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181章

第181章

,只是庄先生觉得不能让他们太懒散,加上里面要放他们三个的小书桌,位置有点儿窄了,便让人把那张木榻搬了出来。 后来一直放在白二郎的房间里。 殷或便心动起来,他也只迟疑了一下便让长寿回去告诉家里他今晚不回去了。 长寿当然不敢丢下他一个人回去,于是去前院让车夫回去,他则留了下来,还紧跟在大吉身边躲着殷或,生怕他家少爷一定要他回去。 殷或不是很留意他,自觉吩咐下去给了家里交代后便去了向铭学的房间,和白二郎坐在一起和向铭学说话。 就算此时他已经知道白二郎写的那传记只有五分真,剩下的五分全是自己润色加工,他对向铭学也佩服得很。 他热心的问了一下向铭学的复健情况,知道他的好几根脚趾都能轻轻地动一动了,便也跟着开心不已。 但殷家的氛围就没那么开心了。 得知殷或要在外过夜,殷老夫人便皱紧了眉头,忧愁不已。 殷礼收到消息后面色平静的让人摆饭,扶着殷老夫人往饭厅去,“母亲不用担心,常青巷有周小神医在,或儿在那里比在家里还平安些。” “到底不是自己家,多有不便的。” 殷礼不在意,他行军打仗时睡过野地,啃过草根,再不便能有在野外的时候不便吗? 不过他没说出来,只是一脸沉静,态度很是坚决,他是不会派人去把殷或接回来的。 “少年人嘛,说到开心处与朋友彻夜交谈是常事。” “对别人来说是常事,但对或儿不是呀,”殷老夫人道:“他的身子可受不住熬。” 殷礼还是一样的话,“常青巷里有周小神医,她肯定会劝阻的,或儿很能听得进她的建议。” 殷老夫人:…… 最后殷家还是没派人去接殷或回来,甚至殷老夫人叫人给常青巷送点儿吃和衣物过去都被殷礼拦住了。 殷礼觉得这样很不礼貌,会给人一种你们家在怠慢我儿子的感觉。 所以殷或没有受人打扰的在常青巷里吃了一顿很平淡的晚食,庄先生对他的留宿表达了欢迎,然后饭后他们到书房学习时,他顺手也指点了一下他的课业。 殷或抬头看了白善他们一眼,见他们正低头写作业,庄先生每个桌子都走过,指点过他们的作业后便背着手回自己的位置上看书。 他总算是明白,为何白善在国子学里的进步会这么快了,因为他下学以后还有先生教呀,他家就没有。 白善把作业做完,先奉给庄先生检查点评过,这才摸出杂书来看。 满宝第二个完成她的作业,同样被点评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摸出一张空白的纸来忧愁的思考。 她在想,到底要怎么教刘医女才好呢。 在今天之前她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她手上有什么病例就教什么呗,平时再学一些诊脉,时间久了自然就学会医术了,她自己就是这么学的。 可今天检查过刘医女的针灸术后,满宝觉得不能这样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因为她虽然现实中是这样学医术没错,可在系统里,她可是有跟着莫老师系统的学习医术的。 仔细想想,庄先生教他们,头几年也都是教的一样的东西,这两年才变得不一样的。 那要从哪儿开始教刘医女呢? 满宝忧愁不已。 白善做了两个笔记,抬头见她撑着下巴在发呆,就悄悄看了一眼庄先生,见他拿着书正在看,没留意这边,就悄悄伸脚踢了一下她,小声不满的道:“我在给你找资料,你怎么在发呆?” 满宝道:“这不是在发呆,是在思考。” “别思考了,你先查资料吧,我从藏书楼里借回来的书,你赶紧看了,我过两天还回去再借出两本来,”白善道:“下个月我就要年末考了,要加急复习功课的。” 满宝便将没有头绪的思考放到一边,翻出他给的书来看,不过她还是表达了一下不满,“你踢疼我了。” 白善:“不可能,我脚下留情了。” “这是冬天啊,本来就容易疼。” 白善:“但你穿的也多。” 和白二郎坐在一起的殷或愣愣的看着对面的俩人,白二郎见他半天没反应,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后又低下头继续写作业,和往常一样,他的作业总是最后完成的。 他不在意的道:“别看了,他们再吵一会儿就不吵了。” 殷或好奇的问,“他们常这样吗?” 白二郎“嗯”了一声道:“从小就这样,三天两头的打架,我都不能理解他们,这有什么好打的?” 好似他从不跟他们打架一样。 ※※※※※※※※※※※※※※※※※※※※ 作家的话 这名字,我都不好意思打上去了,书友给自己取名这么随意的吗 PS:明天见哟 ☆.第1284章 位卑 第二天,殷或和他们一起去上学儿,现在他的身体好了许多,虽然药还是不断,隔上一段时间就要扎针,却不会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倒下,虚弱得下不来床了。 今日满宝也忙得很,她得先去李府看韩五娘子,检查过伤口后,她正式道:“好了,伤口已经愈合,可以放松些了,但还得小心谨慎一段时间,尽量别碰水,等你出了月子,这伤也就算是彻底好了。” 韩五娘子松了一口气,问道:“那我能见人了吗?” 这段时间她都没见人,除了李嬷嬷能抱着孩子进来看她,就只有一个丫头和她大姐能进屋了。 因为满宝说得恐怖,韩李两家都没人敢进屋看望韩五娘子。 满宝严肃着一张小脸道:“还是修养为主。” 但她也没说不能见,毕竟产妇的心情也很重要。 她道:“得注意干净,所以别凑太多热闹。” 