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解。 明达显然很能理解郑氏对美的定义,也觉得这个地方极好,最主要的是,它所在的位置也极妙,它是在后花园的一个角落里,前面不远就是湖,对岸是梅林,梅林往外走一段才是她们之前熟悉的敞轩。 来周家的客人基本上都在那一片活动。 她们在这里,因为隔着一片湖和梅林,基本很难被发现。 从这里出去只有一条小路,满宝已经在小路的前面设了告示牌,禁止外人出入。 除此外,就只能从湖面上坐船过来了。 不过满宝把船都给拖走了,所以明达她们在这里绝对安全。 守在窗户外的侍卫听着周满得意的炫耀,半晌无语,这到底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明达和长豫都很高兴,她们觉得,只要能出宫,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花草树木都是令人感到高兴的事。 所以明达很爽快的推了推满宝:“你快去待客吧,今儿可有不少人是为你来的。” 满宝迟疑了一下后道:“那你们等着,我们让我侄女来陪你。” 长豫眼睛一亮,“让你二侄女来。” 满宝好笑,但还是点了点头,“行,我让立君和立如都来。” 周立君并不怎么忙,因为她婶子多,前期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今天主要就是盯着后厨不要出事,老周家有这么多媳妇,基本上一人盯一样差事就行。 一个人只要负责好了手头上的事,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 至于前院,自然就是满宝他们招呼了。 白大郎和周大郎也在前面帮忙,满宝就把周立重几个侄子也给带到了前面,还叫上周五郎,“五哥,你也帮着去招呼客人呗。” 于是不管涌进来多少客人,一人带一家,瞬间给送到后面该他们的位置上,送完了招呼几声再上来,于是络绎不绝,每一个客人都有被主人亲自招呼到。 简直让他们感受到了最大的尊敬。 魏大人也带着夫人和小儿子过来,满宝拉了白二郎亲自去招待,为什么是白二郎呢? 因为,“你们是连襟,一会儿可以多说说话,对了,你还可以悄悄的带他去花房那里逛一圈,悄悄的,要避开魏大人呀。” 要是魏大人知道公主们出宫是跑这里来,一定会去骂皇帝的。 白二郎连连点头,于是白二郎拉着魏玉走了,满宝就请魏夫人去后院,白善则是忍着笑的请魏知入席。 魏知看了看白善,笑道:“我听人说,你今日去吏部选了外放的官职?” 白善的笑脸就淡了一些,有些苦涩的道:“这才两个时辰不到就已经传到大人的耳中了?” 魏知就笑道:“又不是什么机密事,皇城里这种消息传得最快了。” 魏知看了看他的神色,笑着劝告道:“少年人,天空虽广阔,但也要翅膀上的羽绒够多,展开来够大才能飞得高远,不然很容易掉下来的。你呀,还得再打磨打磨,哈哈哈……” 白善苦笑一声,虚心的应了一声“是”。 ☆.第2425章 云集 魏知满意不已,摸了摸胡子道:“让你进翰林院虽是老夫的提议,却是陛下亲点的,与你一起过吏部考试的众多进士中,只三人有此殊荣,而你是最年轻的一个。” 白善不仅是最年轻的一个,还是前年的进士,比这次入选的另外俩人还要前一科,算起来,他还是他们的前辈呢。 魏知想到这点便有些想笑。 白善请了魏知坐下,转身就要去招呼来庆贺的赵国公……和赵六郎。 这一次三家同时同地办同一场宴会,来的人也挺多,他们在请帖上也写明了,不好让大家太过抛费,所以大家来赴宴只送一份礼就好。 至于他们三家最后怎么分,那就是他们三家自己的事了。 但是赵国公依旧送来了三份礼,每份礼上都写了名字,而周满的礼单最长,是白善和白二郎总和的两倍还多。 虽然门房不会唱礼物,但人一来,那捧着礼物盒子的下人呼啦啦的进来,再加上送出去的三份礼单,周立重手中塞的那份礼单一展开来就老长,大家想不注意都难。 就有看见的官员忍不住嘀咕,“赵国公什么时候和周满这么要好了?” “啧,因为上次的事赔罪吧?” 对方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来他说的什么事,道:“那都过去多久了,赵国公不是都当了兵部尚书?” “那可不一定,之前是因为周满人在皇庄中,周家没有能做她主的人,但现在人出来了,总要赔过罪,赵家那样为难周满,得罪的可不止是周满,还有太医院呢。” 对方便嗤笑一声,“太医院也不过是一群医匠,总要听上官命令的。” 说话的官员就悄悄离他远了一点儿,笑道:“我们进去吧,我看连老唐大人都来了,我们午歇时来吃喜酒,倒不用怕被弹劾了。” 今天来的客人特别多。 其实周满他们本不打算请这么多人的,除了相处得还不错的外,他们就没想请朝中太多人。 可耐不住这两天问的人多呀。 人家都主动问起了,三人自然只能笑着说到时候请他们喝酒,对方顺势说静等佳音,那他们自然只能把帖子送去了,不然也太得罪人了。 于是帖子越送越多,越送越多,就造成了今天的热闹。 门前可供四辆马车并起行走的大道,现在愣是给堵了,从大道两边来的马车直接将这一片都给堵了。 白家的管事出来疏通,很快将马车安排进去或出去,这才没让客人久等。 但来的人依旧出乎意料的多,远远的看着,比刘焕的宴席还要人多。 不怪大家这么捧着,实在是因为白善周满和白诚怎么看怎么前程远大。 