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364章

第364章

”满宝道:“我们村有一条河,每年秋末和入冬那段时间河里的水很少,那时候就可以下河捞鱼了。” “不过这种鱼篓捞的鱼不多,我们家还有渔网,直接撑开从下往上走一段,能捞上来好多鱼。” 白二郎道:“每年他们家打的鱼最多了,我就是叫上我家的下人一起下去也打的没有她家多。” 满宝骄傲道:“那是自然,我哥哥们都是网鱼的好手。” 长豫:“可这河里也没鱼呀,不是你们说的没鱼吗?” 明达拉了她一下笑道:“一会儿就有了。” 的确一会儿就有了。 不多会儿,他们就看到一条老大的鱼顺着水流甩着鱼尾蹦蹦跳跳的往下滚来。 长豫目瞪口呆,魏玉也呆住了,其他人却都是眼睛一亮,满宝双脚互相一踩就脱掉了鞋子,拎起裙子就要下水,被白善一把抓住,“你身体不好,别受凉了,我去。” 这水可冷得很。 白善脱掉鞋子和袜子,将衣袍往上一塞,拿着鱼篓就下水了,白二郎兴奋的跟上去。 魏玉也跃跃欲试,悄悄往上看了一眼,见离得够远,中间又有树木遮挡,彼此看得不是很清楚,于是也脱掉鞋袜下河。 这就是一条往下的小溪流,并不深,底下多是石头和沙子,连泥土都很少。 所以踩进去并不脏。 那条顺着水流下来的大鱼被卡在了一块大石头后,正在水花中蓄力想要跳出来。 白善站在下面没动,打算等它下来时再抓,但白二郎等不了,于是小心翼翼的走过去,见它在大石头后的水窝里挣扎,便伸手一把抓住,滑溜溜的大鱼一下就进了他手里。 他忍不住兴奋的大叫起来,“我抓到了——” 正在上面引诱困在大水窝里的皇帝闻言起身往下看了一眼,溪流是弯曲而下的,他们之间被几棵树挡住了。 但皇帝还是看到了站在河里的白二郎。 白二郎猖狂的哈哈大笑,满宝看不过去,殷或就俯身捡了块石头给她。 满宝接过,瞄准了他边上的水窝就砸过去,水花溅起,扑了他一脸,他忍不住闭上眼睛,手上的动作就不是那么标准了,于是鱼甩着尾巴就从他手里蹦了出去,直接落在了溪流里,摇着尾巴噗噜噜的就顺着水流往下…… 满宝指着它大叫道:“白善,抓它,抓它,快抓它……” 它游动的痕迹并不受周满影响,于是一头撞进了魏玉的怀里,但魏玉平生第一次抓鱼,有些不太熟练,抓住以后又从手心里滑出去了,于是它就从他的双腿之间顺溜的溜走了,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甩了一个漂亮的尾巴顺着水流消失在众人的眼中。 长豫忍不住“啊啊……”的尖叫起来,叫道:“魏玉你怎么这么笨,都抓住了还能叫它跑了。” 魏玉:“太滑了……” 白善教他,“一抓住就往岸上甩,别担心,肯定还会有的。” “有了,下来了,下来了,还是两条!” “快快快抓住!” 明达三位女性立即跑到水边兴奋的盯着他们,连殷或都站在了水边,恨不得亲自下去,只是长寿一直紧紧地拉住他的袖子不让他下去。 殷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也不过心动而已。 白二郎站在最上面,他最先抓住了一条,这次他不得意了,抓住以后直接握住,走了两步,在它快要滑掉的时候往岸边一丢…… “哇,抓住了抓住了……” “白善也网到一条了,天呀,又下来一条了……” 依旧一无所获的上游皇帝众人:……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今天出院了,所以明天努努力应该可以开始加更了 ☆.第2589章 你说了不算 皇帝和魏知等人就看着上面扑腾下来的鱼在面前的水窝里扑腾着扑腾着,有的直接甩着尾巴跟着水流继续往下,然后听到年轻人们的惊呼…… 有的则是惊惶的四处乱游,倒也触碰到他们的鱼线,但就是对鱼钩上的饵视而不见。 听着下面的惊呼声,魏知很干脆的将鱼钩收了起来,和皇帝道:“陛下,惶恐不安焉能下食?看来今日这鱼是钓不起来了。” 皇帝沉默不语,气鼓鼓的盯着前方的水窝看,倔强的不肯收钩。 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收了鱼钩,就陪坐在一旁,看着皇帝钓。 古忠急得额头都冒汗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这水也不深,也不浑浊,不然他还能派人下水给皇帝串上一条鱼,这众目睽睽之下,他也做不到掩耳盗铃呀。 皇帝见上游不再来鱼,而在水窝里惊慌游走的鱼还有七八条,可能是第一次来这条水域,因此瞪大了眼睛四处游走,就是不肯咬钩。 皇帝便哼哼了一声,也收起钩子,指了一个侍卫道:“你去,将这些鱼都弄出水窝,让底下的人收了。” 侍卫呼出一口气,低头应下了。 他也不脱鞋子袜子,直接将袍子一撩塞在裤腰带里,起身一跃就稳稳的落在了水窝边上的一块石头上。 上面落下来的水几乎要淹没石头,但并没有淹没,还剩一个落脚之地,烈日照着,上面这一点是干燥的,很容易就能站稳。 他抽出刀来,瞄准了以后直接一拍一扬,水花四溅,一大泼水夹着两条鱼就飞了下去…… 然后他继续。 白二郎抓了三条鱼,甚是得意,见上游不再来鱼,于是掐着腰站在水中哈哈大笑道:“明达,一会儿把鱼拎回去,让御膳房给我们做鱼丸子吃。” 话音才落,岸上的几人惊呼起来,他才要问怎么了,兜头就是一脑袋的水,还有什么东西啪叽一声擦着他的肩膀啪的一下落在了水里。 