韩五娘子显然也听人转告过满宝的“外邪论”了,身子抖了一下后连连点头。 不过禁令松了,韩五娘子也的确放松多了,虽然她没有呼啦啦的让亲朋们进屋,但一天总算能多见几个人了。 碰到要来看她的人多,她就会让人抬来一个巨大的屏风挡在他们中间,自觉能把外邪给挡住。 还别说,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至少满宝隔了两天再来看她时,没发现她伤口恶化。 看完了韩五娘子,满宝便进宫看太子去了。 离开的时候,照例是吴公公把满宝送出宫,满宝便趁机提了一下找人练习扎针的事儿,为了让吴公公放心,满宝保证道:“他们三人扎针时我会盯着的,绝对不叫她们把人扎坏了。” 太子给刘医女和萧医女找的练手的宫人还是吴公公负责的呢,他笑脸僵了一下便问,“先头给刘医女她们找的那些宫人……” “我问过刘医女,都是新进宫没多久的人,身上没什么大毛病,有些穴位扎了不好。” 吴公公心头一动,小声问道:“听周小神医的意思,这是打算按症扎针了?” 满宝无言道:“当然要按症扎针了,胡乱扎,把人扎坏了怎么办?” 吴公公眼珠子便一转,笑道:“是,周小神医说的是,那您是单要宫女呢,还是……” “都要。” 吴公公便试探道:“可刘医女和萧医女是为了给皇后看病才……” 皇后是女的,所以吴公公先前给刘医女她们找的宫人也都是宫女。 满宝却道:“但刘医女是奉命跟在我身边学习医术的,男人身上的穴位自然也是要学的。” 吴公公就表示明白了,他笑道:“周小神医放心,咱家明白了,一定给你把人找齐了,您看这扎针的时间……”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得准备准备,这样吧,明儿我要休沐了,那就从大后天算起吧,每日申时到酉时,你看是我们进宫,还是你们出宫?” 吴公公立即道:“这么些人出宫有些麻烦,恐怕还得劳烦小神医进宫。” 满宝表示没问题,只是道:“刘医女和萧医女出入宫中没问题,但我身边还有个药童叫小芍的……” 吴公公立即笑道:“小神医进宫看诊,带个药童是常事,回头咱家和宫门打个招呼就行了。” 满宝点头。 吴公公继续问道:“那这看诊的地方……” “随便找两个连在一起的屋子就行了,或是找一个屋子也行,只是里面最好用屏风和帘子隔开成几个小间,再摆上些木榻就好。” 吴公公便心中有数了。 “可需要什么药材吗?” “人还没看过,可不确定需要什么药材。”不过满宝自己也有些疑惑,她问道:“我开了药,你们能去太医院抓药吗?” 吴公公便笑道:“小神医说笑了,咱这些贱人怎敢拿着方子去太医院抓药呢?” 真去抓了,像他这样贴身伺候的人恐怕就要被休息一段时间,更别说那些无权无势的内监宫女,一旦身上带了药味儿,轻的会被调到更差的地方,重的会被送到皇庄或防疫所,那才是要命呢。 但扎针就没这些烦恼了,针扎在身上可一点儿味道也没有,而像他这样的人,若是检查出来毛病,还能偷偷拿钱从太医院里买一些药来,不当值的时候吃一碗,多少还是有点儿用处的。 吴公公心里盘算着,决定把自己安排在第一个看诊。 吴公公笑眯眯的把满宝送到宫门口,看着她坐上马车后离开,这才转身带着小内监回东宫。 小内监见没人了,立即追上去,“师父,周小神医扎针是只给我们东宫扎,还是整个宫里的人都算?” 吴公公瞥了他一眼道:“臭小子,你想干嘛?” 小内监不好意思的笑,“师父也知道,我有个同乡,跟我同一年进来的,在朱明门那儿当差,前儿他扫园子时摔了一跤……” 吴公公沉默了一下后道:“也不知道周小神医他们看诊的速度怎么样,且把他列成第二批吧,能不能看上就看他的运气了。” 小内监明白,也不敢深求,能被列到名单上,他已经很感激不尽了。 满宝出了宫就直接回家去了,马车才进巷子,她就听到她家挺热闹的。 她跳下马车,见她家的大门大开,便好奇的走进去,正看到周四郎和三子他们几个一趟一趟的往家里搬东西。 满宝很好奇,凑上去看了看后问,“四哥,这箱子里是什么?” 正指挥人抬东西的周四郎吓了一跳,回身没好气的拍了一下她脑袋道:“你吓死我了,走路没声儿啊,这都是我和人买的皮毛,打算运回益州城挣钱的。” 周四郎很得意,然后翻出一个包袱来塞给她,“对了,这里头有几张狐皮,给你拿去做狐裘的,我看京城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都披着这个东西,你也做一件披上。” 满宝道:“我有了,皇后送的,还是白色的呢。” 她打开看,发现周四郎给的狐皮颜色有些参差,且多是灰色的,便觉得也不错,至少耐脏。 谁知道周四郎一听说她有了,还是难得的白色狐皮,立即从她手里拿过包袱,“那感情好,你既然有了,那这几件也拿回去卖,我跟你说,益州也冷得很,这些东西肯定好卖。” 他先前还有点儿心疼来着。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1285章 押你 满宝抱着包袱不舍得给他,周四郎很坚决的拉了过去,他道:“狐裘一件就够了,冬天也没多长,眼见着就要过年,翻过年就不怎么冷了。” 满宝听见,也不是非得要这狐皮,但还是忍不住道:“益州比京城可暖和多了。” “可人家也比我们家有钱呀。” 满宝叹息一声,不和他抢了,只是看了一下院子里堆的东西,好奇的问,“所以四哥你要回家去吗?” “没错,”周四郎理所当然的道:“本来我是要来替老五的,但我这不是带了三子他们来吗,总不能把他们随便丢在京城,所以接了别的活儿,我看老五现在管着饭馆也挺好的,我就带着三子他们在外面接点儿别的活儿。” “而且家里山上种的药材越来越多了,今年家里还种了二十来棵枣树呢,这么多药材都要人运出来买,我肯定要往返家里和京城,管饭馆也不合适。” 