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将手中的箭都给他,想要看看他到底能投进去多少。 周四郎一支一支的往里扔,有时候壶里的箭都快满了他还能投进去,众人惊叹不已。 周四郎就甩了甩头,得意的道:“比我们小时候打鸟容易多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跃跃欲试,他们从小就是周四郎带着的,打鸟也很厉害的。 在一旁看热闹的丁大夫忍不住和陶大夫小声嘀咕:“这周家人别的且不说,以前在村里必定是一霸。” 瞧这会的都是什么呀。 陶大夫笑。 满宝挤上去,也被激起了好胜心,也拿了箭矢排队要上。 白善站在她边上,笑问:“郑大掌柜找你什么事?” “中药材和给徒弟们说亲的事,”满宝一句话概括,然后忧愁的道:“郑辜的亲事有着落了,但郑芍的还没有,我发现我身上落的差事越来越多了。” 白善闷笑,“你这都是自找的,大哥他们也没说让你给立学(三头)他们说亲事,是你自己揽下来的,不过相比于立学他们,郑芍的婚事应该要简单得多。”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可以养家糊口了,”白善道:“他现在是相州地方医署的署长,好歹是从九品,吃着朝廷的俸禄,便是少,养家糊口却是没问题的,也受人尊敬,要说亲事应该不难。” 总比他做药童的时候说亲事要容易得多。 相比之下周立学他们三个才难。 他和周立固(四头)还在上学呢,明年若能考中明经还好说,考不中,未必能说到比周立重(大头)和周立威(二头)更好的亲事。 更不要说周立如了,她现在不仅读书,还是小娘子,依照满宝的打算,她还得在太医署里再读两年学才能出师呢,就是出师参加工作了,也得继续学习。 白善想到这里,不由去看了一眼正跟周四郎他们笑哈哈的刘焕,扭头和满宝道:“你不觉得刘焕很合适吗?” 满宝扭头看去,“因为他随心吗?” 白善抿了抿嘴笑道:“随心的人没那么多规矩,而立如适合没那么多规矩的人。”就比如满宝。 她要是碰上那种特别讲规矩的人家,一言一行皆以尺量,她会难受死的。 满宝道:“刘焕又不能代表刘家,结姻是结两姓之好,并不是两个人合适就可以了的。” 若是身后的家庭不和,他们耗费在家庭中的精力也会很多,这对立如来说不好。 而刘家的门第太高了。 对上他们家,周家会底气不足的。 白善却笑道:“我今天在祖母那里见到刘尚书夫人了,巧了,三娘和立如也在那里,刘姓人聚了一堂屋。” 他目中闪闪点点,好似星光一般笑道:“刘尚书夫人当时就问三娘何时能晋升太医,还问立如的学业,我离开时,还听到刘尚书夫人恨铁不成钢的说刘焕,说刘焕若有她们二人一半的心气和勤奋就足够了。” 满宝微愣,然后沉思起来。 白善笑吟吟的看着满宝,有些自得,一得意,他就把她手里的箭全都拿过去一把塞给正吁刘焕的白二郎,牵着她的手就到一旁说悄悄话。 白二郎抱着箭矢一脸懵,回头去看他们,却被殷或把脸推回去,“别看了,人家夫妻说悄悄话呢。” 白二郎轻哼了一声就扭回头去,这一次没有去打搅他们。 白善牵着满宝的手出甬道,直接从甬道那里慢悠悠的去后面花园,他笑道:“势,越借越上,立重(大头)因为你和三娘结亲,周家男丁在京城结姻的底子就定下了,满宝,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周家也会是士族,甚至是世家?” 满宝笑道:“魏大人现在是国相,他尚且要自称寒门呢。” 白善:“那三代以后呢?” 他道:“魏大人三个儿子,一个娶了崔家妇,一个就要聘公主了,三代以后,谁还能说魏家门第是寒门?” 满宝沉默。 白善道:“周家在你之前是庶族,在你之后为寒门,现在读书的是立学他们几个,他们若能出仕,且在官场上更进一步,那就坐稳了寒门,便是出不了魏大人这样的人物,五六世后也有机会跻身士族。” 而世家是一代又一代的士族累积下来而成的。 满宝就扭头看他,压低了声音问:“那你设想过白家将来如何吗?”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06章 搭救 白善就停下了脚步,他侧头看了看满宝,笑道:“自然。” 他同样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秘的道:“首先,我们得生两个孩子……” 满宝收起了脸上的好奇,抬脚就踩着他的脚背走了过去,白善“嘶”了一声,紧走两步追上去,伸手握住她的手笑道:“我是认真的,总要等有了子嗣再想着下一步。” 他压低了声音道:“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一些,我们就和本家分支,或单成一支,或去绵州和堂伯他们分做一支。” 满宝:“陇州那边能愿意?” 白善笑道:“树大分支是常理,只要我讲出道理来,他们自然会愿意的。” 这件事不容易,非战乱的时候,一般家族不会轻易分支的。 当年白老爷的祖父和父亲能分支,还是因为当时正值前朝战乱,各地起义不断,他们与本家关系已经很远,又有些不睦,在陇州很难再生活下去,这才跟随流民慢慢到了绵州。 后来写信回去给本家报备,便直接在绵州单开一支。 因为恰逢战乱,族人四散,已经在各地生活下去,自然不可能要求他们回归本家。 没联系上的也就算了,联系上了的,他们要分支,本家那边基本上没有什么意见就答应了。 可现在国泰民安,白善又新中进士,算是白氏这一辈子弟中最有前程的,他想要分支怕是不容易。 但白善觉得事在人为,只要他话语权足够,又有足够的理由,总能说服族长的长辈同意的。 