的地方有多需要你,我们是不知道,但安广县需要你,上江大队更加需要你,这是不争的事实。 江同志,你是安广县出来的,之前,那么困难,全国只有上江大队实现了工业化种地,百姓们生活得都非常富裕,现在五年半过去,事实证明,不管干什么事,都还是要知识分子牵头。” 他盯着江保华看。 江保华硬着头皮道,“小五,你当年办的那些厂子,现在都办不下去了。” 江行野抻了抻腿,“办不下去是正常。办企业肯定是有很大的风险,特别是现在这种形势,计划经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往后就是市场经济; 百姓们购买自由,如果产品没有创新,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肯定卖不出去。” 上江大队当初办了机械厂,生产电动缝纫机、收割机、脱粒机,服装厂做衣服,这几样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华国目前为止并没有专利法,产品卖得好,老百姓喜欢,复制粘贴一大堆。上江大队没有持续创新,被淘汰出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当初,厂里虽然也有技术科,但主力还是江行野,次主力是那些知青,人走光了,靠几个不识字的老百姓,能顶多大作用呢? 这也在江行野的意料之中。 “那咋搞,好好的厂子,不能就这么说没了就没了。”张长青惋惜不已,他原以为来找江行野,对方会比他更加着急,但事实不是这样。 江行野当然不着急,他一摊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我也不可能现在回上江大队去,我好不容易考出来,成为城里人,现在等着分配,我老婆孩子还在这里,我拍屁股走了,他们怎么办?” 张长青道,“许同志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你们要是愿意回去,哪怕你要我这个书记的位置,我也挪屁股给你让位置。” 江行野笑道,“书记,我读的是数力专业,不是搞行政管理的料。” 张长青注定要空手而归了。 几个人从江家出来,沿着后海闲逛,杨柳飘飘,景致如画。 张长青不由得叹道,“我要是住在这种地方,我也不愿回安广那犄角嘎达去。” 跟来的人也有同感。 谁能想到,江行野竟然能够住在这种好地方呢。 正走着,有人在寒暄。 “你这是哪里买来的?” “上江超市,他们那啥都能买到,买啥都不要票。” “这桌子好,折叠的,还挺漂亮。” 几个人看过去,不就是上江家具厂卖的吗? 张长青忙过去询问,打听到上江超市的位置,一行人就赶过去了。 好家伙,是真热闹啊! 这还不是周末。 上江超市已经不同于四年前了。 重新装修后,二楼被打通了,家用百货一应俱全,全是自选购物模式,几个人随着人流进来,就在货架之间来回,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明码标价的价格,打包成一袋一袋的商品,既震撼又新奇。 这是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 几个人转了半天,终于遇到了一个熟人。 看到江行兰一身白衬衫,黑裤子,衬衫扎在腰里,半高跟的皮鞋,干净利落。 她正在指挥服务人员上货架。 “哎,江同志,你好,还记得我们吗?”张长青问道。 江行兰结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后来生了一个儿子。 她一直在上江超市上班,边干活边学习,她人本来就聪明,勤奋好学,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您好,是张书记,记得记得,哎呀,都是老乡,走,跟我去办公室,找个地方我请你们喝茶。”江行兰胸膛挺起,颇有女干部的干练气质。 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第457章 江行野的商业版图 几个人到了楼上辟出来的办公区域,小小的会议室收拾得非常干净。 江行兰给他们一人沏了一杯茶,寒暄几句,张长青就问道,“这上江超市是谁开的?” “是我弟弟,开了好几年了。” 