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再拒绝,而是继续道:“海豚……也不好捕捉,我不敢给你确定的信息。” 如今海贸发展得不错,周四郎也野心勃勃的跟着海船出过两次远海,他看见过海上的这种鱼,回来和周满他们吹牛时还掩饰不住一脸的震撼。 D博士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可以想办法在教学室里放一些你用得着的工具。” 周满兴致缺缺,“什么工具?” “下海的船怎么样?”D博士道:“上面配有捕捉网,可以尽量快速安全的捕捉到收录目标。” 周满精神一振,问道:“是商城上那种死贵死贵,可以在海底徜徉的船吗?” “……那是另外的价钱了,你要捕捉的海豚用不着那个船,我给你选定的这一艘最深可以潜入海底五十米,已经足够用了。” 那也很贵了,最主要的是,它的科技税很高,要是通过教学室送过来的话…… 周满努力绷住脸上的表情,更加好奇了,“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吗,你竟然肯这么花钱和花精力。” D博士道:“因为涉及到我的一个研究方向,属于机密,暂时不能告诉你。” 她催促道:“你就说你答不答应吧?” 她诱惑道:“你要是答应,我还能和你在教学室里交易一些科技税高的产品,到时候差价从你收录到的目标价格上出就好了。” 周满:“……你偷税漏税。” D博士辩解,“这是合理避税。” 她顿了顿后道:“你不会一直不知道这个办法吧?论坛里哪个系统的宿主没这么干过?” 其实周满和莫老师也这么干过,比如莫老师自己实验室出的恢复药剂,因为知道周满需要,他就把它当教学材料放在了教学室给她。 可是那东西好歹和他们的专业相关,像船这类高科技产品和他们医学有什么关系? 和生物也没关系啊。 D博士却道:“谁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船上医疗,而且船舱里会配备医疗舱,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海底压力下对医疗舱使用的影响,除此外,船上还有其他的医用材料……” 周满听到“医疗舱”三个字时眼睛大亮,权衡片刻后就咬牙答应了她,“好,我答应你,但是你要的收录目标都不好获取,又是定向收录,到时候价钱……” D博士表示钱不是问题。 俩人都对着邮件嘿嘿一笑。 周满想,虽然难,但还是可以克服一下的,等白善回来找他商量商量。 D博士想,虽然贵,但给周满的各种工具和她可能要求的高科技产品价格在商城上价格也不便宜,两下一抵消,就差不多是以物易物的状态了。 而这些东西,她有别的门路获取,要比商城上购买便宜很多。 这么安慰自己,D博士的心里才好受了一些,至于打点百科馆巡管员的花费被她暂时压在了脑后,此时就不应该想得过于仔细,不然会很心疼的。 虽然心里这么告诉自己了,但脑子好的人还是没忍住将此事复盘了一遍,并开始权衡得失。 等她想起来好像忘了和周满签订保密协议时,久等不到白善他们回来的周满已经跑去和莫老师聊天,把D博士的底都漏光了。 莫老师的实验告一段落,正好来教学室里录教学内容休息一下脑子,见周满也在,干脆就换成给她上课。 不错,周满依旧保持着一旬至少上三节课的节奏,其实每旬都没少于五节课过。 生物和医学实在是太神奇了,就算她现在已经是大晋公认的医学泰斗,她也依旧有许多病症不能治疗,或者成功率很低,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研究一下如此提高这些病症的治愈率,哪怕是满天下的游玩,她也没断了自己的研究。 就好比,白善虽然都做到宰相又致仕了,也依旧常捧着几本书在看,思索大晋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才能更稳当,且不腐不败的前进。 而莫老师,周满现在所学连他所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就算学到的东西,有很多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使用,但知道了真理,再往后推,她总能找到这个世界能做到的治疗手段,哪怕不能完全替代他们都治疗方法,但也是有用的。 而周满想出来的那些方法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莫老师。 所以莫老师很喜欢给周满上课,尤其喜欢和她探讨一些病症的治疗,甚至是生物的变化及发展。 周满也接着教学室里的工具和莫老师学习了他们那个世界的生物知识。 ☆.番外 走偏的番外14 此时师徒两个就一边做试验一边聊天,周满就把D博士找她定向收录的事说了,然后问,“莫老师,您需不需要这些东西?要不我找到的时候多抓一些,到时候也给您一份?” 莫老师和D博士一样是研究生物的,说不定也会需要。 莫老师扭头去看她,“D博士不是说优先为她提供吗?而且这是定向的。” 周满:“我可以先给她,晚两天再给老师你。” 莫老师苦笑不得,不知是不是该感动于她的孝心,“不必了,这些收录目标,你要是收录了,百科馆也是分配到我的实验室来。” 周满惊讶,“所以老师您也在做这些研究?” 莫老师道:“我们那个世界的科学家很多都在做这个研究,我算是领头人之一。” 