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耗费这么多薪柴,你补种跟得上吗?” 村长涨红了脸道:“那龙池那边也砍了许多树……” “你们能和龙池比吗?龙池的盐田都多少年了,每年能为朝廷煮出多少盐你知道吗?” 村长脸色紫红,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白善慢悠悠的道:“吵什么呀,我这个法子可是刚从书上找出来的极好法子,我们这次不用柴薪,而是用太阳来晒。” 他摇头晃脑的道:“要说天下至阳之物,那非天上的太阳不能比,所以我想用太阳晒出来的盐一定会比煮出来的盐更好。” 村长都快要哭了,这话一听就不靠谱啊,他也质朴,直接道:“大人,这太阳这么厉害,它也不能把米煮熟成饭呀,这把海水煮出盐来,只能靠柴薪啊。” 白善却道:“本县是北海县县令,的确要考虑诸多,不能为了煮盐便毁坏山林,所以我一定要试这个法子。” 村长道:“那要是试不成呢?” 白善道:“一次试不成就试两次,一年晒不出来就晒两年,行了,叫上人跟我去弄盐田吧,那灶台不用砌了。” 见村长脸色灰败,白善便和他道:“放心,衙门这边该给你们的工钱不会少的,每日十二文,照着龙池盐场那边的待遇给你们。” 宋主簿张了张嘴想反对,但想到白善好容易换了主意,他便又噎了回去,怕他又想起煮盐的事来。 宋主簿还有些不敢相信,但白善就是带着人去了海边,到处走走停停,最后选了一处将沙滩上的沙子拢了拢,挖出盐田来。 而远处的盐场竟然就这样放着不管了。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 第2823章 相信 连着两天,白善都没再提砌灶台的事,反而让村长带着村里的人在海边开出了三四块盐田,直接开进了海水晾晒。 宋主簿跟着蹲了两天,觉得白善这算是白折腾了,但见他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模样,他难得的没有表达出反对意见。 不过海边实在是太晒了,宋主簿就和白善道:“大人,县衙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呢,不如我先回县衙去?” “不必,”白善道:“县衙那边有方县丞呢,新盐场的事交给村长来做,我们去巡视下一个村庄。” 宋主簿:“……大人,这盐场就交给他们处理?万一他们偷偷煮盐怎么办?” 白善不以为然,“私盐是大罪,他们家小皆在此,我又已经在此开设盐场,他们又怎会那样想不开?” “我还没想好将盐场交给谁来管理,等我想好了再说,反正这太阳一时半会儿的也晒不出盐来,先留着吧。” 宋主簿:…… 一旁的村长听了伤心不已。 白善却私下找了他,给他圈出好几块地方道:“这两日我去看过,这几处地方盐分最高,有些地底甚至有盐卤,所以你们的盐田要从这儿一直挖到这里,若有盐卤,便化开在盐田里晾晒。” 村长惊住,连忙问道:“既有盐卤,取了用水搅开再煮一次便可用了,为何还要在盐田里化开?” 一直到现在村长都不相信太阳可以晒出盐来。 白善却坚持道,“听我的没错,现在你们先挖盐田晒盐,我过一段时间会再过来一趟的。” 村长虽然担心村子的前景,但工钱是白善出的,而且他又已经知道村子里悄悄煮盐的事,村长不敢不听他的。 他只能唉声叹气的应了下来, 白善见他服从,便放心的带着人去了别的村庄开始巡视,目前主要还是春种的事,白善还顺便看了一下麦子的情况。 满宝就拉着一车的药材跟在他身后一路义诊,等她终于把一车的药材消耗光,他们这才回县城去。 本来就黑的董县尉和宋主簿更黑了,倒是白善和周满一直戴着帽子,且可能是天生的,俩人都没怎么晒黑,这让宋主簿嫉妒不已。 一进城,宋主簿便下意识的想跟着他们回县衙,结果他家里的下人跑来道:“郎主,老太太身体不适。” 宋主簿一听立即道:“白县令,下官先回家去看看老母亲,县衙那边……” 白善立即点头道:“去吧,县衙那边有我们呢,替我问老太太好,让她保重身体。” 宋主簿应下,立即拎起衣袍和下人一起急忙回家去。 满宝看着他跑远,啧啧道:“本来还想客气一下,要是病不好,我也是可以出外诊的。” 白善道:“这会儿你就别吓他了,我们也回去吧。” 满宝点头。 县衙里很安静,表面看上去特别的平和,俩人才进县衙,方县丞便立即迎接出来,三人去了办公房说话。 董县尉左右看了看,去找自己的属下。 属下看见他就一脸惊恐的道:“董县尉,您终于回来了,您知道这几天出了多大的事吗?” 董县尉淡定的问道:“多大的事?” 对方就压低了声音道:“方县丞趁着县令和您及宋主簿不在去查了盐场的账目,结果查出不对来,当即就拿了盐场那边的宋管事,不仅如此,户房那边的两个书记员也全都被拿下了,此时都关在大牢里呢。” 他欲哭无泪的道:“您要是早半日回来也好啊,今日一早,方县丞才带着我们把三人家中抄了一遍。” 董县尉好奇的问:“抄出什么东西来了吗?” “抄出来了呀,好些贵重的绸缎绢布,还有好几麻袋的铜钱,别说宋管事才三十出头,就是再干上三十年,凭他那点俸银和家里的田地也挣不了这么多东西啊,现在他说不出东西的来历,加上账目有错,除非县令开恩,不然他死定了。” 董县尉就道:“白县令是不会开恩的,你让他们死了这条心吧。” 事情多半就是白县令和方县丞一起商量着干的。 虽然现在白善重用方县丞多过于他,但董县尉才是白善来了县城后陪在他身边最多的人。 他可是一直看着这位县令是怎么处理地方事务和关系的。 说真的,虽然有些冒进,但不得不说,他这样干的速度比当年路县令那样慢慢布局后再掌权可要快得太多了。 