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368章

第368章

是要在心里安慰一下自己。 太医署要是有足够的钱,说不定会买更好的药,到时候真的不小心需要用药,那一百文的铜板和一文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这么一想,便有老夫人忍不住问:“周大人,你们太医院的药准备齐全了吗?” 有家人出征的夫人立即竖起耳朵听。 满宝笑道:“未曾呢,户部那头只肯给五百万的预算,但这次出征有十万将士呢,算上陛下要带走的亲军,怎么也得有十二万。” 满宝叹气道:“也就是说,不算上杂役和运送物资的后勤兵,在前线拼杀的,一人的伤药钱只有四十文出头,这还是最少三个月的药钱花销呢。” 四十文钱,也就够抓两副止血药,还是最便宜的那种。 要是严重一点儿的,一副药的价钱都不止了。 其他老夫人不知道药价,但她们也不傻,要是打到寒冬腊月,三个月的时间就靠四十文的药材钱,这不是让人去送死吗? 大家不有瞥了刘尚书夫人一眼,眼中有些不满。 刘尚书夫人:…… 可真是老老实实的坐着,祸从天上降啊。 刘尚书夫人瞥了一眼周满没说话。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第2617章 是荣耀 满宝坐在一旁,心很痒痒,特别想开口问从昨天到现在一共募捐了多少钱。 但这么多人坐这儿呢,她没好意思问。 虽然这个重要问题不好问,但另一个重要问题却是可以问的,她问道:“娘娘,这笔钱全都交由我们太医署支配吗?” 皇后笑着颔首,道:“要是有多余的,便交给户部筹备粮草。” 多是不可能多的,多少他们都不嫌多呀。 赵国公夫人却更关注另一个问题,“周大人随军是要一直在陛下身边,还是……” 满宝微微一笑道:“这个就要看兵部的安排了,太医署只是辅助,入了军中自然要听军中调令的。” 哪怕他们已经定了政策,这事儿也不能告诉你们呀,这算是机密吧? 赵国公夫人却精神一振,要是兵部来安排,周满很可能要上前线。 赵国公肯定是要上前线的…… 赵国公夫人立即道:“娘娘,我钱不多,所以我捐十万钱,聊表心意,只希望能多救几个将士。” 殷老夫人也立即道:“我也捐十万钱。” 她可比赵国公夫人直接多了,冲着满宝笑道:“等去了辽东,我那儿子便拜托周大人了。” 满宝笑眯了眼,点头道:“好说,好说。” 其他人见状,同有家人去战场的,眼也不眨的跟着捐了十万钱,其他的便是稍微少些,为了面子好看,也不会低于八万钱。 满宝算了算,发现不少了,而武德殿那边还有很多人呢。 满宝蠢蠢欲动,很想去武德殿走一趟。 皇后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找了借口把大家送走后留下了她,伸手从大宫女的手上接过一本账册递给她。 满宝接过,“这是什么?” “这是昨天皇室送来的钱财册子,底下新鲜的是刚才各家认捐的钱数,你看一看总和。” 满宝目光就落在了最后的数字上,加上送上来的首饰预估的出卖价,大约有六百八十万钱,零碎的就不说了,毕竟有些首饰只是预估价,换成银钱的时候可能多点儿,有可能少点儿。 这可比户部给他们的钱还要多呢。 皇后笑道:“这一笔钱不少了吧?大晋毕竟是大国,只是打一仗而已,皇室节衣缩食筹措军费也就算了,若是连大臣们的俸禄都搜刮,还有官眷们的脂粉钱,传出去有损大晋威仪。” 皇后的意思是到此为止。 他们皇室筹军费可以是勤俭节约,但伸手和大臣及官眷们募捐,那就是国库空虚,威仪不足了。 所以皇后不想周满再把主意打到外面那些官眷身上,今日在大殿的都是品级不低的老夫人和夫人们,也是与明达公主说话时话赶话赶出来的,皇后就不计较了。 她瞥了明达一眼道:“此事就到此为止吧,明儿我会让人把收到的首饰拿出去换成银钱,到时候一并交给你们太医署。” 满宝很失望,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娘娘,其实这点钱不够的……” 皇后微微蹙眉。 满宝就伸手和宫女拿了算盘,一边报药单上的药材名字,单价和大致的数量,一边给她算出来。 一千一百多万钱,听着是很多,但买成药材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就不多了,更不要说满宝还具体到了病症上。 一个士兵,三个月下来,未必只会受伤一次,也未必只会需要一次止血救治的药材。 而且大量买进这部分药材,价格很可能会上涨,那药材就更缺了。 虽然大晋的威仪也很重要,但满宝觉得士兵的性命更重要。 她小心的提议道:“娘娘,若不是朝堂和他们伸手要东西,而是他们主动给的呢?” 明达道:“就和刚才的老夫人们一样。” 皇后就笑道:“那是因为赵国公夫人他们关心则乱,她们有家人上前线才会如此。” 满宝道:“若是一种荣耀呢?” “就是,也不是谁给我们钱我们都收的,”长豫道:“收了钱,母后再赞赏他们几句就可以了,这不就是荣耀了吗?” 皇后半晌说不出话来。 满宝三个都眼巴巴的看着她。 难得见明达和长豫如此关心国事,皇后微微一笑道:“行吧,你们去做吧,不过此事不得强求。” 满宝和明达立即高兴的点头,只有长豫有点儿懵,“还得我们亲自去做吗?派几个机灵的宫女去传一些小话不就可以了?” 皇后道:“既然想让人家感受到荣耀,那身份就不能低了,我看你们三个就挺好。” 她想了想后道:“你们去叫上太子妃一起。” 长豫:…… 明达和满宝恭敬的应下,一人拉了长豫的一边直接拖下去了。 