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崇远坊的宅子和事先承诺的五百金外,太子妃还额外赏赐了满宝不少东西。 都是女子常用的布料和首饰,还有一些她觉得不错的瓷器。 满宝出宫后,皇帝和皇后的赏赐也出了宫往常青巷去。 后宫的太后听见后喝了一口茶,思虑片刻后道:“去库房里选些我们用不着的布料的器物,也赏了她吧。” 宫女连忙应下。 太后问,“云凤的嫁妆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照您的吩咐准备好了。” 太后便点了点头,“既如此,就准确请期的事儿吧,她年纪也不小了,早些成家也好。” 但其实云凤郡主也就比长豫郡主大几个月而已,现在长豫郡主都还没说定下亲事呢,云凤郡主就已经要出嫁了。 太后却不想再留云凤郡主,倒不是她不疼她,相反,她就是疼她才让她早点出嫁的。 太子妃有孕,太子的位置算坐稳了,同样的,周满的地位也稳了。 连太后为了太子,为了社稷的未来都忍着厌恶对周满以礼相待了,云凤却还认不清局势。 上次在御花园里的事太后也听说了。 她不能控制对周满的态度也就算了,却连对太子妃都桀骜不驯,再留她在宫里,恐怕就不是宠她,而是害她了。 每每想起这些,太后便会想起益州王,心里不是不后悔的,要是她早日察觉到他做的这些事,或许早早的就不一定了。 太后让人给周满也赏了东西后,转身便让人去告诉皇帝一声,云凤郡主这边要准备选日子出嫁了。 于是正思考三儿子要怎么办的皇帝心思又多被分出了一分去。 满宝对这些一无所知,她一上马车便打开盒子看里面的房契。 她不是第一次看房契了,家里买的两间铺子,还有她亲爹娘留给她的东西里都有房契。 可这么好看的房契她还是第一次见呢,好似太子送的房契也比她自己买的要大一些。 满宝喜滋滋的看着房契上的地址,很想现在就去看一看房子。但想到后面马车里运的金子和各种礼物后,她忍下了。 一回到常青巷,她立即敲开门让他们把东西搬进去,然后就跟只小鸟一样奔进后院,直接冲到书房,对庄先生大喊道:“先生,我回来了,哈哈哈——” 庄先生吓得手抖了一下,低头看了一眼写坏的字,他放下笔,忍不住笑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满宝非常高兴的道:“太子妃怀孕了,太子的病也治好了,以后我不用再进宫了!!!” “我可以和先生读书,也可以再去济世堂坐堂了,”满宝乐得眼睛都眯起来,“太子还送了我一栋宅子,还有黄金,还有各种礼物……” 庄先生惊诧不已,问道:“太子妃有孕了?” 满宝点头,“吴公公说,皇帝和皇后也会赏我东西的,这么多东西,我屋子肯定放不下了。” 庄先生问道:“怀孕多长时间了?” 满宝:“……两个多月了。” 庄先生便看了弟子好一会儿,然后赞她,“不错,这次倒是耐得住性子了。” 既然已经怀上了两个多月,而她到今天出门前都没露出一丝,可见还是能忍得住不说的。 庄先生知道这对于爱说话的人来说有多难得,于是伸手拍了拍她的脑袋,赞道:“不错,我们满宝长大了。” 满宝觉得先生小看了她,暗道,她可是从小就有秘密的人,这个秘密除了科科谁也不知道,她不也一直忍着不说吗? 科科:……是谁小时候拉着小钱氏的手说她身体里住着一个神仙,会给她好吃的糖果的? 对于这种太久远的事满宝已经不记得了,她试图将话题拉回正轨,“先生,太子赏了我好多东西。” 庄先生这才注意到这一点儿,笑问:“赏了你什么?” 满宝:…… ※※※※※※※※※※※※※※※※※※※※ 作家的话 上一章我修改了一些东西,太子妃怀孕的时间应该是两个多月 ☆. 第1452章 宅子 满宝直接上前拉了庄先生出门,没办法,向铭学他们都不在,家里现在就只有庄先生和大吉夫妻在。 吴公公让人把箱子和各种礼盒抬了进来。 满宝开了装金子的箱子,一打开,黄金灿灿,庄先生愣了好一会儿。 十两一锭的金子,装满了一个小箱子,一共是五十锭。 满宝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金子,觉得它黄橙橙的特别好看。 她抓了一把,直接就塞给庄先生一个,“先生,送你的。” 庄先生接住,愣道:“给我金子做什么?” 满宝歪头想了想,摇头,“不知道,反正我高兴就想给,先生您拿去喝茶吧。” 庄先生便笑着把金子放回去,道:“喝茶也用不着金子,这个你收着,以后买房置产做嫁妆。” 满宝便忍不住叹息,“要是我爹在就好了……” 她爹要是在,她给他一锭,他能伸手要十锭,想想就很高兴啊。 庄先生忍不住笑,“想你父亲了就给家里去一封信好了,正好,二郎要给家里送信,托他一并送去就是。” 满宝点了点头,决定一会儿就写信。 吴公公才把东西都送进来,人才告辞出了巷子,皇帝的内侍便又送了东西来…… 常青巷的居民们都被惊呆了。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他们没少看见官府和皇宫里的人在这里进出。 他们早知道了,对门住了一家能耐人,不仅有国子监里的学生,还有个小神医。 尤其是那小神医,不仅一些达官贵人,就是皇宫里的皇帝和娘娘们都时不时的往这里送东西。 但像今天这样连着四趟的往这里送东西,而且还送这么多东西的却还是第一次。 和接太子太子妃的礼物不一样,她是在宫里接了礼谢了恩,但皇帝他们的礼却是直接送到这里的。 