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367章

第367章

皇城里叫人,表示该回去吃个团圆了。 魏知也被叫了,因为傍晚长豫公主要进宫陪帝后,也就中午能吃个团圆饭。 魏知便满脑子国事的回家去,他想事情时就习惯沉着脸,还不喜欢说话,不仅长豫公主,连魏玉都不敢在这时候打搅他,于是大家吃了一顿沉闷的团圆饭,然后魏玉立即找了个借口拉着公主离开。 魏知懒得招呼他们,巴不得他们有多远走多远,他一会儿还得去处理公务呢,于是冲他们挥手,让他们赶紧走。 魏夫人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离开,忍不住回身拍了一下魏知,“今天可是团圆宴,就一个孩子在京城,你还不留人。” 魏知嘶了一声道:“知道了,知道了,宫宴的时候你不也要进宫吗?也就当是我们一家团圆了,到时候再见也是一样的。” 出了魏宅的长豫公主长出一口气,拍着胸口道:“公公比母后还可怕。” 魏玉笑道:“尽瞎说,父亲哪里可怕了?” 他扶着长豫公主上车,“走吧,去周宅。” 周宅的门房提前知道他们要来,一看到他们的车架便立即将门槛拆了让他们的车架进去。 长豫公主下车,左右看了看后问:“你们家主人呢?” 门房立即笑道:“在后面花园里呢,才已经有下人去通知了。” 但宅子太大了,下人就是飞跑过去,那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一来一回耽搁的时间可不短。 长豫公主直接道:“不必他们接了,我们自己过去。”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来了。 双方最后在过了正院的甬道那里碰上了。 长豫公主闻到了他们身上螃蟹的味道,立即上前拉住周满,“你们吃了?” 满宝笑道:“没有,但螃蟹笼放在一旁热着,熏着味儿来。” 长豫公主高兴起来,和满宝手牵着手去花园。 园子里姹紫嫣红,刘老夫人和小钱氏他们都在,只是分了好几桌,公主白善他们在敞轩的另一头,中间有屏风隔着,大家纷纷起身和长豫公主见礼。 长豫公主一路笑着招呼过去,坐在椅子后见那边不少人都起身离开,不由问道:“他们怎么走了?” 满宝道:“他们都吃饱了,要回去歇午觉,我们自己来吃。” 下人端了盘子去捡螃蟹,西饼则带着人将橙子肉挖出来调味碟儿。 当下人吃螃蟹都喜欢用新鲜的橙子果肉捣烂成泥,做成橙齑沾着吃,很是解腥爽口。 长豫公主净了手,便伸手取了一个螃蟹,不让侍女服侍,自己便掰开了螃蟹壳,看到里面不少的膏黄,她得意的笑道:“我手气素来不错的。” 这一点儿明达可以作证,“从小到大,宫里凡是吃螃蟹,她的手气最好,父皇最喜欢点姐姐去掰螃蟹壳了。” 虽然给皇帝送上来的螃蟹都是精挑细选过,必定是好的,但好的和好的之间也是会有些细微的区别的。 满宝头一次知道吃螃蟹还有手气这回事,于是也伸手抓了一个,她仔细的看了看后便要掰开。 白善道:“这下好了,可以看你们两个谁运气比较好了。” 一语闭,满宝就打开了全是黄的螃蟹。 长豫目瞪口呆,明达也张大了嘴巴,白二郎早就见怪不怪了,还和周满道:“给我选一只。” “给你选的未必就是好的了,我这只给你吧。” 白善道:“在座的也都不是外人,你们都挑了好的,剩下的给谁吃?” 大家一起看向沉静的魏玉。 魏玉:……凭什么? 满宝已经把螃蟹让给白二郎,自己又伸手摸了一个,打开,还是满满的黄,她笑眯眯的道:“还是因为祖母挑选的好,这些螃蟹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毕竟是要拿来招待公主的,总不能随便一捞就送上来,都是让厨房里的人仔细的对比挑选过的。 满宝挖了一筷子的黄,沾了沾橙齑后放入口中,眼中几乎放出光来,好吃呀,与用姜丝和陈醋白糖调出来的调品味道不同,别有一番滋味。 ※※※※※※※※※※※※※※※※※※※※ 作家的话 明天见,是真的要明天见了 ☆.第2611章 信任 螃蟹性寒,虽然好吃,但他们也不敢多吃,特别是明达,她就只吃了一个,满宝和长豫却是仗着身体还行,连挑了两个。 虽然意犹未尽,但还是收手了。 留得好身体,来日方长嘛。 吃过螃蟹,满宝便带着她们去客房里休息,三人盘腿坐在榻上,都有些困倦。 长豫左右看看,见这屋里只有她们三人和贴身伺候的侍女,于是压低了声音道:“你们猜我今天在街上碰见了谁?”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将枕头放在另一头的榻上,直接靠下去,闭上眼睛道:“遇上娄冕了?” 长豫瞪眼,“你怎么知道?” 明达道:“因为我们遇见高友了。” 长豫:…… 认真算起来,他们几人中和高句丽使者关系比较亲密的就是长豫。 满宝也就见过对方两三次,要不是记性好,早就要忘记他们是什么人了。 长豫好歹还多见了人家几面。 高友既然连白善当年随手给的门帖都找出来了,没道理不派人去走比较相熟的长豫公主的路子。 满宝掀开了一点点眼皮,问道:“你与他说什么?今日驸马不是一直跟在你身边吗?” “没说什么,”长豫道:“我就让他行了个礼而已。” 她哼哼道:“我又不傻,此时他找上门来能有什么好事?” 明达和满宝见她自己能想通,很是赞许的点头。 长豫蹙眉,“高句丽为何总不能安心过日子?老是想占我们的土地算怎么回事?” 