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这外头风又大,倒春寒的风一吹,那是比冬日的冷风还要紧的,陛下前两日才有些受寒,我哪敢让他出去?” 罗大人:“说重点。” 古忠就一脸内疚的道:“为了不让陛下出门吹风,我就拿些外头有趣的事儿和陛下说,这不就说到了周小太医吗?” 罗大人:“周满周大人?” “正是。” 罗大人:“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古忠一脸郁闷的道:“只是陛下喜欢周大人,所以我就找些周大人的趣事说给陛下听罢了,我记得以前周大人提到过,她从小就会经营,因此小小年纪周家和白家就腾出了一个小庄子给她和白县子驸马爷一起打理,那庄子里不仅种了小麦和水稻,还养了许多鸡鸭。” “那鸡多到下的蛋能把县城三文钱两个鸡蛋的价格生拉到一文钱一个蛋,后来更是两文钱三个蛋,听说现在他们县城的鸡蛋都降到一文钱两个鸡蛋了。”古忠叹息道:“谁知道那么巧,当时陛下的案桌上太医院萧院正正好上了一封请求拨款的折子,听说户部和内库拨给他们的第一笔钱花得很快,后面还有许多人进入皇庄,花销更大,所以……” 古忠抬头同情的看着罗大人,“大人应该早就知道陛下为何生气了吧?不仅皇庄采买给太医署的东西价格虚高了许多,采买进宫中的东西也……” 罗大人嘴巴动了动,半晌才道:“我当然知道手底下的人手脚不是很干净,但水至清则无鱼,给宫中的东西都要最好的,价格比外面高些也正常。” 罗大人头疼道:“就这些鸡鸭蛋肉菜蔬的,就算是高出一倍去,又能多多少钱呢?” 古忠就笑道:“这可不是只高了一倍,足足三倍呢,听说外头市面上的鸡蛋也就两文钱一个,但采买管事买进来的鸡蛋都六文钱一个了,这一整个皇宫每日要消耗多少鸡蛋?这一日日的积累下来可也有不少钱了。” 他道:“要不是他们太过分,陛下也不会发作得这么狠。” 罗大人皱眉,“宫中采买的事我不好插手,一直是内侍省在做,内库这边只拨钱款……” 古忠就淡淡的道:“可罗大人手下的辛大人却一直办着这事儿呢,听说自童内侍病后,采买上的事就一直是辛大人管着的。” 罗大人一听,立即不说话了,插手宫闱之事是大忌,连他这个名正言顺的内库大总管都得避讳着,辛春是哪来的胆子去插手?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67章 高抬贵手 古忠见他明白过来便放心的笑了起来,低声道:“罗大人,陛下是念旧情的人,您跟了陛下好几年了,他用您也用习惯了,只要将手底下的处理干净,约束好了,陛下自然不会再怪罪。” 罗大人便看向古忠,半晌后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他这个建议。 罗大人好说,但管着内侍省的童内侍和殿中省的全内侍却没这么容易抬手放过。 避着人,全内侍扭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古忠,冷笑道:“古大人可真是好手段,不知我殿中省是怎么得罪大人了?” 古忠面色平淡的道:“全内侍说笑了,咱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为陛下效忠的?你们得罪不得罪我有什么干系?” “而且我们同在内宫办事多少年了,你我之间何时有隙了?” 全内侍冷哼一声,看了一眼坐在一旁椅子上低声咳嗽的童内侍,甩着袖子走到院子里去看来来往往的人搬账本,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响,让人很是烦躁。 他一走,屋里一下就只剩下古忠和童内侍了。 童内侍身体不好,他用帕子捂住嘴巴轻轻地咳嗽了几声,又喝了一口茶压下喉咙里的痒意,这才轻声道:“古大人是为了让你那徒弟上位?” 古忠微笑道:“这宫里的活儿啊,不都是能者居之吗?” 童内侍微微颔首,“不错,那以后内侍省就交给他,我那干儿子人有些犯傻,我看他在宫里什么时候被人吃了都不知道,还请古大人高抬贵手,让他去庄子里服侍我终老?” 看着头发鬓白的童内侍,古忠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脸色却和缓了不少,他微微点头,“到时候我去送童大人。” 童内侍就点头,“好说,好说。” 童内侍也才四十往上而已,还没五十呢,整个人就苍老了不少,古忠算了算时间,觉得自己也没几年了。 物伤其类,他本也不是赶尽杀绝的人。 刘太医拢着手站在院门前,看着周满将一封信交给刘三娘,便知道她留下三娘果然是为了将从他这里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家里。 刘太医笑着摇了摇头,靠在门边不说话。 三娘却上前来给他行礼,“祖父,我回去了。” 刘太医就挥手,“回去吧,回去吧,再不走天就要黑了,你婆家那边不知可派了人来接你。” 三娘就笑道:“皇庄门口有车,便是没人来接,请一辆车回去也方便。” 这也是因为最近来往皇庄的人变多,附近的村民才赶着牛车或骡车过来拉拢生意的。 不过刘三娘走到皇庄门口就看到了周立重,她眼睛微亮,提着药箱小跑上前,“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从庄子里回来的?” 周立重伸手接过她手里的药箱,先放到车上才道:“今天下午回来的,五叔让人给我送信,说是我们庄子要和皇庄这边做一笔生意,他怕自己算不好账,就让我回来帮忙。” 