当然了,结果肯定也是鲜明的,白善要是赢了,那从此北海县衙就是他一言堂;白善要是输了,那几家不仅还和以前一样,甚至还会比以前更强势,说不定路县令这些年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 不过董县尉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和属下们道:“这些闲话以后少说,我们只是听吩咐办事的,上头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做,知道吗?” 属下愣愣的点头,问道:“这事儿不提醒宋主簿吗?” 他记得他们老大和宋主簿关系很好啊。 念头才闪过,脑袋就被他们老大拍了一下,董县尉没好气的道:“用得着我们去提醒吗?人家早回家去了,我们就是一群管治安的衙役,保护好治下的百姓,保护好大人,不要奸人作乱就可以,剩下的事少操心。” 属下:“哦。” 董县尉打发走了下属,扭头看了一眼那边的办公房,忍不住叹息一声,看来县城又要乱了呢,就不知道这一次吃亏的是谁,还是两边都吃亏。 可惜他没本事做渔翁,不然此时做个渔翁可太好得利了。 办公房里,白善翻着账本看,方县丞很贴心,特意将有问题的账目画红,还在边边上做了标注,因此他一眼就能看明白。 他将册子递给周满看,问道:“只抓了一个管事?” 方县丞道:“大人,北海县每季都要向青州刺史府交一定的盐,若是抓的人太多,海盐煮不出来,到时候是要问罪的。” 白善道:“你不抓他们,他们就能按时将盐煮出来了吗?” “这……” 白善很干脆的道:“把现在能查出问题来的人全抓了,然后审问,凡问出来的人全部抓了,然后再查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824章 人手 方县丞没料到他动作这么大,不由道:“大人,即便你将盐场的管事都换了,我们恐怕也很难掌控盐场。” 他压低了声音道:“路县令此前不是没试过这个法子的。” 只是最后两败俱伤,路县令到底赌不起,所以在损失更大之前退了一步,盐场那边换了一个姓宋的管事过去,当时还是主簿的方县丞则提为县丞,题外话一句,之前的县丞姓宋,是宋主簿的一个族兄。 他“因病”辞官后,方县丞代替了对方,而宋主簿就是那时候提上来的,盐场那边还是宋主簿在管。 所以方县丞是路县令一路提拔上来的,宋主簿则是宋家一系的,那董县尉呢? 白善微微一笑,和方县丞道:“放心,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我都能承受得起,所以你放心去做,天塌下来,且还有我这个县令顶着。” 方县丞定定的看了白善一会儿,点了点头后应下退了出去。 这就是世家子和寒门的区别吗? 还是有背景和没背景的区别? 若是路县令,他一定是徐徐图之,必定不敢这么大动作的。 满宝目送他离开,啧啧道:“你人手不够用呢,方县丞张口闭口都是路县令。” 白善不在意的道:“收服他便是了,只不过我才来,彼此间还不太了解而已,等再过两年,你看他是谁的人!” 白善说得霸气,但周满还是问他,“你新盐场那边打算用谁?” 既然方县丞是路县令的人,那就不能用他了,要知道青州可不止一处靠海,这东西在出成果前是不能随意外传的。 即便是好为人师的周满也知道,该是自己的功绩一定要抓紧,不能便宜了别人。 白善沉吟道:“我再找找,董县尉要是可用我就用起来,不行我就只能和家里要人了。” 白善问她,“哥哥和侄子们可有愿意来跟我的?” 满宝沉吟起来,“立重不行,他现在还在庄子里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呢,立学他们也要选官了,你觉得立威如何?” 白善不由坐直了身体,连连点头道:“他不错,写信回去让他过来一趟?” 白善起身走了两圈,思考道:“盐这事儿,不仅是盐场而已,后续还有很多可为之事,只是立威来了我这里,四哥那边怎么办?” 满宝挥手道:“还有立君呢,放心,家里不缺人用的。” 家里人多就这点好处。 于是白善转到书桌后面,提笔就开始给家里写信,“青州距离京城太远了,让立威把他媳妇也带来吧,免得想念。” 满宝“嗯嗯”两声,和他道:“再问一问家里,太医署那边有没有消息啊,怎么还不给我派人?” 满宝给萧院正去信好长时间了,结果那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也不知道他答不答应派人过来。 萧院正答不答应大家还不知道,但周家这边却是一收到白善的消息就开始给周立威准备上了。 老周头和他道:“到了那边要听你姑父和小姑的话,别给他们闯祸。” 周立威应下。 刘老夫人则是过来找老周头和钱氏说话,“白善是独子,他也没个兄弟,以后还需要亲家多多关照。” 钱氏笑道:“亲家这就客套了,姑爷肯带着几个孩子,那是孩子们的福分。” 这样的福分,陇州那边就很想要。 留在京城的本家听说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找上门来,和刘老夫人道:“总是住在周宅也不方便,这毕竟是侄媳妇的嫁妆,传出去,外人要说我们陇州白氏无能,白善吃软饭了。” 刘老夫人则笑道:“三郎君过于忧虑了,我们祖孙住在周宅都这么多年,之前都没人议论过,此时又怎么会说?” “今时不同往日,当时他们两个没成亲,自然可以说是借住在未来的岳家,但现在两人已经成亲,你们还住在周宅里就不妥了。”白珉道:“你们不是在京城里买了好几个院子,不如选一个搬出去。” 