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架这种事也打不过男子的。” 满宝连连点头。 说起这事儿,她是不是应该准备点儿别的东西,要是真遇上危险也可以用得着,但她对毒不太熟啊。 太医院里谁对毒比较熟来着? 看来明天进宫后要请教一下萧院正。 萧院正听满宝提起这事儿差点儿喷出茶水来,他紧张的往外看了一眼,发现没人注意到这里,这才上前去把门关了,压低声音问,“你问这个做什么?在宫里问这个,别人不知道还以为你要做什么呢。” 满宝道:“您想哪儿去了,我这不是要去西域了吗,这一路上危险,所以想做些东西防身。” 萧院正:“……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准备得也够早的了吧?” “不早,不早,这一次试验要是有成果,我想去西域的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这叫未雨绸缪您知道吗?”满宝道:“这毒素也不是那么好学的,总得提前学不是?” 萧院正便沉默了下来,半响后道:“要说这太医院里谁的毒术最好,不,应该是解毒术最好,那就是我了。” 满宝惊喜的看向萧院正。 萧院正就冲她摇摇手,“你别这么看着我,我可不会制毒,只是会些解毒之术而已。” 才怪,解毒的人会不知道制毒? 萧院正道:“我家里有本书,回头可以借你看两天。” 满宝眼睛大亮,连连行礼拜谢,“多谢萧院正,您真是个大好人。” 大好人萧院正心痛了一下下,但……正如周满所言,去西域太危险了,天灾之类的他无能为力,但这一路上还有可能会遇到盗匪一类的,所以还是应该做些准备。 她不仅是太医院,也是全大晋冉冉升起的新星,这样的人才,萧院正是舍不得让她出事的。 哪怕有时候他也会忍不住嫉妒她。 傍晚他们出宫以后,萧院正果然派人给满宝送去了一本书,满宝打开用油纸包得很好的书,惊喜不已。 这上面的确写的是解毒术,但解毒术之上总会详细的写一下中的毒,旁边还有人用小字注解为何要如此解毒。 她看了一下,萧院正的笔迹很少,应该是先人留下的。 满宝立即拿着回屋抄写,这时候她就想念起白善来了,明天她得去太医署上课,然后去皇庄看病人,若是没有意外,他们明日就要开始种痘,她能腾出来的时间就更少了。 要不明天进宫一趟,把书给白善,让他帮忙抄一抄? 满宝一边翻开书看,一边在心里计划着。 结果第二天她根本没机会进宫,到了太医署,刘太医就将一张手令给她,“萧院正让我给你的,杨侯夫人病了,杨家和太医院申请了太医,萧院正让你去看看。” 满宝伸手接过手令,不由疑惑,“她什么病?上次我去杨侯爷家,他家还很热闹呢,都是她在待客。” 刘太医摇头,“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他道:“不是急症,今日去就行了。” 满宝便收了手令,“那下午再去吧,一会儿上完了课我们还得去皇庄里给人种痘呢。” 刘太医眉头就跳了跳,笑着提醒道:“去看病的时候可别告诉人家你是从哪儿去的。” 不然没病也要吓出病来了。 满宝应了一声,“我不会特意说的。” 上完课,满宝便赶去皇庄,萧院正和卢太医已经在了,俩人检查完了十二个病人,看到她来便道:“你也看一看吧,要是没问题今日就种痘。” 满宝应了一声,去检查他们的身体。 他们养了五天,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不少,虽然因为受刑身上有些暗疾,但问题都不大。 满宝点了点头,也同意今日种痘。 于是三人便戴好口罩进药房配药。 用的是二号和三号身上收集下来的痘痂,分别做好后便给他们塞到鼻子里去,做好标记。 等他们忙完这些已经是半下午了,萧院正看了一眼天色后道:“今晚我来值守,你们先回去吧,周太医,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外诊。” 满宝应下,然后看向卢太医,“卢太医,我们一起走呀。” 卢太医闷闷的道:“我今晚值守太医院,现在就要回去睡觉了。” 满宝差点儿忘了这件事,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后便先去换洗,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和鞋子后离开。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100章 风寒 杨侯夫人病了,似乎还病得不轻,满宝先转到太医署,找了刘三娘做医助,这才转去杨府。 受命出外诊的太医都要带一个医助在身边,这也是太医院的规矩。 刘三娘他们现在虽在太医院做了医助,但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太医署内,只有轮值的时候才会进太医院。 太医署这边他们一方面要学习,一方面也要帮助太医们教学,太医署已经决定,等到今年冬天就要开始选出第一批毕业的学生,明年春天就开始送往已经建好的地方医署,开始准备这方面的学习。 现在太医院里的女医助只有刘三娘一个,她应该不会被调出去,但郑辜等人应该会作为第一批先放出历练,然后再回归太医院。 到了杨府,于管家亲自出来迎接,他满脸是笑,“没想到是满小姐来看夫人,快里面请。” 满宝歉意的道:“今日事忙,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过来,侯夫人没事儿吧?” 于管家脸上的笑容就换上了忧色,道:“咳得厉害,听内院的嬷嬷说,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请来的大夫说是风寒,开了药却不见效,没办法了才请的太医。