他扶着妻子上车,问道:“今日累坏了吧?” 刘三娘笑道:“还好,师父在里面呢,祖父也在,大家都很照顾我。” 周立重牵着马掉头,坐上车辕,问道:“小姑还好吧?” 刘三娘也不坐在马车里,与他一同坐在车辕上,点头道:“挺好的,对了,师父还让我给白公子拿回来一封信。” 夫妻俩说着话回家,满宝和刘太医则一起靠在门框上抬头看着夕阳,满宝感叹,“真好看呀。” 刘太医浅笑道:“只是近黄昏,很快就消失了。” 卢太医出来看见俩人抬着头望天的样子,没忍住翻了一个白眼,要不是刘太医实在年纪太大了,他还以为他们在谈情呢。 不过卢太医也没客气,大声的叫他们,“晚食已经准备好了,刘太医,周太医,赶紧吃饱了干活儿吧。” 刘太医慢悠悠的道:“不急,不急嘛,反正晚上都要加班了,趁着夕阳还在,我们多赏赏。” “是啊,”满宝很赞同,“反正都要点灯熬夜,趁着夕阳好时赏赏美景岂不快哉,何必争这一时半刻呢?” 卢太医转身就走。 满宝和刘太医继续靠在门上看天边的夕阳,等到最后一点儿余晖都消失时俩人才收回目光,转了转脖子,一起转身回去吃晚饭。 卢太医一个人气呼呼的坐在饭桌边上,见他们来了便拿起碗筷,瞥了他们一眼。 刘太医笑眯眯的上前坐下,端了碗筷后笑道:“没想到卢太医还特地等我们,失礼失礼。” 满宝也跟着笑嘻嘻的说失礼失礼,一起坐下后才开始用饭。 他们的确很忙,吃过饭,略坐着休息一会儿后就点了灯去药房里继续调制痘苗,一直忙到深夜才做完。 刘太医年纪大了,坐久了就有点儿挪动不起来,最后是被卢太医和周满一人扶了一边扶出去的。 厨房的热水一直准备着,他们一出来,立即有下人将水放到浴室里。 三人等他们走远了才进去,这段时间尽量不与人接触。 满宝洗好头发和身体,就打着哈欠回屋。 西饼和九兰立即去给她擦头发,“娘子不该这时候还洗头的。” “没办法,从药房里出来总感觉身上脏脏的。”满宝打了一个哈欠,盘腿坐在榻上让她们擦头发,叮嘱道:“明天会有很多太医过来,我们要开始种痘了,接下来的时间,你们没事少出远门,在外面碰见人也离远些说话,记得把口罩戴上。” 西饼和九兰应了一声,九兰道:“娘子,我们这两日又缝制了一些口罩。” 满宝打着哈欠点头,声音渐渐低下来,她低垂着眼眸道:“留着吧,肯定会用得着。” 第二天一早,萧院正就带了几个太医和医助过来,他点了一些人亲自上手,剩下的全部旁观。 大家端了调制好的天花痘苗去给人种痘。 病房里住的人看见这么多大人过来,手中那端着东西,都忐忑起来,有的甚至两股战战,差一点儿跪在了地上。 满宝知道他们害怕,但除了安慰他们没多大事外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萧院正拿了一枚粗粗的针,看向周满,满宝便率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种痘。 ※※※※※※※※※※※※※※※※※※※※ 作家的话 很晚了,大家先睡吧,我也不确定今晚是否能加更上,且等我努力一番试试看 ☆.第2368章 换掉(四月月票加更21) 被周满抓住手的人瑟瑟发抖,满宝察觉到他的颤抖,便抬头对他笑了笑,可惜她戴着口罩,对方看不到她的笑容,却看见她的眼睛弯了弯,她觉得这是奸笑,于是抖得更厉害了,整个人都软了,直接滑倒在地,抖着嘴唇道:“饶命,饶命,大人饶命……” 满宝:……她有这么可怕吗? 满宝回头看萧院正。 萧院正微微皱眉,有些生气的问候在一旁的管事,“你们怎么选的人?” 吃的喝的有问题也就算了,现在连人都有问题? 管事冷汗直冒,挥手就要叫人把他拖下去,却被周满抬手阻止,她一手按在他的肩膀上,盯着瑟瑟发抖的青年问道:“这几日有没有听吩咐出去晒太阳,走动走动?” 青年怔了一下后紧张的咽了咽口水,连连点头。 满宝就轻快的问道:“那你见过那边屋子里住的老兵和残兵了吗?” 青年点头,满宝感觉到他的身体放松了些,便继续问道:“和他们说过话吗?” 青年小声的回答道:“说过。” 满宝:“那你应该知道,他们都是种过痘的,你们看过他们身上的痘印吗?” 青年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 “既然看过,那应该知道,种牛痘出的痘并不会很多,你看他们,有年纪大到头发花白的,也有缺胳膊断腿身有残疾的,最健康的身上也带有一两道伤,虽说他们是上战场杀敌的兵,但他们的身体还真比不上你们的康健,所以他们都能扛过天花痘苗,你们自然更容易才对。” 满宝道:“我们太医院种痘不是为了让人白得天花的,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将来面对天花也不会再感染上。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治愈天花,你大可放心。” 感觉到青年放松了许多,虽然还在抖,好歹不会浑身无力一副要晕倒的模样。 满宝就手快的在他手臂内侧扎了一下,他只觉疼了一下,然后就见周满夹了一个东西放在他的伤口上,一直候着的刘医助立即拿了布条上前绑住。 满宝收手,还和他笑了笑道:“没事的,血很快就止住了,等一会儿布条就可以取下来了。” 是很快,等一个屋子里的六个人全都扎过种上痘,大家在房间里等了一下就将布条解下来,将里面的痘苗一起丢在一个细麻袋里。 大家就这么一路种痘过去,这并不是一天能办完的事,萧院正决定用两天的时间来完成。 