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从小木盒里夹了一个绵团塞进了他们鼻子里,外面还留着一根棉线。 三人等了半天也没等来疼痛,三位太医却退后一步满意的点了点头,和三人道:“鼻子里的痘苗不能掉,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晚上才可取下。” 萧太医道:“要六个时辰,得要一个人时刻盯着,你们谁先?” 满宝自告奋勇,“我我我。” 卢太医翻了一个白眼道:“没人跟你抢,你留下吧。” 萧院正便叮嘱她道:“你也小心些,虽说你经过了夏州的事儿,但在这儿也不能大意,小心马失前蹄。” 满宝表示明白,送走俩人后便把东西一收,然后就在门口盯着三人看。 三个犯人:……突然有点儿无聊呢,后背还有点儿发寒。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92章 出痘 满宝算计着时间,到了以后便将三人鼻子里塞的绵团取出来,然后丢到炭盆里一把火烧了,确认清理干净以后,她这才对三人道:“早些休息吧,你们之前在牢里身体亏损得厉害,要早睡早起,这样活下去的几率才大。” 一点感觉没有的三人目前没法理解周满的话。 第二天是萧院正来轮她的值,其实就是一天三趟的观察病人的情况,脉案要写详细,现在他们还没出痘,所以并不忙,他们还有空带着书和一些公文过来处理。 满宝将人交给他并进宫去了,就是这么巧,今日轮到她宫中值守。 刘太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因此端着茶杯晃过来,离她三丈远便问道:“你从那地方出来换洗过了吗?” “换洗过了,您放心大胆的上来。” 刘太医这才上前坐在她对面,笑道:“怎样,出痘了吗?” “哪有那么快,”她道:“且等着吧,不过他们看着身强体壮,其实内里虚弱,虽然调理了七天,现在也只是一般,所以出痘速度应该快。” 刘太医点头,“到底蹲了半年的监狱,又是从地方押送进京的,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刘太医道:“要是出痘了告诉我,我也看看去。” 满宝点头。 但三个病人一连两天都没出痘,一直到卢太医值守那天的傍晚,他在三号病人的胸前发现了两颗小小的红痘痘,立即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眼睛不由一亮。 他转身出去,对守在外面的仆役道:“三号出痘了,去告诉萧院正和周太医,问他们要不要来看一眼。” 三个犯人按照年龄大小排了一二三号,其中三号年纪最小,只有十九岁,听说自己出痘了,一时手脚发凉,这几天日子过得好,也不难受,除了前天被塞了一个绵团在鼻子里外他们就不对他们做什么事,他都快要忘记这事儿了。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天花的要紧,一时紧抿了嘴唇问道:“我,我还能活几天?” 他这时候才隐隐有些后悔,虽然斩刑不能投胎做人,平时吃的也不好,可好歹还能多活半年,现在却…… 卢太医瞥了他一眼,“你身体还不错,好好吃药养病,应该能好。” 要是病人对活下去都没信心,那也就不用治了。 三号一听,这才稍显放松。 满宝和萧院正到时太阳都快要下山了。 俩人进去查看了一下三号的状况,满意的点头,“只是低烧,很好,后面就看发痘的情况了。” 另外两个病人忍不住问,“大人,我们要和他住一个屋吗?” 满宝便上前给他们检查,道:“当然,痘苗塞进你们鼻子里,要是连这个都种不下天花,那你们住在一个屋里估计也染不上。” 他们一听,顿时放心不少。 满宝便微微一笑,“再过七天,要是还不出痘,那就说明这痘苗没用,我们会给你们调制另一种痘苗试一试。” 萧院正听闻回头问:“用痘浆吗?” 周满在折子写了三种种痘的方法,虽大致相同,可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痘苗的制作方法不一样。 他们最后一致选定水苗法,就是因为认定用痘痂调制的痘苗毒性更小,对病人的伤害没那么大。 满宝点头,“正好可以对比一下两种痘苗的区别。” 俩人听着感觉不太好,似乎另一种方法比现在用的方法要差一些似的。 于是俩人又转而盼起自己出痘来了。 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祈祷,第二天俩人也都出痘了,也是胸口出长了几颗痘痘,脖子上也有了两颗。 三位太医忙碌起来,一一给他们把脉做检查,最后得出结论,他们都出痘了,这还只是初期。 于是三人商议起治疗方案起来,萧院正道:“痘还没全发出来,也不是很热,就先留着吧,让他们多喝温水,要是高烧,先用温水擦洗再考虑用药和用针。” 他对周满道:“先考虑一般的治法,外面的大夫可不是谁都有你的医术和针灸术的。” 满宝表示明白,点头应了下来。 因为已经出痘,三人更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要有一人值守不说,每天下午三人还会凑在一起会诊。 让三人惊诧的是,三号的痘只发了一点儿,胸口一些,脖子和脸上有几颗,身上持续低烧了三天,大家都还没开始用药他就开始退烧,然后天花开始瘪下去,里面亮亮的痘浆有稍退的趋势。 不仅萧院正和卢太医,满宝都看得目瞪口呆,仔细的检查过后确定他是真的要痊愈的样子,这就……扛过去了? 