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头,“可以慢些练,你不要总是强逼恭王,朕听说,你欺负他哭了好几次?” 满宝不承认,“恭王是觉得练体难受,却又为了孝顺陛下和娘娘不得不坚持,所以才哭了的。” 皇帝信她才有鬼,不过她说话好听,他且略过此事不提,反正他就一个要求,慢慢的治,不必太心急,让恭王过了年再减肥成功也是可以的。 正巧,满宝也是这么想的。 君臣两个达成和解,皇帝便靠在龙椅上和她闲话家常,“朕听人说,初八那日你带着公主们去看高句丽美男了?” 满宝立即道:“他们不好看。” 皇帝挑眉,“你们不是相谈甚欢吗?怎么转过身又说人不好看了?” 满宝道:“也就长得比一般人好看些吧,总不会有杨学兄好看,平日我们见的长得好看的人也不少,白善和殷或都比他们好看。” 她顿了顿后给他们上眼药,“而且皮相上的美到底只是一时的,他们见识不高,学识有限,实在不足以称美。” 皇帝不由好奇起来,“你怎么说起人家的坏话来了?” 满宝否认,“没有讲坏话,我这是实事求是。” 说完,到底气不过,她哼哼了两声道:“陛下,他们想送大夫进太医署里学医,言语间却又看不起太医署,觉得我们太医不过是工匠。哼,医学博大精深,连黄帝都对此钻研不止,他们凭什么看不起我们?” 皇帝微愣,立即安抚她道:“可见他们短视,朕的太医署还要仰仗太医们齐心协力,谁敢看不起你们呢?” 虽然知道医的地位的确低于士,不过皇帝这话还是让满宝舒心了一些。 皇帝等人走了,便和古忠笑道:“这小丫头气性还挺大,人家不过说了一句,她就来朕这里告黑状。” 古忠就弯腰笑道:“周小大人这是年纪还小,还不会掩藏心思呢。” 皇帝便笑道:“不会就不会吧,她医术好,专心钻研医学也就够了。” 满宝提了药箱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走了没多久就碰见专门等在前面的明达和长豫。 她立即提了药箱小跑着上前:“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听说你过来就在等你了,结果你看完了三哥竟然就走了。” 满宝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陛下让我写请罪折子呢,我给他送来,当然要避着人了。” 明达好奇,“你犯了什么错?” 满宝就幽怨道:“因为带你们出去看了美人。” 两位公主立即不好意思起来,明达问:“父皇有没有罚你?” 满宝摇头,“陛下不意朝臣知道,所以折子都没过御史台。你们找我什么事?” 长豫这才想起正事来,拉着满宝说起给高句丽使臣说情的事儿,她将那天皇帝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满宝听,然后叹息道:“我都答应娄冕了,总不好言而无信吧?” 满宝一愣,她都告了黑状了。 她咽了咽口水,道:“你那不算是答应吧,最多算是应承试一试。” “那我们就试一试嘛,我这还没试过呢。” 满宝就盯着长豫好奇的看,问道:“你很喜欢娄冕吗?” 长豫道:“主要是舍不得美人儿伤心,他那么白,那么温柔,万一伤心蹙眉了怎么办?” 满宝就扭头和明达道:“幸亏她不是皇子,不然她万一当了皇帝,这后宫还不得乱套?” 明达想了一下那场景,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得不行。 长豫就跺脚道:“我在认真和你们说话呢,你们竟取笑我。” 满宝思考了一下,还是小声和长豫道:“我觉着不容易,因为我刚才还和陛下说了他们坏话呢。” 长豫愣住了,半响后瞪大了眼睛,“就因为高友看不起太医署?” 满宝点头,“他看不起太医署,我还看不起他们呢。” “可这关娄冕什么事儿呀?” 明达笑道:“姐姐糊涂了,娄冕是他的伴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不可避免之事。” 长豫就嘟嘴看向满宝。 满宝挠了挠脑袋,半响后问道:“要不我改日再去陛下面前改口去?” “千万别,”明达阻止她,“你这样揣摩上意,小心父皇问你罪。” 虽然美人重要,但朋友也重要,长豫叹气道:“没错,这事儿你不能再开口了,父皇生起气来可不一般,还是我去自己去说情吧。”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672章 谨慎 虽然满宝不能帮她求情,但还是帮她出了一个馊主意,“你就歪缠嘛,陛下要是还不答应,你就在地上打滚,他没办法自然就答应了。” 长豫:……总觉得这是个馊主意。 明达也觉得,伸手推了满宝一把,“你别闹长豫姐姐。” 长豫思考了半天,觉得除了这个办法外她也没别的法子了,于是叹气,用晚食的时候,躲着皇后娘娘,她就跑去找父皇聊天。 皇帝还是挺高兴的,毕竟父女两难得可以坐在一起说话,结果才说了才一会儿,长豫就开始说起她前两天看见的高丽使者是如何如何俊秀。 反正父皇都知道她们去看过他们的事儿了,那就没必要假装隐瞒了嘛。 皇帝用脚拇指想都知道她想干什么,有些心塞。 当然,长豫也不是光撒娇的,今天下午,满宝和明达还是帮她想出了一些说服皇帝的理由的。 明达道:“你就说是为了修两国之好,既然高句丽送了贡品来,显然是有心修好,既如此,父皇何不恩裳他们?” 