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441章

第441章

说他,“明明每次都打不过,你做什么总是去招惹她?” 周满也说白景行,“你不要动手啊,你现在还小,把握不住力气,打人很痛的。” 白二郎端了一盘葡萄进来,见他儿子又哭了,见怪不怪的坐在一旁,剥了一颗葡萄,把籽挑去就塞他嘴里,白若瑜瞬间止住哭声。 周满好奇:“这时候哪里来的葡萄?” “京城送来的,”白二郎道:“说是西域进贡过来的,一直用冰存着,昨天和冬至礼一起送来的。” 周满:“离冬至还远吧?” 白二郎点头道:“是啊,我觉得他们就是想找个借口给我们送东西,冬至前后应该还会送些东西来。” 他顿了顿后看向周满,“陛下来信问我们何时回京。” 周满无辜的回视,“看我做什么?你们想回就回呀。”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道:“我倒是在哪儿都可以,但我们担心回去以后再想出来就难了,而且孩子还小呢,路上会不会太冷?” 这意思就是还不想回去了。 周满目光在俩人之间来回巡视,斟酌道:“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让我?” 白二郎连连点头,“你也给陛下写封信呗,和我们的信一起寄回去。” “行吧,”周满道:“正好你们可以体验一下青州的年礼。” 周满就去给皇帝写信。 皇帝收到这两封信,哪怕有女儿女婿送的不菲冬至礼,依旧气得胡子都飞起来了。 “明达这是出去就不想着回来了,她以前可乖了,一定是白二教坏了她。” 皇后却要公正得多,道:“我看不是驸马不想回来,而是明达的主意,她的主意可比驸马正得多。” 皇帝撇了撇嘴,嘀咕了两句便不再念叨,算了,顺了女儿的心意总比顺着驸马的心意好吧? 大晋的公主过得如明达这般肆意的却也独她一个而已。 也是因为这份肆意,皇帝才没想着给白二再放一个官儿,他要是当了官儿,那明达就没这么肆意了。 不过白二虽然没任职,从北海县送来的折子里还是能时常看到他的名字,基本上那里的功绩都有他的一份。 朝臣们也都知道,现在北海县盐场、码头、官田,甚至是才在北海县那里设立起来的盐运司皆有白诚和殷或的一份功劳。 不管是白善的折子,还是郭刺史的折子都不掩盖这一点儿。 等将来他们从北海县回来,真要论功行赏,他们也有一份,即便他们两个没有任职。 大贞二十二年,注定是在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青霉素问世、两株新稻种问世,朝廷盐政改革,盐运司成立,太医署改革,两所在后世举重若轻的药坊建立; 大晋失去了一位能干的谏相…… 而后的几年时间里,朝廷和各地衙门除了日常的事务外,便是坚定的执行这一年制定下来的国策。 ※※※※※※※※※※※※※※※※※※※※ 作家的话 卡文有点儿严重,所以今天只更一章,欠的两更明天补上,晚安 PS:有起点或者用起点的小伙伴们, 起点APP,发现页,活动中心,里面有个活动,大家可以选择推满宝并写不超过二十字的推荐语,每天都可以给自己或者别人点20个赞,,点满20个赞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为起点币或者经验。 给陌颜的点赞流程:活动页内往下拉,有个“选出你心目中的名言金句”点女频,点最新发布那,选择“最热推荐”(陌颜的目前排名第五)然后按加号拉满点赞值,点完赞就可以去抽奖啦…(当然也可以别的小伙伴点赞的)…每天都可以点20个赞呦 ☆.第3155章 成长 大贞二十五年六月初一,长寿县医署。 “快快快,快把人抬到屋里。” “曹署令呢,曹署令,我们县丞被山上的落石击中……” 曹一萱围着围裙一身血的出来,看了一眼担架上的人后立即道:“快抬到屋里去。” 长寿县孙县令急匆匆的赶来,拽住曹一萱,“曹署令,周大人和郑大人不是来了吗,他们在哪儿?” “他们在救治病人,先把病人分轻重抬到病房里,我们马上处理。”曹一萱实在忙,没时间与他多寒暄,转身便进屋去看县丞。 不远处的房间里,周满剖出一个孩子来,她摸了摸,发现孩子还有气息,立即进行救治,半晌,孩子发出低低的哭声。 她这才将孩子交给稳婆清洗包好,她去缝合产妇,将她恢复如初后对西饼道:“去问家属要一套衣裳来给她换上,让她走得体面些。” 抱着孩子的稳婆一脸惋惜的看着怀里的孩子道:“听说他父亲在地动时为了护住他母亲已经……唉,他又是自他母亲死后产出,这可是棺材子,传出去这一辈子也完了。” 周满:…… 她想了想,转身接过孩子抱出去。 屋外瘫坐着浑身是泥水的孩子祖父母。 周满将孩子抱给他们看,“这孩子生来不凡,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竟然能活下来,或许是他父母在天有灵,一直在守护他,即便失去了父母,有这份爱在,他将来也会过得幸福顺遂,恭喜两位有后了。” 一直呆呆的老夫妻俩才反应过来,颤抖着手去接孩子,微微掀开襁褓,只见孩子握着拳头放在脸旁,或许是被周遭嘈杂的声音惊到,他不安的动了动,俩人立即把孩子抱紧,痛哭出声来:“好好,好孩子,我们一定好好待他,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周满将人扶住,让他们下去休息,这才转身要去处理别的病人。 