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批就有钱了。” 皇帝这才想起快要夏收和秋收了,皇庄的收入应该不少,他的心情这才好了些。 皇帝和内库总管的目光一起落在了那张账单上。 皇帝叹息一声道:“先去付上一年的香油钱吧,明年,明年再说吧。” 其实周满说的也没错,江山社稷是否安稳,看的是为君者和为官者,神佛……那只能是给自己心理安慰的。 太后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她现在身体越发不好了,皇帝转过身告诉她三盏长明灯都点起来了,道观已经开始给她做法事,她便高兴的连连点头,“好,好,哀家还有一件事儿。” 皇帝握着她的手问,“母后您说。” 太后道:“哀家知道云凤她不听话,不够懂事,总是惹皇帝和皇后生气。” 皇帝大方的笑道:“她还是个孩子,皇后不会与她计较的,明达和长豫也很友爱姐妹的。” “哀家自然是知道的,明达可是个很通情达理的孩子。” 皇帝深以为然的点头。 “所以哀家想着,以后他们姐妹间也要互相照应得好,你给长豫找了门好亲事,以后她就留在京城,可以时时与姐妹们见面,云凤却是远嫁鲁地,我很是忧心啊。” 皇帝认真听着她的下一句。 “所以哀家想着,反正郡马也在京读书,不如把云凤也留在京城,他们姐妹间以后也有照应。” 皇帝就笑道:“母后,现在云凤不就留在京城吗?” 太后听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点头:“还请皇帝以后多照应着她些。” 皇帝应下了。 太后便道:“小五是要去就藩了吗?” 皇帝笑着点头,“是,三天后是正日子。” “难怪宫里最近这么热闹,”太后轻声道:“哀家近日越发睡不着,也吃不下多少东西了,我再熬一熬,我看明达也大了,她这小半年脸上长了些肉,倒开了不少。” 皇帝握着太后的手没说话。 太后继续道:“趁着我还清醒着给她找一找驸马吧,不然守上一二年,好男儿都叫人家定走了。” 皇帝突然有些伤感,握着太后的手道:“母后一定长命百岁,儿子还想着让您抱一下小五的重孙子呢。”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937章 送别 五皇子要带着他的新王妃去就藩,长豫和明达与这个年龄相近的哥哥关系还不错,于是她们决定亲自去送人。 皇后没有拦着她们,还让杨贵妃随她们一起将人送到城门外。 又送走一个就藩的弟弟,太子也去送。 除此外,五皇子还给他认为玩得比较来的朋友们送了帖子,有心的可以去城门送他,下次再见还不定什么时候呢。 虽然逢年过节,还有太后的大日子似乎都可以回来,但上书后皇帝若是不许,他是不能擅离封地的。 五皇子站在城门口边的官道上,今天因为他出城,太子来送他,所以禁卫军的人就直接拦截了从这个城门进出的人,把路封了让他们可以放心的话别。 他喝了太子敬的一杯酒,仰头看着城门口,心里是有些难受的。 这是他自出生后便生活的地方,然后现在要离开去往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了。 五皇子眼眶微红,心里有些难受,还有些委屈。 他侧下头去,不愿要太子看见,结果这边站的是白善白二郎和周满。 三人对上他红红的眼睛,白善就想起他们离开七里村的时候…… 他想了想,好似没什么特别伤感的,于是他要叹出的气就收了回来,白善道:“我们给你准备了些礼物,都给你身边的人带着了,祝你一路顺风。” 满宝道:“最上面有个包裹,里面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了,本就是给你们路上用的。” 五皇子的情绪好了点儿,问道:“是什么?” “防蚊驱虫的药包,居家旅行必备的东西,”满宝道:“你要是觉得效用不大了,晚上赶不上宿头的时候就拆了一袋扔到火里,那些虫子都能被熏跑。” 此时,五皇子还不知道野外的虫子有多猖狂,所以还不能感受到周满的贴心,不过他依旧点头谢过。 白善道:“我们还给你准备些熏香,是熏屋子用的,新房有潮气,所以熏一熏好。” 白二郎:“我们还给你准备了一些玩具儿,你路上要是无聊了可以和你的王妃玩儿。” 五皇子忍了忍,没忍住,“我又不是小孩儿了,用不着玩具吧?” 三人却一致点头道:“用的,用的。” 白善道:“不用太客气,我家先生这么大年纪了都玩呢。” 五皇子便忍不住好奇起来,“什么玩具?” “等你拆开就知道了。” 五皇子就笑了笑,“好啊,回头我拆拆开。” 他见三人脸上没多少离愁,便叹息道:“此一别还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我之前不知道,但这半年来隐约听了一些话才知道,去年的事儿多谢你们了。” 白善几人微微一愣,不由蹙眉,“你听谁说的?” 他们在徐雨的事上偏着杨和书撇开五皇子的事儿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五皇子目光幽远的道:“母后和我说的,我母妃性子单纯,想的少,有些事她不好告诉母妃以免让她伤心。” 白善三人有些头皮发麻,皇后娘娘竟然什么都知道? “所以我这次才给你们写帖子了,而你们果然来了,不枉我把你们当朋友。” 三人:……到底收到了帖子,不来送别的话多失礼呀。 不说他们曾经和五皇子的交情,就看他是明达和长豫公主要好的哥哥身份上也不能那样啊。 见三人被他噎住,五皇子便哈哈大笑起来,乐过以后问道:“我都要走了,你们就不想着露出点儿送别的表情来吗?” 满宝道:“你又不是不回来了。” “就是啊,”白二郎咳咳道:“那什么你总要回来的吧,还有逢年过节呢。” “能够逢年过节回京的藩王有几个?”