您请。” 满宝点点头,她听着症状也像是风寒,这个病说重也轻,但说轻也重。 好治,两副药下去就好了;不好治,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于管家只把人送到二门处,里面自有嬷嬷领着进去。 满宝往里走了一段,便扭头问嬷嬷,“杨大人何时启程去夏州?” 嬷嬷愣了一下后道:“这个奴婢不知道。” 满宝便点了点头,转而问道:“杨大人现不在家吗?” 嬷嬷应了一声道:“是,还在庄子上呢。” 进了正院,杨侯夫人正躺在床上,额头放着降温的布巾,看见是周满来,丫鬟们便将帐子捆起来,把人露了出来。 满宝坐在床边,刘三娘立即将脉枕取出给她,满宝接过,放在床边后将杨侯夫人的手放在脉枕上,一边看她的脸色一边问道:“夫人是何时觉得身子不适的?” 杨侯夫人也没想到请来的太医是周满,虽然她是女太医,似乎更方便些,但因为她和继子的关系,杨侯夫人总有些不自在。 不过事关自己的身体,她也不敢糊弄,主要是这两天真的是太痛苦了,“有四五日了,就是夜里起了一次,不知是不是被寒风吹到了,第二天便觉得有些头晕,请了多少大夫都没用。” 一旁的嬷嬷立即接口道:“周太医,我们夫人一直在用药,前两日看着已经好多了,结果昨日突然发起烧来,人还晕了一下,看着似乎比前几日还严重了些。” 满宝听完脉,又看了看她的舌苔和脸色,扭头看向嬷嬷:“之前吃的药方还在吗?拿来我看看。” 嬷嬷立即将药方递给满宝。 杨侯夫人盯着周满看,问道:“是不是方子开错了?” 满宝道:“没开错。” 方子虽然不是非常好,却是对症的,就算不能治好,也不至于就把人往重里治。 她看向杨侯夫人,问道:“您后面没再受寒或受热吗?” 杨侯夫人顿了一下后道:“没有吧。” 满宝便看向一旁伺候的大丫头。 大丫头支撑不住,低下头小声道:“前日夫人吃过饭有些热了,所以去了夹衣,当时屋里的窗开着,或许是当时吹了风的缘故?” 很不巧,前日正好倒春寒,昨日满宝都没忍住披着斗篷出行呢,今天也冷得很,一点儿不比正月那会儿好多少。 满宝半响无语,仔细的看了看杨侯夫人的脸色后道:“我给开一副方子,再扎一套针看看吧。” 她道:“您现在是恶寒,要小心,再不能够受寒和受热。” 满宝让人准备热水,又准备了火盆,这才让大部分人退下去,让杨侯夫人解开衣服扎针。 等一套针行完已经是四刻钟之后的事了,满宝收了针,看着出了薄汗的杨侯夫人微微点头,和下人道:“给她吃药,用被子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差不多了,别让她沐浴,用温毛巾略一擦干就好了。” 下人们认真的听着,然后毕恭毕敬的把人送到二门处。 于管家已经等着了,立即将已经准备好的红封塞给周满,刘三娘也得了一个。 于管家笑道:“才侯爷还问起呢,这会儿天色也不早了,满小姐要不要留下来用了饭再走?” 满宝婉拒了,她和杨侯爷又不熟。 她问道:“杨学兄何时启程去夏州?” 这个于管家却是知道的,他笑道:“已经定了日子,就是后儿,明儿大爷就回来。” 满宝点了点头,她知道杨和书一直没启程是为了等户部的赈济银子。 自从他确定下要升任夏州刺史后他就不再急着回夏州,反而留在京城走动起来。 夏州现在缺人,缺钱,缺物,好容易才回一趟京城,既然大事已定,自然要多拿些东西才好回去。 正好,夏州那边也有些人和事需要清理,这些都需要时间。 满宝从白善那里隐约听到些,夏州那边现在流言正起,牛家似乎要在夏州留不下去了。 出了杨府,满宝对于管家点了点头,然后上了马车直接回家。 刘三娘也不回太医署了,直接和满宝一起回家。 满宝在书房里把杨侯夫人的脉案记好,留着明天拿到太医院里入档便可以。 她坐在书桌前沉思,一旁的周立如看了不由问,“小姑,这脉案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就是不太好治,”她道:“估计得要吃上半个月的药才行,最近倒春寒,天气冷得很,你们出入也小心些。” 其实满宝想的是皇庄里的十二个病人,第二天她去皇庄时就伸手摸了摸他们的被子,和萧院正道:“得给他们加一床被子吧,不然要是感染了风寒,怕是对结果有影响。” 萧院正略一思索便答应了,只是一床新被子也不便宜,于是他从公中拿了钱让人去当铺里选了十二床被子来。 满宝还是第一次见从当铺里买被子的,稀奇得不行。 萧院正见了笑道:“这会儿倒有点儿像不食人间烟火了,这世上什么东西不能从当铺里买?” 他道:“户部这两天嫌弃我们报上去的花销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能省一些是一些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101章 同意 洗好的旧被子送来时,十二个人全都发痘了,寒风依旧呼呼的吹着,明明已经三月,却跟冬月一样寒冷。 连萧院正这个太医都没忍住站在屋檐下看着天边的乌云道:“今年怕是不好过呀。” 这都三月了,都快要撒稻种了,结果天还这么冷。 满宝缩着脖子道:“可不是,我爹在家都快要愁出病来了。” 卢太医出来看见俩人都拢着手望天,便没好气的道:“五号和七号有些高热,你们去看看吧。” 萧院正和满宝便将目光从天上收回来,戴上口罩后进去看五号和七号。 十二个病人差不多前后脚的功夫出痘,这一次出痘情况要比上次好很多,不论是用二号的痘苗,还是三号的痘苗,发出来的痘都没有第一次狠。 尤其是用了三号痘苗的六个人,症状要轻很多,有两个年轻的甚至只脖子前和胳膊上长了几颗痘,不过两天已经有消下去的迹象。 五号和七号接种的都是二号的痘苗,早上还好好的,这会儿突然高热起来,满宝摸了摸脉,和萧院正点了点头后便去准备针灸。 