满宝则道:“我看高句丽时隔多年才来朝贡,还是有不臣之心,既如此,不如收入国子监内,将他们教出来了,让他们回去教化万民,也让他们的国主和臣子看一看我大晋的气概。” 长豫头疼,“你们给的理由恰好相反,到底要哪个?” 明达掩嘴笑道:“你先说满宝的,再说我的,这叫先抑后扬。” 满宝点头,“没错。” 临走前,满宝还是表达了对高友等人的不满,“真不知道你喜欢他们什么,国子监里那么多的有才之士呢。” “我喜欢脸,”长豫道:“国子监里的那些书呆子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满宝却没觉得他们是书呆子,相反,因为白善和白诚,她没少和他们相处,她还觉得他们过于活泼了呢。 俩人谁也没法说服谁,最后满宝回东宫去了,长豫则斟酌着找皇帝说情。 皇帝本想直接拒绝的,但听见长豫竟还扯上了国事,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就忍不住问她,“这主意是谁给你出的?” 长豫不想出卖朋友和姐妹,于是摇头,“是我一个人想的,父皇,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皇帝沉吟着没说话。 长豫就摇着他的手道:“父皇,你就答应了我吧,反正就是国子监的几个名额,他们又是番邦使者,给他们三省也挑不出错来的。” 皇帝便道:“你还知道三省啊?” “父皇~~”长豫摇着皇帝的手眼巴巴的望着。 到底是女儿难得的请求,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后还是点头了,“行吧,让他们去四门学学习吧,学成后让他们回去教化他们的百姓。” 长豫高兴起来,“父皇您真好!” “现在你可以告诉朕是谁教你说的这些话了吧?” 长豫看着她爹的脸色,觉着还好,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就笑哈哈的道:“是明达和满宝教我的。” 明达也就算了,周满是怎么回事? 皇帝蹙眉,才跟他告了黑状,转头就教长豫来求情? 他瞥眼看了一下傻女儿,问道:“她们什么时候教你的?” “今儿下午呀,我想了好久才组织好了语言呢,父皇,我厉害吧?” 皇帝敷衍的点头,“厉害,行了,你回去吧,明儿朕就让鸿胪寺安排一下。” 等长豫走了,皇帝就对古忠道:“去问一问今天下午伺候两位公主的侍从,周满是怎么和她们说的?” 古忠便知道皇帝有些生气周满两面做派,连忙退了下去,许久以后又一言难尽的回来了。 他将今天侍从们听到的话都转述了一遍,不说他,连皇帝都要气不气,要乐不乐起来,“合着她在朕这儿告黑状是因为好恶,给长豫出主意是念朋友之情了?” 古忠便笑着劝慰道:“陛下,公主们和周小大人到底年纪还小,心性不定,没有朝中老大人们的固执,自然是想一出是一出。” 说罢又笑道:“奴才想,周小大人给公主出主意也是因为是朋友,抹不开面子去。” 皇帝这会儿倒是不怎么生气了,毕竟周满明确的告诉了长豫她刚跟他告了黑状,倒不算两面派了,不过依旧哼了一声。 古忠又说了一句,“不过周小大人的确机灵,这么会儿功夫就想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借口。” 皇帝就瞥了一眼古忠,“你对周满倒是很有好感。” 古忠脊背一紧,心里紧了一下,面上却一脸轻松懊恼的道:“倒叫陛下看出来了,像周小大人那么机灵一个小姑娘,谁会不喜欢呢?奴才是看着两位公主长大的,看见周小大人,倒觉得她这天真烂漫和两位公主有些相像。” 皇帝也就随口一提,听古忠这样说,便也笑着点头,“宫中老奸巨猾的大人太多了,难得有个年纪小又单纯的进来,是新鲜些。” 古忠面上笑眯眯的应着,心里想的却是,看来以后不能表现得和周满过于亲近了。 而此时,古忠的徒弟刚将药包熬上,等古忠服侍了皇帝睡下后回自己的屋,他徒弟立即端了一个密封的泡脚桶上前,“师父,我今儿送周小大人过去东宫时,她给了我一个药包,说是给您泡脚的,可以止痛祛风湿。” 古忠一边拖鞋一边道:“不是说过不要再泡药材了吗?这味儿传出去让主子们闻到了不好。” 他徒弟道:“师父放心吧,您看这木桶,就是周小大人给画的,这盖子一盖上,药味儿便淡了许多,等泡好脚等一会儿再开窗,飘不了多少出去。” 他道:“药包是在厨房那边熬好的,味儿传不到这边来,您就放心泡吧。” 他很心疼,“这几天天气开始变冷,师父又疼得睡不着觉了。” 古忠不再说话,任由他徒弟脱了鞋袜后将脚泡到了药桶里,他舒服的长出一口气,叮嘱道:“以后再从周小大人那里拿东西避着点儿人,别往外说我们跟周小大人来往过密的事儿知道吗?” 他徒弟愣了一下便应了下来,“徒儿记下了,以后记在心中。”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哈哈哈哈哈哈,我终于准时一次了,不是左一次了,哈哈哈哈 ☆.第1673章 莫迁怒(一月月票加更8) 四处碰壁的高友几人正心急呢,突然鸿胪寺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来通知他们的鸿胪寺官员道:“陛下恩准你们进入四门学学习,不过你们申请的医生不能进太医署了,太医署那边说才重建,许多事情未安顿好,所以暂且不收外藩学生。” 