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340章

第340章

接骨,他就是被人套了麻袋。” 要论谁对京城纨绔最了解,那除了京城的四大医馆药铺外就是太医院里的太医了,甚至一定程度上,双方的信息是共通的。 纨绔嘛,不管是自己受伤了,还是别人受伤了,那都是要叫大夫的。 而屋顶上的这位在卢太医这里就是被列为最顽劣的一个,所以周满要惩罚对方时,他才不仅不劝解,反而还帮着推波助澜了一番。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2454章 药膏 李大郎想要搞事,奈何周满基本上不到他们这边来,她只负责女郎那边的事情。 他就是发脾气,围着他转的还是卢太医和刘太医几个糟老头子,而且他们也不会心慈手软,脸上笑眯眯,下手却一点儿不轻,总是借口他发烧而给他吃苦苦的药,还用针扎他。 李大郎痛苦不已。 与他们隔了两排房子的女郎也痛苦,她们正小声的啜泣着,当然,只是性情温顺或骄傲的女郎,也有外放一些的,直接嚎哭。 满宝听到哭声赶来,不解的问:“怎么了这是?”她们不都好了吗? 刘三娘道:“师父,小娘子们觉得手上留了痘不好看。” 这八个小姑娘好得最快,现在天花已经结痂落下,手臂上只有痘印,因为才落下,痘坑还有点儿泛红。 本来她们是没往心里去,因为痘印是在手臂内侧,不留意都看不出来,而且对世界的险恶认识还不够的她们认为痘印也是会消失的。 结果今天她们互相串门,大家便互相看了一下手臂上的痘印,这其中有出痘多的,足有五颗,也有出痘少的,只有一颗。 看着看着就觉得丑了,再一听人说这痘印似乎消不掉,小娘子们就哭了。 这其中年纪最小的九岁,但也知道美丑了好不好,她们都会打扮自己了,怎能不知道手臂上留着这么几颗痘印有多难看? 于是一人忍不住抽泣起来,其他的小娘子便也忍不住哭起来,好似天都要塌了。 满宝:…… 同为爱美人士,满宝经验很丰富的安慰她们道:“别怕,我有药膏的,可以淡化痘印,你们看我的痘印。” 满宝撸起袖子给她们看。 小娘子们就睁着湿漉漉的眼睛去看她的手臂,看到那三颗紧挨在一起的痘印,她们这才想起,算起来周满还是亲身试验过后才到她们呢。 于是她们不哭了,抽噎了一下后问,“你不觉得难看吗?” 满宝道:“还好吧,我现在还在涂抹药膏,过个两三月应该能淡去不少,到时候就只有一点点印记了,而且我种痘时特意种在小臂内侧,这里又有衣裳挡着,一般不会有人看见的。” 韩大娘子就扭捏了一下后道:“那,那要是将来呢?万一有人看到怎么办?” 一旁的小娘子就道:“周大人,韩姐姐要说亲了呢。” 她今年十二岁,的确可以开始寻摸亲事了,满宝就感叹,“我记得你,当年你小姑姑生孩子的时候你才八九岁呢,这一下就这么大了。” 韩大娘子:…… 她看着也并不比她大多少的周满欲言又止。 满宝就挥手道:“不怕,以后你的夫君肯定也要种痘的,说不定他身上的痘比你还多呢,老大不说老二,怕他干什么?” 大家顺着她的思路这么一想发现还真是,十六岁以下的官眷都要种痘,她们未来的夫君肯定也逃不过,所以怕什么? 说不定他们长的痘比她们还多呢。 这么一想,小姑娘们心情好了许多,有个小姑娘就问她,“周大人,那你的白县子也种痘了吗?” “没有,”满宝思考起来,“他怎能不种痘呢?这多不安全啊,我回头就让他种痘。” 小娘子们一听,眼睛大亮,“不是说十六岁以下最好吗?” “是这样没错,但十八九岁也不差多少,”满宝笑道:“他身体好着呢。” 刘小娘子立即道:“那我兄长岂不是也可以?” 这一次刘小娘子踩着十六岁的线进来,算是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一个。 她快要成亲了,嫁人以后要嫁到洛州去,刘尚书觉得她在出门前还是种个痘比较好,于是就把她送进来了。 刘小娘子觉得不能只自己受苦,家里必须有个人陪她,算来算去也就小哥是最合适的。 没办法,上面的哥哥姐姐都大了。 满宝目光和她想碰,都嘿嘿笑起来。 俩人心照不宣,韩大娘子还是更在意痘印一些,弱弱的问道:“周大人,那药膏是什么样的,我能现在就擦吗?” 满宝就大方的道:“我带有一罐,回头给你们送来,你们先用着,等用完了觉得好用再和我买。” 她道:“不用擦很多,就一点点,点在痘印上慢慢的揉开就可以了。” 满宝将自己的药膏送给她们,转身就高兴的和刘三娘道:“回去找立如做这个药膏,她知道怎么做,教一下五嫂四嫂和六嫂,看她们能不能做出来,你让立重去找做瓷瓶子的匠人,先定个一百套,不要做得很大,有我才给她们的罐子一半大就行。” 刘三娘迟疑,“会不会太少了?” 满宝摇头,“不少,我这段时间用着计算过的,那么大一罐只擦痘印的话,用上一年都用不完,所以一半就够了,大家年纪都不是很大,痘印要更容易消。一罐还有些余呢。” 刘三娘就问:“价钱定多少?” 满宝就皱起眉头来思索,她算了一下成本,有些迟疑道:“八百钱?” 好像有点儿多,主要用的药贵呀,“她们应该舎得买吧?” 刘三娘也觉得有点儿贵,如果是她,她是会迟疑一下的,作为没有品级的医助,她每个月的俸银是一千六百文,禄米三石,包吃,偶尔值班,没有职田,但会有外快。 比如跟着她祖父和师父出去外诊的时候,他们会分一部分诊金给她。 其他医助就没这个运气了,不说他们很少能跟着太医出外诊,就是可以,一般也分不到诊金。 而她因为有师父这层特殊关系在,偶尔宫外的官眷为了看病方便,请不到她师父的情况下就会请她。 就是不看病,做做针灸也会舒服一些,多少会有点儿收入。