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350章

第350章

为公主们是来撑场子的,为了不发生误会,到了大门口他就扬起大大的笑脸看向迎面而来的三位女郎。 目光在三人之中滑动了一下,最后移到最右边的那位,试探的叫了一声,“周大人?” 回答正确! 满宝笑着从马上下来和荀县令行礼,“荀县令有礼,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明达公主,这一位是长豫公主。” 荀县令便笑着行礼请安,道:“不知公主们驾临,下官有失远迎,周大人怎么也不提前告诉下官?下官好有准备。”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我们谈完事就要去踏青了,所以不好太过麻烦荀县令。” 荀县令:“……踏青?” “是啊,春光正好,荀县令今年没去踏青吗?” 巧了,他昨日刚和家人去了,只是您要来栎阳踏青就不能提前说一声吗? 真是吓死个人。 不是为了他来的就行,荀县令笑容真切了些,笑着侧身道:“公主们先里面请,下官让人准备了些茶点。” 荀夫人也从后院赶了来,一起请他们去了县衙后院吃茶说话。 满宝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起修路的事,“现在还不到农时,此时征发劳役,路分了三段,很快就能修好,等春忙结束,新城那边也要热闹起来了,到时候栎阳县的百姓再要去雍州就近了很多。” 岂止是近了很多呀,皇家的这一个庄园直接横在栎阳县和雍州城之间,这个皇庄一大半属于雍州郭县咸阳,一小半则属于他们栎阳,但不管属于谁,这都是皇帝家的产业,基本上没人能管到。 因此从栎阳到雍州城就需要绕过皇庄,偏偏皇庄的那一处尽头是两座山,哦,山的那头就是周满在莆村的职田了,相当于他们要去雍州城还需绕过那里才能到雍州城。 先进了雍州城的城门,穿过大半座城才能到达新城,可现在,从皇庄的中间直线开辟一条路过去…… 荀县令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精神一振,便不由看向明达,“可这修路用地……” 明达便笑着放下茶杯道:“我已经传话给皇庄管事,那里本就有一条小土路,是给皇庄内的人和车马走的,现在便修建那条,以后无论是谁都可通过那条路到新城。” 荀县令立即起身冲着明达行礼,“公主大善啊。” 明达笑道:“这个建议是周满提的,你要谢便谢她吧。” 满宝就笑眯眯的道:“不用,不用,还是谢你吧,这一下你可是付出许多呢。” 不仅要出人工修建三分之一的路,还要沿路劈出一块地来扩宽道路呢,不过她也可以肯定,将来明达也会是受益最多的人。 毕竟路上可都是她的田地,尽头还是她的铺子。 荀县令已经迅速思考起来,这不仅可以连通栎阳古城,也就是周满的封地,也可以连通栎阳县县城和新城,要是再往西南去,那就是…… 荀县令不住眼的看向周满。 满宝正低头喝茶没看见,她润了润口后继续话题道:“其实这事儿最好约上万年县的郭县令,若是郭县令愿意承接一段路程,那就把栎阳县城、新城和京城彻底连起来了。” 从她封地出去到京城东城门的那一条路也不好走,就那么一截,不修可惜了。 荀县令差点儿就一拳头捶在手心喊知己了,不过他忍住了,一脸严肃的点头,“是极,是极,这事儿得找郭县令好好的聊聊。” 满宝就看着他,他也正好抬头满怀期望的看着周满。 俩人对上眼,都有些愣。 满宝歪了歪脑袋道:“这是属于县务,荀县令和郭县令应该很有话说才是。” 但我们关系不好,还差点成了夺地的仇人啊! 荀县令当然不能告诉周满这个,他一脸为难的道:“周大人也知道,下官位卑,这栎阳县和万年县又有距离,所以不太说得上话,倒是大人和郭县令同朝为官,听说就坐在左右,或许大人和郭大人有些交情呢?” 满宝和郭县令还真有些交情,毕竟她打瞌睡的时候他可是友情提示过她好几次呢。 满宝思索起来,或许应该下朝以后请郭县令吃个饭,感谢一下? 不过…… 满宝看向荀县令,道:“我可以为荀县令和郭县令引荐一下。” 荀县令:…… 这种县务自然还是县令和县令之间去谈最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28章 不谋其政 又是一月两次中的大朝会中的一次,这一次大朝会的主要内容是即将到来的春种以及明天就要进行的吏部考试。 两件大事满宝都没插上话,她正悄悄的微微往侧后方看郭县令。 郭县令掀起眼皮看她,以为她是在看唐县令,于是友情替她狠狠的戳了一下唐县令。 唐县令被戳得一激灵,不动声色的回头瞪他,郭县令就目光淡淡的示意他看向周满。 唐县令就看向周满。 满宝一脸懵的看着他们,完全不知道他们这一出是要闹什么。 唐县令一看,立即回头瞪了郭县令一眼。 郭县令:…… 大朝会结束,唐县令就故意揉着腰起身,和郭县令似笑非笑道:“郭县令手劲儿够大的呀。” 郭县令却看向周满,他好奇她那一眼是什么意思。 满宝轻咳一声,挤开笑脸上前,“郭县令,午时可有空吗,这么多年承蒙照顾,我请您清风楼喝个茶?” 一旁的唐县令幽幽地道:“这么多年,也没见你何时请我清风楼喝过茶呀。” 满宝迟疑了一下后道:“那学兄也一起去?” 唐县令就定定的看着她,半晌后哼了一声道:“不去。” 说罢就转身走了。 郭县令就很好奇周满找他什么事儿。 “介绍荀县令给我认识?”