莫老师顿了顿,干脆将手上的实验放在了一旁,转身认真的和周满道:“这个实验你也不陌生,是有关于基因的。” 到这里一切都还是正常的,莫老师慢悠悠,试探性的道:“陨石的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接下来是对原始基因的图谱分析……” 莫老师的话没说完便传出了兹兹的声音,整个人都出现了花点,眼看着他的意识投像就要被弹出去,他收了音,不再讨论这件事。 然后在周满的目瞪口呆中,他的投像又慢慢的清晰起来,又是一脸淡定的站在了她旁边。 周满松了一口气,也略过了这个话题,她已经大致知道D博士要这些收录目标的原因了,她提起另一个话题,“老师,您觉不觉得主系统对我们宽容了许多,是联盟那边做出了交涉吗?” 之前把陨石当做教学材料放在教学室里交易就是联盟极力劝说主系统的成果。 她以为这些年她受到的关照也是因为联盟的叮嘱。 谁知道莫老师直接否认了,他直接道:“不要相信联盟里的那一群政客。” 他道:“是主系统自己的决定,我觉得是因为它喜欢你。” 周满瞪眼,“喜欢我?” 莫老师点头,“对,当然也有可能是喜欢我,反正我们教学室之所以总能踩着线做一些事是因为主系统的喜欢,不是喜欢你,就是喜欢我,也有可能是喜欢我们师生两个。” 周满想了想,觉得除了这个答案外也没别的答案了,于是点头,快乐起来,“可惜主系统是系统,什么都不缺,也用不了东西,不然还能给它回个礼感谢一下。” 像科科,她除了收录和在百科馆里买买买,实在想不出她还能怎么对它好了。 莫老师对她喜欢就送人东西的行为敬谢不敏,尤其是想到他家中快要堆满一个房间的礼物。 都是周满这些年来送给他的东西。 多数是些吃的用的东西,比如他们那个世界的各种茶叶,药材,布料,衣服鞋袜等…… 做完了手中的实验,周满把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好,临走前还是提了一句,“老师,我还没和D博士签订合约,所以还可以反悔的……” 不等她把话说完,莫老师就轻笑一声道:“答应她吧,对你百利而无一害,不过你们的合作的事不要宣扬出去,联盟这边需要你收录的目标,我会提一句,到时候尽量为你争取一些优惠政策。” 周满惊讶,“这些都是我的收录项目,也能和联盟谈判?” 莫老师笑道:“这是定向收录,没办法,谁让你拖拖拉拉,收录的速度过慢,且还是以植物居多……” 周满的系统分明是收录生物的系统,偏她就只专注植物,动物方面,她一年可能才收录那么几样,还都是很好抓到的才算。 而这次他们需要的目标都是动物。 为了激励周满去寻找这些收录目标,联盟和百科馆出一些激励政策也是正常的。 周满一脸激动的原地转圈圈,白善推门进来就对上她兴奋的双眼。 他目光扫过地上的少了许多粗壮枝条的果枝,转身关上门,“什么事这么高兴?” 周满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让科科把D博士发给她的单子打印出来,然后拿出来给他看,“我想找到这几样东西。” 白善对她凭空拿出书稿一类的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快速的阅过,蹙眉问,“这是小岳父要的?” 周满含糊的应了一声,拉着白善小声道:“是和另外一个人的交易,当然,他也需要,所以每一样都至少要拿双份。” 白善就问,“对方拿什么和你交易?” 周满眼睛笑眯眯的,“好东西,是你我都没见过的好东西,比如可以在海底,哦,不,还没到海底,就是海下五十米可以随便走的船。” 白善:“这么深的船?” 周满:“不是,是整条船都沉到海里,不露在外头。” 白善不能理解,“海水不会进船吗?” 周满:“密封的。” 白善满眼迷茫,“有这样的船?” 周满肯定的点头,“有!” 她在百科馆内的影像上看到过,不过是因为很小的时候看的,所以无知的她一点儿也不震撼,等长大懂事了,因为知道的太多、太仔细,虽然惊讶,但也不震撼了。 白善惊讶的看着她,俩人目光相对的对视了许久,最后白善将手放在她的头上,惊讶道:“你到底见识过多少东西?” 周满小声道:“我也没见过真的,但我知道有。” 白善将单子合起来收好,低声道:“此事我来安排。” 周满连连点头,继续压低了声音兴奋道:“最主要的是船上有医疗舱,你知道医疗舱吗?我以前和你说过的,人躺进去后,医疗舱会自主进行治疗,我们只需要配备相应的药液,有时候一些治疗都用不到药液,只要保证能量石里的能量充足,医疗舱能运作就可以……” 周满为了剪果枝把房间弄得有些乱,白善卷了袖子收拾,她就跟在他屁股后面唧唧咋咋的说起她以前听闻过,却没见过和使用过的好东西,这次她都有可能得到。 白善安静的听着,心中慢慢就有数了,“也就是说,这些东西都是阴界的,因为阳世没有,或者说,因为我们还没做出来,所以他们不能卖给我们,就是小岳父要给你使用也得费很大的力气,但这次有个人找你,她可以和你以物易物交易这些东西?” 周满偏头想了想,这么总结也没错,于是点头。 白善就皱眉,很怀疑,“怎么保证她的承诺有效?违反规定,要是触犯了阴间的执法者怎么办?会不会伤害到你,连累到小岳父?” ※※※※※※※※※※※※※※※※※※※※ 作家的话 突然发现最近有好些书友打赏我,但这本书快要结束了,所以恐怕很难再给大家打赏加更了,但还是感谢一下大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喜爱,最后,我也爱你们,飞吻一个 晚安哟,做个好梦 ☆.