总之,周四郎的理由很充分,满宝也被说服了,但周五郎没有。 得知四哥又要回家去,而他还要留在京城,他不开心了,“我得回家呀,我媳妇还在家里呢,本来就说好了,我来半年,你来半年,怎么能出尔反尔?” 周四郎道:“从家里到京城,路上好走都得走上九天十天,这种天气可能要走半个月,一年来回两趟,你不嫌耽误功夫呀?” “我媳妇孩子还在家里呢,我都半年没见着他们了。” 周四郎恨铁不成钢,“你能不能别总想着媳妇孩子?多想想挣钱的事。” 周五郎不赞同,“你才从家里出来当然不想了,而且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媳妇孩子……还有爹娘?” “你有本事把爹娘放在你媳妇孩子的前头。” 周五郎就扭头和满宝道:“满宝,你看他胡搅蛮缠。” 满宝也想爹娘了,于是很理解五哥,于是安慰他道:“没事五哥,等白善他们考完试我们也回家过年了。” 周四郎迟疑了一下,“宫里会放你走吗?” 满宝不在意,“没事,皇后的病都稳定了,太子的病又不是急症,到时候给他开了药方,再让刘医女她们定时去给他们扎针就行了。” 周四郎听她说的这么轻易,相信了。 周六郎却忧心道:“那铺子怎么办?” 周五郎想也不想,“关起来呗,我们先回家过年。” 周六郎不舍得,“过年生意很好的。” 周四郎就道:“你们兄弟两个的性子中和一下就好了。” 一个不是那么念着媳妇,一个不是那么念着往外跑。 满宝就道:“四哥,你要是有三哥一半的老实就好了。” 周五郎:“没错,三哥要是有你一半滑头那就更好了。” 周立重几个小的坐在一旁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着几个叔叔小姑拌嘴,一点儿也不往心里去。 但满宝却想起来了一些事情,“四哥,这么多的皮毛,你哪儿来的钱?” “我们运来的两车药材全卖了,还有爹娘让我带上京城给你的银子。” 满宝还在心算,一旁记账的周立君已经拉过算盘拨了好几下,然后抬头对满宝道:“小姑,这中间还有一千两的差额呢。” 大家立即齐刷刷的抬头看向周四郎。 周四郎目光游移了一下后道:“剩下的皮毛是赊的。” 周五郎捂住心口,颤声问道:“人凭什么赊你?” “我打了借条的,他们也知道我们家在京城有铺子,”周四郎看向满宝道:“所以我的意思,六郎既然不是很想回去,那就留下来看铺子吧,到时候多请几个帮工也行。” 周六郎立即看向满宝,“满宝你看,四哥把我押给胡商了。” 兄妹几个压着周四郎就要揍,周四郎就叫道:“我们一定能挣钱的知道吗,皮毛在益州好卖!” 周五郎也是做过采买的,对行情很了解,压着他问,“皮毛在京城也不缺销路,胡商为什么愿意赊给你?你给了他们多少利钱?” 周立重都忍不住道:“四叔,冬天的路可不好走,要是限定了时期,误了时间,赔钱事小,失信可就是大事了。” “哎呀,我那么笨吗?”周四郎推开压在他身上的周五郎道:“赊欠的这一千两既是他们的货钱,也是给我们的定钱。” 他道:“这些胡商很喜欢茶叶,知道我们绵州和益州有茶叶,所以和我定了茶叶,我们连价格都谈好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迟疑的松开了他,周四郎自得的道:“所以你们看,我这一来一回做了两笔生意了,一点儿也不亏。” 周六郎还有些迟疑,“万一明年你收不到茶叶怎么办?” “呸呸呸,你可别乌鸦嘴,”周四郎道:“我在益州的时候也给茶商们扛过茶包的,我知道他们的茶叶都是哪儿收的,明年我比他们早去,不信收不到。” 满宝在百科馆中的一些话本中看到过类似的介绍,据说远古时期,草原上的人因为总吃肉,缺少菜蔬,所以身体缺少维生素,总会有腹胀,饮食不畅的病,但有了茶叶就可以很大的减缓这种病情,人也会长寿许多。 满宝:“他们是不是对茶的种类没要求?” 周四郎:“对呀,只要是茶就行。” 满宝就呼出了一口气,对周五郎和周六郎道:“没事,四哥真的收不到茶叶也不要紧,里长他们平时吃的茶叶也行,到时候附近几个村子多收收也就差不多了。” 想到那茶的滋味,周五郎和周六郎脸都苦起来了,一脸的不相信,“那么苦的茶,谁会喜欢呀?” 周四郎都很怀疑。 满宝却笃定的道:“就跟四哥不会讲究他们给的皮买一样,他们也不会讲究四哥给的茶的滋味的。” 周四郎可不认这事,“谁说我不讲究的,这皮毛我可是很认真的挑选了的,好多皮子很烂的我都挑出来了。” 而此时,就在他们周记饭馆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里,几个身着皮子的胡人挤在火盆边上烤火,一边烤一边道:“没想到我们的皮毛还真卖出去了,那周四也不讲究,好些皮上有洞的他也都要了。” ※※※※※※※※※※※※※※※※※※※※ 作家的话 同仁堂的养阴清肺丸,我对着说明书研究了好久,我终于可以确认,真的是一次要吃60粒,60粒,我的天啊…… PS: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1286章 诱惑 这话一出,旁边一人便拍了一下脑袋,生气道:“以后这话少说,我们的皮毛本来就不好卖,你还总在一旁说这块皮子坏了,那块皮子不好,以后周四都不买了怎么办?” “我现在就担心一点儿,那周四真的有茶叶吗?” “肯定有,我听说蜀地可多茶叶了,就是那些茶商看不起人,嫌弃我们部落小,不肯把茶叶卖给我们。” 