孙县令终于找到了周满,疾步上前,“周大人,周大人……” 周满回头,“孙县令,外面怎么样了?” 孙县令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我已经让人去下游救人了,本来地动就埋了不少人,偏偏又遇上山洪。县城周围的几个村都搜过了,现在要紧的是离得远的村庄。” 他道:“我已经派人下去搜救,只是那些村庄距离县城太远,来回运送病人……” 周满瞬间明白,颔首道:“我带人下乡去,但仅凭医署中的大夫是不够的,外面药铺医馆……” “他们都愿意听周大人调遣。” 周满满意的颔首:“好,我会让人从青州城和北海县送药材过来,大家共勉吧。” 孙县令大松了一口气,后退一步,深深地冲周满一揖礼。 周满去找郑辜和曹一萱,“一萱,你带着人留守医署,郑辜,你我二人分别带人去乡下,我南你东,现在就去列药单,派人给文天冬和韦蔓送去,让他们调集东西送来。” 郑辜和曹一萱齐声应下,“是。” 郑辜顿了顿,问道:“师父,要不要从别的县征调民间大夫?” 周满沉吟了一下点头,“可以试一试。” 长寿县的灾情传出,本就有不少大夫想过来帮忙,医署的征调令一出,各药铺医馆的掌柜和大夫便找上门来,和医署的人和物资一起朝长寿县来。 白善几脚跨过水坑,一跃到了屋檐下,才抖了抖伞上的水,一个小胖墩便啪的一声抱住了他大腿。 白善低头去看,白景行小朋友扬起笑脸,露出一嘴的小乳牙,轻轻脆脆的喊道:“爹爹!” 白善把她拎起来交给她身后的五月,叹气道:“我衣裳有些湿,你别抱。” “把小娘子抱下去,堂少爷呢,让他们一块儿玩。” 五月:“堂少爷又被打哭了,才被抱下去哄呢。” 白善就刮了一下女儿的鼻子,训她,“都说了不许打哥哥。” 白景行不服气,大叫道:“是他先抢我东西的。” 白善不管他们的纷争,问道:“公主和驸马在何处?我有事与他们商议。” 五月指了书房,白善就牵着女儿的手一起去书房。 白若瑜已经不哭了,正乖乖的坐在桌子边吃奶酪呢,看到白景行还热情的招呼她,“快来吃,你的这份要凉了。” 白景行就甩开她爹的手,蹬蹬跑过去,自己攀着椅子就爬上去,拖过自己的小碗看了一眼才道:“奶酪本来就是凉的,你真笨。” 白善上前,瞪了白二郎一眼,“他们年纪小,不能吃冰的,就算哄孩子也不能用这个哄啊。” 白二郎顾左右而言他,“你县衙没活儿了?” 白善当然知道他在故意转开话题,拿过一个碗,直接把两个孩子碗里的奶酪各自挖了一半去。 两个孩子敢怒不敢言,他们已经很有经验,这时候要是哭,爹爹(堂叔)会把他们的奶酪全部没收。 所以俩人虽然眼泪汪汪,但没敢哭。 白善满意了,将碗放到一旁盖好,这才回答白二郎的话,“来和你们商量援助长寿县的事。” 他道:“我打算派一些人过去,再带一些物资,殷或已经在调派县衙里能出的物资,但我觉得这些还不够。” 他道:“地动和山洪,不仅刚收上来的小麦,就是地里还没收的水稻只怕也受灾严重。需要的物资不少,尤其是粮食,所以我希望从民间募集一些。” 这两年北海县发展迅速,赚的钱粮都不少,民间不能肯定家家有余粮了,但肯定有的不少。 白善道:“这事我不好出面,公主和你是最好的人选。” 这两年北海县的育善堂和带有公益性质的织造坊都是明达公主在经营。 明达略一思索就应下了,然后笑问,“那白县令也该做个表率啊。” 白善微微一笑,“做,我愿意捐一千石粮食。” 明达挑眉,颔首道:“好,我记下了,那我们也捐一千石。” 白善就起身,“殷或说了,给他也记一千石,剩下的事就托付给你们了。” 他往外走了两步,扭头看了他闺女一眼,转身将桌子上盖的奶酪拿在手里,“最近多雨,北海县这边也要谨防山洪,所以我要下乡巡视,大姐儿也一并拜托你们了。” 白景行和白若瑜小朋友就眼巴巴的看着白善把装着奶酪的碗拿走,真是一点儿机会也不留给他们啊。 ☆.第3156章 救治 这两年因为新稻种和新麦种在北海县的推广,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很多,粮价直接刷的一下降了下来。 又因为龙池码头,北海县里涌进了许多商旅,大家赚钱的机会也多了,于是不少人家都舍不得将粮食低价卖出去。 这种情况下,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前半年吃干,半年吃稀的人家可以全年吃干;需要混着糠吃的贫苦人家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甚至因为北海县提倡养猪养鸡,大家肉蛋都比以前吃得多了。 日子好过,明达才贴出公告,要为长寿县募集善款,可以接受钱、粮食、衣物,甚至木材一类的物资时,城里不少人都拎着粮袋去捐献了。 平民百姓,不舍的捐钱,但捐一些粮食还是做得到的,有的人家捐个两三升,有的人家捐两三袋…… 因为此事是公主主持,路过此地的商旅也跑来凑热闹捐献一些钱粮。 路过的商旅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本地的乡绅富商了。 其中以宋家捐的最多,赵家次之。 两家不仅捐钱,还捐粮食,布匹,还把家里不穿的衣裳收拾出来捐了,育善堂可谓收获颇丰。 明达让人将收到的物资都细细记录下来,谁捐了多少,哪怕只是一升米,这里都细细地记下来捐献者的名字。 明达核对完账目没问题便让人装车,和白二郎:“你亲自送去长寿县吧。” 