高友一点儿也不在意这一点儿,他们能进国子监已经最大的喜讯了,至于他们特意带来的医生,进不了就进不了吧,只是匠术而已,总比不上治国之策的。 鸿胪寺的官员见了,到嘴边的提醒便咽了下去。 算了,看这群人似乎也不是很看得上太医署的样子,既然他们不喜欢,那就没必要提醒他们是太医署点明了不要他们的事儿。 没错,就是太医署点明了不要他们。 其实萧院正一个外藩学生都不想收,他也是这么和杨和书交涉的,不过杨和书表示这是朝廷打算给藩国的甜头,涉及国策,不是他们说不收就可以不收的。 最后还是满宝看萧院正实在是不开心,便挑明了问杨和书,“哪个番邦的学生是我们必须收的?” 杨和书眼中带笑,赞许的看了满宝一眼后慢悠悠的道:“至少吐蕃、回纥和党项送来的人你们得教。” 萧院正恍然大悟,立即道:“那行,除了这三家,其余的医者都退回去吧。” 杨和书沉吟片刻后道:“至少你们得再多选一家,不然这也表现得太明显了。” 萧院正便随口道:“那就再来个高句丽?” 这名字就挺好听的。 “不行,”满宝立即道:“哼,和蛮部和撩子部那边不也送了人来吗,干脆选他们的人吧,正好,那边巫医多,我对巫医很感兴趣呢。” 和蛮部和撩子部在大晋的极南之地,那并不是藩国,而是属于岭南道和剑南道的极南之处,那里少数民族特别多,丛林密布,又多毒虫胀气,说是大晋的国土,却一直是部落自治。 朝廷基本上不从那里收税,只每年收些部落进献的贡品而已,比如孔雀,宝石,或是一些土特产而已。 送了东西来再哭穷,然后再从朝廷这里得些贡米,绸缎,瓷器的回去,基本上,只要他们不辱朝廷,也不主动发兵打仗,朝廷就不会管他们。 因此不是藩国胜似藩国。 满宝宁愿要他们,也不要高句丽的人,他们可是刚看不起太医署呢,更不要说和蛮部和撩子部还有漂亮的孔雀,还有传说中神秘莫测的巫医呢。 满宝想到这里,更加坚持了,“萧院正,就要和蛮部和撩子部。” 萧院正却好奇的看着她问,“高句丽得罪过你?” “没有。”满宝断然否认,否认自己公报私仇还小心眼。 但萧院正和杨和书又不是傻子,她气呼呼的那一声“哼”就表明了态度。 不过她不乐意说就算了,他对杨和书道:“行吧,再列入和蛮部和撩子部的医者就可以了,其他的先不收。” 反正他是不挑的。 杨和书思考片刻后应下,将名单写下后交给书记员去处理,这才叫上满宝一起出去散散步。 满宝只能放下修到一半的书与他出去,“杨学兄,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儿,就是问你,上次白善让我查的宫女可还要我帮忙?”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我们慢慢查吧。” 她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刘祖母已经派人去了她老家,也找到了她姑母家,近来正盯着呢,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杨和书点头,笑道:“上次多谢你来给你学嫂接生,她今儿还说呢,洗三你没赶上,等孩子满月,一定要请你上门吃红鸡蛋的。” 满宝乐呵呵的道:“只要碰上休沐,我一定去。” 杨和书趁机问,“高句丽的使者得罪你了?” 满宝不想告诉上司她公报私仇,却不介意告诉杨和书的,她一时忘记了,一定程度上,杨和书也是她的上司的,“他们瞧不起太医署,我不太高兴。” 她道:“既然瞧不起,那就不要进来学习,哼。” 杨和书却沉吟了片刻后道:“但瞧不起的是高句丽的使者,他们都是士人和贵族,要进太医署学习的却是医者,你怎能迁怒于人呢?” 他道:“你这样对高句丽的医者是不公平的,他们也是在国内听说了京城要开太医署才过来的,长途跋涉,却要因你的偏见不得进太医署,也太冤屈了些。” 满宝一愣,设身处地的一想,她要是因为朝中的大臣或国子监里的学生说的几句话错失了学习医术的机会,那…… 满宝羞愧的低下了头,脸色涨得通红,她嘴巴开了又合,合了又开,最后还是小声问道:“那,那怎么办,要在名单上添上他们的名字吗?” “名单刚才已经盖章让书记员入册并送去鸿胪寺了,这会儿要改也来不及了,而且就是能改,你太医署是决定多收一个番邦的学生呢,还是将谁家的名字划去呢?” 见满宝一脸的羞愧难受,杨和书就伸手拍了拍她的脑袋笑道:“傻孩子,知错能改,以后不再犯就是了。” 满宝就垂头丧气的回去吃午饭去了。 白善见她耷拉着脑袋,就问她,“你怎么了?” 满宝戳着碗里的饭将她做错的事儿说了,道:“是我偏见了,因高友的言论迁怒他人,太没有涵养了。” 白善就道:“知错改过来就是了。” “可是名单已经上交,改不过来了。” “你真笨,你们太医署本来就没打算要收谁家的医者不收谁家的,他们这次落选你的缘故占的并不多,难道和蛮部和撩子部就活该落选吗?” “下次你们太医署再招募番邦学生时让他们公平竞争就是了,你不插手这就是改过了。” 满宝想了想,心里好受了些,然后开始反击,“你才笨呢,我并没有比你笨。” 她还在心里问科科:“科科,你说是不是?” 科科不理她。 满宝也不介意,她想,就算稍逊一些,应该也逊不到哪儿去,她可是一直有努力读书的。 但满宝自以为这只有他们几个知道的事儿还是传了出去,连鸿胪寺的官员都隐约听说高句丽的使者得罪了太医署里的人,所以太医署点明了不要高句丽的医者,而是换成了和蛮部和撩子部的医者。 