商人当然不会嫌弃他们部落小,而是嫌弃他们给的钱少。 可皮毛卖不出去就没钱,而那些专门走皮毛生意的客商把他们的皮毛价格压得很低不说,有一点儿瑕疵的都不要。 而周四郎呢,他身上的钱少,会和这些客商、胡商碰上还是因为他带着三子他们去接济世堂的药材,中间有一段路雪实在是厚,等他们把路上的雪清理出来通过时,后面已经拦了乌泱泱的过路客商和胡商。 周四郎素来脸皮厚,又开朗,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胡人,这些胡人骑的马特别的高大,特别的神气。 他没忍住多看了几眼,然后就跟人勾搭上了。 那些胡商不仅打了皮毛来,还有一些很珍贵的药材,宝石,马匹…… 这些东西,周四郎一样也买不起。 还是买得起的,但量必定很小,他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买了也卖不出去,因为他自己认识的人,就没有买得起这些东西的。 更别说这些东西大多都是有意向顾客的,那些药材、宝石和马匹都会卖给熟客,也就只有大批的皮毛他还能挑一挑。 但周四郎问过价格后也退缩了。 雪路比他想象的难走,本来说好了两天就能来回,结果光清雪他们就清了一天,回来就走了两天半。 最后把济世堂的药材押回到济世堂,他就带着三子他们跑去那些客商胡商的中间凑热闹。 他们干活儿不挑,可以帮着人呦喝,也能帮人扛货,加上有同路三天的情谊,他们还挺好找工作的。 周四郎只是想多打听些消息,看有没有他能买得起的货物,三子他们则是单纯的挣钱了。 毕竟他们现在吃住都在常青巷的宅子里,可也不好总是白吃白喝。 结果在坊市里蹲了几天,周四郎就和这秃发部的这几人装上了。 没办法,这几人太显眼了,因为他们带来的皮毛只卖出了几张,剩余的都堆着,因为讲价,他们差点在坊市里跟人打起来。 那几个客商出的价钱实在是太低了,真按照他们给的价钱卖出去,他们别说买盐和茶叶了,连来回的路费可能都不太够。 那价钱也就比客商到他们部落收购的价格高一点儿。 他们隐约知道自己被针对了,却完全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就好似困兽一样被困在了坊市里。 周四郎蹲在旁边看了两天,见他们实在沮丧得不行,就出手了。 他得意洋洋的和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们道:“我在那坊市里给人扛货吆喝,都打听清楚那些皮毛的价格了,那些客商的心是真的太黑了,欺负阿六敦他们第一次来,汉话说的不是很好,把价格直接压到了一成以下。” 满宝瞪大了眼睛,“这么狠?” 周四郎点头,“所以我才有机会把他们的货全吃了。” 他带来的钱并不多,而那两车药材看着多,但都不是特别贵重的,统共就卖了一百二十八两,对于他们家来说,这个收入很可以了,毕竟种药材的地都是山上和旱地。 可对于想参一脚皮毛生意的周四郎来说就不怎么够了,因为算上家里让他带上京城的所有家当,满打满算也才四百多两,连五百两都不够。 不过最后周四郎还是用那没影的茶叶赊了剩下的货物,统共算下来是一千两。 常记账的周立君很好奇,“奇怪,怎么这价格这么齐整呀,正好是一千两?” 周四郎就嘿嘿笑道:“本来是没这么多的,但还有几个胡商手上的皮毛因为有些破损不太好出,一直被客商压价,阿六敦和他们认识,就跟他们要了过来,一并算做他们的货。” 众人张大了嘴巴,所以阿六敦还得出钱跟人买了皮货再转手赊给周四郎? 周五郎咽了咽口水问,“四哥,这利息……” 周四郎横了他一眼道,“利息什么利息,我跟阿六敦是朋友,都说了这是买茶叶的定金了,算什么利息呀?” 众人:“……所以他们这是图什么呀?” 周四郎义正言辞的道:“这是我的信誉!懂吗?” 几人一起摇头,他们实在难以想象,四哥(四叔)竟然有信誉这种东西。 要知道,在他们老周家,他是最没有信誉的那一个呀! 周四郎运了运气,这时还有求于人,所以决定忍了。 他挤出笑脸来看向周六郎,尽量可亲的道:“所以老六,你看,要不你就留在京城过年?” 周六郎惊恐,“我一个人?说到底你还是把我押给了胡商。” “什么押呀,我没回来前,你都可以正常的开店做生意,我回来后,账就清了,”周四郎道:“不然咱都回家过年了,店门一关,阿六敦他们一看肯定要多想的……” 周六郎便看向周立君,指了她道:“要我留下也行,二丫得留下,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店里收款结账一直是她干的。” 周四郎迟疑,“立重和立威不也能做吗,我还想带着立君回去收茶叶呢。” 周立君:“不行,我要回家过年!” 周立重和周立威也道:“我们也要回家。” 周四郎就说他们,“你们年纪还小,别总想着家,外头这么好,干嘛总想着回家?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想着往外跑,你们看,我现在出息了吧?” 众人冷冷的看着他,并不觉得他多出息。 周四郎没办法,只能叹气道:“行吧,谁留下,我给他十两银子!” 几人就眼睛一转,问道:“从公中出?” 周四郎没好气的道:“废话,这是公中的生意,不从公中出,你们还想从我的私房钱里出呀。” 周五郎都心动了一下,不过最后他还是坚定回家过年的想法。 