刘老夫人便笑道:“我回头和孩子们商量商量。两个孩子出门前已经托了亲家照顾我们婆媳两个,这样突然搬出去,只怕外头要以为我们两家不和,两个孩子也为难,所以和孩子们说过再论这事。” 白珉便沉默了一下,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借口来劝说,因为他同样不想恶化和周家的关系。 他停顿了许久,最后还是道:“我听说白善在青州那边举步维艰,没有人手可用?” 刘老夫人,“倒没听孩子说过,他回信来说在那边挺好的,春种快要结束了,他和青州的官民都相处得好,倒是因为他和他媳妇都忙,所以家里的事无人打理。” 刘老夫人在他开口问起人手时就知道他是为何而来了,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道:“本来我是想带着郑氏亲自过去的,两个孩子忙着外头的事,我和他母亲可以帮他们照看后宅。” “但两个孩子都心疼我,觉得青州路远,过去不免劳顿,所以就没让我过去,你那弟妹也不愿离开我,最后还是拜托了亲家那边,让他们家二房的一个孩子过去照看照看两个孩子。” 白珉忙道:“婶娘,族里这边也是有许多后生的,不如从族里挑几个孩子送过去,总不能一直劳烦亲家。” 刘老夫人面上愣了一下后便笑道:“下次再挑吧,这会儿亲家这边都收拾好东西了,而且这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立威那孩子是过去给他们打理杂务的。” 又道:“族里的孩子还是应该以读书为要,将来科举出仕才好,怎能操劳这些俗务?” 白珉:……就是因为有的子弟很难读书出仕,所以才要跟着族中已经考中选官的人出去历练,多少有些前程啊。 寒门子弟外放当官会带上自家的亲戚族人打理家务和外头的事务,一些小世家为了培养子弟自然也会这样干。 当然,他们眼光会更高一点儿,要做的不是“下人”“俗务帮手”一类的事,而是直接参与到地方事务中。 白善走的时候带上了大吉和刘贵,连厨娘都带着了,这会儿写信回来要人,显然就不是为了所谓的家务去的,肯定是任下有缺,他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手,所以让人过去了。 这样的机会,竟然就这么便宜了周家!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825章 没有杜撰 周立威也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于是将兄弟姐妹们都聚齐了,自己掏钱买了一壶酒给他们,炫耀道:“你们继续努力,我去和小姑混了。” 众人羡慕嫉妒恨,压着他去了状元楼,一定要他请了一顿好的。 几人吃饱喝足,摸着肚子回到家时正好白二郎过来做客,便跟着过去招呼了。 白二郎道:“我见到萧院正了,萧院正说太医署已经选定文天冬,他正好也是周满的学生,他准备准备就可以启程了。” 钱氏一听立即道:“那不如选了日子和立威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 白二郎便笑道:“回头可以问一问文天冬。” “之前一直未曾定下,也是因为太医署内争这个名额的人多,”白二郎道:“虽然去给周满打下手初始官职比不上其他直接接了地方署令的同学高,但能有周满指点,意义是不一样的。” 所以本来已经定下要进太医院做医助的几人都争抢了起来,最后还是文天冬强硬了这个职位。 这个刘三娘和周立如也是知道的,特别是周立如,她也提交了申请报告,可惜就是没能通过。 因为她这几年一直跟在小姑身边,太医署并不想让她再继续跟着小姑。 所以,太医署一直定不下人选,对底下的学生也就一直隐瞒,她问道:“何时定下的文天冬?” “昨天,”白二郎道:“应该今天下午就会公布。” 老周头就扭头问周立如,“这位文同学的医术怎么样?能力强吗?会不会给你小姑拖后腿?” “不会的,”周立如道:“他是体疗科的学生,成绩一直不错的,这次征东战他也去了,也立了不少功,所以才被选入太医院做医助,本来我们这一批做个两年医助就都可以升太医的。” “他去地方上,那便是选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将来应该会和大师兄他们走一样的升迁路程。” 郑辜郑芍和直接进入太医院的刘三娘周立如要走的路不一样。 白二郎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起身道:“我得回去了,一会儿还要进宫呢,你们走时告诉我一声,我有些东西要给白善和周满带去。” 周立威立即应下。 庄先生见他溜得这么快,不由摇了摇头。 刘老夫人不免问,“这孩子在宫里闯祸了?” “没有,”庄先生笑道:“只是他在翰林院里写话本子被巡视的皇帝抓了个正着而已。” 从那天起,白二郎就在躲着他,显然是怕他骂。 说起来那是个意外,翰林院大半的人都知道白二郎在写话本,他自己先前就有一本成功的话本。 向铭学的传记就是白二郎写的,翰林院里谁没看过啊,就是皇帝也是偷偷翻过的。 他进翰林院后,多是做一些查找资料,修撰补缺的工作,翰林院里的人都知道他也无雄心壮志,很可能一辈子就要在翰林院里养老了,所以上官们给他的工作并不繁重。 一开始他在翰林院写话本还是悄悄的写,但从辽东回来后他升官了! 搬了一个新的办公房,虽然很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了。 