当然了,这事儿目前高句丽的使者还什么都没听说,因为高友的不在意,想要提醒一下的鸿胪寺官员都收口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 第1674章 招生 秋意渐浓,连冬天的冷冽之气都偶尔冒出来了,在此情况下,京城里的亲朋将成家人和白老爷一起送出了城,目送他们走远,老周一家便开始四散开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老周头带着周大郎和大儿媳去了莆村,盯着佃户们在冬天来临之前给麦子上一遍肥,还看着他们家的庄子一点儿一点儿的建起来。 这庄子建的比他们自家还要大,还要好看,当然,花销也大。 哪怕因为旱灾,今年请工匠要便宜些,但也花了不老少。 好在庄子建的也的确挺漂亮的样子,满宝从家里和从外面挑选了不少的花花草草交给周大郎,让他拿去种上,还有刘焕、殷或等人的支持呢。 连明达和长豫知道她要打扮自己的庄子都从御花园里抱了两盆花送给她,没办法,所有人都知道她喜欢花草,尤其是一些比较稀奇,她不太见过的花草。 等满宝开始穿上夹衣进出宫时,听说她的庄子已经修建好了,可惜,她不能去看,因为太忙了。 哪怕是休沐日,她也不是很有空,太医署已经建成,太子以东宫的名义正式发布招生令。 从六月传出消息到现在,已经快四个月的时间了,全国各地有意的医者都提前到了京城候着。 有送自家子孙来应考的,也有自己收了行囊来应考的。 不过在报考之前,太医署先张贴了一张公告,里面是对学生的要求。 太医署不限报考学生之前的身份,但报考时一定得是良籍,学成之人必须要在各地医署(包括太医院和太医署)里工作十五年,十五年以后,是离开朝廷开办的医署,还是继续留下,全凭自愿。 每年太医署都要考试,考过的人才能晋升下一级,不过的留级,留级超过三次的人劝退,然后必须在医署下服役与学习相同的年限。 比如,你在太医署里学习了五年,那就得在各地医署中服役五年以偿还。 当然,也有情况例外的,比如家中突遭变故,亲近之人亡故的会被放松要求,免除服役。 公告上不仅有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对太医署的要求。 太医署要给入学的学生提供食宿,提供学习的材料。学生学成之后有半年的时间可自由应聘各地医署,只有半年以后还没找到接收医署的会被太医署强制分配。 不过此时挤在公告栏下面的人没怎么在意这一条,他们全都盯着这张公告旁边的招生科目和招生细则。 “针学只收八十人?也太少了吧?” “针学还算多了的呢,体疗那么大的体系竟然才收一百人,这也太少了。” “少儿才二十人呢。” “按摩和咒禁也才二十人。” “嗤,进了太医署,谁会去学按摩?” “你瞧不起按摩?” “疮肿也才四十人” “我要进体疗!” “想的倒是挺美,体疗的要求最高,这是要学七年?” “八年吧,没看后头还列了还有一年的实习时间吗?” “哎,要学体疗必须得识字呀,其他还不要求一定得识字呢。” 萧院正站在上方听着大家的议论,额头青筋抽了抽,转头和周满道:“我本来全部要求识字的,就是你和殿下进谗言,这才压到了只体疗必须得识字,你也不想想,其他的学生进来了还得从识字教起,知道这要浪费多少时间吗?” 满宝道:“总要给不识字,或识字少的人一些机会,而且不是有考试吗?虽然给了机会,但考试却是公正的。” 太医署的考试当然不止是文考,因为有的学生是不识字,或者是识字了不知道写的,所以考试分为很多种,最后综合得分后才选定学生的。 满宝道:“有的人家是没有条件读书识字,但并不是不聪明,医学也是要看天赋的,有天赋的人,基础差了一开始是会慢,但后面总会赶上来的。” 她对萧院正笑眯眯的道:“您也说了,学医是一辈子的事儿,我们总不能因为这头三五年的事儿就否认了人家后面的三五十年。” 萧院正嘟囔道:“还三五十年呢,一个人能活多长的时间?” 不过他还是认同了周满的话,连太医院里的其他太医都没意见。 天赋有多重要,看他们和周满就知道了。 哪怕是心里不愿承认的卢太医也不得不认同周满的天赋要比他们高很多,也是因此她才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和他们站在一起。 公告贴了出去,他们就开始等着考试了,他们这些太医全是考官。 满宝站在上面看着,见一大群人中女子寥寥无几,她便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去了。 这一次招生不分男女,也就是说,女孩子也可以报考,但是对人数却有要求,皇后开口以后,满宝才能据理力争的将比例定在了7:3上。 见满宝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庄先生便笑着劝她,“你总不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这做事儿也是要慢慢来的。” 满宝还是不高兴。 一旁吃水果的白善便道:“你还是想一想万一你连三成的女学生都招不齐时怎么办吧。” 他道:“我看了一下你们的名单,现在报考的女孩子才有十二个,你们这次不是预计要招九十个吗?” 