出了大殿,长豫就左右看了看后问:“怎么做?总不能直接站在人前说,才赵国公夫人捐了钱很是荣耀吧?” 明达直接招来一个宫女问道:“太子妃在何处?” 宫女屈膝道:“太子妃在武德殿休息呢。” 太子妃的肚子很大了,她要不是太子妃,这会儿应该安心养胎准备生产了。 但她是,那就得出面。 不过皇后也体贴她,所以不让她劳累,直接让她坐在武德殿里休息,等着宫宴开就行。 三人便转去武德殿找人。 太子妃正在吃葡萄,看见她们三个便招手,笑道:“这是京郊皇庄里送来的葡萄,最后一次了,庄子的管事说因为今年阳光好,所以下来的葡萄比往年甜一些,你们来尝尝。” 三人上前,一人扭了一颗吃。 三人同时嘶的一声,觉得好酸。 一旁的宫女忍住笑道:“今年的葡萄是比去年的甜一些,但我们娘娘口重,就喜欢酸的,只不过娘娘吃着觉得甜。” 长豫一听,目光落在太子妃的圆鼓鼓的肚子上,“我听人说有个俗语叫酸儿辣女,大嫂这一胎还是皇孙吧?” 太子妃不由看向周满。 满宝将葡萄咽下去后道:“这个做不得准的,还有的人喜欢吃臭的和苦的东西呢,那是要生什么?” 这话有道理啊。 长豫愤愤,“谁乱编造的这些俗语?” ※※※※※※※※※※※※※※※※※※※※ 作家的话 不好意思,发重了,晚上九点见 ☆.第2619章 来呀 太子妃吃完了盘子里的葡萄,擦了擦手,这才问道:“说吧,来找我什么事?” 明达:“没事就不能来找嫂嫂吗?” “别了,你们一个两个三个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现在外头有这么多好玩的人和东西,你们会特特的来找我?” 明达和满宝长豫对视一眼,没办法,只能如实相告。 一听和皇帝亲征有关,太子妃不由郑重了些,“这事儿倒也不是很难。” 于是一行人移到武德殿的花园里。 此时宫宴还未开,但下午太阳也不是那么烈了,因此不少人在园中赏花游玩。 太子妃扶着宫女的手,领着明达她们慢悠悠的朝着花园里最漂亮的一个亭子去,那里面现在摆了坐席和坐榻,不少夫人在那里说话。 看到太子妃和两位公主,立即起身行礼,然后将上座让了出来。 太子妃坐下后笑问:“夫人们在说什么?” “说些今年时兴的衣裳。” “哦?”太子妃笑道:“今年江南那边时兴的盘花我觉得很好看,若是能将牡丹织印在上面,那才是富丽堂皇呢。” “是有的,只是太过繁复,一个织娘两年都不一定能织出来一匹呢,现在京城里也只见过那么几匹,还是好些个织娘一起动手,耗费了一年时间才织出来的呢。” 长豫一听,很感兴趣,“今年贡品里好似有几匹。” “什么几匹呀,”太子妃笑道:“统共就三匹,陛下全给了娘娘了。” 只是皇后素来主张节俭,因此全都不用,也不给女儿们用。 太子妃摸了摸肚子,因为她怀着身孕,所以才赏了她一匹,剩下的两匹一直收在库房里呢,听皇后的意思,其中一匹是要送到魏知府上的,另外一匹就不知道要便宜谁去了。 这种好东西,皇后一般不许皇家人用时,基本上都是赏了有功之臣。 特别是在恭王“失宠”之后,要是以前,恭王在皇帝给皇后之前先抱着胳膊哭一把,皇帝能全赏了他。 就是这么爱令智昏。 满宝就听着她们说布料,从织造的工艺说到刺绣,从苏绣说到蜀绣,又说到蜀地今年流行的首饰样式,再说到江南那边的,然后回到了京城本地的流行样式…… 满宝:…… 她眼都晕了。 很久很久以后,话题总算扯到了这一次亲征上,满宝撑着脸在一旁听,丁点激情都没有了。 这也是凉亭里的夫人们此时那么讨好太子妃的重要原因之一。 皇帝亲征呢,太子监国,这一次过后,太子的地位只会更稳固,目前,她们已经看不到谁能和太子相争了。 如果是几年前太子还没生孩子的时候,这些夫人对太子妃也只是面上的客气,不出错而已,甚至都不太敢和她坐在一起太久,生怕家里的丈夫,父兄之类的被打成太子党。 现在就没多少顾虑了。 在场的,和亲征有密切关系的,除了太子妃就是周满了。 监国这种话题到底还是有点儿敏感的,所以大家虽然讨好太子妃,但还是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太久,于是目光就落在了周满身上。 在场的也都不是陌生人,谁没找周满看过那么一两次病? 于是大家拉着周满热情的问道:“听说这一次周大人要亲自跟随陛下亲征?” 满宝道:“这是陛下和萧院正的意思。” 大家就叹气,安慰她道:“周大人,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你伴随陛下左右,应该是安全的,别担心。” 深知内情的太子妃等人:……她才不担心呢,分明是她自己请令去的。 “不怪你们担心周大人,才舅母他们在娘娘面前也很担心舅舅呢,”长豫道:“因为这事儿,舅母还非得出十万钱,说就当是给东征军的将士们祈福,其实哪里是给东征军祈福,分明是给舅舅祈福。” 明达笑道:“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母后如此英明理智,不也因为忧心父皇,所以让我们连夜进宫祈祷吗?” 凉亭的夫人们连忙问道:“怎么祈福?” “是请了老子神仙,还是佛陀?” “这种应该要拜关公吧?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他都不管打仗的吧?” 满宝:“祈福的时候哪里还管得了这个,自然是七十二路神仙,有一路拜一路了。” 夫人们:“……说的也有理。” 就有夫人迟疑的提议道:“不然我们也凑一些钱为东征军做场法事?” 