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很难大方的舍得拿出八百文来买一罐药膏,她可能更想自己做出来。 但这些小娘子们是不一样的,她们很乐意,不说她们自己就有钱,就是没有,回家问母亲要也行啊。 是相貌重要还是钱重要? 那当然是相貌了。 于是刘三娘才流露出药膏有点贵的态度,用过药膏,感觉已经有点儿淡的小娘子们立即表示钱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满宝听说她们都看到效果时就好奇的来看,效果有这么好吗? 她可是用了七八天才有感觉的。 再一看她们的痘印,以她的专业眼光来看,真的没看出淡化了,但韩大娘子她们却坚持道:“真的淡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55章 出笼 在小娘子们的心理暗示下,五六天后,痘印真的淡了一些,她们在对比之后更加高兴了。 随着痊愈的人越来越多,拦着满宝要药膏的人更多了,连后排院子里的唐润小朋友都跑来拦她,“满姑姑,我们也想买祛痘印的药膏。” 满宝道:“男子汉大丈夫有两颗痘印怎么了?” 唐润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也都是俊俏的小郎君,满姑姑你怎能剥夺我们的爱美之心?” 满宝竟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问道:“你有钱吗?” “有!”唐润道:“但不在这里,你等我回家拿给你。” 满宝惊讶,“你娘竟然不收你的压岁钱?” 他们家除了她之外,所有人的压岁钱都被各自的父母没收了的。 唐润小朋友就瘪了瘪嘴道:“不是压岁钱,是我的月钱,我的压岁钱存在母亲那里呢。” 看来天下的母亲都是差不多的嘛,满宝满意了,觉得唐学嫂果然还是她认识的唐学嫂,于是点头道:“行吧,那我赊给你。” 唐润立即道:“我的朋友们也要买。” 他也不说是哪个朋友,直接报件数,“一共是十二瓶,满姑姑,我们此时身上都没钱,你先给我们赊着,都算我的钱,等我出去了再给你。” 满宝表示没问题。 周立如是知道药方的,也知道怎么做药膏,甚至连白善都知道。 做药膏对刘三娘来说也不难,如果一瓶能八百文,十瓶就是八千钱了,这可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于是陆氏她们努力的学习,学了两天,费了不少药材后总算是学会了,然后做药膏的速度就快了。 没两天印了“周氏淡痘膏”的精美瓷瓶就被刘三娘送了进来,里面全是有些泛红的药膏,看着颜色不太好看,却有股药香味儿,满宝取了一瓶打开闻了闻,又在手上擦了擦,还放在舌尖尝了尝,然后就呸呸吐出去,漱口后道:“就是它了,这都是立如做的?” “不是,是四婶她们一起做的。” 满宝“哇”了一声,赞叹道:“四嫂她们越来越厉害了。” 刘三娘就笑了笑,问道:“我现在就拿去给他们?” 满宝点头:“拿去吧,现在大家的天花都结痂落下了,你顺便告诉她们一声,明天我们会带人痘进去给她们接触,接触过后再等待七天,要是不出痘,她们就可以离开了。” 刘三娘点头应下,不由好奇,“师父,以后每一批种痘的人都要用人痘试验过一次吗?” “不,”满宝道:“太医院这边定了规矩,满一万人,若是都没有出现意外情况,那就肯定牛痘具有免疫的完全性,接下来种痘就不需要再试验一次,种痘后等痘痂落下就可以离开。” 这样时间会大大缩短。 刘三娘一震,咋舌,“得什么时候才能满一万人?” 满宝想了想后道:“以现在的接种速度应该不慢了,陛下有意让禁卫军分批接种呢。” 刘三娘没想到这一点儿,“可他们年纪有大的。” “所以要看过,身体允许,还是接种比较好,之前我在边关试验的老兵年纪不也挺大?不过危险性的确提高了。” 但皇帝下的命令,刀山火海都要去,何况这还不是刀山火海。 不过在给禁军接种之前,满宝想先给白善他们接种了。 七天后,皇庄的大门重新打开,不少老夫人和夫人们亲自来接人。 这半个月来可担心死他们了,虽然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一直是很好,很好,可那毕竟是天花,他们还是担心得紧。 连一些老大人都没忍住亲自来接儿子闺女孙子孙女们。 于是,皇庄大门一打开,他们就看到了圆润了不少的小郎君和小娘子们。 正叽叽喳喳说话的小郎君小娘子们不觉,一看到家中长辈,总算浮起一丝离思,于是撒腿朝各自的家人奔去。 唐润小朋友也炮弹一样的冲着他爹娘去,不过他没扑进他娘的怀抱,而是扑进他爹的怀抱,一跃跃上去,抱住他爹就嚎:“爹——” 唐大人抱住他,也很大声的叫道:“儿子啊——” 唐夫人脸都黑了,等他们父子两个抱了好一会儿,见他们没完没了了,便伸手将他们分开,没好气的扯住唐润的耳朵,“嚎什么,你看你都圆成什么样了?在里面是不是光顾着吃?不是让你每日都习武锻炼身体吗?” 唐大人小心翼翼的去捧着她的手,慢慢将她的手从儿子的耳朵上挪开,忙道:“圆一点儿也没什么不好,你看周满不就是圆的吗?她身体不也很好?” 走过来的满宝听见这话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立即奔上来,“我胖?” 唐大人吓了一跳,顾左右而言他,“咦,今天白善没来接你吗?” 满宝郁闷,“他为什么要来接我?” “今天休沐呀。” 满宝这才想起,今天的确是休沐日,不过这不要紧,要紧的是,“学嫂,我胖吗?” 唐夫人微微一笑,“不胖,你这是圆润可爱,身量正好,哪里胖了?” 唐大人也点头,“对对,这是脸的问题,不是胖瘦的问题。” 