番外 走偏的番外15 莫老师都同意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她摇头,“不会。” 见白善还是眉头紧皱,她就小声道:“这些东西,那个世界的朝廷也很需要。” 白善不解,“为何?” 周满:“算是实验体吧,他们那里的人被一种病困扰多年,这些实验体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 白善闻言微微挑眉,问道:“所以他们的朝廷可以对你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周满点头。 白善问:“是不是和当年的那些陨石一样?你当初用陨石和他们交易的是什么?稻种吗?” 周满:“……你怎么知道?我说过?” “你没说过,我猜的。”她突然很笃定稻种可以和新麦种一样能成长,产量可以大规模提高,为此特定设了试验田,让大哥用心耕作。 他们去找陨石前后,她突然每隔几个月就拿出一些新稻种来,种下去后的状态千奇百怪,别人只当她拿回来的稻种是从西域和其他地方得到的,不适合雍州的气候。 但白善一直与她形影不离,又知道她能和小岳父联系的,所以一直猜测她那些新稻种的来历。 白善又不傻,他知道这么多关键信息,有些事情略一联想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他一直不知道,那并不是他的小岳父。 白善将房间收拾好,打开门把果枝都交给了外面的下人,这才回头和周满道:“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过几天就去象州,我已经让人提前过去安排,你这两天就好好的在柳州玩儿,这事儿急不得,我来安排。” “嗯嗯,”周满连连点头,高兴起来,“我们明天去看丑桔吧,对了,带上一些金桔的枝条,让阿山他们试着种一种。” 白善就笑起来,“都带上吧。” 阿山家的村子在离州城有点儿远的地方,他们马车快点儿,但也需要走一天,刺史府里的公文堆积了许多,所以卢晓佛不能与他们同行,他一脸惋惜的将人送到城门外,“你们要是离开岭南,临行前来柳州一趟,我给你们送行。” 白善笑道:“我们一定来,我还有事要请你帮忙呢。” 卢晓佛一听,微微扬眉,高兴起来,“有事你只管吩咐。” 然后看向周满,脸上的笑容更盛,“周大人可以再看看柳州的其他地方,你们过两日不是要去象州吗?那边同样山清水秀,也很适合种植草药的。” 这一大片都属于柳州辖下,不管药圃放在哪个州县都是他受益。 周满笑着应下。 等马车走出去好长一段,明达才问周满,“这里真的适合种植药材?” “当然,”周满道:“这里的气候和土质适合许多药材生长,你看我每次进山都能挖一篓的药草出来就知道了。” “药材在此种植,会不会不好运输?” 周满不在意道:“太医署和户部会自己评估的,我只做出我的判断,不过若在这里设置药圃,路会越来越通的。” 她道:“而且大晋如此大,除了中原外,还有淮南、江南、岭南,这里的药材便是卖不到中原和北地去,在江南和岭南一带流通,也能填补不少药材的缺口,同时能给柳州带来极大的收益。” 所以卢晓佛的决定是没有错的,要是能争取到在柳州辖下设置药圃,那未来二十年内,柳州会快速的发展,并且能够慢慢稳定下来。 而且,柳州也有水运直通外面,只要疏通河道,整理官道,东西南北皆可打通,这里完全可以成为一道交通枢纽,往来的客商多了,这里的药材就可以带出去。 “不仅药材,还有这里的瓜果,”骑马走在马车旁的白善听到里面俩人的议论,笑着道:“比如这次你们提议扩种的金桔,还有各种各样中原和北方很难见到的瓜果,都可以和药材一样销到外面去。” 周满:“要是果树间嫁接能种出口感更好的果子……” 白善微微一笑,“那柳州将来就更有名了。” 于是到了地方后,周满就把果枝一股脑的交给了阿石,鼓动他道:“这就是可以进贡的金桔,你要不要也试试?” 阿山惊呆了,“这,这,我们这里也能种?” “就算口感不及进贡的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毕竟是一方水土,”周满道:“你还可以试着往丑桔的树上嫁接一段看看,我刚才看了一下,发现你们树上结了很多果子,比金桔多多了。” 阿山忙问道:“你们见过金桔树了?” “见过了呀,我们还摘了不少呢,”周满很大方的让西饼抓了一把给他,“喏,特意给你带的,尝尝。” 阿山拿着被塞进手里的金桔,感动不已,用笨拙的官话大声道:“娘子,你真是好人,我爹说的果然不对,除了我们刺史,你们汉人还是有很多好人的。” 周满:“……你们以前觉得汉人很多坏人吗?” 阿山狠狠的点头,“有不少坏的,前几年有几个客商看中了我们村种的梨子,说我们的梨特别好吃,卖到外面很受欢迎,给了我们比集市上还高的价钱,让我们多种一点儿。” 他道:“我们就种了很多梨树,你看,山上那些就都是梨树。” 周满扭头去看,入眼的却是郁郁葱葱的草和看不清样子的树,她眨眨眼,“我认得梨树的,你别骗我。” “梨树被遮住了,都怪那些奸商,”阿山道:“我们种了很多梨树,说好了结果以后他们来收,结果他们来是来了,却是想要一文钱买我们两斤的梨。” 他越说越愤怒,恨恨的道:“我们说不对,梨子是两文钱一斤的。” 周满好奇的问,“然后呢?” “然后他们要一文钱买三斤,大家生气极了,就打了他们,”阿山说到这里有淡淡的心虚,小声道:“然后他们就让官差把我们村的人都抓进牢里了。” 