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29章

第29章

儿睡了。” 老周头就狠松了一口气,但气还没完全下去,他又突然想起傅二小姐的身份来,心又提起来,“啥,你说的傅二小姐是县太爷家的二小姐?” “是呀。” 老周头咽了咽口水,看向老妻。 钱氏也坐直了脊背,问道:“傅二小姐真的说要来我们家住?” 满宝点头,“信上写着呢。” 满宝把信拿出来给他们看,奈何夫妻俩都不识字,所以满宝就给他们念,“她说了,如今她被拘在家里学规矩,连出门都不容易,好羡慕我可以无拘无束的出门,想着她要是能来我们家住就好啦,所以我已经写信邀请她来我们家做客,过一段时间她可能就来啦。” 老周头和钱氏的脊背就一松,齐齐松了一口气,他们就说嘛,那县太爷的闺女怎么会来他们这穷山沟。 看了眼好骗的闺女,老周头嘿嘿一笑,应承道:“行,给你打张新床。” 大床是不用想了,打个一般的差不多了。 满宝的钱当然是不够的,所以还得他们往里添,老周头想想就心痛。 一张床,不算木料,光给木工的工钱就不止两百文了,所以满宝的给两百文差得很远呢。 不过老周头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就揣着钱去大梨村找木工,又增加了一张床。 新房子建好,他们并没有立刻就搬进去,一是床铺什么的都还没打好,二则是新房子总是有些潮湿的,所以得用火烘一烘。 满宝就很热衷给自己的新房烘火,每天都自告奋勇的举着火把在里面这儿扬扬,那儿举举。 白善宝也很喜欢,于是和她抢着玩儿,吓得大头把俩人的火把都抢过去,然后把俩人都赶出去,“玩火晚上尿床!” 满宝反驳:“胡说,玩火跟尿床有什么关系?” “就是就是,从没听说过玩火还会尿床的。” “大人们都这么说的,”大头直接把火把熄灭了,道:“反正不准你们玩儿,爷爷说了,烘房子是大人的事,小姑,你不听话,我就告诉奶奶和我娘。” 满宝敢怒不敢言,她最怕的就是娘亲和大嫂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种姜(云起推荐票13.5万加更) 除了在读书上,满宝做什么事都是半刻钟热度,过一段时间就不记住了,当然,也是因为她现在年纪小,脑容量有限,能装的东西也不多。 比如,前儿有村民和她打招呼,想要和她换一些姜种,她给答应了,但过后就把这事给忘了,自顾自的每天上学,下学,看书,玩耍,完全不记得这事了。 倒是小钱氏还记得,问过钱氏和周四郎后,就把地里剩下的姜给挖了回来,留够自家明年的种子后,剩下的便换给了村子里的人。 不过给钱的很少,大多是给鸡蛋,或是一竹筒米。 小钱氏也不计较,端看拿来的是什么东西,有多少,便斟酌着给他换了一些。 等满宝终于记起这事的时候,小钱氏都把姜给换完了,她蹬蹬的跑回房间看了一眼瓮里垒得满满的鸡蛋,哇哇了两声,就叫道:“大嫂,我们晚上煮鸡蛋吃吧。” 小钱氏看向婆婆。 钱氏就笑道:“行,就煮鸡蛋吧,多煮一些,每个人都吃两个。” “要煮荷包蛋。”满宝要求道:“就放一点姜,其余的什么都不放就很好吃了。” 钱氏就点了点她的小嘴道:“就你这张嘴巴最挑了。” 满宝哈哈哈的笑,笑过后就拉着小钱氏的手问,“大嫂,换姜的都有谁家呀,你有没有叮嘱他们要把姜埋在沙土底下,那样才能保存好久好久的,还有开春以后种姜,记得不要浇太多水,要多施肥……” 小钱氏听得头都大了,道:“他们也没说拿姜回去吃的还是种的,哪好凭白叮嘱?” “那你告诉我都有谁家换了,我去叮嘱。” 小钱氏见她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知道她是在家待得无聊了想要出去玩才这样的。 便道:“这左邻右舍,除了周大圆家,其余家差不多都换了,你要想叮嘱,那就顺着路一家一家的走下去吧。” 满宝兴奋起来,转身就招呼大头他们一块儿去。 大头要去和他的小伙伴们玩儿,没空,所以拒绝了。 大丫最近对缝缝补补很感兴趣,正蹲在三婶旁边学习,也不想去,最后是二头和二丫带着三头三丫跟上了,就连年纪最小的四头都迈着小短腿去追,也要去玩儿。 于是满宝就顺着自家门前的路往下去串门。 青天白日的,一般乡下人家都不会关大门,满宝直接就站在大门口问里面的人,“婶子,你家有没有和我家换姜,是要种吗?知道怎么种吗?我教你呀……” 或者是“嫂子,听说你和我大嫂换了姜,是不是打算种在菜园里,知道怎么种吗?我教你……” 借口传授种姜的办法,满宝把整个村子都逛了一遍,还收获了不少稀奇的东西。 比如一根非常漂亮的鸡毛,一块非常好看的石头,满宝不论收没收到东西,收到什么东西,全都是开开心心的。 接了东西就放在自己的挎包里,包里装不下了就抱着,等她逛了一圈回来,怀里全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二头二丫们跟着玩的也很尽兴,还和满宝说呢,“小姑,下次我们还这么玩儿。” “那得找好借口才行,”满宝有些惋惜,“要是他们问我们家要山药种子就好了,这样我们又可以走一圈了。” 小钱氏:……她实在不能理解,走门窜户到底有啥好玩儿的。 大人不能理解,但小孩儿们却很羡慕满宝,特别是白善宝,他知道昨天满宝把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走了一遍后,就表示羡慕得不行,还道:“下次你再去串门记得叫上我呀。” 满宝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 村子里的人按照满宝说的,把换回来的姜块埋在沙土里,别说,好几天过去,挖出来时它还是很饱满,不见干枯。 