这样才不掉队嘛,不然赵国公夫人做了,皇后也做了,她们不做显得多另类? 满宝:…… 连明达都惊住了,这怎么和做法事扯上关系了? 满宝忍不住道:“你们还真要去拜神仙啊?” 夫人们:“不是周大人说的有一路神仙就拜一路神仙吗?” “那你们不如拜我吧,”满宝坐直了身体,还整理了一下官袍,盘腿坐在坐席上,面色肃穆的道:“拜神仙,你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保佑了东征军,是否满足了你们的愿望,但拜我,你们一定知道我尽力救治保护东征军了,活了几个人都有数可查,怎样?” 夫人们一愣,然后扑哧一声笑出来,坐在周满上首的一位夫人直接伸手捏了捏她的脸,笑道:“周大人,要不是知道你为人,我都要以为你是在索贿了。” 满宝:我就是在索贿呀,别以为呀,是真的,向我砸来更多的钱吧。 太子妃就笑道:“我倒觉得周大人说的不错,拜神仙不如拜她,不过想白拿我们的钱可不行。” 她笑道:“我们的钱须得都用在东征军上才行,这才是功德呢,这样,本宫便向你捐些香火钱,但这些香火钱你可得买了药材,布匹等能治伤救人的东西,回头都记下,看看我这笔钱救了几个人,累积了多少功德。” 她摸着肚子笑了笑,道:“只当是给这孩子祈福的,回头把功德记作她的名字。” 满宝问:“您还给她取名字了?” 太子妃:“取了,回头我悄悄告诉你。” 其他人一听,便也思索起来,一位家里不缺钱的夫人最先道:“既如此,我也拜一拜,给我家小子捐一笔功德,也不求多少,只希望他来年能长进些,老实读书就好。”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620章 盯着 明达和长豫目瞪口呆,她们一开始不是这么商量的呀。 这都可以? 还真就可以,几十两她们还是拿得出来的,都不必跟家中的丈夫商量,夫人们自己就可以拿主意。 不过上护国寺捐香油钱和玄都观做法事,一次最多也就二十两。 不少人比照着这个标准再往上提一点儿就行了。 比赵国公夫人她们捐的少很多,但她们人多呀,积少成多之下…… 满宝不由坐直了身子,探头去看女官记的数,心脏蹦蹦跳。 但这还没完呢。 时间差不多了,有宫女来请太子妃和众人入席。 大家纷纷起身往大殿去。 大殿正中空了一块地,四周则摆满了矮桌和矮席,双人同坐,身后有次席,一般是给家眷准备的。 满宝进了大殿才想起来,她把她的两个家眷都给弄丢了,于是不由四处张望起来。 明达和她道:“直接入席吧,他们来了,自有宫人领过来。” 满宝一想也是,于是去找自己的位置。 她是四品编撰,地位中上,直接略过前面几排往后看,都不用她去找,立即有内侍上前躬身引了她去就坐。 满宝撩起官袍盘腿坐下,呼出了一口气,察觉到左手侧坐了一个人,便扭头看去。 刘尚书坐下,看到是周满,想了想,干脆起身往上坐了一个位置,看到夫人被宫女引过来,立即招手,指了他刚才坐的位置道:“夫人快坐。” 刘尚书夫人对他笑了笑,一转眼看到周满,眼睛微亮,立即上前笑道:“是亲家姑姑呀,刚才在大殿中不好说话,听说亲家姑姑带立如来了?” 满宝应了一声,“刚才和刘焕碰上了,也不知去哪儿玩了。” “孩子嘛,总是调皮些。”刘尚书夫人笑。 她在刘尚书的下首坐下,正好就和周满邻座了。 满宝正觉得奇怪,刚才刘尚书怎么想着坐下首呢?一抬头就看到了宿国公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另一边。 满宝瞬间收回目光,听说刘尚书和宿国公的关系很不好,曾经有一次朝上发生斗殴,宿国公踢人的时候,靴子飞了出去直接砸在了刘尚书的脸上。 那事让刘尚书被人取笑了好几年。 满宝能听说这事,就是因为一直到现在这事都还是个笑话,偶尔大朝会上争吵太过激烈,有朝臣忍不住互相人身攻击时,只要对象有刘尚书,刘尚书就要被人隐晦的取笑一次。 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宿国公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儿,其实这事儿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于是想了想,他扭头看向另一边,不打算和刘尚书目光交汇。 刘尚书:…… 气炸了,然而又必须要保持住笑脸。 满宝收回目光,白善他们正好进来,她便冲他们招了招手。 白善领着人上前,问她,“总也找不到你,你去花园了?” 满宝点头:“我和明达她们玩儿呢,你们怎么不去花园里找我?” 那里面都是女眷,他们才不去呢。 白善目光一扫,指了一个位置和殷或道:“殷大人在那边。” 殷或便冲他们点了点头,上去找他爹。 白善和左右的同僚们行了一礼,然后就坐在周满的下首,周立如坐在他们身后的坐席上。 刘焕也喜滋滋的坐在他祖父母的身后,凑过去悄悄和她说话,“宫里这次安排的位置好,我还以为我们要隔几桌呢。” 刘尚书夫人笑盈盈的看着他们,周立如脸微红,先和刘尚书和夫人行了礼后才坐下。 刘尚书夫人特别高兴,还拉着周立如说了一会儿话。 唐大人和夫人上前来,在白善的下首坐下。 看到他,周满几个都惊呆了,齐齐扭头看着他。 唐大人坐下后偏头对上他们的目光,微微眯眼,问道:“怎么了?” 满宝问:“唐学兄,你怎么坐这儿?” 她指了斜对面道:“你怎么不和老唐大人坐一起?” 唐大人骄傲的抬着下巴道:“我自己便有坐席,为何要坐次席。” 也是哦,他现在是京兆少尹,四品官员,自己就有资格参加宫宴,为什么要依附老爹进来? 