周满几个同情的看着他,问道:“你们不会把人打坏了吧?” “没有,他们带了很多人来,我们根本没来得及揍死他们,就推了一把,”阿山道:“后来刺史大人听说了这事,亲自过来审问,把我们都放了,只是那些客商都很坏,让我们赔了不少钱,还让其他汉人不收我们的梨子。” 他叹气道:“我们费劲种了这么多梨树,每年都施肥拔草的,结果到收获竟然卖不出去,大家也就不除草,也不施肥了,现在山上的果园都变成了那样子。” 周满:“那现在树上还有梨吗?” ☆.番外 走偏的番外16 “有啊,我们才丢了一年,山上的梨树长得可好了,就是可惜,不太卖得出去,也就自家摘了一点儿存着吃,剩下的卖到集市上。” 白善:“你们刺史没给你们找销路吗?” “找了的,但只有两个客商要了很少的一点儿,其他汉人都不买,他们都听那几个客商的,他们联合起来不买我们的果子,”阿山道:“还有我们的桔子,别看丑,其实很好吃的,但他们就是说我们的果子不好,自己不收,也不叫别人收,反正就很坏。” 阿山看着周满道:“你们是我见过的,除了刺史外最好的汉人了。” 他很骄傲,“我那天在大街上看到你,一下就看出来了,你是好人,还喜欢吃,我果然没感觉错。” “其实当初那几个客商来买我们的梨,我就觉得他们不是好人了,但我爹和村子里的人都不信我……” 周满一脸同情的看着他,“他们事后是不是还怪你了?” 阿山震惊的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白善见他们有越说越投契的趋势,忙拦住道:“我们先去摘桔子吧。” “对,”阿山立即点头,热情的道:“我们边摘边说,你们是好人,可以去我家的果园里摘,我不要钱,随便摘。” 白善:……看着也不像是很聪明的样子啊,怎么就能认清了客商的真面目呢? 周满的目标却不是果树上的果,而是果下的树,而且还不局限于丑桔,才进这个村子,科科就叮咚响了好几下,显然,这里有好些她没收录到的东西。 指不定就有其他果树,所以要打好关系。 俩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自然相谈甚欢,不仅白善和白二郎,连殷或和明达都排在了后面。 四人默默地跟在俩人身后。 他们这里和长安不一样,田地很小块,便是有一大片连着过去的田地,那也被分成了一块又一块的,因为地势高低的原因,就算上下两块地是同一家的也合不到一起去。 所以这里山多地少,山却又不是明达他们常见的那种高山,而是小山丘,山丘连着山丘,土质还挺深,所以有人在山坡底下开荒地种豆子。 后来因为瓜果好卖,他们便往山上开了一些地用来种水果。 果园基本上都在半山坡,或者是本来是荒地的山脚下,周满一路上都在教他怎么种金桔,一大半是她从果农那里打听来的,一小半是百科馆收录后出来的词条里写的。 她还教他怎么嫁接果树,阿山听得津津有味,俩人用官话参杂着方言热烈的交流着。 因为周满的热情,不仅阿山,连他阿爹阿娘,也就是这个村子的村长和村长娘子都很喜欢她,不仅不收他们在山上摘的桔子,听说她想要一些果树枝条,还让阿山亲自去山上挖了两棵有他们那么高的果树送给他们。 用枝条扦插太慢了,不如用直接成活的果树,他们很大方,表示一两棵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其他周满也敢兴趣的果树,还要去山里挖些花花草草,他们也都热情帮忙了。 他们如此热情,周满觉得自己说什么也要回报一二,于是指着满山的梨树问,“上面的梨还多吗?摘一些我来看看?” “有的。” 虽说现在已经入冬,但他们岭南不太冷,除了熟透掉下或者被风吹下的梨外,大多还都挂在树上呢。 附近的村落种梨树的人家不少,就算不种果园,自家后院也会种一两棵,所以梨不好卖。 大家就任由那些梨在树上了。 阿山直接拎着筐上山给他们摘梨,特别大方的道:“这个也不要钱,随便摘,我们村,还有我们家多着呢。” 周满拿在手里看了看,掂了掂后交给白善,“把皮削了尝一尝。” 阿山也拿了一个,在衣服上抹了抹后就咬了一口,看着白善削皮,暗想,这些人可真讲究。 殷或看着满山的梨树,惋惜道:“还真是可惜,你有什么办法吗?” 白二郎也看周满,“你……你不会是想自己买下来吧?” 周满瞥了他一眼道:“我倒是想买,那也得卖得出去啊。” 白善切了一片给她,然后分了大家一人一片,剩下的自己咬了,他微微点头,“味道还是不错的,水也很多。” 周满细细地尝了尝,颔首道:“是不错,拿来做梨膏也不错。” 白善挑眉,“梨膏?” 周满点头,“对,正好天冷了,咳嗽的人多,一直到明年天气回暖,这类润肺止咳的东西应该都好卖,尤其是家中有不喜吃药的孩子的,只要价钱不是很高,肯定很多人买的。” 周满扭头问阿山,“我教你们熬制如何?” 阿山一头雾水,“熬什么?” “梨膏。” 阿山:“我不认识,这东西有什么用?” “可以润肺止咳,你们的梨卖不出去,不如做成梨膏来卖。” “会有人买吗?” “会的,”周满笃定道:“只要你们的质量好。” 阿山还是担心,“要是那几个客商还是联合起来不让人买呢?” “不会的,”周满道:“到时候我可以替你们推荐,没人能拦得住。” 阿山考虑了一会儿,勉为其难的点头道:“那我们就学一学吧。” 于是周满让他们准备东西,可惜,她列举出来的东西,除了老姜外,其他东西他们全都没有。 周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行李车上取了糖和罗汉果、红枣下来。 