于是大家放心的把它埋在土里不动了。 他们和周家换姜,一部分是拿回来吃的,毕竟快要过年了,家里偶尔也要见荤腥,不免需要一些姜去腥气。 或者天冷,需要姜去寒气。 剩下的才是拿来种的。 周家种在地里的姜且不提,就看他们种在菜园里的那片,现在还长得好好的呢。 自家种一些,以后吃姜也不用买了,直接在菜园挖就行,多方便,还省钱。 这时候的村民并不知道周家倚靠姜得了多少钱,毕竟周五郎他们每次进县城卖东西都是自己走街串巷卖的,并不在市场中固定。 所以具体赚了多少钱,也就只有周家人自己知道。 而正因为无知,村民们对姜的态度也只是菜园里多了一种配料,以后省了出去买姜的麻烦和钱。 满宝这样走门窜户的教大家种姜,大家并不觉得奇怪,因为村子里的人就经常交流这样的种植经验。 我种的瓜比你好,你我问怎么种的,我就告诉你,所以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被未来人类发明出来的科科很注重技术隐私,但他看着这一切什么都没说,任由宿主像一只忙碌的小蜜蜂一样这儿转转,那儿飞飞,等玩累了就老老实实的趴回房间看书,看着乖巧得不行。 科科这才道:“宿主,快要过年了,我们不如来总结一下今年以来我们的成果。” 满宝一听有新鲜的事做,立即丢下书正襟危坐,目光闪闪发亮,“好呀,好呀!” 科科就把统计的表格扔出来给她看,道:“宿主看,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一共往系统里收录了十八种植物,四种动物,其中除去三种灭绝植物,七种濒临灭绝的植物外,剩下的都是常见物种……” 满宝哇的一声,道:“原来我这么厉害,竟然找到了这么多种濒临灭绝的植物。” 科科:“……但是,收录行为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你就收录了三种植物,还都是常见物种。” 其实它不太想收的,但满宝当时坚持这花那草长得漂亮,加上她没收录过,所以坚持让它收录了。 科科能怎么办呢? 只能给她挤出一点奖励积分来。 ※※※※※※※※※※※※※※※※※※※※ 作家的话 顺便在这里通知一下大家,富二代修仙日常因为涉及到一些军政的内容,所以暂时屏蔽了,等修改通过后就会放出来,望众书友互相告知 ☆.第一百七十章 合作 科科将统计表格做出来,主要是为了敦促一下对方,“宿主,你最近太懈怠了,这样下去得多久才能攒够买药剂的积分?” “可村子附近的花花草草我都拔给你收录过了。”满宝也很委屈的,凡是她碰见过的植物,能拔的她都拔了,不能拔的也都扯了树枝树叶给它。 她倒是想勤奋,但她也没勤奋的地方啊。 满宝坐在床上对着小手指,想了想,眼睛微亮道:“科科,你有没有那种咻的一下就可以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能力,那样我就能收集很多植物了呀。” 科科面无表情的道:“没有。” 坐飞行器倒是可以,但也没有咻的一下就可以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空间传输技术,目前只能应用于动植物,还不能应用在人的身上。 当然,这些话科科是不会和满宝说的,以免她又异想天开。 满宝就摊开手道:“所以你看,不是我不勤奋,是我身边已经没有可以收录的植物了。” “所以宿主,你得积累足够的资本,争取早日离开这里,到达更广阔的地方去。”科科道:“你已经三天没看课外书了。” 满宝就心虚的缩着脖子道:“天气太冷了,等暖和一点我再看可不可以?” “不可以!”科科道:“宿主,想想你母亲的身体,想想药剂需要的积分。” 满宝勉强升起一点儿斗志,在科科的肚子里找了找,发现她最近买的书都看完了,而她又被科科刚提醒过积分,她便很舍不得拿积分换书,于是看向了白家的方向。 白家的藏书很多,大部分书籍白善宝都可以看,所以满宝便也蹭了不少的书看。 因为科科的监督,哪怕满宝因为天冷而犯困,此时也不得不一边打哈欠,一边捧着书有一搭没一搭的读着。 白善宝却要比她诚实多了,他直接卷着小被子躺在踏上睡觉,然后听满宝读书。 等满宝回过神来一看,不服气了,伸手去拽他的被子,“你为什么不读书?” 白善宝缩在里面没动弹,道:“那么冷的天,我才不读书呢,等春天了我再读,你想读就读吧,读大声点儿,我还能听一听。” “不行,我们得轮着来,我读完了轮到你读给我听。” 白善宝:“可是我不喜欢你选的这本书。” “那你喜欢哪本?” “我喜欢那本《剑南游记》,”白善宝道:“你给我读那本书,那下次我就给你读《适美游集》。” 满宝爬下塌,蹬蹬的跑去把《剑南游记》找出来,又把自己目前最喜欢的那本游集找出,对比了一下两本书的厚度后道:“好,一言为定。” 满宝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旁边,然后就打开白善宝喜欢的书给他念。 白善宝没发现满宝的小心思,靠在枕头上听她念书就跟听故事一样,高兴得不行。 书上绝大部分的字她都认识了,不认识的也可以现找一下《说文解字》,很顺畅的就能往下读。 一开始她只是单纯的读,但读着读着她也觉得好玩起来,这是一个诗人写的他在剑南道游历的事。 这里面记载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还记了一些他没见过的动植物等,满宝觉得这对自己很有用,而且也写得很有趣。 她看得津津有味。 等郑氏端着点心找过来时,满宝正捧着书在榻上抑扬顿挫的读书,小脑袋一摇一摇的很可爱,再一看她儿子。 