已经用过的痘苗被拿到一个房间里销毁,里面有个灶台,早早就生了火,里面的温度此时是最高的,在太医的监督下,解下来的痘苗都被丢了进去销毁。 萧院正临走前还叮嘱留守的周满和卢太医,“这东西是大杀器,你们一定要盯紧了,东西只能留在这三道关卡之内,别说皇庄之外,就是关卡之外都不能出。” 满宝和卢太医一脸认真的应下了。 满宝瞬间想到了萧院正的一番操作,以及以前看过的书上的各种阴谋诡计,于是压低了声音问他,“您是不是怀疑有人想把天花痘苗偷出去陷害我们太医院?” 萧院正:“……周太医果然聪明,你要不提我还想不到这个上来。” 他只是担心有人将这东西偷出去害别人,至于害太医院,还用不到这样的法子。 他就上了一道要钱的折子,仇恨没那么深。 不过被周满这么一说,他也觉得心毛毛的,于是道:“我已经和看守的禁卫叮嘱过了,包括我们在内,出入关口身上的东西也要搜查,疑似天花痘苗的东西一律不准外带,还有我们的衣裳鞋袜等东西,只能进,不能出。” 满宝一个激灵,问道:“那最后我们的衣服……” “全部烧掉。”萧院正道:“你以为那个房间只是拿来烧痘苗的?那烧的东西多了。” 满宝心疼,回去后和西饼九兰道:“早知道少带几套衣裳了,其中有两套还很好看,我原先想着出去踏青也穿上呢。” 九兰:“娘子,我看就这进度,怕是很难赶得上踏青了。” 满宝立即道:“呸呸呸,快别乌鸦嘴。” 满宝坐在榻上看着外面叹气,“也不知道五哥和管事谈得怎么样,明天问问萧院正,不知道管事会不会跟萧院正汇报。” 周五郎他们早就谈妥了,他们早上过来的,就落后了萧院正他们一步。 因为萧院正打过招呼,他们一到就直接见到了上次那位管事,这一次谈话就比上次顺畅多了,不会再出现买家一个劲儿的提价,卖家一个劲儿压价的情况。 不过这次也不算是正常的讨价还价,因为周五郎一开价对方就答应了,一点儿挣扎也没有,既没有提价,更没有压价,连周五郎他们能提供的数量都不争议,他们一提就直接应下。 然后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就订立了契书,直接签章完事,管事还给他们支付了一笔定金。 他亲自把人送到皇庄门口,似笑非笑的看着周五郎道:“实在没想到周五爷靠山如此厉害,是小的有眼不识金镶玉,先前得罪了。” 周五郎不解,但还是立即道:“大人说笑了,我们小户人家哪儿有什么靠山?” 一旁的周立重则笑道:“我们靠山再大也不如大人管用,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今后我们叔侄还望大人多照顾。” 管事怔了一下,片刻后怅然道:“周小公子客气了,我倒是想照顾两位,只怕是没机会了。” 周五郎和周立重不解,然后等他们第三天按照约定送来第一批鸡蛋肉鸡和菜蔬时,才发现管事换人了。 而且不仅是换了一个管事而已,听说皇庄里面对接太医院的管事换了一大半,俩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懵。 刘三娘回去后就告诉他们,“这是小事,大事是,内侍省的首官都换了,听说负责采买的内侍和管事,从外到里都换了一遍,运气好的只是被调到别处,运气不好的,直接被发配到各个皇庄里去做苦力了。” 周五郎张大了嘴巴,问道:“为了什么?” 刘三娘没说话,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负责采买的人贪得太过,惹了萧院正不高兴啊。 可她听祖父提起过,这件事最一开始是因为师父的一句吹嘘,吹嘘她在村子里经营的那个庄子有多好,然后…… 刘三娘摇了摇脑袋,将脑海中的杂念都去除,和俩人道:“反正这事儿与我们关系不大,我们不要参与进去,就老实的给货就行,不过听说皇庄那边打算重新找供货的人,之前供应的那些人价格也虚高,萧院正不是很满意。” 周立重眼睛微亮,若有所思起来。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啦 ☆.第2369章 野望 周立重私底下鼓动周五郎,“五叔,你对京城的这些采买熟悉得很,何不争取一下接过皇庄的采买,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还能给皇宫那边提供一些菜蔬肉蛋呢。” 周五郎挠了挠脑袋,“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皇帝老爷子自己不是有个挺大的皇庄吗?他们庄子里不养鸡鸭,不养猪?怎么还需从外头买这么多?” 周立重也跟着疑惑起来,想了一下后迟疑道:“因为宫里人太多,吃的多,所以供不上?” “不可能吧,”周五郎道:“我似乎听满宝说起过,皇帝在京城的皇庄就有两个,在雍州那边更是有一大片的土地,雍州那块还打算给明达公主做嫁妆呢。” 叔侄俩想不明白的事只能去找白善。 白善也没想过这个问题,突然被问到也怔了一下,然后道:“应该是供应不上吧,皇庄里养这些的人似乎也少。” 他顿了顿后道:“在皇庄里干活的有佃农,但更多的是犯官家眷,还有因其他原因被罚为罪奴的犯人,种什么养什么得管事来吩咐的。” “不过你们要想做宫里的采买却不难,”白善道:“其实现在太医署从外购买的药材,有几味就一直是周四哥供着的,借由周四哥的关系和这次给皇庄供货的机缘,可以试着和皇宫那边的采买接触一下。” 白善笑道:“你们也不用一口气吃下太多,就先供一两样,比如鸡蛋和鸭蛋,这东西能保存许久,运送的过程中小心些就行,等你们摸熟了和宫里做生意的规矩,人也认识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再想接采买的生意就简单多了。” 