所以满宝只能摆了香案接旨、收礼、谢恩;才把人送走,一会儿又要接旨、收礼、谢恩…… 等白善他们下学回来时,满宝刚送走太后宫里的内侍。 然后一帮人跟着一起看堆满了整个院子的东西,周立学呆呆的道:“这么多东西,小姑,你房间里放不下吧?” 周立固却道:“挤一挤还是可以的吧,之前不也收了好多礼物吗,也没见小姑说挤。” 周立如却是经常进小姑的房间的,闻言呆呆的道:“对哦小姑,我怎么没觉得你放在房间里的哪些东西少了许多?” 满宝挥手道:“我藏起来了。” 满宝对其他的东西都不在意,但那一箱子金子她一定要自己拿着的。 还有首饰,也很值钱的,也很容易变现。 但最容易变现的还是布匹,可以直接当钱花的…… 这么一算,好像大半的东西都要塞到系统空间里去了。 满宝觉得这样不好,正计划着哪些暂时放到周立如他们的房间,哪些借口放在她的房间却收起来时,白善开了一个盒子,问道:“这是什么?” 满宝扭头看见,立即惊喜起来,“对啊,我看见金子都高兴忘了,太子还送了我一栋宅子呢,我们去看一下宅子吧。” 白善问:“哪儿的宅子?” 不等满宝回答,他已经看到了房契上的地址,“崇远坊大泽街……” 他默默地抬头看向满宝,同样下学跑过来凑热闹的白大郎也惊了一下。 庄先生讶异的看向满宝。 其他人却是一脸茫然,问道:“怎么了?” 白善折起了房契,将房契很好的放进盒子里,沉静的道:“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到一句话,京城居,大不易,要买一栋大房子好似有点儿难。” 满宝道:“买那么大的房子做什么?” 白善连连点头,“我也觉得房子太大了不好。” 但当他们一起出现在崇远坊的那栋房子前时,满宝就觉得要把昨天说的话收回去。 知道自家妹妹有了房子,特意把铺子关了一天来认一下地方,顺便打扫一下房子给他们搬家事宜的周五郎等人站在大门前,一起抬头看着门上空白的匾额,一起呆呆的张大了嘴巴。 除了早有准备的白善和庄先生,便是已经隐约猜到一些的白大郎也张大了嘴巴,更别说满宝等人了。 刘老夫人扶着郑氏的手下车,也抬头看了一下大门口,又扭头看了一眼周围安静又宽大的街道,笑道:“倒是好地方。” 郑氏也惊讶的点头,可不是好地方吗? 当年她陪着相公进京读书时,白家嫡支大房在京城还有宅子,当时他们上门拜见便是来的崇远坊,不过后来大房的几个子弟考不上国子监,走了关系也不好进去,京城的花销日多,便只能举家回了陇州。 不过宅子还是在的,似乎就离这儿不是很远。 快二十年了,她记性不是很好,都快忘了在哪儿了。 满宝咽了咽口水,扭头和白善确认,“房契上写的是这儿吗?” 白善确定的点头,“就是这儿。” 周立学蠢蠢欲动,“小姑,钥匙呢,我去开门!” 白二郎总算是回神了,叫道:“要什么钥匙呀,这样的宅子肯定留有下人呀,直接敲门!” 说罢拔腿就往上冲。 周立学和周立固只愣了一下便追上去,一左一右的扯住他,周立君也手快的拽住他的后衣领,叫道:“要敲也不是你敲呀……” 话音还没落,白善已经拉着满宝越过他们直接冲上去,抬手就砰砰的敲门了…… 还想抢个头彩的周立君等人………… 白善敲了门后自得的扬眉看向身后的他们,白二郎等人也拥挤着冲了上来,见门还没开,忍不住道:“不会是没人吧,要不要爬墙进去开门?” 刘老夫人见他们这么调皮,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门内一阵响动,大家立即屏住了呼吸,然后大门在他们眼前慢慢的打开了。 门房开门看到这么多人也有些懵,双方对视良久,满宝终于开口道:“这是我家。” 门房愣了一下后道:“您是周小神医吧?” 他看向她身后的一堆人,没开门,而是小心翼翼的问,“那个,没人带您来吗,那房契……” 满宝立即把房契拿出来给他看。 门房看到了房契,立即绽开笑容,将大门打开,非常的欢迎他们进门。 因有外人在场,大家看着大门里虽然两眼放光,但还是抑制住了,还是站在门外看着门房。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1453章 豪宅(给书友“满宝的理想”的打赏加更一) 门房也很高兴,自觉可以离开了,立即从身上掏出一大把串在一起的钥匙,恭恭敬敬的交给满宝道:“周小神医,这是太子的别院,小的们一直看着,前两日吴公公来传话后小的们更是把里外里都打扫了一遍,这是各门的钥匙,您看……” 他道:“是让小的领着您到处走一走,还是……” 周五郎已经从外面挤了进来,伸手接过钥匙道:“不用,我们自己能看,你先走吧。” 门房立即高兴的转身进了门房,拿起自己早收拾好的包袱溜了。 这栋宅子说是太子的别院,但自从送给太子后,除了头一年太子还想起来在这儿宴请一下客人外,其他时候太子都忘了这宅子了。 说是一直留有人,但其实也只是有一家看门和看护院子的人家而已,还是前两天上面有人来说这宅子太子要送人,派了一群宫人将宅子里外都打扫了一遍,顺便把违制的东西收走,他爹娘当时就跟着一起走了。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不然一直留在这宅子里,他们恐怕一辈子都出不了头,虽然他们也并不需要出多大头,但总比待在这宅子里,主子好几年都想不起来一趟的好吧? 下人纯靠月钱并不多,尤其他们这里吃穿都是自己负责的,基本上月钱就够吃穿,日子比和在皇庄里过的都不如。 