郑氏忍不住黑了脸,隔了一张桌子,她儿子正卷着被子睡得正香,眼睛紧闭,小嘴巴微张,露出来的小脸红扑扑的。 郑氏忍不住推开门进去,满宝正读到兴奋处,根本没发现有人进来,直到闻到一股清甜的香气,这才抬起小脑袋来。 看到桌子上放的点心,她眼睛微微一亮。 郑氏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道:“满宝读书累了吧,先来吃点东西。” 再一看她儿子,郑氏无奈的去叫他,“善宝,快起来吃点心了,现在睡觉,晚上该睡不着了。” 白善宝其实并没有睡熟,一开始他听满宝念书也是挺兴奋的,但这躺着听书就和躺着听故事一样,听着听着他眼皮就沉重了。 当然,他是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的,于是他怪满宝,“你读书太没有感情了,你看我都睡着了。” “谁说的,我读得明明很好,是你太懒了才会睡着的。” 郑氏眼见着俩孩子又要吵架,连忙道:“我让厨房给你们做了桂花糕和糯米糍,你们看好不好吃。” 两个孩子立即不说话了,伸手就朝桌子上的点心盘里抓去,一人抓了自己最爱吃的桂花糕,一人则拿了自己最喜欢的糯米糍,两个刺猬一样的小孩儿立时变成松鼠一样低头啃呀啃。 郑氏就喜欢看他们吃东西,拿着手绢给他们擦了擦嘴巴,柔声问道:“好吃吗?” 白善宝和满宝连连点头。 白善宝还道:“娘亲,我最喜欢你了。” 满宝也连忙表白,“郑婶娘,我也最喜欢你了。” 虽然知道俩孩子是哄她的,但郑氏也笑得眉眼都弯起来了,高兴得不行,“喜欢就多吃点儿。” 白善宝和满宝都高兴坏了,他们很喜欢吃点心,但每天的量都是固定的,就跟小钱氏每天最多只许她吃一串糖葫芦一样。 白家给白善宝准备的点心也是定量的,以至于他们总是吃不够。 直到俩孩子把盘子里的点心都吃光了,郑氏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她好像闯了祸了。 郑氏连忙去揉两个孩子的肚子,小声问道:“撑了没有?” 俩孩子一起摇头,满宝表示,“我还能再吃一盘。” 白善宝则道:“我还能再吃两盘。” 郑氏忧心忡忡,“那你们还想吃饭吗?” 俩孩子一起摇头,“饭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吃点心就好了。” 得,郑氏这下着急起来了,差点没忍住咬帕子,今天管事们来报账,婆婆要算这一年的收益,所以才让她来给俩孩子送点心的。 她想着俩孩子下学回来还要在书房读书,不一定多饿呢,就一下没忍住多拿了几个,结果他们还全都吃了。 郑氏心虚的叮嘱俩孩子,“饭还是要吃的,不吃饭不是好孩子,下次可就没点心吃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捉泥鳅(云起推荐票14万的加更) 满宝腆着肚子回家,吃晚食的时候她胃口就不如之前,想着不能浪费食物,于是满宝把碗里的饭拨了大半给她爹。 老周头惊奇得不行,“满宝,你怎么不吃?” 满宝低头扒菜,道:“我不饿。” 钱氏就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肚子,问道:“你在白家吃什么了?” “吃点心,可好吃,可好吃了。”满宝回味了一下糯米糍的味道,突然觉得饭不是那么好吃了。 于是她放下碗。 钱氏微微蹙眉,“满宝,以后不许吃太多点心,知道吗?” 满宝这才发现自己不小心说漏了嘴,缩着小脑袋心虚的应下。 刘氏也发现了白善宝今晚的胃口不佳,不过她只看了一眼心虚的儿媳妇,便不再说什么。 吃完饭后不久,白善宝被勒令喝了半碗山楂水,而满宝则被灌了半碗糖醋水。 第二天两个小伙伴在学堂里碰面时却还悄悄的说,“希望每天都是你娘亲给我们送点心。” 白善宝也想,但这是不可能的。 刘氏重新接过给他们送点心的工作,每天定时定量,满宝只要来,厨房里最多供应两个糯米糍,多的就没了。 俩孩子又过上了吃完今天望明天的生活,不过很快的,他们就表示点心什么的只是小事情啦,因为冬至快到了,庄先生抽空把俩人叫到小院问:“你们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了?” 两个孩子精神一振,立即戒备的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朝他矜持的点头道:“都写好啦,再稍微修改就可以了。” 庄先生看着俩孩子的反应有些乐。 这篇文章布置下去有两个月了,他们读书写字都在一处,他不信他们的文章还能是保密的。 果然,此时满宝就有些懊悔,当初不应该让白善宝给她改错别字的,白善宝也懊悔,他当时不该炫耀自己写得好就把文章给她欣赏的。 也不知道他(她)会不会比自己写得更好。 俩孩子同时决定回去再改一改。 但俩人能力摆在那里,写的又是同一件事,连用的数据都是一样的,都来来回回改了这么多遍,再改也改不出花儿来。 所以没两天,他们还是把誊抄好的,自认为最好的文章给交上去了。 庄先生并没有立即看,而是收了起来放到一边,然后笑道:“好了,这篇大作业你们是写完了,我重新再给你们安排一篇长的。” 庄先生顿了顿后道:“今年夏天你们不是给济世堂晒了一些积雪草吗?” 俩孩子点头。 “那你们就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好啦。” 俩孩子一头雾水,“不就是卖积雪草吗,这有什么好写的?” 满宝道:“先生,我不仅卖积雪草,我还卖糖果,卖姜,卖山药,卖竹篮,还卖鸡蛋呢,这些可不可以写?” 