白二郎有些懵。 被砸下来的鱼更懵,无力的顺着水流往下,被白善和魏玉抓在手里以后一点挣扎都没有,直到被丢到岸上接触不到水,这才重新蹦跶起来。 白二郎正抱着脑袋小心翼翼的往下面挪,出了水流的攻击后才抬头看去,就见上面时不时的飞泄而下一股水流,其中夹着一两条鱼…… 众人大笑起来,便是候在一旁的宫女内侍也忍不住低头掩嘴而乐。 白二郎踩着溪石小心的往下,一把抓住白善稳定自己的身体,一脸的莫名其妙,“上面干什么呢?” 白善轻松的网住滑下来的一条鱼,笑道:“估摸着是陛下不想钓鱼了,要换地方。” 皇帝的确不想钓鱼了,坐了老半天,一条鱼没钓上,被人取笑也就算了,还为人做了嫁衣,他能高兴才怪。 不过在看到明达和长豫提了两条鱼上来后,他又高兴了,问道:“这是你们抓的?” 明达笑道:“不是我们抓的,是驸马抓到。” 皇帝也高兴,扫了一圈后问道:“白二呢?” 明达笑道:“他头发湿了,仪容不整,怕唐突了父皇,所以女儿让他回去换了。” 皇帝笑了笑,颔首道:“也好。” 看向魏玉等人,见他们裤腿衣服都有点儿湿,挥手道:“你们也都回去换衣裳吧,今日朕在寿菊苑里请魏卿等人用饭,你们一并来。” 并笑道:“你们抓的这些鱼便充公吧。” 大家自然是没意见的,只怕这些鱼也是从厨房里拿来的吧? 的确是从厨房里拿来的,殷礼亲自去拿的,转了一圈,丢失了两条,又给厨房送回去了。 御膳房听说是皇帝在钓鱼,虽然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钓鱼会需要厨房里的鱼,但也不敢表示反对,更不敢问缺少的两条鱼哪里去了,对于送回来多少就接受了多少。 只是有点儿头疼,少了两条鱼,那要给哪两位少提供呢? 送鱼回来的内侍道:“陛下要在寿菊苑款待各位大人,几位娘娘和大人家的公子也都要去,菜品也都是日常用的,但你们要准备好了,一桌子可不能少了什么。” 他们一听说,大喜,这个好弄呀,大家一起吃,一桌一两条鱼就行,可比一个贵人处送一条鱼好多了。 内侍继续道:“明达公主那边要吃鱼丸,你们单独做出两盘子来。” 这个也简单,用上一两条鱼,每桌都能保证有一碗。 御厨们笑着应下,扫了一下名单,计算了一下人数后便心中有数了。 满宝他们进行宫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随行而来的家眷贵公子们。 比如韩尚书家的公子。 嗯,满宝不与他们坐在一处,作为四品官员,她本是要坐在萧院正之下,和魏大人他们同桌的,但古忠直接把她安排到了公主那一桌。 白善也就跟着过去了。 殷或也坐在了他们边上。 一行人都换了衣服,有教坊司的人在侧边的台子上来回行走。 满宝不由看过去,长豫就道:“那是教坊司在布置乐器呢,父皇这筵席开得突然,教坊司住在山下,他们这才上来呢,因此比我们来得还晚。” 因为来晚了,管着教坊司的官员正在低声斥骂他们,不过他也没敢骂太久,不多会儿净鞭声响起,皇帝携着皇后一起来了。 众人纷纷起身站好和帝后行礼,得到允诺后方才落座,皇帝笑道:“朕早有意开一场筵席,劳累众卿拖家带口的随朕来避暑,只是朕这身子不争气,才来就病了,今日病情好了许多,便起意让大家坐在一起吃吃饭,来,这一杯算朕敬诸卿的,国事劳重,有劳众卿家了。” 众人纷纷举杯,李尚书代表大家回道:“陛下厚爱,臣等万死无以能报。” 论严肃,谁也比不上李尚书;论守礼,同样比不上李尚书;论拍马屁,那也是差不多的。 皇帝很高兴的喝了这杯酒,众人纷纷饮尽。 满宝皱了皱脸,坐下以后白善往她嘴里塞了一块点心,这才感觉好点儿,宫廷的酒好似更有滋味,也更辣呢,不好喝。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90章 避暑一 这也是不少人第一次在行宫中见到皇帝,不由小声议论,“昨天听闻陛下身体已经康健,没想到今日就能开宴了。” “看来问题也不大嘛,怎么还特地请老谭太医过来?” “对了,昨天周太医回京城去了,今日方回,不知道是有什么事?” “行了,我们还是别乱猜了,如今太医院不同往昔,上面是太医署,谁知道是不是太医署中有什么事?” 满宝夹了一颗鱼丸,略一品尝,微微颔首,新鲜的鱼丸的确不错。 长豫他们下午运动量不少,也都饿了,一边吃一边道:“水我们玩过了,等过几日我们去骑马打猎吧。” 满宝问:“不知天气如何,可会下雨?” 白善道:“魏兄或许知道。” 魏玉道:“说是过两日会有雨,但钦天监说并不作准,还得再看。” 虽然钦天监可以夜观天象推测大概的天气变化,但还是有意外之时。 长豫嘟了嘟嘴,“想这么多做什么,第二天不下雨就去呗。” 明达也想出去打猎,问白二郎:“你去不去?” 白二郎:“去!” 满宝道:“我没时间,或许不能陪你们了,你们叫上殷或吧。” 白善也道:“我也没时间。” 他比满宝还忙呢,她在行宫里好歹是主官,时间比较弹性,想什么时候去看皇帝就什么时候去,魏知那里更是方便,晚上过去也没事儿,所以剩下的时间她自由安排。 白善却不行,虽然送到行宫里的折子减少了,但干活儿的人减的更多,因此白善比之皇宫时更忙了。 只不过因为皇帝生病加避暑,因此工作时间也比较弹性,基本上皇帝叫时他们才过去,剩下的时间则是在办公房里处理折子。 所以他比周满还忙呢。 魏玉身上也有差事,因此也不得闲。 于是白二郎拍着胸脯道:“我带你们去。” 皇帝还在吃药,因此不能多喝酒,大臣们也不敢多敬,因此喝过一杯后大家就看向魏知。 