等三人忙活完这十二个病人已经是半下午了,今天是满宝值守,所以萧院正和卢太医去换衣服告辞。 满宝就倚在门口那里和他们挥手告别,等他们的马车走远了才转身回屋拿出那本解毒经继续抄写和钻研。 说了借给她两天,但满宝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还给萧院正,这里头还有好多东西她看了不明白的呢。 这一次因为试验的人数比较多,宫里和朝堂上也比较关注,萧院正基本上每天都要和皇帝汇报一下进展,听说现在有人出痘三天便在好转,而且只长出了几颗痘,连高热都不曾有,皇帝差点儿没忍住亲自去看。 不过皇帝被拦住了,然后魏知等人组队来看了一眼,自然是戴着口罩站在窗口那里往里看。 最后魏知翻了翻他们的脉案,问萧院正:“这样说来,九号、十一号和十二号现在算痊愈了?” “是,”萧院正道:“等再过两天,他们身上的痘全部消下去后我等会用新鲜的痘浆试验一次,确认已经种过的痘苗有用,以后再接触天花不会再染上。” 魏知点了点头,又去了另一间房看烧得有些厉害的五号和七号,沉默半响后问道:“他们能活过来吗?”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后道:“其实他们现在出痘的症状比先前二号的还要小些,但他们底子没有二号好,现在我等也不敢肯定他们一定能熬过来。” 魏知道:“所以这痘苗还是很危险,十二个人里便有两个病重,如果他们全用的是三号的痘苗呢?” “目前来看,三号的痘苗毒性要小很多,至少现在种了三号痘苗的人都没有高热,和五号七号同年龄段的四号和六号现在也已经在好转。” 满宝锲而不舍的提醒道:“牛痘的毒性应该会比三号痘苗还要小。” 魏知便忍不住和老唐大人等商量起来,回到宫中后就和皇帝道:“陛下,种痘法的确可行,但现在的人痘依旧毒性较大,怕是不适合让大晋百姓都接种,特别是年纪稍长一些的,他们痊愈要比孩子困难。所以臣认为应该寻找比人痘更安全的方法。” 皇帝问:“用周满说的牛痘吗?但这东西怎么种?朕就没见过哪头牛长过痘的。” 魏知也没见过,但没见过不代表没有,而且周满信誓旦旦,这种痘法也是她提出来的,那牛痘法应该也是存在的。 魏知认为应该寻找一下,若是真能找到,这将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儿。 天花不常有,但一有必是地狱,若是能杜绝此病…… 魏知想到了这一点儿,皇帝自然也想到了,他沉吟片刻后道:“等这次十二个试验全部结束后再说吧。” 魏知应下。 满宝很快就得到了风声,说是结束后再说,但大家都知道皇帝这是松口了。 于是她立即兴奋的去找太子。 太子殿下一看到她就头疼,前段时间周满提了自己做的强身健体药酒来东宫走关系,请求太子把庄先生调到鸿胪寺去。 走后门走得如此光明正大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太子往后看了眼,要去议事堂这里是必经之路,看来他转不掉了,干脆就迎上去,想要和她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庄先生年纪这么大了,你何必去折腾他?在鸿胪寺里随便选个官员随你去不就是了?” 满宝道:“先生的身体好着呢,而且先生自己也想去西域,殿下,您就帮帮忙,把先生调到鸿胪寺去吧。” 太子很怀疑的看她,“你们这次去西域就真的只是为了牛痘?” 他总觉得不止,不然他们怎么这么介意外人跟着? 满宝想了想,觉得找毒石的事儿也没必要瞒着太子,于是道:“殿下还记得西域来的那种毒石吗?” 太子眉头一皱。 满宝道:“那东西遗留在野外到底是隐患,所以我想找到它,然后销毁,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则是因为我们这次去西域还为游学。”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总不好叫别人跟着我们四处走,这次出门也不仅是为了找种痘之法,若是碰见其他没见过的医术,我也会学习一二的,由鸿胪寺其他官员陪着,恐怕会有诸多不满。” 出门在外本来就不方便,谁出差不想早点结束回家去? 尤其还是去西域这样荒凉的地方出差,那肯定是越早回家越好。如果同行的人不能道相同,那势必会有很多麻烦事的。 太子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抵住她的请求,点头道:“行吧,孤试试看。” 满宝一听,高兴起来,立即拜谢道:“多谢殿下成全。” 太子既然愿意试那必定是成的,鸿胪寺又不是什么重要部门,而且也不用给庄先生很高的官,调个人过去而已,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庄先生知道满宝一人就把这事儿办下来后便笑着摇了摇头,和她道:“何必这么心急,为师本来就已经和太子提过,他也已经答应了的。” 满宝一愣,“太子答应您了?那他怎么还收我的礼一脸为难的样子?” 庄先生便对她笑着摇头。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102章 送 庄先生现在是六品的侍讲,太子都没给他调职,直接将人塞到鸿胪寺里兼职去了。 鸿胪寺卿知道内情多一些,并不介意部门里多塞这么一个人,他是这么和下属们说的,“若无意外,这一二月陛下就要人去西域寻找天花的种痘法,到时候鸿胪寺这边必要出一人的,庄洵不来,或许你们谁愿与太医院的周太医同往?” 本来觉得庄洵占了位置的人也立即没话说了。 西域啊,那岂是那么好去的? 