满宝对十两银子不心动,她也不在周四郎的蛊惑范围之内,他爹娘要是知道他拦着满宝不让她回家过年,他们能追着他绕着七里村打一圈。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1287章 商量(给书友“lulululukka”的打赏加更) 最后周六郎和三个侄子侄女背过身去悄悄商量了一下,最后同意了周四郎的提议。 周六郎道:“立重和立君留在这儿,你带五哥和立威回家吧,立威算账的本事也不错的。” 周四郎不是很想要,“他比立君差远了,立君不回去,也得立重跟我回去吧,而且他还是长孙呢。” 周立君是有些自得的,不过她也有自己的考量,“四叔,五叔跟着你们回去了,铺子里还得采买呢,大哥能管这些事,饭馆的账一直是我管着的,我留在这儿更好,而且天太冷了,我不想跑来跑去的。” 周立威道:“四叔,你要是嫌弃我,我可也留在京城了,十两银子呢。” 周四郎:“说得好像你跟着我回去收茶我会不给你工钱似的。” “能有十两吗?” “没有,”周四郎道:“有本事你问你爷爷要去。” 周立威自然是没有这样的本事的。 周六郎见他不得不接受了周立威跟他回去,便道:“我的条件还没说呢。” “十两呢……” “我不要十两。” 周四郎眨眨眼,问道:“那你要什么?” 周六郎就轻咳一声道:“你得回去说服爹和娘,让我娶了邱家的大娘子。” 周四郎顿了一下后道:“他们家说将来得要一个孩子跟他们家姓。” “我知道啊,”周六郎不是很在意道:“又不是入赘,不要紧的。” 周五郎轻咳一声,周六郎立即看了满宝一眼后道:“当然了,入赘其实也是没什么的。” 满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见他们看了她一眼后立即改口,她便反应了过来,“对哦,小叔……不是,我亲爹是入赘的。” 众人沉默。 满宝就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那我要不要改我娘的姓儿呢?” 周四郎吓得冷汗都快要下来了,立即道:“满宝,你可别乱来,爹知道了要生气的。” 满宝便略过这事不提,反正也不急,不过等以后她有时间了,还是得回去祭拜一下外祖父和外祖母,最好把他们的坟墓都迁回七里村去,这样以后祭拜就能够一处了。 周六郎立即继续刚才的话题,生怕满宝继续想着这事,“四哥,你就说你答应不答应吧。” 周四郎想了一下后道:“行,但你得把你那十两银子给我。” 周六郎不在意道:“钱不都在你身上吗?” “那不一样,我自己留的叫私藏,给了你,你再给我这叫应当应分。” 周六郎:…… 他冲周四郎伸手,“那你把钱给我。” 周四郎就拍了一下他的手道:“我现在上哪儿给你找钱?等我带了茶叶来京城再说,你们的也是,都先记下,等我再回京城卖了茶叶再说。” 周立君忍不住和满宝道:“小姑,你不觉得四叔现在做生意都是空手套白狼吗?” 满宝点头,太奸诈了! 周四郎不承认,他可是以很公道的价格收购了秃发部的皮毛的。 秃发部的人也没觉得自己亏了,因为他们在坊市摆摊的那几天不仅仅是卖东西而已,也打听过那些客商手里的茶叶和盐巴。 盐巴很贵,茶叶也很贵,以那些人给的皮毛价钱,他们根本买不了多少。 周四郎手上没有盐,但有茶叶,而且他给的茶叶价格比那些客商开的价格要少很多。 虽然要等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对于草原人来说,冬天的时间是很不值钱的,他们回去也是窝在毡子里过冬,没什么事儿可做。 虽然在京城等需要租房子,但他们也能做点儿别的工挣钱,新认识的好朋友周四郎就很热情,还帮他们找了几份工作。 比如去车马行里租了空的车子套上马,然后去各个热闹的地方拉客人,挣的钱还不少呢。 也是因为这样,阿六敦很不高兴伙伴说的周四郎笨的话,觉得这话要是让周四郎听到了,他可能会觉得他们不够朋友坑骗了他。 周四郎和他们计划着回家的日子,也要计划一下和阿六敦他们培养感情,他道:“我看到了,草原上的好东西也不少,特别是他们有一种石头,特别的好看,据说一块色彩好的宝石能换好多车的粮食呢。”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知道,宝石有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各种颜色的宝石,我见太子妃她们戴过好多的。” 周四郎就道:“等你以后长大了,四哥也给你买一块。” 满宝道:“我现在就长大了。” 周四郎:“等四哥挣了钱就给你买。” 满宝记下了。 白善去二柳巷里把祖母和母亲接过来一块儿吃团圆饭,没办法,平时大家都忙,也就今天正巧碰上周四郎回来了,周五郎他们也关了店铺休息一天…… 白大郎也从隔壁过来,因为人多,直接就摆了两张桌子。 席间,刘老夫人也提到了回家的话题,她道:“我的意思是,善宝他们考完年末考后不必留下等成绩,直接就请假启程,我们先到陇州,等我们祭告先祖和他父亲再一起启程。” 周四郎目光一闪,问道:“刘老夫人打算在陇州停留多久?” 刘老夫人想了想后道:“三四日吧。” 周四郎点头,笑道:“也好,听说陇州比益州可冷多了。” 陇州在京城更北的地方,冬天坐马车,最少也得两天半才能到,可不比益州冷吗? 刘老夫人含笑着点头,显然也从白善那里知道他在贩卖皮毛的事,笑道:“虽然我们这一支离开陇州多年,但还是有些亲朋故旧的,他们或许有些门路,到时候四郎要卖皮毛可以让刘贵领着走一走。” 