若是能与他们微末之时拉近些关系,将来才更好相处不是? 当今皇帝是一个很大方的人,对功臣从来不吝惜爵位,打仗立了大功,封! 在政事上大有作为,封! 与国与民有大利,在民间有好名声的,封! 用皇帝的话来说,国库要是没钱,大不了他不封高爵,直接圈出一块地来给奖励人就是。 朝廷名下荒着的土地还是有不少的。 前朝战乱死的人太多了。 但皇帝都这么大方了,这几年能封爵的也没几个。 当然,白善他们几个绝对不是最高的,侯爵伯爵这几年还是有的。 但他们这几个绝对是前程最远大的。 周满就不必说了,看她这几年的升迁路径就知道了,崇文馆那边是一声不吭,有人曾经私下和那边打探过,目前没人能找出她编撰的书籍毛病。 人家是术业有专攻,就连他们编撰的国子监用书,人家偶尔都能说上两句,且还亮色不少,反正孔祭酒就多次用了她自己琢磨的解析。 医匠不可怕,可若她不是医匠呢? 要知道,她在崇文馆的官阶比在太医院里的还要高,所以她虽是太医,但更是文官。 崇文馆编撰,多清贵的位置啊,她要不是女子,且只修撰医书,以她现在修撰的书籍数量,大有可能更进一步,直接兼职到国子监去,说不定将来还是三相的选择之一呢。 所以这一位的前程不可猜测,因为她的前路没有例子,谁知道她能走到哪儿? 她刚当官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她能坐稳五品官这一辈子就值了,结果人家都四品了。 多少人一辈子就卡在了五品进四品这道关卡上了。 周满的前程不可测,但白善的可以呀。 这一位可真正是少年英才,要不是有杨和书珠玉在前,他不定怎么惊艳朝中的大人们呢。 可即便有一个杨和书在前面,白善也很让人惊艳。 而且,他有比杨和书更好的优势。 他出身世家,却是微末世家,不像杨和书,他们家势大,在宫里还有个贵妃,还有个皇子,所以一开始大人们用他时其实是有些犯疑的。 是杨和书明着说了自己的理想,又主动选了罗江县那样偏僻贫穷的下县历练,而陛下实在惜才,舍不得不用这样的人。 于是杨和书才一再被提拔。 可白善没有这些顾虑,而且他名声比杨和书更好,他还未曾出仕就在士林中有了不畏强权,忠孝两全的好名声。 就因为益州王,剑南道出身的那些官员和学生就认他,而他又是关内道陇州人…… 这就很微妙了。 加上他自身的才华,这一位将来有可能走得比杨和书还要顺畅。 可惜他们不在同年纪,也不在同阶,不然他们可以看一场王不见王了。 白诚的将来看得就更清楚了,就凭皇帝对明达公主的喜爱,他将来就算没有实职,过的也绝对不差。 最妙的是,太子对明达这个妹妹也很疼爱,也就是说,不出意外,他两朝都可能是简在帝心的人物。 所以这样的三个人的封爵筵席,他们怎能不参加? 那肯定要参加的,不然将来人家再进一步,他们可能真的没机会参加了。 于是,每一个进来的人都对白善白诚和满宝很热情,他们三个只能回以热情,就算有小伙伴分担这份热情,他们的脸还是笑僵了。 僵到他们转身面对殷或和刘焕时还是一副笑僵了的模样。 殷或:“……你们不想笑就别笑了。” 他看着怪渗人的。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今晚回家时出了点儿小意外,所以很晚才回到家,抱歉了 ☆.第2426章 心里话 但三人的笑脸并没有立即收起来,而是僵笑道:“脸有点儿抽筋了。” 这是笑了多久啊? 所有的客人都进去了,满宝就和他们去待客,一桌敬一杯酒是必须的,还有可能被别人灌,于是满宝悄声和端着盘子的周立重道:“掺点白开水,嗯,半壶酒半壶白开水,最好加点儿蜂蜜或者烧开的红糖水进去。” 周立重:“……小姑,掺水就掺水了,怎么还要加蜂蜜和红糖水?” “你傻呀,半壶水加下去,那酒的颜色淡成什么样了?加点儿蜂蜜或红糖水看着真一点儿,而且总有点儿甜,不至于太难喝。” 白善就小声指点道:“别去大厨房,去找周大嫂,你看我们三个人,多准备两壶,不然不够用。” 周立重:“小姑父,不然我们兄弟几个替你们喝吧。” 立学和立固现在都能喝酒了。 满宝摇头拒绝,“算了吧,你们年纪这么小就喝酒,小心以后对肝不好,我们自己来,嗯,多加点儿红糖,一壶酒分作三壶,其他的都加水和糖水。 周立重:……得,就一会儿的功夫,半壶酒就变成三分之一壶酒了。 周立重看了看这么多客人,转身端着盘子下去了,满宝他们三个就先找了稳重老持的魏大人等人说话。 果然,魏大人他们并不劝酒,而是让他们多吃菜,吃了一筷子菜就开始勉励他们。 反正就是皇恩浩荡,你们都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以回报陛下才行啊。 魏知寒门出身,对此感触尤深,难得不避讳的拉着满宝的手道:“你我这样的身份,能有今日之成就,固然是腹有才情,但也少不了伯乐识马,不然,任凭我们有再多的才华也无用武之地啊。” 一旁的老大人们惊讶的看向魏知,就见他脸色薄红,这才发现他不知何时喝了好几杯酒,只是醉了? 醉倒不至于醉,只是感触良多,他和周满的家世有差不多,嗯,其实还是有差别的。 魏知是寒族,而周满是连寒族都比不上的庶族。在她之前,周家就没一个读书识字的。 看着此时周家高朋满座,几次来过周家吃酒,切身体会到几次变化的魏知一下触及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事。 