而分支以后,“到时我们好好的教我们的儿女和孙子孙女,让白氏声名远扬,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只是陇州没落的小世家。” 满宝:“你野心还挺大,你单独一支都想跻身世家之列不成?” “至少我也不能太差了,都说了要光宗耀祖了,”白善笑道:“不过这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这只是对家庭将来的规划,我觉得周家也需要一个家庭将来的规划。” “一门好的亲事即便不能改换门庭,对家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你我是从小的情谊,青梅竹马,又有父辈的恩情在,所以在世人看来,我们结亲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是立如也能和刘家结亲,那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你们周家已经完全能够与士族联姻,接下来立学他们的婚事也就要容易得多了。” 满宝道:“就怕齐大非偶。” “刘焕的品性我们都是知道的,刘尚书夫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就看刘尚书的了。”白善看着她道:“其实这门亲事你来与刘家商议,比岳父岳母他们出面还要好,因为你和刘尚书同朝为官,官品相差也不大。” 满宝一想还真是。 刘尚书是三品,但她也是四品编撰好不好。 满宝略一思索便道:“我去问立如。” 总要问过她的意思才行。 周立如这次思考了足有半刻钟才道:“小姑,刘家门第太高了,我将来即便不能当太医也是要坐诊当大夫的,不然我这些年来日夜研读医书岂不是白费了?而且我喜欢给人看病。” “若是刘家能和白家一样不介意,不阻拦呢?” 周立如眼睛亮了亮,又有些不太确定的道:“他们家能愿意?” 满宝就知道周立如的态度了,于是挥手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我去问刘尚书。” 周立如瞪眼,脸色微红,小声道:“八字都没一撇的事儿,您去问刘尚书不好吧?” “最基本的问题横在这儿,不问清楚,你们的八字永远都不会有那一撇的,那一撇就是这个问题,”满宝道:“等问清楚,有了那一撇,你们二人再决定要不要往那一撇上加点儿什么东西。” 周立如:…… 然后满宝就等着去上大朝会了。 大朝会一结束,她立即追着刘尚书出去,叫住正在和工部兵部两位尚书的刘尚书,“刘尚书,我们说说话儿?” 三位老大人一起扭头看她。 刘尚书有些戒备,韩尚书和新晋兵部尚书没多久的赵国公一起眯着眼睛看她,也有点儿戒备,“周大人,你在太医署中不是只做博士吗?” 还管问钱这种事儿? 眼看着就要过年开春,所有和他们抢钱的部门都是仇敌。 满宝扫了他们一眼后道:“我不是公事,是私事。” 韩尚书和赵国公松了一口气,刘尚书几乎是立即高兴起来,立即道:“行,我们借一步说话。” 韩尚书反应过来,一把抓住他道:“刘尚书,你答应的事可不能反悔了,下一次大朝会我要和陛下上书的。” 刘尚书用力的将自己的袖子扯出来,“什么就答应你了,我们不是正在商量呢吗,而且国库的钱又不是我一人说了算,得中书省和门下省审核同意过知不知道,有本事你们找魏大人去。” 魏知管着门下省,专门审核给尚书六部的折子。 “你这……你刚刚明明松口了,黄河口必须得疏浚了,今年雪少,钦天监说今年中原一带有可能干旱,过两年雨水肯定多,你……” 刘尚书已经扯着袖子侧身走了,还招呼周满,“来来来,周大人,我们那边说去。” 满宝同情的看了一眼韩尚书,给了他一个建议,“您还不如拿着折子去找魏大人你,门下省同意了,这事儿就准了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得户部同意,嗯,那就是刘尚书的活儿了。 韩尚书就淡淡地看了周满一眼,他能不知道吗? 就是魏知那里很难说通,他才来找刘尚书的,同理,只要刘尚书这里同意了,那这事儿就算成了一半,再和门下省打报告就要容易得多。 满宝对上韩尚书的目光,溜走了。 赵国公拉住韩尚书,“行了,行了,没几日就要过年了,等过年的时候去找他喝酒的时候再提这事儿,这会儿提也没多大用处。” 韩尚书只能作罢,然后皱眉,“周满找老刘什么事儿?” 赵国公背着手就走,“这个谁知道,反正不是公事就行。” 刘尚书也如此认为,临近过年,也就是临近开春,新的一年到老,国库的钱又要一次大的分割了,最近来找他的人太多了,以至于他只要看到一部首官就下意识的脊背一紧,全是来找他要钱的。 刘尚书和周满躲在了一座汉白玉桥下,就靠着桥路说悄悄话,“周大人,多谢搭救之恩呀。” 满宝:“不至于,不至于……” “至于,至于,”刘尚书笑道:“韩尚书难缠,赵国公又不爱讲理,能从他们手里把我救出来的人不多了。” ※※※※※※※※※※※※※※※※※※※※ 作家的话 依旧新年快乐,明天见哟 ☆.第2507章 知己 刘尚书悄声问道::“周大人,您找我有什么私事?” 满宝沉思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怎么拐着弯的问都不好,干脆就开门见山的问,“刘尚书啊,昨儿我家吃酒,尚书夫人也去了,她又提了一下刘焕和我三侄女的事儿,我想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刘尚书一怔,没想到是这事,这种事儿,都已经到人家家里说亲了,那自然是家里长辈都看上了的意思呀。 