白二郎惊讶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 “对呀,”明达道:“白善是县令,他离不开,殷或身体不好,你不去谁去?” “这批物资不少,虽然我觉得他们不敢贪了我送去的东西,但这世上的东西从不绝对,我还是不考验他们的人性了,”明达将账本放在他手上,微微一笑道:“这个就拜托你了。” 白二郎只能捧住账本,“行吧。” 除北海县外,其他县也有人往长寿县去帮忙,更不要说青州城了。 刺史府从收到消息的那一刻就动起来了,郭刺史焦心得眉头都长痘了,他心很痛,非常的痛,“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再有三个月我就要离任了……” “药材和粮食都准备好了吗?”郭刺史抹了一把脸,勉强打起精神来,“赶紧清点,明日我带过去。” “大人,长寿县现在还在下雨,时不时的发生山洪,甚是危险……” 郭刺史摇手道:“这么多人难道还保护不了本府吗?明日一早就出发。” 他已经得了确切的消息,京中有意将他调回去,他这五年功绩不小,回去就算不升官,至少也平级。 但京官和地方官是不一样的,回去他才能往前一步。 此时不能出事,地动和山洪,死伤这么多人,要是处理得不好,别说回京,只怕连官帽都保不住,但要是处理好了…… 郭刺史打了一个抖,连忙问道:“医署那边问清楚了吗,周大人真过去了?” “过了,昨天中午就带着人快马去了。” 长寿县地动的消息也是昨天中午传来,看来她一收到消息便赶去了。 郭刺史叹息一声,挥手让人退下,“好好准备。” 周满已经带着人赶在夜幕前到了震中,这里最为严重,房屋倒塌,连山都塌了一小半。 地动是天快亮时发生的,当时已有人起身,但并不多,因为这两天长寿县都在下雨,下雨天庄稼人没活儿干,所以大家早上习惯多睡一会儿。 谁知道就那么一会儿,地动了。 不少房屋直接倒塌,结果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因为连日下雨,地动直接引发山洪,山上的水混杂着泥土冲刷出来,本来在地动中幸存下来的人又伤亡不小。 周满到的时候,空旷的地方和田野里到处是痛哭的声音,不远处的村庄里亮着火把,大家正在连夜救人。 周满只看了一眼便吩咐跟随来的士兵和护卫,“把帐篷支起来,夜里可能会下雨,病人不能再淋雨,起锅烧水。” “是。” 众人忙碌起来,周满抓住一个明显是管事的人,“你们里正呢,让他来见我。” “里正,”对方麻木的道:“里正被埋土里了,还没挖出来。” 周满:“那你们村长呢?现在管事的是谁?让他来见我。” 管事的是县尉,县令到另一个村去了,他一身泥的跑来,一看到周满便热泪盈眶,冲上去道:“周大人您来了,我们挖出来不少伤者,都没来得及送去医署……” “让他们把所有伤者都抬过来吧。” 县尉应下,立即去了。 周满带着前来帮忙的大夫们接手了这一片区域,升起的炉灶很快开始熬药。 浓重的草药味飘出,低垂着头坐在村子四周的村民们精神微振,抬起头来看向四周。 黑暗中,有人举着火把一边走一边喊,“医署来人了,有受伤生病的过去看大夫了,能自己走的自己走过去,不能的喊一声,自有人抬……” “医署来人了,有受伤生病的……”那人一边举着围着村子走,一边循环往复的喊着这句话。 不一会儿,黑暗中,有人摸索着站起来,看了一眼四周,在点点火光中找到了火光最集中的那一片,朝着那一处就去。 周满看了一眼他们打来的水,摇头道:“这水必须烧开,所有用于清洗伤口的水都必须烧开。” “周大人,你快来看看这人,他的腿保不住了,得锯掉。” 周满连忙过去看,一番检查后道:“我来试一试,实在止不住血再锯掉,多点两把火把。” “是。” 大家都动了起来,这一片很快聚满了人。 周满将细细地将手下的腿缝好,确定血止住后便松了一口气,往后退了一步,把空间让给西饼,“给他上药。” 西饼:“是。” 周满走出去检查外面的伤患,看到一个孩子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的被放在草席上,连忙上前看,一摸,入手冰凉,脸色苍白的抖动,她摸了摸她的脉搏,连忙将人抱起来,“在帐篷里腾一张床,这孩子的家人呢?” ☆.第3157章 伤亡 旁边一人看了一眼后道:“没了,就挖出来她一个,剩下的不知道还活不活着。” 周满忙将人抱进帐篷,让人去拿一床干净的被子来,将她身上的湿衣裳去了,用被子将人包起来,她把人连着被子抱在怀里,“倒一杯温水,再煮一碗红糖水,快一点儿。” 连忙有人领命而去,周满将人抱在怀里,扯过针袋,拿出几枚细细的针,摸索着在她身上扎了几针…… 温水很快送来,周满小心的喂她喝了半碗,又喝了一碗红糖水,孩子的脉搏慢慢强劲起来…… 周满松了一口气,将人放在木板上,给她按好被子,这才拿了针袋离开,“让他们把身上的湿衣服全都换下,要是衣裳不够就生火,多饮温水,注意保持温度,小心失温。” “是,不过周大人,现在是六月,人不会失温吧?” 周满:“现在虽然雨停了,但已经下了好几天,天气本就凉,人要是再穿着湿衣裳吹夜风,就算不失温也会生病的。” “我现在就让人去。” 周满忙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了,她才全部看清他们停留的这一块地方。 这是一片种了豆子的旱地,旁边是荒地,但因为来的人太多,官府直接把这一片豆地给踩平了征用。 