唐夫人脸色微淡,不动声色的伸脚踩住他的,还用力踩了一下。 唐大人嘶了一声,唐夫人用气音道:“不会说话就别说。” 满宝还没来得及深究,就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她扭头循声看去,就见老远老远的一辆马车上,白善站在上面和她挥手,叫道:“我们进不去了,你快出来呀。” 满宝就决定不和唐大人计较了,于是和唐润小朋友道:“你把钱送到我府上就行,我先走了啊。” 于是跑了。 唐夫人等她跑远了才低头问儿子,“什么钱?” 唐润小朋友一脸严肃的道:“儿子和满姑姑买了一瓶药膏,祛痘印的。” 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道:“八百文一瓶呢。” 那是挺贵的,不过唐夫人也不是很心疼,撸起他的袖子看了一下他出痘的地方后点头道:“这钱母亲给你出了。” 唐润小朋友高兴不已,眼睛里都闪着名为兴奋的光芒。 唐大人低头若有所思的盯着儿子看。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56章 定日子 来接人的人太多,直接把皇庄门前的路给堵住了,白善他们出来得迟了些,等到的时候就被堵在路上了,好容易慢悠悠的到皇庄门口,直接在两百米外给堵得前进不了。 满宝提着自己的药箱挤出去,将药箱递给大吉,拉住白善伸出来的手轻轻地往上一跃就上了马车。 白善拉了她进车厢,接过大吉递进来的药箱放进车里,这才和她道:“我知道今天来的人多,却没想到有这么多。” 满宝往车窗外看了一眼,“他们不放心,这是可以理解的。” 白善也点头,“不说他们,连陛下都不放心呢。” 他道:“前段时间,陛下每一天都要招萧院正去问话,魏大人和老唐大人他们都在,每一日萧院正进去禀报一切正常后他们才放心的出宫去。” 满宝好奇,“现在你每日都在御前吗?” 白善摇头,“三五天总要轮值翰林院的,只有陛下点名召见才会去。” 翰林嘛,平时就是读书修书,他们这些新进翰林修书是不可能的,只能给前辈们打下手,查一查资料,写一些小注解罢了。 更多的时候是誊抄一些公文,整理以前的旧折子入档,交给需要的史官修史。 这是日常任务,非日常任务就是被皇帝叫进宫里整理折子,起草诏书或者陪皇帝读书、问政、下棋之类的。 没错,翰林还有一个职责,就是陪皇帝读书下棋,就跟崇文馆之于太子一个样。 白善目前是翰林院被叫得最勤快的人,目前他已经和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混熟了。 没办法,这些人常找皇帝汇报事情,也是最常列席小朝会的人,基本上白善每天都能见到他们,想不混熟都难。 也是因为这个,现在整个朝堂都知道,白善前程无量,没看今天来接人的时候大家对周满又热情了几分吗? 满宝欣慰不已,伸手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对了,你能请上几天假吗?” 白善:“做什么?” “你和白二来接种牛痘呗,这样以后我们出远门安全些。” 白善:“那可不是几天的时间而已。” 最少也得十二三天吧? 白善想了想后道:“我得问一下上官。” 白善说到这里扭捏了一下,微红着脸道:“不过我现在请了长假,后面就不好请了。” 满宝好奇,“后面你请长假做什么?” 白善就抬头看她,道:“我祖母请人算了三个日子,你爹娘已经选定了十月初八那一日成亲,到时候肯定要请长假的。” 满宝愣了一下,心脏猛跳,“这,这么快呀?” 白善道:“也不是很快了,本应该早就定下日子的。” 满宝脸颊有些红,强自镇定的问道:“真就定了这一日?” 白善肯定的点头,小声与她道:“你也得提早和萧院正说一声,进了十月可得给你空出时间来。” 满宝红着脸点头,突然觉得心有些飘……和奇怪,竟然就要成亲了吗? 满宝喃喃,“不到三个月了。” 白善点头。 刘老夫人定的三个日子,一个是在八月二十三,离现在更近,不过老周头选了十月初八那天,这样显得矜持点儿,虽然他们老早就做好了准备,可也不能这么急匆匆的就把满宝嫁出去不是? 而刘老夫人之所以到现在才让人去算日子,则是在等陇州那边的回话。 白善悄悄和满宝道:“前段时间陇州来人了。” 他压抑着喜悦道:“他们把以前从我家里抢走的那些祖产都还了回来,说什么,以前我年纪小,不能顶立门户,所以家族那边才接了过去帮忙经营。” 白善说到这里冷哼一声,“还说什么因为我母亲当时年轻,想着不好久留人家闺女,所以怕她带着祖产再嫁,哼,先不说我母亲不会再嫁,就是再嫁,也还有我祖母呢,轮得到他们替我做主吗?” 满宝问:“都还回来了?” 白善点头,“有些已经还不回来,他们就用别的地方顶,反正只好不坏的,除了那些东西,他们还送来一些资产,说是家族给我的成婚之立。我明年就要及冠,也该成家立业之类的话,反正就是重修旧好的意思。” 他道:“祖母就用他们送的那些钱,又添了一些,就在常青巷那里买了一个二进的院子,只略比大堂哥现在住的那个小一点儿。” 白大郎现在住的那个院子是之前满宝他们租住的地方,住的院子还罢,后头侧边却是有一个小花园的,刘老夫人这一次买的院子就是花园小了点儿,但那院子向南,阳光特别好,里面的屋子也宽敞,刘老夫人只一眼就喜欢上了。 而且,京城的房子是不愁卖的,只愁买,这个房子她去年就在找了,一直排队等着,前头的人都不要了才能问到她,然后她就定了下来。 只不过一直没有结清款项,为的就是等陇州那边送钱。 白善道:“你要去看一看吗?祖母说我们的亲事就在那里办,等三朝回门时我们再搬回周宅。” 