这有什么好问的? 精明的刘尚书便谨慎的回答道:“我是很喜欢你家三娘子的,听说她读书刻苦,成绩也好,还很有天赋,就是怕周大人不太看得上我家刘焕。” 满宝闻言,立即学着她娘客套道:“刘焕也不错的,待人真诚,虽说志小人懒,但他天赋也不差,主要品性好,心胸开阔,性情开明,这一点儿是最难得的。” 刘尚书觉得周满这一句话并不是完全的夸奖,但作为一部尚书,他依旧敏锐的察觉到了周满强调的“心胸开阔,性情开明”。 说真的,这门亲事提了有小一年了,期间他夫人又旁敲侧击过两次,也总是让刘焕给周立如送东西,去与人好好的相处。 但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要不是周立如也没有说亲与有意的人家,刘尚书都想放弃了。 今儿难得周满主动提起,刘尚书干脆就和她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周大人,听您这话,您对我家这小孙子还看得上眼,怎么您家就是不答应这门亲事呢?” 满宝听他终于问出口了,激动的一拍大腿,拍完才觉得这样不好,左右看了看,干脆拉着刘尚书蹲在桥墩底下,叹气道:“要是单论这两个孩子的人品性格,我是没什么意见的。我看刘焕有意,我家侄女也不是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刘尚书也一拍大腿道:“那不是正相配吗?” “结姻又不是只需两个人愿意就行了,你我都是过来人,都知道的,这结姻是结两姓之好,将来我们家的小娘子要一直在你们刘家生活,你们刘家也要与我们周家常来常往,属于半子,那就是两个家庭的交流了。”满宝道:“这两方家庭和睦收获的愉快是家庭不睦的多少倍呀。” 刘尚书上下打量着才成亲不过两月的周满,半晌说不出话来。 俩人说得投入,谁都没留意到面前的青石板上投下了一片阴影,如同山峰峦起一般起伏。 刘尚书半晌才找到自己要组织的语言,“所以你这是担心我们刘家和你周家不睦?” 满宝连连点头,“是怕我们两家不和。” 刘尚书就谦虚的笑道:“周大人多虑了,你们周家是宽厚慈善的人家,我们刘家虽不差,但敬重亲家还是做到的。” 满宝便说得更明白了点儿,道:“我们是怕理念不合。” 她顿了顿后道:“刘尚书别见怪,您是知道的,我是个耿直的人,如今也不避讳,我们周家是庶族出身,乡下地方,男耕女织是常态,女子不仅要织布纺纱,还要随夫君下地耕作,可以说家的一半是女子撑起来的。” 刘尚书点头,作为户部尚书,他自然知道这一点儿的。 “也是因此,我们家没那么多诗书礼仪的规矩,我聪明,我爹娘兄长们又疼我,又恰逢先生大恩,这才能够开蒙读书,所以我一路走来上了朝堂,我父母家人也都不觉得多奇怪,只是与有荣焉。” 刘尚书想,他们也没觉得奇怪呀,哦,不对,一开始是有些奇怪的,但这都多少年了,大家早就习惯周满在大朝会上了,反正她一年也难得开一次口,有她没她没多大区别。 不过做女子能做到周满这份上,他也与有荣焉,奈何她姓周,不姓刘,这会儿又姓了白,更不姓刘了。 满宝道:“所以我家能求娶刘医助,将来她站在我现在的位置上,周家也不会大惊小怪,甚至以后立如也有可能站在我这个位置上。刘家是诗书传家,只怕回看不惯我周家这样教导女儿。” 刘尚书一下就明白过来他们为什么一直在拒绝了,“哎呀”一声,拍着腿道:“竟是我们没说明白,周大人,我刘会是这么肤浅和心胸狭窄之人吗?” 他道:“府上的三娘子若能有周大人这份才情,我们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别说她只是站在您现在的位置上,将来就是封侯拜相,我们也只会高兴,岂会看不惯?” 他道:“要论这世上第一能干的女子,那必定是先长公主了,然后是陛下的皇后娘娘,再往下还有李国公的夫人,甚至宿国公家的夫人也是上过战场救夫的,这一个一个,不知多让人羡慕呢,我能为我孙儿求娶到这样的人物,只有高兴的。” 满宝怀疑的看着他,“可我怎么偶尔听着朝中的一些臣僚私下传话骂我?” 刘尚书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小声道:“他们那都是嫉妒您呢,若论骂,我们谁没被人私下骂过?不信您看魏大人,上至陛下,下至六部里的胥吏,谁没暗暗骂过他几句?难听的话谁都会说,可魏大人就真如他们口中所说的那样难堪吗?他们就真的是瞧不起魏大人吗?” 满宝激动的拍腿,“是啊,他们这是嫉妒,嫉妒自己不能成为魏大人,同样,也是嫉妒不能成为我。” 刘尚书觉得有些不太对,但此时正是说亲的好时候,觉得应和比较好,于是点头,“没错,他们就是嫉妒。” 满宝就大有知己之感,拍着刘尚书的手臂道:“刘尚书啊,没想到您是这么心胸开阔之人,是我小视了,不瞒您说,我家这侄女儿从小读书学医,哦,对了,她也是以《千字文》和《论语》启蒙的,这读书多了,志向就高远,我总不能因为姻缘就阻了她的前程,您也是有孙子的人,应该明白做长辈的这一番心理,所以我才迟迟拿不定主意。” 刘尚书觉得他们的心理应该是不一样的,他孙子要是有这份心气,他就是半辈子不成亲他也不会着急的,可惜刘焕没有,他也就只剩下成亲,将自己的后半生经营得轻松快乐一点儿了。 ※※※※※※※※※※※※※※※※※※※※ 作家的话 满宝和刘尚书执手相看泪眼:知己呀 下午六点见 ☆. 第2508章 罚俸 刘尚书保证道:“周大人放心,不管是刘焕还是你家的三娘子,到了我家,我和我家夫人只会全力支持他们仕途的,绝不会阻拦。”