然后在阿山家的厨房里架锅教他熬制秋梨膏。 第一锅味道虽然有点点出入,但周满自觉还是不错的,她鼓励他们道:“你们努努力,一定能学会。” 阿山一家人却一起摇头道:“我们不学了。” 周满几人惊诧,“为什么?” 阿山:“太贵了,还要买糖,还要买罗汉果,老姜也很贵,我们不做了。” 白二郎欲言又止,“你知道她给的方子做成的秋梨膏多值钱吗?” 周满却沉思后点头,“你说的对,是我思虑不周,这方子不应该给你们才对。” 白善微微一笑道:“你把方子写下来,我让人给观音送去,这梨常价也就是二文一斤,不用客商,观音自家就能吃得下。” 周满点头,扭头和阿山道:“你让你们村子里的人打理一下山上的果树吧,过几天应该就有人来收梨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番外 走偏的番外17 卢晓佛拆开白善着人送来的信,看到附着的秋梨膏方子时一愣。 卢夫人上前,“怎么了?” 卢晓佛将方子递给她,笑道:“至善送来的,他们可是送了我们一份大礼。” 卢夫人接过一看,“这个有什么用?” “用处大了,”卢晓佛道:“你准备一些钱,我让管事去找一下城中的药商。” 他笑了笑道:“你就当是家里多了一个进项。” 但它又不止是一个进项,这门生意要是做好了,不仅解决现在村子里积存的梨,将来那附近的村落也能种植,是很多人家多了一个进项。 卢夫人忧虑道:“只是一张方子,不说我们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后真的能卖出去吗?” 生意岂是那么好做的?他们家可从没做过药的生意啊。 卢晓佛笑道:“要是别人给的方子,我自然要斟酌一下,但这是周满给的,只要放出话去,多的是人上门来求,放心,这梨膏不愁卖。” 卢夫人这才去。 卢晓佛猜得不错,这梨膏还没做出来呢,刺史府的管事只是找了几个药商放话,卢刺史手上有一张周满亲自写出来的膏方,他们便陆续表达出兴趣来。 待私底下打听到卢晓佛和白善曾是同窗,前段时间白善和周满出现在岭南,便在柳州被卢刺史招待过,于是药商们更加坚信那药方是周满写的。 几人不再犹豫,纷纷找上门来和卢家的管事谈梨膏的买卖。 一直提着心的卢夫人见状,长出一口气,忙让人去准备作坊和收购梨子。 阿山他们对周满的话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上山整理了一下乱糟糟的果园。 等了几天也不见人来,正要失望时,有自称是刺史府的管事带着一群人赶着车找过来,直接就要收购他们的梨子。 管事道:“两文钱一斤,只要是好的,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阿山眼睛一亮,推开人群上前,问道:“是周娘子让你们来的吗?” “什么周娘子,那是周大人,”管事道:“知道周大人是谁吗?那是太医署前署令,如今遍布大晋的医署就是她开的。” 村民们惊叹,阿山的爹懊悔道:“哎呀,怠慢了贵客啊。” 管事道:“这梨你们到底卖不卖?我们主人家还等着梨做梨膏呢。” “卖卖卖,两文钱一斤是卖的。” 这个价钱也是原先的客商鼓动他们种植梨树时承诺的。 梨膏做出来,很快就通过在柳州的药商们的手送往大晋各地。 两个月后,正是长安最冷的时候,皇宫里也采买进了一罐梨膏。 皇帝前段时间带着人出去狩猎,回来便有点儿咳嗽,太医给开了药,皇帝喝了两天,虽然好多了,却还是时不时的咳两声,于是底下的人便进献了这一罐梨膏。 皇帝看了眼吴公公送上来的梨膏,挑了挑眉头问,“这就是周满在柳州弄出来的东西?” “是,”吴公公躬身笑道:“外头都说这梨膏好用呢,小孩子们生病了不爱吃药,这梨膏甜蜜蜜的,泡上两勺,他们都喜欢喝。” 皇帝嗤之以鼻,“良药苦口,这甜丝丝的梨膏能有多大用处?” 不过还是吃了。 不过,“朕吃周满的方子还需要从外头采买吗?一层接一层的检查也不嫌麻烦,让太医院自己做一些存着,皇后和皇子公主们若是需要,直接从太医院里取。” 吴公公笑道:“听说这是郡主送给柳州卢刺史的方子,是全新的,和现在外头的梨膏有一丁点儿不同。” 皇帝就静静地看着吴公公。 吴公公一看就明白了,躬身应了一声,退出去找太医院的郑院正。 郑院正:“要什么?” “方子,秋梨膏的方子,”吴公公小声道:“陛下进口的东西,怎能从外面进成品呢?自然是太医院自己做着才安全。” 他道:“郑院正,您和郡主关系匪浅,这方子……” 郑院正:……谢谢,和周满关系匪浅的不是他,是他侄子。 他有些头疼,但还是应了下来,“请转告陛下,臣可以一试。” 回去后郑院正没有找郑辜,而是自己斟酌着给周满写了一封信。 周满收到信时,她正在写给杨和书的信。 通过她几个月的游走调查,她在岭南里圈了几块适合种植药材的地,具体的得太医署的人下来勘察。 周满问杨和书,可需要她和郑署令建议? 由她出面,杨和书这个上官更容易取得太医署的支持和信任。 毕竟岭南距离中原太远了,就算是周满这个前署令也不敢保证太医署的官员们一定赞同把药圃设在岭南。 结果给杨和书的信还没寄出去,郑太医的信就先到了。 周满拆开一看,啧啧两声,便展开一张白纸将梨膏的方子写下。 她想了想,还是给郑太医写了一封信,却没有提杨和书拜托她的事,而是写自己旅居岭南,发现这边气候和土壤都很适合种植药材,如今大晋缺少药材,太医署可有想过在岭南设置药圃种药? 有一些药材,是只有岭南这一带才能种出来的,比如当下最紧缺的三七。 