满宝道:“那是藩国,本来它所占之地就与中原是一体的,陛下心怀万民,不论是汉人,突厥人,还是貊人等都是大晋子民。如今辽东一带有不少于他们同出一族的人,陛下想要收回高句丽所分出去的地盘,高句丽自然也想占下中原。” 虽然战事的确是高句丽挑起的,但满宝并没有就美化皇帝的打算,天下一统是大势,他们要是守规矩,双方相安无事,陛下有可能不会打他们,但时日久了,国家兵强马壮之后还是会统一的。 现在不过是时间提早了而已。 长豫蹙眉:“那不过是小小的一块地盘,我在舆图上看见就拇指多大小,且高句丽南边还有新罗和百济呢,有什么可抢的?” 满宝闭上眼睛道:“可别小看了高句丽,里面有不少的汉人,论聪明才智,他们也不弱多少的。而且他们有兵马六十万,不少了。” 连明达都惊讶,“这么多?” 满宝点头,“白善说,他们国人凶悍,少年男子都要学习击杀之术的,几乎人人都可为兵。” 明达忧虑,“此一去需要多长时间?” “不知道,但快入冬了,最多打上两三月,要是打不下来,明年可能还要打,”满宝略微精神了点儿,坐起来,低声道:“我看陛下这次决心强得很,可能也是被高句丽出尔反尔给气恼了。” 本来前几年双方关系都好了,国子监这边都收了你家王子做学生,结果转过身你就打我们国土的主意; 打不过就跪地求饶,我们都好心放过你了,这才多长时间啊,转过身又反了,任是皇帝再好的性子也给磨没了。 长豫牵着她的手道:“满宝,你可要平安回来。” 满宝自信的道:“放心吧,我就是大夫,又不上前线,只在下面救人的。” “话是这么说,但刀枪无眼的,谁知道呢?”明达问:“你们这次带几个护卫去?” “此次是随陛下亲征,又不是我主官,肯定不能带多,顶天可以带上两个护卫。”满宝道:“还得看上面给的名额呢。” 不错,每个官员带上多少家人、下人等都是有定数的,虽然他们的吃喝是你本人负责,但出门在外两三月,你能背上两三月的干粮吗? 还不是得户部筹措? 所以他们肯定要限制名额的,不然哪个贪生怕死的带上百多个护卫,难道户部还得考虑这些口粮吗? “对了,我刚看见你四哥和二侄女婿了,他们这次从北边回来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满宝立即精神起来,和她道:“你问得好,有不少好东西呢,有些宝石和玉石,一会儿我带你去看看。” 长豫连连点头,“你可得算我便宜点儿。” “我们之间谁和谁呀,必定算你便宜些,回头你做了好看的首饰带出去,你得告诉他们宝石和玉石在我四哥他们这儿买的。” 长豫高兴的点头,“好说,好说。” 明达忍不住问:“姐姐,晚上我们要回宫去见母后,你现在还有这么多钱吗?” “放心,”长豫道:“再过不久我庄子上和封地上就会把今年的收成送来了。” 明达:“……这个不都是十一二月的时候才送的吗?” “那也没几个月了。” 这下不仅明达,连满宝都无言了,俩人道:“你这样寅吃卯粮可不行啊。” “不会的,”长豫很自信,“我的铺子已经在挣钱了,放心吧。” 等她做出来好看的首饰,戴两天欣赏够了就送到珍宝阁去卖,只会赚,而不会亏。 满宝和明达知道了她的这个想法,除了鼓掌还能做什么呢? 三人凑在一起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就一起去看周四郎他们带回来的东西。 周四郎亲自抱着好几个盒子过来,周立君则挺着个大肚子坐在椅子上,打开盒子让两位公主看。 她主要针对的是长豫公主,她直接打开一个小盒子,从里面拿出一颗碧绿的宝石道:“公主,你看这个颜色和形状。” 长豫看见,眼睛微亮,将宝石举起来对着阳光对照,然后就放在手指上比对。 周立君笑道:“我当时看见的时候就在想,这个最适合给公主做个戒指了。” 长豫兴奋起来,和满宝明达道:“我也觉得极合适,你们觉得呢?” 满宝和明达一起点头,是很合适,衬得她的手指又白又修长,好好看。 周立君见她喜欢,便笑道:“其他的东西还罢,但这一样却是最适合公主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留着,就是想给公主看一看。” 长豫矜持骄傲的颔首道:“不错,我要了。” 满宝咋舌,“你都不问一问价钱吗?” 长豫不在意的道:“千金难买我喜欢,何况你们也不会坑我。” 她意味深长的道:“我们的生意且还长久着呢。” 满宝道:“在这一点儿上,你却又那么聪明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612章 生产 长豫满载而归,就是明达都没忍住选了一块玉石,很漂亮的羊脂玉,她打算回头让人打成镯子带着。 满宝看时间不早了,起身将他们送出去,周立君也挺着个大肚子一起送到门口。 看他们的马车走远了,周立君扶着肚子正要转身回去,突然“啊”了一下,满宝连忙伸手扶住她,“怎么了?” “我,我好像扭到腰了,不,不对,我好像出血了,或是羊水破了?小姑,小姑……” 满宝看了一眼后道:“不用怕,应该是要生了。” 她道:“算的日子也是这几日,很正常,不用害怕,一时半会儿还生不出来,走,我扶着你回去。” 周立君抬脚才走了一步就不愿意走了,她感觉湿漉漉的,而且似乎一直往下流,她有点儿害怕,摇头道:“不行,不行,我走不了。” 满宝一想也是,连忙转头看向白善,白善已经让人去抬春凳来了。 听到消息的向铭学跑来,因为跑得急,脚看着还有些瘸,他满头是汗的看着周立君,一时想伸手又不敢,“这,这怎么办?” 想抱人,但他知道自己此时肯定负担不起周立君的。 