庄先生没想到小弟子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是个老道的生意人,脸色不由有些发黑,“不能,就写积雪草和济世堂,你们怎么写我不管,只要范围不超就行。” 满宝和白善宝都忍不住皱着自己的小眉头,庄先生就道:“这篇作业不急,我可以给你们大半年的时间,待到明年中元前给我就好。” 满宝都忍不住“哇”的一声,“时间这么长啊?” “是啊,这是额外的作业,所以你们的课堂作业也不能少了,正好明天休沐,我多给你们布置两道。” 白善宝就忍不住扭头瞪满宝,都怪你,要不是你哇的一声,先生可能都想不起来。 满宝也低下脑袋,嘟着小嘴委屈不已。 不管他们有多喜欢读书,休沐的时候都是想着玩儿,谁喜欢多做作业呀? 但庄先生可不管这些,给两个孩子额外布置了比同班其他孩子更多的作业以示喜爱之意后就挥手让他们离开了。 俩孩子背着小书箱耷拉着脑袋往外走。 满宝现在已经不用人接送了,但大吉却依然坚持每天接送白善宝,此时他人就候在外面。 小少爷一出来他就迎上去,见两个孩子都耷拉着小脑袋,就含着笑问,“先生布置的作业很多?” 俩孩子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到了路口满宝就和白善宝告别,“我今天不想去你家了,我要回自己家。” 白善宝道:“你不写作业,明天不能出去玩儿。” 满宝吸了吸鼻子道:“可我现在不想写作业,我想去河里捉泥鳅。” 白善宝精神一振,立即道:“我也去!” 说着拉着她就往村子里跑,“先把书箱放在你家,上次捉泥鳅我一条都没捉到,这次我一定能捉到。” 大吉连忙跟上。 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也是最干燥的时候,河里的水位下去了很多,露出一大片湿润的河泥。 有些泥坑里的水没有干,有些许小鱼会遗留在里面,所以孩子们喜欢到河边摸小鱼,摸着摸着便会忍不住摸起泥鳅来。 好在,这里最冷的时候河面上也刚结了薄薄的几块浮冰而已,孩子们只要不特意踩到水里就没事。 村子里不少孩子都喜欢拿着棍子在河泥里戳了戳去,显然是在挖泥鳅。 周四郎也带着俩弟弟和侄子侄女们混在其中。 一大群孩子里就属他最显眼了,因为他年纪实在太大了。 但没办法,家里的姜都卖完了,剩下的是种子,山药留下种子和自家吃的一些外也都卖光了,这会儿他们都没事做。 作为村里出了名的孩子头,挖泥鳅这样的活动周四郎怎么可能不参加呢? 他不仅参加,还很霸道,以他纵横泥塘十来年的经验,很快圈了很大一块地,让弟弟和侄子侄女们把这块地围住,然后撸了袖子就开挖。 谁过来都不行。 等满宝和白善宝手牵着手哇呜呜的冲过来时,他已经挖出了十来条了。 此时正弯着腰在泥里摸来摸去呢。 满宝一冲过来,他正好摸到一个头,手直接往前滑了一截,捏起来就往旁边的地上甩,正好甩在俩孩子的脚边。 白善宝反应最快,哇的一声,伸手就去抓,结果太用力,泥鳅从手心里滑走,掉在了地上,满宝也反应过来了,扑上去抓,俩人就头撞头撞在了一起。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吃泥鳅 满宝小屁股往后一跌,直接摔在地上,但她都不带停歇的,直接扑上去又抓,泥鳅刺溜一下从她手心里滑出去,白善宝手一扑就抓住了。 他也不拿起来,就按在地上哈哈大笑。 满宝用脏乎乎的小手揉了揉额头,直接快速的爬过去把木桶扯过来,让白善宝把泥鳅抓进去。 俩小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把泥鳅给弄进去,只是他们身上也脏得不行了,比站在河里摸泥鳅的几人还要脏。 但他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扒在桶边看着里面的泥鳅傻兮兮的笑。 满宝流着口水道:“想吃。” 白善宝没吃过,上次他只抓,不吃,见她一脸垂涎,就忍不住问,“很好吃?” 满宝狠狠地点头,“好好吃,好好吃。” 白善宝便也看着它们流口水。 大头很快也摸到了一条,他也很有经验,抓起来就往离得最近的叔叔身上扔。 周五郎眼疾手快的用手捧住,瞄准了满宝他们跟前的木桶又一扔,有扔进去,也有扔出来,然后满宝和白善宝就哇哈哈叫着给抓进去的。 等到村子里传来大人叫吃饭的声音,大家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纷纷从河里爬上来。 周四郎看了看手上和脚上的泥,招呼着大家一起去河边洗一洗。 满宝看了一下自己手上的泥,也要去,周四郎哪敢让她碰河水,直接拽住后衣领一拖,道:“去去去,大头,带着他们回家用温水,大人才能用冷水。” 大头就奔上去拎住木桶,和满宝道:“小姑,我们先回家,和白善宝一起。” 满宝看看河水,又看看木桶里的泥鳅,决定跟着泥鳅走。 一群你猴子回到家里,小钱氏差点没气得厥过去,她抄了扫把上前两步,结果看到正站在满宝身边笑哈哈的白小公子,她的手就一顿,手中的扫把硬生生的换了一个方向,落在了地上。 大头大丫等人齐齐松了一口气,这才活泼起来,拎着木桶上前表功,“娘,我们挖了好多泥鳅的。” 钱氏很嫌弃的看了一眼木桶里的东西,烦躁的挥手道:“去去去,让你们爹给你们弄去,大丫,赶紧去灶上把热水打出来洗脸洗手,大冷的天下河,谁带的你们?” 冯氏和何氏听到声音也出来,看见自家孩子也是一身的泥,顿时也气了,忍不住念叨道:“大冬天的这得费多少木柴,明天你们上山捡柴去吧。” 又道:“你们就这么两身衣服,之前的还没干透呢……” 总之愁死了。 