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善道:“中午的时候听刘焕说他祖父近来脱发厉害,想让我问你可有生发的法子,他想尽尽孝心。” 白善笑了笑后道:“听说是陛下压着户部拿出一些钱来给太子做崇文馆扩修,我下午的时候问了一下杨学兄,杨学兄说,面上说是给崇文馆的,但更大面还是为了重整太医署。” 白善思虑道:“听杨学兄的意思,这一次陛下打算在各州府都设立医署,这样的花销可不小。” 满宝便压低了声音道:“今天吴公公也和我说了,还说陛下想把这事交给太子来做。” 白善若有所思,“这事做好了是功德一件,是太子巩固声威的好途径,若做差了,对太子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满宝不在意的道:“做什么事没有风险呢?我们开放下药也有看错病的可能,太子有陛下支持,只要肯用心,总能做好的。” 满宝不觉得这事会失败,他们想了那么久才写出来的折子,不敢说高瞻远瞩,也敢说绝对是很好的,怎么会失败呢? 白善瞥了她一眼后道:“别的不说,各地设立医署,这么多药材从哪儿来?” “草药多是采摘的野外的,若不能种植,突然增加的产量那就是竭泽而渔,”他道:“但若是突然鼓励种植,那就会挤压产粮的良田,对百姓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满宝的脑子总算是从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抽了出来,开始大局观的看待此事。 她皱了皱眉道:“那就只能慢慢来,先选定一二州试着推广?” 白善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知太子是怎么想的。” 他扭头道:“这折子还是我们三个写的呢,太子要是太过急功近利,你进宫的时候多规劝一些,不然我怕百年后我们仨的名字要被记入奸佞册里供后人围观了。” 满宝连连狠狠地点头。 看那些史书就知道了,有名的昏君身边总有一两个比昏君还出名的奸佞,而若是君主不怎么昏,那错的一定是奸佞。 满宝抖了抖肩膀,她才不要做奸佞呢。 另一位奸佞候选人白二郎对这些一无所知,第二天依旧是休沐的日子,因为前一天太累,他干脆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气得白善推开他的窗,还把他的窗帘和床帐都拉起来,就让阳光照着他的窗,不信这么亮他还能睡着。 白二郎整个人都钻到被子里去了,白善就道:“没见过你这样的,说好了要一起去踏青跑马的……” 白二郎干脆把自己卷成了蚕蛹,死也不出去,他真的太困了,而且春光灿烂,正是春困的好时节啊,为什么要去踏青? 他绝对不承认,前天说要去踏青的是他。 白善揪了一下他的被子,见怎么也揪不掉,干脆不管他了,转身跑出去,自己带了盗骊出门玩儿去了。 既已经应了封宗平等人,怎么能失约呢? 刘老夫人让两个护卫跟着他去,大吉则送满宝进宫去。 太子今天也休沐,一大早的没事做,正陪太子妃在园子里溜达呢,看见满宝便冲她点了点头,等她给太子妃把过脉,确认胎儿很好以后,他就卷了卷袖子伸出手去。 满宝将他的手放在脉枕上,把过脉后确认没什么问题,他就拍拍屁股走了,让太子妃和她说话。 太子妃拉着满宝的手笑道:“殿下知道了你的意思,已经答应给你一个手牌,到时候你自带你的弟子进宫来扎针。”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474章 霹雳 她笑道:“之前你们看病的偏殿就给你们用,除此之外,殿下还让人在那里设了一组药柜,到时候会采买一些常用的药放进去,钱从东宫的账上走。” 太子妃顿了顿后道:“只是你也知道,宫中限制很多,有些药是不能进入后宫的,所以……” 满宝知道,这是预防宫人拿了药后害人,哪怕是有药物出入记载,可若是用药的人多了也很难查到。 宫里,除非是主子生病,不然宫人,不论是宫女还是内侍,那都是硬熬,熬得病重了就丢到防疫所,熬不过去就埋了,熬过去就再调回来…… 所以,凡是有毒性的药物是不能进这座偏殿的药柜的,但就是这样,对于生病只能靠熬的宫人来说也是大功德一件了。 