周立君听着小姑的话深吸一口气,慢慢平静下来,她安抚向铭学道:“我没事儿,我等等。” 下人很快抬了春凳过来,上面还铺了一床被子。 满宝扶着她躺上去,这才扶着春凳让人把她给抬到产房。 进了产房,满宝便给她看了一下,有些惊讶道:“这么快,竟然就要生了?” 周立君也觉得快,这和小姑大嫂和她说过的不一样啊,“小姑,不是说会阵痛很久才开始生吗?我,我没感觉到疼啊。” 满宝道:“这说明孩子心疼你,这是乖孩子。” 满宝安抚了一下她,和她道:“你不用怕,虽然是要生了,但宫口打开也需要时间,你只管躺着听我的话就行,不会有事的。” 满宝帮着周立君调整她的呼吸,确定她重新放轻松后便出去让人去请稳婆。 没错,接生还是得稳婆来的,哪怕周满在此。 小钱氏很快洗了手赶来,还带了方氏几个过来帮忙。 她们都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尤其小钱氏,这些年没少在妯娌们生孩子时打下手,所以将外面安排得井井有条,要热水有热水,要凉水有凉水,要红糖鸡蛋就有红糖鸡蛋。 刘老夫人和郑氏也赶了过来。 院子里一下围满了人。 不过产房里却很安静,只有满宝带着西饼和五月在忙碌,小钱氏进来后很想把她们都赶出去,毕竟都是小姑娘呢,连成亲都不成,跑来给人接生…… 不过她忍了,往外看了一眼后道:“你们太医署也真是的,中秋也不给学生放假,不然家里还有立如给你打下手。” 满宝含糊道:“等中秋过后就放了。” 因为这次要从太医署中带不少人去,为免中秋前消息泄露,所以太医署直接封了,不准学生进出。 等过了中秋,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昭告天下,他们也就能出来了。 满宝准备好,确认所需的东西没有疏漏后,连针袋都取了出来放在一旁,她便满意的点头道:“行了,没什么问题了,接下来就是等了。” 等她的宫口打开到可以接生的步骤。 稳婆家离得不近,虽然老周家早就和她预定好了,但因为俩人都是第一胎,按照经验,阵痛后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开始生产,所以没人想过将人接到家里来养。 因此来回依旧去了不少时间。 稳婆一到,正要往产房里冲,却被候在外面的五月和西饼拉住,先去边上的侧屋里换了衣服,又洗了手才放进去。 稳婆笑道:“哎哟,老身没忘记,来的路上我就换过衣裳了,这再进去还是会洗的。” 她和周太医也不算是生人了,而且自己接生十多年了,这种规矩还是知道的。 五月笑道:“您老别见怪,这可是我们家二姑奶奶第一次生孩子,有些紧张。” 把稳婆洗干净后送进去,满宝已经站在床前指导周立君了,周立君之前练习过,因此没有大吵大叫,而是深吸一口气,狠狠地憋住后就照着小姑说的用力,可是…… 真的好疼,好疼啊…… 便是周立君眼角都忍不住疼出眼泪来,小钱氏在一旁给她擦了擦眼泪,紧紧地拽着她的手。 满宝再次调整了一下她的姿势,和她道:“你力气用的不对,先缓一下,一会儿我让你吸气,你就憋住,然后再用力……” 稳婆上去看了一眼,满宝将位置让给她。 稳婆问:“胎位正吗?” “正!” 稳婆就看了一下肚子的大小,发现也不是很大,她之前来看过周立君的,知道她盆骨还行,因此道:“太太别慌,你这肚子不大,胎位又正,这会儿宫口打开了,一会儿就生出来了,来,跟着我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深吸一口气,憋住,憋住,往下沉,往下用力……” 满宝:…… 明明是一样的话,凭什么她指导的时候她力气就用岔了,稳婆一来就对了? 周立君此时正紧紧地攥着手,紧闭着嘴巴和眼睛用力,再睁开时便去看稳婆,跟着她的动作一起再吸气憋气…… 稳婆大声道:“对,对,就这么用劲儿,我都看到孩子的头来,再来……” 稳婆整个人都摇晃起来,站在床前,周立君的对面,手大幅度的坐着动作,教她呼气吸气,她自己也跟着呼气吸气,然后长吸一口气憋住,大声叫着让她用力,用力…… 满宝怔怔的看着,俩人合作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她之前都没怎么留意过稳婆的动作。 满宝看看她,又看看周立君,下意识的想学,也跟着稳婆上下摇晃身体,让周立君憋住气后用力。 一旁的小钱氏目睹了全场:…… 一手养大的孩子怎么一下就变成这样了? 稳婆激动的道:“出来了,出来了……” 她伸手上前捧住了孩子的脑袋,指引着她继续用力,不一会儿整个孩子就都出来了。 她手脚麻利的剪掉孩子的脐带,打了结后转身交给周满,然后去给周立君清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613章 再生产 满宝打开孩子的嘴巴,确定里面没有污秽后便小心的扶着孩子的脑袋,将他放入水中。 第一次接触到水,他的小腿下意识的蹬了蹬,眼睛紧紧地闭着,小拳头攥着动了两下。 满宝简单的将他洗了一下,立即有下人将襁褓摊开,和她一起将孩子用柔软的布巾擦干后包好。 满宝才包了一下想起来他还没哭呢,于是又将他抱起来,拍了他屁股一下。 小孩儿显然没想到自己会被揍,突然疼痛,忍不住张嘴哭了两声。 满宝听到哭声,这才满足,将他放到襁褓里包好。 稳婆和小钱氏也帮周立君收拾好了,满宝上去看了一下,见她情况,不错,便将孩子抱给她看,“你看,是个男孩儿。” 