有人目光一闪,便端了酒壶和酒杯去敬魏知,“魏大人,早前听说您身体不适,现在已经大好了吧?” 魏知看着他们手中的酒壶,笑着颔首道:“好了不少。” 魏玉一直留意着那边,见父亲被敬酒便有些焦躁起来,想了想,他还是端了酒杯离桌朝着那边去。 长豫一开始没留意,还是满宝示意了一下她才看到。 就见魏玉在给她公公挡酒,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已经脸都红了。 长豫抿了抿嘴,有些不高兴起来,转头吩咐宫女道:“去,将我屋里收着的那两瓶葡萄酒取来,连琉璃杯一起。” “是。”宫女应声而去。 长豫和满宝明达道:“你们可得叫你们的驸马和白大人帮我。” 满宝大方的道:“你只管使唤他,一两杯葡萄酒他还是能喝的。” 满宝回味了一下葡萄酒的滋味,立即道:“我也能喝。” 于是宫女取来葡萄酒后,满宝便兴冲冲的端了一杯,然后几人一起围过去,叫住给魏玉灌酒的几位大人,大家一起喝酒呀。 长豫公主让人给帝后送一瓶上去,然后笑道:“父皇,这是儿臣去年从西域来的商人手中购得的葡萄酒,我看几位大人似乎都很喜欢喝酒,不如尝一尝儿臣的葡萄酒如何?” 满宝和白善几个给他们手中塞酒杯,笑道:“几位大人尝尝看。” 长豫公主出面,皇帝又顺势应下,还与他们道:“知道你们爱酒,今夜不论国事,但也不要贪杯为好,你们就不要围着魏大人和朕的驸马了。” 皇帝笑哈哈的道:“没看见朕的公主都心疼了吗?” 几位大臣便笑着应下,举了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还是没试探出来,他们觉得魏知就是生病了,但这几日他一直如常上衙,除了最开始休息了两天外,这几日要做的事并没有少多少,身上也不见病态,似乎又没生病。 所以那天周满那番惊人之言果然是误诊吗? 众人心中起疑,但皇帝和魏知联合了太医院,要是有意隐瞒,他们也没办法。 满宝端着琉璃杯,和魏知笑着颔首示意,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小心仔细的抿了一口酒,眼睛大亮。 长豫凑过去问道:“怎么样,是不是比上次我们喝的还要好?” 满宝点头,“少了一股涩,比之前的更醇,也更甜了,好喝。” 长豫道:“我可花了不少钱呢,也只得了三瓶,我和驸马也只喝了半瓶,如今两瓶都拿出来了。” 她有点儿不甘愿,于是将杯中的酒慢慢饮尽,便又让人倒了一杯,她决定多喝点儿,这样才不亏。 殷或也倒了半杯,小口小口的喝着,很是欣喜。 周满说他可以喝果子酒,既如此,不如下次他也让人去买些葡萄酒好了。 满宝就想起家里的葡萄,“我家里的葡萄今年应该也结果了吧,回头给二哥他们写一封信问问,要是结果了,我们今年也试着酿葡萄酒。” 白善道:“只怕我们的葡萄远比不上西域的。” “那有什么要紧?”满宝道:“大不了是酸的,那也总比苦的好喝吧?” 殷或忍不住道:“只怕他们宁愿喝苦的酒,也不会喝酸的酒。” 他们在这里说得热闹,皇帝也想起来了,扭头问古忠,“朕记得雍州的庄子里种有葡萄?” 古忠略一思索便笑道:“是,就在不远处的皇庄里,不过陛下,那一处皇庄现下是明达公主的了。” 皇帝就哈哈大笑道:“那明儿就和明达讨一串葡萄吃。” 明达没有管这一个皇庄,并不记得此事,还是皇帝提起才想起来,往年宫里吃的葡萄,一半是从京郊的皇庄出的,一半则是从雍州那个大皇庄出的,她立即笑道:“回头我让他们摘了给哥哥们送一些去,至于父皇要吃的,女儿亲自去给您摘。” 皇帝就点了她的鼻子道:“朕知道,你必定是调皮了,想出去玩呢,却说是给我摘葡萄去的。” 明达就摇着他的手笑道:“那父皇是应还是不应?’ 皇帝就笑着颔首,“应,应,应,你去吧,多叫上几个人,嗯,要不朕陪你一起去?” 皇帝悄悄往外看了一眼,小声和她道:“你去和你母后说,就说你想让父皇陪你一起去。”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91章 避暑二 满宝坐在院子的树下,手里捧着一本书,西饼手里拿着一把老大的蒲扇给她扇风。 五月提着食盒从山下上来,放下后将里面拿出两个大竹筒道:“娘子,大娘子今早送了些东西来,知道您爱吃豆花,今儿也做了一些送过来,我一会儿拿到上面冷泉去冰着。” 满宝点头,翻了一页书,问道:“信送出去了吗?” “送了,大娘子说庄子里有石磨,这会儿村子里有许多妇人没事做,家中也有不少豆子,不管是想吃豆腐还是豆花都可以做,一点儿也不难。” 满宝点点头,将书倒扣在桌子上,从边上拿了一块瓜吃,问道:“你见着禁军那边派去谈生意的人了吗?” “见到了,就是个侍卫,不算是谈,他们倒大方,直接和大娘子他们定了一百斤的豆腐和两百斤的豆花,说是先尝尝味道,要是好再买,价钱都是照着市价给的,只不过要大娘子他们送到山脚下。” 满宝高兴起来,“莆村离这儿也不是十分的远,家里有牛和骡子,都可以拉车,并不辛苦。” “是啊,大娘子也是这样说,还说拉磨都能用骡子,做这些豆腐并不难,”五月笑道:“大娘子问娘子可有什么想吃的,告诉她,她做好了下次送来,倒也方便。”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道:“不急,他们才接了这个单子,一开始肯定不适应,且有的忙呢,等过上几日再说。