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尚书夫人也不介意女孩子走仕途?” 介意什么呀,他们夫妻两个一开始不就打着刘焕扶持不上,扶持了孙媳妇以后带重孙吗? 夫妻两个总要有一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将来才能把人脉传给重孙子不是? 总不能刘焕什么都指望着他大哥吧? 以后他长兄刘益的儿女长大,必定会先顾着自己的儿子,然后才是侄子,侄子再亲,那能有儿子亲吗? 刘尚书觉得他真是一颗慈父心啊,操心完了儿子操心孙子,这会儿还得往下操心重孙子,这世上像他这么操心的长辈已经不多了。 刘尚书和周满保证,他们夫妻两个绝对不会阻拦周立如的仕途,至于刘焕的亲生父母,他儿子儿媳妇,刘尚书根本不考虑在内。 满宝也不考虑,刘焕连路过肃州境内都没往肃州城转一趟去看父母,那对父母对他的影响也有限。 虽说他们是长辈,享有天然的身份优势,但一个家庭之中,最有话语权的其实还是当事人刘焕,然后才是大家主刘会,至于刘焕的父母,且还要再往下排呢。 甚至,将来刘会要是把家主的权力交给长孙刘益,刘益的话语权比他父母还要大些。 满宝心里高兴不已,但也没有一口应承,这事儿还是得让周立如和刘焕来决定,于是她道:“刘尚书,快要过年了,要不休沐之后我们两家约个时间去护国寺看梅花?” 可惜玄都观的桃花没开,不然这种事其实看桃花才是最应景的。 刘尚书没意见,一直停滞不前的事总算有了进展,他高兴还来不及呢,立即笑道:“好好,我们到时候再约时间,周大人您把您父亲母亲还有二哥和二嫂叫上。” 满宝表示没问题。 俩人说定,都觉得去了一桩心事,相视一眼,心里都高兴不已。 一声轻咳声突兀的响起,满宝和刘尚书身子便都一僵。 被人抓到在这儿躲懒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声音有点儿耳熟呀。 满宝这才发现眼前的青石板上似乎映照的是人影,她在心里狂呼科科,“有人你怎么不告诉我呀?人什么时候来的,来了多久了?不对,桥上的人是谁?” 科科等她问完了才道:“没有检测到来人对宿主有恶意,没有推演出对宿主的威胁,人是在宿主第一次拍大腿,说‘要是单论这两个孩子的人品性格,我是没什么意见的。’的时候来的,桥上的人一共有八个……” 刘尚书已经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见周满还蹲着,不由暗暗摇头,还是孩子啊,论镇静还是比不上他。 刘尚书心中自得,脸上却不敢露出来,伸手拽了周满一下,然后低着头走出桥下,这才抬头朝上看去。 满宝跟着看上去,就看到皇帝带着太子和魏大人、老唐大人及李茂约正站在桥上,而身后站着古忠和两个内侍。 嗯,的确是八个人,科科数的一点儿也没错。 满宝胡思乱想着,手自动抬起和刘尚书一起和皇帝太子见礼。 皇帝居高临下的看着俩人,幽幽地道:“两位爱卿不去户部和太医院处理公务,怎么在这里私话?” 说私话被上司抓到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刘尚书脸皮却很厚,面不改色的恭敬道:“臣正要去,却不想在此遇见了周大人,想起家中还未有定亲的孙儿,忍不住牢骚了几句,谁知周大人也有此困,便聊了起来。没想到时间如流沙,一去不返,竟就到了此时,果真是韶华易逝啊。” 满宝一脸震惊的看着刘尚书,心里敬佩得不行。 同是家中有适龄儿女或孙子孙女的几个人不免心中感伤了一下,除了老唐大人外,其他人都理解起来。 老唐大人是不能理解的,一来,他没有适龄的没结亲的儿女,也没有适龄的孙子孙女;二来,他是御史台首官! 皇帝语气软了软,但还是道:“你们谈论儿女亲事也就罢了,如何还能说人小话呢?” 刘尚书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说谁的小话了? 魏知就幽幽地道:“原来臣僚们私底下都在骂我呀,不知道刘尚书有没有骂过呢?” 刘尚书脊背一紧,整个后背都蹦起来了,他微微瞪大了眼睛,他们这么早就来了吗? 皇帝也幽幽地道:“刘尚书怎能胡乱揣测朕意,朕何时私下骂过魏大人了?” 一般他都是当面骂的。 骂得过骂不过另说,反正他都是当面骂的。 魏知便也幽幽地看了皇帝一眼,然后大家一起低头看着桥下的俩人。 见火力都在刘尚书身上,满宝便悄悄的挪了一下小步伐,想要离他远一点儿。 不知道今日的见死不救会不会影响到日后两家结姻…… 周满并没有机会见死不救,因为老唐大人和李茂约在此,于是老唐大人直接当面和皇帝弹劾刘尚书和周满怠政,视情节严重程度请求每人罚俸一月。 李茂约这个吏部尚书当场批复,于是皇帝就对二人微微颔首道:“行了,你们回去吧,吏部回头把单子递给他们签上。” 然后就要转身走,魏知就拦道:“陛下,我们不就是出来找刘尚书的吗?” “哦,对,”皇帝拍了拍脑袋,这才想起正事来,和刘尚书招手道:“刘卿啊,走吧,我们往御花园走走去,正好说一说各部上报的明年用钱的条目。” 皇帝今天上完大朝会回到议事的书房觉得闷,见魏知他们几个联袂而来,为的都是明年用钱的事,他干脆就带他们出去,打算去花园里边走边说,反正每年这用钱的事都要争上好几天才能定下。 既然是要争论用钱的事,户部尚书自然是要在的,皇帝当即便派人去找,结果内侍没把人找来,他们倒先自己遇上了。 刘尚书也有些幽,幽幽地看了低着头的周满一眼后追上桥,和皇帝他们一起走了。 满宝等他们走远,便长呼一口气,小小的拍了一下胸膛,然后就拎着官袍飞快的跑走了。 