满宝眼睛大亮,连连点头,“好呀,好呀,就我们两个去吗?” “不是,”白善也有些郁闷,“白二和殷或他们一早就过去了,那宅子距离大堂哥的不远,所以他们都在那边呢。” 满宝便也有些郁闷。 他们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常青巷。 常青巷前后三条巷子,巷子和巷子之间还有小巷连接,刘祖母选中的这一个院子在巷口,在白大郎那个院子的后一排,它的后面就是一条大街,因此它前后两扇门,后门也不小,进去就是花园子,或许是为了方便,后门进去还有个门房,就在花园边上,可以住人,也可以停放马车之类的。 别说,这个院子虽小,但五脏俱全,她觉得若是只他们两个人住还是很不错的。 满宝很喜欢。 白善已经来看过一次,再次看还是忍不住欣喜,也觉得这地方闹中取静非常的好。 他牵着满宝的手从后门进去,指了花园里的花圃道:“你不是总能弄到一些奇花异草吗,周宅那边的大花园人来人往的不好种,你可以在这儿种。”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57章 暖房一 两进的宅院,刘老夫人将正院留给白善他们做新房,现在已经在布置了,里面的家具之类的都要换成新的,刘老夫人和郑氏则选了前面两间房住着,以免和他们住在二进会让他们不自在。 满宝转了一圈感叹道:“我们两个住还行,带着刘祖母和郑姨的确不方便。” 还是一个人一个院子爽,就是晚上熬夜看书也没人知道。 白善也如此想,拉着她去看正房,“祖母说以后这栋房子就不出租了,留给我们自住,将来就是外放也可以留一房人在此照看,不至荒废。” 其实刘老夫人的原话是,“以后你们夫妻要是打架吵架没去处了,你就回来这里住两天,缓缓气再回去。” 白善自然不认为自己会和周满打架吵架,以至于到离家出走的地步,因此换了一个说法告诉满宝。 满宝很高兴,尤其是看到后面花园的土还挺肥沃的样子便更高兴了。 这么好,以后她可以常从商城里买各种奇珍异品的花卉种下,等它开过一季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到时候不喜欢了再铲走烧了,完全不必像在家中大花园那样顾虑甚多。 满宝越想越喜欢,就和白善道:“也不用一房这么多,就要个门房看守房子就好,偶尔打扫一下房间,后院我们自己打理呗。” 满宝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只要我们还住在京城。” 白善领会,点头,“好,回头我让祖母选对忠心的夫妻过来看守。” 满宝就小声问,“这院子真的是给我们两个人的,刘祖母和郑姨还是住在我那边吧?” 白善忍不住笑,“是,你都那么说了,岳父也一再挽留,那边宽敞,自然是住那边的。” 满宝就兴奋起来,小声道:“正是赏菊时节,我回头买几盆菊花来,我上次看到一种菊树,它有一个人那么高,好大的一丛,但开出来的花颜色足有六种,但纯色的,也有两色和三色混合的,都是复瓣,大朵,大朵的,特别的好看。” 就是太奇异了,她也就能在商城上过一过眼瘾,不敢买。卖家倒是说可以给她剪了放在盒子里快递过来,可她喜欢的就是一整株鲜活的模样,要是只买花朵,单株那样的菊花也不是没有。 如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那她想要的这些都可以买过来了,反正也不是很贵。 积分嘛,她还是攒了不少的。 白善听她如此形容就明白她的心思了,于是略一沉思就道:“我和祖母说。” 俩人凑在正房,白二郎他们则是从正门进的,一路热热闹闹的过来,才进二院,人都没找到就大声叫道:“白善,白善,你们在哪儿呢?” 白善就推开窗。 白二郎叫他推窗的动静吓了一跳,见满宝一脸嫣红的站在他边上,就一脸怀疑,“你们在屋里干什么?” 只看了俩人一眼就移开目光的白大郎闻言就伸手拍了一下他脑袋,差点儿把他给拍地上,“非礼勿言不知道吗?” 白二郎委屈的不行,“我也没说什么呀。” 殷或也已经转开了目光,转开话题道,“这院子还不错,光线极好。” 白二郎揉着脑袋道:“光线是不错,不过环境没有我大哥的那个院子好,我大哥二院处有棵树,以前我们常在树下读书下棋乘凉的,这里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白善就笑道:“祖母说到时候在两边开个花坛,买了花树种上。” 他扭头和满宝道:“你不是喜欢梅花吗?到时候两边可以都种上梅树。” 满宝眼睛大亮,道:“其实我还喜欢桃花和杏花,嗯,石榴花也不错的。” 白善就哈哈大笑起来,道:“这个不难,后头还有个院子呢,到时候在路边栽种上,剩下的地方就看你想种什么,我们再另外种。” 满宝高兴起来,心中飘荡起来,脸上还没退去的嫣红更红了。 白二郎难以理解,有这么高兴吗? 她不是有老大一个花园吗?还不够她造的? 白大郎跟着他们上下都看过,就和白善道:“到时候你们要是住在这里,我们还能时常串门蹭饭。” 白二郎在一旁吐槽,“可算了吧,你都是住那边的,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串门不是更方便吗?” 说到这里,白二郎见白善竟然没反驳大哥的话,一时有些惊,“不是吧,你们想搬出来住?” 白善轻咳一声道:“搬出来住不至于,但偶尔独自出来住一段时间也不错。” 满宝连连点头。 白大郎就以一种过来人的目光瞟了一眼白二郎,道:“等你成亲以后也就知道了。” 白二郎一脸莫名,“知道什么?住在那边不是更好吗?