村子在一座山脚下,此时已经毁了大半,只有零星几间房屋还在,村子不远处的田地被山洪冲垮,那里正一片狼藉。 县尉还在带着人挖人。 周满站在田边,身形晃了晃,西饼忙扶住她,“娘子,你都累了一天一夜了,先休息一会儿吧。” 周满回头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睡觉的伤患,问道:“都处理过了?” “是,凡是送来的病患都处理过了,剩下是县衙的事了。”西饼顿了顿后道:“他们救援的速度赶不上我们治人的速度,娘子,我们要不要去帮忙挖人?” 周满道:“大家都一天一夜没睡了,你去安排一下,让大家都睡一下,留下一部分人,剩下的与我去另一个村子看看。” “娘子昨日不是分了一队人马过去吗?” “他们人少,带的物资也不多,我要去看看,而且还有别的村子呢,大夫还是太少了,不知道其他县会不会有大夫过来。” 对于医者而言,在后方治病救人比亲自去挖人效用更大。 周满只去眯了一下,不到两刻钟便醒了,然后吃了一碗稀粥,叫上向导便去了下一个村。 孙县令就在此处,他也一夜没睡,不过他正要走,“我得回县衙调派物资,周大人,这边就交给您了。” 周满点了点头,就在几个受灾严重的村子里轮转,每天最多睡两个时辰,等唐鹤和白二郎找过来时,看见她时几乎都要认不出来了。 唐鹤啧啧摇头,“我还是第一次见你如此狼狈。” 白二郎:“我虽不是第一次,但也很少见,你这是几天不洗漱了?” 周满伸出四根手指,一脸疲倦的看着俩人,“你们是怎么凑在一起的?” 白二郎来她猜到了,赈灾嘛,唐鹤怎么也在这儿? 唐鹤道:“我到了泰山,五天前感觉到地动,一打听是青州这边传过去的,我便过来了。” 唐鹤看了一眼已经被清理出来的村庄,叹息一声问:“伤亡如何?” 白二郎把身上专门装点心的荷包递给她,周满接过,坐在了旁边的草席上,从里面捏出一块点心来吃,“统计工作不是我们医署做的,但以我们这几日了解的情况来看,不下六成。” 唐鹤惊惧,“伤亡怎么会这么大?” “天灾,时候不对,”她给了西饼一块点心,伸手和她讨了一碗水,喝了一口后道:“地动是凌晨时分,那会儿大部分人都还在睡觉,又在下雨,早起的人很少。” “地动后不到半个时辰,山洪就冲下来了,本来埋着的人还有很大的几率活着,这一下活的人就更少了,更不要说才死里逃生的人,连反应都来不及做就被山洪冲走了。” 她道:“现在失踪的人还有许多,大多是被山洪冲走了,一时找不着,还有的则不知去向。” 唐鹤眉头紧皱,问道:“救治的成功率高吗?” “还好,”周满道:“抬出来还有气的,八成都能救活,剩下的两成是没办法。” 她道:“我们带的药品足,县衙那边的水和粮食、被子衣服等都还能供的上。” 唐鹤点点头。 白二郎:“所以这完全是天灾了?” 周满:“地动肯定是天灾了,山洪嘛,应该也不是人祸,不过这次之后长寿县的人应该要重新选个好点儿的地方定村了。” 唐鹤踮起脚尖往村子背后的山看了一眼,道:“山也该加固。” 白二郎呆住,“怎么加固?” 周满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道:“种草,种树,挖沟修墙,多的是方法,就是需要的人力大而已。” 唐鹤点头,“是啊,不过为了活着,这些都是值得的。” 周满将点心都吃完了,心情略好了一点儿,她拍拍衣服起身,“我干活儿去了。” 她没管俩人,自有县衙的人来招呼他们。 唐鹤是带着人微服过来的,县衙的人不认识他,还以为他是和驸马一起来的,因此客客气气的将人请到一边。 白二郎把大批赈灾的物资都留在了县衙,就带了一部分下来,主要是来看周满的。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北海县的大夫,因为有他们的到来,周满轻松了不少。 现在新的病患很少了,但之前的病人也需要打理,每天处理伤口,开药换药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今天夜里周满终于空闲下来,她洗了一个热水澡,又洗了一下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便坐在木板床上昏昏欲睡。 白二郎和唐鹤找过来,“我们带来了不少粮食,还有一些肉,决定多做一些安慰一下大家,你要不要一起出去看看?” 周满强打起精神,让西饼给她挽好头发便随俩人出去。 夜色渐暗,大家已经围着篝火吃起来,而受伤的人分了几波,伤重的不必说,基本只能躺在帐篷里了,轻伤的倒是和大家坐在了一起。 ※※※※※※※※※※※※※※※※※※※※ 作家的话 还有书友不知道吗,书中的北海县不是现在的广西北海,而是山东潍坊一带,因为古人以前将渤海也称为北海,所以在那一带设立过北海郡和北海县之类的 ☆.第3158章 狭路相逢(补更) 他们便也找了一个火堆围着坐下,有人送了肉粥上来,周满接过一碗,慢悠悠的吃起来,“没放姜,你该带些生姜过来的。” 白二郎:“有的吃就不错了,你还挑。” 周满扭头问唐鹤,“查得怎么样了?” 今天中午唐鹤上山去了,她一看就知道他是看山上情况去了。 唐鹤道:“的确是天灾,地动让山上塌了一些,山石和泥土松了,加上连日降雨,山上的水因为地动塌掉的一角汇聚了过来,所以就发生了山洪,沿途的树木没能挡住。” 郭刺史先去慰问了其他地方,等终于和周满他们碰上时,已经是灾情发生的第七天了。 