所以满宝他们一来,他把钥匙一交,立即拎了包袱就跑了,哈哈哈哈,他也要回东宫去了! 门房一走,大家立即看向门内,满宝抬腿要跨过门槛,但不知想到了什么,直接一脚踩在了门槛上,她干脆两脚都踩了上去,“这门槛可真高呀!” 站在后面的刘老夫人和庄先生:…… 俩人还没开口,周五郎便一巴掌把她从门槛上拍了下去,训道:“门槛是能踩的吗?” 还没等他说下面的话,满宝已经胳膊一挥,大叫道:“冲鸭——我们进去看房子了!” 大家一听,立即撒开腿就往里冲。 满宝和白善冲在了最前面,但白二郎很快就从后面追上他们,更超越了他们,一口气往里冲去。 白叔平也抬了抬腿跑了两步,但见父母都没动静,不由停下脚步。 大吉对他颔首笑道:“快去吧,我们在后面伺候着老夫人慢慢往里去。” 白叔平一听,也立即撒腿跟着往里跑。 满宝他们已经一溜烟的跑到第一进的大堂里了。 这是一栋很大的宅子,进了大门便是一个见方的空地,两边墙上开着门,不知是通往何处,反正不是外面。 他们刚才在外面看见宅子很大,正门拐过去很远才是侧门。 紧接着便是一道宽宽的门廊,两边有不少的小房间,似乎是给下人住的。越过门廊便是一个大院子,两边各有一颗很大的梧桐树,院子里摆放了些盆栽,不过看着有点儿不精神。 正中便是待客的正堂,里面桌椅齐备,但墙上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显然之前挂的东西都被收起来了。 正堂很大,一群少年跑进去,左右一逛,很快就消失了。 满宝抬头看着高高的木梁,赞叹道:“这屋顶好高呀。” 白善直接断言,“在太子之前,住在这儿的至少得是三品官儿,不然得有爵位才行,不然这么高的梁是违制的。” 周立学已经绕过一道屏风推开门到了另一边,叫道:“这儿有房间,也好大,但怎么也没床?” 满宝跟了过去,道:“这也是待客的地方,左右都是待客的地方,人住在后面呢。” 大家便跑到后一进去,先是一个小园子,园中有假山,两边是回廊,通过回廊可以通往前后和左右各处。 他们没去看左右,径直往后面去。 过了一段甬道便看见一个空白牌匾的院子,白善道:“这是正院。” 大家推门进去。 这院子比他们现在住的常青巷后院要略大一些,大家呼啦啦的跑进去看,发现不仅正房大,配备的书房也大,甚至还有小厨房,可以说应有尽有。 而正院往后还有一个院子,只是比正院略小一些,也是五脏俱全。 再往后就是一个大花园了。 是真的很大,都比得上白善家在七里村的花园了。 要知道白善家在七里村的花园可是能跑马的。 进了花园,少年们顿时欢呼起来,尤其此时是春光烂漫的时候,百花盛开,即便这园子没怎么精心打理过,还杂草丛生的,但大家也觉得非常好看。 周立君更是狂奔了一阵,然后和妹妹高兴的道:“太好了,以后再到花园里玩就不怕总是碰到小姑和白善了,害我都不好意思去花园了。” 周立如也觉得好,“那样我们就能开出一块地来种菜了吧?” 周立君点头,“一定可以。” 满宝也很高兴,有这么大的宅子,那她可以买的花草就更多了。 周立学他们却已经撒腿往左右两边跑去。 刚才他们只走了中线,左右两边还有院子和园子呢。 推开那一道道相连的院门,他们才发现这宅子是真的很大呀,左边有一条长长的甬道一直连通到侧门,一条甬道上开了四个院门,一个院门连通一个院子,推门进去,里面基本都是小两进,一道回廊配个正堂,后面则是住的三间正院,两边是厢房,中间是个小小的院子。 这四个院子都有前后门,既可以互相连通,也可以关上门独成一院。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每个院子粗粗一看就是完全一样的,白二郎转了两个就头晕了,“我刚不是才进过这院子吗?” 他觉得这边不好玩儿,于是干脆直接从左边过甬门进了正堂,再从正堂去了右边。 那边的院子要宽敞些,却也有趣点儿,也是四个院子,但最前面一个却不是住人的,房间特意建得宽敞一些,他推开进去,发现里面是一排排空落落的书架,便知道这原来是书房。 左右两边的房子也比较宽大,不过里面是空的,除了一些坐榻什么都没有。 一群人跟探险一样把整个宅子都走了一遍,满宝看了一下系统内的时间,发现他们走走看看竟然过去了半个多时辰。 她都惊呆了。 白善越看心里越不安,忍不住悄悄去拉满宝的手,道:“你喜欢住大房子吗?” 满宝点点头,又摇摇头,“看着不错,但这么大,我每天逛完自己的家得花多少时间呀?”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454章 抢来的(给书友“满宝的理想”的打赏加更二) 宅子很大,大到周五郎都惊呆了,他逛了一圈后道:“这还租什么房子呀,住这儿就行了!” 周六郎也逛了一圈,然后道:“就是离外城有点儿远,我们出入不太方便。” 不过大是真的大,至今为止,他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宅子。 也不是没见过,七里村白善家和白老爷家倒是有这么大的,但大的是园子和院子,房间还真没这么多。 周立君摸了摸柱子上的雕纹,问道:“这宅子卖了得多少钱呀?” 刘老夫人就笑道:“这宅子不好买,但也不好卖,便是不住人了也只能放着。” 他们住的常青巷也在崇远坊内,不过位置不一样而已,一个在坊里的最里侧,一个则在坊内的最外侧。 