皇帝偶尔间回头看见嘴巴便不由动了动,最后还是没说出话来,不过他已经决定,回头就找河间王,也就是礼部尚书谈一谈这个官员仪态的事。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09章 赏梅 满宝坐上接她的马车,接过白善随手递过来的暖炉,长出一口气。 白善手里也有一个,他抱在怀里,好奇的看着满宝:“我听人说,你和刘尚书因为怠政一起被罚俸一月?你会怠政?” 刘尚书也不会啊,那也是出了名的勤恳人。 满宝有些心虚,小声问道:“你怎么也知道了,很多人都知道了吗?” 白善一看便知是确有其事,他便道:“也……不是很多吧,”他有些不太确定的道:“吏部往户部那边送单子的时候路过我们翰林院,有人问起,所以我们就知道了。” 满宝:“……你们翰林院在吏部的背后,户部就在吏部边上,吏部去送单子为什么要绕着圈儿的先去一趟你们翰林院?” 翰林院是修书,修史的地方,里面都是进士,还有两座书楼的书和资料,所以很需要安静,因此翰林院就在六部的背后,独占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院子。 这也是翰林自认比较清贵的依凭之一。 白善默默地看着满宝,“你觉得呢?” 那当然是为了让他知道呀。 满宝就泄气,嘟囔了一声他们真八卦,这才将今早的事简单的描述了一遍,她道:“刘尚书忙嘛,平时没事就在户部那边,进宫也是去找陛下,哪有空与我闲话?” “我也忙,下午还要去崇文馆修书呢,就特意在大朝会后等了他一下,我们就说了一小会儿话,谁知运气如此不好,正好就叫陛下给逮着了。” 她道:“要是只有陛下也就算了,他好说话,刘尚书当时一人就给我们求情了,结果老唐大人也在,他负责纠察百官,我们直接就撞上去了。” 白善便明白了,这个罚恐怕不是因为他们工作时间谈私事,而是因为他们两个说了皇帝和魏大人的坏话,不然就算魏大人不求情,以皇帝宽和的性格也会糊弄过去,不会真的罚他们二人的。 不过白善没有点明,而是点头道:“明白了,下次有事还是下衙后再找刘尚书说吧。” 满宝心有戚戚焉的点头,一个月的俸禄呢,也不少了。 白善看了好笑,不由问道:“所以你真知道自己这一个月俸是为什么掉的了吗?” 满宝当然也思考过,于是叹气道:“我并没有说魏大人和陛下的坏话,我还和魏大人同病相怜了呢。” 奈何当时的情境下,听者也属于说小话。 不过满宝也只是心疼了一下,很快便将此事暂时放在了脑后,因为当下有更重要的事。 “立如和刘焕的事成了一半。”满宝将刘尚书与她推心置腹的话说了。 白善隐隐觉得不太对,“刘尚书竟开明至此。” 满宝也没想到,还煞有介事的叹息道:“以前都是我们误会刘尚书了。” 周立如也没想到刘家开明至此,于是再收到刘焕奉命送来的礼物时,她不再退还回去,而是收下,这让一直屡战屡败的刘焕大吃一惊,忍不住问她,“你怎么不拒绝我了?” 周立如抬眼看他:“……你希望我拒绝你?” 刘焕立即回神,连连摇手道:“不,不是……” 刘焕挠了挠脑袋,就是被拒绝习惯了,对方一下收下他的礼物,他便有些没反应过来。 周立如目光游移了一下,点了点脚尖,脸颊微红的道:“对了,我小姑说朝廷封印后要去护国寺赏梅花,你去吗?” 刘焕根本不知道这是两家的约定,一听说去玩儿立即点头,连忙道:“去啊,去啊。” 他还问,“都有谁?要不要我多叫几个朋友?” 他现在工部当差,新认识了几个朋友,还是很相处得来的,大家可以一起玩。 周立如就抬头看他,半晌后道:“你回去问你祖父。” 他们出去玩儿为什么问他祖父? 护国寺就在城内,他祖父不至于这点儿地方都不让他去,而且他现在出仕了,祖父已经不怎么管他了。 刘焕不太想问,但回到家时,正好看见他祖父加班回家,不由就多问了一句,然后他就被揍了。 刘焕觉得冤死了,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揍,不说理由也就算了,还把莫须有的罪名栽赃在他身上,说什么因为他,害得他被罚俸一月。 天地可鉴,他最近可老实了,根本没闯祸,也没听说他祖父因为治家不严和子孙不肖被弹劾呀。 刘焕虽在工部当差,但他位置小,主要是,这种事人们往往都不会当着当事人家属的面议论,所以他还不知道他祖父因为和周满在宫中说小话被罚俸。 等他知道缘由时,他人已经在护国寺上了。 满宝觉得相亲这种事,自然是长辈们说长辈的,晚辈们另外找地方玩儿,这样才不尴尬。 于是她把白善和白二郎也给拉上了。 到了护国寺上,刘尚书夫人便握住钱氏的手笑道:“早就想请县君来护国寺一走,却一直没有好的时机,今日碰上,可见是缘分了。” 钱氏也表示是,带着冯氏见过她,两家的长辈就先去礼佛,而孩子们则去赏梅花了。 钱氏很少拜佛,很多事儿都不熟,刘尚书夫人便教她,俩人很快就熟了。 满宝他们则进了梅林,一进去,顿时自在起来,“护国寺的梅林可真好看,比我们家的也不差什么了。” 被扰了清净的戒嗔就一边转身离开一边想,既然府上的梅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来护国寺赏梅? 戒嗔的脚步放得很轻,谁都没发现他曾经在此过,科科扫过,觉得他也没触到系统自动播报的线,于是依旧默默地不吭声。 戒嗔回到师父的院子,合什道:“师父,周施主和白施主他们来了。” 智忍睁开眼睛,见他两手空空,便问道:“让你折的梅花呢?” 戒嗔顿了一下后面不改色的道:“师父,花草皆有生命,梅枝好好的长着,为何要折掉呢?” 智忍:“因为你师父我未能完全勘破红尘,难得江南的梅施主过来探望,便想他留下一幅墨宝,有所求,自然要有所付出,让你折的梅花就是要送给梅施主的。