于是他就放飞了自我,因翰林院里许多工作都没要求时间,派给他的也不是多急的工作,他就放在一旁,累计到一定量后再一起做了,然后专心写自己的书。 写得嗨了,不免就忘了时间,也忘了周遭的环境。 翰林院是皇帝的储相之所,又是修史撰文的重要地方,皇帝偶尔也会过来看一看的。 那一日皇帝兴致就很高,于是就跑到翰林院巡视工作去了。 他是悄悄的来,翰林院便没有准备,但大多数人在皇帝到来时还是急急的凑上去表现了。 这人一多就显出了某个人不在。 明达是皇帝最爱的女儿,既然来了他肯定要看一看白二郎的,反正平时也没少见,他不觉得白二郎会紧张丢脸,于是就直接去看他了。 众翰林自然是跟着皇帝一起过去的,于是他们就看到握着笔一脸狰狞在写东西的白二郎。 那狰狞的模样让皇帝都停住了脚步,特别想知道他在些什么,于是就悄悄上前去看。 这一看就给看住了。 最后白二郎的稿子被皇帝没收了,所有的都收了,也没人知道他都写了什么,但白二郎瞬间在宫里和朝中出名,这两天他走路都避着人的,连庄先生他都不敢碰面。 庄先生摇了摇头,也不勉强他,孩子嘛,别扭上两三天也就好了。 白二郎一溜烟的跑了,却没有跑回家,而是跑去找殷或,问他,“你想到办法了没有,我要怎么从陛下那里把我的稿子拿回来?” 殷或闲闲的道:“你问陛下要了吗?” 白二郎就叹息,“没有,我今天去太极殿里转了一圈,还是没敢进去。” 皇帝又不单单只是他的岳父大人,还是他最大的顶头上司呢,在翰林院里写传记干私活儿本就是他有错。 这让白二郎理不直气不壮,不太敢和皇帝开口。 殷或想起之前给他审的稿子,微微一笑道:“那你就等着,等到陛下看完,他会问要接下来的稿子,到时候你再开口,稿子自然就回来了。” “……我还想给白善周满他们送一份过去呢,要等陛下看完,他得多久才能看完?”白二郎道:“而且万一他看完了不问我要接下来的呢?” “他会问的,不过,”殷或歪了歪头,“时间上的确是个问题,还有一个法子,让公主去要回来。”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明达公主开口,皇帝肯定会还给他们的,但还多少就不一定了。 殷或好奇的问,“你写到哪里了?” 白二郎郁闷道:“写到白善他们进城骗开城门那部分了,正写到精彩处,两边打起来呢,唉,陛下为什么要来我们翰林院啊。” 殷或想起他曾听白善和周满描述过的场景,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你,你是怎么写的?我是说,你杜撰的多吗?” 白二郎瞪眼,“我是那等杜撰的人吗?我只是描写敌人的心理和惊叹多了一点儿,其余全是照实写的,没有杜撰。” 殷或就感叹,“幸亏翰林院没有让你去修史,不然简直是贻误后世子孙。” 白二郎坚称:“我那是合理推算各人心理,而且写书就是要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我从小看过的本子都是这样描写的。”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 第2826章 才华付于国 白二郎为了让白善和周满看上自己的新稿子,只能跑回去找明达。 明达第二天就和白二郎跑进宫里,先是乖巧的代夫君和皇帝认了错,然后撒娇的想要回稿子。 皇帝被缠的没办法,还了一大半,剩下的就说什么都不愿意还了,他一脸严肃的道:“驸马公私不分,怎能一点儿惩罚也没有?这些稿子就是对他的惩罚,对了,那些稿子也最好不要外传,不然翰林院那边知道我又把稿子给他还回去,只怕要弹劾他和朕了。” 明达见撒娇也没用,只能拿着那部分稿子去找白二郎。 白二郎看了叹气,“这些白善和周满大多都看过了,看,上面还有他们给我修改的印记呢,我是想把这段时间新写的给他们送去啊。” 明达:“你到底是想让他们看你新写出来的稿子,还是让他们给你修改稿子?” 白二郎道:“这不是同步进行的事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分别?” 明达:“要是后者,我也能做啊,我给你改。” 白二郎一脸纠结,“不好吧,你又不知西行发生了何事,万一你给我一改,我越写越偏了怎么办?” 明达道:“我听周满说过西行的事,不会偏的。” 白二郎和她大眼瞪大眼,还是想要白善和周满改,于是想了一个居中的办法,“不如先从陛下这里拿了稿子回来,你改过一遍再给白善他们送去改一遍?” 他道:“我可是答应他们的,稿子印刷成册前必须要给他们过目的。” 明达点点头,“行吧。” 她心里很高兴,反正她参与进去就行了。 于是,他们要怎么从皇帝手里把剩下的稿子拿回来呢? 夫妻俩对视一眼,齐齐看向太极殿的后殿。 皇后没有当场应下,让他们回去听消息。 白二郎很疑惑,“我在翰林院里写稿子这么严重吗?严重到皇后娘娘都不能把稿子拿出来?” 明达更了解她爹,道:“等父皇看完就会给了。” “但立威过两天就走了。” 晚上,皇帝也不去后宫了,就捧着一叠稿子在看,皇后过去看了一眼,也接过皇帝翻过的稿子看起来,一边看一边笑道:“明达和驸马都求到我这儿来了,陛下何时将剩下的稿子给他们?” 皇帝不在意的道:“等朕看完再说。” 皇后不免失笑,“陛下,你要是不把稿子给他,只怕他后面的稿子要写不出来了,我其实也想知道白善他们是如何做到破开城门后还能活着的。” 皇帝委屈,“你看完了,朕还没看完呢。” 皇后就催促他,“那你快看。” 又道:“你没发现稿子上还有别人的笔迹吗?