三人对视一眼,全都精神一振,盯着三号的目光就跟看着闪闪发亮的金子一样。 这是他们目前见过的所有病症中天花最弱性的一例,最是最容易治愈的一个病人也要一个高烧的过程。 体内的天花病毒似乎非要烧起来才能全发出来一样,而这个过程也是最危险的。 大多数死于天花的病人都是因为熬不过这一关。 往往天花还没全发出来人就死了。 少部分则是在疮痘发出来后不能有效的退烧,不能让疮痘愈合而死的。 但三号都不给他们用药的机会就有痊愈的趋势,这是他们还没见到过的病例。 满宝收了手,看向萧院正和卢太医。 萧院正思考了一下后道:“开药,让他更快的愈合。” 于是三人退出去开药。 二号和一号的情况却不是很好,俩人都很快的发痘,身上的疮痘越来越多,满宝到最后已经数不过来,干脆就不数了。 不错,她还去数痘痘了,主要是三号身上的疮痘不多,所以几时发了几颗,一共多少颗她都记录在案。 卢太医将二号身上的针拔了,对站在一旁的仆役点了点头,由着他给人穿上衣服,然后转身出去,将外面身上套的围裙给解了丢在竹篓里,去洗了洗手,也不摘下口罩,就这么含糊的周满道:“二号高热了,我刚给他扎了退烧的针,但药不能吃,你看是不是给他开一个出痘的方子?”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请假条 今天有些事,下午六点的更新推迟到晚上九点吧 望周知 ☆.第2093章 试错 满宝站在门口看了看后道:“他现在出痘的速度就很快,再促痘,会不会太冒进?” 卢太医就皱眉想了想,“那他今晚估计要烧一晚上,我刚才给他扎针的时候摸到滚烫不已,他估计熬不过来,开综合方吧,略微退一下烧。” 满宝点头,“不要压住疮痘。” “我知道。” 于是俩人斟酌着商量出一个方子来,并不难商量,他们在夏州时就配出了好几个好用的方子,现在不过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再增减一些药材,或是量上有些变化而已。 俩人写出药方,满宝便拿着药去边上的药架上抓药,这是他们从太医院拨过来的药材,都是用得上的。 用一个个盒子装着,上面写着药名。 满宝称出一包药,交给仆役道:“去熬药吧。” 三号恢复得很快,不过两天身上的疮痘就开始结痂,估计用不了两天痘痂就能脱落。 满宝看着沉思起来,道:“用他的痘痂继续下一次试验怎么样?” 萧院正和卢太医也不由看过来,再看边上两张床上的已经昏昏沉沉没多少意识的病人,叹息一声后点头,“他痊愈得不错,以他发痘的情况来看疮痘的毒性应该不是很大。” 另外两个人的情况就不是很好了,奇怪,明明是同一份痘痂,份量也差不离,怎么三人的情况差这么多? 满宝皱眉道:“因为年纪?” 萧院正和卢太医就看看还年轻的三号,再去看二号和一号,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卢太医道:“从夏州的情况来看,老人患天花后的死亡率的确更高,其次是成人,孩童和少年反而是最少的。” 满宝也点头。 萧院正沉思,“以后,要种痘也得趁早呀,就不知成功率有多大,要是都像三号这样的情况就好了。” 满宝道:“犯人里很少有年纪这么小的吧?”所以上哪儿找试验对象去? 萧院正道:“也就被牵连的犯官家属里才有,那得去大理寺去找,不过种痘危险得很,被牵连的犯官家属多为流放和充入掖廷,怕是不会愿意冒这个生命危险。” 满宝微微点头,再看看情况吧,他的痘痂毒性要是更小,那接下来的种痘危险性就不是很大了,到时候可以和大理寺商议着让他们戴罪立功。“ 有觉得命比较重要的,自然也有想搏一搏,富贵险中求的人。 萧院正和卢太医都没表示反对,只是现在提这个还太早,现在当务之急是保住病床上这俩人的性命,不然三人染上天花就死了俩,这死亡率比夏州的还要高。 三人尽心尽力的救治起来,针灸和药汁轮流上,二号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出来的疮痘有好转的迹象,人也在慢慢退烧。 三人都松了半口气,然后注意力大多转到一号身上。 可他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是身体比另外俩人差,高烧一直不退,天花也不能全都散发出来,不过两日人就烧糊涂了。 满宝他们看着不行,不得不给他开药降温,但这会儿了根本降不住,而且就算压下了,事后也会反弹的厉害。 而且天花不能发出,势必会引发其他病症,这种情况这四个月来他们见到的太多了。 到第三天中午,卢太医摸过脉后看了眼躺在床上脸色灰白的一号,摇了摇头后出去道:“不中用了,救不活了。“ 满宝进去看了一下,忍不住又给他行了一套针,但晚上人还是没了。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见死人了,也只是惋惜的叹了一声,然后该记录的记录好。 满宝看了一下他身上还新鲜的疮痘,忍不住扭头看一旁已经完全痊愈的三号和二号。 俩人接触到他的目光悚然一惊,齐齐往后退了一步。 满宝就放下手上的小本本,和萧院正卢太医道:“我们还没试过,他们种痘出来的人是不是真的能不再传染天花。” 卢太医:“出过痘的的确不会再出痘,这不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吗?” 萧院正明白周满的意思,“可他们情况有些不一样,尤其是三号,他从出痘到痊愈连五天的时间都没到。” 