周立君偏头看他,忍不住露出笑容,“长得可真丑,和六头他们小时候一样。” 小钱氏道:“孩子小时候都是这样的,放心,过不了多长时间就长好了。” 她笑道:“我们家的孩子长的都不差,你长得好,二姑爷也长得好,更不会差了。” 满宝道:“这都是我爹的功劳。” 小钱氏便抿嘴一笑道:“却不是,要论起来应该是太祖奶奶的功劳。” 满宝两眼冒星星,一时算不出那到底是谁? 周立君很好奇,问道:“太祖奶奶长得很好看吗?” “可好看了,听老一辈的人说,我们十里八乡当时长得最好看的就是太祖奶奶的。” 满宝:“我们家这么穷,是怎么娶到太祖奶奶的?” “那时候打仗呢,乱得很,你太祖奶奶家里遭了兵灾,跟着人流浪到了白马关镇,你曾太祖奶奶就用半袋麦子把人买回来做儿媳了。”小钱氏低声道:“生了你爷爷,特别好看,后来娶了你奶奶,也很好看。” 满宝:“那我奶奶呢?总不会是因为我爷爷好看就嫁给我爷爷了吧?” “不是,”小钱氏一脸的一言难尽,含糊的道:“他们正相配。” 作为晚辈不好说长辈们的坏话,但钱家和周家上一辈的关系其实不怎么好,因为钱氏嫁进周家后是真的吃了很多苦。 小钱氏小时候,还有出嫁后回娘家,母亲没少跟她念叨老一辈的事儿。 说白了,周家人的懒是一脉相承的,真要论起勤奋了,这一辈的七个孩子,包括满宝在内的八个。 和钱氏一样打骨子里勤奋的只有周大郎、周三郎和周六郎,以及满宝,剩下的,骨子里都有洗不掉的惰性。 因为周爷爷就懒,而周奶奶比周爷爷还要懒,当年章家之所以选中周家,一是因为周家当时家底还算不错,二则是因为闺女实在是太懒了,除了长得好就没别的优势。 正巧又和周爷爷看对了眼,章家就让人去周家递话了。 当年周爷爷比周四郎还懒散呢,虽然长得实在好看,但也难说到亲事。 其实说起来,周金也不好说亲事,要不是钱氏就是看中了他那张脸,谁愿意嫁给那么懒的人啊。 小钱氏想起以前小时候姑父被她父亲揍的事儿,不由笑了起来,低头和躺着的周立君道:“现在日子好了,便是家里有懒人,他们也可以不被逼着强逼着勤奋起来。” 周金后来为什么变好了,家里地里的活儿都一把抓,还不是生活所迫? 能够一直懒懒的生存,谁愿意违背本性去勤奋上进呢? 满宝对于这一点儿显然接触不深,还在琢磨她的太祖奶奶得多好看才能让她的后代们一直这么好看。 满宝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脸。 屋外的人一直等着呢,向铭学老早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但许久里面都没有动静,只有细细碎碎的说话声。 他整个人趴在窗户上也没听清她们在说什么,他也不敢问,不敢叫,生怕惊了里面的人。 但这么久都没动静…… 向铭学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有些焦急。 白善竖起耳朵听了一下,若有所思起来,他沉吟片刻,忍不住冲里面喊:“满宝,母子可平安吗?” 凑在一起说祖宗小话的三人这才反应过来,“哎哟,忘了给他们报喜了。” 而稳婆才将脏掉的被单等让人带出去,洗好手,过来看见她们竟然还没把孩子抱出去,立即兴奋起来,小跑着上前道:“我来抱,我来抱……” 稳婆高兴的抱着孩子出去,只在门口给他们看了一眼,然后收获红包一个。 她悄悄的摸了摸,还挺厚重的。 满宝和向铭学道:“母子平安。” 向铭学大松一口气,这才踮起脚尖看了一眼襁褓里的孩子。 红彤彤,皱巴巴的,看着似乎很丑,但向铭学的心脏却跟水一样柔软起来,眼睛通红的看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好消息从后院传到了前院,向朝等人听说公子有儿子了,高兴的一拍大腿,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又忍不住哭,他们向家就剩这么几个人了,公子是唯一的嫡支,下一代总算生了出来,他们向氏这算是有后了吧? 向朝抱着脑袋痛哭起来,然后一抹眼泪,决定出去买肉,回头得让厨房加菜。 刘老夫人等人恭喜过向铭学后,便纷纷离去,将空间和时间留给他们夫妻两个。 向铭学换了一身衣服进去,抱着孩子坐在周立君身边,和她小声道:“我给孩子取了十二个名字,男孩儿女孩的都有,回头你选一个。” 周立君道:“之前不是选好了吗?” “我觉得不够好,所以我又新添了几个,我们再重新选一选……” 满宝和白善手牵着手回去,夕阳已经落下,天眼见着要黑了,俩人相视一眼,白善道:“晚上我们出来赏月吧。” 明天晚上可没有赏月的机会。 满宝点头。 然后他们今天晚上也没有赏月的机会,可能是被周立君今日生产刺激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们日子本来就近,才入夜,刘三娘也发动了。 满宝吓了一跳,又让人去把才走没多久的稳婆拉了回来,然后和她一起给刘三娘接生。 刘三娘的头胎才是她们习惯的头胎,疼了半个晚上,总算在凌晨时分,天快亮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小姑娘。 小钱氏抱着孙女,开心得不行,“他们这一辈总算有个女孩儿了。” 周立重最高兴,眼睛闪闪发亮,“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小姑一半的聪明。”