不少伤患被运送回县城医署继续救治,还有的则是就近安置,周满和其他大夫每天都会去看一下,开药…… 郭刺史带着人和物资过来,孙县令陪同,还要安排人给灾民们修建房屋,有的村庄因为毁坏过于严重,必须得搬迁。 郭刺史看到在棚子里给前来问诊的伤患换药,高兴的抬手就要打招呼,然后一错眼就看到旁边一个正扶着病人的人,那人有些眼熟,郭刺史脸上的笑容一下僵住了。 师爷不解,“大人,怎么了?” 郭刺史放下了手,脸上还带着笑容,只是回落了不少,“没什么,看到了一个熟人。” 郭刺史上前打招呼,“周大人。” 周满抬头看了一眼,将手上的病人处理好才起身,“郭刺史来了,快请坐。” “周大人客气,这次多亏了医署出手迅速,这才救下了这么多人。” 周满笑道:“这都是我等应该做的,救治因天灾而受伤生病的患者本就是医署的职责之一。” 郭刺史笑着和她寒暄了几句,这才看向刚才熟人离开的方向,“周大人,我刚才似乎看到了刑部右侍郎,也不知是不是我这两天睡得少,眼花了。” 周满:“您没眼花,的确是唐大人,他应该是在医棚里,我这里人手不足,所以他在这里帮忙照顾一下病人。” 把病人扶回去的唐鹤一出来,看到不远处医棚里站了不公门中人,他不由扬了扬眉,上前去。 郭刺史一转头就对上唐鹤的目光,郭刺史扬起笑脸,“世侄啊,竟然真的是你,贵客,贵客啊!” 唐鹤也扬起笑脸,“郭大人,唐某不请自来,还请勿怪。” 他笑道:“我是在泰山停留时感知到这边有地动,所以过来看看的。” 郭刺史能不欢迎他吗? 那铁定是不能啊,唐鹤是巡按御史,领了圣旨四处巡视,勘定天下冤案的,天下任何地方他都去得。 郭刺史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青州这几年发展过于迅速,他觉得唐鹤总有一天要来的,但他不觉得他会这么早来。 加上他得了消息,过不了多久就回调京城,到时候他来不来对他影响不大,谁知道就这么巧,在他最没有心理防备,又是最狼狈的时候来了。 郭刺史脸都笑僵住了。 白二郎去主持分发物资了,一直到傍晚才回来,回来时正看到郭刺史领着唐鹤四处去慰问受灾的百姓,两方在路上碰见,郭刺史几乎是激动的去拉白二郎的手,一脸热情的道:“白驸马,您和公主过人仁心高德,本官代替长寿县所有百姓叩谢驸马和公主……” 吓得白二郎连忙拉住他,“不要紧,不要紧,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说完觉得这话不够贴切,于是补充道:“公主身为皇室中人,爱民惜民本属应当,郭刺史不必如此多礼。” 郭刺史道:“这几日委屈驸马了,这样,我们一会儿赶回县城,我设宴款待驸马,也为唐大人接风洗尘如何?” 白二郎拒绝道:“不必如此,现在灾情未完,不宜饮宴,而且比起吃饭,我现在更想好好的睡一觉。” 唐鹤也拒绝了,笑道:“我这次过来,一是为了看一看灾情,二是想要查询青州各县衙的案卷,三则是看一下龙池码头,所以也不急着去长寿县县衙。” 郭刺史正要表示惋惜,然后告辞离开,就听见周满在身后道:“都这个时辰了郭大人还要回去吗?” 郭刺史叹息道:“明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实在是没时间停留,我们连夜回去,能省一点时间是一点,周大人,这边就拜托你了,我们带来的物资全留给你们,还请你们代为调度。” 周满惊讶,“您要把县衙的人都撤走吗?” “不不不,他们留下给周大人打下手,”郭刺史生怕周满误会,解释道:“周大人才不是说人手不足吗?他们还留下,要是还不够,我再在这里给您拨几个人?” 周满来者不拒,点头道:“行啊,拨来吧,对了,最好是识字会记账的。” 郭刺史应下了,就要告辞离开。 周满就仰望着天空道:“可是,今天晚上会下雨吧?” 郭刺史也看了一下天色,见天边还有一抹晚霞,便觉得问题不大,于是笑眯眯的表示风雨都不能阻止他为灾民的心。 周满只能一脸敬佩的目送他离开。 等他们一行人走远了,她才收回脸上的敬佩神色,“我是说真的,今晚应该会下雨。” 唐鹤也抬头看了一下云彩的情况,半晌后点头,“是有可能会下雨。” “真可怜,虽然是六月,但淋雨也难受得很,尤其还是夜里,”周满扭头看唐鹤,“我怎么觉得他似乎有些害怕唐学兄你?” 白二郎顿时瞪大双眼,猜测起来,“莫不是他私底下犯了什么案子?比如收了钱放了死刑犯,冤枉了其他无辜的人……” 唐鹤狠狠的拍了一下他肩膀,“没有证据的事不要乱说。” 他道:“应该是因为他和家父关系不太好,所以才不喜欢我,又害怕我在青州给他找茬,所以看上去似乎有些忧惧。” 周满:“不至于吧,他好歹是个刺史,学兄你也不是故意找茬的人,退一步,就是找了,他也没必要怕你呀。” 她道:“身正不怕影子斜!” 唐鹤笑道:“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身正了,不过他怕我,倒不是因为他影子是斜的,而是因为事关他的仕途,怕我给朝廷的折子里乱说话吧。” 周满和白二郎一脸疑惑,“嗯?” “怎么,你们没收到消息吗?”唐鹤道:“朝中有意将郭刺史调回京中,到时候会给青州重新委派一名刺史。” ※※※※※※※※※※※※※※※※※※※※ 作家的话 晚安 ☆. 第3159章 朝局 周满和白二郎一起摇头,“没收到消息。” 