我想吃蒸丸子,白二想吃炸丸子,你先记下,过段时间再告诉大嫂。” 五月就笑着应下。 满宝吃完了瓜,用布巾擦了擦手,这才靠在躺椅上,继续捧着书看。 西饼坐在一旁扇风,也跟在后面看,可惜她不认识几个字,看了一会儿就头晕的移开了目光,百无聊赖的盯着周满的脖子看。 她总觉得大人的脖子被蚊子叮了,可惜衣裳遮住了大半,她看得不是很真切。 一个宫女敲响了院门,听到允许后方提着裙子进来,行礼后道:“周大人,我们公主邀请您明儿去皇庄里摘葡萄。” 满宝看了看她,认出她是明达公主身边的人,摇头道:“不行,我不能去,我还要上衙呢。” 宫女就笑道:“陛下也去的,大人便是为了陛下的安危也该同行的。” 但皇帝现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呀,今天开始都不吃药了,只食疗就可以,注意不暴晒,多喝水,保持心情愉悦和足够的休息就可以。 现在主要的病人是魏大人好不好? 她今天早上偷溜着过去给魏知把脉,他昨夜又没睡好, 满宝看了眼自己手中的书,忍痛的摇头道:“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我让郑太医随驾。” 宫女张大了嘴巴,没想到周大人竟然能抵挡住诱惑。 宫女只能告退离去。 满宝叹息一声,仰望了一下蓝蓝的天空,惋惜了好一会儿才继续低头看书。 西饼留意着时间,提醒道:“大人,您都连着看了一个时辰了,休息一会儿吧,大人可是叮嘱过的,这样对眼睛不好。” 满宝“嗯”了一声,翻了一页后敷衍的道:“待我看完这一页。” 看完这一页后她又道:“待我看完这一段。” 最后还是五月出来强硬的收了书,满宝才闭上眼睛摊倒在躺椅上,一上一下的摇晃着,脑海中回忆着她这一上午看的内容。 制香太难了,即便有配比,一前一后的炮制也很重要,手法也重要,差一点儿,出来的香就千差万别。 满宝觉得她要做出适合魏知的香太难了,至少不是一两天,甚至不是一两月能达成的事,所以她决定换一个法子。 如果适合魏知的安眠香做不出来,那就只剩下针灸和泡脚两种办法了。 针灸的话,她倒是不介意的,就不知道魏大人介不介意她夜半三更上门给他扎针了。 以满宝对他的了解,他肯定是在意的,每隔五天给他扎针选择的中午他都有些不自在呢。 满宝睁开眼睛,想起来了,“今天中午要去给魏大人扎针是吗?” “好像是的。” 满宝便道:“去,派个人去和魏大人家的老仆说一声,让他安排一下,午正过后魏大人要休息两个时辰。” “这么久?” “所以才让他们提前安排嘛。”满宝重新躺回躺椅,接过西饼手里的蒲扇自己扇起来,道:“不过他能安排出一个时辰来我就谢天谢地了。” 魏知果然还价一半,只给了她一个时辰,不,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因为这一个时辰包括了吃午食的时间。 满宝干脆在他家蹭饭吃。 好在魏大人的饭食也是行宫里提供的,按照品级吃的菜,不过他胃口很一般,因此大半进了满宝的肚子,至于满宝的那一份,她扭头和西饼道:“你回去吃饭吧,我给魏大人看完病就回去了。” 两家的院子中间就隔了两个,近得很,因此西饼笑着应下,躬身退下。 魏知笑着摇了摇头,见周满吃得这么香,也忍不住多吃了小半碗饭,于是饭后他就在屋里转圈圈,要略消食后再扎针。 满宝道:“大人是饮食不节,所以把胃给养坏了,不然不会只吃这么点的。” 魏知叹息一声道:“如今我在你们太医的眼里,那是哪儿哪儿都有毛病。” 满宝心软起来,立即安慰道:“没事儿,这个暂且不用吃药,是可以慢慢养着的,您的一些饮食习惯就挺好,比如荤素得宜,再按时一些,慢慢的,便是不能养好,也不至于再变坏。” 满宝算着时间,觉得消食的时间差不多了,便摸了摸他的脉,于是让他趴在榻上去扎针。 因为想着用针灸,满宝今天扎的针就变换了一些,减了原本的两根针,却在另外的地方加了五根针。 一旁的老仆暗暗记住了位置,正想提问,以往一直和满宝小声谈论些政事的魏知发出了鼾声。 老仆大惊,小声问道:“大人睡着了?” 满宝颔首,叹息一声道:“这套针调理内息比不上之前的一套,不过它可以让人安眠,也算养神,罢了,有得有失吧。” ☆.第2592章 避暑三(给书友“20200523131141797”加更) “不过,听魏大人这鼾声,他鼻子也有些问题,嗯,也有可能是因为趴着,”满宝问老仆,“魏大人夜里睡觉的时候打呼吗?” 老仆:“……时而打,时而不打。” 满宝低声嘀咕,“不知是累的,还是别的问题……” “罢了,此时不是治疗这个的时候,回头你告诉魏大人,夜里睡觉的时候可以侧着睡,这样呼吸要顺畅一些,也就不会打呼了。” 老仆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在这种小事上纠结,打个呼噜而已,哪个大男人不打呼噜呢? 不过这是周太医叮嘱的,他还是记下了。 满宝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计算着时间,偶尔去转一转针,魏大人一直睡着。 老仆听着这熟睡的声音都有些犯困了。 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大门被人敲响,俩人立即清醒过来。 满宝微微蹙眉,老仆已经赶忙起身去开门了。 