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614章 进宫 满宝回到正房就想往床上铺,结果被白善拉住,给直接拖到盥洗室去,“我让人准备好了热水,你先洗漱。” 满宝就只能先泡澡。 结果一泡澡,精神了。 她穿了里衣出来,桌子上摆了些小食,有馒头、包子和粥。 白善给她盛了一碗粥,放在她面前道:“先吃些东西吧,然后再睡一觉,下午我们要进宫的。” 满宝这才想起这件重要的事,呆呆的吃着粥道:“这俩孩子日子选的好呀,一个生在了八月十四,一个生在了八月十五。” 白善也是这么想的,笑道:“以后忘了谁的生辰他们的生辰也不会忘记了。” 只是也倒霉,正赶上过中秋节,以后只怕亲朋都不太有空给他们过生辰,都要顺带过了。 所以这日子到底选的好还是不好? 满宝去睡了一觉,过了午时便醒来。 然后洗漱准备换衣服进宫去。 满宝决定听从白善的建议,就穿官袍,这会儿天不冷不热,穿官袍也正合适。 倒是白善,他打算常服进去,因为他是家属呀。 满宝道:“对了,一会儿让西饼去给立如收拾一套新衣裳和首饰,我们去接上她一起进宫。” 满宝决定带周立如进宫去见一见世面,毕竟她将来也是要入朝为官的。 白善应下,转身去吩咐。 满宝带着家属进宫,先绕去太医署一趟,将衣服交给周立如,让五月给她打扮好。 满宝就捧了一杯茶坐在一旁告诉她两个大消息,“昨天你姐生了,生了个儿子。” 周立如惊喜的瞪大眼睛,还来不及高兴的欢呼,满宝就继续道:“今天早上你大嫂也生了,生了个闺女。” 周立如差点儿蹦起来,被五月一把按住,“三娘子,您可不能动,头发要乱了。” 周立如一脸懵的跟着小姑上车往皇宫去,半晌才回过神,“小姑,你辛苦了。” 满宝矜持的颔首,客气道:“还好啦,生的都还算顺利。” “那我明日能回家看孩子吗?” “那得看明日鸿胪寺抓不抓人了。” 说着话,一行人到了皇城门口,同一时间进宫的官员家眷不少,大家都在排队。 白善一身华服,腰间挂着环佩,正端坐在马上,他微微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就看到了殷家的马车。 他就冲那边招了一下手,殷家的下人看见了,进皇城之后就避到了一旁等候,等周家的马车和护卫进来后才出来,双方前后脚的功夫往前走。 高友紧抿着嘴看着,拳头紧握,一个护卫低声道:“王子,你说我们打听到的消息是真的吗,大晋的皇帝连见都不愿意见我们,他能愿意接受我们的求和?” 高友冷淡的道:“没听那人暗示吗,大晋是想要更多的贡品。这是打算冷淡我们再抬价呢,反正先把这个好消息传回去,现在王庭那边一直在催促,而且底价是多少也得询问王庭的意思。” “来前……” “来前我们也不知道大晋这次竟如此强硬啊,我们连金银珠宝都送不出去,显然先前定的纳贡数量大晋不满意,必须得再提高一些。” 可恨此事他不能完全做主,还得千里迢迢的请示王庭,过完了中秋两国肯定要谈判的,他不可能拖延很长的时间,不然大晋恼羞成怒怎么办? 他们倒是天高皇帝远不怕大晋,他却是人家手心里的蚂蚱的。 到了宫门口,满宝扶着白善的手下车,看着自家的马车和马转了个弯从另一条路上离开,便看向要殷或,“你竟然会进宫参加宫宴?” 殷或微微一笑道:“父亲说我的身体好了许多,已经不惧久坐,所以让我进宫看看。” 其实是老夫人贼心不死,一直想给殷或娶个媳妇,所以想带他出去晃悠一圈,在正式的场合上告诉世人,殷或的身体好了很多。 不过殷或并不想和另一个女子,以及另一个家庭有太深的牵扯,他并不适合成亲。 但进宫参加宫宴还是可以的。 他冲白善和周满笑了笑,这才留意起俩人的装扮来,于是更忍不住笑了,“我们进宫吧。” “先拜见一下你祖母吧。” 殷老夫人也从车上下来了。 满宝和白善笑着上前行礼。 殷老夫人连忙笑道:“周大人和白大人不必多礼。” 她看着眼前这一对玉人,有些羡慕的道:“周大人和白大人可真是男才女貌呀。”其实女才男貌也适用,反正就是很相配。 羡慕。 她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孙子,心中叹息,也不知道她孙子能不能找到这样的。 帝后对年老者和身体不好的官员素来宽厚,因此宫门内有不少坐辇候着。 像殷老夫人这样年纪大的,进宫后便可直接乘坐坐辇进宫去,不然这老远的路,老夫人又都是盛装,走过去就算不累趴下,也是汗淋淋的不舒服,回头冷风一吹该生病了。 殷老夫人坐在坐辇上,立即指着殷或也要他上来。 殷或却摇了摇手道:“祖母,我和周满他们慢慢走便是,您先去吧。” 白善就知道他是不想和殷老夫人走在一起,于是笑道:“老夫人放心,我们在宫里读了几年书,熟得很,一会儿就追上您了。” 殷老夫人就只能放弃,让坐辇先走了。 他们都是提前进宫,等到宴席开始不知道还需要多久呢,因此他们一点儿也不急,就慢悠悠的往前走。 周立如还羡慕周满,“小姑,你穿官服可比我们轻便多了。” 满宝也看出来了,自得道:“这叫先见之明。” 周立如抿嘴一笑,左右张望。 满宝道:“别看了,刘尚书一家可能还要晚些才进宫。” 话音才落,周立如已经指着后面道:“刘焕!” 几人一起回头,就看到刘焕正小跑着冲他们跑来,“宫中不能喧哗,但我喊了好几声,你们怎么就是没听见?” 满宝:“你肯定没大声叫,不然你现在还能在这里?” 刘焕心塞,“你还真想让我被抓呀。” 刘焕左右看了看,问道:“白二呢?” 白善:“他昨天下午就进宫了。” 所以肯定住在宫中,哪里还需要从宫门往里走?