五皇子苦笑道:“你们别看三哥总是动不动就往京城跑就以为我们也可以这样,没有父皇和朝廷的同意,我们是不能擅离封地的。” “连父皇和母后过寿我们也未必能回来齐的。”五皇子惆怅道:“所以我们将来未必能再见。” “你放心吧,肯定能见的,”满宝依旧自信满满,“你不能来看我们,我们可以去看你呀。” 白善琢磨起来,“去你的封地上玩儿,想想也很不错,毕竟你是那儿的老二,吃得好,住得好,肯定也玩得好。” 五皇子问,“我是老二,谁是老大?” 三人齐齐看着他,五皇子回神,“哦,对,老大是父皇。” 他心底积累的那些情绪通过这么一通瞎聊散得一干二净了。 他摇头笑了笑,和三人打过招呼后转身去见其他的朋友和兄弟姐妹。 等他终于依依不舍的上马时,太阳都升得半高了,满宝觉得有些晒,将手掌撑在脑门上道:“送别竟然要送一个多时辰。” 这也是白善见过的最长的送别,他将手中的折扇打开帮满宝撑在头顶上,叹息道:“其实五皇子说的也没错,这一去,未必就还能再回京城。但这其实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应该是无诏不得擅离封地。不然,除了京城,天空海阔,到处去玩也不错啊。” 满宝这才想起来,“嗯,这条规矩听着似乎是挺可怜的。”毕竟一辈子要在一个地方呆着呢。 白二郎顺嘴问,“你要不要替他们张目张目?” 满宝和白善就毫无感情的瞥了他一眼。 白二郎问:“干嘛这么看着我?” 满宝道:“有代价便有所得,他得了那么大一块封地呢,子子孙孙都享受百姓供养,这是他需要付出的代价。” 白善点头,“取笑了,这个郡王明日去那个亲王那里转一转,后儿去另一个郡王那里住一住,他们搞起串联怎么办?” 造反的话,这个罪算谁的? 满宝是脑残了才会就此事发表意见。 “什么串联?”站在最前面将五哥送走的明达公主提着裙子走上来,只听到了最后一句话。 满宝三人立即摇头道:“没有什么。” 白二郎上下打量明达后道:“明达公主,你身体还真的好了许多呀,看,脸色都红润了许多。咦,更红了。” 白善和满宝:…… ※※※※※※※※※※※※※※※※※※※※ 作家的话 今晚太晚了,我估计写不出加更来了,明儿再加吧,好想给大家来个哭笑的表情呀,今天真是太渣了。 上一章我修改了一点儿,不多,就几句话,大家可以回头看一看 好啦,晚安 ☆.第1938章 过来人 过来人白善盯着白二郎看,过来人满宝也盯着明达看,半响,俩人默契的转开目光,给他们找借口,“太阳太晒了吧。” 白二郎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当然不会直视太阳,但感受了一下,虽然是有点儿晒,但也不至于一会儿就晒红了吧? 白二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时,明达已经扭头和满宝道:“我们要回宫了……” 成功转开话题。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安静的站在一旁,等明达和满宝告别走了才问白善,“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白善稀奇道:“你还会在意这个?” 满宝则对白二郎道:“我听长豫说,陛下要给明达选驸马了。” 白二郎心一堵,忍不住嘀咕,“这也太小了,急什么呢?” 满宝继续道:“太后病体越发重了。” 白二郎便不说话了。 明达和长豫上了马车,杨贵妃也抹着眼泪又看了一眼路的尽头,确认真的看不到儿子后便也扶着下人的手上车。 太子带他们回宫。 满宝等一众来送行的人等退后等太子他们的车架都走了才纷纷打了个招呼各自上车去。 今天是休沐日,礼部就是这么贴心,选的好日子都正好赶上休沐,只是来的人也不多,除了宫里,也就杨侯爷一家来送人,还有就是两个五皇子以前交的好朋友,以前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全都没出现。 白善坐上马车,和俩人道:“这就是人情冷暖。” 满宝点头。 白二郎正走神,没理他们。 满宝便和白善对视一眼,俩人当着白二郎的面挤眉弄眼起来。 白二郎许久才回神,回神就看到俩人正望着彼此,也不知道用眼神在说着什么。 他牙酸了一下,道:“你们二人能不能停歇一会儿,外面景色也不错的。” 白善问:“外面有什么景色?” “怎么没有,外头这么多好吃的。”白二郎说完撩开窗帘往外看,这才发现外面是旷野,他一呆,“这是去哪儿?” 白善和满宝默默地看着他道:“姜先生在城外建了间别院,邀请先生过去住两天避暑,是谁今儿一大早就在念叨着了?” 他们是早就商定好送完五皇子就去姜先生的别院的,因为就是这么巧,他们在同一个方向。 因为白二郎出乎寻常的忘事儿,从姜先生的别院里回去以后,满宝和白善悄悄的在花园里碰头。 满宝:“不知不觉师弟都快十七了。” 白善:“……是三师弟。” 满宝继续:“的确也该说亲了。” 白善则是想了想道:“不容易,陛下很宠明达公主,怕是想给她说一门家世极好的亲事。” 满宝想了想,觉得还真有可能,恐怕皇帝认为的好就是家世第一,相貌第一,才华第一,人品第一。 “看明达的意思吧,”满宝想过后道:“还有皇后在呢,我觉得皇后会听明达的意思,而且二郎也不差呀。” 白善点头。 虽然他经常嫌弃他,但自家的师弟自己说可以,真和外面的人相比还是很不错的。 俩人对视一眼,满宝道:“明达那里我去问。” 白善便道:“那白二那儿我去问吧。” 白善这会儿才觉得怪异,小声道:“怎么觉着我们是他长辈呢?” 满宝嘿嘿一笑,“我们是师姐师兄啊。” 