他拉着满宝的手,眼睛红红的道:“身受君恩,所以常常担忧自己配不上这份恩德,因此才要时刻警醒自己,做到为臣子,为千里马该做的事,周大人,你将来也要如此啊。” “陛下立志要做明君,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完成陛下宏愿,助他成为千古明君,为此,便是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满宝张大了嘴巴。 白善和白二郎也听得一愣一愣的,所以您时常劝诫陛下,把皇帝气得跳脚是为了报君恩? 嗯,这么一想还真是,都是在阻止皇帝犯错,为了让他成为明君呀。 一时,不仅满宝三人,就连同桌坐着的老大人们都一脸惊讶的看着魏大人。 满宝眼见着魏大人眼红得都快要哭了,立即伸手扶住他道:“魏大人,您喝醉了,您不如先到客房小睡一下?您午后还要上衙呢。” 满宝看向白善和白二郎。 俩人回神,立即上前扶住人,将魏大人扶去休息。 老唐大人就扭头看向赵国公,“你没事灌魏大人酒做什么?” 赵国公:……谁都没留意,他怎么就看到了? 赵国公轻咳一声,目光有些飘忽的看向远方。 远方,皇帝正在西内苑里策马狂奔。 殷礼骑着马带着侍卫们跟在后面跑,他提醒前面的皇帝,“陛下,左前方有兔子。” 皇帝看到了,于是搭弓射箭,箭头擦着兔子的脖子插在了地上,兔子惊得蹦起来,屁股一扭就飞快的跳走了。 皇帝很高兴,哈哈大笑道:“朕的箭术没有退步嘛。” 殷礼一脸敬佩的点头。 皇帝惋惜,“可惜在孝中,不然今日可以放手一猎。” 不过今天可以来跑马皇帝也很高兴了,趁着魏知不在宫中,其他御史大臣们也都不在,皇帝特别兴奋的在西内苑跑起来,看到的猎物,全都擦着脖子插在地上,偶尔失算,不小心把大小动物伤到了,他还赶紧让人去抓了来上药。 皇帝决定晚上回去就给菩萨和太后上香请罪。 皇帝在西内苑里跑了一个时辰,筋骨这才松泛开,他高兴的和殷礼说悄悄话,“也不知道赵国公有没有把人灌醉。” 殷礼:“……应该不容易。” 醉了也是能醒的,以魏大人的自制力,恐怕不会迟到,所以…… “陛下,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 皇帝就惋惜的将弓交给身后的侍卫,点了点头后叮嘱道:“告诉你手下的人,今日的事不许外传。” “是。” 皇帝高高兴兴的回宫,一回到太极殿就一本正经起来。 而在周满家里的魏大人也早醒了,不仅醒了,他酒也消得差不多了,周满的醒酒汤不错,除了难喝点儿,效果还是不错的。 魏知就很清醒,问他的长随,“前面散了?” 长随弯腰应是,“除了一些不用当差的大人,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老唐大人和一众御史台的御史都在这里,连魏知都在,谁敢旷工? 所以除了已经请到假的和不用当差的部分官员外,就只剩下白家和周家的一些亲朋还在了,其他人全都回去了。 他们也要回去醒醒酒方便回衙门干活儿呀。 魏知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也没有就此走,而是穿戴整齐后就去宴客的地方晃了一圈,确定真的没有漏网之鱼后方在白善三人的欢送下移步到前面。 老唐大人正带着一众御史在前面坐着呢。 魏知惊讶,问道:“老唐大人怎么还在这里,不去衙门吗?” 看到他,老唐大人有些惋惜的起身道:“我早就开始工作了,行吧,也是时候回衙门了。” 他转头和手下们道:“行了,你们各个衙门口去晃晃,看看谁没有按时回去当差的,还有,醉酒的也一并记下。” 御史们齐声应下,然后四散走了,好似刚才在饭桌上与人推杯让酒的不是他们一样。 御史,果然是翻脸无情。 魏知面无表情的回头和白善三人道:“不用远送,我这就走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27章 宗亲 魏知按时回去上衙,到下午时还拿了些公文去找皇帝处理。 皇帝没表现出什么异常,所以魏知并不知道皇帝因为久不运动,突然跑了一个时辰的马,腰背正有点儿泛酸。 满宝他们将客人都送走,立即跑去后面找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 长豫公主脸有些红,满宝就笑嘻嘻的撞一下她的肩膀,打趣问:“是因为小魏大人?” 长豫红着脸,却不甘示弱的扫了一旁的白善一眼道:“你少打趣我。” 谁还没个未婚夫呀,想要互相伤害吗? 满宝就收住话口,和俩人道:“走,我们玩去。” 一行人就悄悄的从东侧门那里溜了出去。 等坐到马车上,明达才想起来问,“你家的客人怎么办?” “差不多都走了,”满宝道:“我们特意选的今天设宴,大人们要回去上衙,一些夫人太太也要回家照顾孩子,现在还留在我们家的,不是跟我家关系特别好,亲近的,就是一些没什么事做的老夫人了。” 这些人,不说有刘祖母和她娘在,光她几个嫂子就足够了,用不着他们凑到跟前去招待,就是理由,家里也能给他们找出来好多。 满宝说的没错,现在周宅里也就还剩下唐夫人、傅二小姐几个了,不过她们此时也要告辞了,正站在前院要上马车呢。 因为周满的关系,唐夫人和傅二小姐关系还不错,这两年虽然走得不是特别近,但偶尔也会相约出去吃吃饭,逛逛街,算得上说得来的一拨人。 唐夫人此时就想邀请傅二小姐上门,和她那堂妹交朋友。 