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615章 强压 这一次宫宴在武德殿举行,满宝他们慢悠悠的转过去时,里面正不断的有宫女内侍端着果盘酒水等进出。 此时阳光明媚,官员们懒得在殿内消磨时间,因此多站在回廊上,三两个聚在一起说话。 官眷们则是去武德殿东侧的花园里游玩,有身份比较尊贵的,则是被皇后邀请进入后宫,得以先面见皇后的殊荣。 满宝站在廊下思考了一下,觉得中秋不宜谈论国事,于是拉了周立如就要去东侧花园里找熟悉的小娘子们玩儿。 结果她才转一个身,萧院正就叫住她,冲她招手。 满宝看了眼和萧院正站在一起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压低了声音问刘焕:“你不是说你是提前进宫的吗,怎么你祖父也进宫来了?” 刘焕道:“祖父一直在皇城中忙碌好不好,昨天晚上我都睡下了他书房还亮着灯呢,对了,我正要问你呢,你要把立如带去前线?” “是啊,你去不去?”满宝见萧院正又看了过来,便整理了一下官袍,小声道:“等我回来再说,你先带立如去玩儿,别让她被人欺负了。” 满宝扬起笑脸冲萧院正走去。 白善看了一眼,和殷或道:“估计是他们太医院的公事,我们不好插手,走吧,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坐下,一会儿白二他们会找过来的。” 殷或应下,左右看了看后指了一个方向道:“去那里吧。” 满宝走上前去,行礼后抬起头来看向几位老尚书,忍不住“哇”了一声,来回看了看后问道:“几位老大人夜里做什么去了?” 比她这个熬夜接生了一个小孩儿的黑眼圈还要重。 刘尚书道:“不是谁都和周大人一样好命的,自陛下下定决心要亲征后,我等就没在睡过一个安稳觉。” 听着挺惨的。 萧院正道:“周大人也很忙的。” 他替周满辩驳了一句,然后就问:“让你罗列的单子都罗列出来了?” “是,”满宝道:“十二万大军,我用了前朝末帝东征的伤亡比例做了一个数据,根据主要病症罗列出了单子,折子一句写好了,明日就可以上交。” 刘尚书立即问:“可算出预算来?” 他只关心要多少钱。 满宝顿了顿后道:“只是大致算了算,是以现在的市价算的,但我想,东西买多了,若是还在承受范围内,那肯定便宜,不在承受范围的话,这个……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涨的,所以这预算我觉得我们看看就好,钱财乃身外之物嘛,能救人性命才是有用的。“ 和一个户部尚书说钱财乃身外之物? 刘尚书定定的看了她好一会儿,然后扭头和萧院正道:“既然你们不愿意把预算告诉我,那我来告诉你们户部的底线,给你们太医署的预算绝对不能超过五百万钱,多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萧院正不高兴了,和站在一旁的赵国公道:“赵尚书,一份药材便有可能是一名士兵的名,别的能省,这东西可不能省。” 赵国公就看向刘尚书。 刘尚书怒道:“那你来告诉我什么能省?” “是军粮能省,军马能省,还是军船能省?”他问道:“是将士们用的铠甲衣袍能省,还是刀枪能省?” 他怒气冲冲的道:“中秋之后过不了多久天就冷了,高句丽一带一旦进入腊月就全是雪,就算陛下多抽调了辽东一带的胡人作战,那也是需要皮革和厚衣的,冬天消耗的粮草也要比一般时候要多,你们还真当国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为了筹措军粮和军备,刘尚书连续三天,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他现在看见老妻都有点儿忍不住脾气,更不要说对着一群总是冲他伸手要钱的糟老头子了,简直是看到就烦。 萧院正和赵国公默默地没说话,满宝也缩着脑袋站在一旁。 刘尚书这才压了压脾气道:“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魏大人的意思,我们总不能为了一场大战耗光国库,陛下也同意了。” 才五百万钱而已,才不可能就耗光了呢,但药材和医用耗材在军备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大头其实还是粮草和军马武器等,这一次还要加上军船。 听白善说,陛下要派一路兵马从登州出发,渡过大海后进宫卑沙城,俩人夜里曾经悄悄对着记忆里的舆图讨论过,只要进攻辽东城的军队顺利,双面夹击下,高句丽必定支撑不长。 白善道:“我虽知道的不多,但也听说,鸿胪寺那边已经有人悄悄离京去往新罗和百济,想要劝说两藩国暂时放下成见,一同攻击高句丽。” 满宝此时就有点儿好奇的问赵国公,“赵国公,您说百济那边会同意共同作战吗?” “谁知道呢?”赵国公拢着手道:“我听人说百济比较倾向于高句丽。” 刘尚书目光从周满的脸上扫过,又看了萧院正一眼,见他们都没表示反对,反而配合着转开话题,就自动认为他们是同意这个预算了,于是放下一桩心事,也跟着八卦道:“要我说,这三国的恩怨就是扯不开,老大休要说老二,那新罗也是不讲道义,打得好好的,说好了谁占的地盘就是谁的,结果他趁着百济国内混乱,转身就抢了百济的地盘,哼……” 赵国公道:“无毒不丈夫,趁他病就应该要他命,抢地盘也没什么不对。” “呸,”刘尚书道:“那他守住了吗?