这一边都是各世家的宅子,不巧,杨大人和唐大人家便在离这里一条街外的地方,一家往左,一家往右。 而这一整条街也才四户而已,可见这一个宅子有多大了。 别说周立君了,满宝都想把这宅子卖了。 不过刘老夫人说这宅子不好卖,周五郎便去打听了一下,发现还真不好卖,因为根本没人想过在这里买房子,也没人想过要卖房子。 他从牙人那里回来后和满宝道:“别想了,牙人说,那里的房子一般只会抄没和赏赐,根本没人会卖和买,咱搬进去住吧。” 满宝很舍不得常青巷的房子,“这里住着也挺舒服的。” 周五郎不以为然,“等你住到那边去,一个人占一个院子,过不了多久也会舒服起来的。” 满宝:“……我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吗?我会不会害怕?” 会不会害怕问他吗? 周五郎默默地和满宝对视。 但搬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好的事,尤其大家都还很忙,那边的宅子里虽有家具,但很多东西也没有,得一点儿一点儿的往那边搬,所以不急。 白善和满宝去京兆府里看那三个病人时才知道这宅子的来历。 杨和书答应了来给满宝他们做翻译,他会好几种胡语,因此看到高昌的三个高鼻深目的人,他一连换了三种胡语,终于找到了可以和他们交流的胡语。 于是他根据满宝的意思细细的问起这陨石落下的事。 虽然石头不是他们挖起来的,但那雕琢的工匠是他们的家人,当时石头落下的地点和情况,工匠和他们说过,所以他们还真知道。 杨和书还根据他们的描述画了一幅图,上面简单的标注了他们村落的位置和大概落地的位置。 他们当然不知道具体的地点,只能说,向着下午太阳的方向走多长多长时间,所以杨和书也只能大略的标注了一下。 看得出来,满宝他们似乎是想自己去找这东西,所以杨和书干脆再替他们问一下高昌的风土习俗,还有一些势力的情况。 可惜,他们都是以前皇室的奴隶,在此之前都没出过他们的那个集市,所以除了一些风土习俗,他们什么都说不上来。 三人,尤其是神志清醒的俩人都有些懊恼,觉得帮不上满宝的忙。 这几天他们身体好了许多,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也知道,他们的毒被这个小姑娘解了。 他们一直以为是诅咒的东西竟然是毒。 他们对满宝很感激,都想要报答她,可他们身无长物,说的话她都听不懂,实在不知道怎么报答她,只能道:“以后小神医要是去高昌,只要说话,我们便给小神医带路。” 杨和书转述了他们的话。 白善微愣,问道:“怎么,你们要留在京城吗?” 俩人一起点头,连躺着的人都点了点头,道:“京城很好,我们不想回高昌了,我们的村落是被诅咒的地方。” 虽然已经澄清了是毒,但他们依旧觉得他们的村庄是不祥的地方,尤其是想到这几年出生的怪孩子,他们更不愿回去了。 满宝和白善还有些惋惜,他们是恋乡的人,以为他们也一样,之前还担忧他们还需要很久才能回去呢。 杨和书见他们连连叹息,便道:“他们在高昌还是奴隶,虽然高昌大王子死了,但自有其他的贵族接手,他们回去过的也是苦日子,不如留在京城,就是做苦力,也比在高昌做奴隶要好。” 唐大人也点头,西域的奴制比中原可要严重许多。 杨和书突然想到了什么,笑道:“我听说你们要搬到大泽路去了?” 唐大人一愣,问道:“大泽路?” 杨和书便笑道:“你这两日忙着审人怕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将大泽路的别院赏了满宝,我昨日回家时听下人说我们家后面似乎新搬来了一家人,是京城的小神医。” 满宝道:“还没搬,只是我五哥他们把一些东西慢慢搬了过去,待我们有空后再一起搬。” 而且常青巷的院子他们可是付到了六月的房租,自然不急着搬了。 满宝问道:“杨学兄,为什么大泽路的宅子不好卖?” 杨和书愣了一下后问,“你要把房子卖了吗?” 唐鹤无言道:“你还真想卖了呀?就不怕得罪太子和赵国公?” 满宝:“……赏我的房子,我卖了还会得罪他们吗?” 杨和书便笑道:“太子不一定会将此事放在心里,但赵国公府不一定。” 他道:“赵国公家里有六个儿子,除了三个嫡子,还有三个庶子呢,大泽路的这宅子不一般,知道当年赵国公为什么要把这宅子送给太子吗?” 满宝和白善一起摇头。 杨和书便看向唐鹤,笑道:“你与他们说吧。” 唐鹤似乎对这些轶事很了解,立即撸了袖子道:“知道这宅子是怎么来的吗?” 不等俩人回答,唐鹤已经道:“是当年赵国公随陛下攻入京城后占的。” 先帝为什么忌惮当今功高? 就是因为当今不仅立了很多战功,当年京城也是他攻下的,当时先帝还在太原呢,太子负责三军的粮草,抽不开身来。 当今身为二子便身先士卒的攻入了京城,当时跟着他一起冲进来的人中,宿国公等是大老粗,只顾着往皇宫里冲,偶尔抢一点儿逃跑豪族的金银。 但赵国公是世家出身,见城内的人跑了这么多,干脆带着人占了好几座好的大宅。 唐大人笑道:“现在你们家这座大泽路的大宅便是当时赵国公占下的,而且先帝进京后没有收回。”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455章 来历 乱世嘛,自然是混乱得很。 哪怕皇族李氏也是世家豪门出身,但当年进京的时候也是闹哄哄的,各种案子不断。 抢功的,抢金银财宝,抢土地,抢女人,抢房子的太多了。 