满宝一激灵,立即没空气愤和沮丧了,头疼的问道:“这可怎么办呢?皇后已经让京畿的衙门去宣传了,但来报考的小娘子还是不多。” 白善挠了挠脑袋,问道:“要不我们雇人敲锣打鼓的各地宣传一下?” 满宝想了想,也没其他的办法了,于是点头。 白善道:“这样的事儿,还是得去找唐学兄,他是父母官,他要是肯出力给我们当靠山,那百姓会更加相信的。” 他就敲了敲满宝面前的碗,道:“快吃,吃完了我们去找唐学兄。” 庄先生:……所以他们还得出钱给朝廷的太医署做宣传吗? 但看着高兴的满宝,庄先生默默的没说话。 俩人吃完早饭,转身去找还赖床的白二郎。 白善敲了敲门,见他总也不醒,就忍不住推门进去,见他像个蚕蛹似的卷着被子,就忍不住伸手去拉,“你怎么还不起床?”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675章 帮忙 白二郎将被子卷得更紧了,含糊道:“好冷的……” 满宝见他们总没有动静,忍不住探头进屋看,见白二郎还睡着,便也不由钻进去看。 白二郎在被子里动了动,找了个更舒服的位置继续躺着。 满宝伸手和白善一起拽他的被子,他扯不过,不得不露出头来,他一脸懵的瞪着他们,“你们想干嘛?” 满宝道:“太阳都快要晒屁股了,你怎么还睡?” 白二郎还不理解他们呢,“这不冷不热的天睡觉到好呀,你们为什么要起这么早?” 现在这种天微冷,却又不是很冷,盖了被子正好合适的时候是一年之中最适合睡觉的时候,在宫里每日要早起读书,为什么休沐回来他还不能睡一下懒觉? 最后白善和满宝还是合力将人从床上拽了起来,等他洗漱穿好了衣服,直接拿了两包子给他就拖着一起走了。 白二郎:…… 他忍不住回头去找先生,伸手可怜巴巴的叫道:“先生——” 庄先生挥了挥手,让他们赶紧走。 白善和满宝拖着他的速度更快了。 今天唐县令也休沐,所以他难得清闲的在家里和唐夫人下棋喝茶,好不惬意。 三人直接骑着小马哒哒的找过来,反正两家离得又不是很远。 侧门的门房认得他们,知道他们和自家大爷关系好,便放了人进来,同时让人去后院找大爷。 等唐县令和唐夫人从后院园子过来时,满宝和白善正无聊的蹲在地上看蚂蚁,白二郎站在边上吃包子,那俩人还时不时的从他手里的包子上揪下一块来喂蚂蚁。 别说唐县令,连唐夫人都忍不住住了脚,半响无语。 白二郎吃着吃着,干脆也蹲了下去和他们一块儿看这窝蚂蚁,还小心的从包子里扣了点儿肉丢在地上给它们吃。 唐夫人见了一脸的嫌弃,瞥眼看向唐县令,目光在说:“这就是你朋友?你儿子都不玩这种游戏了。” 唐县令便握拳放在嘴前轻咳了一声。 三人一起抬起头来,满宝眼睛亮亮,“唐学兄,学嫂,这天是不是要下雨了?” 白善也眼睛亮亮:“唐学兄,我们找你商量些事儿。” 白二郎则问,“学嫂,你家有没有茶水?” 唐夫人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扭头看向一旁候着的下人时笑脸微沉,“怎么不给客人们上茶?你们是怎么待客的?” 白二郎闻言,连忙道:“不怪他们,一开始我们是要坐在屋里的,都是他们两个要看蚂蚁,我也是刚刚这一口包子噎了一下,刚才并不渴。” 一旁候着的下人们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连忙进屋去给白二郎倒一杯茶水。 唐夫人这才没追究。 夫妻两个干脆站在路边那窝蚂蚁边上和他们说话。 这蚂蚁显然是刚出现没多久的,还在花坛边上,她就说嘛,家里每天都要打扫一遍,一大早上的怎么就在路上有了这么一窝蚂蚁。 唐县令问白善:“你们找我何事?” 白善便三言两语的将这两天正热闹的太医署报考的事儿说了,问道:“学兄治下能不能宣传一下,让合适的女子进太医署学习?” 唐县令扬眉笑了笑后道:“巧了,昨天晚上长博也找过我,说起这事来,让我可以在治下找些适龄的小娘子送进去。” 满宝眼睛一亮,“杨学兄也来找过你了?” 唐县令转了一圈,见前面下人还是多,就指了后面的园子道:“走吧,我们去那后头说。” 到了后面园子的亭子里,下人们上了茶后退下去,夫妻俩说话这才完全没了顾忌,“知道你们太医署这一下堵了多少人的路吗?” 唐县令笑道:“这会儿大家都等着要看你的笑话呢。” 满宝愣愣,“我们堵了谁的路?” “你们定下的工作和服役年限,针对的是谁?”唐县令微微一笑,转手指了唐夫人道:“你们问她,这几日京中夫人们聚会是不是正恼这事?” 满宝惊讶的看着唐夫人,问道:“学嫂,你也想占朝廷的便宜,挖我们太医署的墙脚?” 唐夫人正喝茶,闻言差点将茶水给喷了,她无奈的咽下茶水,放下茶杯道:“我用得着吗?” 她道:“虽说女医难得,但你与我们家关系好,以后请你就是,等过几年你把弟子教出来,病了花钱请到家里来就是,哪儿用得着特特在家里养一个?” 满宝这才放心,连连点头道:“就是嘛,他们也太想不开了。” 唐夫人却摇头,“倒不是想不开,女孩儿总比男子娇贵些,我们家是因为人口简单。” 唐家人口太简单了,老唐大人丧偶以后一直单身,家里主子就这几个,除了唐夫人全是男的,所以用不着养个女医。 但其他大家大族,不说好几房住在一起,便是一房之中,算上妾室所出的女儿,多的说不定有十来个呢。 比如她在本家的五叔,光闺女就有十二个了,更别说还要算上孙女,家里这么多女孩儿,有些病不好和男大夫张口,要是家里养个女医那就简单多了。 所以包括王氏在内都有想过往太医署里塞人的。 