显然有其他人给他修改,太医署那边要给周满派一个人过去,驸马突然急起来只怕是要把稿子给白善周满他们送去。” 事情就转到了公事上,皇帝的手指敲了敲腿上盖着的被子,和皇后道:“朕听萧院正提起过,每一个署令到任后,都至少要半年的时间才能让当地人知道医署的存在,再想要当地的百姓接受医署,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 “那郑辜虽失职,但洛州医署在所有医署中是完成度最好的,不仅洛阳一县,在洛州其他县也很有知名度,这才吸引了很多流民去医署求医。”皇帝道:“仅去年一年,通过洛州医署登记入册的流民数便有一百二十八人,这是一项很大的功绩了。” 皇帝嘴角翘了翘道:“周满这才去了多久,竟然就和太医署要人了,看来那边的医署进展很顺利啊,将她派出去算是派对了。” 皇后却道:“我听明达说,周满将医署定在了北海县,那边和其他医署的情况不一样,其他县的县令可不一定欢迎医署落址,而北海县那边有白善在,周满行事要顺利很多。” 皇帝点头,“朕也知道这一点儿,但先从北海县开始也不错,出了北海县,其他地方还是其他地方,白善影响不到,朕倒要看看,周满能不能让医署遍地开。” 皇后问道:“青州的刺史还没到任吗?” “哦,”皇帝低头继续去翻手上的稿子,不在意的道:“朕又给青州换了一个刺史,人现在估计快到京城了。等见过朕,他就会去上任了。” 皇后一愣,问道:“换人了?” 皇帝嘴角的笑容微冷,颔首道:“是啊,王嵘一直生病不能出行,朕看他身体实在不好,所以就让他在家养病了,朕和魏知商量了一下,换了郭成去。” 皇后:“郭成?他……” 皇帝点头道:“就是他。” 见皇后神色有异,他便哈哈大笑道:“别看他跟墙头草似的到处倒,但心机能力都不差,他又有建功的心思,青州那边有同样精明强干的路丛,又有白善在,想来青州会越来越好的。” “反倒是王嵘,”皇帝脸上的笑容淡下来,冷淡的道:“他过于冷傲,瞧不起青州,也看不起寒门庶子,觉得青州苦寒,去和一群土族士绅相斗丢了脸面,却不知道青州的官场也未必就看得起他。” 他的子民,他尚且没有轻视过,他王嵘凭什么鄙夷他们? 因为王嵘的确有才,所以他一直忍着,但年前下的任书,他要过年再去可以,但过完了年,又过了龙抬头,到现在他竟然还以偶感风寒,顾思先祖,想要祭拜了祖先,过完清明才去上任,既如此,那他就不必要去了,好好在家顾思祖先吧。 察觉到皇帝心情不太好,皇后就给他顺了顺气,皇帝便低头看着手中的稿子,正好看到白善他们主动跑去征西军那一段,他叹息道:“若是天下的臣子都似白善周满几个一样心如赤子,知道要将才华交给国家,那天下就没这么多乱事了。” 皇后忍不住失笑,“天下的臣子若都如此,陛下该拿什么报他们呢?” “朕自会给他们高官厚禄,无限荣耀。” 皇后微微一笑,虽然这话便可引起无限的矛盾和纷争了,但她很喜欢看皇帝这样自信张扬的模样。 ※※※※※※※※※※※※※※※※※※※※ 作家的话 明天开始加更,明天见 ☆.第2827章 生气 皇帝看稿子看得津津有味,尤其白二郎写书不似翰林院里的翰林们,很多事情都一句概括,白二郎写书就跟他的人一样,很喜欢啰嗦。 看到一片颜色鲜亮的石头山,他都能洋洋洒洒写上两页纸,写他们怎么在沙漠里抓蝎子都能写上三页纸,至于为什么抓蝎子,稿子上说周满说蝎子可治疗口眼歪斜、风湿和肩周炎,周满要用来泡蝎子酒,常饮似乎还有固本培元的功效。 稿子上还说,周满打算做出蝎子酒后便给殷或喝。 皇帝砸吧砸吧嘴,和皇后道:“明天见到殷礼问一问,周满有没有做出蝎子酒来,朕看殷或是越活越精神,说不定还真是蝎子酒的功效。” 皇后担心起来,“陛下可别乱吃东西,得问过御医。” 皇帝不在意的道:“周满不就是御医吗?” 皇帝是看得津津有味,看完还吐槽,“难怪他们西行走了这么久,固然路途艰难,但你看他们多懒散,说是为了不浪费房租愣是在一个小镇上住了近一个月。” 但最后还是叹息道:“朕未曾有机会去西域,但看驸马写的这些,感觉朕也就去过西域了。” 皇后也摩挲着手中的稿子,眼底流露出些羡慕来,她想了想后道:“等天气好些了,让明达也去青州看看吧,自周满外放她就在歪缠我这事儿,说也想去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这一次皇帝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否决,而是低头垂眸看着手中的稿子,沉吟半晌后还是不情不愿的哼哼了两下,算是应下了,不过却道:“明达身体不好,得让她身边的人照顾好。” 出门太危险了,虽然看白善和周满他们西行是很有激情,也极其羡慕,但皇帝也知道,出门的危险多着呢,他行军打仗的时候,身边就有不少人不是死于战场,而是因为水土不服而虚弱下去,急性时,一个晚上人就没了。 他的明达身体那么弱…… 皇帝将剩余的手稿看完,因为白二郎正断在了攻打龟兹的紧要处,所以皇帝没忍住,直接宣召白二郎进宫给他讲。 但写书和说书其实是两回事,对着皇帝的脸,白二郎只能干巴巴的道:“白善他们杀了里面的卫兵,趁机打开了城门,阿史那将军收到消息便领着大军冲进去了。” 皇帝:“这事儿朕知道,朕问的是详细的。” “陛下,这就是详细的啊。” 皇帝:“……像你写其他事情一样的那种详细。” 白二郎憋红了脸也没憋出一句话来。 皇帝盯着他看了半晌,最后退而求其次,“下面的稿子你写出来了吗?” “没有,”这一下白二郎应得特别快,他道:“没有之前的稿子对比我写不出来。” 皇帝只能失望的将稿子还给他,挥了挥手道:“赶紧回去写吧。” 白二郎素来对人的情绪敏感得很,他趁机问道:“那我能在翰林院当班的时候写书了?” 