她很喜欢傅二小姐的聪慧和性格,听说她以前过得也不是很好,生产的时候婆家都敢明着弃她保小,还不给看大夫,但听说,她现在当家,她婆婆就是要买半匹布都要和她伸手拿钱,而她公爹的俸禄,都不过她公爹和婆母的手,直接是交到她手上的。 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公爹还对她交口称赞,认为他们家娶了一个好儿媳妇,还帮着压制她婆婆和丈夫。 她曾在路上见到过他们夫妻,岳大郎看着风度翩翩,似乎很疼媳妇,但要买一方砚台还要和傅二小意温柔。 知道前情的唐夫人并不可怜岳大郎,反而还要暗暗啐一口,暗骂一声:男人果然大多数都是狗男人。 他们家老唐是个意外。 唐县令不知道自己正被妻子在心里夸了一下,才回到县衙就连着打了两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自得其乐,“这是有人思念我呢。” 唐夫人希望她堂妹能够跟傅二学一学这些手段,当然,不是用在马家身上,因为马家用不着了。 但这种霸气和能力是可以学习的。 傅二亏就亏在家世上,傅家但凡门第比岳家高一些,他们家也不至于将傅二还留在岳家,早和离走人了。 在大晋,女儿家还是很尊贵的。 马车才走出一段,唐夫人就觉得才拐角过去的几辆车子很眼熟,“那好像是周满他们常坐的马车,边上的护卫是白家的护卫吧?” 唐夫人皱眉,不解的道:“不是说他们三个敬酒喝醉了,已经趴着起不来了吗?” 唐夫人的丫头也仔细的看了看,不太确定的道:“可能去送什么人吧,不是说白家来了好多族亲吗?” 唐夫人就讥笑道:“他们?恐怕不留到晚上是不会走的,留晚了,可能还不想走呢。” 不错,白氏族亲的确没走,还在和刘老夫人及钱氏说话呢。 白氏对这门亲事满意得很,甚至心底其实隐隐觉得白善能有今日,一半借的还是周满的势。 白氏宗族中一直悄悄的议论,认为白善要不是有周满这个名满京城的小神医带着,那也不能进宫去,更不要说告御状了; 敲登闻鼓就先去了大半条命,哪有他直接面见陛下告御状来得妥帖和轰动? 他经此积累了名声。 又因为周满要给太子和太子妃看病,所以跟着进了崇文馆,一下就成了太子伴读; 就是这一次封爵,还是因为跟着周满西行寻找药方,这才碰上西征,运气好的做了内应攻下龟兹城,不然…… 所以周满就是个有福之人啊,谁挨着谁受益。 羡慕的有,但嫉妒的更多。 于是白氏来的宗亲老太太和太太们对钱氏和周家的几个嫂子都特别热情,恨不得也住到周宅里来。 可惜不行,不说周家,连刘老太太似乎都没听懂她们暗示京城居大不易的话,只是跟着叹息道:“是啊,京城的物价太高了,房子也贵,真是什么什么都贵。” 钱氏更是道:“我们家要不是有满宝的俸禄,她兄弟几个又还能干活儿挣点家用,我们也不敢在京城住下了,太抛费了。” 刘老夫人更是叹息,“可不是,我们家也就靠着还留下的那几亩地,再收些铺租才能支撑善宝读书,不然我们婆媳两个寡妇失业的,也不知要怎么才好了。” 钱氏就附和道:“亲家也困难。” 刘老夫人就笑,“多亏了满宝厚善,特意留了我们住在这儿,倒省了一笔租金,不然更难了。” 白氏宗亲就笑得有些勉强,他们并不知道刘老夫人在京城有两套房子,却知道当年白善他们进城后是租住在常青巷的,如今常青巷那房子还是白大郎家花钱买了下来的呢。 不过听说那边也不大,就够他们夫妻两个住,白二郎作为小叔子都不好回去跟着挤,所以一直跟着他的先生住在周满这里。 没错,白善和白二郎住在这里自然要有正当理由的,当然不能够因为白善是满宝的未婚夫这样的理由,传出去也太软饭了。 所以一直以来,周白两家在外的说辞都是,他们是跟着庄先生住在这里的。 先生跟着学生住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另外的学生又跟着先生住在一起,也同样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别人家里,这样的事儿也不少,所以没人觉得不对。 不过,这一次白氏的宗亲就忍不住悄悄的和刘老夫人说了,“我们家善宝毕竟也是个子爵了,虽说是跟着庄先生的,但这也是他未婚妻家,总不好一直住在这里,不如另外买了房子尽快搬出去,不然以后他在岳家跟前怕是要撑不起腰来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28章 伸手要 刘老夫人一振,脸上一片赞同之色,拉着劝说她的人低声道:“好弟妹,这事儿我怎能不知?可你们来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应该知道,这京城的房子哪是那么好买的?” 她道:“内城这边,随便一个小院子就得上千贯钱,自善宝他爹去后,我和善宝他娘也就勉强维持生计,供善宝读书,哪有那么多的钱买房子?” “买到外城去,我们家也丢不起那个人,”刘老夫人道:“而且外城那儿住的人家和内城这里没法比,总不能以后两个孩子成亲,还让他们从崇远坊里搬到外城去住吧?” “别说我这亲家不乐意,就是我,也不能拿善宝的前程玩笑呀。” 提议的人就强笑一声,她可不相信刘老夫人连一千贯钱都拿不出来,他们家资产颇丰,便是当年上交给了族中一部分,她带走的也不少。 她还有不少地和庄子在陇州呢,那一片也有他们白氏的田产,听说每年的收成都不少。 前些年陇州很热闹的新麦种,听说就是他们家从南边运来的,肯定赚了不少。 