戒嗔,你真是因为花草皆有命才不折梅枝的吗?” 戒嗔连忙认错,表示这就去折。 他不太想碰见周满和白善几个,尤其是白善,他前段时间一直和他习武,戒嗔被他烦的不行。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510章 梅先生 戒嗔重新回到梅园,他以为他小心一点儿就能避开他们,因此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了一下,便直接绕过最大声音的那一丛梅花林往另一处去,结果才转过三棵梅树就看到两个相对而站脸色红红的年轻男女,而且还挺熟。 戒嗔停下脚步,脸色红红的刘焕和周立如一起转头看过来,三人一下就对上眼了。 周立如手上还拿着刘焕才给她折的花,俩人看着戒嗔,才要说话,戒嗔便对他们略一颔首,转身就走了。 刘焕张了张嘴,直到他的背影消失才回头问周立如,“他怎么就走了?” 周立如道:“走就走吧,戒嗔大师是高僧,他不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的,走吧,我们收一些掉落的梅花就去找小姑。” 戒嗔又转了一个方向,终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上下左右的打量起旁边的梅花来,选来选去,终于选了一枝还不错的,于是从袖子里拿出花剪就剪,结果他不常干这样的事,所以剪了好几下没剪下来。 戒嗔也不急,他是一个成熟的僧人了,所以不急不躁,结果他在下第五剪的时候,满宝几个笑嘻嘻的转出了一棵梅树,两下一遇见,戒嗔有点儿安静,但满宝却是立即叫道:“呀,护国寺上的梅花是不叫折的,只能取地上掉落的……” 满宝说完才看清是戒嗔,话便一顿,稀奇道:“戒嗔大师,您怎么也摘花?” 戒嗔大师已经放弃避开他们了,直接用力合剪,一枝大拇指那么粗的梅枝就被剪下,他将花拿在手中,面无表情的和几人行礼,“见过几位施主,奉师命前来剪花。” 他顿了顿后道:“护国寺的梅花的确不让剪的。” 他可没忘记,他们第一次来护国寺的梅林时不懂规矩,可是剪了好几枝梅花走。 当然,他是不会心痛的,心痛的是主持。 满宝眼睛发亮,目光炯炯的盯着他手里的梅枝,“戒嗔大师好厉害呀,选的这枝梅花很好看呀。” 白善也觉得好看,就小声和满宝道:“等回家,我们也去自家的梅园里看一看,有好看的也剪了装瓶。” 满宝:“母亲不会答应的。” 满宝觉得郑氏才是真的爱花草,她则是爱挖花草,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她一向看得紧,要装瓶得经过她的同意才行。 为不让她伤心,其实最好的办法是…… 满宝的目光落在戒嗔怀里的……剪子上。 君子不夺人所好,但这梅园里还有许多姿态昂然的梅花呢。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对视一眼,三人默契的上前围住戒嗔,一个道:“戒嗔大师,我们也许久不去拜见智忍大师了,此次同去见大师如何?” 一个道:“戒嗔大师,我帮您拿梅花。” 最后一个就道:“我帮您拿剪子,这装瓶怎能只选一枝梅呢,万一这一枝不适合花瓶,岂不是要白跑一趟?我们多选几枝吧。” 另外俩人连连点头,“是极,是极。” 戒嗔面无表情的被他们挟裹着又剪了三枝梅花,然后一起去找智忍大师,他们笑眯眯道:“让大师来选一株他最喜欢的。” 戒嗔心中吐槽,然后剩下的三枝就是你们的了是吗? 戒嗔被他们簇拥着去找智忍,脸上丁点表情也没有,很有得道高僧的派头。 主持招待完贵客回禅房时正巧看到四人一起往智忍的禅院去,不由顿住,目送他们走远后便蹙了蹙眉,最后一叹。 中原佛法顶尖的智忍大师并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即便是太子,要见他都得看一下智忍有没有心情之类的。 结果周满他们每次来都是想见便能见到,戒嗔从不阻拦他们,很显然,这是智忍大师的意思。 主持是不明白这几人怎么就得了智忍大师的青眼,看着也不像是有佛缘的人呀。 智忍大师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个朋友,俩人正坐着下棋,听到这么多人的脚步声,智忍大师已经猜出是谁,因此巍然不动,对面的客人却不由抬起头看去。 喜滋滋过来的三人见智忍大师有客人,立即收敛了一些笑容,一派沉静端庄的模样。 白善嘴角浅笑的上前行礼,“见过智忍大师。” 满宝和白二郎跟着行礼。 智忍大师目光从他们怀里的梅花移到他们的脸上,微微颔首,露出轻笑,“是三位施主啊,这一位是梅施主。” 梅施主一身青袍,一身书卷气,目光落在人身上却有些冷淡,嗯,就跟他们怀里的梅花似的,似乎很近,但却很远。 智忍大师笑着和梅施主介绍他们,听到对周满的介绍,他的目光一下就落在了她身上,脸上露出笑容,“这位就是名满京城的周小神医?” 他一露出笑容,人一下就近了。 满宝脸上的笑容也不由真诚了些,笑着行礼道:“是,梅先生好。” 因为他一身书卷气,很像庄先生身上的味道,这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人,叫个先生总不会有错的。 本来脸色冷淡的梅先生一下热情起来,放下棋子便起身坐到一旁,笑着请三人坐下。 戒嗔不理他们,转身抱着自己的梅花就去插瓶,然后将瓶子放在屋中的案桌上。 这才出门来。 智忍大师一看便知这三个小友又欺负戒嗔了,于是笑着吩咐道:“戒嗔,将施主们怀里的梅枝带下去包上,回头三位小友要带下山的。” 