院子也不比这小,房间还更大,花园也更大更好看,去皇城都近,为什么要出来住?”他以为这房子就是一次性用途,等白善拜堂完就该租出去了。 白大郎就伸手拍他的肩膀,道:“我和爹说凑一凑钱也给你在京城买个小院子。” “我不要,”白二郎道:“把买房子的钱给我就行,我住公主府就好。” 说到公主府,白二郎兴奋的和满宝道:“工部差不多把明达的公主府修建好了,我上次路过时往里面看了一眼,可好看了,比你的宅子还要好看。” 白善道:“你还是让堂伯给你买一套小房子吧,要是常青巷还有卖房子的就在这儿买,若是没有,在附近也可以。” 连刘焕都点头,“就是,就是,要不是我家实在大,其实我也想自己买个院子出来住的。” 殷或矜持的道:“陛下赐给我的府邸已经休整好了,我已经把东西搬了进去,可偶尔外住,你们要是喜欢,可以来我家做客。” 满宝等人精神一振,问道:“你一个人住?” 殷或点头,“就只有些下人,不过他们也都是我亲自挑选的,话少,不会干涉我等。” 除了白二郎外,其他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充满了羡慕。 白善问:“怎么不请我们去暖房?” 殷或一呆,“还要暖房?”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58章 暖房二 满宝和白善连连点头,连白大郎都道:“入住新宅怎么能不暖房呢?” 连白二郎都知道这个规矩,“你家里不给你操办呀?” 殷或道:“我祖母不是很想我搬出去,所以现在只是搬了东西过去。” 估计是因为这样,她才将那边当别院一样,并不太想当正式的新房吧。 满宝就道:“不要紧,我们有空,我们明日去给你暖房。” 白善:“叫上赵六郎和封宗平他们,大家热热闹闹的吃顿饭,灶火开起来就可以了。” 白大郎也道:“要是觉得不够热闹,我把我同窗们也带上。” 殷或感动不已,道:“够了的,就我们这些相熟之人就好。” 于是话题被扯开,大家逛过白善的婚房就决定现在去殷或的宅子里看看,顺便采买些东西,明天暖房可得准备多一些吃的。 满宝被关在皇庄里半个月,有点儿想吃烤肉,于是撺掇不懂事的殷或,“暖房嘛,既要人气也要火气,我们烤肉吧,火够够的,吃过一顿保准你的房子暖烘烘的。” 白大郎等人:……从没听谁说过暖房要吃烤肉的。 但殷或不知道啊,他认真的思索起来,道:“你要吃烤羊还是烤鹿肉?” 满宝惊讶,“现在还有鹿肉?” 殷或笑道:“有的,西内苑里养了一些鹿,现在快入秋了,只要猎到就可以。” 而对于禁卫而言,打猎并不难。 殷或都不用找他爹,直接找几个叔伯兄弟提一声,自然会有人送来。 禁卫里有一半是勋贵子弟,剩下的一半才是从各军中选出来的优秀兵种子。 虽然殷或很少与他们一起玩,不,是从不与他们一起玩,但只要见到他爹,总不可避免的见到一些人。 尤其这几年他在崇文馆里读书,每旬进宫他都是被他爹带着先进西内苑,再从西内苑抄近道去东宫,每旬还有两节骑射课在西内苑上,嗯,虽然每次上骑射他都是自己坐在一旁看着,或者自己骑马在西内苑里溜达,但跟他们的交流也不可避免的增多了。 这一多就有了感情,一有感情,拜托事情时就好出口了。 殷或就让长寿去找了一人,于是傍晚就有人给殷或的私宅里送了一只鹿。 才死的,血还是流动的呢。 满宝他们才帮着殷或将东西采买回来,看见送来的鹿就好奇的围观。 满宝看了一圈后道:“公鹿,好东西啊。” 白大郎和白善:…… 白二郎问:“都是鹿肉,有什么不一样吗?难道公鹿肉比较嫩?” 满宝道:“因为有鹿茸和鹿鞭。” 白二郎:…… 满宝就指着它的角道:“看到没,它的角还嫩着呢,还未曾骨化,第一次鹿茸应该是被人给割去了,这是再长的。” “难怪我们太医院从不缺鹿茸,原来西内苑里养了鹿取鹿茸呀。” 白善生怕她接下去就说鹿鞭,连忙转开话题道:“殷或,你这宅子里有厨子吗?明日要不我从家里带两个厨子过来帮忙?” 厨子还是有的,不过只有一人,殷或没有暖房的经验,于是点了点头道:“那就托付于你了。” 第二天一早白善他们最先过来,还带来了家里的两个厨娘,容姨为主。 殷或也没少吃她做的饭菜,见了她便笑道:“你怎么把你家的大厨给带来了?” 白善笑道:“贺嫂子现在的厨艺也不错,容姨对办酒席熟,各种规矩都懂。” 贺嫂子和他们从西域回来后,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立即回乡去,而是选择自卖自身,和白家签了活契,打算在白家干个五年,等攒上一些钱再回乡。 或许五年后她不会选择再回去也不一定。 在西域时想着回来,是因为思念中原的风土人情,而真的回到中原时,就会发现家乡其实没多少自己在意的亲人了,回去反而意味着麻烦,此时似乎停留在哪里都是可以的,只要是在中原,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就好。 她不喜欢西域,那里风沙太大,穿的吃的,甚至连说话都和他们不一样,她在那里是个异人,因为相貌不同,所有人看她都是不一样的。 但到了京城就没有那种感觉了,尤其是周宅里,有关内道的人,也有剑南道的人,她甚至能和钱氏等人说上家乡话,她一下就不是那么想离开了。 刘老夫人把她放在容姨手下,这大半年来她和容姨学了不少菜,至少做出来的菜连刘老夫人都觉得不错了。 至于白善他们,走过西域,吃了她近一年的饭菜点心,他们是觉得很不错的,至少比他们和护卫出品可好太多了。 殷或招手叫来一人,笑着道:“我让人带容姨去厨房。” 上前来的是一个面白温雅的青年,看到周满,他便露出灿烂的笑容,上前行礼,“拜见周大人。” 满宝“咦”了一声,“是许安呀。” 许安笑着颔首。 