武将、世家、豪族之间各种争夺,甚至连皇室都亲自下场。 先帝大方,干脆将大部分宅子都回收,然后重新赏赐下去。 每一次改朝换代,皇城脚下的内城宅子里的主人们都要换一拨,就没几个是出钱买的,大多是抢来和赏赐来的。 赵国公当年抢了好几座宅子,有些送给了手下,有些则送给国库,由先帝又重新赐给各功臣,还有一座却遗漏了下来。 然后先帝又给他赐了个宅子,当今登基后又给他换了一座更大的,一直藏匿的这座宅子就这么被遗忘了。 一直到大贞七年,赵国公后宅不稳,赵国公酒后秃噜了嘴说要把宅子给三儿子,偏三儿子是庶子。 赵舅母不乐意了,跟赵国公打了一架后进宫找皇后哭。 当时碰巧皇后气疾发作,太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很看不过,不愿这些事打扰到母后,加上他和赵舅母的儿子赵四郎更要好,干脆就拉了赵四郎去找他舅舅,想要把这宅子给他抢过来,这样他舅母也没必要进宫来找他母后了。 结果他拉着赵四郎到这园子里,开头夸了一句这园子的梅花长得好,正要继续下一句“和表弟的气质倒和”时,那段时间正头疼的赵国舅似乎立即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当即就把这宅子送给太子了。 这崇远坊内就这一座宅子了,而他有六个儿子,除了嫡长还有五个呢,给了谁都不好,干脆给太子吧。 因为这处闹剧,当时赵国公还被御史弹劾了。 两个罪名,一是家宅不宁; 二就是媚惑太子。 赵国公也是行伍出身,本来他送太子宅子时就是摆脱家里的闹剧,太子也不是很想收的。 结果这一被弹劾,俩人狗脾气都上来了。 赵国公觉着,我送外甥一幢宅子怎么了,我要是乐意,十幢也送得。 而太子则想,我收舅舅的一幢宅子怎么了?怎么就是媚惑了? 于是一个硬是要送,一个愣是要收,他们舅甥两个倒是你情我愿了,但还跑到朝堂上对着人家御史冷嘲热讽一顿,最后把人家御史给气出病来,还被皇帝给找理由打发出京外放了。 于是这件事就出名了。 唐大人笑道:“赵国公儿子多,其中还有庶子,他们可不是所有人都和太子一心,大泽路这宅子不错,以后赵国公要是分家,除了嫡长子外,其他人肯定是要分出去的,这住的地方就很有讲究了。” 因为这宅子,赵国公府里好几位公子都对太子有意见,要是知道满宝接了赏赐,转身就要往外卖,心里一定生气。 京中的权贵,世家,勋贵和庶族寒门官员都有各自聚居的地方,你住在哪儿,便代表你是哪一片的,有时候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微妙。 比如以宿国公为首的勋贵,他们便住在崇远坊的隔壁永崇坊里,离得也不是很远; 当年陛下为了恶心魏知,给他赐宅子时特意赐在了宿国公府的隔壁,一个大嗓门和一个谏官刚好一处,气得魏知后来自己跑到安乐坊里租了一个宅子住着。 朝中庶族寒门出身的官员就爱聚在安乐坊里住。 后来还是魏知的儿孙多了,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加上那口气也咽下了,这才回了陛下赐的宅子里住,但那也是这两年的事,那宅子愣是空了七八年。 而权贵,比如公主府,王爷府之类的则分散在长乐坊、兴宁坊几个坊市内。 崇远坊则多是世家居住,除此外还有光德坊一带,反正就是人以类聚,太子把这宅子赏给满宝,也不知道是为了提拔她,还是为了恶心他想恶心的人。 唐大人没少去常青巷里他们家做客,知道他们家人自由散漫,没那么多讲究,因此笑道:“等你们搬了进来,不必请很多人上门暖房,就请你们认识的一些人,大家自在的吃吃饭就好。” 杨和书也点头,“到时候给我们下个帖子。” 他也觉得满宝他们此时不宜和坊内的人家走得太近,对他们将来的影响不好。 世家都重规矩,但规矩有时候不是那么好守的。 白善深知这一点儿,虽然陇州的记忆不多了,但他也隐约记得一些小时候规行矩步的事儿。 进了京城后刘老夫人没有让他过去同住,其实也是不想约束他的意思。但其实现在刘老夫人已经宽容很多,要是在陇州家族聚居在一处,白善进出不可能只跟着一个大吉。 满宝知道这宅子卖不出去了,便也开始积极的筹划起搬家的事来。 当然,她忙,大家也都没空,因此也只能下午白善他们下学后才一起去大泽街里整理。 满宝是主人,因此大家推让一番,她就决定住在主院里。当然,她不是一个人住的,她邀请周立君和周立如一起住。 姐妹两个欣然答应,于是也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占了。 庄先生看了一圈,觉得自己住在前院的书房最好,那一整个院子,正院为书房,左右两间都很宽敞,完全可以选出一间来做卧室,另一间还可以做成茶室和上课的地方,这样既宽敞,也惬意,生活也方便些。 于是,大吉有空的时候就开始往那边搬床和一些架子之类的东西,全是他们之前买的。 满宝还邀请刘老夫人和白家兄弟一起住过去。 满宝道:“人太少了,宅子这么大,人多了住着才热闹。” 她道:“好在里面各个院子都有小厨房,门一锁就是独门独户,大家各自过各自的也行。” 周五郎他们是没什么意见的,因为他们哪怕住进去了,吃的也都是在饭馆里吃,一点儿也不操心。 周立学他们自己也会做简单的饭菜,反正只要有米有菜,老周家的孩子是不会饿着的。 白二郎却傻眼了,问道:“那我和大哥怎么办,我们可不会做饭。” 