满宝三个谦虚的道:“这多不好意思呀……” 智忍大师就笑眯眯的道:“施主们要是不喜欢,那我让戒嗔给他师叔和师兄弟们送一枝去……” 满宝三个立即道:“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梅先生便看向三人,隐隐摸到了他们的性格。 智忍大师失笑,见梅施主踌躇不前,他便体贴的道:“周大人,梅施主此次来京便是为周大人而来。” 满宝惊讶,“为我?” 智忍大师微微颔首笑道:“正是。” 梅先生终于也做好了心理建设了,起身和周满行了一礼道:“周太医,在下是来求医的。” 满宝就仔细的打量他,见他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四肢修长有力,看着就不像是个生病的呀。 身体看着比她爹还好呢。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11章 看中 梅先生扫了一眼在场的白善和白二郎,没有说求的是什么医,而是和周满约时间,“不知周大人可能拨冗相见。” 满宝算了一下自己的时间,颔首道:“明日巳时到午时先生可去内城的济世堂,我到时会去。” 梅先生大松一口气。 智忍大师便笑道:“周施主,我看戒嗔似乎已经把你们的梅枝包好了。” 白善三人立即起身告辞,生怕戒嗔真的把他们的梅枝给送人。 见他们走了,梅先生便转头看向智忍大师,微微拱手道:“多谢大师引荐。” 智忍大师浅笑,“梅施主客气了。” 他扫了一眼棋盘上的棋子,干脆放下棋子笑道:“这棋局也下不下去了,不如我们进屋赏玩戒嗔才带回来的梅花?” 赏玩之后自然就要作画了。 满宝三人将自己的梅花领了回来,剪切的部分被用叶子包好,这可以让断枝保持水分,可以存活得更久一些。 戒嗔将东西给他们以后转身便走了,让满宝想和他打听一下那位梅先生的机会都没有。 满宝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叹息,然后扭头质问俩人,“是不是你们惹他生气了?” “那肯定不是我,”白善道:“我每次来护国寺都是与他探讨佛法和武功,并没有惹他。” 说罢目光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我更不可能了,我也是来习武的。” 满宝便怀疑的看向白二郎,“是不是因为你太笨了学不会,所以……”白二郎跳脚道:“我虽然学不会,但我不强求呀,我觉得不是我,而是白善,他学不会,却总是拉着戒嗔请教,我觉得他是烦了。” “不可能,”白善道:“戒嗔大师入佛门多年,怎么可能这点耐心都没有?而且我是好学,有我这样好学的学生不应该很自豪吗?” 白二郎一时也有些不太肯定了,主要是庄先生和国子监崇文馆里的老师似乎都喜欢白善这种学生。 满宝和白善都一脸怀疑的看着他,白二郎便也怀疑起来,难道真是他惹了戒嗔生气? 就在白二郎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时,刘焕和周立如扶着笑眯眯的刘尚书夫人和钱氏往这边来了。 三人立即将此事抛到脑后,先是去看了一下刘焕和周立如的神色,然后才去看刘尚书夫人和钱氏的脸色,见他们气氛融洽心中便多了三分肯定。 刘家在护国寺里定了斋菜,大家用过了斋菜才下山,白善几人特意拽着刘焕落在了后面,等和前面的长辈们有了一段距离就连忙压低声音问他,“怎么样,怎么样?” 刘焕:“……还能怎么样,我们二人早就相识了呀,今儿不是看长辈们怎么样吗?话说,你们都算是女方的长辈吧?” 刘焕一脸莫名,“不应该是我问你们怎么样吗?” 满宝三人略一思索,发现还真是,于是立即丢下他就要去前面找钱氏和冯氏说话。 刘焕连忙拉住他们,压低了声音道:“有件事我在心里思考很久了,我要是那什么,我们是算平辈还是差辈?” 白善打趣他,“那什么是那什么?” 刘焕瞥了他一眼道:“若是两家结姻事成,我们两边可怎么论?” 白二郎不在意道:“这有什么,各论各的呗,你和我们又不是同门师兄弟,只是同学而已,不算差辈,当然,我是不介意你叫我一声师叔的。” “滚滚滚,”刘焕推了他一下,不太愿意叫满宝做小姑,“那就各论各的,周满也在崇文馆里听学过的,我们就算同窗吧?” 他不太确定的问周满,“是吧?” 满宝道:“你去问立如。” 满宝主要想知道她娘和二嫂是怎么想的。 冯氏一点儿想法也没有,到这会儿她脑袋都还是晕的呢,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等上了马车,因为有一段路面颠簸,她不小心撞了一下脑袋才回过神来,她立即看向满宝和婆婆,“娘,这事儿就应下了?” 钱氏就看了一眼红着脸低头的立如,笑道:“两个孩子都乐意,刘家也是讲道理的人家,为什么不应下?” 之前是担心刘家介意立如做大夫,现在既然对方不介意,那为什么不应下呢? “可是……”冯氏有些不安的挪了挪身子道:“之前小姑不是说齐家太大了,不是我们家池塘里的藕吗?” 满宝一下就笑眯了眼,眼泪差点出来,“二嫂,是齐大非偶,是不是咱池塘里的藕不要紧,只要他们心里愿意呆在我们家池塘里,就算藕大一些,那就可以和睦相处。我之前那样说,是怕藕他心底深处不乐意与我们家的池塘亲近,那样就算表面亲近,将来也有许多的问题,但刘家现在宽厚开明,那门第之见就不是很大的问题了。” 钱氏微微颔首,笑道:“我们家和白家中间不也隔着一条大河那么宽的门第吗?但现在就相处得很融洽,主要还是看心里。” 钱氏乐笑道:“刘家人都宽厚,看刘尚书夫人和刘老夫人,还有刘太医一家就知道了。” 