本来大好的局势,一起使力从高句丽那里抢地盘多好,就因为新罗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百济这才缩回去和他打起来的。” 这场战事的起因是,高句丽兵强马壮,野心勃勃了,想把营州一带抢过去,于是开始派兵骚扰大晋边关。 营州那边的刺史见状,一边组织驻军抵抗,一边悄悄的绕过高句丽,从海上过去百济,找了百济和新罗商量道,看到没,高句丽野心不消,又想打我们大晋和你们了。 大晋如此强大,他尚且敢动手,更不要说对你们两个小国了,所以不如一起合作,大家一起搞死他怎么样?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616章 起因 我从北边往南打,你们两国合作从南往北打,南北夹击,一同分了高句丽。 两国欣然答应,于是悄悄签订了合约,三方就一起动起手来。 本来一切都好,高句丽大量陈兵于大晋边境,南边空虚,新罗和百济又被欺负多年,就以极快的速度往北推去。 结果百济国内出现了叛乱,他们不得不抽兵回防,然后正跟高句丽打得火热的新罗竟然不继续往前打了,而是回身把百济打下来的地盘给抢过去,直接把百济的人杀了争抢地盘。 因为新罗这一招回马陶,本来是盟友的两国打成了一团,百济还转而投向高句丽,把大晋和新罗出卖得一干二净。 一心一意灭高句丽的营州刺史:……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气得差点儿吐血,最后只能和京城求援,告诉京城高句丽又犯边了,您看是不是派些援军来帮帮忙,要是可以,再派人往百济和新罗那里走一趟,以朝廷的名义要求他们再次合作。 本来想弄个功劳,结果却是劳心劳力白忙活了一场的营州刺史最近特别热衷于说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坏话。 他也知道高句丽在求和,他的态度就是不能和谈,以他多年在营州与高句丽你争我斗的经验,和解基本就管用两年,还不如直接打呢,气死爷爷他了。 这些国家关系太复杂,今儿这个和那个还好得要穿一条裤子似的,明儿就刀对枪了,所以她直接问:“朝廷有多大的把握能说服新罗和百济?” 赵国公自信的道:“八成吧。” 满宝惊讶,“这么高?” 赵国公:“不然陛下为何要御驾亲征呢?” 满宝一想也是,皇帝御驾亲征不仅可以鼓舞士气,也是对周边蕃国释放信号,大晋不是你想打就能打,不想打就能撤走的地方。 这一次出征是第一次有大量太医署学生跟随的战事,算是首例,加上有皇帝在,赵国公和刘尚书就更加在意,于是问周满,“你们那些学生能见血吗?” 满宝道:“其他医科的大夫我不敢保证,但疡医是不会有问题的。” 赵国公这才呼出一口气。 “不过你也得派人保护好他们,”满宝道:“我这些学生,最少也在太医署里学习了四年了,可耗费了不少心力培养,少一个就是莫大的损失,所以您得给我保护好了。” 赵国公表示没问题。 满宝继续道:“对了,这一次去的学生中有二十个女学生,赵尚书,您可得约束好了自己手下的将士,他们要是敢犯不该犯的错儿,我的刀子可不仅会锯腿砍手,还能割掉些别的东西。” 赵国公:“……” 萧院正剧烈的咳嗽起来,瞪了周满一眼后小声道:“周大人慎言,你能不能淑女些?” 满宝就挺直腰背,矜持的和萧院正点了点头,“我很淑女的,这是为了太医署和兵部将来的关系做铺垫,以免将来真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两部反目成仇就不好了。” 萧院正也看向赵国公,用眼神迫视他做出回答。 赵国公:“……周大人和萧大人放心,我会约束好的,我大晋的将士本就军纪严明,不必担心。” 满宝就“嗯”了一声。 刘尚书在一旁幸灾乐祸的见他们交涉完了便道:“行了,我没话与你们说了,再会吧。” 赵国公立即跟上去,哥俩好似的和刘尚书走在一起,“别呀老刘,我还有话和你说呢……” 老刘这两天烦死兵部的人了,尤其是兵部尚书。 萧院正不去凑热闹,反而把周满拉到一旁说悄悄话,“预算是要多少钱?” “说出来吓死您,要八千六百多万呢。” 萧院正:“……” 他目光生疑的看着周满,“你怎么算的?” “都说了是按照前朝末帝的数据算的了,不过陛下签发的兵力不及前朝的五分之一,加上伤亡的概率未必有那么高,所以用不了这么多预算。” “那你还照着前朝的算?” “这不是为了给他们还价的空间吗?”满宝叹气道:“可惜刘尚书太老练奸诈了,都不等我报数,直接就限定了五百万,我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这份预算是白忙活了。” 为了做这个,白善还熬夜给她做数据了呢。 萧院正说不出话来。 满宝想起什么,扭头问到:“院正,皇后娘娘不是在募捐吗?这笔钱应该全是给我们太医署的吧?” 萧院正:“是吗?你听谁说的,我怎么听说那是军资?” 毕竟皇帝御驾亲征,花销会大很多,国库也不太富裕。 满宝蹙眉:“似乎听谁说了一嘴,不管,您直接去找娘娘,让娘娘把这笔钱拨到太医署呗。” 萧院正点头,“说的不错,这件事就交给你吧。” 满宝瞪眼。 萧院正道:“周大人,你是女子,一会儿宫宴更好去见皇后娘娘,而且还有两位公主帮你,我等你好消息。” 满宝静静地看着他。 