殷或就道:“他现在是我这宅子里的管家了。” 他不太爱用殷府的下人,可能是以前留下的印象不太好,现在他自己的县子府里用的人大多数是从庄子里另外挑选的。 长寿要贴身伺候他,所以他干脆把府邸交给了许安来管。 这些年许安一直在殷府里给他打理院子的,基本不出门,在殷家,他只听殷或一人的,比长寿还独,所以殷或特意把人带到私宅里来。 满宝就一脸欣慰的看他,“不错,不错,现在就是管家了,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殷或:……还能怎么前途无量? 他瞥眼看她。 许安微微红了脸,羞涩的笑了笑后道:“少爷,花园那边准备好了,您要不要带客人们去花园里坐坐?” 殷或点头,他还是第一次作为主人单独请客,不过他没少去周满家里做客,因此回想了一下他被周满和白善招待的过程,便侧身道:“我带你们去逛园子。” 这座宅子是皇帝赏赐的,比之殷府自然是小很多,三进的院子,没有套院,所以一通到底,但后面也有个小花园。 还有座小亭子,殷或决定就在这里烤肉吃,这儿四面透风,凉爽。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去回顾了一下许安,于是宝宝流了两滴眼泪,这才回来继续写 ☆.第2459章 暖房三 白善他们惬意的在凉亭里喝了两盏茶客人们才上门。 因为是临时决定要请客,所以连帖子都是临时写的,就只请了几个比较亲近的人。 封宗平和易子阳赵六郎在门口遇上,一进门,看到就他们这几个人便知道今天也就他们这几个了。 也是,以殷或的性格,能请他们都够稀奇的了。 只是奇怪,殷家怎么不帮他操持? 封宗平好奇的问:“你这以后就住在这里了?” 殷或点头,“以后有事找我,你们可以先来这里。” 殷或第一次自己承办酒宴,不太有经验,白善他们则是根据自己的记忆来指导。 反正就是有许多好吃的就对了。 所以他们昨天采买了不少好吃的东西回来,有菜有肉,还有干果和鲜果。 此时他们才坐下,新鲜的水果就装了一盘一盘的送上来。 赵六郎他们也没经验,在亭子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就着果盘就吃起来。 不一会儿,许安就带了人将烧烤的炉子和处理好的鹿肉抬了出来,将铁板架上,生火后看了殷或一眼后便退下,让他们自己烤。 殷或他们现在已经很有烤肉的经验了,烤出来的肉极有滋味,并不比家中厨子做的差。 赵六郎见他们手艺娴熟,纷纷感兴趣的坐直了身体,“行啊,一年不见当刮目相看呀,这是去西域学的?” 白善点头,一边夹着肉翻面,一边道:“我们一路过去,吃的最多的就是烤肉了。” 满宝补充:“还有馕。” 封宗平就笑道:“那今天我们三可就袖手而吃,全靠你们了。” 会的人不少,他们几个人烤的还是足够他们三个吃的,于是白善点头。 一边吃着烤鹿肉,一边吃些水果解腻,等大家都差不多吃撑了的时候,厨房来说,“少爷,菜都做好了,您看是摆在哪里?” 难得上门吃酒是吃的烤肉的赵六郎等人正觉得开心,听到这句话就一呆,“还有菜?” 殷或理所应当的道:“筵席自然要有菜的。” 赵六郎:…… 他摸了摸自己不太矜持的肚子,左右看了看后问封宗平,“你还能吃得下?” 封宗平顿了一下后道:“勉勉强强还是可以吃一些的。” 满宝也觉得烤肉太好吃,水果也好吃,已经吃饱了,于是道:“不能撑着,先留着,我们晚上再吃一顿。” 赵六郎瞪眼,吃席还能这么吃? 但这是殷或做主,只要他说可以,那就可以,于是他和许安道:“告诉厨房,还没做的菜先留着,已经做了的你们先自用吧,待晚些再做一桌。” 许安应下,躬身退了下去。 赵六郎就冲殷或竖起大拇指,“你厉害。” 他靠在后背的垫子上,也放松了许多,曲起一条腿问,“你住在这边,你祖母和父亲竟也愿意?” 殷或浅笑道:“我开心就好,祖母和父亲不会过多干涉的。” 赵六郎听了羡慕不已。 殷或扯了扯嘴角,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他祖母只不过是拗不过他罢了。 而且,他六姐有身孕了,这段时间他祖母的精力都在六姐身上。 殷或有些高兴的喝了一口果子酒,也就一口,再多也不能够了,他问满宝,“你们后面还要进皇庄吗?” 满宝点头,“萧院正说只要有人接种就进去,对了,陛下不是想让禁卫接种吗?” 白善提起要给白善他们种牛痘的事,赵六郎听得一怔,问道:“不是说十六岁以下种痘最好吗?” 满宝:“是这样没错,但他们年纪也差不了几岁,以后大家都要出远门,还是种痘比较好。” 封宗平和易子阳立即道:“我们也能种痘?” 满宝点头。 俩人就思考起来,说真的,内心深处,他们是有点儿害怕的,但同样也想对天花免疫。 于是俩人对视一眼后道:“我们也想试一试。” 赵六郎琢磨了一下,便道:“要不你给我儿子种一种?” 满宝:“……他才多大呀,你可别坑儿子了。” 她上下打量他,赵六郎脊背一寒,生怕她来一句“你还差不多”,不过周满却摇了摇头,一句话都没说。 赵六郎心里一点儿也没感觉到轻松,反而觉得更寒了。 满宝和封宗平易子阳道:“我给你们摸摸脉,真想种痘,回头和太医院报备,应该都可以的。” 现今陛下对此事很关注,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主动种痘呢,所以对朝廷官员请假种痘非但不生气,还会主动和各部门的主官叮嘱,不得阻拦想要种痘的官员请假。 自然,准驸马不在种痘适龄范围内也主动请求种痘的,皇帝也大手一挥就同意了。 于是白二郎决定和白善同一批进去种痘。 