满宝就听到院子里老仆的说到:“我们大人才睡下,大人有事不如等我们大人醒来再说?” “是,小的一定转告。” 满宝听到了关门的声音,微微松了一口气,她伸出手指轻轻地放在针扎的穴位边上,感受了一下后便捻了捻针,其中有一根针微微颤动起来,似乎有一股气在从里往外的冲,魏知也有些不太舒服的呼噜声一顿,动了动身体。 满宝立即将针转出大半,然后不断点刺穴位,慢慢等颤针的频率低了,这才扎到穴位处不动了。 而院门又被敲响了。 满宝手一顿,扭头从窗外看出去。 就见走到一半的老仆又回去开门。 “周大人?”老仆道:“周大人并不在此处,您或许到医所去找一找能找到。” “那就不知了,周大人早上倒是来给我家大人请过脉,但之后就走了。” 老仆打发了人,重新将门关上,回来和周满行礼道:“周大人,是赵嫔娘娘身边的宫女来请人,说是娘娘有些苦夏,所以想请大人去看看。” 满宝蹙眉,“这是连后宫嫔妃都下场了?” 雍州行宫凉爽得很,他们来这里就是避暑来的,又怎么会苦夏? 满宝回头看了一眼魏知,和老仆道:“再过半刻钟就可以拔针了,我到时候会去看看的。” “那老奴先看看外头有没有人。” 搞的好似什么的。 满宝却好奇的指着隔壁的院子问道:“李尚书和韩尚书两家住隔壁吧,别人不知道我在魏大人这儿,难道他们两家还能不知道?” 老仆笑道:“我家大人说了,这些老大人知道便知道了,本来也瞒不住他们,但只要周大人不说,谁也不知道我家大人病情如何。这些老大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更远一些的大人们了,平日里都难得见一面。” “只是大人这一病,什么魑魅魍魉都跑了出来,好似没有我们大人,他们就都可以做门下令一样。” 满宝笑了笑,并不作答。 等了一会儿,满宝去拔针。 她将针插好,给魏知盖上薄薄的被子,和老仆道:“由着大人睡吧,能睡多久睡多久,他现在最缺的就是觉了。” “唉,谁说不是呢?”老仆将周满送出去,叹气道:“昨儿晚上大人早早就睡了,只是总也睡不着,他就觉得耽误时间,便又起身处理国事,谁知道那折子越看越兴奋,竟至凌晨方睡,但才睡下去没多久便又天亮起身了,也不知道他到底睡着了没有。” 满宝皱眉。 打开院门,老仆很熟练的探头往外看,确定没有人盯梢后便让满宝出去了。 这里不同外面,是行宫,每隔一段时间便有禁卫巡逻走过,因此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不然是会被询问的。 这倒方便了周满和魏知。 她这才能够大摇大摆的上门给魏知扎针看病,不然要换做在京城,有心人直接派人蹲在周宅和魏宅的门口,就盯着人进出,他们又能把人怎么办呢? 但在这里,有些人就是有怀疑也不能蹲在这里看他们。 不过隔壁和对面这几户人家,肯定留有人在家中听动静,想瞒过他们基本不可能。 好在这一片住的都是韩尚书李尚书之流,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基本的礼义廉耻还是要顾及的。 满宝提着药箱先回家,问西饼和五月,“可有人上门来求诊?” “回大人,没有。” 满宝就撇了撇嘴,起身就往医所去,正巧碰见了从外面回来的段医助,满宝见他提着药箱便问:“你给谁看病去了?” “回大人,是赵嫔娘娘。” 满宝惊讶,“她真生病了呀?是什么脉案,严重吗?开了方子没有?‘ 满宝在心里为自己之前的误解道歉,正想弥补一二呢,就听段医助一脸无奈的道:“皇后娘娘说赵嫔娘娘是苦夏,怕是行宫这边的气候不适合她,正叫人收拾了东西将赵嫔娘娘送回京城。” 又道:“叫了我等去是给赵嫔娘娘把脉,顺便开些解暑的方子的。” 满宝:“……你开了?” “开了,”段医助道:“赵嫔娘娘身体好得很,只不知怎么得罪了娘娘,看娘娘似乎生气得很,坚决要将赵嫔娘娘送回京城,下官没法,只能开了解暑的方子让赵嫔娘娘路上吃。” 满宝就问:“你开了什么解暑方子?” “酸梅汤。” 满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乐道:“好方子。” 段医助这才松了一口气,也笑开来,“没开错就好,没开错就好。” 满宝伸手道:“拿脉案我来看看。” 段医助连忙拿出脉案奉上,满宝看了看,微微颔首,还给他道:“入档吧。” “是,”段医助正要去入脉案,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周大人,娘娘素来仁厚,赵嫔娘娘是怎么得罪娘娘的?”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就有病看病,没病安心避暑就是。” 她左右看了看,问道:“对了,郑太医呢?” “郑太医在自己住的院子里休息呢,说今儿是周大人您值守。” 满宝颔首,“一会儿你入档之后拿来我签字,你便去找郑太医一趟,明儿陛下要去摘葡萄,让郑太医随侍,你跟着一起去吧。” 段医助惊讶,“大人不去吗?” 满宝摇头,“我明日要做些药丸,还要钻研几张药方,就不去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晚安 ☆.第2593章 试探一 白善也不去,他也走不开。 倒是魏玉犹豫不已,因为他属于两可之间,想到这几日父亲的境遇,魏玉不由的过来找他父亲。 魏知才醒,睡觉出了一身的汗,但都是细细密密的小汗,倒不难受,喝上水后反觉得神清气爽。 