冯氏连连点头,满宝便连忙解释道:“娘,他们三家不是同一家的。” 连郡望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可能五百年前都不扯不上关系。 钱氏听不懂这些,和满宝道:“我看刘尚书夫人也不急,既然如此,就还叫立如安心读书,等过了年再定下,再过一二年成亲也可以。” 冯氏咋舌,“会不会太晚了,刘家的小公子不是比小姑爷还要大吗?” 钱氏道:“大不了多少,说是今年才及冠是吗?” 满宝点头,之前他们还去参加过他的及冠礼呢。 钱氏便拍板道:“那过两年再成亲。” 冯氏:……周二郎二十二岁的时候孩子都快生了三个了。 她为难道:“刘大人家能答应?” 满宝道:“二嫂放心吧,他们这样的人家,早几年晚几年都是很正常的。” 一些世家急着要子嗣,十三四岁就逼着孩子成亲的也比比皆是,但更多的会留到十八九岁才成亲。 更有一些有志向的,二三十再成亲的也有,只要交得起单身税,又和县令打个招呼,这些都不是问题。 ※※※※※※※※※※※※※※※※※※※※ 作家的话 今晚突然有个聚会,不去不行,所以一次更两章上来就要出门了,明天见,修仙那本暂时请假 ☆. 第2512章 梅娘子 冯氏就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向周立如,稀奇起来,没想到在婚事上造化最大的不是最精明能干的立君,而是一向沉默懂事的立如,这简直是大大出乎冯氏的预料。 尚书家呢,那么大的官儿,光是听听她就眼晕。 刘尚书夫人这会儿也坐在马车里,高兴的喝了一口茶,见刘焕没上车,不由问道:“你们少爷又去哪儿了?” 嬷嬷就笑道:“老夫人,小郎君骑马呢,正与白大人他们同行。” 刘尚书夫人就撩起帘子往后面看了一眼,见他和白善白二郎两个打马走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便微微摇头的放下窗帘,不由笑道:“这孩子就跟长不大似的。” 嬷嬷就笑道:“等成家之后就好了。” 刘尚书夫人却摇摇头,“再等上一年吧,明年,不,应该是后年了,等翻过年给他定亲,让他历练历练,有了心理准备,过上一年半载的再成亲。” 嬷嬷便笑道:“那也不久了,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再过两年,老夫人说不定就能抱上重孙子了。” 刘尚书夫人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却道:“又不是没有重孙子,我呀,也没那么多的愿望,就希望他们几个平平安安就好。” 两家初步达成了意向,刘尚书夫人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刘尚书。 刘尚书便呼出一口气道:“那一个月的俸禄总算没有白费。” 快一年了,这门亲事总算有了眉目。 周家这边也很高兴,目前最紧迫的三桩亲事去了一桩,嗯,虽还未定下,但刘焕跟他们家熟,满宝又和人家祖父同朝为官,勉强算是知根知底,现在两家已经通气,那大概率是没问题了。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周立学(三头)和周立固(四头)身上。 周立学和周立固头皮发麻,心虚的昂首挺胸,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背后找了周立如算账,“你怎么这么快答应他?不能多考验考验他吗?” “就是,就是,女孩子要矜持一些。” 周立如道:“这话你们和爷爷奶奶说去,而且,我需要你们来教我做事吗?” 周立学震惊的看着周立如,“你,你现在这么强势了?” 周立如就甩着头道:“小姑说的,我得再强势一些。” 周立学和周立固就不敢惹她了,纷纷遁走,他们还是努力一下,争取开春后去考明经吧。 满宝第二天便领着同样休沐的周立如去济世堂,至于刘三娘,她今日还得去太医院值守。 满宝今年的运气不太好,抓阄时抓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值守,唉,朝廷封印,其他的部门都可以全部封印休沐,只有太医院不可以。 满宝摇头晃脑的到了济世堂。 她踩着凳子下车,一抬头就见路对面的墙根下停着一辆车,很少会有人把车停在那里,她不由多看了一眼。 她正想转身进济世堂,就见对面马车跳下一人来,对方激动的看着周满,“周太医——” 满宝“呀”的一声,停下脚步笑道:“梅先生来得这么早?请进吧。” 既然来了怎么不进药铺里等着呢? 梅先生笑了笑,却转身从马车里扶出一人来,那人浑身裹在披风里,但身姿绰约,一看就是个美丽的女子,嗯,还没看到脸,但身材是这么告诉满宝的。 满宝和周立如就都停下脚步,好奇的等着看。 车上还下来一个大丫鬟,她利落的跳下车,扶着女子的另一边,和梅先生一起将人扶过马路,满宝便知道,病人不是梅先生,而是这位全身都裹起来的女子了。 满宝见她包得严实,便知道她怕冷,于是和没想到点了点头,侧身请他们进去。 济世堂里听到动静的药童撩开厚重的帘子出来,差点儿撞在梅先生身上,他连忙道歉,一抬头看到站在一旁的周满,大喜,“周小大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她太投入(骨科gl)
心情小雨(1v1强制)
祸国妖姬
将军宠夫
修仙有劫
阴影帝国
我以力服仙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