而且身上的疮痘很少,基本上没受什么苦,说真的,萧院正自己心里也有些打抖,万一这出的痘没用,天花还是会传染给他呢? 满宝道:“有个办法,用他身上新鲜的痘浆试一下。” 萧院正看看床上才闭眼不久的一号……身上还红红的天花若有所思起来。 不一会儿,三位太医就夹着一块棉布上前,挑破了他身上两个新鲜的天花,沾了浆液后便走向三号。 三号瑟瑟发抖,以为他们又要塞进自己的鼻子里,谁知道满宝拉住他的手,袖子一撸,用一根粗针在手臂上扎了一下,都出血了,然后他们便拿着那块棉布在他的伤口处擦了擦。 满宝道:“有没有效果,过两天就知道了。” 莫老师知道这件事后乐得不轻,道:“你们之所以想接种天花疫苗为的不就是减弱天花毒性,能够没有危险的获得天花免疫吗?” 他道:“照你给出的三号脉案,他的情况甚至还算不上好,我知道的最好的天花疫苗,除了输入时有些微的疼痛感外身上不会有任何的不适,接种成功的人身上会有一颗痘的痕迹留下,这就算对天花有免疫的能力了。” 满宝听着向往不已,问道:“这就是书上写的牛痘法吗?” 莫老师笑道:“依照记载,牛痘是比人痘要安全很多,可惜我找了许久都没找到过于详细的制作方法,不过我请教一些同事,他们都认为牛痘接种应该也是经过几代培育的,最少也得是第二代,这样毒性才会减弱很多。” 满宝问道:“也和人痘的水苗法一样,是用痘痂研末做痘苗吗?” 莫老师摇头,“我猜测是用痘浆,这样效果要快点儿,如果真如书上所描述的那样,牛痘比人痘安全这么多,那经过几代驯化的天花病毒就没多少毒性了,这时候接种,应该是直接种痘,可惜你们那里没有注射,或许可以像今天你这样直接扎破胳膊后用痘苗污染伤口?” 满宝沉思道:“既然说不清楚,那就只能一个一个的试了。” 莫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科学嘛,本来就是不断的试错。 ※※※※※※※※※※※※※※※※※※※※ 作家的话 今晚太困了,然后一不小心还更错地方了,欠一更后天补上吧,晚安 ☆.第2094章 讨价 等了三天,不论是二号还是三号都没有再发痘,三位太医松了一口气,将从他们身上收集到的痘痂用瓶子装好,然后写上标签封存起来。 俩人依旧留在这栋房子里休养,满宝他们则去换洗后进宫去见皇帝。 他们带上了这些日子记下来的笔记。 皇帝不太懂医术,因此特意招了几位众臣跟着一起听,尤其是老唐大人,他刑案出身,对医术了解得更多些。 萧院正作为代表详细的将这段时间的试验数据说了一遍。 皇帝翻着桌子上的脉案,顺手交给古忠,让他给底下的大人们看。 魏知先看了一下开始的时间,问道:“也就是说,从种痘到现在才十五天而已。” “是,”萧院正道:“但其实他们发痘的时间只有五天到九天,也在天花病人的发病时间内,但平均来说,发痘时间是略低于总体的发痘时间的。” 满宝补充道:“也是我们试验的人数太少,因此这个数据可能不是很正确。” 皇帝和几位大臣听出她的言下之意,这是想要更多的人做试验。 皇帝敲了敲桌子,“也就是说,种痘果然有用,染过天花的人的确不会再染天花。” 魏知则是思考了一下风险后给他泼了一桶冰水,“陛下,三人就死了一个,这个比例还是太大了,打仗都不一定会死这么多人,这种痘法还得再斟酌。” 满宝立即道:“是,人痘还是不够安全,所以臣想往西域寻找牛痘之法,听说牛痘比人痘要安全许多,求陛下成全。” 满宝深深的一揖。 皇帝挥了挥手道:“此事再议,还不急,这才二月末呢。对了,这个三号看似安全许多,用他身上的痘子再试试?” 满宝和萧院正对视一眼后道:“是,臣等也是这么认为的,再用二号的与之对比就可知道痘痂的毒性是不是越小越安全,我等将来也知道了如何筛选合适的痘浆来种植。” 萧院正接话道:“只是刑部大牢里判斩刑的犯人没了,判绞刑的也没几个,所以……” 皇帝就看向老唐大人和刑部尚书,道:“那不如问一下其他的重犯,若有敢应命者,减免他们的刑罚。” 老唐大人皱眉,不同意这样的奖励规则,他道:“陛下,会判重罪的犯人莫不是穷凶极恶之人,若是放了他们,对民间又是一大危害,而且对受害者也不公。” 所以他一直反对皇帝做善事就要大赦天下之类的提议。 魏知也这么认为,同样表示反对。 皇帝就道:“既要人家的命来做试验,总不能一点儿好处也不给,那样谁肯做?” “那也不能因此就放了他们,若他们出去后再为害乡邻,那些受苦受罪的人又与谁说理去?律法就是律法,不可过多更改。” 皇帝有些生气,“种痘法若真能试验出来,那将是功在千秋的事儿,难道就因此放弃此法?” 满宝眼见着他们要吵起来,连忙道:“陛下,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可重礼不一定就要放了他们,可以给他们其他的好处呀。” 她道:“我看大牢里的伙食很难吃,可以给他们说,要是应征,那坐刑的包他们一二十年的三餐,每餐有鱼有肉有蛋;若是流刑,从两千里转到一千里,再给点儿钱;对了,要不之前给钱吧,那样他们是要花钱赎罪还是拿来吃吃喝喝都随他们的便。” 皇帝立即道:“对,这个法子不错。” 老唐大人和魏知也不说话了,一起看向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就摸着下巴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给多少钱合适呢?” 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去瞟刘尚书,道:“我们刑部今年的预算本来就少了,若是以重利许之,那还得户部拨款呀。” 