尤其他们还是一群文人,算了,算了,在鸿胪寺里做些翻译也挺不错的。 于是庄先生的任书就这么下来了。 满宝喜滋滋的,高兴的和白善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出去游学了,还不用辞官。” 白善也很高兴,毕竟他们之前已经做好了放弃庄子这两年的投资了,谁知道竟可以峰回路转? 他问道:“那十二个病人的情况怎么样了?” “有六个已经完全消痘了,”满宝说到这里有些低落,道:“五号昨天晚上没熬过来,不过七号今日好了很多,我昨天给他用了三套针法,今日已经退了大半的烧,只要不再反复应该能好。” “其他人的情况也在好转。” 白善道:“那我们可以上书谈一谈西域之行了。” 满宝点头,“等所有人脉案都出来吧,这样上书底气也足些。” 没过两天,剩下的五个病人也陆续脱离了危险,身上的痘慢慢消去,有人因为没忍住抓挠,身上留下了痘印,不过和性命相比,很少有人在意这个。 何况他们还都是重犯。 满宝将他们的脉案整理出来,和萧院正卢太医一起呈给皇帝。 皇帝面上没多少表情,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以现在的概率,就算找不到牛痘法,人痘也完全可以用嘛。” 满宝和萧院正对视一眼,低头应了一声后道:“是可以,要是遇上天花肆虐,我们主动接种要比它无意感染要好很多,但人痘的不足之处也是看得见的,反应还是有些大,而且很多人会忍不住抓挠,从而在脸上留下麻子。” 麻子就相当于伤残一样的了,这才当下依旧是很严重的一个病。 皇帝沉思着点头,将脉案交还给萧院正,让他和卢太医退下后留下了周满。 他道:“皇后有些话要问你,你留下陪皇后用个午膳吧。” 满宝微愣后低头应下。 其实是皇帝有话要问她,他们的动静又不小,最近白二郎正在崇文馆里四处与人告别呢,连礼物都收了。 皇帝就问她,“白善和白诚也与你同去西域?” 满宝低下头有些心虚的应了一声,“他们也想去看看西域是什么样儿。” 皇帝就轻哼了一声道:“是想去看西域什么样儿,还是因为这是一早计划好的游学?” 满宝没想到皇帝会知道,低着头没敢辩解。 皇帝就背着手慢悠悠的走着,半响才道:“年轻人嘛,朕知道,还是应该多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算是驸马,他见识多些也是好事儿。” 满宝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先生总说三师弟心中没有成算,应该多出去历练历练。” 皇帝就瞥了她一眼,问道:“所以西域那里果然有牛痘法吗?” 满宝立即严肃的道:“这是我从一个西域商人那里听来的,陛下,臣怎敢在这样的事上撒谎?” 皇帝也觉得她不会在这样的事上撒谎,这样问不过是再确定一下罢了。 他叹息一声道:“既如此,那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满宝大喜,立即躬身行礼,“是,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 行完礼就问道:“那我还去陪皇后娘娘用午膳吗?” 皇帝:“……明达和长豫她们还在等着你呢,快去吧。” 满宝立即行礼告退,先往皇后宫中跑去了。 皇帝便摇了摇头,古忠笑道:“陛下,周大人看着还跟个孩子似的。” 皇帝便道:“本来也没多大,所以朕一直迟疑,是不是真的让他们去西域,三个少年人,还是太小了。” “不是还有庄侍讲吗?” “又太老了。” 皇帝想起了什么,突然一笑道:“此事不急,且再等等,到时候看从哪儿再给他们拨两个人过去就是了。” 古忠不解,皇帝也没解释,优哉游哉的背着手走了。 满宝去到皇后宫中时,明达和长豫正盘腿坐在榻上绣花,看到她来,长豫立即就把手中的绣棚给扔了,蹦下去,鞋子都来不及穿好,直接汲着就朝她跑来,“你是来给母后请平安脉的吗?” 皇后看了一眼长豫绣到一半的花,摇了摇头,也不再拘着她。 满宝冲长豫笑了笑,先给皇后行礼。 皇后笑问,“陛下让你来的?” 满宝应了一声,“陛下让来看看娘娘,还说娘娘有话要与我说。” 皇后就知道皇帝已经答应让他们去西域了,她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宫女。 大宫女便转身去内室,不一会儿捧了一个匣子出来。 皇后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把短匕,刀鞘是黑色的皮质,她取出来将匕首往外拉了一半,光打在刀面上反射出些刺眼的光芒。 她转了转刀笑道:“这是先平阳公主的刀,你要去西域,此一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我没其他送你的,便将这把平阳公主用过的刀送你,希望能保你平安。” 满宝惊讶,一时不太敢接,“送给我吗?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皇后将刀插进刀鞘,放在她的手上笑道:“没什么不好的,此事陛下也知道。天花不吝于洪水猛兽,你若能找到防治它的办法,功劳不下侯相,这一把刀你受之无愧。” 满宝便握住了这把短刀,半响后认真的点头,“娘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努力和莫老师探讨出牛痘法,然后将之实施。 皇后满意的点头,微微颔首笑道:“今日中午就在这儿用午膳吧。” 她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明达,起身笑道:“本宫还有些宫务要处理,你们先说话。”