郭县令惊讶的瞪大双眼,他和隔壁县的县令还需要周满介绍吗? 满宝便笑着将他们想要修路的事儿说了。 郭县令瞬间领悟,沉思片刻后道:“我们万年县的劳役一直是有数的,这突然增加一段路怕是百姓有意见。” 他道:“毕竟我们万年县的人很少去雍州那边,修不修的,于我们没多大的改变,从现有的官道走也不远。” 满宝张大了嘴巴,没想到郭县令会反对,修路是好事儿啊。 “郭县令,您知道现在万年县内的菜蔬作价几何,而栎阳县一带的菜蔬又作价几何吗?”满宝道:“修路别的不说,只将来更多外地来的农副产品就不知造福了多少人。” 郭县令微微一笑,“周大人说的不错,但栎阳那边的商品进不来,他们消耗的就是我万年县本地的商品,栎阳想要从万年县这边挣到钱,不该是他们出钱来修这条路吗?” “栎阳县已经负责了一段路,”满宝说到这里一顿,隐隐觉得不对,于是话锋一转道:“不如这样,郭县令既有这个意思,不如您和荀县令面谈吧。” 郭县令扬了扬眉,有些失望周满竟然反应过来了。 不过修路这件事的确是可行的,只是自己出多少的事儿罢了。 于是郭县令点头,决定换个人去对付。 满宝大松一口气,便给郭县令倒茶,“郭县令请喝茶。” 难得周满请客,郭县令自然是好好的品一品这茶了。 满宝呼呼的回宫去,到下衙时间后就跑去找白善,哼哼道:“都是老妖怪,都想挖了坑埋我。” 白善听她说了一遍,笑道:“役令是大事,能少发自然要少发,这一条路能将你的封地、栎阳县城、皇庄和新城连接起来,事情重大,你自以为公正的一人一段路,但也要他们自己愿意。” 他道:“这件事上郭县令占上风,他自然要多落一些好处,你不参与是对的,反正你与明达公主认领的那一段路没人敢给你们扩,剩下的那部分就让他们两个县自己扯皮去。” 满宝自是中间的时候察觉到了郭县令讨价还价的打算,且大有打服了她再撺掇她去打服荀县令的打算,这才紧急抽身。 她到底不是地方官,这种事不宜参与太多。 地方事务太麻烦了,她觉得远没有太医院和太医署里的事让人觉得顺心遂意。 白善出仕的时间虽短,但接触到的并不比周满少。 她一直站在顶端,太医署和太医院里的事,她出了主意,写折子也是面对皇帝和魏知这样的重臣,他们讨论的都是大面的事,并不知道底下人要讨论的是更细碎的事。 细碎到太医署要添置的一张桌椅到底是要花钱买,还是从别的部门里调用。 白善冲她微微一笑道:“此事先不管他们,我们的这一段路已经下了役令,你到底是封主,要不要抽空去乡里看看,了解一下他们是否有难处。” 满宝一听立即点头道:“好,明天下衙后就去,我们快马走小路,很快就能到了。” 不管郭县令同不同意修那一段路,反正他们三个原先定好的这三段路已经开始修了。 趁着农时未到,荀县令很抓紧时间,当天就通知了各里里长去县里开会,然后选了五里的役丁发了十天的役令。 大晋令,每户每年都要出一丁服役二十日,闰年加两日,今年不是闰年,现在荀县令发役令十天,那等到秋冬时就还有十天。 一般不是要命的事儿,比如河堤要毁了之类的,懂行的县令都会刻意错开农忙时候,基本都是农闲时服役。 现在还不到农忙时候,所以荀县令发役令,底下的百姓虽有些不满,但还是会准备起来。 归属周满的那段路用的自然是周满食邑上的役丁,役丁的花销得由周满负责。 满宝将此事交给了周五郎和周立重。 周五郎和周立重还是第一次接这样的活儿,但周五郎是服役过的,大概知道服役是什么事儿。 因此一早准备好了粮食和菜,还买了些猪肉交给请来做饭的妇人,每天盯着她给人加油水。 满宝和白善骑着马跑来时大家还正干着活呢,边上周五郎正挥着手站在一口大锅前翻菜。 看到满宝过来,他立即将手上的锅铲交给一妇人,抬脚就跑上去,“满宝,你怎么来了?” 满宝从马上下来,看了看五哥,惊讶道:“五哥,你怎么这样儿了?” 灰头土脸的,还黑了许多,她昨晚上不就才见过他吗? 难道是因为晚上灯光暗,所以看不出黑白? 周五郎咧嘴一笑道:“刚跟他们搬几筐泥,这就成这样了,你看,三天的时间就出来一大截了。” 满宝过来看见了,道路拓宽了不少,可容两辆马车并驱,比之前宽了一倍还多,之前一辆马车都走得磕磕绊绊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29章 劳役 被抽调来的役丁绝大部分都没见过周满这位乡主,也有人当天正好在集市上,因此见过她一面。 不少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偷偷的抬起头来看她。 满宝看了一下进程很满意,她走去看饭菜,周五郎道:“主食就是馍和饼子,一天三顿,顿顿都有些肉。” 肉并不是很多,只是能保证他们有油水而已,周五郎一直给自家饭馆做采买,每天还能买来许多没肉的骨头,炖了汤后烫些菜,滋味也很不错的。 主要他舍得放盐。 有盐就有力气,何况他还有肉,被抽调来的役丁心中的那点不满早消散了,而且略一想,觉得给乡主服役也很不错,这会儿干十天,等到秋收结束农闲的时候再有十天,今年的劳役时间就满了。 给县衙服役,伙食可没现在这么好。 满宝看过,很是满意,和周五郎道:“钱要是不够就找立君拿,肉可以多一些。” 周五郎点头应下。 满宝这才上前去看役丁们修路,见他们都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她便对他们微微颔首道:“我知道,春耕在即,诸位对此时服役都有些意见,也是因为这个,我特意和荀县令抽了三百户的役丁,我们就负责这一段的路,从上中下分开来修,十天的时间绝对可以修上。” 