周五郎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问道:“你觉着接宫里的采买不好?” 白善缓缓摇头,道:“倒不是不好,只是接了宫里的生意就要多上十分的心,得打上十二分的小心才行。” “可有所弊就有所利,给宫里的采买或许赚不了几个钱,但有这个名分在,你们在外头做什么生意就要顺利得多,就是做其他的事,别人提起来也要客气两分。”白善道:“给皇宫供货的商家,除了布匹茶盐这些外,很少有赚钱的,他们赚的都是外头的钱。” 周立重沉吟,“就跟我们家一样,知道我们家种的山药片和女贞子供给了太医署,外头好多药铺都跟我们家下单,以前我们从家里拉来的药材总要多跑几家药铺才能以合适的价格出售,现在却是一拉到京城就有人抢着要,就是比别人家贵上一两文他们也不计较。” 白善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他道:“庄子里的鸡蛋要是供给了皇宫,以后你们在外头卖都能比别人多上一文钱。” 周五郎道:“这样说来,他们采买五文钱、六文钱一个鸡蛋也是正常的了?” 白善:“……不是,你们的鸡蛋之所以能高出那一文来是因为你们给皇宫供货,所以显得那鸡蛋比别的鸡蛋尊贵点儿,可除了一些个别人家,谁会因为那鸡蛋是供给皇宫的同一窝出来的就高价买了来吃?” 他道:“要你们去街上买,都是好鸡蛋,你们是买两文钱一个的鸡蛋,还是花三文钱买一个据说皇帝也吃的鸡蛋?” 周五郎叔侄俩异口同声的道:“当然是买两文钱的了。” 周五郎这才隐约明白过来,“所以还是不能跟宫里涨价,就是在外面也不一定能涨价,但有些人就想吃皇帝吃过的鸡蛋,所以会出价高一些买。就算没这样的人,同样是两文钱,我呦喝一声,说这是皇帝老爷子也吃过的鸡蛋,肯定要比别人的鸡蛋好卖。” 白善笑着颔首,“这就是皇商的好处了。” 周五郎心中就升起豪情,觉得这门生意可以做呀,到时候他把庄子里出产的米面鸡鸭鱼肉都往宫里送一些,管皇帝吃不吃呢,反正他都给皇宫送了,回头过年一呦喝,还怕卖不出去吗? 庄子里的东西多,因此虽然能卖出去不少,但卖不出去的也多,最后都拉回去自己吃了。 不过他们家人多,又有一个饭馆,所以不愁,但满宝又升官了,去年因为去夏州治疗天花升官给的职田今年就要种上,今年过了秋天她升到从四品编撰的职田也要拨下来…… 周五郎一计算,扭头和周立重道:“宫里要是愿意要我们的东西,以后新批下来的职田随便你们种,随便你们养多少鸡鸭,京城这边卖不出去,还可以拉到雍州和别的地方卖去,只要说是皇帝吃过的鸡鸭,我们价钱和别家的一样,他们肯定愿意买。” 白善:……那将来外头皇帝吃过的东西也太多了,只怕是要遍地开花了。 周五郎叔侄俩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于是第二天等到雍州那边送来了新鲜的菜蔬和鸡蛋后就亲自给皇庄那边送去,和皇庄那边新来的管事相谈甚欢。 过了没几日,周五郎就又从管事的手里接了两项采买,不过他们庄子里的不够好,于是他亲自去市场上采买,因为量大往下压了一点价钱,再市价卖给皇庄。 这一部分他基本就赚了个车马费,不过的确通过管事和皇宫那边的采买联系上了。 周五郎高兴不已,知道市场上有牛肉卖,还花钱买了两大条牛肉回来,一条送去白家那边,一条则给自家晚上庆祝用。 刘老夫人看到这条牛肉便笑道:“做臊子吧,现在天还冷,做的臊子可以放几天,每日一早吃个臊子面也不错,善宝和二郎他们不是一直念叨着想吃吗?” 容姨一听,立即拿了牛肉过去找小钱氏。周家那边才有腌好的竹笋,而且小钱氏做出来的臊子的确是最好的。 小钱氏正犹豫呢,一看到她提着肉过来说要做臊子便笑道:“我正头疼呢,我想做个牛肉片,但又想给小公子和满宝做些臊子,这一条有些不够呢。” 容易也笑道:“我们老夫人说少爷们最近也念叨呢,春天寒凉,一早上起来读书就想吃个热乎的,做了臊子放着,每天早上给他们下一碗面就好了,还能给满小姐送一些去,让她在里面也吃好些。”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369章 满宝会 周五郎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拿下皇宫鸡蛋的订单时,周满他们的试验成功了一半,种痘的人陆续出痘,且平均的出痘量并不大,除了极个别人外,大家的出痘量都在一颗到六颗之间。 七成八的人都是低烧,剩下两成二的人正在高烧,但目前也可控。 这个消息传回皇城,所有人都大喜,包括皇帝。 因为发现自己内库的钱被手下贪污的怒气消了不小,连带着对查出来的那些一连串的人都处置温和了些,大多是放出去皇庄,为首的几个则被抄了住处,然后问罪。 童内侍因监管不力,也被夺了官职放出宫去,不过皇后念着他有多年的苦劳,于是容许他带走自己的贴身行李。 古忠亲自去盯着他收拾东西,让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他多塞了一些东西在行李里。 童内侍的干儿子大包小包的背着,搀扶着童内侍往外走。 古忠看了一眼小童内侍,和童内侍道:“你这把年纪,有这么个儿子在身边支应着也算享福了。” 童内侍轻轻咳嗽道:“还得多谢您高抬贵手。” 他冷冷的笑道:“古内侍年纪也不小了,也该预备好后路了,就不知道你那两个徒弟有没有我这儿子孝顺了。” 