白善一听,立即提前准备好各种应试的书籍和卷子,他道:“再过两月你就要进士考了,可不能平白耽误半个月的时间。” 白二郎:…… 殷或见了忍不住笑出声来,还主动道:“要不要我在崇文馆里找先生要几张去年的卷子?” 白善点头,“好极。” 已经考过明经,正式入仕了的刘焕咯咯的笑,乐得跟一只老母鸡一样。 白二郎见大家都欺负他,于是转而找了殷或欺负,“我们在皇庄的这段时间你就要一个人在崇文馆上学了,要是太子临时问政……” 殷或道:“我和父亲说了,我近来身体不适,所以打算和崇文馆请半个月的假期休养。” 他微微一笑道:“我打算去护国寺上礼佛散心。” 白二郎:…… 这下轮到满宝他们乐了。 见他愤愤不平,满宝道:“你知足吧,殷或和明达都想种痘呢,奈何他们的身体不适合,不过长豫倒是适合,可惜陛下毛病太多,不愿意让皇子女们来皇庄,他打算在大明宫里收拾出一个宫殿来给皇子女和皇孙们种痘。” 满宝说到这里一叹气,“听说,陛下下令让恭王带着他儿子女儿们进京了,还要赶着一起过中秋呢。” 白善道:“明明是下令让所有的皇子女带孩子回京,并不单恭王一个的。” 这道旨意的公文还是他拟的呢。 满宝道:“不都差不多吗,最先到的一定是恭王。”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60章 未来 最先到达京城的还真是恭王,毕竟洛州距离京城不是很远。 只不过他到的时候周满正关在皇庄里呢,种痘事业依旧在有序的进行,而且太医院开始将技术下沉到太医署,周满和卢太医一人带了五个学生,从培育牛痘,判断牛痘毒性开始学起。 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过两次手就会了。 太医署的学生也开始种痘,等他们都对天花免疫了,再对天花做研究时就要方便许多。 萧院正和刘太医周满商量着,等过一段时间还要召集京城中各药铺医馆,若是没有意外,太医院还会将种痘技术教授给他们。 这是周满的提议。 因为中秋将至,满宝在带刘三娘的时候不免想念自己的另外两个徒弟,尤其郑辜和郑芍送她的中秋礼已经提前送到家里了,于是周满就更想他们了。 于是提议让地方医署的人员回京培训,她道:“陛下既然有意让更多的人接种牛痘,那这项技术肯定要要交给地方医署的。” 萧院正自然也知道,但他不想那么快就教底下的学生,他的计划是万人之后再教习。 满宝却道:“禁卫一接种,距离万人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而且,现在我们人手不足。” 皇庄这边,太医院给了她和卢太医派遣医助,但人手依旧是不够的。 而且,培育牛痘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件事一直是她和卢太医在做,被占去了大量的时间。 她道:“将人召回来也需要时间,而且地方医署不可能不留人,分两批,甚至是更多批次的回来学习,所耗费的时间更长了,一回一去的花销也高,所以我觉得计短不如计长。” 而且既然已经计长,满宝不介意更计长一些,直接道:“天下之大非我等能双足踏遍的,天下人之多,也不是我们几个人能顾得过来的,所以我认为若真想将种痘一事做好,势必需要专门负责此事的人。” 满宝道:“而且,天下新生,国力日渐强盛,人口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孩子,这些孩子长到一定岁数都需要接种痘苗,因此这一行业是不会衰减的。因此我建议在太医署中增设种痘科,专门负责学习、培育痘种、接种牛痘,还有对更安全的牛痘的研究。” 刘太医和诸多太医们目瞪口呆,萧太医也目瞪口呆,然后他目瞪口呆后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正职——太医院院正。 他终于思索起防治天花的前景来,说真的,对于皇帝说的,将来天花绝种的话他是打心里嗤之以鼻的,因为政治稳定很艰难,一朝皇帝一朝臣,他估计,陛下活多久,种痘之事就维持多久,而将来……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继任者要真是太子殿下,那继续此事的可能性倒是极大,可要是换了一个继任者…… 反正,萧院正是不会计划那么远的事的,他最多计划明年的事。 而他对太医院明年在种痘一事上的规划是种痘满一万人,得到一万人的数据。 但周满已经计划到三年开外去了,她甚至悄悄和萧院正道:“刘太医都和我说了,院正您是担心那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摊子铺得太大,将来遭受反噬的是我们太医院。可您要知道,作为大夫,我们最厉害的不是太医这个职责,而是脑子里关于治病救人的东西。” “如今我们借用国力和陛下的内库做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传承的,大不了将技术交给更多的人,将来就算太医署不在,地方医署也都被取消,甚至太医院也不在了,可我们的技术是存在的,那就不算亏。” 于是周满撺掇萧院正招募民间大夫,将种痘法和治疗天花的方子及针灸法传授给他们。 说真的,萧院正和周满谈过后,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他忍不住看着周满,半天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也不知道该和周满说什么,因为实在是出不了口。 