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103章 差别 皇后一走,长豫就拉着满宝做到榻上,却冲着明达挤眉弄眼,“有人想问问题,却又不好意思呢。” 明达笑道:“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她扭头对满宝道:“今年天冷,都三月了还倒春寒,听钦天监说,北边现在估计还在下雪呢,你们打算何时启程?” 满宝算了一下时间后道:“我自己计划着清明前后走,此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高昌,到了高昌也不一定就能马上找到,所以早些走,也能早些回来。” 明达是有些羡慕的,但她知道她是不可能跟着去的,别说她现在没出嫁,就是出嫁了,高昌这样偏远的地方父母也不会允许她去的。 她拉着满宝的手道:“一路上常给我们写信报平安,也让我们知道你们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 满宝点头应下,然后也笑嘻嘻的问道:“你有没有东西托我带给别人的?” 明达脸色微红,忍不住挠她,“你也和长豫姐姐一样笑我。” 三人笑闹了一阵,明达便道:“是有些东西想要托你给他,不过还没收出来,且等几日。” 满宝就道:“他现在还在崇文馆里上学呢,你有什么东西直接拿去给他就是。” 长豫靠在榻上笑道:“我也是这样说,到时候有什么话俩人当面说多好,非得我们传话,我们是不介意听你们悄悄话的,就怕你们害臊。” 明达抿嘴一笑,不再拒绝。 满宝干脆道:“吃过午食我们就一起去崇文馆吧。” 明达:“你公务不忙了?” 满宝就掰着手指头数给她看,“皇庄那边人都痊愈了,连脉案都做好,入档是萧院正的事儿;今儿太医院我不当值,太医署也没课;外头的话,萧院正让我再去看一下杨侯夫人,不过这事儿不急,天黑之前去之前就行,所以下午我是没事儿的。” 明达听着咋舌,“你可真够忙的。” “可不是,所以难得偷得半日闲来陪你们玩呀。” 长豫却对杨侯夫人生病的事儿很感兴趣,将话题拉了回来,问道:“杨侯夫人怎么病得这么严重?这得有七八天了吧?” “是呀,有小十天了,”满宝道:“风邪入体感染了风寒,还是恶寒,不过我前儿去看她已经好多了。” 长豫哼哼道:“听说杨大人一回来就被她逼得避到城外庄子上了,可见人是不能太过得意的,不然老天爷也看不过去。” 满宝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长豫瞥她,“你在外面没听说吗?杨大人才回京几天就搬到城郊去了,一直到离开京城都是住在城郊呢。” 满宝:“……那不是为了躲清静吗?” “你看,连自个家里都不清静,可见杨大人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满宝:…… 明达拉着满宝笑道:“别理她,最近宫里无聊得很,她一直为杨大人抱不平呢。” 三人说着闲话,一直到午时宫女传膳皇后都没回来。 据说皇后去和皇帝用午饭去了,她们三个便霸占了皇后的太极宫,在这里吃过饭才优哉游哉的往崇文馆去。 满宝道:“皇后宫中的膳食真好吃。” 长豫也觉得好吃,“下次我们快要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再来找母后说话。” 明达忍不住笑出声来,满宝也乐,三人笑笑闹闹的往崇文馆去。 崇文馆此时也才用过午饭,正是休息时间,看到两位公主到来,学子们连忙起身行礼。 最后大家羡慕的看着白善和白二郎拉着殷或跟两位公主上了观景楼。 “其实做驸马也挺不错的。” “当初选驸马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还说什么宁为纨绔子,不做帝王婿。” “那也要他能做,他会说这句话是因为知道陛下就看不上他,不过是自己给自己面子罢了。” “这两天白二上蹿下跳的,现在公主也亲自来了,难道他们真要去西域?” “多半是真的,我听我爹说,太医院在皇庄那边的病人都试过两拨了,那种痘法好像真的管用。” “这是太医院的事吧?最多加上一个鸿胪寺,白善和白诚去凑什么热闹?” “嘿嘿,你说凑什么热闹?周满是白善的未婚妻,他能放心她独自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吗?从这儿去西域,一路上不是草原就是大漠,那边的人可野蛮得很……” 封宗平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道:“你们收着点儿吧,她现在是五品正官!” 几人声音便小了些,只是依旧心照不宣的笑。 封宗平摇了摇头道:“白善已经考中了进士,名次也不低,过了礼部和吏部的考试就能授官,虽说考完试就要外出赶得有些急,但并不是不行。” 他道:“他要是有意,大可以参加吏部的考试,现在就已经和子阳一样等着授官了。以他在陛下和太子殿下前的印象,他求一个外放往西域去的官职并不难,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想也知道此去是为游学,而不是为了你们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理由。” 几人一静,不太好笑了。 封宗平就摇了摇头道:“你们还真打算纨绔一辈子呀,子阳已经在等着授官了,这下白善和白诚也要出宫去,马润几个现在也都跟在殿下身边办差,整个崇文馆以后就剩下我们这几个了,我呢,已经计划好明年再试一次进士考,不中就要考虑去考明经了。” 他瞥眼看过去,“你们呢?” 