她道:“道路修通之后,你们家里的鸡蛋、菜蔬、河里抓的鱼虾等都可以最短时间送到新城那边去,这些东西在集市上可能卖不出去,可能只能换一些很低廉的东西,但在新城,你们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更不用说道路修通之后,京城和雍州之间会来往更多的读书人和商人,到时候便是在路边支个摊位卖些包子馒头也是可以挣钱的。” 役丁们愣愣的,一个忍不住问:“乡主,路边支摊位,谁买这些东西呀?” “是呀,他们在雍州和京城不能买吗?” 满宝就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惆怅的道:“这世上总会有些人因为一些原因晚起,然后错过吃早食的时候……” 一旁的白善忍笑,直接说睡懒觉不就好了? 役丁们听得很认真,这段话有点儿复杂,虽然听不太懂,但机灵一些的役丁已经考量起来,等路修好,忙完春耕,他们就做了馒头拿过来试试看。 要是卖不出去,就留着自家吃便是。 满宝发表完讲话,大家的热情又高涨了一个度,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儿了。 乡主说的不错,这条路她不常走,但他们却是常走的,这条路是为他们修建的。 满宝满意的颔首,上马后去下一个路段,往前跑一小段便又是一百人,这里只有工头,他老早就看到那边的动静了,周满一到,他立即跑上去行礼,“小人拜见乡主。” 满宝下马,笑道:“起来吧,你们这一段路修得如何?” 他做了许多年的工头了,这还是第一次见一位乡主来检查路的质量的,不过他也有经验,立即将人领到他们才修过的路面上让周满看,“底下一层铺了石子,上面是垒的黄泥,我们滚着碾石来回两趟,将路面碾得严严实实的,不信跺跺脚就知道了。” 满宝才不跺脚呢,她牵着马在路面上走了走,发现扬起的灰土不多,满意的点了点头,还行吧,泥土没有很松散,可以顶个几年。 一般官道隔几年也要修补的。 白善则是用脚尖戳了戳路面,也点了点头,和满宝上前去看他们铺设石子和黄土。 满宝看过,问道:“这土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工头便道:“一半是从扩建的路面上挖来的,还有一半则按照里长的吩咐去沟渠那边挖了挑过来的。” 这样还能顺便通一通沟渠。 满宝满意的点头,问道:“附近乡村的沟渠多少年没通了?” “有三四年了,”工头道:“有大水利,还有皇庄那头每年都需要劳役,所以这边的沟渠水利都轮不上。” 满宝一愣,“皇庄也从县中要役丁吗?” “是,”工头讨好的笑道:“那可是皇帝老爷子,陛下要用人,县太爷哪有不肯的?” 皇帝才懒得管这种事呢。 满宝觉得回头得和明达谈一谈,她可不能和她抢人。 不过上次从皇庄那里经过,里面人是不多,话说,碰上春耕他们怎么办? 明达此时也正在烦恼人手的事呢,周满和荀县令的人都动起来了,明达这才知道她皇庄里的人手不足。 别说春耕了,连这次修路的役丁都拿不出来。 她不由问一脸苦色的皇庄管事,“那往年春耕秋收你们哪来的人手?” “庄子里的奴仆和佃户们先做,然后是县里会给抽调一些百姓来帮忙。” 明达问:“算役令?” “是,算役令。” 明达不由问,“可是发役令不是要避开春耕和秋收吗?” “哎哟我的公主殿下,我们皇庄抽来役丁就是为了春耕秋收的,要是避开,那我们还抽什么役丁?”管事道:“能给皇家干活儿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一旁的白二郎便看向他,问道:“你们给役丁结算工钱了?” 不然他们怎么会感激? “没有,”皇庄管事闷闷的道:“驸马爷,从没听说过征役丁还要给工钱的。” 那人家凭什么感激?“那是你们的伙食很好?” “他们自带干粮。” 嗬,白二郎吓了一跳,这是连县衙的役令都没比得上。 白二郎感兴趣起来,摸着下巴想,所以他们是真的感激,还是假的?或者就是管事自己臆想的? 明达也好奇起来,不由问,“皇庄的人手不足都要抽调役丁吗?” “是啊,历朝历代都如此,”皇庄管事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连忙解释道:“殿下,我们陛下宽厚,都没让他们直接入皇庄,而是只抽调役丁而已,要是前朝,那哀帝看中哪块地都是直接圈起来,连同里头的人,全变成皇家的了。” “不过能吃皇家的粮食,也是他们的福气。” 白二郎:…… 便是明达这个皇家人都觉得这话很无理,谁好好的良民不做,觉得为奴作婢是福气?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30章 提点 按理来说,皇庄是不能征役的,役丁只为国家公共事业服务,比如修路、修桥、挖沟渠、筑河堤,或者给军队运送粮草之类的。 可这世上若都能“按理”来说,那世界就不会乱,国家不会更迭,上位者不会换了一茬又一茬。 不管是白善白二郎还是周满,他们认识这个世界,大多数还是从书上来的。 书上可没说役丁还要给皇庄春耕秋收的,因此他们都惊讶。 尤其他们去皇庄干活儿还得自带干粮,这就有些过分了,给县衙和州府服役还有一日三餐吃呢,哪怕是稀的。 明达也有些好奇,“皇庄有这么多地,为何会无人耕种?” 