张长青惊叹不已,“瞧着生意挺好的。” “是啊,生意是很不错,走货量挺大的,每天早上八点钟开门,晚上八点才关门,营业时间挺长的,但人也是真多。” “现在城里的政策已经这么好了吗?” 江行兰估摸着他们的来意,心里有点数,“国家政策是这样,要把经济盘活。一些经营不好的门面,已经有意向出售给私人,以税代利的方式为国家创收。” 张长青还是第一次听说“以税代利”,他详细问了一下。 江行兰道,“一些企业或是铺面,年年亏损,国家反而还要反向补贴。比如我们胡同的裁缝铺子,那裁缝态度不好,做工也很差,一个月的营业收入还抵不上她个人的工资。 前两年,干脆让她把裁缝铺子承包了,一个月给上面交六块钱,那裁缝师傅立马就大变脸了,做工也好了,态度也好了,这不,前两天听说一个月挣了七八十块钱呢。” 张长青恍然大悟。 他不由得寻思,上江大队的那几个厂子,现在要死不活,成天向县里伸手要钱发工资,要不,就用这种方式? 但他回去向市里反映,市里是同意了,可是谁来承包,谁有这个能耐? 有能耐的人谁没个铁饭碗,谁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想干这事儿的,市里又不同意,觉得人家没这个能耐。 江行野毕业之后,放弃毕业分配,再次轰动了整个燕城。 他回来之后,老老实实地当了几天家庭妇男,正打算出门,结果,许清欢又怀孕了。 这一次怀孕,有些意外。 前段时间,许清欢空间里存的套用完了,江行野顶着被人射穿心脏的目光去要了点套子回来,两人第一次用,各种不适应。 这年代的套和后世比,那就是小米+步枪对上飞机+大炮的距离,粗糙不说还挺厚实。 两人都没尽兴。 等江行野拉下来的时候,似乎还破了一点,他当时也没留意,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后来想再瞧瞧的时候,垃圾桶已经被倒了。 估摸着就是那次。 许清欢一大早起来,就觉得恶心想吐,一把脉,有喜了! 江星灿倒是欢喜得不得了,“妈,生个妹妹吧,这样的话,我弟弟妹妹都有了,弟弟也是姐姐妹妹都有了,挺好。” 江行野也是一阵惊喜,当初许清欢生孩子,他吓得心脏病犯的旧事早就忘到了脑后,只想到自己又要当爸爸了。 欢喜之余,感叹一句,“国家的轻工业也不行啊!” 一个套子都搞不出来,和人家差距是真的很大。 许清欢挺无语地怼了一句,“要不,为了你自己的幸福着想,你想办法提升一下这方面的生产水平?” 她作为一个中医,不太接受男人结扎,对身体其实不好。 “也不是不行!” 他最近又在想心思买门面,然后再开个大点的超市。 用简靖川的话说,不务正业。 但许清欢也知道,江行野太清楚后世的走向了,不比她这个从后世来的人差,他要么就去那种保密单位搞科研,让他几年见一次老婆孩子,还不如要他的命。 要么去现在的研究所,科研单位,按部就班地搞,他也不情愿。 江行野就不是那种会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人。 所以,他这种孤狼一样的性格,只适合单干。 许清欢就看到他不停地往家里那座三进的四合院买工具,成天不知道在里头鼓捣什么,但不管再忙,都会按时地接送老婆孩子上下学,每个月都会往家里拿一大笔钱。 许清欢原本还想着,家里现在三个阿姨,等生了孩子,要不要再添一个。 八五年五月,许清欢又生了一个儿子,江行野取名叫江驰星。 他竟然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奶爸。 每天早晚到点就用个篮子把小儿子提上,开车去燕大找媳妇儿给孩子喂奶。 大点了,他就在家里给孩子添辅食,有模有样。 总之,他的同学们都奋斗在了工作岗位上,唯独他一个人,成天活得跟从前的八旗子弟一样。 但,拿回家里的钱,一个月比一个月多。 上江超市已经在燕城开了四家了,形成了连锁超市,后来方博然来投奔他,有了人手,他又把超市开到申城去。 江驰星两岁的时候,跟着许清欢一起上燕大托儿所了。 这小子也是猴精猴精的孩子,家里最小,成天想踩在哥哥姐姐的头上拉屎,经常会把江星灿气得跳脚。 但只要江星灿有时间,她又是最喜欢带弟弟的,比起对江驰景,她对江驰星更有姐弟

相关推荐: 双凤求凰   带着儿子嫁豪门   交易情爱(H)   小寡妇的第二春   岁岁忘忧(完结)   南城(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