就是…… 满宝看着斜对面的老唐大人,他一人坐了一半,另一半空着,看着有些可怜。 唐大人也看了看斜对面,疑惑,“奇怪,往年都是殷大人和我父亲坐一起的,殷大人呢?” 白善道:“殷大人今年有家眷,在上面。” 唐大人就看见殷或竟然破天荒的参加了宫宴,连带着很少进宫来的殷老夫人都来了。 唐夫人微微挑眉,扭头和周满道:“说起来殷或的身体的确好了许多,头先去西域,那么远的地方他都能平安回来,这次有你跟着去东征问题也不大吧?” 满宝道:“殷或又不去。” “殷或不去,但殷大人去啊,而且此次东征,陛下可是带了不少朝中重臣前去,每一个都宝贵得很。” 特别是他的顶头上司殷大人,目前唐大人在他手底下做得很开心,暂时没有换顶头上司的打算。 而殷礼掌握京兆府治安和政治,以及禁军,一般来说,除非换皇帝,或者是自己作死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不然他这个职业也差不多是终身的。 唐大人和满宝道:“你多多保护我们殷大人。” 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 满宝点头,“我会的。”如果有机会的话。 趁着皇帝没来,官员们交流了一些政治看法,夫人们也交流了小道消息,于是“拜周满,捐军资,得功德”的传言就以极快的速度在这个大晋最尊贵的宫宴上流传开来。 满宝就觉得一直有人在看她,且不断的在聚焦视线。 满宝端起茶杯掩饰的喝了一口茶,问科科,“是不是有人在说我坏话?” 科科:“……宿主要花积分听一听吗?” “不能免费吗?” 科科:“不能。” “哦,那就不是说坏话了,至少对我没有太大的伤害。”不然要是危急性命,不用积分科科也是会主动播报的。 科科:…… 白善也察觉到了,小声问她,“你刚才在花园里和人吵架打架了?” 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夫人一直在悄悄盯着他们看? ※※※※※※※※※※※※※※※※※※※※ 作家的话 晚上七点见 ☆.第2621章 良种 她是那样的人吗? 满宝一字一顿的道:“我们明明是相谈甚欢!” 正说话,皇帝和皇后到了,殿内所有人都起身站好,等帝后出来后行礼问好。 皇帝笑着摆手道:“众卿平身吧。值此佳节,朕与众卿同乐,也与众民同乐。” 中秋宫宴也不是年年都办的,之前是太后的孝期,皇帝连除夕宫宴都没办,自然也不会去办中秋宫宴。 后来则是各种事情忙碌,出了孝期后皇帝也很少办宫宴。碰上今年还有各藩国来送礼,这一次宫宴算得上最大的一次了。 皇帝笑着让众人起身坐下,发表了一通佳节祝福之后便道:“请各藩国的使臣上来吧。” 各藩国的使臣早在各个偏殿里等着了,隔着一堵堵高高的围墙,他们隐约听到武德殿传来的声音,但听得并不真确。 来此的许多使臣不是第一次过来,所以对流程还算熟悉,知道此时皇帝还没出来,他们听到的声音多半是那些提前进来的大臣和官眷们的嬉笑声。 等听到那边三呼万岁的声音,他们便知道宫宴正式开始了,然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以及他们带来的礼物。 果然,不一会儿就有内侍过来请他们过去,皇帝要召见他们。 这一次皇帝最看重的是吐蕃来的使臣。 这两年大晋和吐蕃的关系还不错,大的冲突没有,小的嘛,那种小打小闹基本可以看做是地方民众的冲突,还不值得拿到朝堂上来议论。 算起来,现在吐蕃的王还是皇帝的便宜女婿呢。 嫁到吐蕃去的公主是皇帝从宗室里选出来的小姑娘,加封了公主后送去的,他们之间有岳父和女婿的名分。 皇帝希望他们两国的关系能够一直这样和睦下去,尤其是现在他要对高句丽用兵之时,他可不喜欢出征之后,吐蕃对他来一个东西夹击,那就太糟心了。 至于其他藩属国,皇帝只是保持态度不变,你若老实,我便和颜悦色;你若顽皮,我就忍不住举起手中的棍棒。 好在,目前除了高句丽,还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来的新罗和百济外,其他藩属国还算老实。 皇帝在宫宴上略过了高句丽,将各藩属国都赏赐了一番,尤其是吐蕃,皇帝特意提起他的便宜女儿,让吐蕃王好好的待他的公主,并赏赐下大量的绸缎和瓷器。 吐蕃的使者立即道:“公主希望能得天可汗再赏赐些良种,种在宫殿附近,或许能食用到家乡的食物。” 当年公主和亲时就带去了不少良种,不过这是好事,若能让吐蕃多一些中原之物,将来吐蕃对中原的归属和感情只会更深,因此皇帝慷慨的应下了。 直接让司农寺的少卿给吐蕃的使团准备一些良种,什么谷种,麦种,豆种,有的都给他们包一点儿,用作种子嘛,不需要太多,一小袋也就足够了,主要是种类要多。 满宝一听是要种子,她立即想起自己还在试验种植的稻种,好几年了,大哥和大头种的那十几亩试验田总是不能稳定下来,即便有一季特别丰收,留了种子到第二年后还是七零八落的。 她不止一次的和D博士讨论过,D博士认为是两地的环境相差太大,而她手上的原始谷种类还是太少了。 她先看了白善一眼,正巧他也正看着她,显然也想到了莆村里那总是状况百出的试验田。 满宝便坐直了身子开口道:“陛下,臣听闻吐蕃高寒,上面也有许多不同与我们的良种,不知吐蕃使者能否也给我们一些?” 吐蕃使者一听,以为这个女子是不愿意给,又见她穿的官袍,有些不太高兴了,“天可汗都没说不给,你是何人,竟然离间公主和天可汗的父女之情?” 