周满给郑太医写了长长的一封信,才收笔,还没来得及封起来呢,白善就在外面叫,“子谦,你快一点儿啊,就等你了。” 周满忙把信塞进信封里拿出去,一并交给护卫道:“封起来送回京城。” 她小跑着出去,大家行李都已经准备好,白善站在车旁等她,见她出来便伸手将她扶上车,“给杨学兄的信不是已经写好了吗?” “我就是想起三个孩子现在都在京城过年呢,托付杨学兄帮忙多照顾照顾他们,谁知道刚郑太医的信送到了,我就回了他一封信。” 周满上车,转身却撩起帘子往外看,兴奋的问,“卢晓佛答应我们了?” 白善应了一声,笑道:“我们帮了他不少忙,他自然也要帮我们的。” 他道:“他送的人已经到了,我们在城门口汇合,直接去僚子部。” 这辆车里只有周满和白善,所以周满放下帘子便压低了声音问,“僚子部真的有大象吗?” ☆.番外 走偏的番外18 “有,”白善眼中闪过笑意,肯定的点头道:“不仅有大象,还有孔雀呢。” 周满就想起很久以前在京城看到过的孔雀,心动不已。 科科也很心动,所以在脑海中鼓励宿主,“宿主,你是最棒的,加油。” 就为了这一句话,周满和白善道,“我都想要。只是大象庞大,孔雀在僚子部地位也不低,两个都太引人注目,该找什么借口让它们凭空消失?” 白善握住她的手笑道:“别担心,我自有办法,这一路上你就只管和白二他们一起开开心心的玩就行。” 从象州到僚子部并不近,而且越往南走,地势越高,人烟越少,而且山高林密,有些地方马车很难翻阅,他们只能下来改骑马前行,行李则绑在骡子身上,等到了道路可以通行的地方再重新买车套上。 周满他们也是第一次到达这样的地方,一时有些不适应,更不要说明达和殷或了。 俩人路途上都病了一场,他们也不赶时间,干脆就在当地找了地方住下,一边养病,一边打听接下来的路程。 他们停在一个小部落里,在这里,他们知道大晋,也认大晋皇帝,但他们不认大晋的钱,于是家财万贯的几人一下成了穷光蛋。 好在他们还认布帛,但他们随行带的布帛不是很多,白二郎用一匹布换了一袋米和不少的菜及肉回来,然后叹气道:“早知道外头认布不认钱,我们就多带一点儿布帛绸缎了。” 殷或:“世上最难得的就是早知道了。” 白善很淡然:“不是还有好几匹布吗?够用了,等到了大城或者大部落,他们会认钱的,而且还有银块呢。” 不认铜钱,总认银子吧? 白二郎却觉得不安全,“万一他们就是不认呢?突然感觉我们好穷啊,我们是不是要过苦日子了?” 明达就拍了他一下,“你别乌鸦嘴。” 周满很自信,“没事儿,不认钱,我们赚他们的东西也不难,我可以给他们看病。” 考虑到明达和殷或的身体,他们随行带的药材不少,而且这山林中也有很多药材,其中不乏珍稀难见的,周满只要看见就采摘,到现在也晾晒炮制了不少。 就算是出手药材,也足够他们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了。 殷或认真的想了想后扭头看向白善,“在赚钱这件事上,我们好像都成了无用之人了。” 因为他们没有手艺。 白善迟疑了一下,“我们或许可以试一试倒买倒卖?” 白二郎继续乌鸦嘴,“万一卖不出去,反而亏了呢?” 白善:“……对于我的眼光,我还是很有自信的。” 但他们问了一圈人,最后发现,最赚钱的反而是他们带着的几匹布。 小部落的购买能力有限,一匹布在这里换到的东西有限,但到了大城,他们带的布帛轻盈透气,色彩又好,可是能换不少东西的。 可比在这里用布匹换了东西后再倒卖值钱多了。 所以白善晃了一圈回来发现,还真如殷或所言,他们成了最没用的了。 周满看得嘿嘿笑,毫不客气的指挥起他和白二来,“我们做些药丸子随身带着,路上要是生病了,或是遇到生病的人都可以用。” 卢晓佛给他们找来的两个向导见他们竟然就在小部落里住下来,每天在树底下摆摊给人看病,或是到山里挖药材,不思前进了。 向导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卢刺史找到他们时没说身份,只是说是他的好朋友,但能跟刺史做朋友,显然也是贵人。 所以向导没敢去找他们问话,只能找护卫们,“我们不走了?” “主子们身体不适,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你们安心住下,等病好了再启程。” “可是……”向导迟疑道:“他们看着不像是有大问题的呀,不就是胃口不好,有点儿头晕吗?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是贵人,生病了岂能忍?”护卫道:“你们只管安心呆着,该走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走的,放心,钱不会少你们的。” 考虑到他们给的报酬,向导只能忍了下来,不是不想发脾气,主要是他们给的太多了。 而后,他们走走停停好几次,向导才知道,之前在小部落里停留还算是有正当理由,在后面的路程中,他们因为听说一座山谷里全是蝴蝶,于是就转道去看蝴蝶,还在那山里住了三四天。 两个人是整天去山谷里看蝴蝶,一个人则是坐着看蝴蝶发呆,或者拿出纸来画画,还有两个人却是在看完蝴蝶后就钻到山林里挖药草…… 两个向导跟着谁也不是,简直心累。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等他们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安南城时,两个向导差点儿哭出声来,这几位贵客实在是太难伺候了。 