管事道:“陛下仁厚,可做不来像哀帝那样直接掳百姓为奴的事儿。” 明达:……和哀帝比较算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 白二郎觉得他回答没到点子上,干脆明着问道:“奴仆不够,为何不佃租给人种?” “佃户少呀,”管事叹气道:“皇庄每年都在招佃农的,但来佃租的人少,小的也没办法呀。” 明达不由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定定地看了管事半晌后点头,“行吧,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管事没想到这么轻易就算了,愣了一下后问:“驸马爷,那这修路的事儿……是不是要一并交给县衙?” 只要公主一句话,荀县令难道还能拒绝吗? 白二郎却觉得做人要守信,说好了一人一段,他们现在跑去将这一段路也一股脑的交给荀县令,回头荀县令会怎么看他们公主府? 白二郎挥了挥手道:“先下去吧,此事我和公主再商议商议。” 管事就不由看向公主。 明达公主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管事这才耷拉着脑袋退下去。 满宝和白善看过他们的役丁后,后方就一顿锣声当当的响,中间的工头听到了也拿出一面锣当当的敲,大声呦喝道:“收工喽——” 声音绵延而去,最后一段路的那一百人听见,立即倒掉框里的土,背上自己的工具撒腿就往这边跑。 工头也来不及和周满白善说话了,一边扛了自己的锄头一边道:“乡主,我们吃饭去了……” 一言未完,他们已经撒腿跑远了,带起一阵灰尘,差点扑进满宝他们的嘴巴里。 满宝和白善:…… 经过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和混乱之后,周五郎已经很有经验了,三组人,灶台就垒了三处,只不过现在三处人间隔都不是很远,而他要统一管理,更是只请了六个婆子干活儿,菜要一起洗,肉要一起切,这样才快些,所以三处灶台都在一处。 不过他眼睛利得很,立即指了一人道:“你是那边组的,别乱排队,下次再抓到扣一个饼子。” 对方立即老实的挪回去了。 周五郎气得哼哼,真是啥时候都有想趁他不注意占便宜的人。 六个婆子,一处灶台占了一个,排队上前的人在第一个婆子处领饼子和打一个菜,在第二个婆子处打一碗汤和一个菜。 满宝和白善骑着马灰头土脸的跑回来,见他们还算有秩序便松了一口气。 周五郎见他们都老实排队,这才走到满宝跟前劝道:“你们回家去吧,这儿我看着呢。” “五哥你什么时候回去?” 周五郎道:“等他们都吃好以后就回去,放心,我有经验,必定能在关城门前回去到。” 满宝便点了点头,和白善回城。 周五郎也去领了饼子,打了一碗菜和一碗汤便蹲在地上与他们一处吃起来。 三个工头围着他,其实到现在都有些不能理解,“五爷,您家这么富贵,怎么还需要您亲自来做这样的苦差事?” 周五郎啃了一口饼子,看了他一眼道:“谁说我家富贵了?” 工头笑了笑道:“瞧您说的,我们这五百户可都是乡主的食邑,这还不富贵呀?” 周五郎郁闷道:“那你们也是到今年秋收后才交税呀,这会儿我们还一粒米都没吃着你们的。” 他示意了一下手中的饼子道:“现在是你们吃我们的。” 工头们:……富贵人家还介意这个? 周五郎继续道:“而且我家和富贵还搭不上边儿,谁不是从穷日子那头过来的?” 三个工头一脸的不相信。 周五郎就喝了一口汤,“不信?我也服役过呢,我家六兄弟,谁没去服过劳役?不是我自夸,就是天下最好的官儿,那给役丁吃的东西也没有我家给的够量和好。” 这一点儿大家认,在场的役丁,家中有兄弟的,轮上几年才轮到他们,但这几个工头却是做熟了的,他们来服役不仅会轻松点儿,还能拿点铜钱,算是管理费,所以年年服役他们都来,吃的喝的再没有比他们更了解的了,纷纷和周五郎竖大拇指道:“就凭这几天的伙食,我们就知道乡主和周五爷是这个,将来乡主有什么用得上我们的,尽管开口。” 周五郎便笑道:“客气什么,你们祖辈都在这儿种地,再没人比你们更了解这块地了,我们也不好多插手,倒是我家在这儿建了个作坊,以后乡亲们多照顾些就是。” “这个您放心,乡主的作坊建在这儿,敢有宵小来找麻烦,乡亲们头一个不愿意。” “周五爷,我听说乡主还是神医呢,那天花就是乡主治好的,我们也是因为这个才成了乡主的食邑是不是?” 提起这个周五郎就很自豪,他妹妹的故事他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于是就端着个碗和他们说起故事来。 距离这一段路并不是很远的一条路上,那是由县城延伸向皇庄和古城路口的路,如同树枝一样分叉开来,那一截比较短的树杈子就是荀县令负责的路段。 他们的役丁也正在吃饭,闻到空气中飘来的似有似无的香味儿,有一人忍不住蹲下去紧了紧裤腰带,一边吃粥一边道:“闻到了吗,麦香味儿,他们肯定是又吃饼或者馒头了。” “说不定还有肉。” “行了,别肖想了,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县衙给的粥这么稠算很不错了。” “就是,这两年算不错的了,碰上前两年受灾的时候,就算是才秋收,服役的时候那粥都立不住筷子,还只给两顿,你就知足吧。” 一旁一个大小子呼噜噜的就吃完一碗粥,摸了摸肚子,摸出一块干巴巴的馍就啃,这是从家里带来的。 