他放下茶杯道:“既然公主要去,陛下也要去,那你便跟着去吧。” “可父亲在行宫中……” 魏知微微一笑道:“他们还能吃了我不成?放心,别说他们不知我的病情,就是知道了,也不敢对我做什么的,不过是些言语试探,惧怕什么呢?” 见魏玉眉头紧锁,不太开心的样子,他就笑道:“这世上的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官场之中更不缺这样的人,所以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魏玉低头道:“是儿子无能,不能为父亲分忧……” 魏知摇了摇手道:“这不与你相干,别说你,便是你大哥,甚至是陛下都很难在这事儿上帮我,须得我自己走过去。” 魏玉抿了抿嘴,不由问道:“父亲,周大人可有说您的病情……” “是想问我还能活多久吧?”魏知微微一笑道:“放心,一二年内还是能活的。” 他没有问周满他还能活多久,但他问过老谭太医。 魏知和老谭太医关系还不错,那天当着陛下的面问过诊后,老谭太医曾找过他私下又看了一遍。 用老谭太医的话说,“再如此不知节制的劳累下去,猝死也不过是须臾之间;若是能克制自身,小心保养,或许一二年后会出现病症,介时可看情况治疗,但放下国事,或许能再熬一二年也未可知。” 一句话,从现在开始小心保养,活上三四年还是可以的。 三四年,盐税的改革应该出结果了吧? 江南一地私盐泛滥,官盐被偷盗为私盐,偏百姓就是购买私盐也未必优惠多少,最后便宜的还是那些将官盐转为私盐之人。 魏知伸手揉了揉额头,还有各地侵占土地的问题,如今均田制下的分田已经不怎么稳定了,很多地方分给成丁的土地都不够数,口分田也就算了,连永业田都被克扣了下去,长此以往,当无地可分时,均田制和当下的赋税制度怎么办? 到现在,魏知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唉,恨不能再活二十年啊。 “你去吧。”魏知不是很想魏玉过早的参与这些事,他人小位卑,也参与不进来。 不如过好当下,等以后他走到了他这个位置,有了可以参事的资格,自然就懂得了。 魏玉低垂着脑袋离开了,想了想,他转去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找周满。 白善也结束了差事回来了,俩人正坐在院子的树下吃豆花,桌上还放着油炸的小肉条,那是西饼用搭出来的小厨房做的,肉是拿钱和御膳房买的,还买了一点儿麦粉,裹了麦粉后入油炸,甚是美味。 这一手还是小钱氏教她的呢。 魏玉:“都快吃晚食了……”你们竟然还吃这种那么填肚子的东西。 满宝和白善一起抬头看向头顶明晃晃的大太阳。 好吧,现在日头长,这会儿才是下午的开始。 白善请魏玉坐下,和他们一起吃。 魏玉婉拒了,坐在一旁问他们,“你们明日去皇庄吗?” 满宝和白善一起摇头,“倒是想去,奈何没空啊。” 魏玉却是松了一口气,起身和周满行了一礼后道:“周大人,我父亲就多拜托您了。” 满宝:“……你早上去,傍晚便回,又不是久别,哪儿用得着如此?” 这两人都是知情人,魏玉说话放松了许多,他叹气道:“没办法,这几日想打探父亲病情的人很多。” 满宝挥手道:“没事儿,他们就是现在活跃,等过上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半年,魏大人一点事没有,他们就相信我误诊的话了。” 魏玉很怀疑。 白善笑道:“人的怀疑也是有期限的,除非他们能请到医术有老谭大人那样厉害的人来仔细的给魏大人望闻问切,否则是确定不了魏大人病情的,魏兄宽心。” 周满说的不错,魏知除了最开始的两天休息过外,其余时候与往日并无二致。 处理国事依旧犀利,对着皇帝依旧该夸夸,该骂骂,倒是皇帝脾气好了许多,很多时候竟然能忍住不回击,虽然被骂狠了,偶尔也会回击,但跟以前相比可差太远了。 也正是皇帝的态度让众臣觉得魏知的身体没那么简单,皇帝很可能是因为魏知的身体不好才多处相让,听话了许多。 众所周知,皇帝心软得很,却又有些任性好玩,魏知要不是身体有恙,皇帝能这么忍他? 但他们私底下盯着魏知,等着他病倒,却发现一点动静也没有。 之前他每天中午还有家仆来送一碗汤剂,后来连汤剂都没有了,听说是因为暑热之症好了。 倒是有人悄悄的看到过他在吃药丸。 但这也是听说,并没有人真切的看到过。 倒是没多久,他身上带了一股药味儿,众人精神一振,还不等大家高兴,魏知就和他们推荐了周满新配比出来的助眠泡脚药包。 满宝为了调配出合适魏知的药包,眼睛都快要熬出黑眼圈了,而他还给她另外找活儿干,于是去给皇帝请平安脉被大家问起药包时,她就没好气的道:“太医院预算有限,魏大人的药是陛下下令送的,各位大人要是想要,回头把钱送来,我让段医助给大家包好了送去。” 几位大人不高兴了,问皇帝,“是臣等对陛下和大晋的贡献不够,还是品级不及魏大人?” 皇帝心疼自己的私库,含糊其辞道:“众卿家自然都是好的,太医院也是有困难,要不让周卿将方子给你们?” 满宝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只不过这个方子最适合的是魏知,回头给他们,那得酌减一些东西,于是点头道:“行啊,回头想要的大人派人去医所取方子就行。” 大臣们心想,我们是那等小气之人吗? 