他们决定保密,但不到半天,家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庄先生对于弟子们从来都是放养,他们想去做的事儿只要不是太有危险,或是违反了法律和道德,他基本上都是听而任之,偶尔还会给他们提一下建议。 所以对于两个弟子想要做媒,还“胆大包天”的想让他们师弟成为驸马的事儿他没有阻拦,只是提醒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才是名正言顺的。” 刘老夫人只沉吟了一下便道:“说起来二郎年纪也不小,的确应该说亲了,我写信让你堂伯来一趟吧。” 白大郎也很快知道了,到底年轻,还没绷住脸色,张着嘴巴半响才回过神来,然后和刘老夫人道:“堂祖母,这不好吧?” 刘老夫人笑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呢,有什么好不好的?你师妹和弟弟们也就这么一说,不过二郎的确该说亲了,他现在好歹是崇文馆学生,就算是说不上公主,也可以说别的家世相当的姑娘,那么大的事儿你也做不了主,不如让你爹来一趟。” 白大郎便想起他学里同窗的提议。 其实他弟弟现在京城里还真勉强算得上个香饽饽,他们家钱财不少,也是世家旁支,他们家虽只有兄弟两个,却都是嫡出,他在国子监读书,他弟弟更是混进了崇文馆做了太子伴读。 以前还不显,现在太子生了长子,地位越发稳固,若无意外,他将来登基做了皇帝,那他弟弟凭着曾经伴读的身份会走得比别人更顺一些。 所以今年便有不少同窗玩笑着要和他结亲,家里有妹妹和堂妹的同窗也是不少的。 白大郎一直没应下,是因为觉得弟弟还跟个孩子一样不开窍,可现在想想,他年纪到了自然就开窍了。 不过看来还是不能应下。 白大郎看了眼白善和周满,这俩人运气好得很,说不准真叫他们办成了呢? 白大郎一脸恍惚的想,所以他还有可能和皇帝成为亲家了? 老周头都知道了,他悄悄和钱氏道:“我刚才仔细的看了看,别说,二少爷抽条起来还挺俊的,说不准真能招到公主。” 钱氏:…… 老周头说完就砸吧嘴道:“不过我也仔细看了,论来论去,还是我们家女婿更好看点儿。” 钱氏叮嘱道:“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可别往外说,不然让人听见了不好。” “我知道,我也就和你说,”老周头道:“况且我能和谁说去?你该让老五他们注意点儿才是。” 周五郎他们才不会往外说呢,自从满宝得了太子的赏搬到这里来,她又当官以后,周立君就说过,家里的事儿,就是晚上多做了一道菜这样的小事儿也不能往外说,外人问起来就装哑巴。 别看是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门禁和口风也有松和紧的区别,立君京城出入一些后宅,没少看见有人四处游走着打听各家的消息,简直是防不胜防。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939章 自信 满宝不常住在家里不知道,周五郎却是知道的,他们刚住进来时便有很多人喜欢上他们家角门上来,有卖货的,也有借东西送东西的,有时候什么借口也没有,就是敲了门和他们蹲在门边说话。 周五郎和周立学他们几个一开始不知道,还当是邻里热情呢,这不就跟在村里一样的吗? 大家有空了蹲在一起唠唠嗑。 后来周立君跟着刘老夫人学了一段时间管家,后来就不许他们再往外说家里的事儿。 可以和人蹲在门口唠嗑,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说家里的事儿,哪怕说今日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人踩着了瓜皮摔了个四仰八叉也是可以的。 要是有人不懂看脸色适可而止,那就反问回去,就问他们家主子的事儿,什么秘密问什么。 这样一番操作,一个多月后就没人再在周宅的后角门里叫门和老周家的人唠嗑了。 现在偶尔看门的下人们会说说话,但刘老夫人管家严格,所以下人也不会把主人家的事往外说。 所以消息很好的被圈在了周宅内部,不过除了当事人白二郎,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吃晚食的时候,容姨甚至特地给白二郎做了一道红烧狮子头,而小钱氏让满宝端了一碗蒸肉过来,俩人的说法竟然出奇的一致。 满宝道:“我大嫂让你多吃点儿,吃得多长得壮……”才好娶媳妇。 白二郎坐在饭桌边很怀疑,“这是给我的?” 满宝点头。 白二郎瞥了一眼白善后问道:“不是给白善的?” “不是,”满宝强调道:“就是给你的。” 将菜端上来的丫鬟也笑道:“堂少爷,容姨的这道红烧狮子头也是给您做的。” 白二郎就认真的心算起来,“不是呀,我生辰还有三个月呢。” 白善让人给满宝添一副碗筷,见他还在纠结,便道:“给你就吃吧。” 白二郎听着这话总觉得很不对劲儿,他夹了一个大丸子,看看白善又看看满宝,最后扭头去看庄先生,迟疑的问,“先生?” 庄先生就笑着颔首道:“吃吧。” 白二郎觉得就算白善和满宝会坑他,师父应该也不会,于是一边抬着眼看他们,一边咬了一口。 满宝看着也想吃,于是从下人手里接过自己的碗筷,干脆就在这边吃了。 那边老周家人看满宝一去不回便知道她在那边吃了,于是也不再等她。 白善一直没找白二郎,直到他们进宫以后。 俩人一个房间,晚上灯一灭经常说些小话,今天晚上自然也一样。 白善问道:“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白二郎也刚躺下,拿着蒲扇正在扇风,闻言叹息道:“你们平日里在我面前恩爱也就算了,这是分开的时候也要表现恩爱?” 