但刘老夫人说没钱,她也不能提这个,只能赔笑。 刘老夫人却不放过她,拉着她继续道:“弟妹不知道,这当官和不当官的花销是不一样的。我和他母亲只要够吃喝就行,可孩子那里却不能委屈了。” 她掰着手指头道:“人家要上好的宣笔,我们善宝用不上这么好的,但也得用个湖笔或善琏笔吧?人家要用洮河砚,我们家里总要准备一方澄泥砚,更不要说日常用的纸张墨条这些,次了,让他怎能在外面抬得起头来?” 一旁的郑氏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东西他们家倒是也有,可儿子日常用的明明是很普通的,倒是母亲说的那些笔啊砚台纸张的,基本上只有在家里要画画或写裱起来的字时才会用上。 刘老夫人继续,“还有孩子的穿戴配饰,到底是世家公子,就算他没有父亲,比人家少一些,可也不能少太多东西,衣裳时不时的要换,配饰也不能少,迎来送往也不能比同窗们寒碜,维持这份体面的抛费……” 刘老夫人都没说多少,直接拿着帕子抹眼泪。 她道:“我如何不知道住在周家不太好,远的不说,等过段时间两个孩子结亲了,我和他母亲怎么面对这个孙媳妇?” “你们是自家人,我才说的,要是别人,我是不会说这么些,唉,还不就是因为我们寡妇失业的,祖上留下来的许多东西都没了,所以才让孩子受这个委屈。” 被她拉住手的弟媳妇脸色微变,再不敢提起这个话题。 等回到他们家,她还是没忍住叫来儿子,将她那番话如实说了,问道:“你说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白珉皱眉,“她这是想通过母亲和族里递话?” 老太太一副忧虑的道:“我也有此感觉,要说她缺钱是不可能的。族里谁不知道她是个能干人。当年祖产的事情闹得那么大,还是我们族里请了她娘家侄子过来,结果来前来后人都好好的,才住了不到两天对方就变了话音,收了族里的东西,反倒去帮了她。” 要不然当年刘老夫人也不能说走就走。 “这些年两边联系虽然少,但她家那些田产和庄子也都离得不远,族里的有心人都知道经营得不差,”她道:“要说白善花费高我信,可谁家没有一两个正在读书的子弟?也没人家就困难成了那样,她说这话,恐怕就是打着族里那些祖产的主意呢。” 白珉不悦的抿了抿嘴,问道:“她怎么突然提起这事儿来了?” 老太太就有些尴尬,总不能说是她看不惯人,主动提起在京城买房子置产的事吧? 一看老太太这反应,白珉也隐隐明白了些什么,问道:“当时在的人多吗?” 老太太就无奈道:“我们私底下说的悄悄话,除了我,也就你媳妇和弟媳妇在了。” 白珉:…… 老太太等着他拿主意。 白珉想了许久,最后还是道:“算了,我和老五商量一下吧。也和大哥说一声,至于怎么决定,听大哥的。” 此大哥自然是现在白氏的族长白玮了,前两年,他父亲白敬年纪大了,犯了两次病,不仅致仕归家,还将族长之位给了白玮。 而白玮和大多数世家族长一样,并没有出仕,而是专心在家打理家族,如今对家学抓得很严格。 而老五是这两年也周家白善一家走得比较近的白珩,周四郎现在还跟人称叔道侄呢。 白珩听说他们得了这么厉害的话,差点儿把血吐出来,“三哥,老太太没事和他们家说这些做什么?” 他道:“这两年我都特意避开了此事,谁不知道四房的伯母厉害,当年这么多族老拿她都没办法,你们怎么还特意去递话?” 白珉道:“老太太们互相攀比挖苦,我有什么办法?” “何况,这事一直躲着也不是办法,”白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也端了一杯茶喝,沉吟道:“要我说,四房既然这么强硬,不如把东西给他们。” “给他们?”白珩苦笑,指着自己问:“是我给,还是你给?” 他道:“就算我们两家愿意给,其他家呢?都拿在手上十多年了,吃下去的东西都化成什么了,让他们吐出来可能吗?” “这事由得了我们吗?”白珉道:“说句不客气的话,当年四房也不愿意拿出来,可最后不也拿出来了?同理,对我们也是一样的。不过看谁势大谁势弱而已。” 白珩忍不住嘀咕,“他们家也没多势大吧?” 白珉就看了他一眼道:“就是要在他们没势大的时候还回去,修复一下关系,要是他们家真的势大到我们不得不还了,那还不如不还,直接找个理由将他们这一房分出去算了。” 白珩闻言脸色一白,“分支?三哥,他们家和我们嫡支可没有很远,这要是传出去,我们白氏还怎么做人?” “所以就要趁着现在白善还小,将那些东西都拿出来,甚至还要添置一些,找个理由给四房。我看四房伯母给的理由就不错,白善也长大了,该置业成亲了,我们族里给他一份东西也是应该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29章 说亲 白珩觉得这事是不可能的,还是那句话,“谁家愿意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 白珉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不是说了吗,这事本就不看人愿不愿意,看的是势大势弱,不错,四房现在是还没有权势叫族里将那些东西交出来,但家族有。” “要是族里发话,五弟你是给还是不给?” 白珩沉默。 白珉就起身,弹了弹袍子上不存在的灰尘道:“我会和大哥大伯写信的,此事不小,既然四房提出来了,我们就要抓住了机会修复关系,装聋作哑,以后连面上情都难维持了。” 