满宝一听便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要解释,白善伸手按住她的手,抬头和吐蕃使者笑道:“使者误会了,周大人是真的觉得吐蕃物博,良种难得,又是美物,所以才想求一二良种,并没有什么其他意思。” 吐蕃使者生气的道:“那你说我们吐蕃有什么良种?” 就是因为他们东西少才求良种的好不好,来前大王和公主都嘱咐过了,其他的赏赐,比如金银珠宝瓷器等奢侈之物可以不求,但一定要多求一些良种。 听说这些年大晋得了一麦种,亩产不错,比公主以前带进吐蕃的要好很多,他们就想要那东西。 白善道:“谷种,麦种都可。” 吐蕃使臣听他这么说,更不高兴了,直接和皇帝告状道:“天可汗,您看您的官员是不是在特意为难我们,谁不知道我们吐蕃苦寒不好长庄稼,我们三亩地长出来的谷子都没有你们一亩地的多,怎么能算良种呢?” 他道:“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所以才和天可汗求的,天可汗要是不愿意,那就直接和我们说,我们不要便是。” 皇帝微微蹙眉,虽然白善和周满这话有些不妥,但他们到底是他的臣子,这吐蕃使臣如此胡搅蛮缠也太不给他和大晋面子了。 白善笑道:“使臣太过自谦了,吐蕃的良种亩产或许没有我们的高,但只要是种子就一定有长处,比如吐蕃高寒,干旱,那你们的种子就是比我们重要的耐寒,耐旱,这就是它的优越之处,只要有优越之处,又怎么会不是良种呢?” 满宝连连点头,见白善不再拦着她,还悄悄的给她使了一个眼色,手指轻轻地点了点她的手背,她突然福至心灵,这才和皇帝道:“陛下,臣的大哥和大侄子在臣的职田庄子里划了十多亩的地做试验田,便是试着种植各地的稻种,想要找出一条最好的种子来,几年了,状况百出,一直找不出更好的种子,臣就想,或许是种子的种类太少了,或许可以试一下高原上的种子。” 她看了一眼吐蕃的使臣,笑道:“也是使臣求良种的时候臣才想起来,或许将高原上的粮种和其他地区的种子种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622章 我也想当官 使臣微愣,皇帝则是微微坐直,目光从司农寺少卿的脸上滑过,不动声色的笑道:“周卿还是如此突发奇想,这又有何难呢?是吧,使臣?” 使臣连忙回神,连忙应是,表示他们回国后一定叫人送来吐蕃的良种。 不过,他们忍不住看了一眼周满,很有些不以为然,他们那里要是有高产的良种,他们还用得着和大晋的皇帝求吗? 耐寒和耐旱有什么用,它产量不高啊。 种粮食看的不就是产量吗? 不过这官员一看就是女子,又姓周,那就是那位有名的女医了,使臣还有别的目的,不想得罪她。 这事暂时略过,大多数官眷对这种粮食啊良种啊也不太感兴趣,皇帝便笑着和皇后道:“开宴吧。” 各国使臣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正式开宴。 宫女端着盘子鱼贯而入,乐声响起,有舞姬翩翩入场,站在大殿正中央献舞。 满宝的位置中上,正好是观舞的最佳位置,一抬头就看到了被簇拥在正中间的凤华,她正冲着上首的皇帝柔媚一笑,偏头回来时正好是周满这个方向,对上她的目光,她便冲她眨了一下眼睛,媚态百生,满宝呆住了。 见她这呆呆的模样,凤华忍不住灿然一笑,手中的水袖冲着周满的方向就是一甩,身姿轻灵的翻转,如翩翩蝴蝶在空中翻转,轻轻地落地后一转身又面向皇帝了。 白善没忍住,伸手在她眼前招了招,满宝就捂了一下自己的小心脏,小声道:“你有没有砰砰直跳的感觉?” “……没有,”白善道:“我要是有,你该揍我了。” 满宝压低了声音道:“胡说,我是会打人的人吗?” 白善默默地没说话,和她一起看向殿中的舞蹈。 凤华舞毕,和舞姬们一起躬身退了下去,换另一队上来。 宫宴嘛,就是不谈国事的吃吃喝喝。 先跟皇帝吃喝,再互相敬酒吃喝。 家眷们会陪坐一会儿,然后就会找各种借口各自凑在一起,或许是一起欣赏歌舞,或许是出去外面自己玩儿。 现在天色暗了,但外面点起不少花灯,甚是好看,便是悠远就够他们玩很久了。 尤其是年轻的郎君和小娘子们,并不耐久坐,因此看大人们吃吃喝喝到高潮后就悄悄退了出去自己玩去了。 周满自认年纪不大,于是拉着白善一起溜出去了。 周立如惊呆了,没想到小姑和姑父比她还更早溜走,她迟疑了一下,刘焕已经起身将她拉走了。 唐大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了,说真的,他也想走,但看了眼和赵国公等人相谈甚欢的皇帝,唐大人决定再多坐会儿。 好多小娘子和周满一样溜了出来,顺着挂满花灯的那条路往下,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话。 满宝和白善手牵着手往下走,俩人见前面有很多人,便直接一转,进了一条昏暗的小路。 “周大人且等一等。” 满宝不由回头,一个小娘子快步从那边追了过来,到了跟前后冲着周满蹲下行了一礼,她抬起头来直直地看着周满,眼中似乎有光,“周大人,小女子姓崔。” 满宝微讶,仔细的看了看她,实在是不认识,便笑着回礼道:“崔小娘子,不知小娘子找我有何事?” 崔小娘子就看了白善一眼。 白善不悦的抿了抿嘴,但周满摇了摇他的手,他就不得不松开她的手转身离开。 只是有些不高兴,难得溜出来,竟然还有人打搅他们。 周满以为她是想看病,但这里灯光昏暗,而且来往的人也不少,只怕不太方便,于是道:“崔小娘子找我什么事?”要是不急,我们可以改天再说。 