萧院正就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能者多劳吧,就当是为了太医署的未来,你也说了,这次的事情做好,太医署将来在朝中才能屹立不倒。” 想了想,不能光让她干活儿,于是道:“你不是一直想见计太医吗,我写信请他回来。” 计太医不在京城,满宝去求见过两次听说是访友去了,满宝一直求而不得见。 一听萧院正这么说,满宝眼睛大亮,“您请了,他就会回来?” 萧院正摸着胡子自信的道:“放心,我请,他必回来。” 计太医的大孙子也该进太医署读书了,他不信他不想送孩子进来。 过了年就要考试,现在也应该准备起来了。 萧院正决定和计太医联系联系。 满宝想了想,应下了,正好她也想问一问皇后,这次随军出征,她肯定是太医院主官,多准备点儿药材才安全。 满宝左右看了看,没发现白善他们,也不急,干脆就往花园里找去。 看看能不能找到长豫公主,要是不能,她还得再找机会往皇后跟前凑。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617章 皇后正在面见一些年长的诰命夫人,长豫陪坐了好一会儿,实在是无聊,就给明达使眼色。 明达还有目的没有达成,所以不乐意走,只当看不见。 长豫没办法,只能又坐了一会儿,实在是坐不下去,再坐,她就要睡着了。 于是悄悄的起身出去了。 一出门,一阵风吹来,长豫才感觉精神点儿,她呼出一口气,转身就要回自己的寝宫。 大宫女拉住她,“公主,官员诰命们都差不多进来完了,一会儿娘娘就过去了,您这会儿还回寝宫,一会儿要赶不及过来了。” 她道:“您要是没精神,不如往武德殿那边走,和人说几句话就精神了。” 长豫无聊的道:“好吧,也不知道周满进来了没有。” 提起周满,长豫勉强精神了一点儿,“走,我们找周满去。” 满宝也在找她们呢,一路从武德殿找过来,双方在宫道上碰上面,立即欢喜的冲向对方。 满宝和她手拉着手,一个道:“我这正要去找你呢。” 一个道:“皇后娘娘现在做什么?” 长豫闻言好奇,“你找母后做甚?” “有大事儿,”满宝问道:“先前我听你说娘娘要给我们太医署凑钱买药材?” 长豫:“……是我说的吗?只听母后说是为了这次出征的军资,你们太医署有不少人跟随,肯定有你们的份儿,怎么了?” 满宝问道:“凑的钱多吗?” 长豫想了想后道:“不少吧,只我一人就给了八个十两的银锭,还有不少的首饰,怎么也值个七八十两的。” 她道:“明达给的首饰少,却给了不少的现钱,总价也有一二百两的。” 满宝惊喜不已,那皇宫这边要是肯把钱都给他们太医署准备药材和医用的器材,那说不定比户部拨给他们的五百万钱还多呢。 满宝精神一振,拉着长豫就往后宫去,她道:“我还未给娘娘请安呢,走,我们给娘娘请安去。” 她决定近水楼台先得月。 长豫不太想,于是定了定脚,但周满力气大,直接拖着她走,“快快快,别耽误了我给娘娘请安。” 长豫道:“那里都是赵国公夫人,殷家的老夫人之类的老诰命,不是说的儿子,就是说的孙子,我们去那里根本插不上话呀。” 满宝道:“这一次出征,陛下会带着殷大人。” 所以还是说得上话的,她们有共同语言。 长豫:“……” 有长豫带着,她们直接进入大殿,大家正说得火热呢。 满宝竖起耳朵就听到她们正说什么“公主仁心” “这本是我等做的,若能为陛下和娘娘分忧,是我等之幸。” 俩人正打算悄悄的溜进去,坐在上面微笑着的皇后将殿内的情况尽收眼底。 自然也看到了偷偷摸摸的俩人,她就笑道:“夫人们深明大义,本宫很是欣慰,恰巧周卿也在这儿,周卿,此事你觉得如何?” 才溜到一半的满宝和长豫身子一僵。 长豫秉持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挣脱开周满的手,端庄娴静的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是啊,你有什么看法呀? 长豫暗道:神的什么看法,她们刚从外面进来,根本不知道她们前头说了啥,她们能怎么看? 满宝抬头微微一笑,正要耍赖,明达便也抬头微微一笑,欢快的道:“母后,她自然是最高兴不过的了,虽说这笔钱捐出来是用在将士们身上的,但总归他们太医署管。” “她是太医,治病救人时有足够的药材用,会不高兴吗?” 满宝眼睛一亮,耍赖的话就咽了下去,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我很高兴的。” 皇后看了明达一眼,微微一笑,道:“周卿是朝上的人,应该比我们这些后宅女子更了解,今年许多地方年景都不好,秋收前,陛下就减免了好几个地方的赋税,所以国库不算丰盈,昨日后宫中的嫔妃,还有皇子女们都捐了些许钱财做军资,不是特别多,但积少成多,多少能帮陛下和大人们解决些小问题。” 满宝赞许的连连点头,压抑着兴奋道:“比如说给我们太医署买药材,买包扎用的纱布和麻布灯,别说娘娘和夫人们慷慨,便是一钱,那也能买止血药了。这可是救人性命的大功德,周满在此先代将士们谢过娘娘和夫人们。” 本来被明达公主引着捐钱的夫人们内心还有些不舍和不甘,此时也全都消解。 不错,这就是大功德的事,就和逢年过节施粥济贫一样的。 而家中有人出征的老夫人夫人们则更是在心里念了声神仙或佛祖,只希望老天爷看在她们虔诚的份儿上保佑他们平安归来,若是…… 此次捐出去的钱也会用在他们身上。 虽然以他们的身份,要是真受伤不至于无药,但她们还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