刘老夫人听他们已经开始分派谁哪天做饭,谁哪天洗碗,便忍不住道:“你们时间紧,每日除了读书还要学医抄书,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忙碌这些?” 她笑道:“厨房的事还是交给我吧,以后还是一处吃。”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456章 心态 刘老夫人见他们毫无章法,便干脆给他们接手,偶尔周立君、周立如和满宝有空了,她还会把她们带在身边教一下该如何理家。 有时候周五郎都忍不住站在一旁跟着听。 世家的处世智慧是几百年累积下来的,自有他们的规则,刘老夫人不觉得他们都要遵守,但大面上也不要出错。 至少在与人交往时,遵守一定的规则,不仅能让别人,也能够让自己舒服。 周立君对这种事很感兴趣,竟意外的听得很认真。 一边照着刘老夫人的意思各自选了房间和摆放器物,一边听刘老夫人说以后要怎么和坊里的邻里来往,大家慢慢将常青巷里的东西搬到了大宅里。 周五郎和周六郎他们也占了一个院子,各自选了房间住下,不过他们不常回家,还是主要住在饭馆那边,所以特意选了一个距离侧门近的院子。 周立重选择和他们同一个院子,还顺手帮不在京城的周立威占了一个房间。 周立学和周立固则拉着白叔平占了他们后面的一个院子,白善则决定和白大郎和白二郎一起住,主要是他们一起看上了靠近花园的那一个院子,距离正院也近。 每一个院子都有空下来的房间,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把院子占完,还空下了两个院子呢。 刘老夫人之前把不少人手都打发去了京郊的庄子里和回陇州,留下的下人并不是很多。 她本想买些下人的,但一看到凑在一起读书的满宝和白善,她不知想到了什么,便按压下了这个想法。 她抽空问满宝,“大门上的牌匾你想好了题字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便叫周宅吧。” 刘老夫人笑着颔首,“那你就快叫人题了字来,我让人做好牌匾挂上去。” 满宝便去找庄先生。 庄先生的字写得还不错,倒也不吝啬,直接给她写了两个字,刘老夫人就让人拿着去请人制作牌匾。 她既然已经决定跟着借住进去,自然不再扭捏,干脆开了箱笼,又拿出了钱出去买了不少东西,开始把他们选好要居住的院子布置起来。 各屋里需要的屏风,窗帘,床帐,还有灯具和蜡烛等,还有亭子和一些敞轩里需要的竹席,坐榻等…… 周五郎他们之前进去看时并不觉得这大宅还缺什么,里面桌椅板凳都有,也有床和柜子等。 有的屋里甚至还有大屏风,他们只要往里搬点儿被子和木盆之类的就可以住了不是吗? 谁知道刘老夫人一接手,他们才知道,这屋里原来缺这么多东西吗? 郑氏管家一向省心,这会儿也斗志昂扬起来,刘老夫人精神不济时便是她去大宅里盯着。 等所有需要住人的房间都整理好,缺少的东西也一一补齐,大家再进去看时,纷纷张大了嘴巴。 周立君伸手摸了摸她屋里新添置上的兰花屏风,小声感叹,“这么多东西,花费的钱都能置办一个宅子了吧?” 周五郎也这么觉得,尤其是看到一个灯架上放了无根蜡烛,廊下的每一个灯笼都很精致,更别说各个屋里还添置了一些瓷器和摆件了。 想到这是满宝的未来婆婆,莫名的有些心虚呢。 满宝没关注这些,她觉得大宅被刘老夫人和郑氏整理过后就好似变了一个样儿一样,特别的好看。 于是她大方的把之前得到的赏赐都拿出来,让刘老夫人全摆到各屋去。 刘老夫人倒也不客气,让人将那些绸缎布料都收到满宝的屋里,或是放到她隔壁的侧屋里。 她笑道:“正房的侧屋没人住,那一般是给孩子住的,我让人给你改了,以后你得到的一些赏赐可放在里面,还有衣裳多了,也可放在那边,我都让人给你做好衣柜和架子了。” 至于那些瓷器和摆件,她多是放到了堂屋的多宝架上充门面。 然后还开了自己的箱笼,从里面拿出些字画来挂上,整个大宅瞬间不一样了。 白善看了看,把姜先生送他的字也挂了出来,就挂在书房里。 郑氏一边盯着人把常青巷那边的书都搬过来摆好,一边悄悄的和婆婆道:“母亲,满宝这么厉害,以后她嫁过来了,我们上哪儿买这么大的宅子配她?” 刘老夫人见她忧虑便笑道:“你儿媳妇厉害不是好事吗?放心吧,善宝也厉害着呢,他们现在还小,将来必会离开京城往别的地方去,京城这儿不过是一处停留之地罢了。” 刘老夫人之所以决定答应满宝住进来,正是因为那天她去常青巷看两个孩子时,看到他们凑在一起看杨大人画的高昌简图,当时白善目露羡慕,语气钦佩,“我才知道杨大人竟会这么多语言,听说连建安州那边的高丽语言都会呢。” 满宝小声的问他,“你要学吗?” “我正在国子学里找会的博士,刘博士倒是会,但他不喜欢我,我不打算找他,听说四门学的赵博士也会,我打算找个时间去拜访他。” 当时她站在不远处看着俩少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便知道他们将来还有许多需要学习,需要去游历的地方。 这里不过只是他们的一个停留之地。 除非白善将来出仕后又回到京城任官,不然他都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纵观朝中各位大臣,谁不是起起伏伏,外放和回京交替,有谁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的? 