古忠微微一笑,“多谢童大人提点了。” 他伸手将一块帕子给他,道:“去了皇庄可以想办法去见见周太医,未必能治好你这病,不过让你在最后的日子里走得舒坦些却是可以的。” 童内侍看了一眼古忠递过来的帕子,微微一笑,伸手接过塞进怀里。 因为宫里发落了一批人,新上任的管事们更加小心谨慎,周五郎拿来的东西不算顶尖,但也绝对不差。 考虑到他和周满的关系,他们就对他宽容很多。 而且因为前一批管事被换,之前提供这些农事产品的庄子多少也被牵连,就算没有问罪,多少也被换掉了一些,此时正是急需供给之人。 不给周五郎也要给其他人,既然如此,不如卖周满一个好。 要知道周满在宫中的人缘可是很好的,不仅讨帝后太子和公主们的喜欢,内侍宫女们也有不少承她情的人在。 天时地利人和,周五郎很快承接了宫中鸡蛋的花销,每三天供给一次,量并不是很大,至少现在庄子还能提供得上,而且他也在寻找一些农户合作,可以从他们那里拿鸡蛋,再供给给宫中。 周五郎和周大郎等人商量,“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觉着这鸡还是得自己养的好。” 周大郎也点头,“不错,现在京城的鸡蛋贵,你从外头买是两文钱一个,再两文钱卖给宫里,你赚了啥?” 他道:“去年才分下来的职田离我们的庄子也不是很远,那边有十几亩很干的沙地,我看着只能种豆子,只怕也不高产,不如把那块地腾出来种些菜蔬和豆子,到时候全用来养鸡,鸡舍就做在边上。” 一直坐在上面听他们讨论的钱氏突然道:“鸡放在一起养多了会生病的。” 周大郎:“满宝不就是大夫吗,到时候让她给鸡开药。” 钱氏:“……满宝是治人的,不能治畜生吧?” 老周头却道:“我们那十里八乡的牛要是生病了,不也找陆老大夫拿药吗?我看成。” 连周五郎都点头道:“不错,人吃的东西鸡鸭都能吃,我看差不多,到时候就找满宝治。” 老周头也觉得不能白做工,道:“既然要做,你们这会儿就该和租种那块地的佃农商量好了,到时候是他们出工出力,还是我们另外请人,还有,鸡苗也该准备上了,天一热小鸡就可以放出去自己觅食了。” 周大郎立即道:“我回去就找庄子里的佃户们商量,让他们孵鸡蛋,等天热正好养上。” 周五郎立即道:“大哥,再往雍州那边几个村庄找一找,要是有鸡蛋就多买些,现在不仅皇宫要,皇庄那边也要。” “咦,不是说出痘的人不吃腥,已经停了鸡蛋吗?” “又选进去一批人了,最近正养身体呢,听说养上十天左右就开始种痘。” 周大郎略一思索就道:“那我找几个货郎问问,他们走街串巷,肯定知道哪个村子的鸡蛋多。” 现在正月已经过去,鸡蛋的花销肯定越来越少,雍州那边的价格已经回落。 老周头道:“你们就养鸡?那鸭子什么的不养一些?” “爹,新分下来的那块职田水少,离河边远着呢,不好养鸭子。” “那可以养猪呀,我看京城现在的猪肉也不便宜。” “我不是很想养猪,”周五郎道:“我都打听过了,宫里的主子们很少吃这个猪肉的,这些肉多是给宫女内侍们吃,皇帝一家都爱吃羊肉、牛肉和鸡肉。” 老周头就敲了一下他脑袋:“皇帝就一个肚子,你去伺候他的肚子能挣多少钱?可这宫里吃饭的却是好几千人,你要是能接下一部分猪肉的生意,那就能赚多少了,会不会算账?”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反正自家养的猪,你往外卖是卖,往宫里卖不也是卖?”老周头道:“养了就不愁卖,哪儿来的好事哦……” 周五郎就嘟囔道:“可是爹,猪吃得多,也太难养了,一头猪要养一年,给宫里供货那是每日都供的,在我养的猪没出栏前我上哪儿给他们找猪肉去?” “市价从市面上买了再市价卖给宫里,转了一道手,我一文钱不赚还得倒贴钱进去呢。” 老周头就道:“那你先把猪养起来,养好了再找宫里卖,不行还能在外头卖,我们家也还有饭馆呢,总之不缺去处。” 周五郎一想还真是,于是看向周大郎。 周大郎:“……行吧,我再看看猪圈建在哪里好,不过猪养多了也会生病的。” 老周头:“找满宝,她连鸡都会治,自然也会治猪。” 他道:“你们就是懒的,嫌弃养猪辛苦又有味儿,别以为我不知道。” 周大郎兄弟:……您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如此要求?而且,论懒,到底谁最懒? 周大郎和周五郎都觉得,也就因为这事儿不用老周头干,所以他才那么能指挥的。 钱氏也瞥了一眼老周头,成功让他低下头后就和两个儿子道:“养猪的事不急,你们先把养鸡的事弄好吧。” 周大郎父子兄弟几个全都松了一口气。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70章 碰面 完全不知道自己会治鸡,还即将要会治猪的满宝此时正拢着手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的人在翻动遮着麦田的稻草。 这两天天气好,看着似乎是回暖了,将稻草翻出来让麦苗晒到太阳会长得更快。 满宝面前的几块田却是空落落的,应该是要留着种植水稻。 西饼站在满宝身后,羡慕道:“大人,你们这里的田真好,天气也好。” 难怪他们在西域时总听说中原很有钱,原来他们的田地这么的好。 满宝冲她笑了笑,感叹道:“春天到了呀,离明经考试还有几天?” 西饼不知道,九兰就回道:“还有七天。” 九兰看了远处一眼,走到满宝身边小声道:“娘子,你看那边,有两个人一直在看着您。” 满宝就扭头看去,看见一个扛着锄头的人,他身边还站着一个人,因为离得太远,满宝看不太清楚人,但从仪态上看,似乎是个老人。 