唐鹤:“这两年青州功绩不少,不说盐运司每年从青州运出去的盐,就仅龙池码头和新稻种普及率这两项就足够郭刺史升官了。” “不过青州虽然发展不错,与京城相比还是差了很远,不然当年王嵘也不会嫌弃这是个下州而不来上任。”唐鹤道:“他既然有机会回京城,自然还是回京城的好。” 周满思索起来,“这次完全是天灾,并不是人祸,只从这几日的应对来看,他也算尽心,帮了长寿县不少,算是尽到了刺史责任,为何还要怕学兄你的折子?” 唐鹤笑容满面,“你觉得我是个公正之人,但有的人不这么想啊。” 周满叹气,“看来郭刺史对学兄有误会,要不我替你们解释一下?” 唐鹤深以为然的点头,“不过你也不必为我们说项,你大概不知,早年他会被革职是因为我父亲参他。” 周满瞪圆了眼睛。 “哦,对了,这次京城空出来的缺是工部右侍郎一职,因为参与江宁河堤修缮款贪污一案被拿,此案是我督办的。” 唐鹤摇头叹息道:“这个缺空了有两年多了,现在才传出来要选人,看来陛下是已经确定人选,郭刺史既然觉得是自己,那肯定是得了确切的消息。” “郭成此人,”唐鹤摇了摇头道:“他没其他大的毛病,就是特别爱财,又不是君子,所以取财的途径便不太正当,他必定觉得我们父子俩会阻拦他回京,所以躲着我呢。” 周满便好奇的问:“那唐学兄会阻拦他回京吗?” “我阻他回京干嘛?”唐鹤笑眯眯的,“据我所知,工部右侍郎这一职还是我父亲提的他的名额呢,这种人,留在京城比留在地方更好。” 他摇头晃脑的道:“天子脚下,众臣的眼皮子底下,这么多御史盯着,他便是贪,那也贪得有限。” “在地方就不一样了,一州刺史,在这一州之内,几乎可以只手遮天了。”唐鹤看向周满,“我想这几年白善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吧?即便他有背景,公主和白二也在此,但一些该尽的礼节也得尽。” 周满想了想后道:“还好吧,郭刺史除了贪财还怕死,每年他寿辰和一些重大的节日,我们送的多是药,他收的也很开心。” 唐鹤:“……药?” “是啊,我做的成药,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过送他的多是保养的药物,比如人参养荣丸之类的,”周满道:“虽然也不便宜,但是我自己做的,比在外头买各种珍贵礼物要省钱很多。” 唐鹤呆呆的看着她,半晌冲她竖起大拇指,“厉害啊。” 周满嘿嘿一笑,“我今日也学到了,原来似郭刺史这样的人要放在眼皮子底下啊,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像郭刺史这样的人不算是佞臣吗?放在京城就不担心他迷惑陛下?” 唐鹤:“陛下知道他的本性,而且当今又不是昏君,就算喜欢听好听的话,也不会糊涂办事儿的,朝中诸公也不是摆设。” 周满就点点头,“所以郭刺史回京的事板上钉钉了?” 唐鹤:“八九不离十吧。” “那下一任刺史是谁?”周满最关心的还是这个,不管是她,还是白善,都要与刺史府打交道,尤其是白善,他直属上司就是刺史。 唐鹤摸着下巴道:“争这个位置的人不少,我也不知道陛下属意谁,你也知道,我出门在外,消息总要滞后一些的。” 周满:“……比我们强多了,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唐鹤不在意的挥手道:“那就说明青州刺史的位置没定下来,不然太子肯定会告诉你们的。” 唐鹤顿了顿后道:“陛下下旨册封了皇长孙,此事你们知道吧?” 周满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知道啊,我们那天还一起去酒楼里吃饭庆祝了呢。” 唐鹤:“……陛下册封皇长孙你们庆祝什么?” “那是明达的侄子,是好事为什么不庆祝?” 唐鹤扶额,“我是说,陛下册封了皇长孙,太子继位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除非太子谋反,不然不会再有更改,百官为朝局稳定,也会尽力辅佐太子。据我所知,太子现在每日处理的国事已超半数。” 周满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继续看着他,“然后呢?” 唐鹤没忍住,抬手就拍了一下周满的脑袋,“然后你和白善是太子的人,青州刺史的人选其实你们是可以说得上话的。” 周满捂住脑袋,小声道:“我们其实是陛下的人。” 唐鹤瞥了她一眼,“我和长博自然知道你和白善是被局势夹裹着往前的,但是,自当年你为太子治病求得皇孙,又进了崇文馆,多次助力太子斗恭王;白善又是太子伴读开始,你们身上就已经牢牢的烙上东宫的印记。” “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道:“之前我和长博不提,一是想着你们平常心,将来要是太子有意外,你们就算不能全身而退,也能够少受牵连;二来,你们当时年纪小,只需好好读书,好好办差就可以。” “但现在尘埃都落定,你们要是还游离在外,那就相当于把伸到嘴边的红烧肉给推开了,”唐鹤压低了声音道:“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围着东宫,想要在太子面前露一露脸吗?” 白二郎一拍掌,压低声音道:“我知道了,唐学兄,你是不是想让白善当青州刺史?” 唐鹤:“……你可真敢想,我都没敢这么想,他现在是七品县令,一下和太子要四品的刺史当,信不信朝中百官先参他一个奸佞谗言?