所以并不需要太过在意住的地方,她道:“将来满宝跟着善宝,以善宝之能不会让满宝受委屈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家风,让他们不至乍然富贵便失了分寸。” 刚进入大泽街,宁愿低调些,也不要高调失了风度和心态,让人取笑。 其实不仅周家,就是她都有些紧张的。 白家虽是世家出身,但就是嫡支也很少再接触京城这边的豪门世家了,更别说他们这些旁支了。 刘老夫人只能每日都提醒自己,只要循礼就好,一开始总是难的。 刘老夫人忐忑,但完全是乡下人进城的周家却一点儿也不忐忑,他们跟这边的城里人不熟,根本没想这么多。 搬个宅子而已,回头跟邻居们打个招呼,他们该干什么去还是干什么去,哪儿有空想这么多呢?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 第1457章 乔迁 庄先生也一直留意着,发现老周家的人适应得特别良好,每天一有空就往那边搬东西,谈起和邻居们的相处,周五郎道:“回头给他们送点儿腌菜之类的就差不多了。” 周立君也道:“四叔快来了,肯定会带大伯母带的腌菜,到时候分成一个个小坛子,每个人家分一坛就可以了,先生您放心吧,我们一定把礼物准备好。” 庄先生:…… 至于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干脆直接就不操心,他们除了学习和关注朝堂上的事,这种事为什么还要操心? 说是邻居,但邻居家也好远,话说,他们的邻居是谁? 倒是白大郎还紧张些,还没搬过去呢,他便有些不安,“先生,若是邻居上门做客,我们要怎么招待人家?” 主要是一个宅子里住了三家人,这可怎么说呢? 庄先生便摇了摇头后道:“和你师弟师妹们学一学,你看他们就从来不操心这个。” 白大郎:……那不是因为他们没想到吗? 反正,不论担心的还是不担心的,反正他们用了几天的时间大致整理好房屋,于是选了一个好日子,各自请假后就把东西往里搬了。 这几天,大部分东西都搬了过来,还留在常青巷的是他们惯常用到的日用品而已,把这些东西一搬,再各自归拢一下就成了。 满宝住到了正房里,这个房间更大,连床都比较大。 她高兴的在上面打了一个滚,然后就跑到另一边去看刘老夫人给她布置出来的小书房。 不错,这次她的小书房是在她的房间里,靠窗还有一个木榻,上面放了小矮桌,她要是不喜欢坐在书桌前写东西,坐在木榻上写也不错。 主要是这个窗是后窗,推开窗,后面是一丛月季,此时几株月季树上已有了花苞,过一段时间就要开放了,特别好看。 往远处看,便是大花园。 为了以免蚊虫进来,刘老夫人还给她弄了个纱窗帘,夏日里放下,既可以防蚊虫,又可以吹风,惬意得很。 白善他们的房间都没这么精致。 等人都住进去,刘老夫人这才开始安排各处的下人。 不仅老周家的人,就是白善他们也不习惯让下人贴身伺候,因此她只往大门那里放了两个门房,其他人则在各处当值,主要还是做打扫和照顾车马的工作。 因为宅院太大,各个小院子离大厨房有点儿远,平时要用热水时需要到大厨房里抬。 大家又不喜欢用下人,因此他们便在小厨房里准备了锅,打算自己烧热水。 最方便的反倒是满宝他们了,因为他们住在正院里离厨房不远,一大早依旧是自己端着木盆去厨房里打温水洗脸。 这是他们住在大宅里的第一天,满宝洗了脸后便忍不住掐着腰大喝一声,然后去邀请周立君和周立如,“一会儿我们去花园里打拳?” 周立君拒绝了,“我吃了饭就要去饭馆了,四叔这两日应该就会到,我们都搬过来了,大哥得去城门那里看看,别让他走岔了路。” 周立如也拒绝了,“今天大掌柜要抽查我背的书,我昨晚背下来了,但还不怎么熟,我得趁着早上脑子清醒再背一背。” 满宝便梳洗好自己去了花园,她找了个空地,便自己蹦跶起来。 白善见她打着怪模怪样的五禽戏,便道:“你要跟着我和大吉一起学剑吗?” 满宝摇头,“不要了,还得扎马步,好累的。” 等运动完,大家便一去聚到堂屋里吃早饭,庄先生拿出一垒请帖给他们,道:“照你们给的名单,暖房的帖子都写好了,就定在四月十九这一天,你们正好休沐。” 发帖子这样的事自然就交给他们了,谁让请的都是他们的朋友呢? 庄先生也请了几个朋友,他的帖子他自己去发,正好他今天要出门去玩儿,顺便就给他们带去。 满宝找出给太子的帖子,迟疑道:“这个真的要给吗?” 白善道:“给吧,他来不来看他自己,这宅子是他送的,我们乔迁却不能不给。” 满宝便塞袖子里,打算回头让刘医女给带到宫里去给吴公公。 自从不用进宫以后,满宝教导他们的时间就变多了,现在郑辜和刘医女都可以跟着她一起坐堂开方了,虽然用到他们的方子时候还是少。 满宝请的人并不多,除了她的三个弟子,也就只有济世堂里的大夫和傅文芸了。 杨大人和唐大人那边都是白善去送的帖子。 大家邀请最多的还是国子监里的学生。 周立学他们也将自己的同窗邀请来,所以也拿走了不少帖子,大家吃过早饭便各自散去了。 郑大掌柜收到满宝的请帖,忍不住感叹,“这才一年的功夫,你都住到崇远坊里去了。” 满宝疑惑的抬头看他,郑大掌柜便笑道:“没事,就是觉着这心有点儿酸,不过酸着酸着就习惯了。” 一旁喝茶的丁大夫差点把茶水给喷了。 其实没有几人想到太子会把崇远坊的宅子送给周满,那儿住的多是世家。 