大头和大丫懂事一些了,闻言低着头默默地干活儿。 但二头二丫和满宝几个小的却完全不能领会大人们的忧虑,此时正嘻嘻哈哈的凑在一起看泥鳅。 等热水打出来又嘻嘻哈哈的围着一起洗手洗脚,因为知道衣服要换掉,满宝还调皮的打了一下水,让温水四溅起来洒在脸上,特别好玩儿。 白善宝在周家玩了许久,直到一直默默立在一旁的大吉提醒该回去吃晚食时他才起来。 满宝就拿了一个木盆过来给他装了许多泥鳅,叮嘱他道:“先让它吐一晚上的泥,明天再吃。” 白善宝表示明白。 满宝就流着口水道:“容姨做的菜好好吃,你明天吃了看好不好吃,要是好吃,记下方法,回头我让我大嫂也给我做。” 白善宝就邀请她,“明天你去我家吃吧,等把我家的吃完了,我就来你家吃。” 满宝略一思索就答应了,然后把木盆交给他。 当然,木盆是大吉端着的。 郑氏看到儿子一身泥的回来,忍不住张大了嘴巴,再一看到木盆里的泥鳅,吓得连退两步,把眼睛撇到一边去,“善宝,你,你怎么把蛇带回来了?” “这不是蛇,这是泥鳅。”白善宝献宝一样和祖母母亲说,“这是我们一起抓的,满宝说可好吃,可好吃了。” 刘氏也没吃过这东西,也吓了一跳,不过她适应良好,只是点了点头,看了眼他脏兮兮的衣服,问大吉,“下河了?” 大吉连忙道:“就在河边,并没有碰到冷水,只是抓泥鳅的时候滚到了地上。” 刘氏就点点头,挥手道:“把这东西拿到厨房去吧,来人,给少爷打水洗澡。” 吩咐下去,刘氏这才蹙眉看向白善宝,“赶紧去洗漱换衣服,一会儿要吃晚食了。” 刘氏从不拦着孩子调皮,在她看来,孩子活泼些才能健康,尤其是男孩子,要是因为害怕拘着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可以,长久以往才要生病呢。 所以,她只不许孩子攀险涉水,其余的由他们玩去。 白善宝也从不觉得自己顽皮,看着大吉把木盆端走了,这才高高兴兴的跟着下人去洗澡换衣服。 白家的厨房管事叫容姨,她手底下有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三人把持着厨房,管着一家大小的吃喝。 她会的东西可多可多了,点心,南北各色菜系都会一点儿,当然,这泥鳅当然也会处理。 她不仅会处理,她一口气做出了三种做法,泥鳅豆腐汤,蒸泥鳅和爆炒泥鳅。 除了蒸泥鳅,其他两样满宝都没吃过。 郑氏看着都怕,自然是不吃的,刘氏尝了一下,觉着不错,就和两个孩子一起用起来。 满宝只盛了一点点饭,然后就着这三样泥鳅菜式吃得津津有味,还道:“泥鳅好吃,这个白白的嫩嫩的也好吃。” 刘氏就给她夹了一块豆腐,笑问,“这是豆腐,以前没吃过吗?” “没有。”满宝摇着小脑袋问,“豆腐是怎么做的?” “就是豆子做的。”这是白家自己做的,刘氏知道有些地方贫瘠,一些吃食的做法在外面很普遍,但有些地方却未必见过,于是仔细的和她说了说豆腐的做法,笑道:“等回去,你可以让你嫂子试着做一下。” 满宝狠狠地点头。 刘氏见她吃得香,而一向吃饭有些挑食的孙子有她比着,吃的比往日要多,要香,便笑眯眯的道:“一会儿我让容姨给你包两块拿回去,满宝,奶奶很喜欢你,以后你常在我家吃饭好不好?” “那不行,我还得回去陪我娘吃饭呢,”满宝道:“我娘没有我陪着会吃不香的,不然奶奶你跟我回我家吃饭吧。” 刘氏就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点头道:“好啊,下次有空就去你家,也尝一尝你家的饭。” ☆.第一百七十三章 豆腐(云起推荐票14.5万加更) 一旁的白善宝就插嘴道:“她家的炖山药好吃,鸡肉也好吃。” 显然,这个也是在人家家里吃过饭的。 满宝在白家吃了饭,还带了一盘的水豆腐回去。 小钱氏等人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东西,都好奇的围上来看,“这是什么?” 倒是老周头知道得多一些,笑道:“是豆腐吧,听说是豆子做的。” “是啊,是啊,就是豆腐,煮着吃可好吃啦。”满宝将刘氏说的煮法背出来,自有大嫂去琢磨了。 满宝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道:“我今天晚食吃了好多豆腐,就不吃了,大嫂,等你学会了做豆腐,我们家就可以天天吃豆腐了。” 这东西是豆子做的,而在乡下人家,豆子比麦子还不值钱,至少大家一致觉得麦饭比豆饭好吃,更别说麦子研出来的面粉了。 所以小钱氏略一思索就应下了,不过问,“豆子家里倒有,但这卤是什么?” 满宝吃饱了就犯困,她打了一个哈欠道:“回头我问容姨要一些就是了,大嫂,晚食你们也做豆腐炖泥鳅吧。” 今天白家为了照顾满宝,特意把晚食提前了,而现在正好是各家做晚食的时候,周家的饭已经蒸好了,却还没开始煮菜。 小钱氏点头应下了,让大头带满宝出去玩,不许她现在睡着。 不然现在睡了,不仅积食,晚上还容易醒夜。 小钱氏在厨艺上很有天赋,虽然满宝只是背了一遍,但她还是心领神会的学会了煮豆腐。 用晚食时,就连钱氏都忍不住多用了一些,颔首道:“这豆腐是不错。” 满宝正坐在她旁边,她没吃饭,但吃菜,闻言立即道:“是不是有肉的味道?” 钱氏笑道:“你吃什么都能想到肉上去。” “才不是呢,这话是刘奶奶说的,她说,豆腐取豆之精华,其味如肉,营养也如肉。”满宝摇头晃脑的念完,突然一愣,“咦”了一声道:“如果是这样,以后我想吃肉的时候却没钱买肉,岂不是可以直接做豆腐吃?” 周四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你咋不说要把豆腐当肉卖呢,这就是豆子做的,怎么可能和肉一样呢?” 