一旁的工头看见,呼了他一巴掌道:“晚上吃什么馍,留着明儿早上和中午吃,那才是卖力气的时候。” “我,我饿嘛……” “鲁哥别生气,别生气,这小子是第一次来,不知道深浅,小子,工头这是为你好,这硬实的东西要在早上和中午吃,这都快要睡觉了,你吃了干啥?” “饿了睡不着。” “多灌两口水就饱了,你小子别不听劝,要是白天遇上重活儿,饿慌了使不上力气就赶紧塞自己一口,不然,摔下去估计就爬不起来了。” 一旁一个人道:“就是爬起来那也废了。” 大小伙子听得目瞪口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31章 地主和佃农 吏部考试就半天的功夫,白二郎今天考完,第二天就拿到了成绩。在二十多名进士中,不上不下,名次还行。 不过和急忙去候官的白大郎不同,白二郎拿到成绩后没有去吏部,而是跑回家找明达,拉着她去了一趟皇庄。 现在去排队选官,万一岳父大人直接给他赐下官来,他是立即去报到,还是迟两天? 所以不急着候官,他决定先休息几天再说。 从去年到现在,他可是一直忙得不行,便是难得可以出门玩一趟,那也是提着心的玩,根本不能全心全意。 明达是认识五谷,甚至还亲手撒过种子,也看过人种地,但对农事的了解也只基于知道表面。 不像白二郎,他可是从小管着一个庄子的。 因此拉着明达去皇庄里住了两天,四处走了走,知道偌大的皇庄里竟然只有六十八户佃农,奴仆二十九人…… 而栎阳县每年都会抽调一里的役丁过来帮忙春耕秋收。县下各乡里轮换着来,可以保证好几年不重复。 白二郎和明达道:“周满在莆村的职田就招了一里的佃户,足一百户,因为地少,他们才能精耕细作,像你这么大的庄子只有这么点儿人,基本上就是把种子撒下去,追一些肥,别说浇水了,怕是连草都不除,两个月下来,草能比麦苗长得还好。” 明达恍然大悟,“难怪上次看到的麦田比隔壁的草还稀松。” 白二郎就忍着笑道:“人少太少了,而且土壤也不一样,也有去年雪灾的原因在。” “不过不管是为了什么,这么大的皇庄只这么点人是不够用的,”他道:“种地并不是把种子播下去就可以了的,日常也很重要。” 白二郎觉得他大概知道为什么皇帝有这么多地,却还是那么穷了。 他道:“每年皇庄都能免费得一百个役丁劳作,但他们只是春耕十日,秋收十日,中间那么长的时间呢?” “种下去的种子需要施肥、浇水、除草,甚至还需要除虫,光是豆子,种下去后最少要除草两次,不然,后冒起来的草也会抢去地肥,长得比豆子还要好。” 白二郎道:“所以靠役丁不行,还是得招募长工或是佃户。” 明达歪着头想了想,很好奇,“为何皇庄招不到佃户?” 白二郎:“因为你们太黑了。” 明达:…… 白二郎道:“你知道一般百姓一年的租税是多少吗?” 明达笑道:“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 白二郎点头,道:“这个租税不高,与他们的授田相比,差不多是四十税一。可佃户租种他人土地,一般是要上交四成到六成的租税。” 明达算了一下两者之间的差距,大惊,“怎会相差这么多?” 白二郎道:“私人毕竟不是国家,从古至今,给佃农的租税一直是这么高的,刻薄之家,将租税提到七成的也有。” “不过,为了保证收成,东家一般都会提供良种、农具和一些耕牛,但也有人家刻薄不会提供,最后佃户离开,宁愿做流民也不种地。”白二郎看着明达道:“刚才我们不是问过了吗,皇庄的佃租一直是六成。” 明达:……所以她家是刻薄之家? 她问,“你家给佃农的佃租是多少?” “看情况,有时候五成,有时候四成,最少的时候收过两成,若是碰上大灾,还得免租。”白二郎曾经可是奔着继承他爹的土地,当个小地主去的,加上现在又考官,对这种事很是了解,他道:“佃农该交给朝廷的租税是由东家上交的,除非他再另外有口分田,那就按照比例来分担。” “像我家,大贞十年水灾泛滥,我爹就免了好多人家的租税,该他们家每丁二石的租税也得我爹上交的,这就是亏了。” 那一年白老爷就亏了不少,佃农要是没有口分田,只佃租地主的地,那就只需要对国家服劳役而已,剩下的租税和赋税等都是要地主交的。 平常东家们是会拨出地来给佃农们种植桑麻,由他们自己纺线织布,按照预订的租子上交一部分,剩下的是他们的。 朝廷要收税时,东家一并将佃农们的租赋上交给县衙,所以当年白老爷不仅要白贴钱给佃农们上交租税,还要自陶腰包赈济佃农,顺带损失了当年的粮种…… 当然,白二郎说这些是想告诉明达,“绵州虽然人少,但我家要招佃农就总能招足,便是绵州那边没人了,别的地方也会有人特特的赶来。” 明达若有所思,“你是觉得我们皇庄不够宽和,所以才招不足佃户的?” 白二郎不委婉的点头,和她道:“京城虽富裕,但在此的失田之人也多,只要给足够的利益,想要招到人并不难。” 他道:“我们家又不缺钱,便是前期投入大些,这么好的地,只要精耕细作,收成一定不低,就算是只收四成,每年的收益也不少了。” 看周满这两年的职田收益就知道了。 明达兴趣起来,眼睛闪闪发亮道:“好,这个皇庄我们亲自来管。” 她还和白二郎商量,“要不要把管事换了?” 聪慧的明达自然知道皇庄里有这么多猫腻是因为管事的原因。 白二郎也想换掉,不过他觉得换人是大事,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跑回去问白善和周满。 白善道:“他只要听话就不用换。” 