他道:“白善现在还没及冠就已经是子爵,最要紧的是,他是进士了,不日就要选官出仕,肉眼可见的,整个白氏,哪家子弟比得上他?你还真想与他成仇不成?” 白珉转身离开了。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家里在京城买的别院,也是在内城,到底是世家,又是嫡支,这一点儿资本还是拿得出来的。 两家当时买房子时就买在了一处,而本家在京城也有房子,只是那是属于嫡支大房的。 他们来京读书的子弟住一段时间还好,拖家带口的却不好住在那里面。 但这一次来凑热闹的白氏宗亲不少,并不是谁都能在京城买得起房子,买得到房子的,所以要么蹭着白珉白珩两兄弟住,要么就在附近租房子住。 还是有点儿挤的,一个小院子可能两家挤在一起。 所以在去周宅看到刘老夫人带着郑氏占了一个那么大的院子不说,整个周宅的东面套三进的院落都是她们婆媳两个做主。 而他们花费这么多钱,在京城最多能买个小两进的院子,别说套院,那院子都有些打折扣,三辆马车都装不下。 周宅这边,送走了所有的客人,刘老夫人脸上的笑容就落了下来,她疲倦的呼出一口气,扶着郑氏的手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在脑海中复盘今天见的人,说的话。 等都回想完才扭头问郑氏,“善宝他们出去多久了?” 郑氏知道婆婆的习惯,知道这是想完事情了,立即道:“有快一个时辰了,说是要去护国寺游湖。” 刘老夫人就笑道:“由他们玩去吧,等入职就没那么多自在的日子了。” 郑氏也点头,深以为然。 刘老夫人继续道:“等他入职,我们就和亲家提一下两家的亲事。” 郑氏不由问,“母亲,那成亲……要在这里吗?” 刘老夫人就笑道:“成亲当然不能在这里,我想再在常青巷那边买个院子,已经叫人去看了,两进的院子,带了个小花园,和大郎他们住的差不多,但朝向好,里面也宽敞,比二柳巷那套要好很多。” “等他们成亲,我们可以两边住一住,”她道:“论住处,自然还是周宅这边最好,善宝他们出入也方便,就是去当差都要快一些。你也不必要介意外头的说法。” 郑氏道:“我知道,要是介意那些人的口舌,我和母亲早不必活了。” 刘老夫人就笑,拍了拍她的手背道:“就是这个道理,实惠最重要,以后他们两个还有个孩子随夏姓呢,要是在意这些说辞,不仅我们,连那未出生的孩子都没法活了。” 刘老夫人这一辈子,有大半辈子是活在各种流言蜚语中,早有一套自己的认知,而郑氏一直是她带着的,虽然脾气软,但某些认知却是和婆婆一样的。 一听说他们婚后也还是住在周宅这边,郑氏就高兴起来,决定回头再把花房改一改,之前想种的几种花都可以种起来了。 此时,钱氏也在和老周头说满宝的亲事,“才白家那边透出了话风,等白善当了官,那边就要过来提亲事了。” 老周头立即坐直了身体,连忙问道:“那亲家有没有说在哪儿成亲?” “听意思,他们要在常青巷那边买个宅子。” 老周头就忍不住嘟囔,“怎么又买房子?他们家在京城不是已有了两套院子了吗?” 他嘀咕道:“那边的院子能有我们家大吗?住哪儿不是住,何必费钱去买呢?” 钱氏就横了他一眼道:“满宝总要出门子,白善又不是入赘,出嫁自然是要从这里发嫁再去白家的。你急什么,等过了头月,他们自然会搬回来住的。” 老周头精神一振,“刘老夫人说的?” “她虽未曾明说,但我看出了那意思。”她浅笑道:“所以我说这门亲事结的好,知根知底,老夫人大气,不会像那些人家的妇人一样一味的压着儿媳妇孙媳妇不给出头。” 老周头小声嘀咕,“我也没说不同意这门亲事呀……那他们家要选什么日子?这都四月了,怎么也得八九月后才好成亲吧,要不入冬后?冬天好吃锅子,酒席也好办。” 钱氏不客气的道:“我倒觉得八九月不错,先看他们家报上来的日子再说。对了,我正要与你说呢,今日立如的亲事也有人提了。” “谁家?” “你也认识,常到家里来玩的刘家小公子。” 老周头张大了嘴巴,半晌才回神,问道:“他们家不是很厉害吗?那刘大人还是尚书呢,我听满宝说,就是他管着所有官员的俸禄,天下的钱粮都是他管着的呢。” 钱氏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有点儿忧虑,“所以我没有一口答应,这锅太大了,我们家这个盖子太小,怕是盖不住。” 她道:“等满宝回来问问她,立如那边也得问一声,她以后可是要跟她姑一样,也要当官的,我这两年看着,京城的这些大户人家似乎都不太乐意自家的媳妇出去当官。” 老周头撇撇嘴,“那是吃得太好了,有媳妇能当官还不好,既体面还能养家,你看大头媳妇,他们小两口日子过得多好,家里也要多尊重她几分的。” 不错,刘三娘在老周家,是除了满宝外最受尊重的人,因为她当官! 这份体面是老周头特意给的,钱氏也没反对,所以现在连周立学都立志以后也娶个当官的媳妇。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30章 教我们呗 满宝他们并不知道家里正在操心各人亲事的事儿,此时正泛舟湖上,几人坐在船篷之中,一边泡茶,一边将才从岸上买来的吃食摆在桌上。 船飘到湖中,船工就不怎么划船了,由着它慢慢的朝湖中心飘去。 几人惬意的坐在船中,吹着微风,心里高兴的不行。 明达靠坐着看着岸上往来的行人,羡慕道:“真羡慕你们,可以每日都过来。” 满宝:“哪有,我们很忙的。” 