然而他们还得再把人带回去。 不过总算是到达安南城了。 安南城的城墙不低,是僚子部最繁华的城,僚子部的酋长也住在这城中。 “在这里,我们只是观音的同窗好友,来这里游玩的,可别泄露了身份。”白善扭头看向明达,“尤其是殿下。” 明达表示明白。 白二郎:“万一就是泄露了呢?” 白善微微一笑,“泄露了也没什么,大大方方承认就是。” 他道:“如今大晋国力强盛,僚子部是我大晋的羁縻州,他们不敢对殿下做什么的,反而要保证殿下的安全。” 白二郎:“那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的表露身份?” 周满:“为了能让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白二郎:“我现在哪儿也不想去,就想有个客栈,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再舒舒服服的睡个觉。” 殷或:“但我不喜受人约束,也不喜有人盯着。” 白善:“我还有事要做,在我做完之前你最好捂好自己的身份。” “行,我知道,”白二郎虽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来僚子部,但来都来了,自然要好好的享受享受了。 他也不问白善要做什么,进了城就直接让人去找住的地方。 僚子部里多是夷族人,听说这个部落是由很多部落组成的,而每一个部落的族群还不一样,名字太多,白二郎都记不住。 但城中还是有汉人的,且还不少,白二郎一路看过去,在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中看到不少熟悉的汉人打扮,不由感叹道:“只要能赚钱的地方就有我晋人的客商啊。”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番外 走偏的番外19 一行人找了客栈住下。 这里不仅服饰和中原的不一样,房屋也大不相同,多以木制,且颜色鲜艳。 白善伸手拍了拍墙壁,从窗口往外看,外面有一棵茂盛的大树,此时正是春天,树上开着小白花,因为风吹,地上铺了浅浅的一层白色花瓣,挺好看。 周满也往外看了一眼,看到伸到窗口来的枝丫,她伸手摘了一串小白花,笑道:“这是苦楝树。” 白善惊讶,“好似跟我见过的不太一样。” “是有些不一样,”周满转着手中的花朵道:“应该是品种不一样。” 周满在心里问科科,“你要不要收录?” 科科拍照扫描,片刻后给出结论,“可以收录。” 品种不一样,是有收录价值的。 周满也直接,伸手就拽了一枝过来折了。 白善:…… 他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 周满拿了枝条在手里看了看,不一会儿它就消失在手中了。 白善便忍不住在屋里看起来,脊背一挺,“小岳父……在这儿?” 周满挠了挠脑袋,该怎么告诉他不在,似乎又在呢? 俩人对视许久,最后默契的移开了目光。 殷或放好自己的行李就往外走,长寿忙跟在他后面,“郎君,外头的人说话我们都听不懂,还是别走太远了,等白郎君他们出来一起。” 殷或:“我看对面街上有个摊子散发出一股很清香的米饭味儿,想去看看是什么。” 只是在街对面,不是很远,长寿便陪着一起去了。 对面的摊主架着蒸笼,笼里有纱布盖着,打开来竟然是一节又一节的竹子。 殷或看着很好奇,就比划着问对方,“这是什么?” 虽然殷或说的是官话,摊主听的不是很懂,但手势是看出来了,于是他用自己的语言大声回了一句,见殷或一脸迷茫,他干脆拿起一节竹子,啪嗒一声打开了。 一股清新的米香气扑鼻而来,殷或愣愣的看着竹子正中间,成条形的米饭。 摊主很大方的抓了一把饭给他,示意他吃。 殷或看了眼他手上的饭,很客气的谢绝了,不过却一口气把他摊位上的竹筒饭都给买了下来。 长寿试探性的拿出铜钱结账,对方很大方的收了。 主仆两个大松一口气,这里认大晋的铜钱。 也是,怎么能不认呢? 这里好歹也是大晋的地盘,连西域那边都认大晋的钱呢。 殷或一口气把人家的饭全买了,周满他们下来看见都愣了一下,“我们今晚吃这个?” 殷或坐在桌边招呼他们道:“尝尝看,我觉得很香,味道可能也不错。” 大家便分开坐下,小心翼翼的拿了一节竹子出来打开…… 米饭中间埋着肉,用筷子夹开,肉香混着米饭的香气,在半空中和竹子的清香纠缠在一起后扑鼻而来,让闻到的人食指大开。 周满就忍不住先夹了一筷子,有点黏,但嚼了嚼后嘴里就全是米饭的清香气了,她对白善几人狠狠的点头,“这是我近年来吃到的最好吃的米饭了。” 几人一听,纷纷开动。 两笼的食物呢,他们自然是吃不完的,殷或让长寿分给下人和护卫们,还有两个向导。 两个向导不是第一次来安南城了,却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竹筒饭,和他们介绍道:“竹筒饭是僚子部的一大特色,许多饭馆酒楼客栈都会做的,小的们以前也吃过,却很少能吃到这么好吃的。” 他们道:“他家用的米和竹子应该都是极好的。” 这两样最重要了。 明达好奇的问:“除了竹筒饭,这里还有什么好吃的?” “那可就多了,不过最有名的还得是百虫宴。” 周满精神一振,“这个我知道,听说各种虫子都有是吗?” “对,各种虫子都有,都很好吃的,大人们要是喜欢,可以去品尝品尝。” 