我就是说你们可以在青州刺史人选上发表一下看法,选一个对你们最有利的刺史。” “你们是太子的人,太子也一向看重你们,你们提的建议,太子应该会采纳。” 周满摸着下巴思考起来,半天后道:“其实我挺想要顺其自然的,但不知白善怎么想,回头我问问他。” 不必周满问,因为此时白善正拆开太子来的信呢,他就是为的新任刺史人选,想要问一问白善的建议。 等周满终于结束赈灾,和白二郎唐鹤一起回到北海县时,他的信已经寄出去两天了。 ☆.第3160章 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唐鹤一下马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这份热情让在外漂泊两年多的唐鹤有些受宠若惊。 他惬意的坐在县衙后院的敞轩里,端着酒杯长出一口气,“我去别的县城,虽然也有被如此热情欢迎过,但那情是虚情,意呢,也是假意,也就只有你们了,是真心欢迎我来的。” 白善也惬意的靠在身后的坐榻上,盘着腿道:“当年学兄可是应承了满宝,一出京就往我这里来,结果我们左等右等,你却转道去了江宁。” “这可不怪我,”唐鹤立即道:“本来我是往青州来的,结果巡视到冀州的时候陛下让我去江宁查筑堤款项,我就只能下江宁了,好在有大运河,一路坐船下去的,不然一下从冀州到江宁,我要累死的。” 因为这个,唐夫人都没能跟着他走,翻过年后才去江南找他玩儿的。 不过也因为江宁的案子,这两年唐鹤一直在淮南道、江南道和河南道一带打转,见识到了不少案子,可谓世间之奇、之狗血,话本都写不出来的荒唐。 白善早馋唐鹤的本事了,忙道:“学兄来得正好,不如帮我查一查县里的案子?要是能把积年的旧案一并查清了最好。” 唐鹤问:“有什么奇案要案吗?” 白善摇头,“奇案要案倒是没有,但案子也不少的。” 殷或笑道:“北海县以前穷,白善上任后威望又足,吏治清明,因此没什么大案发生。但这两年因为龙池码头,各地商旅不少,又有大晋最大的盐运司在此,关于钱财上的案子不少。” 殷或似笑非笑的看了白善一眼,“我们白县令其他的还罢,审案却是查了一筹,案子总要查很久才出结果,这两年没少因为这个被郭刺史训斥。” 白善:“……我很慢吗?明明很快了好不好,一个案子总要讲究证据,还得复核一遍,上次那抢劫杀人的案子,我只用了两月便抓到了凶手,这也叫慢吗?” 唐鹤点头,见白善扭头盯着他,他点到一半的头就停住,勉强道:“倒也不是很慢,在众多县令中属于中上水平吧,只要不是冤案,命案两个月内破获,又抓到人,算是可以的了。” 白善便自得的看了殷或一眼。 唐鹤往敞轩外看了一眼,笑道:“看你这园子花团锦簇的,我和满宝他们过来时,沿路看到不少商旅,还有不少百姓挑着担在官道上叫卖,民风如此,看来你治理得不错。” 白善笑道:“唐学兄要不要去龙池码头看看?现在那边才是繁华呢,因为是新建的,来往的人又多,因此看着比我这县城还要更像县城些。” 唐鹤挑眉,“好啊,找个时间去看看。龙池离得远吗?” “七十里左右。” “不近啊,”唐鹤问,“既然那里这么繁华了,事务肯定也不少,似一般的冲突,甚至是偷抢一类的事不少,也都会报到县衙这边来吗?” “不会,”白善道:“我派了两班衙役在那边,给予他们便宜行事权,除非大案要案,不然一般的小纠纷小案件,都在那边办好了再汇到县衙里来,这边审核过了便收押犯人。” “那是里正在管那两班衙役?”唐鹤挑眉笑道:“一县县衙也就三班衙役,你一下给出两班,县衙这边就留一班?” “不,那边是殷或管着的,县衙这边我又招了一班,”白善道:“我已经和刺史府申请,将北海县从下县升为中县。” “这么快?”唐鹤微微坐直了身体,“当年长博在罗江县经营了好几年,他走时也没把罗江县升为中县,一直到这两年因为新稻种产量不少,这才升上去的。” 白善颔首道:“北海县现在有龙池码头,还有这么大的盐场,经济已经到了,之后也不会回落,升为中县是够了的。” 要不是他压着,郭刺史还想直接升上县呢。 不过升上县虽然对白善仕途有益,但对当地百姓和县衙的税赋压力就太大了,所以他没答应,一直给压着。 唐鹤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其中怕是还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在,挑了挑眉问道:“郭刺史的提议?” 白善笑了笑。 唐鹤便啧了一声,然后看向殷或,笑吟吟的道:“没想到殷学弟会参与政事,”又看向白善,“他既然都给你管着衙役了,怎么不给他一个县尉当当?” 白善还没说话,殷或已经摇头道:“我就是闲极无聊时顺手帮一帮,又不是每日去县衙点卯,而且北海县是有县尉的,总不能我来了便把人挤走。” 白善笑道:“他可不止干县尉的活儿,他还干了县丞的活儿。” 唐鹤乐,“那不就是一县县令了吗?你都干什么了?” 一旁的白二郎立即举手,“我也没少干县丞的活儿。” 他道:“北海县也不知道哪儿来这么多事情,你说别的县只有一个县令是怎么做的?反正北海县有这么多人,我们还是总觉得人不够用。” 唐鹤微微一笑道:“你们用三年的时间做了人家十年才能做到的事,可不忙吗?” 五月找过来,“郎主,娘子问饭菜是摆在敞轩里,还是在饭厅?” 白善看了一眼唐鹤后笑道:“就摆在这敞轩里吧,今日风好,这里凉爽些,还可以一边看些景色。” 五月应下,转身去传话。 