他道:“他惯了这么多年皇庄,对那里面的地和人都熟,而且也能管得住人,不用管他之前是怎么管事的,这会儿他只要听你,不,是听公主的话就可以。” 只要明达公主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那便可用。 满宝道:“就算要换,也先过了春耕,这会儿可不好换个管事来管这么多地。” 白二郎便吃了定心丸,呼出一口气后问满宝,“你说这么多地我上哪儿招工和找佃农去?” 满宝觉得这会儿找佃农已经迟了,那么好的地,一定要找勤奋的人才行,万一招到一些懒的人家怎么办? 所以她道:“你们破费一些直接请长工或短工吧,反正京城闲散的人也多,这些人应该不难找。” 白善道:“可惜四哥出门去了,不然这事儿可以找四哥帮忙。不过皇庄的管事应该也有相熟的伢子,你在京城和雍州都发布公告,肯定能请到不少人。”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32章 感动 皇庄用人和周满他们用人有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他们不必要很挑选。 因为没人可以欺负皇庄。 那是皇帝一家子的东西,外头的平民百姓,有几人敢存了心去坑他们。 所以要是请长工和短工,可以不必太小心,只是佃农约束多,签订合约以后至少有一年时间是需要用他的。 大晋律法规定,一旦佃租合同签订,为了保障佃农的利益,入冬前,东家不得解除合约。 这是防备着有些不良地主在佃农耕种后找借口解除合约,将佃农赶走,那可就真是要人命了。 所以找佃农,便是皇庄也要多小心几分。 白二郎得了俩人的主意,便每天都拉着明达出去,先是让管事将现有的佃户都集中起来,告诉他们今年他们种子照旧提供,不过租子由原先的六成降为四成,也就是说,一年下来,他们可以有土地产出的六成。 佃农们大喜,几乎不可置信。 管事心里各种滋味都有,不过脸上却是一片喜气洋洋,他大声道:“公主殿下新婚,这是殿下给你们的福气,从今以后你们得好好的服侍公主,忠于公主,若是谁敢做有损皇庄,有损公主的事儿,我第一个不饶你们!” 训完了话他便弓着腰去请示明达公主,笑道:“殿下,您看您还有什么话要加吗?” “没了,你让他们下去吧,现在春光正好,土地要平整,”明达说这话时是看向白二郎的,见他微微点头,便继续和管事道:“让他们先把地里的草给除了,将土地平整好,今年好好干,明年我还只收四成的租子。” 管事欲言又止,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比如这样庄子是不赚钱的,反而主子您还有可能亏欠。 但目光扫到一旁的驸马爷时他便忍了下去,这几日他也看明白了,公主是不懂农事,但这位驸马爷似乎很熟悉啊。 有些事情能说服公主,但未必能说服这位驸马爷。 于是管事将话咽了下去,默默地应下了。 明达公主高兴起来,她第一次处理外面的事竟如此顺利,“还有一事,” 明达道:“我们负责的这一段路就不用役丁了,我们自己出钱请人修路。” 管事张大了嘴巴,“这,这得花多少钱呀?” 仆似其主,显然,这一位和皇帝一样,也是惜钱的人。 明达却不缺钱,很是豪气的挥手道:“这事儿你不必管了,你只管派人去和荀县令说,不用他为我们皇庄发役令了。” 至于修路的人,她另有人选。 “你既要去找荀县令,顺便再告诉他,今年春耕和秋收,皇庄都不用役丁了,缺的人我们自己雇。” 管事很不解,胆战心惊的问道:“公主是嫌弃役丁粗鄙,干的活儿不细,费了田地?” 一边说话一边悄悄的去看白二郎。 明达微微摇头,“不是,农忙在即,各地都忙,我怎好耗费人力?就让他们各自忙他们家里的事儿去吧,我们自己请人。” 白二郎这才接过话道:“我和公主算过,这一次我们多请一些短工,就请一百二十人好了,不论男子还是妇人都可以。” 撒种子和插秧男女都可以。 管事总算有话说了,连忙道:“驸马爷,这男子比女子好用,毕竟种地是力气活儿,还得拉犁呢。” “所以我们打算买上三十头牛,到时候有了牛,再只需掌犁的人就可以了,”白二郎道:“他们干活儿时你注意留心,记下那些勤快细致的人,等春忙结束问一问他们可愿做长工,若是愿意,留下三十到五十人来,若是有一家子的更好,先记下,明年直接招为佃户。” “对了,来的人多,你先选两块地方建两排棚子,中间隔远些,一排给男子住,一排给女子住。” 管事受到不小的冲击,“驸,驸马爷,我们哪儿来这么多的牛呀?” “买的,放心,三十头,一头都不会少的,还都是两岁以上的牛。” 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一头牛当两个壮劳力使用。 管事:…… 他默默的记下这些事情后行礼退下。 明达很兴奋,忍不住大庭广众之下伸手牵住白二郎的,问道:“雍州的另一个皇庄要不要也管起来?” 那个皇庄更大,地也更好。 白二郎倒是野心勃勃,但不论是先生,还是白善周满都说过,最先做一件事时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他还不确定这些法子对皇庄是否管用呢。 于是和明达道:“明年再说,那个皇庄先照旧。” 明达便只能惋惜的点头。 修路的事,明达和白二郎交给了周五郎,拿出钱来让他承接这一段工程,他去雇人,负责工人们的吃喝拉撒,还有各种工具等,他们两个则是只负责出钱。 