何止是有些亲朋故旧而已,白家的老宅,还有陇州的一些田地刘老夫人可还留着呢,而且中间刘老夫人也带白善回过两次陇州祭祖。 毕竟,白启葬在陇州,先祖也都葬在陇州。 要不是当年白氏本家的几支太过分,刘老夫人也不会带着白善离开陇州,跑去绵州投奔白老爷。 周四郎得了刘老夫人的肯定,得意的冲满宝扬了扬眉,心里更有底气了。 满宝悄声和白善道:“我感觉我四哥要是有尾巴,那尾巴一定要翘到屋顶上了。” 白善忍不住乐眯了眼。 刘老夫人见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忍不住笑了笑,扭头和庄先生道:“到时候还劳烦庄先生给子启写张祭表。” 庄先生应下。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1288章 深浅 满宝要回乡过年的事没两天太子便也知道了,所以在她进宫给太子扎针的时候,他就没忍住问她,“你回乡过年,那孤的病怎么办?” 满宝道:“我给您开药,针灸让刘医女来就行了。” “不行,”太子对刘医女的医术不是很信任,沉着脸道:“孤就要你来。” 满宝就叹息,看来她遇到了传说中难缠的病人。 满宝一边给他扎针一边道:“我从今天开始就手把手的教刘医女针灸,您就放心好了,学上一个月她肯定掌握了的。” 太子就冷笑,“会不会不是你和她说了算的,孤千金之躯,岂是随便什么人能治的?” 太子妃见气氛有些冷凝,连忙打圆场,“周小大夫,不知道一月后太子的病要多久扎一次针?” 满宝闷闷不乐的道:“半个月扎一次就好了。” 她道:“我回乡也就一个月,就缺两次,你让刘医女扎怎么了?” 太子妃就笑道:“周小大夫,不说殿下,就是我也不放心的,倒不是信不过刘医女,只是这针灸之术玄奥,就是萧院正也说有许多不通之处,太子怎能随便找个人就许她扎针呢?” 满宝就斟酌道:“那您等我回来再继续?” 太子就瞥了她一眼道:“你是说让孤等你?”你哪来那么大的脸? 满宝听懂了他的潜台词,便看向太子妃,眼中充满了控诉。 太子妃心中好笑,连忙剧中调和起来。 在满宝表示中断针灸对太子的身体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太子妃又一再劝说太子,人家小姑娘家离家日久肯定想家,且今年她父亲还洗刷了冤屈,肯定是要回去祭祖吧啦吧啦…… 太子总算是松口答应了,只是脸色依旧很臭,且不同意由刘医女来代她扎针。 等周满走了,太子才坐到椅子上端起茶喝了一口,冷哼一声道:“说她聪明,却又愚笨,竟敢把一个才学了针灸没多久的医女往孤身边送,她不知道出了事,她是首罪吗?” 太子妃站在窗前看吴公公把满宝领走远了,回身笑道:“殿下,她今年才十三,又从小生活在乡下,单纯些是正常的。” 刘医女可以给皇后扎针,那是因为不会有人害皇后,也没人敢害她,她身后不仅有皇帝、太子、三皇子和嫡出的公主们,还有赵国公府。 可太子不一样,连赵国公府里都一分两派,有站他这边的,也有站三皇子那边的。 他看病已经近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从东宫里清理出去的人不知多少,有夹带毒药的,还有引诱他饮酒作乐的…… 期间,太子也的确没忍住诱惑吃喝过,只是每次喝完都要后悔一下,然后就把给他送酒倒酒的人拖出去了…… 甚至,周满药箱里的东西都被人悄悄的换过三次,只是每次周满都能把东西挑出来,自己却又不太往心里去。 太子都不知道是该夸她艺高人胆大,还是傻大胆了。 不过,如果要换扎针的人,太子宁愿不扎这个针,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周满的本事,能够分辨出针包里的针被调换过,还泡过毒药的。 跟着吴公公往外走的满宝已经把这事丢在脑后了,她跟着吴公公到了东宫的一个侧院里。 这边离东宫的大门很近,属于外围了,一处小宫殿的侧院里此时垂首站了不少内监和宫女。 吴公公领着满宝进去时,刘医女、萧医女和小芍已经在里面了。 看到满宝进来,立即上前行礼。 刘医女轻声道:“周小大夫,按照您的吩咐,我们把这一间大房一分为二,左边给内监们使用,右边给宫女们使用,中间放着大屏风隔着。” “每一边都放了四张木榻,中间都用帘子隔着了。” 满宝点头。 萧医女则指了那大屋旁边的小屋道:“这是问诊的地方。” 满宝进去看了一圈,见地方还整洁,满意的点了点头后道:“那就开始吧。” 吴公公立即笑问,“周小大夫,除了这些东西还需要什么?” 满宝道:“就是需要热水,还有煮针的器皿,若是针不够用,用过的针是要煮过才能用的。” 吴公公表示没问题,这侧院里就有个小厨房是可以烧水的,人都是现成的,来这儿看病,哦,不,是做试针的内监宫女都可以干活儿。 既然万事准备好,满宝便进了小屋开始了。 吴公公最先跟进去,满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看了眼外面道:“让他们一个一个的进来吧。” 吴公公便坐在了凳子上笑道:“周小大夫,不如先让看看我的脉?” 满宝福至心灵,反应过来后点头,“好呀,吴公公请坐。” 刘医女和萧医女对视一眼,皆找了理由退出去,小芍也跟在后面退出去了,屋里只有满宝和吴公公。 满宝也没拦住他们,认真的给吴公公看脉。 一摸他的脉,满宝便开始了看病模式,问道:“公公今年多大了?” 吴公公笑眯眯的道:“老了,已经三十二了。” 