但太医署的那两条规矩出来,他们之前选的人全没用了。 学医用去三年到八年的时间,学成之后再在太医署里工作十五年,等回到他们家里,都过去多少年了? 而且,那时他们还能掌控住人吗? 就是唐夫人都觉得,见识过自由之身带来好处的她们是不可能再回到世家权贵家里的。 满宝听说以后严肃的道:“太医署是我和娘娘想着给各地贫苦的百姓,尤其是贫苦,少有看得起疾病的女子建造的,世家、权贵、甚至是一般的大人和地主,只要有钱,总能请得起大夫。你们养女医求的是便利,他们求的却是命,便利和命岂能相提并论?” 唐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唐县令也微微收了脸上的微笑,他对三人笑道:“你们的要求并不难,明儿上衙以后我让主簿和衙役们往乡下走一走,或许有人家愿意送女儿进太医署也不一定。” 满宝点头,正想提他们花钱请人敲锣打鼓宣传的主意,就听唐县令道:“敲锣打鼓就不必了,那不过是看个热闹,还不如我找里长们谈一谈来得便利。” 听说唐县令肯为了他们找里长来谈,白善和满宝顿时眼睛一亮,白二郎将最后一口包子咽下,喝了一口茶后野心勃勃的道:“唐学兄,我们能一起去吗?”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676章 主意 唐县令就瞥了他一眼道:“明日还是休沐日。” 他临时让衙门里值班的主簿和衙役下乡宣传宣传也就算了,总不能逮着休沐日还让人里正来县里开会吧? 白二郎就撺掇道:“里正他们不会在意的,也就大人们才有休沐日,他们才不会在乎什么休沐不休沐的呢。” 虽然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但唐县令自己不想加班怎么办? 他扶额不言,唐夫人便也推了他一把道:“行了,他们求你你就应了吧。” 反正隔三差五的加班,也不差明儿的那一点时间。 唐县令只能无奈的看了三人一眼,应下了。 有里长参与和没里长参与是很不一样的,每一里有百户,基本上各家什么情况里长都熟悉得很。 唐县令告诉了里长,对各家情况熟悉的里长基本上就心里有数谁家合适,谁家不合适了。 跟着去凑热闹的满宝三人便在一旁告诉这些里长太医署学医的好处。 太医署不仅包吃、包住、教识字、学医,学成以后到医署里工作是有薪俸的,做得好,说不定还能当官呢。 满宝便以自身为例,“周某现在是六品太医,以后太医院中也会进女太医,医女也是有品级的。” 这才是最诱人的,连里长们自己都想送自己的女儿或孙女去试一试了,不过,这种事儿还是男子去做最好,他们决定回家就让家里看上去还聪明的男孩儿都去报考。 嗯,再顺便把家里的女孩儿带去试一试吧。 满宝不知道他们反倒盯起男弟子的那七成比例,见他们应得干脆,便高兴的和白善相视一眼。 白善就在唐县令耳边吹风,“要是万年县的县令也能如此就好了。” 唐县令就斜睇了他一眼,半响后放下茶杯,“行吧,我替你们走一趟。” 他冲几人伸手,“茶水费拿来。” 今天是休沐日,这又不是公事,叫人家出来说话不得喝茶吃饭? 白善想了想,便从钱袋里取出一串铜钱放在他手上。 唐县令收了钱又伸出手,笑眯眯的道:“吃茶倒是够了,但郭县令好像更爱喝酒。” 白善出门通常只会带一串的铜板,剩下的就是几块碎银子了,他们只要不是跑去买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那一钱袋子就够他们用好几个月了。 满宝也知道他这个习惯,给银子是舍不得的,于是满宝开始翻自己的钱袋,也从钱袋里拿出一串拆过的铜钱给唐县令。 唐县令一看那缺口就知道这一串钱只有八十文不到。 他收了钱,看了一眼捂紧钱袋的白二郎,好奇的问,“你不是三人中对钱最看得开的吗?我记得你之前写的话本,哦,不,是传记,那书铺的收益都给了他们二人。” 白二郎一脸严肃的道:“今日的我已经不是昔日的我了。” 唐县令便收起手来,顺变把白善和满宝给的钱也收了起来,他起身道:“行了,你们回去吧。” 看他们一副想要凑热闹的模样,唐县令挥手道:“你们不认识郭县令,不要跟着胡闹。” 三人便歇了心思,看着他走远后才叹息一声也出县衙去。 长安县的衙役和三人都熟了,见他们往外走还伸手和他们打了声招呼,让他们常来坐一坐。 有主管一地的父母官出手就是不一样,第二天满宝刚进宫坐下,屁股还没坐热呢,萧院正便从外面进来道:“今日也不知怎么了,我以为报名的人这两日都登记完了,结果今天一大早又来了一大波人。” 满宝精神一振,立即问道:“女子多吗?” 萧院正看了她一眼后道:“倒比前几日的要多许多,但也只有二十来个而已。” 见满宝还有些失望,他便道:“刘太医在外面登记,回头问他名单才知道,我也只是粗粗一看,这会儿还早,或许还有人多也不一定。” 满宝却叹息了一声,总不能一直将希望定在外面不知是否有的人身上。 她想了想,扭头看向外面的天空。 下午满宝过太极宫看过恭王以后,就开始趁着下巴盯着他看,其实是盯着围着他转的宫女们看。 但恭王不知道啊,他以为她是在看他,只觉得心头发麻,干脆扭过头来瞪她,“你又想干什么?” 满宝这才转动目光定焦在他脸上,看了他一会儿后又移动目光去看他身边的宫女,然后道:“没什么,陛下不让我对您太严格,所以最近我就不让您节食了,还是跟先前一样,每天都吃水煮瘦肉吧。” 