崔小娘子亮晶晶的看着周满道:“周大人现在还在崇文馆编撰书籍吗?” 满宝愣了一下后点头,“是呀。” 崔小娘子便问:“今年周大人编撰了多少书?” 满宝道:“没有多少,两册医书而已。” 崔小娘子就松了一口气,深深的行了一礼后道:“周大人,我亦想如大人一般入崇文馆为官。” 满宝惊讶的瞪大眼睛,然后惊喜起来,压低了声音问道:“小娘子有门路?” 那样好呀,以后朝中就不止她一个女官了。 崔小娘子红了脸后道:“没,没有,我想请周大人为我在太子面前美言几句。” 满宝一愣,问道:“这个怎么美言呢?” 她苦恼起来,她能进崇文馆做编撰是因为恰逢太子妃怀孕,她需要有个借口住在东宫里每天看着太子妃。 后来是因为她一直编撰医书,没有失职,这才一直在这个位置上,还因为立了些功劳才不断往上升,可其他女子…… 满宝小声的问她,“你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本事吗?” 最好是崇文馆里其他侍讲和编撰没有的,这才能进去。 崔小娘子道:“没有。” 满宝:…… 她倒也直接,道:“我会的,崇文馆里的侍讲和编撰应该都会。但我自认我读的书不比他们少,能力亦不在他们之下。” 她问道:“为何我们女子一定要会他们不会的东西才能被重用?” 满宝沉默了一下后道:“因为女子在这世间本就比男子艰难,陛下和其他朝臣会想,若是你会的都是他们会的,那他们何不用更顺手,更方便的男子,为何要用更有争议的女子呢?” 崔小娘子愣了一下后道:“周大人会的医术太医院里的诸太医都不会吗?” 满宝道:“我有比他们更擅长的东西,至少针灸、疡医和女子病症上,他们不及我,嗯,还有不育之症,如今我是太医院第一人。” 崔小娘子:…… 满宝继续列举自己的优势,“我还会编撰医书。” 像她这么高产的编撰仅她一个,倒不是萧院正和刘太医他们写不出来,而是能够规划之后就毫无保留写出来的只她一个,其他人总要迟疑一下,顺便想法隐掉他们的秘方之类的,这样写出来的医书就比不上她,速度也及不上。 要不然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给她在崇文馆编撰上加衔? 还不是为了她肚子里那点儿墨水。 满宝看着年纪显然比她还要小,激情满满,却又有些茫然的小姑娘道:“你要入朝为官,就得有人拒绝不了的本事,不需要一蹴而就,但一定要有。” 在朝中多年,周满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儿,她也知道,以后她也就是在太医院、太医署和崇文馆三个地方打转,是没可能去他处的。 就是刘三娘和周立如,她给她们两个规划的也是在这三个部门打转,在将来,从太医署里毕业的女子越来越多,太医署下的地方医署、太医院和崇文馆都会有女官的身影。 她们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那崔家的小姑娘呢,她又想去何处,又能去何处呢? 满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她的,“这条路不容易,你有仔细的想过你要去何处,又能去何处,要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吗?” 崔小娘子沉思。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623章 请罪 崔小娘子思考许久,最后和周满行了一礼后道:“多谢周大人指点。” 白善见她走了便上来,也不问她找满宝什么事,直接牵了满宝的手道:“走,我们赏月去。” 满宝连连点头。 在皇宫里过中秋也是吃饭喝酒和赏月。 只不过皇宫里的人更多而已,赏过月亮,俩人手牵着手回大殿,进门前才松开了手。 皇帝还在和大家一起欣赏歌舞,吃吃喝喝。 有宫女送上来宫中做的月饼,一桌一个,老大的一个,好在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满宝拿了一块吃,觉得宫中的用料就是不错,虽然别的菜都凉了不好吃,但月饼还是很不错的。 白善也觉得不错。 宫宴中的菜大多是凉的,虽然一些炙烤的菜色和汤水也不错,但大多比不上家中热乎的时候。 所以俩人没怎么吃饱。 可是,他们的饭菜还是吃了大半。 没办法,俩人都在长身体,实在是能吃。 这一点儿就让不少人羡慕,比如坐在边上的刘尚书和唐大人。 唐大人没忍住,扭头和白善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一则传言。” 白善:“什么传言?” “拜周满,捐军资,得功德,”唐大人扯了扯嘴角道:“宫中有人说,得了功德之后就可以心想事成了。” 白善:…… 他扭头看向周满。 满宝也听到了,连忙道:“当时太子妃和两位公主也在的,她们可以给我作证,这都是话赶话说出来的,而且这总结的……” 也有点儿偏离实际了呀。 唐大人提醒道:“宫中都传遍了,一会儿宫宴散了你还是去给陛下请罪吧。” 满宝耷拉着脑袋道:“知道了。” 怎么又是她请罪呀? 宫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大家都欣赏够歌舞了,也都吃饱喝足,联络了感情,就有内官提醒差不多醉酒的皇帝,时辰不早了。 于是皇帝就领着大家出去抬头看了一下月亮,又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这才各自散去。 