户部刘尚书没想到这火会烧到他这里来,他不就是来旁听的吗? 听到刑部尚书这么说,忍不住道:“国库它也不能自己下金蛋,去年本就艰难了,今年各部都要钱,还有去年欠下的窟窿还得堵,哪还有多余的银子?” 刑部尚书道:“若是连户部都拿不出银子,那我们刑部更拿不出来了。” 老唐大人就帮刑部尚书,“总要拿出一些来,不然还真把人放了?到时候他们再犯事,刑部再出手抓人,一来二去花销也不少。” 刑部官员出差也是有钱拿的,那也算在俸禄内,同样需要户部付钱。 刘尚书便瞥了太医院三人一眼,哼哼道:“最多一百两,多的没有了。” 好小气! 只是满宝三个还是在心里算了算这一百两足够请多少个犯人,一个人不算生病,一个月要吃好喝好,不说顿顿有肉,隔一天吃一顿,那也得五百文左右,那一年就是五两左右,就算只算十年的伙食,那也得去五十两了,那他们岂不是才能请两个犯人? 不行,不行,这肯定是不够的。 她和萧院正卢太医私底下算过,接下来的第二次试验最少得需要十二个病人,三个年龄段,每一个年龄段四个人,一种痘痂要同时种在两个相同年龄段的人身上,这样才能对比出试验数据。 其实还是太少了,要是人够多,应该扩大十倍才好。 不过他们觉得就算是刑部大牢,恐怕也找不出这么多重犯来愿意做这个试验。 但要让户部出六百两似乎是有些不太容易的样子,于是满宝道:“一百两太少了,最少得一千两。” 刘尚书见她一翻翻了十倍,不由噎了一下,虽然朝堂上,大家总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可也不会一上来就喊超过十倍去呀。 满宝就给他算了一笔账,得让犯人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做实验,最起码得包对方十年的伙食吧? 于是俩人说起现在的物价来。 皇帝和众臣就看着俩人你来我往,已经说到今天的菜蔬是六文钱一斤,那个便道:“那是因为现在是开春,菜蔬稀少才会如此,你看夏秋之时,一斤菜蔬最多两文。”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95章 还价 满宝也干脆:“那就照两文算,一个人一天总要吃上一两斤的菜蔬吧,还有肉,就算是隔天吃,现在一斤肉,哪怕是猪肉也得十二文一斤,鸡和牛羊又还要更贵,就算隔天只吃半斤肉……” “哪儿吃得这么多,二两肉就够了……”刘尚书道:“而且别以为我不知道,十二文一斤的猪肉是好肉,我们可以买一些不太好的肉嘛,猪头,一些比较柴的瘦肉,还有下水之类的,便宜的五六文,贵的七八文也得了。” 皇帝和其他大臣目瞪口呆,原来外头的肉是这么卖的吗? 等等,为什么他们会这么了解? 刘尚书也就算了,他好歹是户部尚书,每日都会有部下送上物价单,但周满,你又不是户部的,又不用出去买菜,怎么也这么熟? 满宝自然是从她爹那里知道的,他现在没事儿早上就和六哥或大哥大嫂一起去逛菜市,偶尔给家里买些菜,大部分时候是给饭馆采买。 她这段时间为了方便看护皇庄的三个病人经常在宫外住,早上起早了就和她爹一起坐着吃早食,一边听他说起今天啥啥又涨了一文钱,哪哪又便宜了点儿…… 说得多了,满宝就记下了。 俩人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加上萧院正和卢太医不时的在一旁帮忙,刘尚书估计也觉得一百两太少,于是勉为其难的提到了六百两。 不过钱却不是直接给太医院的,甚至不直接给刑部,而是道:“到时候将菜单列出来,愿意接受这一条的,以每日三餐就在这些菜单中点或轮着,每到月底刑部与其他花销一起向我户部报上来就是。” 还是不愿意直接给钱。 “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减少流放的距离,年限这些则另外计算。” 刑部尚书觉得这也忒麻烦了,于是表示还不如直接把钱一次性付清,国库不至于六百两都拿不出来吧? 刘尚书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道:“没错,就是难以拿出,不然刑部从他处挪一挪,今年你们刑部申请的外干资金就不少。” 刑部尚书立即就不说话了。 魏知道:“陛下,除此外还可以将一些重犯流放到边关,直接改了兵籍,他们回归民间或许会危害一方,但在军中,有军士看管,应该惹不出事来,说不定还能创一番功业。” 皇帝就问老唐大人,“唐卿以为呢?” 老唐大人皱眉思索。 刑部大牢里的一些重犯过后都是要押送到矿场里干活儿,那是真的惨,比流放的还要惨一些,毕竟要被人当奴仆一样看过,大多数重犯都不能活着走出矿场,基本上过不了十年就死了。 相比之下去军中就显得优容许多,虽然依旧是拿命来拼杀,却有可能积累功绩给自己抵罪。 就算积累的功绩不足以抵罪,日子也会比在矿场里的好过许多。 到底是要拿命去拼搏的,于是老唐大人不再有意见,点了点头。 于是大家就暂定了这几种奖励方法,回头拿到刑部去给人选。 皇帝对周满他们的试验结果还是很满意的,知道他们这两天忙坏了,于是让他们回去休息。 满宝得了两天的假,是补的上次旬休的假,她拎着自己的药箱高高兴兴骑上马往家走时,萧院正的马车从后面赶上来,帘子撩开道:“周太医,大后日你先不忙着接其他的活儿,先去刑部找我,我们一起去挑人。” 满宝点头应下。 马车便赶在她前头先走了。 