恭王脸都快扭曲了,那肉,只用白水煮一煮,连盐都很少,是他吃过的最难吃的肉,这还叫不严格吗? 满宝见了心里这才高兴一点点,总算是起身离开了。 她却没有直接回东宫去,而是去找了皇后,她接了宫女送上来的一杯茶,目送她退到一边,这才收回了目光低头喝茶。 皇后看着便笑问,“你总看着我宫里的宫女做什么?” 满宝就放下茶杯正襟危坐的道:“娘娘,太医署招生很不顺利。” 皇后显然也知道了,太医署毕竟是她一力劝说皇帝施行的,用的又多是皇帝内库中的钱,她自然很关心。 她叹了一口气,然后顺着满宝的宫女目光看去,不由问道:“怎么,你想让她们去学?” 满宝便道:“娘娘,您上次不是说宫中奢靡要裁减吗?您何不问一问宫中的宫女,看她们是否愿意去太医署应考。” 皇后笑了笑问,“怎么,她们去了还要先应考吗?” 满宝道:“当然,谁进太医署都要先应考的。” 皇后便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后笑道:“如此,那只能选年纪小的宫女了。” 满宝道:“学成以后,她们甚至还可以选择回到自己故乡的医署,还可以与父母家人团聚呢。” 皇后笑了笑,点头道:“倒是个好主意,你先去吧,让我想一想这事要怎么做。” 满宝松了一口气,起身行礼退下。 等她走后皇后才笑着摇了摇头。 尚姑姑给皇后奉茶,笑道:“娘娘,周小大人还是天真了些。” 她道:“只怕没有多少宫女会选择回到故土。” 皇后道:“孩子嘛,本就应该是天真的,也不是坏事。”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1677章 前程(一月月票加更9) 皇后想了想后道:“你去选一批年龄合适,机灵些的孩子出来给太医署送去,让她们都去考一考,要是考中了,将来她们就是良籍,放了她们的籍书,一切照着太医署的规矩来就是。” 尚姑姑闻言停顿了一下,低声问道:“那之前选定放出宫去的名单。” “照常放了吧,”皇后道:“这几年宫中也没添什么新人,反倒是几个孩子都就藩去了,现在老五也快要定亲出宫去开府,我想太医署那边也选不了几个人去,各处紧一紧就是了。” 尚姑姑便笑道:“娘娘仁厚。” 是真的仁厚。 自皇后做皇后以后这已经是第三次放归年长的宫女了。 若没有帝后的恩德,宫女终其一生都是不可能出宫的,而年老的姑姑,除了几个主子身边得用的外,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局。 而宫中这么多宫女,她们都是会老的,而宫中为什么少见老宫女? 因为大部分都活不到年老的时候。 太监和宫女为什么那么热衷收干儿子、干女儿?求的就是将来他们年老体弱伺候不动主子以后能够有人照料一二。 不至于被送到浣衣局或冷宫那样的地方去干苦力,就是送去了,他们带出来的徒弟和干儿子干女儿但凡照应一下,活计也能轻省一些,能隔三差五的得些他们漏出来的吃食和药材。 没错,他们的要求也就仅此而已。 哪怕尚姑姑是皇后身边的人,她也收有一个徒弟的,也是防老用的。 所以,皇后肯让年长的宫女带着她们多年的积蓄出宫去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恩惠了。 就算宫外的生活也艰苦,但有宫里的积蓄在,身上再有一两样本事的,总能安稳度过晚年,反倒比在宫里还要好一些。 年纪要不是特别大的,四十岁以下的,说不定还能找个鳏夫嫁了,带一带对方的儿子孙子,说不定晚年也有个依靠呢? 周满的提议,还给宫里人更多的念想了。 当然,满宝此时什么都不知道,她只是觉得太医署的女弟子名额不招满,她就太丢人了,对下一届招生也很不利,所以才想着一定要招够学生来。 却不知道这一提议在皇宫里,尤其是在宫女之间造成多大的轰动。 不少过了十八岁,已经不合格的宫女暗暗落泪,后悔自己生早了。 更年长一些的却想得更开,然后对一群年纪还小,却也进宫好些年的小宫女们道:“你们运气来了,若能进太医署,说不得将来我们见面,我们还得叫你们一声大人呢。” 有小宫女小声问:“就和见到周小大人一样吗?” “这就得看你的本事了,你要能有周小大人的医术,自然一样的。” 大家便升起些壮志来。 于是和尚姑姑报名的小宫女不少,她们年纪虽小,却也不是傻的,知道这是光明正大离开皇宫,且有着远大前程的不多机会之一,自然要好好把握。 宫里在报名,周立如也听了小姑的话去报名,然后这两天一直抱着医书在背。 周立君为此还照顾起她的一日三餐来,简直是当祖宗一样伺候了。 周立学几个看得目瞪口呆,很不解,“不是有小姑在吗?” 周立如一手拿着书,一手抓着馒头,一边吃一边看,头也不抬的道:“小姑特特说了,她不能给我走后门,太医院里好多太医都盯着她呢。” 她叹气道:“大师兄和三师兄年纪超过了,所以他们俩是拿的小姑争取来的名额进的,到我这里要求可能就严格了些,所以我得比其他人考得更好才行,不然只怕是进不了体疗科。” 体疗科要求最为严格,是唯一一门要求报考的学生识字,而且最好有些基础医理的科目,学制八年。 “小姑说了,我今年要是考不上体疗科,那就先不进太医署,明年再考。” 周立学就乌鸦嘴问,“万一明年也考不中呢?” 周立如还没反应,周立君先伸手拍了他一下,然后和周立如笑道:“别听你三哥胡说。” 周立学就道:“我这是合理怀疑,总要把最坏的结果考虑到吧。” 周立如道:“小姑说,明年要是还考不上,那就考针学,我针学肯定能进,先在针学里学一两年,再想着转到体疗科去。” 