白善道:“谁跟你表现恩爱了,这是个问句,而且就是字面上的问话,所以请回答吧,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白二郎惊奇不已,拿着蒲扇半坐起来,隔着朦胧的月光看向对面,“稀奇啊,你这是关心起堂兄来了?” “不,”白善沉静的道:“我是在关心师弟。” 他道:“作为师兄,关心师弟的终身大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吗?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 白二郎一听这话就气得丢下蒲扇,伸脚便跨过两张床踹他,白善往里一滚就避过了,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道:“好了,好了,不逗你了,我是认真问你的,你心里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白二郎哼了一声,继续躺回床上没说话。 白善就撑起脑袋遥遥的看着他,只是夜里只看得到人的轮廓,看不清人脸上的表情。 “喂,我们师兄弟这么多年,有什么话不能和我说的?我连你七岁了还在尿床都知道……” 白二郎瞬间炸了,跳起来蹦过去就要揍他,白善只伸起一条腿,“你可别来,我功夫比你好太多了。” 白二郎气呼呼的,却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道:“我没有!那是个意外!” 他知道,那天他们去山里玩儿太累了嘛,他又喝了许多水,所以午睡时便爬不起来。 白善嘿嘿一笑道:“所以你有什么不能说的?既然你不说,那我就直接问了,你是不是喜欢明达公主?” 白二郎就坐在他的床边,半响后才叹气,“喜欢不喜欢的,我也求不到她呀?” “你求过了?” 白二郎在黑暗中摇头,道:“书上不是写了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是不能确定可以过长辈的那一关,我和她求,岂不是在害她?” 白善深以为然的点头,“我们家这边的父母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皇帝皇后那一边。” 白二郎踩着床板回自己床上躺下,继续拿着蒲扇扇风,“这不是废话吗?” “但明达公主愿不愿意问题还是很大的,”白善问白二郎,“我是说,明达公主若是也有意,你打算如何?” “那我就去和陛下求亲,”白二郎架着腿摇了摇,还是很有自信的,“我除了读书上差一些,其他的应该也不差了。” 白善没想到他的自我认知是这样的,一时惊奇不已,“你以为自己的短处是读书上差一些?” 白二郎沉默了一下后道:“好吧,是差得有些多,可那是和你们比,我和封宗平他们比了比,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白善:“……所以家世什么的?” “家世上不差什么吧,”白二郎从小在村里就是霸王一般的存在,整个七里村,包括附近的大梨村等好几个村庄,除了白善和周满外,没别的小朋友可以凌驾在他之上,就算到了益州和京城,他也从没有怂过。 很少有人能在家世上欺负他,怕什么呢,大不了回家继承他爹留给他的田产。 白二郎继续摇着蒲扇念叨:“我相貌也不错的,人品更是没得说,就是读书差点儿,偏明达公主又很喜欢读书,她要是和长豫公主一样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吃就好了。” 那样他一定很有信心。 白善翻了一个身道:“得了吧,我觉得你有这个缺点挺好的。”不然还不得上天啊。 ※※※※※※※※※※※※※※※※※※※※ 作家的话 这个错了,一会儿替换,我今天真的是头好晕 ☆.第1940章 坦诚 明达比白诚还要坦诚,满宝一问她便点头道:“我是挺喜欢他的。” 满宝不免好奇,“你喜欢他什么?” 明达忍不住笑了一下才道:“我觉得他和你很像。” 满宝:……她哪里像白二了?她明明那么聪明! 明达便笑眯了眼道:“就是这样,这股劲儿很像,而且他不仅健康还快乐,我知道,你不怕我们,他也不怕我们,所以你们都没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些什么,我跟你们做朋友很开心,我身边很少有这样的人。” 明达没有明说的是,她身边不是很少,而是只有他们这二三人而已。 就是长豫姐姐,她们姐妹间感情深厚,但一开始,包括现在,她对她好,不止是因为她们从小的姐妹之情,也因为她是父皇和母后的女儿。 虽然明达并不在意这一点儿,但碰见周满和白二郎这样并不因为她是嫡公主便特意讨好,也并没有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东西的朋友时也分外的珍惜。 她道:“倒也不是就一定要招他做驸马,就是觉得挺喜欢他的,看他和你们在一起便总是忍不住发笑,心里也高兴。” 她笑了笑道:“你要是不问,我也不会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我并不知道父皇会给我选一个什么样的驸马。” 满宝问道:“你不问问吗?” 明达微微摇头,却又点头道:“父皇会告诉我的,不用我特意去问。” 满宝想了想,不太能理解,“你竟这么不上心,那可是将来与你朝夕相处一辈子的人呢。” 她道:“我就不行,将来一起过日子呢,首先就得长得好看,不然以后多憋闷呀。” 明达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问道:“所以你选了白善,没有选白二郎?” 