满宝一直等着呢,等大家都散了就和白善去追皇帝,打算在事情发酵前先认个错。 皇帝已经半醉,御辇才走到一半就被拦住,便掀起垂下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路上虽然点了不少花灯,但还是有些看不清人影。 古忠连忙道:“陛下,是周大人和白大人,说是来请罪的。” 皇帝一听,不由打了一个酒嗝,问道:“请什么罪?” 对于今晚宫中的传言,古忠这个皇帝的耳目自然也是听说了的,于是笑道:“怕是言语不慎惹了祸,特特来请罪的。” 皇帝一听便知道不是什么大事,要是大事,宫宴上就闹出来了,既然没闹出来,那就没必要很追究,不过两个孩子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小了,竟然特特的来请罪? 不过他这会儿有些头晕,不想跟他们啰嗦,于是挥手道:“既然只是言语不慎,那就算了,他们知错就行,让他们出宫回去休息吧。” 古忠笑着应下,去传旨。 满宝没想到爱面子的皇帝这么轻易就原谅了她,一再确认,“陛下真的说不怪我们了?” 古忠没有应和,只是重复了一遍皇帝的话。 满宝总觉得这话不是很肯定,不过此时夜太深,皇帝又醉酒,的确不是纠缠的时候,不然把人惹生气反而得不偿失。 白善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拉了满宝的袖子一下,俩人一起行礼后让到一旁,恭送皇帝离开。 等皇帝的坐辇经过,俩人还高声道:“谢陛下宽恕。” 皇帝不在意的挥了挥手。 于是满宝和白善屁颠屁颠的跑了。 第二天照理依旧是休沐日,中秋放假三天嘛,但这一次情况特殊,一大早太医院便有人来通知周满,让她回去加班,得去和兵部户部开会商量一下药材和各种医用物资的事情。 白善倒是没人通知,但他依旧乖顺的回去自己加班了。 进宫的时候,其他五个中书舍人已经在了,显然,大家都很勤奋啊。 于是,本来还在中秋节热闹期内的京城爆炸出了一个大消息,皇帝要御驾亲征高句丽了! 公文直接贴在了京兆府前的公示墙上,还有各个城门外,进出京城的人一抬头就能看见。 在公示出来前,鸿胪寺派兵直接将住在驿站里的高句丽使团全部扣押,一个人都没放走。 嗯,除了昨天他们才送信离开的两个人。 而此时,两个人快马加鞭的回来,将一封信呈上给殷礼。 殷礼小心的将信拆开,一目十行的扫过,微微挑了挑眉,想了想后没有替换信件,而是重新封了回去,将火漆封好交给他,“重新送回去,不要让他们发觉了。” “是,他们人现在被绊住,速度慢了很多,属下一日功夫就能追上。大人,信件不更换吗?” 殷礼摇头,“本来就是不换的好,既然他信中已经流露出大晋想要和谈的信息,那就没必要再更换,送回去吧,后面的路程不用再拦,让他们快马加鞭回去到高句丽。” 此时,赵国公也刚通过兵部给营州刺史去了一道公文,“让营州刺史收兵,就说朝廷这边要和高句丽和谈,让他暂时别打。” 但同时,各部都在做御驾亲征的准备。 高友一行人直接被看管起来,他们是傻子都察觉出来有异了,于是一直鼓噪着要闹事,结果鸿胪寺根本不怂他们,直接把他们和高句丽的护卫分开,闹就要关到天牢里去。 高友气愤的大喊:“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你们凭什么抓我?” “高王子放心,我们不会斩杀使臣的,这点儿礼节我们还是知道的,但以免你们勾结高句丽做出有损大晋之事,你们暂时需要住在这里,放心,我们会把你们送回高句丽的。” 遣送回去也是送的,高友一行人会跟随亲征的大军一起去。 高友几欲吐血。 皇帝也几欲吐血,今天虽然是休沐日,但他依旧召见了不少大臣开小朝会,结果重要的事情谈完,众臣纷纷和皇帝表示他们会为东征的军资做些小贡献,知道国库现在不富裕,皇帝手中也不宽裕,我们都能够理解。 但您也不能以鬼神之说来坑臣等家眷的钱不是? 这是很不好的行为,子尚且曰过,不语怪力乱神…… ※※※※※※※※※※※※※※※※※※※※ 作家的话 晚上七点见 ☆.第2624章 御驾出征 皇帝是很好面子的一个人,尤其这不仅是他的面子,也是国家的面子。 国库虽然不富裕,但还不至于需要压迫众臣工捐钱呀,这是前朝末帝走投无路时才会做的事儿。 当然了,末帝不是伸手让众臣捐钱,而是直接抬手让人抄了众臣的家,直接抢钱。 但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很丢人和丢朝廷脸面的一件事。 这一步走出来了,下一步是不是要鬻官卖爵了? 这可是亡国之相啊,皇帝怒气冲冲的回了后宫,灌了自己两杯茶后才问皇后,“昨日太子妃她们和官眷们要钱了?” 皇后笑道:“是妾身和她们要的。” 皇帝:“……皇后,你不要替他们揽责任。” 皇后摇头,道:“真是妾身开口的。” 她叹息道:“是妾身考虑不周了,也知道此事会有损国家威严,但士兵们的性命也重要。今年各地都有灾祸,陛下不愿加税,减少了部分地区的赋税,国库的确不丰,妾身听说户部只肯拨款五百万钱给太医署。” 她道:“不算陛下和诸位大臣们药材的开销,就是全都均分下去,以陛下现在派出去的士兵数量来计算,一人也就分得四十文的药钱。” 皇后道:“一瓶金疮药都不止这个价钱了,更不要说其他止血补血的药材了。” “周满与你说的?”还具体到一人四十文钱,要不是周满说的,打死他都不信皇后能知道。 皇后没有否认,叹息一声,伸手去握住皇帝的手,“陛下,这事儿并没有闹大,也是官眷们心善,想要求功德,不算丢朝廷的脸面。” 