之所以宁愿耗费钱财也不白嫖栎阳县的役丁,就是因为明达公主想要扭转皇庄给人的印象,至少以后她亲自管理下的皇庄是不会从县衙里取用役丁的。 荀县令一连收到两个好消息,一时心中复杂,但更多的是惊喜。 他之所以一直不主动开口,打的就是观看明达公主态度的主意,她要是开口要人,那以后一切照旧,她要是不开口,那这事儿就可以稀里糊涂的过去。 说实在的,辖下有皇室的产业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 因为皇庄它不纳税,白占地盘,连里面的奴仆都是没租税的,税收减少不说还占他们的劳役。 雍州城因为有两个皇庄,劳役都显得比别的州城要重一些,亏得他们人多,不然分摊下来的劳役更重。 他以为明达公主不要求要人修路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没想到她竟然明言春耕秋收也不要役丁了。 荀县令又惊又喜之下,感动得直接红了眼眶,忍不住拉着他师爷的手道:“难怪朝中的大人们那么喜爱明达公主,实在是仁厚宽达之人啊。” 然后又咬牙切齿,“相比之下万年县的那厮有负名门之名,呸,还是郭氏出身呢,忒不要脸了,这么一段路竟然要从我这拿十万钱。” 师爷:“那大人,您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嘛?” 荀县令伤感的闭了一下眼,无奈的低头道:“给!”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33章 赚钱 周满负责的这一段路进程特别快,预定是十天,但到第八天上就收尾了,只是当天太晚,还差那么十几步的地没碾好,因此第二天一早还要干一会儿。 周五郎干脆不急着赶回城里了,和三个工头挤了一个铺盖睡觉,顺便在田野里生了火和他们唠嗑。 “现在稻种冒芽了吧?” “差不多,不过今年雨水少,我家地旱,也不知道下种了没。” “这个时间刚刚好,回去正好可以平整一下田里,秧苗长起来就可以插秧了。” 周五郎抬头看了一眼满天的星星,叹气道:“这星星也忒亮了,明儿又是一个大晴天。” “晴天还不好啊,这路刚修好,怎么也得先晒两天,晒严实了,以后人走牲畜走才不会坏。” 周五郎傻子一样的看他们,“开春干旱呀,你们算算,龙抬头以后到现在才下了几次雨?” “两次?” 这么一算,大家悚然一惊。 周五郎道:“去年钦天监说我们中原和南边要闹雪灾时,我们家先生就说了,明年开春怕是要旱,果然就旱了。” 大家心情都不是很好起来,毕竟大家都是靠种地吃饭的。 周五郎道:“所以我估摸着,要用水插秧啊,还得多往后等一等。” “等一等就能下雨了?” “等一等就算我们这里不下雨,别处肯定也会下雨的,”他道:“到时候渭水的水上来,我们浇灌也方便点儿。” 大家这么一想也是。 周五郎趁机问道:“反正离春种还有一段时日,你们接下来要去干嘛?” 众人莫名其妙:“回家平整土地去呗。” “麦苗也转青了,熬过去年雪灾的麦苗都长得特别好,仔细除草,就算水稻种不来,麦子也能有不少的收成。” 所以要做的事还是有很多的,农活儿嘛,真是眼里有活儿的,可以一年十二个月都在做。 眼里没活儿的,那草长得比麦苗还高,人家也还觉得没到农时呢。 周五郎摸了摸鼻子,干脆直接道:“反正还有时间,你们要不要再多留几天修路?” 不仅三个工头,边上坐着的人也都悚然一惊,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周五郎,我们当你是兄弟,是好人,结果你竟然要延长我们的劳役,压迫我们,剥削我们…… “下面的那一段路该是公主殿下负责的,她给了我钱让我找人来包工,我算过了,你们要是跟我干,我一天给你们五十文的工钱,还是管着一日三餐,连铺地的石子我都能叫人送到这儿来,不必我们亲自去拉。怎么样,干不干?”周五郎挤眉弄眼的看向他们。 以上的震惊和愤怒瞬间消散,工头认真的思考起来,问道:“干完就给钱?” 周五郎点头,保证道:“完成的那一天全部结算,对了,你们要愿意就还给我管事儿,我多算你们二十文一天。” 三人越发心动了,看向身后的乡亲们。 他们能做工头是因为他们家在同里之内便很有威望,因此他们的态度很重要。 三人也没立刻答应,而是道:“我们得商量商量。” “行!”周五郎道:“你们明儿给我一个准话,愿意留下我一定不会亏待了,不愿意留下我也不怪,回头缺的人我再到外西城那边去找。” 那边有很多外地来的人,搭了棚子在京城讨生活,只要给钱他们就能干活儿。 三个工头在各自的人里穿梭,商量了一晚上后最后大部分都留下了,只有十多个因为家里人少,不得不回去忙农活儿,因此选择了回家。 周五郎高兴起来,这样手底下都是熟悉的人,关键是他们修路也熟了,速度会快一些。 周五郎道:“你们今天先回家去见见家人,明儿一早再过来,我也再去找一些人,凑足三百人,速度要是够快,七八天说不定也能完成了。” 三个工头一听,目光一闪,将他拉到一边道:“先不忙找,不如等我们回村里去找人,说不定能有人愿意来呢?” “不错,都是同村的熟点儿,干活儿也有照应。” 目前来的这三百人并不是来自同一个村,而是来自三个村,其中一个村只抽了七十户,而且他们肯定在别的村有亲戚,这个活儿大可以找熟人来做。 周五郎想了想后点头答应了。 于是大家把剩下的那点路给砸瓷实了便收拾了东西各自散去。 临走前,工头还找周五郎确认,“这就算十日的役令了。” 