满宝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选白二?” 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儿。 明达略一想,也觉得不可想象,她忍不住笑出声来,问她,“可在外人看来,其实他们堂兄弟之间的条件是差不多的,白善的家世虽比白二强些,可白善幼年失怙,而白二父母兄弟俱全,只这一条就不知比白善强了多少去。论交情,你们更早认识,又是同村,怎么你选了白善,不选他呢?” 满宝微张着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这,这要这么说呢?从没有想过的事情呀。” 明达便道:“是啊,从没有想过的事情,我也没想过要嫁给他,只是觉得喜欢他而已。” “那你现在想了吗?”满宝道:“你现在肯定想了。” 明达并不否认,笑道:“既然都提到了,自然就忍不住想了,思绪也就一瞬间的事儿。” “也是,我刚才打了好大一个抖呢。”满宝抱怨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你想得怎么样了?” 明达笑道:“顺其自然吧。” “我不信,你可从来不是听话的人,你现在怎么这么听话了?” “我从来只听人说长豫姐姐不听话,还是第一次听人说我不听话的呢。” “那不一样,长豫公主就是面上凶,嘴上抱怨,但对陛下和娘娘的安排从不会说不;可你不一样。”明达表现得再温顺,心里却有主意得很。 明达见她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模样,便脱掉了鞋子,盘腿坐在榻上道:“好吧,告诉你也无妨。” 她道:“父皇说是要给我说亲,但他看了好几家子弟都不满意,我自己算着,想要在今年定下是不可能了。” 而太后身体更不好了,过了今年要是还定不下,那她至少还要再等两年多才会说亲,一番忙碌,等定亲的时候说不定都三年后了。 所以在猜测亲事可能定不下来的情况下,明达自然不会主动提及她对白二郎的那点儿小心事。 况且,“三年,听着似乎不长,但过起来就长了,白诚那时候也要及冠了吧?” 满宝道:“白师兄就是及冠后才定亲成亲的,这个岁数不大。” 明达听了顿了顿,然后道:“好吧,还有一点儿……” 她轻轻地道:“三年后,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活不活着。” 满宝吓了一跳,忙道:“这是怎么说,你虽说身子弱些,但也不至于此吧?” 明达就苦笑道:“这也就是你了,其实宫里宫外不少人都知道,我从生下来便不足,比殷大人家的殷或也就强一些。” 她道:“我和他可是宫里宫外有名的两个病秧子,现在看着是好一些了,但出生时就带着的不足之症,我不觉着能治好。” “所以我不确定父皇是想给我选一个怎样的驸马,”明达道:“是要合谋,还是要笼络,或是就为了我将来剩下的不长的日子呢?” 满宝没想到她想得这么多,半响后才道:“难怪你总精力不济,你思虑的也太多了。” “你怎么不问陛下?”她道:“他那么疼你,我想他会与你商议的。” 明达却摇头,“我不想父皇为难,所以等等吧,等看看父皇要给选个什么样的驸马,要是前两种,我便不提,若是最后一种,我就得考虑考虑。” 满宝:“怎么还要考虑?” 这样听着她师弟的机会很少呀,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 明达道:“自然得考虑了,万一到时候我身子不好,前脚嫁进去,后脚就死了,岂不是害人白成了一个鳏夫?” 满宝:“……你想得真多。” 于是回到崇文馆时,满宝和白二郎道:“明达说要考虑考虑,她不想害你成鳏夫。” 白二郎瞪眼,“你还去问她了?” “总要问一问人家的意思你才好去求亲不是?”满宝道:“不过现在知道了,她是不讨厌你的,还有些喜欢你,所以你可以向着皇帝努力了。” 父母之命嘛,自然先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好对正主下手,这才光明正大不是? 白二郎就忧愁起来,“这怎么努力?我也见不着陛下呀。” 满宝想了想道:“我倒是偶尔能见到,要不我给你传传话?” 白二郎:“我对着陛下有什么话说?” 那是没有,她都经常没话说呢。 ※※※※※※※※※※※※※※※※※※※※ 作家的话 很晚了,大家先睡吧,下一章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了 ☆.第1941章 知情(七夕快乐!) 白二郎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白善身上,“我们三人之中只有你有讨好岳父的经验。” 满宝一听,也抬头看向他。 白善道:“简单,投其所好就好。” 不管是对周大伯,还是周小叔,两个岳父他都是这么干的。 周大伯喜欢听好听的话,还喜欢钱财,所以他总是会给周大伯送一些东西,不是很贵重,却很有新意,又总是周大伯喜欢和用得着的东西。 加上他天然的优势,比如他长得好、读书好这些优点,很容易就得到了周大伯的喜欢。 至于周小叔,虽然困难点儿,毕竟他们彼此见不着面儿,他的喜好全靠推论。 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他喜欢世间的各种东西,他觉得是阴间缺少那些东西,所以他才让满宝替他上供的,而且大多是只上供一次,有时需要重复,但数量都不会庞大,他现在还没琢磨出来,他是真的不需要量大呢,还是心疼满宝特意要求少的? 