拿了方子还得去雍州才能抓药,于是道:“罢了,既然太医院不宽裕,那我等拿着钱买就是了。” 满宝这才高兴起来。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594章 试探二 满宝回到太医院,坐着思考了一下,摊开一张白纸来改方子。 郑太医从外面晃进来,见周满在写东西,便凑上去问,“周大人忙什么呢?” 这段时间大家可能适应了行宫的生活,加上天气适宜,因此生病的人少了。 满宝道:“在改方子。” 将刚才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她道:“一会儿我给列个药单,您看是您去采买药材,还是我去?” 郑太医立即道:“我去,我去。” 进了行宫这么久,他还没出门过呢。 郑太医拿着药单喜滋滋的去雍州采买药材,他们太医院有用惯的药商,虽是在雍州,却也能找到人,而且周满配比的方子所需的药材种类并不多。 都是常见的药,很容易就配齐。 药拿回来,医所的人就称好包好,等着人上门来取。 一包药二十文钱,一包可以泡一次,直接熬煮开就能泡脚。 大臣们几十文钱还是拿得出来的,每一家都直接买十包以上,自己能用,妻儿也能用。 他们也试试这药包有什么奇效。 奇效是不可能的,但或许是泡脚的缘故,上床前就觉得比较困倦,然后就睡过去了。 郑太医却觉得周满这方子开得好,哈哈大笑道:“三伏天泡药脚,倒是祛湿的好法子,回头我也泡一泡。” 满宝道:“二十文一包,您不如自己出去配。” 这一次太医院小赚了一笔,当然,这事儿目前除了皇帝和太医院的人外没人知道。 “幸亏太医院现在归在太医署名下,不然太常寺那边一查就知道端倪。” 太常寺的官员知道了,满朝文武也就差不多知道了,到时候那些大臣肯定会说话的,即便这个钱不是很多。 郑太医道:“我听人说这两日有人拿着药包往雍州去了。” 满宝一惊,心虚道:“不是吧,就二十文钱的事儿,我们一包药也就赚个五六文,还没算人工费呢,他们这都要悄悄查?” 郑太医道:“您想什么呢,他们问的是药方子,不是价钱。” 满宝松了一口气,“药方子有什么好问的,何必如此麻烦,直接问我,我给他们开出来就是。” 郑太医却笑着摇了摇头道:“只怕想问的是功效。” 满宝就不说话了。 郑太医道:“周大人,您开给魏大人的方子似乎和这方子不一样。” 满宝问道:“您确定您想知道吗?” 郑太医连忙摇手,“不不不,我不想知道。” 郑太医不敢再问了,如今魏知的脉案是周满一人负责的,皇帝的脉案还需要他共同签字后才封存,魏知的却是周大人一人记录后直接入档封存。 除了萧院正,无人有权限查阅。 因此郑太医隐隐猜出魏大人的病不简单,不过魏知是真的没有表现出来啊。 他一直如常处理国事,除了身上萦绕着一股药味儿,不过最近大臣们身上都散发出一股差不多的药味儿。 派去雍州找大夫的下人回来回话,这泡脚的药是祛湿安眠的,泡脚时不过烫,对人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当下这种时候。 现在泡一泡脚,等到了秋冬,人的身体也要好一些。 毫无破绽可寻。 一直到入秋,天气即将凉爽下来,太子妃也快要生育了,皇帝决定回宫时,大家还是没能打探出魏知的身体状况。 行宫上下开始收拾,钦天监选了一个吉日,大家准备回京。 太子领着京城这边的文武百官在城门外迎接帝后。 皇帝对太子这两月的监国效果很满意,在城门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了夸太子,然后一家子笑盈盈的相携回宫去了。 文武百官也跟着进宫,见过礼后方领了假期各回各家。 官员们还能论调,周满和郑太医却是实打实的在行宫里工作了两月,所以萧院正给他们放了五天长假,让他们回家休息。 满宝高兴的拎着药箱就要走,想起了什么又回头找萧院正,“萧院正,我申请的产假批下来了吗?” 萧院正道:“吏部给打回来了,不过考虑到医女和女太医有孕的确不好继续当差,因此给批了八个月的假期,再多就没有了。” 满宝问:“有薪水吗?”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后道:“俸禄停掉,但职田不会收回,品级职位都保留,等复职后俸禄才重新发。” 满宝道:“可我家三娘现在没职田呀。” 萧院正淡淡的道:“周太医,她没有,你有啊。” 满宝一愣。 他恨铁不成钢的道:“周太医,你就没想过你也要生孩子的?” 满宝眨眨眼道:“我还在养身体,正吃避子药呢,暂且不会有孩子的。” 萧院正一怔,问道:“这是怎么说,你身体……” 他上下打量周满,觉得她脸色红润,中气十足,不像是身体不好的人啊。 “周太医,你可别仗着自己是太医就乱吃药啊。” 满宝道:“我是那种人吗?” 她道:“我没有吃药,只是食疗,找的是陶大夫开的方子,您放心好了,没什么大毛病,我就觉得自己还小,还在长身体呢,气血略有不足,因此在吃药膳调理。” 萧院正一脸怀疑,“平日倒是没见你少了吃喝,但也没见你吃什么药膳啊。” 满宝道:“早食和晚食吃了就行,午食不方便就不吃呗。” 萧院正微微蹙眉,委婉的劝道:“若是因为还长身体,晚上一二年再要孩子也没什么,可要是吃避子药那大可不必,药总是有害处的。” 满宝点头,“我知道,您放心吧,我心中有数的。” 所以她直接从商城买的,一颗能管一年的那种,嗯,白善吃的,不是她。 