不多会儿,周满和明达相携而来,和婢女们一起端着饭菜上来,唐鹤连忙起身,扫了周满一眼。 竟然让公主端菜,能不能靠谱点儿,他怕吃了不消化呀。 周满疑惑的回了他一个目光,“这会儿正是吃鲍鱼的好时候,学兄难得来北海县,我让人去买了好些海鲜回来,今天的菜色一半是京城口味,一半是这儿的土产,学兄看看喜欢吗?” 唐鹤眼睛微亮,“鲍鱼呀……” “是啊,还有海胆,鲅鱼,你都尝尝,”周满道:“你要是留的时间够长,回头我们可以专门去龙池吃海鲜,那边的更新鲜,更好。” ☆. 第3161章 政治 唐鹤高兴的应下,要是早知道来青州这么快乐,早些时候他就应该来了。 几人虽然许久不见,但这两年从未断过书信,加上同在朝堂之上,都知道彼此的功绩和消息。 白善他们都觉得他们在北海县的事没什么好说的,不就是按部就班的建设码头,劝课农桑吗? 相比之下,唐鹤的事迹更吸引人,比如他在荆州破的连环杀人案,在唐州破的全家灭口案,寿州的女鬼杀人案…… 大家饭吃到一半,全都撑着下巴听他说案子,听得是津津有味。 最后还是久不见父母的白景行和白若瑜哭闹着要找人,郑氏和小钱氏牵着两个孩子找过来,他们才发现时间过得有些快。 唐鹤停住话,和郑氏小钱氏行过礼后惊奇的看着两个小孩,惊奇道:“你们孩子都这么大了?” 他一把将俩人抱起来放在腿上,一边一个,笑吟吟问:“你们多大了?” 白若瑜:“三岁!” 白景行:“四岁!” 两个孩子同时出声,只是答案不一。 唐鹤扭头去看白善几个,“我记得他们是同一天出生的吧?就算差着时辰也该是白若瑜大,怎么……” 白善含笑瞥了周满一眼,解释道:“我女儿算的虚岁。” 白二郎翻了一个白眼道:“这都是和满宝学的,从小就会往上虚报年龄。” 唐鹤失笑,从袖袋里掏礼物给他们。 这是早两年就准备好的,一直没机会给,这会儿终于给出来了。 “这是你们学嫂准备的,从同一块玉上分出来的。”唐鹤将玉给他们戴在衣襟上,发现玉有些大,便忍不住笑了一下,“还得再大一些戴才好。” 因为两个孩子的到来,话题被岔开了一下,唐鹤便不再说他破的那些暗自,而是看向周满,“青州刺史的事……” “哦,我差点儿忘了,”周满看向白善,“唐学兄说青州要换刺史了。” 白善颔首,“我知道。” 周满瞪眼,“你知道?” 白善点头:“前几日京城来信了。” 他顿了顿后道:“殿下问我青州刺史的人选。” 周满眼睛一亮,“都有谁啊,你有属意的人吗?” 白善微微一笑道:“还真有,我提议了一人,刘正则将军。” 唐鹤惊讶,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三年前皇帝就想过换青州刺史,当时他属意的便是刘将军,不过因为他刚毅正直,行事强势,他爹和皇帝都担心他和白善碰上会刚碰刚,所以才按下此事。 周满却是了悟,“因为海寇?” 白善:“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刘将军正直刚毅,如今青州已经过了最初适应的阶段,一切走上了正轨,接下来便是按部就班就可。” “只是赚的钱多了,人不免会生贪念,上者贪,下必从之,郭刺史再留在此处已经不适合,其他人过来也未必会比郭刺史更合适,”白善道:“刘将军不一样,一来,我们这两年合作不少,他对青州有一定了解;二来,他品格在此,虽行事强硬,对于此时的青州来说却是最适合的。” 唐鹤却问道:“是殿下亲自写信来问你?” “对啊,怎么了?” 唐鹤微微一笑道:“没什么。” 他目光扫向几人,最后定在殷或身上,“只是觉得殷学弟出来时日也够久的了,应该回京了吧?” 白善和殷或身体一僵,最后叹息一声放下筷子。 他们两个都不是傻子,一开始没想到这点,在信寄出去后也想到了,太子竟然直接写信来问白善青州刺史人选,只怕皇帝不会再放心殷或留在此处了。 就是皇帝放心,朝臣也不会放心的。 白二郎看看白善,又扭头看看殷或,问道:“怎么,殷或要回京?” 白善扭头与他道:“等殷或家书到了,你们也准备回去吧。” 白二郎怀疑的看着他,“为何?” 白善道:“你不是一直抱怨书铺抽成太厉害吗?正好我们的纸坊也造出新纸来了,公主名下又有书局,回到京城,你可以自己印刷书籍,到时候交给书铺来卖,赚的钱就更多了。” 白二郎:“我像是缺钱的人吗?为了几本书的分成回京城?” 明达道:“的确该回京了,大宝都这么大了,还没见过父皇母后呢。” 白二郎立即改口,“也是,你是不是想家了?” 明达点了点头。 唐鹤猜想的不错,太子提议用刘正则做青州刺史,一开始没人多想,的确将郭刺史调回京城,使刘正则做青州刺史。 虽然前不久寿光县发生了地动和山洪,但这是天灾,且后续处理得不错,所以孙县令和郭刺史都没被训斥,相反,因为处理得当,俩人和周满一起还被嘉奖了。 但不久后便有人发现太子在提议刘正则为刺史前和北海县有书信往来。 虽说因为明达公主在北海县,太子常和那边联系,但此刻,他们就是认定太子是和白善联系的。 而且太子回提议刘正则也是白善的建议,于是有人悄悄去见了皇帝,上谏道:“陛下,殷大人爱子年纪也不小了,陛下既然爱重殷大人,何不将殷县子召回赐婚,也让殷大人享受天伦之乐?” 皇帝瞥了对方一眼后道:“殷或身体不好,殷礼早和朕说过,他这一辈子都不能娶妻生子了。而且殷礼现在已经做了祖父,天伦之乐早有了。” 不说殷礼那一串的外孙外孙女,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