满宝看了一下他的脸,沉默了一下后问道:“您觉得身上哪儿不舒服吗?” 吴公公这样的年纪,又是内监,身上怎么可能会没病?只是急症没有而已,但身上疼痛的地方却不少。 满宝将他的脉案记下,顺手给他开了张药方,道:“您先去隔壁等着,一会儿我过去给您扎针。” 吴公公便笑着看向她桌子上的脉案,问道:“周小大夫,这脉案可否给咱家拿着?” 满宝迟疑了一下,还是把脉案给了他,她知道,宫里的人忌讳和规矩总是要多些。 吴公公很高兴的接过脉案,看了一眼后便折起来放进怀里,然后看向满宝开的药方。 药方当然也是要给吴公公的。 吴公公收了药方却也没出去,而是退到一边,出去让外面排队的宫人进来看诊。 满宝就开始教三人看诊,就和以前纪大夫教她的一样,他们先看过,记下他们认为正确的脉案,然后满宝再看,然后两相对比后教导他们。 这样的速度会很慢,给真正的病人看诊是不能够看完一个就讨论的,但因为这些宫人是来试针的,所以是可以的。 如此一来,速度就要慢很多,可教导的效果却是非常的好。 ※※※※※※※※※※※※※※※※※※※※ 作家的话 下一次在下午六点左右 这两天身体不太舒服,所以更新时间有点儿不稳定,请大家见谅 ☆.第1289章 记性好 看完三个内监,又看四个宫女,满宝便把他们带到隔壁的大房间里,除了吴公公是她单独扎针完,其他人都是躺到床上由刘医女他们试针。 刘医女和萧医女在宫里基本只服侍女眷,其实,后宫里除了皇帝和太子外,也只有女眷给她们服侍了。 所以内监脱了衣服躺在她们眼前,她们一下就羞红了脸。 但是满宝没让她们出去,而是将内监确诊的脉案拿过来看,问刘医女,“你认为要行什么针法?” 要扎什么穴道,怎么扎,扎多深,扎多久,病情不一,这些也都是不一样的。 刘医女磕磕绊绊的点了几个穴位,萧医女思考了一下没有补充的,小芍跟在满宝身边学习的时间更长,勉强补上了一个注意要点儿。 满宝点了点头,就告诉他们正确的针法,然后目光在几人身上扫过后定在了小芍身上,让小芍先来行针。 刘医女和萧医女松了一口气,退后一步让小芍上前。 小芍也是第一次在病人身上扎针,他平时都是在自己腿上练针,或是在他们家人身上练的…… 所以一时之间还有点儿紧张。 满宝让他先把穴位找到,她看了一眼,确认无误后就让他扎,一边扎一边还要背出此穴位的名称,应该扎的深度和时间长短…… 内监就趴在榻上静静地听着,满宝在点他背上的穴位时发现他脊背绷得很紧,就轻声安慰道:“没事,你是湿气入体,所以关节会痛,扎一段时间会好转很多……” 内监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隔壁,那里隔了一道帘子,里头躺的是吴公公。 虽然觉得不应该,但他还是小声问道:“周小神医,我这病需要吃药吗?” 满宝沉吟了一下,她已经从刘医女那里知道宫里的内监宫女是不能随便吃药的,所以道:“不必吃药,以后每隔五天你来扎一次针看看,扎上几次也就差不多了。” 内监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有的人的病是不必要吃药的,但有的人却是不得不吃药,也只有单靠针灸起不了效果时,满宝才会提议吃药。 满宝带着三人看完这边的内监,看了一下时间后去捻了捻吴公公身上的针,便带着刘医女和萧医女到隔壁去看宫女。 她记性极好,谁身上的针要捻了,谁身上的时辰到了,她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只对着一两个病人时,刘医女他们还能跟上她,但人数一多,别说行针的针法了,就是脉案他们都会搞混。 更何况这些内监宫女身上的病痛还极为相似,大体上行针的穴位都差不多,却总有一些细小的差别。 比如说这边要先走足三里,那边要先走上巨虚,一不小心就给扎反了。 满宝看病都是一趟一趟的,一次性诊脉八人,扎针八人,扎完了该捻针捻针,到时间拔针,有时候屋里还躺着人呢,他们就要跟着出去诊脉了。 旁边就放着记录时间的滴漏,扎完这个的时辰要记下,到时间了要去捻针,到时间又要去拔针…… 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做大夫,针法什么的不是最要紧的,记性好才是最要紧的。 因为不是一个病人呀,他们要一次性记八个病人,天知道周小大夫是怎么记住这些的? 反正第一次正式上手的刘医女三人很是手忙脚乱。 满宝指点完萧医女,看着她把针扎下去后便看了一眼屋角的滴漏,扭头对着隔着一道帘子的刘医女问,“那边的一床是不是要拔针了?” 刘医女就有些手忙脚乱,满宝就道:“慌什么,你先捻着这边,我去给他拔针。” 又看了一眼萧医女找的穴位,点了点头,过去了…… 吴公公早已经穿好了衣服,除了宫女这边的隔间外,他都跟着满宝满屋子的转悠,看着她是怎么教人找穴位扎针,捻针和拔针的…… 他回去后告诉太子,“奴才看着,周小大夫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医术一点儿也不奇怪,刘医女厉害点儿,一次能看三个病人,萧医女手不太熟,但好在聪慧,一次也能看两个病人,那药童愚笨点儿,胜在老实肯学,也能看两个病人,可周小大夫对着八人都能游刃有余,还能间歇教他们东西。” 一句话,记性那是好得不得了! 宫里专门训练过这方面的宫人可能都比不上周小大夫。 太子问:“那里头有没有多出来的东西?” 吴公公低头道:“如今还没有异常。” 太子便冷笑一声道:“除了东宫之外,后宫的,有找上你想要过来看一看的也全都安排过来吧。” 