周五郎点头,“对,算十日,我明天再跟县衙上报。” 大家这才放心的散去。 第二天他们果然带来了人,补足了离开的人,不多不少,正好三百人。 周五郎松了一口气,便带着他们接着昨天修的那段路继续往下修。 白二郎跑来看了一眼,见他们分成了三组,同时三个路段修建起来,速度极快。 他就站在周五郎边上,赞道:“行啊周五哥,很有规模嘛。” 周五郎也是头一次管这么多人,很是自豪,“还好,还好。” 白二郎问:“这一截路大概要修多久?” “最多十天,最少嘛,”周五郎左右看了看,小声道:“我拿了两万钱给石场那边的人,每天由他们给我们将石子运来。” 那样速度会快很多。 白二郎算了算,不解的问:“他们一天的伙食得多少钱啊?” 周五郎道:“一人大概花销个八九文吧。” 毕竟要有肉,干的又是力气活儿,吃的多。 白二郎:“……那你还赚什么钱?” 他和明达就给了他二十万钱。 周五郎就一脸深沉的道:“你等着吧,我肯定赚钱的。” 就算不赚,也应该亏不了吧? 周五郎咽了咽口水,其实心也有点儿虚,他工钱是不是开高了?或者和白二郎他们要少了? 事实证明,亏倒是不至于亏的,因为有了石场的奴隶专门来送石子,大家又有了经验,且因为工钱的原因,大家都比较卖力气,第六天中午路就修到新城外头,跟新城外的那条大路连接起来了。 周五郎大松一口气,立即挑了十个人赶着牛车去作坊那边把钱给运了过来,路一修好,他确认没问题后就让人将一箩筐一箩筐的钱给搬了下来。 他从箩筐里拿出一吊吊钱道:“大家伙儿看好了,这一吊就是一千钱,我直接发给你们的工头,由你们的工头带回去发给你们。” 乡亲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钱,纷纷围上去,将这些箩筐团团围起来,眼睛闪闪发亮。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34章 发钱 周五郎现在算数很厉害了,慢慢拨着算盘也能把账算清楚,但很显然,役丁们做不到。 甚至他们的工头都不太做到。 周五郎哐哐的把一吊吊钱从箩筐里拿出来塞给工头,工头愣了一下后就手软脚软了,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们用他们的脑子仔细的算了算,发现实在是算不出来,于是又一股脑的把铜钱给塞回周五郎的怀里,苦着脸道:“五哥,周五哥,我们算不出来呀,要不,你一个一个的发给我们吧。” 其他役丁也盯着铜钱,眼睛里都是光芒,连连点头。 给了工头,回去以后还得再分一遍,哪有现在当场分到手的好? 而且万一周五哥和工头算错了,他们也不好回头再找他呀,还不如就这会儿分了。 反正他们跟别人干一样的活儿,他们拿多少他们就拿多少,这里头总有聪明的人,跟着他们才不亏。 于是大家纷纷劝说周五郎,“周五哥,在这儿分吧,现在时间还早,我们不急着回家。” 周五郎:……你们不急着回家我急呀,他现在对于自己的账目都是一塌糊涂呢,他光知道自己赚钱了,却算不出自己赚了多少钱,他得回去找立重帮忙算一算。 “就是,就是,才吃过午食呢,我们不急。” 周五郎一口气堵在胸口,想了想,大家都这么说了,他此时再推辞倒显得他算账有问题似的。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都是满宝的食邑,搞好关系,以后他手上再有活儿找他们也容易,所以得把关系搞好了。 周五郎便挥手道:“行吧,那就一个一个来,不过你们人这么多,来几个算数好的上前来,能数到一百的。” 最后除了三个工头外,就还有两个人走上前。 得,大家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的样子。 其他人不好意思的笑道:“周五哥,其实我们也能算,就是偶尔吧回会数错。但我们知道十上面是二十,二十上头是三十,三十上头是四十……”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周五郎截断他们的话,将五人都叫到跟前来。 他将一箩筐的铜钱倒到地上,众人的目光随之落在地上的一堆钱上,闪闪发亮。 此时田野上长了许多的草,一吊一吊的铜钱堆在草地上并不会脏。 周五郎与他们盘腿坐在地上,拿了一吊钱道:“说好了的,一天的工钱是五十文,到今天你们一共干了五天半,我给你们算足六天。” 他道:“那一个人就是三百文钱,这一吊钱是一千钱,咱也不说那么多,这一个一个的往外数,估计要数到明天,所以啊,你们有关系好的,三个人做一组,我一吊钱里分出一百文来,剩下的你们拿回去,一人一文的往下分,平分成三份就行。” 这个主意好,他们不太会数,乡下分东西时就是这么干的,特别是分家的时候,你家一个碗,轮到我家一个,你家再一个,我家再一个…… 大家都没意见,周五郎就让他们数出一百文来,数出来的钱另外再用绳子串成一串丢到箩筐里就行。 一会儿直接拿上三串就又是一个人的工钱了。 于是六人就坐下数钱,周五郎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她太投入(骨科gl)   心情小雨(1v1强制)   祸国妖姬   将军宠夫   修仙有劫   阴影帝国   我以力服仙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