满宝眨眨眼,她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他很不喜欢她笑话她的样子,就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理他,然后在心里悄咪咪的问科科,“科科,你说,是刘奶奶说的对,还是四哥说的对?” 科科:“刘氏说的对。” 满宝就嘴巴微张,有些震惊。 科科道:“大豆里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而豆腐是大豆做成的,黄豆、黑豆,白豆等都可以做成豆腐。刘氏所说的豆腐营养和肉一样是因为它和肉类一样拥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说,豆类食品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满宝都听呆了,原来她最讨厌吃的豆子竟然这么厉害吗? 科科继续道:“豆子有很多吃法,而显然,宿主的家人为了省时省力,选择了最粗暴最简单的食用方式,它其实可以二次加工成很多东西,有的味道不比豆腐差,营养价值也不低。” 满宝精神一振,问道:“还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 满宝的脑海里就刷刷刷的出现三本书,科科的声音充满了诱惑,“这是目前馆内收藏的最全的三本书,不过我刚建议宿主购买这一本,因为里面有大量的远古时候到古时候的豆类食品考据,显然,以宿主现在的科技文明,就算是买到了现代描述豆类食品加工的书,也做不到。” 所以还是买原始的吧。 满宝有些失望,“还要买书呀。” “当然,这里面不止有豆腐的制作方法,还有豆浆,豆皮,豆腐乳,甚至还有酱油和豆油的制作方法。” 满宝表示她一个都没听说过,所以不太心动。 科科估计早知道她是视觉人士,于是搜索了大量精美的图片给她看,“这是豆腐,这是豆浆,加一点糖是甜的,营养非常的丰富,尤其适合女性人类食用,宿主,上至你母亲,下至你,都很适合每天早上来一碗豆浆。” 又把其他制作好的食物放出来,勾引得满宝咽了好几下口水,眼睛亮得不像样,这才放出最后两张图,道:“宿主,这就是酱油和豆油,你别看它们长得很一般,根据人类的描述,做菜时加入这两样将可以大幅度提高菜肴的味道。” 科科道:“据我扫描出的结果,宿主所在的时代目前还是以动物油脂为主,植物油并没有应用在做菜上,所以这门技术对你还是很有用处的。” 满宝心动了,就去翻了一下书后面的价格,她微微瞪大眼睛,“怎么这么贵?” 比以前她买的所有书都贵,要六十二积分呢。 科科道:“您会物超所值的。” 满宝纠结了一下,心里想着好吃的,这才勉为其难的点头道:“好吧,那就买吧。” 因为花了不少的积分,满宝情绪有些低落,落在周家人眼里就是她还在生周四郎的气。 钱氏觉得这孩子气性有些大,正想要磨一磨她的性子,结果老周头已经先她一步瞪了周四郎一眼,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你都多大了还跟你幺妹吵架,还不快道歉去。” 老周头嫌弃得不行,“都是十八的人了,眼见着就要说亲成亲了,一天到晚的在外面瞎逛,你往外看一看,村子里像你这么大的青年谁还会下地摸泥鳅的,你也不嫌臊得慌。” 周四郎不服气,“您刚才吃泥鳅的时候怎么不说?” 老周头觉得他竟然敢和他顶嘴,眼睛一瞪,撸起袖子就要再揍,满宝终于将思绪从科科那里抽出来了,一抬头就看到她爹要揍她四哥,她就乐哈哈,“四哥,你又惹爹生气了!” 周四郎气得不行,“爹明明是在给你出气!” “咦,爹,你为什么给我出气呀?”满宝很疑惑。 老周头:“……你不是在生你四哥的气吗?” “不是呀,我是在想做豆腐的事呢,大嫂我们家什么时候做豆腐呀,做了豆腐,我们再做一些豆皮吧,我觉得豆皮可能比豆腐还好吃。” 得了,这一看就是想吃的入了神了,大家各自收回视线,该干嘛干嘛去。 这下轮到周四郎生闷气了,他蹲在她旁边,哼哼道:“你还真打算把豆腐当肉吃啊?” ※※※※※※※※※※※※※※※※※※※※ 作家的话 忘了正式通知大家了,和编辑商量过后改了书名,有木有觉得这个书名更贴切呀,我们的满宝可是很有福气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嘿 说亲吗 满宝本来正想着吃各种豆制品的事,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周四郎这一提醒她就认真思考起来了。 既然豆腐和肉一样,那她以后岂不是可以省下很多买肉的钱了? 至于省下的钱要拿去干什么,满宝想:管它呢,总会有去处的。 这么一想,自己的钱盒岂不是很快就满起来了? 只是想一想,满宝就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了,摇着周四郎道:“四哥,你没说错,以后我们要少买肉,多做豆腐吃。” 周四郎:“……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明明是不认为豆腐和肉一样的。” 但满宝根本没理他,还去和小钱氏商量,“大嫂,明天我们就试着做豆腐吧。” 钱氏也笑道:“做就做吧,先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要是能做出来,改日做好一点儿,给白家也送一些过去。” 小钱氏应下。 正好后天是冬至,而现在大冬日底下,大家也没事做,有的是时间。 