鲁越等人一滞,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六郎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笑,道:“我是不急的,我爹说了,我只要老老实实地读书不闯祸就行,等殿下不需要伴读了,到时候就和陛下求个恩典当侍卫去,到时候我不当值的时候一起喝酒去呀。” 鲁越等人:……心更塞了。 封宗平摇了摇头,“周满比我们还小几岁呢,现在就已经是五品编撰和五品太医,种痘的事儿若有结果,她功劳必定不小,就算不能像男子一样封侯拜相,那也是大晋的中流砥柱了,你们能笑话她什么?”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104章 封 说罢,封宗平起身便走,不和他们一处了。 赵六郎也看了鲁越他们一眼,起身离开。 留下的几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看向鲁越,“我们这是被嫌弃了?” 鲁越烦躁道:“你问我我问谁?” 进士考之前,他们学的东西就不一样了,而且太子年岁渐长,虽然隔三差五还是要到崇文馆里来上课,但他们旁听者,很多课都听不懂。 有时候侍讲们干脆将太子单独叫到另一个房间里上课,他们学的还是经义。 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去年进士考之后,孔祭酒开始给他们布置一些校正书籍的工作。 这种工作无聊死了,读书本就够累了,还要校正书籍,他们几乎看到书就头疼。 白善他们去夏州的这四个月他们就对了四个月的书,现在看到书就想吐,偏白善他们回来后接手这份工作,还似乎做得津津有味。 这一对比,就显得他们很差一样。 虽然他们的确不怎么优秀。 满宝坐在观景楼上,抬手给大家倒茶,问白善:“你们今日的书都校正好了?” 白善点头,“差不多,你上次想要的那本书我抄好了,一会儿给你。” 白二郎则和明达说话,“听说西域有一种冰菊,拿来泡茶最好了,到时候我摘了叫人给你送回来。” 长豫百无聊赖道:“大老远的就送冰菊呀,听说西域的宝石特别好看。” 白二郎道:“我也会买的。” 满宝也感兴趣起来,还问长豫,“要不要我们替你带一些?” 长豫精神一振,高兴起来,“不知道有什么颜色的。”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她道:“我听我四哥说起过一些,那些西域商人带来的宝石都可贵了,而且他们会留着待价而沽,先出手都是不怎么好的,最好的往往会留着,到最后也不知道会卖给谁去。” 长豫道:“我喜欢红色的,颜色越艳越好看,你回头帮我留意,要是有,只管买了回来给我。” 满宝点头,“我钱要是够,我就给你买。” 长豫一听,对她的能力就有些不自信,“你什么时候走,我给你送些钱去吧,多带一些。” 别看见好东西却没钱买下来,那才忧伤呢。 明达却道:“也别带太多,我听父皇他们说,出门在外不能露财。” 长豫:“多带一些侍卫就是了,打出我大晋的名号,谁敢侵犯?” 白善就心想,多带是不可能的,他们是不介意人多些,但出差是要钱的,又都有规制,吏部和太医院鸿胪寺也不可能让他们乱来。 果然,出使西域的事儿一提出来,各部就给他们定好了人数。 这一次是为了寻找天花的防治法子,所以使团是以周满为首,鸿胪寺尚为从属。 所以皇帝直接升她为正五品编撰,领使团职,鸿胪寺行人庄洵为副使,着鸿胪寺再选出俩人与他们同行。 正使可带两个随从,副使及以下都是一个随从,至于多出来的,朝廷并不干预,只是不负责他们的食宿而已。 白善白二郎等人都属于多带的。 皇帝道:“尔等回去后再想想还有哪些需要增添的,向中书省上书就是。” 满宝一时没能理解这话,领命退出后找萧院正,“陛下是什么意思?我还能再要人要物?” 不然为什么要问还有哪些要增添? 其实她还是有挺多许多增添的。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道:“陛下这话不是说给你听的,所以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行,不必往心里去。” 满宝更不解了,“不是说给我听的,那是说给谁听的?我是正使,这事儿与我最相干吧?” 萧院正觉得她很吵,所以加快了脚步,“你以后就知道了,问那么多干什么,你手上的事儿忙完了吗?你就要去西域了,该教刘三娘的就要教她了,以后她要接替你给学生们上课,还有你手上正在修的书,你不是说还有两章没修好吗?赶紧的,出门前要修好,学里都等着用呢。” 满宝见萧院正边说边走远,她得小跑着才追上,便不由停下了脚步。 她运了运气,没忍住哼哼了两声,转身去找庄先生。 哼,不告诉她,她不会去问庄先生吗? 庄先生听完,略一思索便问,“有人找过你表示想同去西域的吗?” 满宝摇头,“没有,对外我们是去找天花的,谁会想和我们一起去?” 庄先生便笑道:“那就暂且放下不管吧,若有人有心,自会找上门来的。” 满宝一头雾水,但庄先生这么说了,她也只能听。 庄先生将书放到一边,问道:“你是不是又要住到宫里来了?” “是呀,”满宝道:“试验已经结束,萧院正让我把手上的工作尽快交给三娘,所以最近很忙,住到宫里来要方便很多。” 庄先生便没有再留她,让她去了。 满宝才出门,一个侍卫便上前拦住她,“周小大人,我们大人想见一见您。” 满宝好奇的看他,“你们大人是谁?” 侍卫:“……周小大人,我是禁军。” “哦,是殷大人呀。”满宝左右看了看,“走吧,殷大人在哪儿见我?” 见她接受如此良好,侍卫只能转身在前面带路,“我们大人不好到东宫来,所以在西内苑等着,您请。” 满宝便和他去西内苑。 