同僚多年,俩人来往又多,彼此间算是很了解了。 萧院正知道周满喜欢与人交换医术,她就拿了不少方子和理论医学与他换了两本书,这两年,他的医术也有所进益。 说是交换,可有时候周满并不计较得失,比如她交换给他们的针灸之法,转头就写进了医书了,直接刊印成册,教授给太医署的学生。 有时候,她授课时,若是提到以前和他们请教过的疑难病症,她也会把好容易从他们手里交换来的东西教给学生们。 太医们上前请教,她也从不吝惜。 所以,说是交换,她不过是想从他们那里学到东西,但其实并无据宝之心。 太医院里的每一个太医现在都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们很纠结。 想要不付出代价的从周满这里学到东西,也简单,不要让她知道你手里有好东西就行。 因为她不知道,你请教她,她多半会教你;她若是知道,她就一定要你把东西拿出来交换,不然她绝对不教,也不乐意教别人…… 可周满交际太广了,又话唠,太医院里谁家有什么好书,祖上出过什么厉害的大夫,她全都一清二楚。 而且,要将这些藏匿起来,那你岂不是没有长处了? 他们吝惜自家的医学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不至于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可若是都不叫人知道自己手中有这样的本事,那何来饱腹之说? 他知道,以她如此的心境,再加上如此的天赋和聪慧,将来整个太医院里的人都及不上她。 却原来还是低估了她,他以为她是大江大河,结果人家是汪洋大海一样的心胸,这就要把辛苦两年的成果拱手教给所有人。 萧院正只是略一想都心痛不已,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说话,最后道:“此事得问过卢太医。” 关于痘种和种痘的研究,周满是首功,那卢太医就是第二功臣,尤其治疗天花最重要的那张方子还是卢太医给的,所以一定要问过卢太医的。 卢太医自然是不愿意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461章 同意 卢太医多辛苦呀,那张方子现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可好歹换来了一点儿东西。 他去年升官,一半是自己到一线的功劳,一半则是药方的功劳。先祖留下的东西好歹没有白费。 可这次培育痘种的过程和关于种痘的各种问题,皆是他和周满一点一点的摸索出来的。 从一月底到现在,他整整在皇庄里呆了半年,这半年来,休沐日只修了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时间基本都耗在皇庄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除了睡觉和吃饭,他基本都在研究这个,不然就是去药堂里琢磨药方,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因为是皇帝注资,太医院统筹,又是周满打头,所以他不拒绝教授太医院里的同僚,也没有吝惜授以太医署的学生,可连民间的大夫都教,这就有些过分了。 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就是他这个前人栽树,他的后人能够得到技术,在他种的树下乘凉呢。好比他学了先祖留下的技艺进入太医院,又拿出方子来在太医院里更进一步。 满宝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在他拒绝了萧院正后就和他坐在小凳子上一起看着天边的夕阳。 卢太医知道这个提议是周满提的,应该说,整个太医院会提出这样建议的也就周满一个了。 换做其他人,他能直接啐到人脸上,骂对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觊觎人家的祖传。 不过因为是周满,他忍下来了,天知道她那颗心是怎么长的,可能天然就没心,所以根本不是觊觎,而是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看到她坐过来,卢太医就把小凳子一提,坐到了另一边,不屑与周满同席,不,是同排。 增添了手下,并且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医助们都小心翼翼的挤在窗口那里看。 今天卢太医和萧院正的争执有医助听到了,然后就传得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此时萧院正和其他太医都离开了,整个皇庄里又只剩下卢太医和周太医两位主事的太医了。 满宝见卢太医闹脾气,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将凳子挪过去,照她原来的脾气,那一定是他挪到哪里,她就挪到哪里,不气死对方,也要把人给气晕。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卢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她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