第二天,满宝依然去上学,而小钱氏则按照满宝说的泡了豆子,拿到磨坊里去磨豆浆。 村子里只有一个磨坊,里面有两口磨,都在周家祠堂不远处的一个茅草亭里,说是亭子,其实很久以前这是一间房子,只是年代太过久远,墙塌了,族里没钱修缮,便把墙体给拆了,重新用木头和茅草搭了一个遮挡的亭子而已。 大家一般会在这里磨面粉和豆粉之类的。 小钱氏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去干这样的活儿,于是把周大郎给叫上了,周四郎就领着一众小的跟在后面凑热闹。 一边凑热闹一边说风凉话,“大嫂,怎么满宝说什么你信什么,这就是豆子,一斗八文钱,你想想一斤肉多少钱?这豆子怎么跟肉比?” 周大郎嫌弃他话多,干脆抓了他的壮丁,“这么闲,过来和我一起推磨。” 周四郎想跑,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把跳上去抱住他的脖子,哇哦哦的叫着不许他走。 最后周四郎还是被抓了壮丁。 因为冬至快到了,磨坊里聚集了不少人,冬至过后不久就要过年了,所以不少人都拿了家里的麦子来磨面粉,或是在磨米粉,打算吃好点儿,也给孩子们做些零嘴吃。 见周大郎兄弟俩磨的是泡好的豆子,就好奇的多问了一句,“这是要做什么呢?” “做豆腐。” “豆腐是什么?” 周大郎还没回答呢,一旁抽旱烟的村长就道:“豆腐呀,白白嫩嫩的,很好吃的。” 于是大家就都冲着村长去了,“村长,您吃过呀,那是什么稀罕物?” 村长就笑道:“不算什么稀罕物,我们这儿很少吃,但外头有,远的地方不提,州城就有的,这东西也不贵,一文钱两块,比鸡蛋还便宜,但味道不错,关键是冬日里能吃的菜少,州城很多人家都吃的。” “村长知道怎么做吗?” “那是人家的手艺,我哪会呀,就是年轻时候跟着人去过州城吃过而已。”那会儿他们去的时机不对,正是冬日,饭贵,肉贵,菜也贵,寻摸了好久才发现了豆腐。 每天一文钱能买两块,直接切成块煮,就着杂粮饭就能吃一顿,便宜! 村长回味了一下后看向周大郎,问道:“你家会做这个?” 周大郎特别老实,笑道:“我家哪会这个呀,是满宝去白小公子家吃饭吃到了,回来一说,我们就想着琢磨琢磨,做出来家里也添一道菜,也解解孩子们的馋,” 就有人笑道:“这个法子不错,你们家先做着,要是做出来了,回头可得教我们。” 周大郎和小钱氏都表示没问题。 周四郎一边努力的推动石磨,一边笑嘻嘻的道:“我幺妹还说了,这豆腐跟肉一样有营养呢,村长,你当时吃了豆腐,有没有觉得长胖了?” 村长横了他一眼,挥手赶了他一下道:“挤兑起我来了,老四,你的亲事说定了没有?” 围着的村民们瞬间精神一振,立即嚷道:“是啊,周四,这几天我都看见媒婆往你家去三趟了,到底说定了没有,是哪家的姑娘?” “相看过了吗,俊不俊?” “看俊有啥用啊,得看能不能干,周四,你可不能再跟孩子们混了,这姑娘们一看,谁乐意嫁你啊。” “就是,就是,别的先不提,明天先提着锄头下地,让人家姑娘来看一眼,保管就成。” “可拉倒吧,大冬日的扛着锄头下地,这是当人姑娘是傻子啊?周四,别听他的馊主意,嫂子跟你说,你得上县城里去扯一块布,先把身上倒腾一新,就凭你这脸,这身材,多俊的姑娘都能引来。” 村民们哈哈大笑起来,周四郎涨红了脸,推着石磨一言不发。 周大郎见了都忍不住乐了一下,然后和大家道:“你们快别打趣他了,他年轻脸薄。” “他还脸薄啊……” 小钱氏本来正笑吟吟的听着,一听这话不乐意了,高声截断对方的话,道:“怎么不脸薄了,我们老四也才十八,连个小姑娘的手都没牵过,说起成亲的事能不脸薄吗?合着谁都跟你们似的,甜言蜜语不要钱呀。” “这倒是,前儿我还看见老四跟一群孩子下地摸泥鳅了呢,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当孩子王,这能成亲吗?” 小钱氏不在意的道:“成家立业嘛,就是因为他有些孩子气,我婆婆才想着找个厉害点的回来管着他,有他媳妇带着,以后他就立起来了。” 小钱氏这是趁机把周家择亲的要求点了出来,她笑道:“我婆婆早就说了,以后老四的媳妇,能门当户对最好,不能,咱家也不是磋磨人姑娘的人家,只要能干,能够管住我们老四就行。” 周大郎也赶紧趁机推销他弟弟,“老四就是跳脱点儿,但地里的活儿可不赖,不比我们哥几个差的,有个能管住他的媳妇,这家就立起来了。” 别说,这话一处,不少人都动起了心思。 有些年纪大的妇人更是直接打量起周四郎来,虽然都是同村,但这样仔仔细细把人从头看到脚的机会还真不多。 别说,周四郎长得是真不赖。 ☆.第一百七十五章 琢磨(起点推荐票三万五的加更) 十八岁的小青年脸嫩得很,虽然因为前段时间又是服役,又是给丁田开荒变得又黑又瘦,但这段时间也养回来了一点儿。 冬天人都想养膘,满宝也一样的,所以常用私房钱买些肉回来,加上家里养的鸡,有一些也要杀了,所以这段时间家里吃得好。 吃得好,休息也好,前段时间新房子又落成了,每天没事做,就是开开心心的带着一众小的去地里野,或是掏鸟蛋,或是捉麻雀,或是去捞鱼,所以精神好得不行。 所以婶婶嫂子们这一打量,嘿,不得了,没想到周四郎长得还挺周正的,明明去年他还瘦巴巴的,又是赌徒,大家都觉着他有些流气呢。 周四郎推着石磨本来就汗,这一被这么多人盯着,身上的汗更多了,他自认脸皮够厚的了,但这会儿也忍不住红了脸,头差点埋到胸膛里去。 婶婶嫂子们看得更满意了,开始琢磨起娘家有啥侄女或外甥女适合的。 其实老周家的条件不错,尤其是在他们家又起了七间青砖大瓦房后,这在他们七里村也算是头一份了。 当然排除白老爷和白小公子家。 