殷礼正在演武场里射箭,看到周满来便将手中的箭射出,然后笑着和她招手,“周大人也来试试?” 满宝上前,看了看他手中的弓,又看了看他的胳膊,摇头,“我拉不开这么重的弓。” 殷礼便一笑,将手中的弓交给侍卫,让人去拿一副小弓来,“这一副只五斗而已,你试一下。” 满宝便拿在手上,慢慢用力拉开试了一下。 殷礼见她能够完全拉开,眼中闪过赞赏,就指点她如何搭箭和瞄准。 君子六艺,满宝也是学过的,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他们玩的是弹弓,后来进了益州城才学弓箭。 不过她学的少,白善和白二郎是要每天都学的,她只是会而已,算不上精通。 满宝放开箭,箭矢飞射而出,因为殷礼帮她矫正了,所以正中红心。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105章 了解 殷礼满意的点头,盯着她手中的弓慨叹道:“这把弓是给或儿准备的。” 满宝惊讶,低头看手中的弓箭,殷或能拉起来? “可惜或儿体弱,这把弓一直没能送出去,周大人是女子,力气也小,这把弓就送你吧。” 满宝推辞:“这怎么好,既然是给殷或的,便是他现在用不上,留着做纪念也很不错,到底是大人的一番心意。” 殷礼却摇头,“东西总要有人用才有价值,留着落灰才是真的辜负了它。” 满宝就不知要怎么推辞了,但她拿着弓箭也不知有什么用啊。需要用她亲自上的打架,基本上就是垂死的挣扎了。 既然不好拒绝,那就接受吧。 满宝抱着弓笑眯眯的谢过殷礼。 殷礼见她露出笑容,圆圆的脸上全是乖巧,一时心中感叹,还是女儿好呀,看着又乖又贴心。 转而又想,他也有女儿,而且还不少,却没有她这一份贴心,更没有她的能干,一时心中又复杂不已。 所以并不是女儿或儿子的问题,而是生的人的问题? 殷礼揉了揉额头,请周满去演武场旁边的休息室里坐。 满宝将小弓放在一旁,坐在了椅子上,双手接过殷礼倒的茶,心里却在努力的想着,她最近没找殷或干什么坏事呀。 难道是白善和白二郎背着她悄悄找殷或做了什么事儿,然后被殷大人算在她头上了? 满宝捧着茶深思,不知道现在找借口先溜,回去问一下白善他们是否来得及。 殷礼看了侍卫一眼,侍卫便下去端了一盘小馒头来。 面对大人的目光,侍卫目不斜视的放下东西就走,他有什么办法,西内苑里怎么会有点心这种东西,饿了都是啃馒头好不好? 所以就暂且把馒头当点心吧。 满宝一回神就看到被推到跟前的馒头,她顿了一下后道:“殷大人,我不饿。” 殷大人暗暗瞪了一眼已经走开的侍卫,和她笑道:“那就先放着,周大人,或儿的身体一直是你帮着调理的,我前几日请老谭太医给他看过,老谭太医的意思是,他现在虽然依旧体弱,但底子已经补起来了。” 满宝点头,“是呀,他的底子已经补起来了。” 她顿了顿后若有所指道:“但有些东西他一开始就没有,所以不管怎么补都补不出来的,以后要比别人更精心些。” 殷礼便双手一拢,目光炯炯的看着满宝问,“怎样才算精心呢?” 满宝一听,便放下了茶杯,她其实一直想着是否要和殷礼好好的谈一谈。 殷或的病是胎中带来的,他的“弱”是刻在基因中的,就算调理,也只是让他的“弱”不那么快致命而已。 但殷或的病又不只是胎中带来的而已。 他还有心理上的病。 他是满宝见过的所有人中最敏感的一个,情志伤身,同时,情志也可养神养身。 他的身体状况有时起伏大,外行人可能不解,可她知道,那多半是他多思多想,有时候心里想通了,身体便在好转;有时想不通,身体便在恶化。 就算他们关系不错,也不可能坦诚,什么事都问,什么话都可说。 所以他们都尽量正常的交往,有些话,他愿意往下说时,他们就问,不愿意时,他们就点到即止。 这种关照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身边总有人会觉得烦躁。但这种病只他们几个朋友间努力是不够的,他身边的其他人也要帮忙。 满宝道:“汤药所能到达的地方并不困难,殷家有钱,也有资源,不论开出什么药来都能找到;因此要想有更好的结果那就要做到汤药做不到的地方。” 殷礼问,“比如让他顺心畅意吗?” 满宝便笑道:“顺心畅意四字何其艰难,只让他不至于焚心忧伤就足够了。” 殷礼沉默起来,也是,顺心畅意这四字何其艰难,远的不说,他若是让他给他一个康健的身体,他上哪儿给他弄去? 但不至于焚心忧伤却还可能做到。 殷礼的拇指捏了捏,半响才道:“或儿想和你们同去西域。” 满宝这下是惊住了,一下绷直了腰,“他想去西域?” 见她这么大反应,殷礼便知道她不知情,恐怕白善和白诚现在也不知吧,看来这的确是那孩子自己的想法了。 殷礼心中苦笑,脸上却没多少表情,他点头道:“不错,所以我找周大人来就是想问一问,他能不能出远门?” 满宝就沉思起来,“没有什么不能的,他之前不是已经去过夏州了吗?当时也差不多是急行军,他也一点事没有。” 满宝仔细想了想,心里激动起来,却努力压住上扬的嘴角道:“我们虽是往西域去,却不会急行军,还是舒适为主,有我在,一些小病不成问题,要是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大病,我们自会停下休息……” 殷礼盯着周满的脸看,似乎看出她的高兴,微微摇了摇头,知道再问下去得到的会全是肯定。 他干脆不再问殷或的身体问题,转而问起他们准备的行程来。 准备从哪儿走,沿途走过什么地方…… 满宝他们的目的地是高昌,但从京城去高昌也有很多路的,他们打算从夏州到怀远,出了长城后去取道凉州,出玉门关后一路向西,如果路上不耽误,每天都在走路的话,两个月左右就能到达高昌。 这份行程就是给殷礼看也挑不出刺来,一路的计划都是走的官道或有名的茶马路,并不偏僻,安全性还挺高的。 殷礼在心里算了算,若下个月启程,那他们应该能在六月到达高昌,就不知道那牛痘的办法好不好找,要是能在一个月内找到,那他们七月就可返回,大概九月就能回到长安。 