明达就笑,“再忙,下衙之后乘车过来走一走逛一逛还是不错的。” 满宝道:“大明宫那边不也有湖吗?那里的湖比这儿还大呢。” “那怎么比,”长豫边捻了东西吃边道:“那里又没有人卖东西,也没有这么多人。” 明达点头。 满宝一想也是,在街上逛街和在宫里逛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满宝安慰道:“没事儿,明年你们也可以的。” 明达和长豫一听,脸有些泛红。 两位公主很是感受了一番湖中泛舟吃吃喝喝的日常,直到时间不早了才肯挪步上护国寺。 昨天就收到周满的帖子一直在等他们的戒嗔:…… 要不是同行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又同生共死过,戒嗔一定怀疑他们是在作弄他。 戒嗔从蒲团上起身,冲东张西望正四处找人的几人过去,行礼后道:“周大人,白公子,师父在禅室等着了,请吧。” 他的目光划过明达和长豫,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念头闪过,戒嗔走了两步才想起来,这似乎是两位公主。 戒嗔:…… 不过他也没变了神色,只做不知,引着他们去见智忍大师。 长豫没想到他们还真能见到智忍大师,她记得他可不好见,以前除了父皇和皇祖母,也就母后偶尔能见。 就是太子哥哥来,也得看智忍大师想不想见,愿不愿意见。 长豫悄悄的问满宝,“你们和智忍大师关系这么好呀。” 满宝小声道:“我们和戒嗔的关系比较好。” 戒嗔:……胡说,他和他们关系什么时候好了?明明师父和他们说话更多。 在满宝几人的心里,他们和戒嗔关系还真是比较好的,不说他们救过戒嗔,戒嗔也冒险出手救过他们不是? 所以他们是过命的交情。 秉持着这个认知,白善就问戒嗔,“戒嗔大师,你上次说你学的功夫是在护国寺里学的,那我们挂名做俗家弟子能不能学到?” 戒嗔大师:“……这个得问主持。” 白二郎不客气的道:“上次在西域你就这么说的,你还没替我们问吗?” 他不客气,戒嗔干脆也不客气了,问他们:“你们不是信道吗?怎么要做佛家的俗家弟子?” “这有什么,我们也可以做道家的居士嘛,”满宝道:“我觉得你们功夫好。” 她道:“道家有一套养生拳,练之可延年益寿,是和我们村附近山上的道长学的,你要是教我们功夫,我们可以教你养生拳。” 戒嗔:“……我不太想学这个。” 满宝道:“我觉得你会想学的,你知道吗,我认真的研究过,佛道中的大师傅,一定要活得够长久,活得越久的人对佛道的感悟越深,世间的人也越发信服对方,你要成为大师,那就一定要活得够久。” 她道:“我看过你的功夫,太过刚烈,久练其实对身体是有损伤的,像你平时不用还好,一用,身体的经脉和皮肉骨都会有磨损,人虽然看着年轻,但身体却老了。这样是活不长久的。” 戒嗔眉头一跳,因为他知道周满说得对。 他本是武僧,就是专门保护智忍大师的,本来他是一辈子都没机会接触到那些高深佛法的,但他八岁开始跟着师父,是师父看他也有些悟性,于是就时不时的教他一些道理。 加之他跟随在智忍身边的时间最长,这才慢慢学了些佛法。 可武僧依旧是他的主途。 他学的这套功夫本就是怒目金刚的功法,的确过于刚烈,对身体有些损伤。 满宝道:“而我这套道家的功夫就是专门养生的,打架不怎么行,却可以调节四肢筋骨,再调节气息以养经脉,我们家,上到我们先生,下到我几个侄子侄女,平时没空就跳五禽戏,有空就打这套拳,很好用的。” 她极力推荐,“我是大夫,我的推荐是不会有错的。” 戒嗔道:“功法是护国寺的,没有主持答应,我不敢擅传,而且……” 戒嗔上下打量过他们,道:“你们年纪大了,学也学不到多少。你们这样的年纪要学好就得付出大毅力,大量的时间去打磨身体,但你们有时间吗?” 戒嗔可是知道的,他们要么还在宫中读书,要么就是要入职当官了,更不要说周满,刚从皇庄里放出来,接下来肯定还有要忙的。 白善道:“我们也不要学得多厉害,我们就觉得你的力气很大,闪避很厉害,我们只要学一些皮毛,出去后要是遇到一些小贼不至于被欺负就好。” 戒嗔就瞥眼看向跟在后面的大吉等护卫,道:“你们不是有护卫吗?” 尤其是那个叫大吉的,他可是形影不离的跟着他们,他也见过他动手,也很有条理,功夫也不是很差的,对付一般高手都够用了的。 可那是大吉帅,不是他们帅呀。 以前白善他们也没少看护卫们动手,说真的,他们很难由此就想习武,最多想和大吉一样踩着墙就跃上屋顶。 可是见过戒嗔动手后,他们才惊觉原来世上的武功竟可以这么好看。 一举一动都有一种其他的韵律,不仅养眼,看着还热血沸腾。 就是殷或都双眼冒光,要不是身体不允许,他都想跟着一起学。 几人一起看着戒嗔星星眼,指着屋顶道:“哪怕学了能够让我们一转身就飞到屋顶上也可以了呀。” 智忍的笑声从前面院子里传出来,“戒嗔,既然几个小友都想学,那你就教一下他们吧。” 白善他们眼睛一亮,这才反应过来真正能做主的人,笑嘻嘻的越过戒嗔进院子和智忍大师行礼问好。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31章 嘿嘿 智忍大师先是和他们笑着点了点头,这才看向明达和长豫两位公主,笑着和她们合什行礼,笑道:“两位公主来鄙寺是为了?” 明达连忙道:“祖母生前礼佛,我们想着来给皇祖母上香祈福。” 这事儿好办,只不过她们是公主,烧的香自然不一样,于是智忍大师让人去找主持安排一下。 