大家的心思都琢磨开来,老周家可能还比不上村长家,虽然青砖大瓦房比较多,但那是因为他家儿子多,人村长家的房子同样是青砖大瓦房,而且还有多余的呢。 家底比不上,但他家的好处也是兄弟多,就凭他家一母同出的六个兄弟,以后村里谁敢欺负他们老周家? 加上他们兄弟又还算齐心,只要肯互帮互助,这日子总会越过越红火的,这婆家日子红火了,自然也能帮衬一点娘家。 看完了家底,再看本人。 嗯,周四郎的缺点很明显,懒,还有赌钱的前科,这可算是大毛病了,但貌似这一年多已经改过来了,老周家家教又严,以后应当不敢了吧? 不少人心中如此想,但还是犹豫着放下了,都不是什么殷实人家,出一个赌徒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这可是高风险的投资。 但也有人再一看周四郎的脸,便暗道:就怕大姑娘们一看这张脸,就是赌徒也愿意了,何况他还生就一张好嘴。 周四郎的懒在村子里也是出名的,倒不是他在村子里已经懒出名了,最主要的是,周家兄弟都勤奋,尤其是他上头三个哥哥。 周大郎且不说了,家中的老大,自有了大头后地里的活儿就开始学着一把抓,一派种地老把式,每天早出晚归的,大部分时候吃完了晚食还要扛着锄头到地里走一遭,或是看水,或是给庄稼松松土,或是除草,反正没一刻停歇的时候。 再看周二郎,只要一有空,不是上山砍竹子就是在家做竹编,或是去赶大集,同样是忙得像陀螺转。 周三郎更不必说了,别说在周家,就是在整个七里村那都是出了名的种地好手,又肯下力气,每年白老爷家要请短工,他从来都是第一个选上的,有时候吃饭还能多分两个馍。 所以这一对比,就把周四郎给比得懒的不行了,家里的活儿,除非上头的父兄分派,不然扫把掉在身前他都不带捡一下的。 这在别人家正常,在老周家就不正常了。 于是本有八分愿意的婶婶嫂子们又去了三分心动,而本来只在合格线上徘徊的婶婶嫂子们则把心思埋下去了,觉着还得再看看。 所以等满宝趁着下课的空隙跑来凑热闹时就见大家正围着周四郎打趣。 因为没了心思的婶婶嫂子们打趣起周四郎更不客气,直把他说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当下就丢下石磨走人。 周大郎一点兄弟爱也没有的在一旁看得乐呵,反正成亲前都有这么一遭,当年他说亲时也这样。 满宝却不明所以,见四哥耳朵尖都要滴血了,连忙挤开人群进去,掐着小腰挡在他身前,高扬着小脑袋问,“你们是在欺负我四哥吗?” “哎呦,满宝来啦,”大家这才看见这个小不点,也看到了跟着她一起挤进来的白小公子,笑眯眯的道:“没欺负你四哥,是你四哥要说亲了,所以问一下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满宝一听,立即把手放下了,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是喜欢漂亮的了。” “哎呦,满宝都知道娶媳妇要娶漂亮的呀,那你说,什么样的姑娘是漂亮?” 满宝最近看了很多故事书,自觉很了解女人了,于是想也不想的道:“像嫂子这样的就很漂亮啊。” 对方一听,开心得腰都笑弯了,稀罕的抱着满宝和小钱氏乐道:“这孩子也不知道你们家是怎么养的,怎么就养得这么好?” 小钱氏看了一眼满宝,笑道:“都是婆婆教得好。” 人群中就有一个声音道:“怕是遗传吧,这嘴巴,跟她爹小时候一模一样,就跟好话不要钱似的。” 声音不是很大,但满宝和白善宝耳朵都尖,听到了,他们还没问,人群中就有一个很年轻的小媳妇惊叹道:“以前金大叔这么厉害呀。” 这会儿人群中没人回答了,倒是抱着满宝的嫂子笑道:“我也就昨天没看见她,怎么隔了一天再看,这脸就又更嫩,更胖,更白了?” 满宝就挺了小胸膛道:“一定是吃豆腐吃的。” 白善宝道:“或许是吃泥鳅吃的,我常吃豆腐,也没见我就变白变胖了。” 满宝就扭头看他,打量了一下后道:“你明明就胖了,看,手上还有胖胖的结了呢。” 白善宝讨厌人家说他胖,闻言道:“你才胖呢,你身上才有结呢。” 满宝却很喜欢自己便胖,闻言喜滋滋的露出小胖手道:“我的目标就是吃成像藕节那样胖,书上都说,那样的人最好看,最可爱了。” 科科:……你一定是对书的内容有什么误解。 却不想,这话得到了在场一众大人们的支持,纷纷点头道:“胖点好,胖点好看。” “胖了看着有福气。” “瞧满宝现在多漂亮呀,以前就是太瘦小了。” “周四再胖一点那就更俊了,到时候大姑娘们看了,不用人去说亲,恐怕自己就上门来了。” 话题慢慢又扯回到周四郎身上。 因为妹妹的到来,周四郎脸上的红潮刚消了一些,现在又有起来的趋势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品尝 小钱氏看了一下时间,估摸着差不多了,就把勺子交给周大郎,叮嘱道:“你在这儿和老四一块儿磨吧,磨好了拿回去给我,我先去学堂做饭了。” 周大郎应下。 小钱氏就上前一手扯住一个孩子往外拉,“走了,应该要上课了,小心一会儿先生找不到你们打板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狂野总统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军师威武   我以力服仙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媚姑   下弦美人(H)   沦陷的蓝调[SP 1V1]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