满宝眯着眼睛看了看,不由问九兰和西饼,“你们看清楚他们是谁吗?” 西饼眼神最好,看了好一会儿后道:“一个看着三十岁上下,一个看着六十来岁,像是祖孙,那个老的穿的好,像是绸缎。” 这庄子里除了管事外可没几人能穿绸缎。 九兰道:“娘子,他们就是在看你,看着像是两位公公。” 这庄子里的公公却不少。 满宝想了想,对九兰道:“你去问问。” 九兰应下,便朝着他们走去。 看到九兰冲他们走来,童内侍就拿着帕子掩住嘴巴轻轻地咳嗽起来,声音轻柔道:“年轻人就是好奇心重,这可不是好事儿,在那宫里头,最不能有的就是好奇心了。” 小童内侍道:“干爹,一会儿见了周太医,您说些软话,说不得她就把您的病给治好了。” 童内侍淡淡的道:“治不好的,之前不是请了刘太医帮忙看了吗,也不过是开几副方子罢了。” “京里和宫里都说周太医是小神医。” 童内侍就笑了笑道:“傻孩子,京里叫她神医是因为她能开腹和治不孕不育,和我这病有多大的干系?要论我这内症,最有手段的还是萧院正和刘太医。” 小童内侍有些懊恼,“萧院正怎么也请不到……” 童内侍不在意的道:“这京城里能请得到萧院正的又有几个?除了那些超品的国公爷侯爷外,也就上三品的外臣才有机会请得到他,就是宫里的娘娘们都难请到他,更别说我这阉人了。” 小童内侍脸色涨红,还要说话,童内侍就淡淡的道:“人到了。” 他一抬头,就看到周太医身边的一个侍女已经拎着裙子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 不过她还没走近,巡逻过来的禁卫看见,立即狂奔过来阻止,指着他们大喊道:“干什么,不准越过栅栏,违者格杀勿论。” 九兰吓了一跳,就停住脚步,等那些禁卫蹬蹬的跑过来才拍着胸口道:“你们吓死我了,我也没想着越过栅栏呀。” 正想要训斥她的禁卫们一噎,然后一看她,熟悉不已,他们额头青筋不由跳了跳,“九兰姑娘,怎么是你?” 又扭头去看对面的童内侍父子,不由皱眉,“你们是何人,不知道这里面是疫区,不得靠近吗?” 童内侍就捂着嘴巴咳嗽起来,小童内侍立即放下锄头,双手扶住童内侍道:“大人容禀,我们并没有越过栅栏,也不敢进去,就是周太医的故人有托,所以我们才过来的,只是想给周太医送一样东西。” 九兰就一脸无辜的看着禁卫们,指了周满道:“诺,我们娘子在那边呢,她可从没有靠近过外人,只叫我来传话的。” 禁卫们这段时间给周满传递东西和信件习惯了,而且吃人家的嘴软,他们这会儿也说不出硬话来,只能站在一旁瞪着童内侍二人,粗声粗气的道:“有什么话赶紧说,还有,以后要传话只能去关卡那边,不许私自过来。” 虽然他们拿木棍子和麻绳将这一片疫区都围了起来,但就是小孩儿脚一抬都能跨过去。 这东西根本拦不住人,只是让皇庄里的人心中有数,里面的人不得越过这些栅栏往外,外面的人也不得越过这些栅栏往内,全靠各人自觉。 禁卫们虽然巡逻,但也不能时刻不错眼的盯着这么大一片疫区,所以对童内侍二人的行为很不满。 虽然周太医总是和外面交流,但往外传递的从来只有信件,而且都是通过正规渠道——他们的关卡,还总是派漂亮热情的西饼去的,他们并不觉得麻烦。 他们觉得周太医是个守规矩的人,要不是童内侍二人在此引诱,周太医是不会做让他们为难的事的。 所以他们对童内侍父子两个怒目而视,显得很不友好。 小童内侍:…… 连童内侍都沉默了一下,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帕子来递过去,和九兰道:“这块帕子是周太医的故友给的,小娘子交给周太医,周太医自会明白。” 禁卫就上前,将帕子接了过来,来回翻着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于是递给九兰。 他们主要是防着里面的东西递出去,至于外面的东西,只要不是违禁品,他们一般不管。 九兰接了帕子,问道:“不知两位老爷怎么称呼?” 小童内侍弯腰道:“不敢当,我们父子二人姓童。” 九兰就惊讶的看着他们,上下打量过俩人后点点头,行礼后回去。 她将帕子交给满宝,一脸稀奇的道:“娘子,我听他们说话细柔,就跟来过府里的内侍大人们一样,还面白无须,我以为他们也是……谁知道他们竟然是父子,奇怪,那个老人家怎么不留须子?” 满宝拿过帕子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不在意的解释道:“谁说内侍就不能是父子了?他们都说了姓童,应该就是童内侍和他的干儿子了。” 九兰:“……童内侍?” “哦,你不知道,是原先内侍省的少监童内侍,听刘太医说,人就被放到我们皇庄里来了,不过他年纪大了,陛下仁厚,没有罚他劳作,而是让他来皇庄养老的,他干儿子来侍奉他。” 满宝琢磨了一下,砸吧嘴道:“也是从四品,和我的官职一般大呢,可惜,现在没了。” 九兰和西饼:……这里头有您一半的原因吧? ※※※※※※※※※※※※※※※※※※※※ 作家的话 好开心,明天就是四号了,我外甥和外甥女他们就要去上学啦!!! 今天带着他们出去玩儿实在是太累了,所以今晚不加更,从明天开始,我要开始履行陌颜说的日万五天了! 神兽终于要被关到笼子里了,开心心! ☆.第2371章 帕子 满宝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来,拿着帕子问九兰,“他只给了帕子,没说什么了?” 九兰:“就说是娘子的故人给的,说娘子看到后就明白了。” 