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道:“你得先把自己分内的公事做完。” 白二郎兴奋的道:“臣不会辜负陛下期望的。” 皇帝很想说,我对你没什么太大的期望,你好好的写书就行。 但看他傻乎乎的笑容,皇帝还是将话咽了下去,挥手让他下去了。 罢了,驸马不太聪明的样子,还是不要打击他了,其实这样也不错,驸马并不需要多能干,只要对公主好就可以了,白二虽不聪明通透,却自有一股憨气,明达和他在一起也高兴。 白二郎带了自己的稿子回翰林院,瞄准了时间就早退,先跑回了周宅,将所有的稿子都放在一个盒子里交给周立威,郑重其事的道:“这是我给白善周满的东西,你可得收好了。” 见他这样郑重,周立威也重视起来,以为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于是也严肃的点头,“你放心,我一定把它安全交到小姑和小姑父手上,便是我不在了,它也会在的。” 白二郎:“……倒也不必如此。” 周立威却严肃的道:“要的,要的,我们周家最不缺的就是诚义了。” 白二郎:“……我明天还得上朝呢,就不去送你们了。” 周立威应下。 白二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转身要走,却见庄先生站在门口那里看他,他吓了一跳,不由脱口而出,“先生,您也早退?” 庄先生:“……现在到下衙时间了,不过我是给国子监送书的时候到时间回来的,你一个翰林院当差的,是怎么在我前面回来的?” 白二郎:…… 庄先生便脸一沉,对他道:“你跟我过来。” 白二郎便低垂着脑袋跟他走了。 庄先生有些生气,坐在书桌后面许久不说话,白二郎便乖乖的站在书桌前一动不动。 庄先生运了运气,这才和他道:“为师知道,你在仕途上没有大志,这本没有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人喜欢挥斥方遒,有人喜欢为民请命,自然也有人喜欢闲云野鹤,悠闲自在的度日。但不论你志向如何,你既有官职,那便要做好分内之事,你在翰林院里写书没什么,那勉强也算正事,但为何连迟到早退这样的事也做了?” 翰林院里的翰林都是进士,读书人嘛,除了翰林院里的工作任务外,大家闲暇之余也会写一些文章和诗稿,或者干脆为别人的文稿写序,很多事都是在翰林院里完成的,所以没人觉得白二郎在翰林院里写书没什么不对。 只不过他写的书是偏话本类的传记,所以显得难登大雅之堂,又正好是被皇帝当面抓住,这才在宫里和朝中掀起大波。 但这种行为是默认范围内的,没看御史台都懒得弹劾他吗?这一次他被收缴了稿子,也只是大家私底下笑一笑,并没有人在朝上弹劾他。 因为弹劾他,那带出来的人就太多了,翰林院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谁没在翰林院里写过诗稿文章? 庄先生也能容许这些,但他不能容许白二郎轻忽自己的职业,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竟然都迟到早退,还是在才犯错被抓后不就便迟到早退,再下去,他的皮是不是要变得更厚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828章 汇合 送稿子这样的事也可以下衙以后再送的,周立威是第二天一早走,又不是今天就走。 完全没必要赶这一时半刻,说到底还是白二郎自己心里着急,一拿到稿子就要往这边送。 白二郎深知,他此时要是再找借口,只会更惹怒先生,因此低着头老实听训,不敢回嘴和找理由。 庄先生训了他一顿,见他老师的低着头,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儿。 他问道:“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白二郎低着脑袋老实道:“是我的一些稿子。” 庄先生皱眉,“什么稿子,西行的传记稿子?” 白二郎小心翼翼的点头。 庄先生紧皱着眉头,半晌还是说不出不好的话来,只能叹息一声道:“罢了,你去吧。” 白二郎小心翼翼的看着庄先生,小声问:“先生,稿子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庄先生平淡的道:“当初你们从西域回来的时候,周满已经因为耽误了行程被罚过了,就算你的稿子刊印成册,被百官和陛下看到,他们也不能再用同样的理由罚周满。” 就是以后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就是了。 庄先生撩起眼皮闲闲的看了白二郎一眼。 白二郎惊呆了,没想到还有这点,他一脸懵的跑去找殷或,着急的问道:“你聪明,你说该怎么办?” 殷或一脸莫名,“我以为你们在写之前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原来你们没想到吗?” 白二郎:“……他们想没想到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是没想到的。” 殷或就摇头道:“稿子都被陛下看到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道:“你还是照着自己原来的计划写吧,反正罐子已经破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吧。” 