周满跃跃欲试,白善却不想,对于虫子,他总怀有另一种心理,很难以食物的心态去看待对方。 大家很克制的用过竹筒饭,决定出去吃更多他们没见过的,好吃的东西。 向导陪同给他们做介绍。 外面的街道更像是大的集市,很多人在露天摆摊,而且一点儿不规范,直接占下一块地就把货物摆下的比比皆是。 所以周满他们都有一种逛集市的感觉。 白善好奇的四处看,发现人群中除了衣着明显是汉人的人外,还有好些高鼻深目的外域人。 “他们是从哪儿来的?绕过大晋到僚子部来?”那也太远了。 “他们是从西南方向过来的,”向导道:“还有的是从海上来的,我们大晋海运越来越盛,有的人开着船没到大晋,而是在僚子部的南边停下,登陆后过来。” 白善问,“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商品吗?” 向导摇头,“不知道。” 周满看着街道两边卖的东西道:“药材吧……” 她伸手指了好几个摊位道:“看,都是药材。” 向导们看了一眼后不在意的道:“这一片就是专门卖药材的,前头是专门卖瓷器的,再往前是专门卖布匹的……” 他们只是正好走到了卖药材的这块而已。 周满看着摊位上的药材叹气道:“可惜了,都是好药,就是没处理好。” 别说炮制了,有的药材连晾晒都没做好,要么是没晒干,要么是晒得太干了。 有些药材是不能暴晒的,只能阴干,两种处理方法出来的药效天差地别。 但是,周满依旧想要,一听说前面就是卖瓷器的了,她立即在一个摊位上蹲下,抓了一块根茎问道:“天麻怎么卖?” 摊主立即热情的道:“这药好,很好。” 对方用不太熟练的官话自夸了一下,又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们的衣饰,就毫不客气的道:“两吊钱,你们全拿走。” 周满眼睛一亮,在他的摊位上划了一个大圈,基本上把他的药都囊括进去了,“所有的?” “不,”摊主以一种看“弱智”的眼光看着周满,将一堆天麻往前推了推后道:“这些。” 周满低头看了一眼,抬头以一种“弱智”的目光看着对方,放下手中的天麻,“你心不诚,我不买了。” 这一堆天麻也就十一二块,竟然想要她两吊钱,她看着像傻子吗? ※※※※※※※※※※※※※※※※※※※※ 作家的话 我长了一颗智齿,被肉肉挡住了,正在发炎肿痛,疼得我眼睛疼,脑子还一抽一抽的,所以这几天更新可能都有些拉胯,今晚先更一章,等我把消炎止痛后把它拔掉再跟你们报喜吧 明天见了 ☆.番外 走偏的番外20 摊主的目光扫过周满身后的人,见他们气势不凡,且都带着护卫,便没有勉强,嘟囔了几句后把天麻扒拉回来。 见周满转身就要走,他到底舍不得放弃已经问价的客人,忙叫住她道:“一吊钱也可以。” 周满回头看他,扫了一眼地上的天麻后转身便走,才走了两步,他又道:“罢了,罢了,三百文给你了。” 周满扬眉冲白善等人得意的一笑,然后板下脸回头,“三百文还是有些贵了……” 摊主:…… “不过算了,相逢即是有缘,我们能在大晋的南疆遇见也是缘分,我便买了。” 摊主:好气哦,突然间不想卖了怎么办? 周满却已经数了钱出来给他,还问道:“你这里还有别的药材吗?” 见他指着摊位上的其他药材,周满就摇头,“不是这些,独属于你们南疆,或者其他地方比较少见的药材。” 摊主问道:“虫子你要吗?” 他道:“我们这里有很多毒虫,毒药,毒药,毒和药是不分家的,有时候毒可做药,药也可以做毒,所以虫子也是药。” 周满大感兴趣,不急着走了,直接蹲下和他聊起来,“我知道,最常见的,蚱蜢算一种,它有毒,但可治疟疾。” 摊主一愣,微微坐直,惊讶的看着周满,“蚱蜢可以治疟疾?” “对呀,用端午那时候的蚱蜢,阴干后研末,病发当天以酒送服,病情严重的,吃上三次也差不多好了。” 摊主一脸的不相信,“真的假的?” 他上下打量周满,皱眉道:“娘子,你不懂医术不要乱说呀,万一叫不懂事的人听了去,以此为秘方,耽误了治疗,这可是害人命的。” 周满想了想后点头道:“对,病症不一样,用的药多少有些差异的,而且一般人还分不清疟疾和痢疾。” 她把话题扯回来,“我们继续说一说你们这儿特别的虫子吧,”她道:“听说你们这里的雪山终年不化,上面有一种虫叫雪蚕,无毒,性寒,可以治疗内热渴疾,解热毒,你这儿有吗?” 摊主沉默了一下后道:“娘子,这里是安南城,雪山离这里远着呢,我这里没有。” “虽然远,但同在僚子部内,这儿又是僚子部最大的城,这种土特产应该有的吧?”周满早想要这东西了,就算见不到活的,拥有死的她也满足了,听说这东西味道极好,很是甜美。 摊主严肃的道:“没有。” 周满惋惜,“那有夹蝶吗?” 她道:“听说阴干为末可以治疗小儿脱肛。” 摊主面无表情,“也没有。” 白善忍住笑将她拉起来,“走吧,我们再往别的地方看看。” 摊主看着他们离开,默默地将摊子收了。 白善牵着周满走远,笑问,“就因为他多开了价钱,你就为难他?” “当然不是了,我一开始是真有兴趣,但后来觉得他可能不只是摆摊卖药的摊主。” 白善闻言回头看,就见摊主原来的地方已经空了。 他挑了挑眉。 殷或也道:“可能就和我们之前摆地摊一样,只是好奇,并不以此为生。” 周满:“但我们也没坑人啊。” 他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她太投入(骨科gl)
心情小雨(1v1强制)
祸国妖姬
将军宠夫
修仙有劫
阴影帝国
我以力服仙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