大家住的地方里突然住进一个庶族,虽然是个神医,但感觉也很奇怪。 不过,没人能表示有意见,因为这是太子送的,又不是皇帝赏赐走的国库或内库礼单,私人行为,大家便是有意见也只能憋着。 而且,周家开始往里搬东西时广平王也进京来了。 于是一直搁置的案件被重启,那段时间朝中天天打架吵架,大家也就没心情关注周家搬家的事了。 等留意的时候,听说白家也跟着一起搬了进去。 大家的心情一下便好受了些。 虽然两家还未正式结亲就住在了一起,但亲戚借住是常有的事,在世家豪门里也是见怪不怪的。 白家好歹是世家出身,有他们盯着,周家应该不会做失礼的事吧? 和周家是邻居的张家及杜家默默地想。 结果人周家根本没留意邻居们的想法,周五郎他们前一天搬进去,第二天就得赶紧回饭馆里开门迎客了。 铺子关一天,他们就损失一天的营业额有木有? ☆.第1458章 相遇(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 白善将请帖给殷或,殷或笑道:“我父亲给我四姐和五姐定了婚期,六月就要出嫁了,听说这次满宝还请了刘焕的妹妹?她们也想出来玩一玩。” 白善便笑道:“满宝没请她,是刘焕说他妹妹想跟着一起去玩,我想着她们和满宝也认识便答应了,你姐姐们要是想来,你也可以带上她们一起。” 他笑道:“若要帖子,明天我再带一些来。” 殷或便点头,“好。” 请帖辗转送到太子手里,太子只看了一眼便丢在一旁,扭头和已经小腹微隆的太子妃:“你准备些贺礼,十九那日着人给她送去贺喜就行。” 太子妃笑着应下。 有他们送的乔迁礼,周满在崇远坊里便算是站稳了脚跟了。 满宝和三丫回到大宅时,正巧有人把做好的匾额送来,刘贵正站在下面盯着人把匾额挂上去,看到满宝立即过来行礼,“满小姐,您回来了。” 满宝点头,看了看后道:“先生写的字真好看。” 刘贵连忙笑着应是。 就在他们在为乔迁宴忙碌时,朝中的定论也下来了。 侯集被判绞刑,皇帝到底念了旧情给他留了全尸,并放过了他的妻儿,没有诛族,而是把他的妻儿都流放到岭南去,三世不得回京。 恭王和广平王都被申饬,尤其是广平王,不仅被缩减了封地,还被立即赶出京城去,无诏不得再入京,甚至他留在京城里的人也都被赶了出去。 他身边好几个幕僚都被抓了,直接判了斩刑。 连他的岳家也受到了牵连,被问罪不少,他的生母敏妃娘娘被降为才人,搬了宫殿。 皇帝似乎是真的生气了,第一次对儿子的处罚如此之重。 就是恭王也没讨好。 虽然查出针对太子的这四起案件都与他无关,但他后来收到侯集的书信,已知毒石是他所投,却没上报。 哪怕他扣押了对方的人,狡辩说是要亲自押送回京。 但皇帝算了一下侯集第一拨派出去的人的时间,他很难相信恭王是真心想上报的。 皇帝都有此怀疑,更别说群臣了。 哪怕皇帝重罚了广平王,以魏知为首的诤臣也不愿放过恭王。 这一次,便是恭王的舅舅赵国公都没说话了,于是皇帝只能下旨申饬恭王,暂时将人关押在宫里。 但没有问罪。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虚,皇帝力排众议强硬的同意了太子崇文馆招贤纳士的提议,还一连给他勾选了好几个人,都是平时和太子走得比较近的几个人。 太子看到皇帝勾选出来的名单,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如此,之前拉拢的人半数都被收拢了。 日后就算事发,也有了借口了。 朝中的判决才下来,白善他们立即就知道了,于是满宝也知道了。 满宝完全是吃瓜群众的状态,还是白善看不过,撞了她肩膀一下,提醒道:“你忘了,你也是受害者之一。” 满宝:“……哎呀,你不提我都忘了,那他们有没有补偿给我的东西?” 白善:“侯集就要行刑了,广平王现在已经出京了,你要找谁要补偿?” 殷或坐在他们的对面捧着一杯热茶喝,笑道:“我父亲说,请功的折子已经报上了,你的名字也在上面,或许陛下有所赏赐也不一定。” 满宝惊喜,“真的?” 殷或点头,“我父亲说,这次案子能破唐大人是首功,然后就是你了。” 满宝一脸迷茫,“我有什么功?” 白善也迷茫,“是啊,你有什么功?” 殷或笑着摇头,“这我就不知了,父亲也不过提了一嘴而已。” 他放下茶杯,正好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楼下路过的车队,他有些疑惑,“满宝,那不是你四哥吗?” 几人一听,立即趴到窗口往下看,正好看见胡子拉碴的周四郎一脸憔悴的赶着一辆车从他们窗前经过。 满宝忍不住大喊,“四哥!” 周四郎闻声抬头,看到满宝立即眼睛大亮,眼泪都快要飙出来了,“满宝啊——” 满宝都听出他的哭声了,她立即跟着心一酸,半边身子探出身子问道:“四哥,你是不是受委屈了?” 白善已经起身放下一角银子,直接拉着满宝下楼。 周四郎也拉停了车,后面跟着的三辆车也一起停下,他直接把车丢给三子,直接跑了上来。 兄妹两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大唐绿帽王
阴影帝国
老师,喘给我听
修仙有劫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赘婿
御用兵王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