满宝便又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了看手上的帕子,实在看不出来,“这帕子有什么玄机?” 九兰:“……娘子,这帕子是五月姐姐做的。” 满宝瞪眼,“难道他们和五月认识?” 九兰:“……娘子,这帕子是做给您的,上头绣的兰草就是庄先生案桌上养的那株兰草。” 满宝盯着帕子上的兰草看,半晌才道:“是吗?” 可她在好些人的手帕上看到兰草,长得都差不多呀。 九兰道:“这帕子五月姐姐只给娘子做过。” 五月和九兰很少在满宝跟前伺候,但她们被拨到满宝身边来,要做的事情却不少,洗衣裳,收衣裳,叠衣裳,打扫屋子是日常,只不过因为周满的白天时间很少在家,所以才没看见。 而除了这些,她们还需要给周满打点衣饰香包之类的小事。 满宝身上的荷包香袋帕子这些贴身之物,都不是在外面买的,以前是周家的三嫂子帮忙做,自来京城后,满宝用的就是她们做的了。 只不过满宝不知道而已,每隔一段时间五月都要端一盘子的荷包香袋帕子给满宝挑选,满宝只要挑了戴上就好。 但和五月日夜相处的九兰却知道,对五月的针线也熟悉得很,刚才她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五月的针线。 而这帕子的确只有周满有,也是因此她才会接帕子的,她以为周满会知道,可现在看来,娘子知道的还没她多呢。 九兰道:“娘子,您仔细想一想,都把帕子给过谁?这东西可要紧着呢,一般不能给外人的。” 满宝道:“我知道,郑姨教过我,我的帕子只给白善和白二用过,连殷或都没给过呢,除了他们……” 满宝努力的想了想,有些迟疑,“古大人?” 九兰有些吃味,“哪位古大人?” “就是陛下身边的古忠古内侍。” 九兰瞬间安心了,“哦”了一声问,“那这帕子是古内侍给童内侍的?” “可他们……是朋友?”满宝一头雾水,刘太医可是说了,古忠趁着这次机会让他徒弟代替了小童内侍,直接接手童内侍的内侍省少监的位置,在宫中,内侍做到这份上就差不多到头了,再上一步就是古忠的位置,直接在陛下身边伺候,偶尔帮忙起草些文书之类的,为从三品官衔。 不是说夺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吗? 他们都是杀父之仇了,怎么还能给帕子? 满宝疑惑不已。 但她仔细想了又想,的确,她的帕子除了白善和白二郎可以拿到外,也就古忠了。 那时候正是太后病重的时候,满宝和刘太医跟着侯在偏殿,古忠来回跑着传递各种消息,结果天黑,他不小心踩在了青砖边上的草地上,一脚就滑倒了。 当时太后已经要不行了,皇帝悲戚,宫里好多事都需要古忠吩咐,他要是那时候出事,他将来可能就回不到皇帝身边去了。 宫里内侍都比宫女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只要他一退,多的是人顶替上去。 当时又是皇帝最悲戚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人将来必定有不一样的情分。 可当时古忠也的确动弹不了,扭了腰,连站起来都困难。 当时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在太后的偏殿里候着,别说他们此时不敢分心,就是敢,古忠也请不动他们。 最后还是古忠的小徒弟抹着眼泪在窗户那里走来走去好几下,引得满宝去问了两句,这才知道的。 当时就是满宝跟着他小徒弟去看的古忠,当时古忠都不敢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一个小房间里,连热水都没有,只能拿着茶水沾着帕子擦一擦手上擦出来的血迹,然后满宝就在那个小房间里调了一片药膏给他贴在腰上,又扎了止疼针,古忠才扶着腰出去办事。 满宝之所以还记得,是因为太后就是那天晚上没的,太后还送了她好几本医书呢,她记忆深刻。 而且古忠说了要还她帕子,后来却一直没还。 不过因为古忠是内侍,还不还的满宝也不是很在意。 满宝将帕子塞在袖子里,“算了,不想了,等有机会直接问他就是了。” 九兰忧心,“娘子,童内侍找您做什么?他是不是知道是您在萧院正跟前说了鸡蛋的事才引出这么多事来,特意来报复您的?” 满宝:“不可能吧,我就闲话两句,这件事的根由不是他们内侍省贪污吗?他们就算不反省自己,一定要找仇人,那也应该找古大人和萧院正吧?” 九兰:“他们要是欺软怕硬呢?” 满宝就掐腰道:“我也不是软柿子!” 一旁的西饼迟疑道:“是不是找大人治病的?” 满宝和九兰都看过去。 西饼道:“我们大人是太医呀,很厉害的大夫,一般人找大夫不都是要治病吗?” 满宝就摸着下巴思索起来,“有道理呀,我回去问刘太医。” 西饼和九兰不明白为什么要问刘太医,只能跟着她一块儿跑回去。 刘太医今日要留下和他们两个值守,没办法,病区现在的试验者装满了,人不少。 而且萧院正把周满家里剩下的五头西域牛也给买了来,重新种痘,但这次除了西域牛外,还有两头他们的本地牛。 萧院正道:“就这几头西域牛了,总不能以后要种牛痘,还得去西域买一批牛回来吧?现在先用我们的试着。” 所以最近大家也不清闲,难得偷得半日闲,卢太医就坐在院子里闭着眼睛晒太阳,听到动静就睁开眼来看了一眼,见周满带着两个侍女蹬蹬的跑进来,脸上全是好奇和兴奋的神色,便恨恨地闭上眼睛,在席子上翻了一个身,重新把扇子挡在脸上。 满宝看了一眼躺在院子里的卢太医,径直去找刘太医,好奇的问道:“刘太医,以前内侍省少监童内侍有病?” 