白二郎原地懵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觉得殷或说的有道理,于是决定破罐子破摔了。 皇帝一直等着白二郎的稿子,每天都要问一次,有皇帝亲自催促,本来懒洋洋,写三四张稿子就要休息一天的白二郎再顾不上休息,只能在翰林院写,回家还要写,苦逼得不行。 没有稿子,追更兴致正浓的皇帝就拉了殷礼说话。 没办法,他怕再和皇后讨论白二郎文章中的旖旎风光,她就要更放开对明达的限制了,所以还是应该和殷礼谈。 殷或当时也西行了,他认为他和殷礼之间还是很有共同话题的。 对西行一事,主要消息来源是情报和朝廷公文的殷礼:…… 他只能硬着头皮听,记下来后回去找他儿子了解一下,至于皇帝,当时不回话并不打紧,反正他也只是要个听的人,看他说得兴致勃勃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是想听他发表意见的样子。 在皇帝终于将西征的稿子追完的时候,周立威和文天冬一行人终于到了青州。 不过他们没有在青州城停留,直接穿过青州城往北海县去。 一行人看到破破烂烂的北海县时都是一惊,不由站住了脚步。 一旁镖局的人催促他们,“我们快进城吧,再不走太阳就要下山了,这种小城都有宵禁,天一黑就关城门的。” 周立威咋舌,“看上去比我们罗江县还破呀。” 文天冬也有些忐忑起来,“周博士为什么要将医署落在北海县?” 周立威理所当然的道:“我姑父在这儿,医署自然要落在北海县了。” 文天冬自带粉丝滤镜,坚持道:“先生她不是那样儿女情长的人。” 俩人讨论过,终于带着家人进城去了,一行人直奔县衙。 此时路上没多少人,明明太阳还挂在天上,只是有了一抹夕阳,正是吃晚食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城里最热闹的时候吗? 文天冬越走心越凉,倒是周立威很有经验,和他道:“农忙呢,这会儿应该是快要插秧了,要整顿水田,所以没空来城中赶集。” 文天冬点头,“见到周博士就好了。” 一行人到了县衙门口,抬头看去,虽然县衙看上去也很旧,好在不破,于是悄悄松了一口气。 周立威上前去,守门的衙役就皱眉,拦住他问:“有什么要紧事吗?事儿要是不急那就明儿再来吧,县令已经下衙了。” 周立威:“……我找我小姑父。” “你小姑父是谁?” “就是县令大人。” 衙役脸色瞬间变好,脸上扬起大大的笑脸,“原来是舅爷家的郎君来了,快里面请,快里面请。” 周立威却没进去,而是问道:“县令下衙了?是回后院了吗?那我们就不进去了,直接去后院便是。” 衙役连忙道:“县令大人还在县衙里呢,并没有回去,几位先里面请,小的这就去给你们禀报去。” 周立威便去马车边上将妻子给扶下来,文天冬连忙也扶了自己的小妻子下来,他这次上任也带了妻子过来,还有就是一个丫头和一个小厮,因为人少,所以文家和周家才决定请镖局一路保护着过来的。 好在他们还押了别的货物,所以并不贵。 一行人进去,还没见到白善,先见到了白家的护卫,他们穿着衙役的衣服特别兴奋的迎接出来,“是二舅爷家的郎君,二郎君,快里面请,我们郎主在办公房里……” 转头看到白善走出来,立即笑着行了一礼退到一旁。 白善看见周立威便笑了起来,“你们到了?我还以为你们要过几天才能到呢,倒是够快,走吧,我们回家说话去。” 文天冬上前一步,行礼道:“白县令,不知周署令在何处?” 白善就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她这会儿估计还在医署呢,我让人去叫她回来。” “不必,”文天冬不好意思的道:“下官自己找过去就好,我家小也来了,正好也要安顿呢。” 白善便笑道:“我陪你们过去吧,医署距离县城并不远,立威,你先回去放行李和收拾东西,你们的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先去歇息。” 周立威应下。 镖局的人见他们找到了人,任务就算完成了,于是和周立威和文天冬约好明天上门结账,然后先带着人和货物去了县城里的客栈住下。 白善看着他们离开,扭头问周立威,“镖局的人押送的是什么货物?” “瓷器和一些绵绸,听说是送往南边的,要过来走海路。” 白善摸着下巴点头,不知道他们对咸鱼感不感兴趣啊。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29章 消息 咸鱼是不可能感兴趣的,他们带了绵绸,得多想不开才会对咸鱼这种臭臭的东西感兴趣? 周满正在医署里整理药材,她这段时间一直坚持不懈的下乡义诊,药材耗费了不少,同时名气也打出去了。 看到文天冬到来,她高兴不已,立即带了他去后院,指了收拾出来的两间房道:“这两间房是分给你的,你可以住在医署里,若是觉得不方便,也可以在外面租房子住。” 文天冬立即道:“学生就住在医署里。” 文家世代也是学医的,从他太祖开始便是大夫,只是医术传到他爹这一代时便有些遗失,他家家境也就一般富裕,医署提供房屋他自然不会出去外面住,多费钱呀。 文天冬给周满介绍自己的妻子,“先生,这是内子陈氏。” 文天冬对周满很亲近,直接道:“她小名珍娘。” 满宝热情的欢迎了她,让他们放下行李后便道:“你们先收拾,一会儿去我家吃饭,我给你们接风洗尘。” 文天冬欣然应允,他也想吃饭的时候和周满聊一下医署的事。 满宝先跑回去见周立威了。 姑侄两个见面都很高兴,周立威比周满还大,他从小带着小姑长大的,因此俩人感情不错。 