周立固道:“三姐,你要是考进去了学成后岂不是也得进医署里工作十五年?” 周立如自信的道:“我都想好了,我将来也考太医院,进宫当官去。” 这下换周立君问了,“要是考不中呢?” “那就回咱罗江县的医署,到时候离家还近,也不错。” 大家一想还真是,反正都有钱拿,学了手艺总不会没用处。 于是大家高兴了不再纠结于这件事。 但此时,郑掌柜也在和郑辜说这一件事,“你不要在意这十五年的年限,我和你叔父商量过,等你学成,就算不能进太医署,那进京城两县的医署,或是去京畿的其他医署也是不错的。” 郑辜就问:“那家里的生意怎么办?” “傻孩子,还有其他房在呢,我们岐黄世家,这医术和人脉才是最重要的,你医术好,族里就不敢亏待了我们这一房去,看你叔父就知道了。”他道:“你两个堂弟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看得出没什么天资了,但只要你叔父在,你爹我在药铺中就还说得上话,我说得上话,我们家和你叔父一家就吃不了亏。” 郑大掌柜都已经细细的打算过了,“你在你几个兄弟中心性是最定的,也是最有天赋的,所以以后你就专心跟你师父学医术,等翻过年我就把你两个堂弟带在身边学习,将来这铺子里的生意尽量交给他们。” 郑辜就明白了,到了他们这一辈,他就是他叔父现在的位置,而他两个堂弟就是他爹现在的位置。 这种事他也习惯了,低头应了下来。 郑大掌柜便叹息道:“就是你这婚事我很愁呀,可惜立如年纪太小了。” 郑辜瞪大了眼睛,叫道:“爹,你想什么呢,小师妹她那么小。” “是啊,所以你觉着她姐姐怎么样?”郑大掌柜道:“要是能跟你师父亲上做亲,那你进太医院的事儿又稳了几分。” 郑辜便努力想了想,已经不太记得周立君的长相了,只记得她噼里啪啦的说话,特别的利落,他立即摇头,“不,爹,我们不合适,我,我还是喜欢温柔一些的女子。” 郑大掌柜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你能不能出息些,她不就是要强些吗?你怕什么?” 郑辜连连摇头,他感觉对着周立君比对着师父还紧张,跟她只适合做生意吧? 郑大掌柜惋惜不已,他是真心觉得周立君不错的,不仅可以和周满拉近关系,主要对方能力还不错,可是…… 看了眼儿子怂怂的样子,想着他平日里做事就温温吞吞,真给他说了周立君…… 他也抖了一下,算了算了,总不能真让未来儿媳妇压着儿子吧? 脾性不合,将来打起来怎么办?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678章 考试 萧院正对于女弟子收不收得够不是很关注,本来太医署里除了周满外全是男的,自然是教男学生更好了。 女学生收不够,正好全换成男学生才好,本来他就觉得8:2的比例才是最好的。 但皇后开口,太子也放纵,连杨大人都帮着周满说了几句话,他这才同意7:3的比例。 报名时间就要截止,他怎么也没想到宫里直接送来了七十多个小宫女参考。 送人过来的女官笑道:“娘娘说,她们只要通过了太医署的考试,那就放籍,今后就是太医署的人了,所以萧院正尽管放心,宫里是不会插手的。” 萧院正就猜出这是周满干的,他只能强笑着应下,将人收下以后,转身就跑去找周满算账。 周满却不觉得自己有错,“毕竟是第一年招生,要是招的人数不够可怎么办呢?” 萧院正抖着嘴唇道:“你还嫌我们招的人不够多吗?你有没有想过太医院里才有多少太医,大家平日里又要在太医院里工作,还要去太医署里上课,这么多课你知道多累吗?” “这不是一年,明年还要招生,后年还要招生……” 满宝道:“不够就招人呗,不是您说的,平日里太医院里的太医们都太闲了,进阶无望,这才免不了勾心斗角的吗?现在多好,大家都忙起来了,还是拿的双份的俸禄。” 虽然在太医署里当博士没有职田,却是有俸禄的,也不少的呢。 萧院正被噎了一下,问道:“我何时说过这话?” “怎么没说过,陛下高烧不退那会儿,我听到你和刘太医悄悄说的。” 萧院正:“……你耳朵可真够灵的。” 满宝:“我就在边上的木榻上睡觉呢,只是没睡死而已。” 萧院正头疼的挥手道:“行吧,后儿就考试了,你不许给我放水。” 满宝保证,“您放心,经过我监考的,我一定不会放水的,既然要学医,自然是要合适的才好。” 毕竟年限不短,要是招进来一个不适合的,不仅害了人家,也害了他们太医署不是? 考试是分科目的,分了很多种,体疗科的必须要识字,所以头一天他们就是笔试,不仅要写字,还要考一些很基本的医理,比如“你再路上看到一人面红耳赤,双目通红,你觉得他是什么问题?”诸如此类的常识考试。 虽然是常识考试,但也依旧有很多人答不上来,满宝是不太能理解的,但刘太医却习以为常,“我们看着简单,是因为我们学过,但有的孩子,连两根木棍摆在一起是二都不知道呢。” 满宝道:“可是他们识字了呀。” 刘太医摇了摇头笑着没说话。 也正因此,周立如在其中的成绩还不错,毕竟她也学了不短时间的医理了,基本上把药草都认遍了。 当然,和她一样优秀,基本上通关的人也有不少,大多都出自杏林之家,之前就接触过医学的。 满宝将卷子批改出来,发现周立如能排在三十名以内,却是二十名开外,而在她前面,还有两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