智忍大师当时没等西征结束就先走了,他们走的是另一条路回来,比满宝他们速度快多了,回到京城后西征胜利的消息才传来。 周满他们回来也有四个来月了,不过他们从未联系过而已。 此时智忍大师上下打量他们,发现几人都长高了不少,脸上看着也坚毅了不少,初见时的稚气消散了不少。 智忍大师笑了笑,心中感叹,到底是长大了呀。 智忍大师让戒嗔指教白善他们武艺,戒嗔不再说什么要回禀主持之类的话,直接应了下来。 满宝他们喜滋滋起来,便坐下和智忍大师说话,一副非常关心他的模样,问他,“大师回来的路上可顺利?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儿的事?” 智忍大师就笑道:“自然是比不上小友们波澜壮阔……” 他们就着西行和东归的话说了许久,白善还鼓动他,“现在西域几国都臣服于大晋,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乱,智忍大师要是还想去西域求佛经,现在这时候是最好的。” 智忍大师就笑着颔首,表示等他将手中的佛经翻译好便考虑再启程。 明达在旁边听着羡慕不已,长豫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就悄悄和满宝咬耳朵,“戒嗔大师的武艺很厉害?” 满宝点头,竖着大拇指道:“这么厉害。” 长豫就转了转眼珠子,“他会使鞭子吗?武僧练的都是硬功,怕是不适合你吧,你不如和我练鞭子,我告诉你,我的鞭子使得可好了。” 满宝见识过了,可她觉得不好看,“我想可以一蹦就飞到屋顶上去,身姿飘逸,我现在只会踩着墙跃上墙头,还得爬一段,不是很好看。而且兵器里,我觉得还是剑好看。” “鞭子省力,”长豫道:“你只要掌握了巧劲儿,站着就能甩出花来,别人还近不了你的身。” “我也不是要战场,我就想要好看呀。” “蹦来跳去的一点儿也不淑女,俏俏的站着甩鞭子不好看吗?” 满宝:“我还是想飞,你没见过戒嗔跟人打架时的腾跃功夫,一招一式就跟……就跟画上的人一样,唰的一下,干净利落,特别好看。” 长豫:“……就为了好看呀。” “也不完全是,”满宝叹息道:“出去这一趟我们才知道,外面好危险的,虽说有护卫保护,但自己会点武艺,关键时刻也能保命不是?人家都说名师出高徒,戒嗔的武艺是我们认识的人中最好的了。” 长豫:“能比朝中的李尚书、宿国公他们还厉害吗?” “我也没见过他们打架呀。” 话题渐渐扯远,等前面主持准备好,满宝他们这才起身和智忍大师告辞,陪着两位公主去烧香。 提前来护国寺的护卫宫女们也出现了,拿出一早准备好的香油钱交给主持,眼看着夕阳快要西下,他们这才准备下山回去。 明达和长豫没让马车上来,而是相携着从台阶上自己往下走,混在一众香客中,明达很兴奋的和满宝道:“你看,没人认出我们来。” 是没有人认出明达她们,但是个人都看得出他们身份不简单。 不过护国寺是国寺,来上香的达官贵人素来多,所以香客们并没有很侧目,只是微微让开些,不太靠近他们一行人而已。 但这也足够明达高兴的了。 长豫不理解这种高兴,但姐妹高兴,她也是跟着一起高兴的。 上了车,她还在和满宝推荐她的鞭子,“你要是和我学鞭子,我就把我小时候常用的那条鞭子送你,那可是母后给我十岁的生辰礼物。” 明达听了好笑,“姐姐怎么突然好为人师了?” “难得有个人和我一样喜欢武艺,自然最好和我一样玩鞭子了,这样以后才能一起玩。” 满宝就趴在车窗边和她道:“你傻呀,你用鞭子,我也用的鞭子,一起玩的时候就一起抽着鞭子玩吗?也太无趣了。” 她道:“就该你学鞭子,我学剑,这样鞭子对剑才好玩呢。” “你不是要跟和尚习武吗,那应该是掌或拳吧?”长豫打击她,“最多是棍,长兵对短兵,你必输无疑。” 满宝听了一呆,不甘示弱的道:“那有什么要紧,我不会扯着你的鞭子近身吗?到时候你的鞭子抽不起来,自然无用武之地了。” 见俩人就这么一个车内一个车外的争锋相对起来,明达连忙拦住俩人道:“你们现在还没比呢,这都是嘴上功夫。” 尤其是满宝,“你学了吗?” 满宝顿时不说话了。 长豫扳回一局,嘻嘻的乐起来。 明达敲了敲马车,让车夫回宫,她和满宝道:“你先找着空学了武艺再说吧。” 马车动起来,满宝便松开车窗让到一边,长豫就扒拉着窗户探出头来道:“满宝,你还有四天的假期呢,先学着,等进宫我们就对对招。” 满宝纠正道:“是六天!” 然后才道:“我要去巡视我的职田农庄,最多只能学两天,我不会和你对招的,起码得等我学了半年后。” 马车渐行渐远,长豫只能大声道:“已经过去两天了,明明还有四天……” 马车走远了,满宝也就懒得费嗓子回答她,反正明达肯定会告诉她的。 果然,长豫脑袋还没收回来呢,明达已经道:“四天之后是旬休日,两天,算在一起就是六天了。” 长豫一呆,“天啊,她放了这么久的假期?” 明达笑道:“她在皇庄里关了这么久呢,自然要放久一些了,而且也是碰巧,六天的假,她又正好上了一天大朝会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大唐绿帽王
阴影帝国
老师,喘给我听
修仙有劫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赘婿
御用兵王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