吴公公低声应下。 他扎针也快两个月了,两个月,正是当初周满说的绝对不许的期限,所以这段时间,鬼魅魍魉应该都要冒出来了吧? 满宝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她从东宫里出来的时候,刘医女三人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脑子昏沉沉的,差点连路都走不了了。 满宝看了他们一眼后道:“回去以后你们自己订一本空白的册子用来记录医案,每一例医案下都空一些,你们要是记不住时间就记在本子上,多看几次就记住了……” 又道:“你们晚上回去最好把今天的医案全都背下来,包括用的针法什么的。” 她幽幽叹了一口气,他们的记性太差了。 第二天郑大掌柜听到了满宝的抱怨,忍不住乐道:“不是他们记性差,而是你记性太好了。” 趁着小芍在前面忙,郑大掌柜直言不讳的道:“小芍天资一般是真的,可刘医女我是暗暗考校过的,她的记性可不差,比我们带的几个徒弟还要强一点儿,就是可惜了……” 满宝一边吃午饭一边问,“可惜什么?” “可惜她是女子,错过了学医最好的时候,”一旁的丁大夫吃完了,把碗筷一放,擦了擦嘴巴后道:“她今年十七了吧?记性已经比不上前两年了,她要是早两年遇见你,应该学得更快。” 满宝不赞同,“十七岁的记性也很好的,他们就是懒散惯了,所以才记不得,他们要是天天需要背很多东西,记性也会越来越好的。” 丁大夫不免好奇,“你在益州学的时候需要背很多东西吗?” 满宝叹气,“是啊,庄先生布置的课业,当天在济世堂里看到的医案,还有回去学习医案翻找书本记下的东西……” 明里暗里她可是有三个老师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290章 勤奋 满宝觉得,她之所以比白善和白二郎矮,就是因为她需要记的东西比他们两个多。 当然,关于这一点儿白善是不认同的,因为他要记的东西也不少。 尤其是上了国子学以后,他们的课程增加了很多,有些课连庄先生都教不了,只能与国子学里面的博士们学。 而考试将近,需要记的东西更多了,就是白二郎下学后都要在学里多留一段时间,更别说白善了。 殷或只是多耗了一些心神就病倒了,这一次满宝需要上门看诊,她给他扎了针,然后道:“别耗太多心神。” 殷老夫人立即劝道:“是呀,七郎,你能读书就已经很好了,家里也不用你挣功名,大可不必如此耗神。” 听说弟弟病了跑回娘家的殷大姐等人连连点头,七嘴八舌的劝起来,意思很明显,你要是再病倒了,她们可怎么办呢? 而殷四姐、殷五姐已经在说亲了,眼看着就要定下来,这时候他病倒,对她们也不好的。 殷或沉默不语,满宝觉得他也挺厉害的,这么吵竟然一点儿脸色变化也没有。 她劝人就不喜欢这么啰嗦,她开了药方,收拾东西离开的时候就与他说了一句话,“别得陇望蜀。” 一直沉默的殷或在思考过后点了点头,在家里养了三天以后再去书院就不跟白善他们那么拼命了。 他就好好的上课,课罢做了先生布置的作业就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至于上的课文能不能全背下来,他也不强求了。 偶尔还要到园子里转一转,扯一扯树枝或揪一揪还能够长在树上的叶子。 等他转了一圈回到课堂的时候,白善还是捧着一本书半闭着眼睛在默读,目光一扫,课室里的人已经跑了大半,他便走过去敲了敲他的桌子,问道:“你以前在府学的时候也这样一到考试就特别用功吗?” 白善在心里默念了两遍,确认自己背下了这一段后才按下课本抬头道:“会比较用功,但不会这么用功,因为在府学的时候,我用不着如此就可以名列前茅了。” 殷或很好奇,“名列前茅很重要吗?” 白善歪头,“名列前茅不重要吗?” 殷或想了想后摇头,“我这两天仔细想了想,觉得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所以他就不跟他们抢了。 白善闭目养神道:“很重要吧,反正我不想比人差,我又不比他们笨,况且我还想快点儿参加进士考呢。” 殷或道:“这么急做什么,你还小呢。” “不小了,杨大人不就十七岁就去参加进士考了吗?” 殷或笑,“你和杨学长比?你知道他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子吗?” “知道,对了,明儿休沐,唐大人在他家的园子里宴请我们,杨大人也会去,你要不要去?” 殷或愣了一下后问,“贸然上门会不会不好?” 白善道:“杨大人和唐大人都知道你,没事的,你要想去,我们带你去。” 殷或就沉思起来。 如果向铭学是后来的偶像,那么杨和书就是殷或一直一来钦佩的人了,而唐县令是他一直羡慕的人。 当然,以前殷或体弱,他只远远的见过他们两面,连话都没说上,但他没少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赘婿   《腹黑哥哥。霸道爱》   修仙有劫   生存文男配[快穿]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人妻卖春物语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小公子(H)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