她回到家,跳下马将赤骥交给下人,拎下药箱问:“白善他们在家吗?” “少爷和二堂少爷出门去状元楼了,还说满小姐回来要是闷可以去状元楼找他们玩儿。” “吏部的考试还没考完吗?” 正月京城举行了明经考试,二月份放榜后就紧接着来了礼部的考试,很简单,进去让礼部的官员看一下脸长得周正,身高适宜,说话没什么毛病就可以通过,是最简单的一门考试。 然后就是吏部的选官考试了。 白善没打算选官,所以虽然考中了进士,但连礼部的考试都没去,但崇文馆和国子监依旧给学子们放假,让他们自由活动。 易子阳去参加,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了。 满宝想了想,把药箱拎回房间后还是骑着马跑去状元楼找他们了。 易子阳正在给他们默刑部的考题,他记性还好,不至于做完就忘题。 而且状元楼里现在到处都是议论题目的,就算他一时忘记了,出去转一圈,听到他们议论他也就记起来了。 白善看着考题,感叹道:“果然也不容易呀。” 易子阳点头,“大部分是很基础的题,考的多是推官的题目,还有就是劝课农桑,要做完不难,倒要想写得尽善尽美却不一定,你看这两题,写的是公文的抬头和给陛下上折的抬头及结尾,说真的,我自己都懵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写得算不算对。” 封宗平道:“这还有让给刑部写推案的例子,这个更难呢。” 易子阳点头,“不过我听说明经科的选官考试要比进士科的简单很多,明算科主要考的就是户部的那一套,明法科则是刑部的那一套,再掺和一些他们会用到的其他部的知识而已,进士科却是比他们重了不少,这一次不知道要卡下去多少人。” 白善道:“应该不会,进士科本来就人少,只要卷面不是很差应该都可以过。” 易子阳点头,“好在难的题目不多,就是太细碎了。” 满宝到时,他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看到她进来,大家起身见过礼后坐下,重新给她叫了一份饭菜。 满宝就问易子阳,“你考得怎么样了?” 易子阳笑道:“一般一般。” 满宝就笑道:“你这次去夏州还有功,若是这一次吏部考试的名次再靠前些,选官的时候是很占便宜的。” 大家一愣,这才想起这事儿来,他们这些去过夏州的人似乎都得到了朝廷的赏赐,周满的比他们好些,还得到了宫里的赏赐。 封宗平精神一振,问道:“所以陛下那里也知道我们?” 满宝点头,“当然知道了,好像是孔祭酒报上去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96章 扩大 她也就是进宫时听了一耳朵,她对封宗平道:“这事儿你祖父肯定知道,你怎么不问他?” 封宗平就嘀咕道:“我又没考上,祖父怎么会和我说这些?” 不过还是很高兴,和易子阳道:“这样一来,你就算在陛下面前露了脸,就算名次不往前提,将来有事提起你来陛下也会想起你的。” 就算想不起,有和易家交好的官员也会暗示一二让陛下记起的,人脉就是这么用的。 易子阳也有些高兴。 为感谢周满提供的信息,易子阳又点了一份大肉丸子。 满宝高兴的接受了。 封宗平就问她,“你们的试验做得怎么样了?” 太医院正在做天花试验的事儿并没有大肆宣扬,只朝中一些官员知道,封宗平会知道甚至不是封尚书的意思,而是从白善他们这里知道的。 毕竟同在崇文馆,周满突然经常不住宫里,隔三差五才能在食堂里见她一面,所以他便忍不住打听了一下。 虽然这事儿不好大肆宣扬,毕竟京郊外特意腾出一块地来养着天花病人,传出去后民众很可能会恐慌。 但这也是功绩,而且在朝中并不是秘密,所以白善直接说了。 后果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以赵六郎为首的人能离东郊多远就离多远,现在连东郊的马场都不去了。 听说这二十天东郊马场想凑一次马球赛都凑不起来,简直和前段时间天花肆虐时一模一样。 等马场的管事知道是皇庄那边有太医院关起来的天花病人时,马场的生意已经惨淡得不行了。 他找了东家都没用,用东家的话说,“先不说此事是朝中的大臣们决策的,就说现在那房子在的地方,谁能让他们搬出去?” “忍吧,忍到他们做完试验就好了。” “那得做多久?” 对方不在意的挥手道:“一个天花病人最多十天半个月,不是死就是活,多算些时日,二十天也足够了,且先等着吧,等他们搬走了我出面牵头办一次马球赛,多给些彩头,再把人抢回来就行。” 谁知道,他们前脚才收到皇庄那边死了一个天花病人,还有两个则活下来,后脚刑部就又选出了十二个犯人送过去。 工部派了工匠过来,带着皇庄的仆役在那院子旁边又加盖了三间房专门给这些犯人居住,一个房间四个人,也很宽敞。 东郊马场的东家和管事听说,差点吐出一口血来,最后咬咬牙道:“算了,先办活动,我们这里距离皇城可有三十里呢,那天花又不会长了翅膀飞过来,不是说他们那房子的距离龙首渠很远吗?连用的水都错开了。” 管事道:“可那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哪儿管这些?只觉得我们马场和皇庄同在东郊……”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发公告,请京城和雍州一些打得好的球队来暖场,彩头给高一些,只要有人来,我不信那些公子哥们不来。” 京城里的那些贵族公子和小姐或许会介意这一点儿,但那些以打马球为生的人肯定不会介意,等他们把场子暖热了,那些爱凑热闹的公子小姐们会不来? 