萧院正看着她甩手离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满宝去找刘三娘,和她算了一下预产期后道:“产前的两个月你便休息吧,这样产后还有五个到六个月的时间休息,也差不多够了,到时候家里请个奶娘喂养孩子。” 刘三娘也是这么计划的,而且家里有两个孕妇,她已经和周立君商量好,到时候两个孩子放在一起养,也更容易照顾。 满宝却撑着下巴忧虑起来,“也不知道大姐怎么样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95章 喜得贵女 周喜正在喂女儿喝奶,喂完以后轻轻地给她顺了顺,然后包好放到一旁,拍掉儿子要摸女儿的手。 关小郎只能束手,站在床边巴巴的看着妹妹,虎头虎脑的问,“娘,为什么外祖父和外祖母都能摸妹妹,我就不能?” “因为你这小胖手太脏了,说,你是不是又玩泥巴去了?” 关小郎立即把手背到身后,转身跑了。 关辛端了一碗鸡汤进来,差点儿被儿子给撞到,他笑骂了一句,将鸡汤端给周喜,“快喝,锅里有鸡腿,一会儿我给你拿。” 周喜接过,蹙眉:“你怎么又杀鸡了,不是不让你杀了吗?” 关辛笑道:“娘带来的鸡,我也买了十只养在院子里,加上我们之前养的,便是一天一只也足够你吃到出月子了。” 他道:“怀这一胎你太辛苦了,大半年吃不下东西,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这倒是的,周喜这一胎一直吐,从两个月一直吐到九个多月,满宝给寄了方子回来也不管用,这边也找了不少大夫看,但就是不行。 基本上就是吃了吐,吐了吃,中间一度严重到只要闻到一点荤腥就吐。 最后还是老周头他们从京城回来,看这样子不行,将关小郎给接到了七里村,然后钱氏留在这里照顾周喜,一家三口全天吃素,连关辛中午在外面吃了肉饼都得先在军营里洗过澡换了衣服才回来,这才好受点儿。 但肚子里有个孩子,一直这样吐,连个鸡蛋都吃不下,人还是快速的消瘦下来。 不过周喜坚强,慢慢也就熬过来了。 这一胎倒是生得顺利,可能是不吃肉的原因,孩子很小,脸色还有点儿黄。 不过生下孩子后她的胃口就好了,肉也能吃,蛋也能吃了。 不过大夫说了,也不能一下吃太多,以免不适应。 关辛低头看了一眼渐渐有些白皙起来的女儿,松了一口气,这闺女长得有些像他,要是脸色也像他,那以后就难了。 白了好,白了好呀。 院子里有动静,关辛连忙起身出去,就见钱氏和钱家三个舅母提着个篮子一起进来,他儿子看见外祖母,一把冲过去直接抱住人,特别高兴的大喊道:“外祖母!” 钱氏笑眯了眼,抱住他问:“你爹你娘呢?” “娘,”关辛连忙迎上去,笑着接过她手里的东西,然后看向三个舅母,喊了一通,“大舅母,二舅母,三舅母。” 他道:“您怎么又拿鸡蛋过来,家里多的都快要吃不下了。” 钱氏笑道:“家里不是有地窖吗,吃不下就存在地窖里,底下凉,可以放久一些。” 她道:“也不必总是买肉给她吃,多吃些鸡蛋,早上两个,中午两个,吃着煮鸡蛋倒比肉还好呢。” 又道:“还有小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要吃。” 三位舅母笑着道,“对,可不能委屈了喜儿和孩子。” 三个舅母都是第一次过来看孩子,也都带了一篮子鸡蛋和米过来,这算是当下的看望产妇挺高的礼节了。 大舅母足足带了小一百个鸡蛋来呢。 关辛收到这么多鸡蛋,是真的头疼了。 不过这东西不能退,于是他放到了屋角。 钱氏和三个嫂子进去看周喜,问道:“给你们帮工的大嫂子呢,怎么不在?” “她家里孩子不听话,说是中暑了,所以就回家两天,明儿再来。” “都这时节了还中暑?” “谁说不是呢,都入秋了,说是跟别的孩子跑到外头玩儿,忘了时间,从上午一直晒到下午,丁点水没喝不说,玩得都忘记了时间,幸亏大街上有人,人晕过去后给送到济世堂去了,不然要出大事儿。” 大舅母道:“也是今年邪乎,虽说水没少多少,但太阳也太烈了,每日到了巳正,那天就跟个大火炉似的,烤得人脸皮都红了,从巳正到申时就一直这么烤着,前儿割麦子,多少人晕在了田里,实在是晒得很。” 钱氏忧虑起来,“我们这儿还好,我看大头写信回来说,京城那边不仅太阳大,雨水还少,今年的收成远比不上去年的。” 大舅母是知道周满现在有很多的田地的,听说那种田是她给皇帝老爷家干活儿,皇帝送的,请了好多人种地呢。 所以她忧虑的问,“满宝的地……不会亏吧?” 钱氏就笑道:“亏倒不至于,但只怕是不赚什么了,今年年景不好,大家都节俭些吧。” 大舅母只能点头。 二舅母道:“不过今年种的生姜和山药都不错,二郎前儿还和我们说呢,让我们把收下来的姜分成老姜和新姜,老姜晒好,回头他是要运到京城去的,新姜也要送到益州府,妹妹,你和妹夫这是又要去京城了?” 钱氏笑道:“那也得等今年的收成入仓了才去,还有喜儿出了月子。” 她道:“大头媳妇也快要生了,等我们去京城,正好照顾她。” “那还有大郎媳妇在呢,你急什么?”二舅母看了大舅母一眼,笑道:“我们家大妞素来体贴,她还能不照顾好儿媳妇?” 大舅母也好些年没见到女儿了,连忙问道:“大妹,大郎他们在京城还听话,没给满宝他们惹麻烦吧?” 周喜轻轻地拍着孩子,哄她入睡,闻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