他提过好几次想要直接大量上供某种东西,但满宝都给拒绝了。 虽然满宝很聪明,但有时候又有些迟钝,所以他现在还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周小叔的本意,还是他心疼资格闺女…… 白二郎不介意白善的走神,靠在栏杆上烦恼,“投其所好?陛下喜欢什么?” 白善顺口接了一句,“钱。” 见白二郎不相信的看过来,白善便道:“陛下缺钱,他肯定喜欢钱的。” 满宝也努力的想了想,小声道:“我觉得他还喜欢听人说好听的话。” 白二郎和白善理所应当的道:“这不是正常的吗,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呀?” “那不一样,皇帝听到了好听的话会尤其高兴。” 白二郎就纠结起来,“可是怎么办,难道我要去做佞臣?可是,我对着陛下也说不出好话来呀。” 满宝给他出馊主意,“你就夸他英明神武,什么好听的话都往他身上套就行了。” 白二郎想了想,脊背一寒,连连摇头,“说不出来。”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白二郎并不觉得当今有多英明神武,甚至还和白善满宝私底下偷偷骂过他,要让他睁着眼睛瞎夸人,白二郎是做不到的。 满宝便和白善一起耸肩道:“那没办法了,你只能给皇帝钱,让他把闺女嫁给你了。” 白二郎觉得他们的提议很不靠谱,他再有钱,那能有皇帝有钱吗? 满宝肯定的点头道:“现钱的话,说不准你还真的比皇帝多呢。” 但其他的就不一定了。 白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多努力,赚了钱拿银子去砸他,砸到他答应为止。” 白二郎:……那得多少钱? 不对,关键不应该是拿银子砸皇帝,他不会把他给砍了吗? 他是想娶媳妇,可没想着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娶媳妇呀。 白善也就开个玩笑,自然不会真让白二去砸钱,而且身为师兄,他在玩笑过后便认真了起来,和满宝道:“只能通过太子了。” 满宝也才想到太子,点头道:“我明天去东宫看看小皇孙,顺便和太子妃说说话儿。” 白善点头,叮嘱道:“话别说的太明,点到即止。”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我知道,我看过好多人给我哥哥们做媒说亲的。” 白善和白二郎:…… 第二天满宝去找太子妃时,太极殿里的皇后就知道了几个孩子私底下的小动作。 她忍不住坐直了些,问低头恭敬立在一旁的宫女,“明达亲口说的她喜欢白诚?” “是,公主和周大人还讨论了半个时辰呢。”她顿了一下,还是将明达公主说的那番关于她婚姻考量的话一字不落的说了出来。 皇后都没想到她女儿会考虑这么多,她从来都知道她懂事,却不知道她这么懂事。 一开始还有些不愉的皇后此时心里只剩下心疼了,她想了想后问:“公主现在做什么?” “在书房里画画。” 皇后便点了点头,挥手道:“你下去吧。” 然后便让尚姑姑去了一趟崇文馆,上午去的,直到下午才回来,她躬身道:“没人听见他们三人在说什么话,” 她顿了顿后继续无奈的道:“周大人和白公子他们只要有空闲就坐在一起,所以也看不出这几日和往日有什么区别,唯一不一样的大概是前几天夜里有人听见白公子他们屋里传出了些动静,似乎是打起来了,但听着又不是很像,第二天俩人也好好的,有可能只是平常的打闹。” 皇后问,“还有吗?” “有,”尚姑姑微微抬头,“今日周大人去看小皇孙了,和太子妃在屋里说话时提到了白二公子和明达公主。” 皇后便松了一口气,好在这事儿不是明达单相思。 她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却只在脑海里想起了一个模糊的人影,她对白二郎实在是不熟悉,记忆里最深刻的怕是听人说起他在御花园里和云凤起冲突的时候了。 皇后想到这里顿了一下,这才发现,明达和白诚的缘分开始得竟然这么早,算起来也有三年了。 皇后舒出了一口气,对尚姑姑道:“让伺候明达的人用心些,有什么事再来禀报。” “是。”尚姑姑是皇后的心腹,是看着几位皇子皇女长大的,而其中,她也最喜欢聪明懂事的明达公主,因此安静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娘娘是同意了吗?” 皇后看着手边的折子许久不言,这是后宫的折子,别看她只管着一个后宫,偶尔接些诰命的折子,但也忙碌得很,加上教养孩子,基本上没有停歇的时候。 皇后将折子收起来放在一旁,“我隐约记得,白二郎家里人口不多,他是幼子?” “是,是幼子,家里只有一个长兄,现在国子监四门学读书,是自己考进去的。” 皇后道:“倒是有些本事。” 尚姑姑显然特地去调查过,只是半天的时间便掌握了个大概,她道:“他父亲只是乡绅,却是陇州白氏旁支,到他祖父那一代时分支出来,独自去了绵州置产,但联着宗,还是白氏后人,算在《氏族志》之内。” ※※※※※※※※※※※※※※※※※※※※ 作家的话 七夕的联合活动,路人王是书友“Ace岚”,在此祝愿金晶和谢鑫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和将来都会像满宝和白善一样甜甜蜜蜜的哟。 好啦,雨竹在这里也祝愿所有书友七夕快乐,不论是和我一样的单身狗,还是和金晶谢鑫一样的有情人,大家都七夕快乐哟。 晚安 ☆.第1942章 旁敲 满宝踩在椅子上,将最顶上的册子拿下来翻看,她扭头看了一眼不远处正皱着眉头的萧院正,笑嘻嘻的问:“您这是怎么了?今儿一整天都不高兴?” 