就是平白去了许多花销。 他忍不住心痛,然后问道:“对了,太医院那边牵头的太医,除了萧院正还有谁?” “听说还有一位卢太医和周太医。” “周太医呀,”他想起来了,然后咬咬牙道:“先把场子弄起来,到时候给三位太医也下帖子,出份银子让他们来做评委。” 管事:“……让太医来做评委?” 东家道:“这是安他们的心,到时候多请几个靠谱的评委就行,他们三个的打的分数不用太介意。” 管事这才应下,然后问道:“那给的仪金……” 东家略一思索便道:“十两吧,也不少了。” 管事应下,领命而去。 满宝并不知道会有外快上门,她此时正在皇庄里看才送上门的十二个犯人。 年龄段是三十岁以上,二十岁到三十岁,以及二十岁以下。 每一个年龄段都是四个人,彼此间年龄相差不是很大。 满宝将他们编号,从四号开始往下,依旧是按照年龄大小来排,一直排到了十五号。 十五号的年纪最小。 四个人一间房,编号好了以后她还写了一张纸贴到他们床头,以让仆役和犯人们更好的对号入座。 满宝和萧院正卢太医给他们检查过身体便道:“先休养几天我再开始。” 然后同样给他们开了膳食的方子。 隔壁活下来的二号和三号则没了这样的待遇,但吃喝还是比牢里要好很多,而且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没有天花病毒,因此萧院正让人把他们的镣铐去了,然后安排进仆役中和仆役们一起照顾新来的十二个人。 他道:“反正把他们送回刑部也是呆在牢里长虫,还不如留在这里物尽其用,而且我也想看一看他们持续接触天花病人还会不会染上。” 满宝和卢太医点头表示赞同。 仆役们和外面守着的禁军已经都很有经验,并不用他们三位太医过多操心,只是开了膳食的方子,再给他们扎扎针调理身体而已。 工部来的工匠还带着人在院子的另一边修了三间房,中间的一间是药房,左右两间则是太医们休息的房间。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走出老远去换洗,而且药柜也不用再放在堂屋里,连一直守在箱子里的天花痘痂也被移到了药房里锁好。 等忙完这一切,三天就过去了。 满宝和萧院正检查了一下十二个病人的身体情况后道:“再过两天应该就可以开始种痘了。” 萧院正也这么认为,这次的基数比上次更大些,而且也更周全,说起来他还是有些紧张的,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检查完了身体,满宝便收了药箱告辞,现在痘苗还没开始种,所以他们不用值夜,萧院正便和她一起走,只是马车才出了皇庄不远,两匹快马往这边飞驰而来,就要与他们擦肩而过时勒住马叫道:“车里可是周太医?” 满宝掀开车帘,看到来人惊讶的道:“明理?你怎么来了?” 明理大喜,“满小姐,小的正要去请你呢,我们夫人要生了。” ※※※※※※※※※※※※※※※※※※※※ 作家的话 今天打完点滴了,明天应该不用再去医院,所以补更会放在明天,晚安 ☆.第2097章 双胎(补更) 满宝一听,立即拎着药箱下车,和萧院正道:“萧院正,我和他们先去,就不回太医院了。” 萧院正看了一下时间,这会儿也下午了,下个早班也没什么,于是点头答应了。 满宝就从另一个护卫手里接过他的马,跨上去便走。 萧太医看了眼被撇下的护卫,招手道:“走吧,送你一程。” “多谢大人。” 满宝快马往唐家赶,好在东郊这里有另一道城门进入,一进去就是内城,穿过四个坊就到了。 到了唐家,早候着的下人立即接过她手里的马,唐夫人屋中一个伺候的嬷嬷专门在此等着,等人一下马便行礼道:“满小姐,我们夫人已经发动了。“ 满宝提着药箱跟她走,问道:“没什么异常吧?” 嬷嬷道:“都还挺好的,就是比您预估的早了十二天,我们夫人有些心慌。” 满宝便安抚道:“她是双胎,早一些也是正常的。” 嬷嬷也有些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一早知道他们夫人怀的是双胎,家里人都特意去了解过。 但事到临头还是有点儿慌,毕竟一胎都难生,何况双胎? 到了院子,唐鹤已经在等着了,看到她立即迎上前,“你来了?” 满宝点了点头,让嬷嬷去打热水她要净手,这才问唐鹤,“唐学兄不上衙吗?” “请假了。”其实是旷工,不过他就是县令,谁会去告他旷半天工?他就是说回家找文书,别人也不能说不对不是? 满宝洗了手才进去看唐夫人,唐夫人已经满头满脸的汗,紧紧的咬着布条不发出声音,模模糊糊的看到周满,眼睛就略微亮了一些。 稳婆和周满也熟了,毕竟这段时间她经常上门来给唐夫人检查。而且这位周太医在京城稳婆界可是赫赫有名的,小小年纪便成功接生了两个必死的孕妇,其中一个还开腹了。 所以稳婆立即让开半个身让她看,道:“周太医,夫人头晕,使不上力气。” 满宝先去看了一下生产的情况,然后去摸她的脉,问道:“发作有多长时间了?” 一个稳婆看了一下沙漏后道:“有三刻钟了。” 既不长也不短了,她这是第二胎了,按说生产会快一些的。 满宝轻声问唐夫人,“学嫂觉得呼吸困难?” 唐夫人也知道自己的状况不对,一边深呼吸一边道:“也不知怎么了这两日头一直有些晕,刚才羊水流下来的时候干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满宝安抚道:“没事儿,我给你扎几针,再喝一碗药就好了,你现在先存着力气,现在羊水还足,孩子暂时不会有事。” 说罢,转身就去开药方,将方子交给丫鬟后道:“速熬来,要快。” 丫鬟一听,不敢怠慢,立即接了药方就往外跑。 