周立威先往外掏东西,老周头只有话带到,钱氏给周满做了一包袱的贴身衣服,小钱氏则给周满准备了不少吃的东西,有装在坛子里的咸菜,也有腌肉,还有晒干的干菜,用水泡开后和肉炒一炒就很好吃了。 然后才掏出一沓的信件,一一摆给他们看,“这是庄先生的,这是刘老夫人的,这是殷公子的,这是……” “对了,二少爷给了我一盒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看着特别贵重的样子。” 白善和周满就坐在椅子上开始拆信,首先是刘老夫人的,多是一些叮嘱他们的话,然后告诉他们,青州的刺史换人了,换成了郭成。 刘老夫人在信中告诉白善,此前定的青州刺史王嵘出身陈留郡王氏,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不过陈留王氏远比不上太原王氏,听说已经有族人在和太原那边沟通,两族想要联宗。 而郭成是许阳郭氏的人,巧了,和刘尚书夫人同出一族。 刘老夫人显然将郭成的来历查清楚了,和俩人道:“算起来,我们两家也是亲戚的,郭成是刘尚书夫人的侄子,刘焕要叫他一声表叔,满宝和他同辈。” 满宝看到这行字,啧啧道:“亲家表弟呀。” 白善:“……他年纪比你年长多了,就算是表关系,那也该是表兄吧?” 满宝道:“我那不是从亲家那边叫的吗?” 刘焕的爹年纪要比郭成略长一些,是表哥,他们要是跟着亲家称呼,那自然是表弟了。 满宝心中窃喜,白善想起了什么,也窃喜起来,俩人低着头嘿嘿对视一乐,眼里都盛了星星一样。 拆开庄先生的信,他主要是勉励了他们一番,同样说起青州刺史的事。 他道:“郭成此人犹如墙头草,谁得利便偏向谁,这样的人不足以信任,因此可以合作,但不可交心。” 又道:“此人又好利,你作为县令,应当要廉洁立身,若能劝诫上峰那就劝诫,若不能,不如和而顺之,留待御史考核。不过此人虽好利,却更好权,听闻益都县路县令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又廉洁正直,若青州城中有他和郭成相斗,你便可夹缝生存。” 殷或更是直接,直接在信中告诉白善,“郭成先前被罢官便是因为贪污好利,陛下又怒其在太子和恭王之间左右逢源,因此将人撸官,但此人精明强干,治理地方很有一套,我父亲说,不仅陛下常夸其才干,就是朝中的魏大人和老唐大人等时常说他有才干,只可惜品德不佳,因此可用之,却不可重之,对他,你不必太害怕,相比于他,陛下肯定更相信你。” “不过,官场上下官冒犯上官是大忌,能不触忌便不触忌,”殷或道:“郭成难得起复,此次应当会用心办差,当慎之。” 白善将殷或的信递给满宝,道:“这一位刺史大人倒是有意思了。” 满宝也将刘焕的信递给他,道:“刘焕说了,他会在他表叔到京城时托他好好照看我们的。” 白善:“你信吗?” 满宝点头,“信刘焕,但不信郭成,官场如战场,利益一致时自然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但利益若不一致,那就是战场无父子了。” 白善点头,起身道:“算了算时间,过不了几天他就应该到了,我觉得我得去青州城里见一见路县令了。” 满宝惊讶的看向他,“见他做什么?” 白善笑道:“在郭刺史到青州前将牢里的人转到青州的大牢去。” 满宝:“路县令为什么要帮你?” “当然是因为我值得帮助了,”白善道:“放心吧,从路县令在北海县做的这些布置看,他虽然在官场上霸道些,不愿意让人踏足他的领域,但的确是为民的好官,他和宋家斗了这么多年,我这也算是给他一个结果了。” “宋家掌握的盐场一倒,那县衙的财政直接便倒了,他们掌控不了县衙的财政,自然也控制不住县衙了,至于外头被私占田地的事,将来可以徐徐图之。” 满宝点了点头。 商量完这件事,俩人这才打开白二郎的盒子,里面是厚厚地一沓纸,上面写满了字,白善只扫了一眼便知道这是西行的传记稿子。 他拿起来,发现底下还有一封信,便拆开来看。 白二郎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绘声绘色的写了下来,包括许多朝堂上的事,最后他也提了一下青州刺史的事,直白的和白善道:“我问过明达了,她说郭成不是什么好人,皇后娘娘很不喜欢他,但她又说,郭成可以用。” 白二郎道:“明达还说,郭成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现在太子殿下地位稳固,今年陛下将很多政务都交给太子来处理了,就为了这个,郭成也会对你们很客气的。”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2830章 结盟(为催更圈催更邀请函活动加更) 白善说去就去,第二天就找了个借口去青州城见路县令了。 路县令昨天才收到朝廷的公文,说是之前指定的王刺史因病不能来上任了,现在来上任的是郭刺史。 他还没来得及派人出去打听这位郭刺史的来历,白善就过来找他了。 他那里不仅有郭成的出身,甚至还有郭成的履历,这就有点恐怖了,路县令许久说不出话来。 等他反应过来便笑了一声道:“白县令不愧是出身名门望族,我这儿才知道刺史换人,白县令就已经连人的来历都弄清楚了。” 白善笑道:“不过是依托几位在朝中的朋友打听打听消息罢了。” 路县令这才想起来,这一位不仅是太子的心腹,同时他的老师还是太子现在的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