萧院正皱眉道:“我手上有些事,今日是陛下请平安脉的日子,刘太医去太医署上课了。” 满宝立即自告奋勇,“我替您去吧。” 萧院正便不由抬头看她,见她这么兴奋就怀疑的问,“你为何想要去?” “不是您没空的吗?”见萧院正定定的看着她,她便道:“好吧,我有点儿想陛下了,正好可以去看看他。” 萧院正一脸的不相信,昨天才是十五,正是大朝会,她不就去上了吗? 周满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站在椅子上拿着册子问,“你要不要我替您去呀,要是不要,我可就出借册子看去了。”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手里的册子,那一排都是先帝太妃的脉案,他知道周满最近正在写怀孕到生产的症状和各种用药,这应该是拿来研究的。 萧院正只迟疑了一下便点头,“行,你代我去吧。” 周满在太医院是六品,刚好在可以为皇帝请平安脉的门槛上,她和皇帝又熟,应该没什么问题。 满宝立即就把册子塞了回去,和今日值房的卢太医道:“我暂时不借了。” 跳下椅子就要去收拾自己的药箱。 卢太医眉头紧皱,和萧院正告状,“院正,周满如此去见陛下真的没什么吗?” 萧院正挥手道:“放心吧,周满有分寸得很,今儿事情都赶在了一起,我去看过太后还要去看恭王呢,太医院这边你多照应一些。” 卢太医张嘴想说话,他忙,但他们几个不忙啊,他也是六品太医,同样可以去给皇帝请平安脉的。 但这种话到底不好说出口,卢太医只能憋了下去。 于是到下午,满宝便拎着药箱出现在了皇帝的书房里。 皇帝伸出手来好奇的看着她,“怎么是你来给朕请平安脉?” 在他没有生病的情况下,周满可是基本不负责他的平安脉的,毕竟她要给皇后,公主们,还有后宫好几个嫔妃的平安脉,算是太医院里最忙碌的太医之一。 满宝道:“今天萧院正忙,刘太医上课去了。” 那卢太医等几人呢? 不过皇帝见周满已经把手搭在脉上,他便没有问出口。 平安脉嘛,流程彼此都很熟悉,皇帝回答了周满一箩筐的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睡得好不好的例行问题。 然后周满问道:“陛下,您这两天心情好不好,有没有受气?” 皇帝眼睛往她那里一瞥,“你也知道朕会受气呀。” 满宝便想起来昨天大朝会时皇帝似乎和老唐大人吵了一架,不过似乎不严重,不至于受气吧? 满宝就问:“要不要我给您扎几针纾解郁气?” 皇帝迟疑,最后还是没忍住,去内室更衣,半响后就趴在了榻上。 古忠笑着给他后背搭上一块绸布遮凉,满宝一边扎针一边劝道:“陛下,虽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总是生气对身体很不好。” “嗯,这话你应该多和魏知几人说一说。” 满宝:“……陛下,不应该是您想着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那么生气吗?” 皇帝道:“朕学了几十年养气,现在的脾气很好了,再养就成什么样儿了?” 他不想用“怂”这个字眼来形容自己。 很好,皇帝把满宝提前准备好的话全堵住了。 她叹息一声,对方心情不好,可怎么提呢? 皇帝听见她叹气,不由好笑,“怎么,你年纪这么小也有烦心事?” “怎么没有,我年纪虽然小,但学业、事业、还有家里的事儿一大堆呢。”满宝取了穴位给皇帝扎针,一边扎一边和他说话,“不过我很少生气的,所以我身体还挺好。” 皇帝觉得自己这会儿又有点儿气了,还是被大夫给气的,“谁能惹你生气?” “那可多了,”满宝嘴巴一快就说出口了,“白善总是欺负我,白二又总是帮着他,不过我也很少大气就是了。” 皇帝并不觉得好受,反而觉得心更梗了,这就跟他和魏知等人说皇后欺负他一样。 满宝说完想起了什么,强硬的将话题转到白二郎身上,“不过我三师弟还是不错的,偶尔也会帮我。” 皇帝还以为她是在转开话题,配合的问道:“嗯,你三师弟还算公正?”其实心里却觉得她师弟在架柴拨火。 满宝不知道这一点儿,勉强点头道:“还好吧。” 满宝给皇帝扎针,好几次想要问一问他打算给明达选个什么样的驸马,但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有问出口,这会儿时机还不太好啊。 满宝给皇帝扎完针,他心情倒是好了不少,满宝却是很一般的走了。 古忠早看出周满有心事了,却猜不出来是什么事儿,不过看着似乎和皇帝有关系似的。 所以服侍皇帝更衣时古忠便提了一句,“周小大人看着似有心事。” 扎针的时候皇帝是趴着,他问道:“有吗?” 古忠笑着颔首。 皇帝想了想后哼道:“难怪会主动请缨来给朕请脉呢,既然她不说,那我们就当不知道。” 不过心里多少有点儿好奇,周满能有什么事找他? 没两天,皇帝就隐约猜出来了,因为他们一家难得齐聚一起吃饭。 皇帝抱着小皇孙逗了一下,看着他坐在榻上小心翼翼的挪动着屁股,便笑着和皇后坐在一旁看。 太子便在此时问皇帝,“父皇给明达选定驸马了?” 明达和长豫坐在屏风后的小房子里看太子妃带来的两套衣裳,是她娘家的绣娘做的,她觉得挺好看,所以拿来送给两个小姑子。 皇帝还能隐约听到太子妃说,“略改一改腰上和肩上的尺寸就能用了,这一套素雅的适合明达。” 皇帝叹气道:“哪儿那么容易?朕给王敏和卢辉去了信,让他们让族里的年轻弟子进京来看一看。” 太子好奇,“他们答应了?” 皇帝很郁闷,“王敏没拒绝,但卢辉没答应,说近日忙,没空进京。” 而除了王家和卢家,皇帝还和朝中一些玩得比较好的大臣说了一下,想要看一下他们家里没定亲的年轻子弟。