对于太医们来说,有病就是有病,并不是骂人的话,刘太医直接点头,“他有寒症。”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2372章 劝说 刘太医道:“寒气入骨,很难拔除,每年从十月到次年的三月,他都是最难受的时候,尤其是腊月的时候,基本上只能躺在床上。” 满宝:“那他还能做内侍省少监?” 刘太医就笑道:“他又不像外臣,还需要上朝理事,交到内侍省的事务,下面有各局首官处理,交到他这里来的还有小童内侍接手,小童内侍解决不来的,报到他跟前让他拿个主意就行,怎么做不得?” 刘太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笑道:“他们宫里的人和我们这些外臣不一样,我们不当官了,辞了官也有大把的去处,他们却只能老死宫中。尤其是童内侍这样的人,能爬到那个位置上,施恩无数,自然也有无数的仇怨。” “那些内侍最识时务,他一旦失势,那些与他交好的人未必肯为了他得罪他那些仇家,能够不落井下石已经是顶好的人了。”刘太医问周满,“周太医怎么想起来问他?” 满宝道:“他来找我,只是我们还没说上话,我猜他可能是想让我给他看病,刘太医,他的脉象是怎么样的?” 刘太医就想了想道:“我还是三个月前给他把过一次脉。” 他顿了顿后道:“很不好,寒气入体,我看也就还有一年左右的日子吧。” 满宝惊讶,“这么严重?他多大岁数了?” 刘太医就笑道:“今年四十八了,他这寒症有近三十年的时间了,年轻的时候不知保养,也没条件保养,这才弄成了这样。不过他能活到现在已是难得了。” 满宝蹙眉,“什么寒症这么严重?即便是女子,也很少有人寒症这么严重的。” 刘太医就叹气道:“他们这样的人跟女子也不差什么,这位童内侍去势早,听说五六岁上进宫了……” 所以身体没有发育起来,本就阳气不足,刘太医顿了顿后道:“先帝还在时,他在先德妃宫中服侍,因为得罪了德妃,被罚着在院子里跪了一晚上,当时他身上还被泼了冷水,当时还是腊月,别说被泼了冷水,就是干跪着也能被冻死。” “可就是这么稀奇,他跪了一晚上,被抬下去时还有一口气在,活过来以后就落下了寒症,他年轻时候又不能拔除,后来能请得动太医院的太医时,寒已入骨,根本治不了。” 刘太医顿了顿后道:“他的病和殷或的病一样难,同为无解之症。” 满宝惊讶,但更多的是兴奋,“恨不能一见。” 刘太医就想到她现在把殷或调理得跟正常人一样,也精神一振,“你或许可以去看看,殷或的病你都能治好,说不定他的也能。” 满宝摇头道:“殷或的病没好,只不过是让他的身体处于一个平衡之中,底子现在还是薄的,但只要一直调理,平衡不被打破,他的身体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也是满宝和莫老师能找到的最好的治疗方案。 不过莫老师也说了,这种平衡需要病人拥有极好的心态,极平和的生活环境,不然他的身体一感觉到不适,平衡被打破,那将是山洪决堤,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满宝摸着下巴思索起来,“寒症自然是要拔除寒气了,再回阳……” 可考虑到童内侍的身体状况和年纪,满宝也苦恼起来,好像没有特别适合的方子呀。 刘太医瞥了她一眼,道:“现在是二月,天气开始变暖了,越下去,越是治疗寒症的好日子,可他的身体只怕撑不住呀。” 满宝道:“可我也出不去呀。” 刘太医就微微一笑道:“你是出不去,可他能进来呀。” 他优哉游哉的道:“虽说他现在被夺了官职,但在这庄子里,找个借口住进来还是不难的。” 满宝就好奇的看着他,“刘太医,您很希望我给他治病吗?”怎么一直在撺掇她呢? 刘太医就笑道:“我欠过他人情,虽不知道你能不能把人治好,但我帮着提了两句,也算是还他人情了。” 满宝精神一振,兴奋起来,“您怎么欠他人情了?”她最喜欢听人说故事了。 刘太医瞥了她一眼道:“周太医,不是谁都和你一样如此好运气的,我进太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快四十了,虽是被老谭太医特招入院,但也要从医助做起,我足足在宫中做了五年的小太医才能够给宫中的妃嫔看病,又做了四年才能够给皇后娘娘请脉,而后又做了三年,才能够在轮班时给陛下看诊摸脉。” “童内侍不仅在皇后身边当过差,在太后那里也伺候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刘太医道:“有一次小老儿犯了个小错,童内侍悄悄的帮我遮掩过去了,本来他不做,可能也无人发现,可在宫里就没有小事,一旦被发现,我这脑袋能不能保住另说,太医这个职位是肯定没有了的。” “自然是一劳永逸的好,何况他是太后宫中的人,也并没拿我立功领赏,这就是恩情了。” 满宝好奇的问道:“您犯了什么小错?” “我不告诉你,”刘太医冲她笑,“我怎么能告诉别人我犯过的错误呢?” “您告诉我,我一定不告诉别人。” 刘太医还是摇头,“周太医啊,不是我信不过你,而是无伤大雅的小错,再说又有什么意思呢?反正你知道我们有这么个渊源就是了,对了,明日轮
相关推荐:
归宿(H)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将军夫夫闹离婚
生存文男配[快穿]
狂野总统
倒刺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