满宝则打开针袋给唐夫人扎针,针才扎下去不久她就精神微振,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 满宝看着她的脸色,摸了摸她的脉后便继续取针,却是扎向她的脑袋。 两个稳婆看得目瞪口呆,不是生产吗?怎么不扎肚子去扎脑袋的? 满宝在她脑袋上扎了六根针,眼见着她微微合双眼,似乎是睡过去了,这才去摸她的肚子,和两个稳婆低声交流,“我摸着孩子的胎位没变。” “是,周太医教夫人做的动作不错,所以胎位一直很正。” 满宝满意的点头,重新取了针来扎,让孩子在肚子里更舒服些,这样留给唐夫人的时间更多一点儿。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一直等了足有两刻钟,满宝这才取针,短暂的眯了一下的唐夫人再睁开眼睛时就精神了不少,丫鬟也将紧急熬好的药端了上来。 他们还用冷水泡了一下降温,现在药温刚刚好,她端给唐夫人喝。 喝了药下去,满宝这才看向她的肚子,“我给您揉一揉,一会儿力气上来了就听稳婆的话用力。” 唐夫人点头。 满宝便摸向她高高隆起的肚子,或许是周满拔了针,或许是药的原因,本来沉寂的肚子又开始活动起来,唐夫人感觉到钻心的疼,但她知道,这其实是好事儿,说明孩子此时很健康。 满宝推拿了好几下,唐夫人忍不住痛呼出声,她立即将位置让给其中一个稳婆,那稳婆看了一眼打开的宫口,立即道:“好,夫人,我们先深吸一口气,憋住,憋住,好,用力往下沉,往下沉……“ 唐夫人咬紧了牙关用力,稳婆高兴的道:“对,力气用对了,用对了,恭喜夫人,您有力气了,再来几下孩子就下来了……” 满宝继续给她揉着肚子,偶尔推一下给肚子里的孩子助力,又有两个稳婆在一旁指导,第一个孩子很快生了出来。 稳婆小心的接住孩子,剪掉脐带后交给另一个稳婆,然后继续去看肚子…… 满宝也摸了摸肚子,和眼神有些涣散的唐夫人道:“还有一个,我们可以暂且歇一歇。” 说罢抽了针给她扎了几针,脸色有些发白的唐夫人又略微有了些精神,稳婆看着咋舌,她们要是有这本事,那接生能多活多少人命呀。 死在生产一关的产妇,一半是因为胎位不正,还有一半则是因为力气不足了。 唐夫人从开始生产就头晕,显然是第二种,她们本来都不报多少希望了。 这一次满宝只扎了半刻钟左右,然后对唐夫人低声叮嘱道:“您先慢慢调匀呼吸,然后再一起跟着稳婆来。” 稳婆立即回神,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第二个可不能留太久,不然要在里面憋坏的。 唐夫人点点头,立即深呼吸几下,跟着稳婆做起动作来。 满宝给她推拿,半响后肚子里总算有了动静,或许是生了第一个,第二个很轻易就生出来了。 孩子一生出来稳婆便一惊,她看了一眼周满。 周满也看到了孩子,他很小,只比稳婆的手掌大那么一点儿。 她皱了皱眉,从她手里接过孩子,清理掉他口鼻里的秽物,摸了摸他的胸口,感触到轻轻的心跳声便点了点头,低声道:“你先料理夫人。” ※※※※※※※※※※※※※※※※※※※※ 作家的话 补更 ☆. 第2098章 体弱 稳婆立即点头,这么小的孩子她也不太敢接手呀。 满宝将这个抱到水盆边去清洗,第一个孩子终于洗干净,被另一个稳婆拍了拍屁股,发出低低的嘤嘤声。 满宝将手中的孩子轻柔的放进木盆里,有些笨手笨脚的招水给她清洗,一旁的嬷嬷立即上前帮忙。 她可熟练多了,三两下把孩子洗干净,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一擦,然后便拍了拍孩子的屁股。 结果孩子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她不由焦急的看向周满。 满宝抱过他,仔细的摸了摸孩子的脉,又看了一下眼睛和嘴巴,便道:“不要紧,他现在还弱,先包起来。” 将她交给嬷嬷,她去看第一个孩子,他也比一般才出生的孩子要小很多,却比他弟弟大了好一些,可能是被拍疼了,此时还在低声的哼哼。 满宝给他检查了一下,发现除了小一些外其他还算正常便松了一口气。 她这才转身去里屋看唐夫人,丫鬟和嬷嬷们则出去报喜,只是将老大抱出去让唐县令看了一眼而已。 唐夫人已经昏睡过去,稳婆正在给她打理,见她进来便道:“出血还算正常,就是体虚。” 满宝点头,“她眩晕,显然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这在孕期是很危险的,应该是怀双胎的原因,过后调理调理就好了,这两日要注意些,头痛眩晕很容易大出血。” 她摸了摸她的脉,干脆给她扎了两套针法,一套是安神助眠的,一套则是止血调理的。 扎了针,等待拔针的时候她就去看着老二发呆,这么小的孩子可怎么打理呀。 屋里的嬷嬷和丫头们也急,稳婆就小声的道:“双胎能生下一个这么好的来已经是很不错了。” 满宝搓了搓手,将手搓热以后就用指腹去轻轻地给他按摩胸部和腹部,又将他抱在怀里轻柔的去按摩背部。 这是从陶大夫那里学来的,后来莫老师给她找过类似的按摩法,比陶大夫的复杂一些,据说效果也要更好一点儿。 满宝按了有两刻钟,唐县令在外面都快要急坏了,转了两圈,终于没忍住掀开帘子闯进来,见满宝抱着一个襁褓坐在椅子上,便急忙上前两步,探头问道:“这是小的?” 嬷嬷哎哟一声,上前推他,“老爷,您怎么能进产房呢?这里头不干净……” 唐县令就瞥了她一眼道:“什么干净不干净的?这世上不干净的东西我还见得少了?” 