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943章 侧击 只是:…… 皇帝心情不算好,现在京中的大臣,家里有适龄青年的,之前在给长豫说亲时他就已经扒拉了一遍,最后精挑细选了魏知的儿子魏玉。 剩下的,他在给长豫挑选时都看不上,更不要说现在给明达挑选了。 所以只剩下一些封疆大吏。 但那些官员常年带着家眷在外面,对于他们家的子侄辈,皇帝更是只听过没见过,有的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要说有多放心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近皇帝正让殷礼查一下各地节度使家眷,结果现在德才兼备的子弟没听说几个,才查了三个节度使便有两个的子侄没少干些偷鸡摸狗,仗势欺人的坏事儿。 上次他之所以和老唐大人产生不愉快,也是因为对一官宦子弟的处理上意见不合。 老唐大人认为皇帝对人处罚过度,破坏了法度,所以让皇帝改过来。 当下,皇帝对朝中官员的子弟都不抱多少希望了,反而更想从世家的储备人才里挑选一个做驸马。 所以他最近给好几个世家族长去了信,皇帝叹息道:“可惜杨长博早娶,不然他倒是挺合适的。” 太子:…… 怎么不仅他妹妹,现在连他爹都盯上杨和书了? 皇帝心里很惋惜,他自觉整个世家子弟中,能配得上他们明达的也就德才美貌兼具的杨和书了。 皇帝听太子问起明达的亲事,便顺嘴一问,“怎么,你那里有合适的人选?” 太子皱了皱眉,他并没有看上白诚的,哪怕太子妃替他说了好话,他依旧觉得白诚的家世和才华远远够不上明达。 但听了一下他爹最近找的人选,选中的好几家世家子弟还被委婉的拒绝了,他一下就想起了自己娶亲时候的事。 太子不愉道:“父皇不是发过誓不和世家结亲了吗?” 皇帝一怔,耍赖道:“朕说过吗?” 太子便道:“父皇不记得了,儿臣却还记得,那些世家大族的族长及后宅夫人们怕是也还记得,您这样将明达嫁出去,岂不是让她被人笑话吗?” 皇帝脸色便一冷,“谁敢?” 他哼了一声道:“而且你也并不是没有姐妹嫁进世家的。” 太子直言道:“二姐和三妹是最不常回宫的,日子过得虽比别的姐妹风光些,却少了许多自在。” 一直当隐形人一样哄着榻上孙子的皇后总算开口道:“明达体弱,我不愿她嫁入世家,世家人情复杂,太过耗神了。” 本来皇帝还有许多的话想说,皇后一张口,他便沉默了下来。 太子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决定站在他娘这边,于是道:“要我说,不如就在京城里挑选一个,人品相貌过得去的,明达不讨厌的就可以了。以后就在京城里依附皇家,谁也不能欺负了她去。” 太子一开口,皇帝瞬间跟个刺猬一样道:“不行!” 他道:“朕的明达,不说配个绝世第一,最起码家世才华,还有人品相貌都不能差了,不然也太委屈她了。” 太子虽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他觉得与其配世家受气,还不如挑个合自己心意的呢。 他可忘不了当年他说亲的时候被几个世家大族挑来捡去,哼,明明他和父皇姿态已经放得够低,提起崔氏女的时候,不仅崔氏多有不屑,那几家和崔氏结姻的人家也在旁帮忙挑拣。 卢氏甚至在他挑中崔氏女后紧跟着上门说亲,说什么一家有女百家求,崔氏对着他推拒,转身却应了卢氏,却又与他提起另一崔氏女郎来。 言语间还多有怠慢,颇看不起他们陇西李氏。 也是因为这个,皇帝和太子才一气之下放弃了崔氏女,转而挑了苏氏做太子妃,皇帝甚至放出话去,绝不与崔氏做亲。 其实他的原话是绝不与世家大族做亲。 之后,皇帝憋了好些年,先是修改了氏族志,将崔氏从一等世家降到了三等,还减少了从清河一带选材的人数。 所以,崔氏的子弟要想入仕,靠推举得到的名额少之又少,只能考学参加科举。 本来,当今登基以后就在减少每年各地推举的名额了,清河一带再减少,那可能三两年才分到一个名额。 要不怎么现在朝中崔氏的官员少得可怜呢? 虽然似乎报仇了,但太子想到当年他被挑拣时的事胸口就堵了一口气,而明达比他体弱,又是女孩儿。 她要嫁到世家里面被人冷嘲热讽几句,她日子过得该多憋屈? 太子这么一想,更不愿意了,“反正,父皇你要是不能在朝中大臣的子弟中选一个,那就选一个普通的,世家还是算了吧。” 皇帝听这语气就有些忍不住想要发火,皇后在一旁看着就把孩子塞在太子怀里,赶了他道:“鹰奴想他母亲了,你抱他去看看。” 太子不甘不愿的抱着孩子去找太子妃。 鹰奴到了父亲怀里,一下就兴奋起来,不仅在他怀里蹦了两下,还拿手去拍太子的脸,啊啊的叫着。 太子捉住他的手道:“等回去再飞。” 屏风另一边的太子妃似乎听到了儿子的笑声,立即跑出来接他,还念叨太子,“您可别把他抛上天了,周满都说了这样对孩子不好,一惊一吓的,晚上魂不安。” 太子哼哼道:“孤的儿子哪有这么胆小?” 皇后对父子俩的倔脾气已经没话了,她拍了拍皇帝的手,疲惫的靠在迎枕上。 皇帝立即收起对太子的怒火,坐在皇后身边握着她的手问,“这是累了?” 皇后就叹气道:“近来宫中的事情太多了。” 皇后几乎不在皇帝面前抱怨宫务多,他闻言不由一愣,然后更加心疼起来,握着她的手问,“要不要挑选几个女官来帮你?” “到底不能代我做决定,”皇后问道:“你给各世家大族的族长写信,是看中了他们族中的嫡出子弟?” 皇帝理所当然的道:“自然是嫡出的,我们的明达也是嫡公主呢,庶支岂能配得上?” 皇后就笑问,“不会还有宗子吧?” 皇帝便道:“只有两个而已,其他的不是年纪配不上,就是已有了婚约,其中一个是……” 皇后一声叹息打断了皇帝的话,她道:“宗妇可不比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