皇帝不由哼哼道:“你们想的也太简单了,那些夫人见识短浅,倒是相信了你们的说辞,可朝中诸公不傻啊,刚才他们就拐着弯儿的挖苦朕呢。” 皇后不高兴了,收回放在他爪子上的手,“谁说夫人们就见识短浅了?” 她道:“那不过是夫人们给我们面子,陛下还真以为她们捐军资是为了拜周满心想事成啊?不过积累功德是真的,这毕竟是善心,也可在我们之前露脸一二。” 就算昨天晚上气氛正好,当时大家相信了,但出宫回去睡了一晚上也该清醒了。 不敢说全部,至少大部分人都能想通太子妃和周满她们此举就是为了筹措药钱,可今天她们依旧愿意送钱进宫来,这就表明了她们的态度。 还真当她们是傻子,真的要去拜周满不成? 皇帝揉了揉额头,“可诸公那里……” “陛下放心,”皇后沉静的道:“有臣妾呢,这事儿他们以后不会再提了的。” 皇帝想了想,钱已经送进来,再退回去也不像样子,反而会更丢脸,于是道:“行吧,不过这种事可一不可再,于国无益。” “臣妾知道,这一次是臣妾思虑不周,以后不会了。” 皇帝这才叹了一口气,揉了揉额角。 皇后见了便起身给他揉了揉,柔声问道:“陛下何时启程。” “钦天监在算日子了,今日已经昭告天下,应该过不了多久,兵贵神速,各地抽调出来的兵马已经启程,不日就能到达辽东和登州。” 皇帝想起了什么,拉住她的手好奇的问道:“她们总共捐了多少?” 皇后笑道:“宫门那里还有人在送银子呢,一时没有清点出来,等清点出来妾身告诉您。” 皇帝点头。 募捐的效果比帝后想的都多,本来以为能有一二百万钱就差不多了,谁知道竟有这么多人送来。 有些人家,本来是当家夫人想捐个二十两意思意思就够了,谁知道一说,底下的媳妇不知道是为了讨好婆婆,还是为了讨好帝后或者太子妃,纷纷慷慨解囊。 不敢超过夫人,但大房捐了十两,我就捐八两,三房再跟着捐八两…… 一家可能就捐出五六十两了。 除了白银,一些人家直接拿出一锭金子来,这些金银直接被换算成铜钱,这么一算,总计超过了六百万钱。 和前两天他们收到的那两笔捐款差不多了。 周满从户部开会出来后被叫进宫中,出来时手里就多了一本账册,上面共有一千三百二十八万钱。 满宝直接转身去太医署里找萧院正等人,他们自己又开了一个会,避过兵部和户部,用这笔捐款买了大量的药材,麻布,纱布和针线等东西。 同时太医署停课,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准备中,买回来的药材,有些需要炮制的要炮制,然后保存好,造册后交给兵部,由他们押送; 买回来的麻布和纱布也要按照标准裁剪,然后分批收入,输送到各地; 还有羊肠线,他们需要制作大量的羊肠线,包括输血装置,也多制作了几套。 这些全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带着太医署的学生做的,周立如也被紧急召回,直接住在太医署里加班加点的干活儿。 满宝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基本上就没停歇下来的时候。 白善也忙,钦天监算好了时间,八月二十一是一个好日子,皇帝会在那一天御驾亲征。 他终于抢到了随征的名额,因此也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他还得检查各地驿站报上来的公文,确定各地通讯通畅,从辽东各地到京城的信息能够畅通。 可以说,如今大晋上下每个人都忙。 鸿胪寺的人也忙,一些藩国的使臣参加完宫宴得走,他们就准备了礼物把人送走,还有一些使臣则需要尽量挽留,留上个一两月再奉上厚礼送走。 比如吐蕃的使臣。 刘焕也在出征名单之中,他是工部塞进去的人,主要负责的是军备的核算和押运等,需要和兵部一起合作。 白二郎也跟着,不过他会被叫上倒不是翰林院也需要随军,而是皇帝钦点的,他要他去积累一些功劳。 皇帝觉得,以白二郎现在这样混日子的状态,想要升官估计很难,所以有机会就去蹭一蹭功劳吧,回头在翰林院待个一两年就升一点品级,然后继续呆在翰林院,不太丢明达的脸就行。 一切准备妥当,八月二十一那日一大早,皇帝御驾出征。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625章 前线 周满随军,周大郎和小钱氏等忧心不已,亲自到大街上和百姓们一起目送他们出城。 满宝穿着官袍骑马走在队伍中,她身后马车中坐着的是太医署的学生们。 她往边上夹道送别的人群中看了一眼,看到人群中的周大郎和小钱氏等人,不由一笑,抬手和他们挥了挥。 虽然早上才将她送出车门,但小钱氏还是眼睛一热,和她挥手道:“满宝,满宝……” 周大郎半抱着她道:“别担心,白善也跟着呢,不会有事的。” 但是白善未必会和周满是同一处,出了京城,皇帝就下令收起仪仗,全军急行往莱州而去。 急行是真的急行,连皇帝也大部分时候在马背上,他此次带了一万禁军出行,但随行的粮草带的并不多,基本上只够七天的用量,直接快马加鞭的往莱州赶。 最后最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我以力服仙   归宿(H)   角色扮演家(高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将军宠夫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