说罢绕过她往前去看孩子,嬷嬷顿时不敢再拦了。 满宝感觉到孩子的生气多了一些,这才将手拿出来,收紧襁褓,对唐县令道:“他有些弱,还是请陶大夫来看看吧。” 满宝顿了顿后道:“刘太医对小儿病症也很擅长,再请一请他?” 唐县令也看到了他儿子,说真的,他不是第一次见到才出生的孩子,却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小的一个。 唐县令心疼不已,都不敢问孩子能不能活下来。 他扭过头去擦了擦眼角,问道:“你嫂子怎么样?” 满宝道:“体虚,她现在不能受刺激,所以我没敢告诉她。” 她顿了顿后低声道:“她此时受不得惊,不然很容易血崩的,我们先自己请医问药吧。” 唐县令没意见,点了点头后扭头对嬷嬷道:“让明理拿上我的帖子去刘太医府上一趟,就说家里想请刘太医出个外诊。” 满宝道:“今天刘太医不当值,酉时左右应该会回到家。” “听到了吗,等到酉时,刘太医一回到家就请来。”他顿了顿后道:“就说周太医也在这边。” 满宝瞥了唐县令一眼,并不介意他借她的名义行事。 唐县令却有些心虚的对她一笑,然后道:“一会儿多给你包个大红包。” 刘太医看到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敢给出保证,他摸了摸孩子的脉后又检查了一下其他情况,和周满道:“心太弱了,这样的孩子离了母体很难能活下去,只能开药给奶娘,聊胜于无的调养一下了。” 又道:“不过倒是可以用手给孩子按一按,疏通疏通心脉,运转药力,他要是运气好,足够顽强,说不定还真能活。” 又去看了老大,然后道:“这个也要小心啊。” 满宝点头,孩子可太难养了。 于是俩人斟酌着开了两张方子,“这一张就给二公子的奶娘,这一张给三公子的奶娘,吃了药两刻钟后喂奶。” 刘太医和满宝讨论了一下孩子按摩的手法,论经验自然是刘太医更丰富的,他给满宝提出了好几个建议,满宝也拿出了自己知道的好几个按摩手法,俩人便交流到了晚上。 出了房间才发现天黑了,唐县令和满宝道:“大吉来接你了,正在前面客厅等着呢,我让厨房做了饭菜,你和刘太医用过饭再走吧。” 满宝应下。 虽然一个孩子的情况不是很好让唐县令有些忧虑,但到底平安降生了,所以还是高兴居多。 厨房给准备了丰盛的晚食,唐县令还拿出了果子酒请大家喝。 满宝只喝了一小杯便专心吃起来,唐县令则拉着刘太医培养感情,他知道周满最近会很忙,她要看管皇庄那边的天花试验,宫里还有事,又要去太医署上课,恐怕抽不出时间来他家出外诊。 反倒是刘太医身上少一份工,应该可以时常过来看看。 于是他极力培养双方的关系,满宝也在一旁帮腔,于是一顿饭下来刘太医就稀里糊涂的答应唐县令每隔两天就过来给孩子看看,若是孩子有问题,拿了帖子去请,他只要在家肯定会过来的。 等答应下来,刘太医略微有些后悔,隔两天就过来一次也太频繁了,业余时间都没了。 唐县令却很满意,送走刘太医后把满宝也送出去,和她道:“你有空也过来帮忙看看,这样也能知道孩子的变化。” 满宝点头,叮嘱道:“别让他受寒,也别热着他,晚上多叫几个人轮流看着就好,我有空会过来看他们母子三人的。” 唐县令颔首,送她上车。 周家早吃过晚食了,对她晚归也见怪不怪了,钱氏还问了一句,“唐夫人生了?” 满宝应了一声,道:“母子平安,就是小的那个孩子有点儿弱。” “人家只生一个,她生两个,自然会弱些。”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99章 毒术 “养孩子最要紧的就是细心,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我看这孩子还是很会投胎的,慢慢养着,待出了月子就好了。”这是钱氏多年来养孩子的心得,她道:“再弱的孩子满月后也就站住一只脚了,再仔细些,养过三个月,再养三年,待过了八岁就算成了半丁了,所以要一步一步来,他们做父母的心急,你这个做大夫的却不能急。” 满宝应了下来,“娘,你真厉害。” 钱氏就点了她的鼻子笑道:“小马屁精,娘再厉害知道的也都是粗理,怎么会有你这个大夫知道的多?” “才不是呢,”她道:“有些经验只有你们才会有,书上得来的未必就全是正确的。” 钱氏就笑道:“等以后你也做了母亲就知道了。” 说起这事儿,钱氏便蹙眉看着满宝,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满宝,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本来我们想着明年就给你们看日子成亲的,不早不晚正好,可你又要去那什么西域,我听你四哥说那地方很远?” 满宝有些心虚的道:“其实也不是很远。” “那明年能回来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顺利的话应该可以,不顺利,多留两年也是有可能的。” 钱氏便叹道:“那婚事还得往后挪一挪了。” 她突然一笑,道:“这也没什么,你们两个一起走的,刘老夫人那边应该有计划的。” 这些年满宝医术越发精湛,钱氏偶尔听她说起些养生之道,也知道女孩子晚一些嫁人生孩子更好。 没见刘家就把刘三娘留到快二十才出嫁的吗? 这么一想,钱氏又高兴起来,拉着满宝的手道:“出远门要仔细些,别到处乱闯,不管去哪儿都带着人知道吗?你说女孩子,就算是官身,打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