这么一算,让儿子去西域走一圈似乎也不是那么难接受的事了。 不过,知道这世上最不缺意外二字的殷礼还是下定了主意,问道:“你们有没有算过,若是意外,你们这一次出使要多长时间?” 满宝:“三年?” 殷礼:“……多少?”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106章 一起 满宝便笑道:“就是这么一说,其实我们猜想一二年应该也够了。” 只是给他们计划了五个月的殷礼:…… 他很好奇,“你们都是怎么计划时间的?” 满宝道:“听说凉州有一座佛山,山上有摩崖石刻,我们想去看看,大概要留四五天。玉门关的互市也很有名,听说九成西来的商人都要过玉门关进关……” 殷礼听明白了,他算的五个月是不算他们看景儿逛街的时间,不过照着他们这样的计划,就是不算这些,五个月的时间也不够他们用吧? 殷礼突然更放心了些,干脆也不问了,让她拿着他送的弓离开。 满宝直接就跑回崇文馆。 才进门她就直奔教课室。 教室里只有八个人,每个人桌子上都堆了不少书,大多数人正头疼的看着自己面前的书,赵六郎抓着笔,眉头都快要皱出褶子来了。 满宝溜到后门,探头往里看了一眼,没发现里面有先生,这才朝身后看了眼,见没人注意便“噗嗤噗嗤”的发出声音。 教课室里所有人都抬起头来目光炯炯的看过来。 看到是周满,大多数人眼睛一黯,低下头去不理她,怎么是她,没意思。 白善往外看了一眼,悄悄起身走到最后一桌坐下,满宝看见不远处的办公房里有人影晃动,立即坐了进去,与他同桌。 白二郎从桌子上随便捡了几本书往后递,鲁越不甘不愿的替他们传递。 白善和满宝俩人的桌子上就很快也有了书,俩人将书撑起来低头说悄悄话。 主要是满宝说,白善听。 其他本来不太在意的,但离得近的几人隐约听到西域这二字,于是忍不住竖起耳朵来听。 殷或目光定定的落在眼前的书上,耳朵却支棱起来听,只是俩人说话的声音很小,他什么都没听到。 白善则是看了殷或的背影一眼,和满宝小声道:“这事儿我来问他。” 满宝点头,还要说话,赵六郎突然轻咳一声,他们就感觉侧面投来一道目光。 满宝和白善一起抬头,就看到孔祭酒正背着手站在窗外盯着他们两个看。 满宝慢慢坐直了,将手中的书打开,低下头去假装正在认真的看书。 白善面不改色的将她手中的书打开到第六十八页,当着孔祭酒的面道:“做‘小宛’的注解。” 满宝的目光就落在他打开的页面上,“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满宝松了一口气,节南山十篇中的小宛嘛,她知道。 满宝撸了袖子就要提笔,这才尴尬的发现他们桌子上有书却没有笔墨,更别说纸张了。 她面无异色的整理了一下袖子,低下头去继续看书。 孔祭酒盯了他们看了半晌,确定他们不会再作妖后便转身离开。 他一走,满宝便呼出一口气,结果气还没出完外面就敲了梆子,下课时间到了。 满宝:…… 白善看她的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起身将书收起来,“走吧,吃晚食了。” 白善是在吃过饭后找殷或的。 等他找过来,满宝和白二郎正肩并肩蹲在一起戳着花坛里的泥玩儿,看到他来立即起身问,“怎么样,殷或是不是想跟我们去西域?” 白善点头,“因事情还未定下,所以他不好与我们说。” 他看向满宝,“殷大人是怎么说的,他同意了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他没有直接说,但我听那意思是答应了。” 白善便扬了扬眉道:“殷或要是也去,那人手上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满宝点头,毕竟他爹可是手握禁军的人呢。 白善道:“就算不从禁军中调人,仅殷家的家将实力就不低,有他们领路,进了大漠我们也不至于迷路。” 又道:“而且一路上要过不少重镇,他家在军中有人,我们过路也方便许多。我和他说好了,他父亲要是再问起此事,我们就替他说情。” 但殷礼根本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第二天皇帝的旨意就下来了,先是封殷或为平安县男,然后让他一起随太医院使团出使西域。 殷或自己都没想到他爹会先给他请封爵位,接到圣旨时懵了好一会儿才伸手接过。 等宣旨的内侍一走,赵六郎等人立即围上去,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的道:“行啊,你一下就有爵了。” 赵六郎最羡慕,因为就算是他爹也不可能给他来一个爵位的,儿子少就是好呀,功劳分得薄。 殷礼这些年立功不少,且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但他一直没升官,一直就呆在禁军统领的位置上尽职尽责的守着宫门,以及保卫京城的安危。 他这些功劳都留着呢,听说是要留给孙子…… 咳咳,自然不是殷或的儿子,而是殷或六姐的儿子,殷或的六姐已经招赘,若无意外,将来殷家是交给她儿子
相关推荐: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高达之染血百合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媚姑
归宿(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她太投入(骨科gl)
缠绵星洲(1v1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