对满宝来说,这也是教徒弟的一大便利,虽然药物有限,但至少他们进宫学习扎针时还是可以学习开药的。 而且因为限制,对于开方的灵活性要求也更高了。 尤其适合锻炼郑辜。 郑辜不知道他师父给他找了个锻炼开方的好法子,他正在济世堂里干活儿。 他师父有休沐,他却是没有的,不仅他没有,刘医女他们也没有。 在没学成前,他们该干活就要干活,该背医书就背医书,该背药材就背药材。 三丫又不小心记错了几个药材,此时正抱着脑袋死命的盯着眼前总是被记错的药材。 满宝在吴公公的陪同下再次去看了一下用来做医学教习的偏殿,着重看了一下才搬进来的药柜。 吴公公笑道:“这里头的小床都没拆掉,药柜才搬进来,再擦擦洗洗晾干,等药材采买回来了就可以放进去。” 满宝好奇的问,“药单你们找谁拿的?” 毕竟很多药不能放进来。 吴公公便笑道:“殿下让太医院出的药单,萧院正听说是太子要给周小大夫教学用的,当即就划拉出了一张药单,说只要这些药就尽够了。” 吴公公笑吟吟的道:“您放心,单子都给太医院看过了,说那些药都没什么毒,除非当喂牛一样给人灌下去,不然没什么害人身体的药。” 满宝翻开药单看了一下,见打头的是黄豆、赤豆、绿豆、白豆、胡豆、扁豆等各种豆。 她顿了一下心想,这的确不会有毒,再怎么样也吃不死人,除非一次性往嘴里灌上十几斤,不过也不是毒死的,多半是撑死的。 剩下的药材便是些甘草、柴胡、黄精之类很常见的草药,她从头看到尾,发现连何首乌这类东西都没有,因为有微毒。 满宝将药单递给吴公公,点头道:“那行吧,就照着这个弄好了。” 进宫前先生和她说过,在宫里尽量少提意见,特别是往宫里送的进口的东西,因为很容易出错儿。 除非必要,否则不要沾手。 吴公公收了药单,恭恭敬敬,高高兴兴的把满宝送出宫去了。 她说要带刘医女他们进宫练习扎针,果然第三天过午后就带他们进宫了。 这是她和吴公公商量出来的比较合适的时间。 早上济世堂比较忙,那会儿也是宫里最忙的时候,作为干活儿主力的宫人们当然没空来给他们扎针了,所以就定在了未正时分。 满宝提前带他们进宫,三丫本事还没到家,只能站在药铺门口看着他们走远,满眼的不舍。 除了刘医女,萧医女也在宫里等着他们了。 不论是刘医女、萧医女,还是郑辜、郑芍,他们都把穴道图背了下来,只是要精准的找到这些穴位还有些难而已。 满宝要做的就是在实践中让他们能够找到每一个穴位,且还要知道什么病症扎什么穴位,该如何行针…… 满宝通常会在偏殿里教过大家,等把二十个宫人都看完,她便净手去后面看太子妃去,她三个弟子和萧医女则留下收尾。 太子妃倒不孕吐,只是嗜睡,因此她过去时,她都是刚好醒,满宝给她摸摸脉,说说话便告辞离开了。 时间很短,不过是请个平安脉而已,别说药方和扎针了,有时候连医嘱都不用下。 前后不过两刻钟,但太子妃也很安心了,连晚上睡觉都踏实了许多,然后肚子就开始安稳下来,每天一点儿一点儿的长大。 太子每天看着都很高兴,有时候回来碰见满宝在,也毫不在意的趴在太子妃的肚子上听了听,满宝很笃定他一定什么动静都没听到,毕竟还没满四个月呢,他要是听出动静来才要糟呢。 但太子夫妻俩显然不在意这一点儿,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满宝每每见到这种情况都是很有眼色的要退下去,太子却突然叫住她道:“皇帝同意孤扩招崇文馆学生至三十人,孤把白善的名字也加进去了,而太医署重整之事也由孤负责,你回去以后准备准备搬到宫里来吧。” 满宝瞪眼,半响才回过神来,“我,我要住进宫里?不是,白善进崇文馆读书,为什么我也要进宫?” 太子强调道:“为了修撰医书!” 他瞥了她一眼道:“不是你上书要在各州府建设医署吗?既要教导学生,自然需要教材,太医院的那些医书都杂得很,前两天光说要教学生什么东西他们就吵得不可开交,孤记起你曾给刘医女一本自己写的医册,既如此,那你们就自己写,等医书修撰好了再招收学生教学。” 他道:“太医署的事是接下来东宫需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因此修撰之事你可和崇文馆里的学生商议,让他们给你们帮把手。” 满宝被这一消息砸得头晕,半响才回过神来,“这事,这事……那我以后不能去济世堂里看病了?” 太子就斜睇她一眼道:“宫里这么多人给你练手还不够?” 可这病症也太少了。 满宝心中腹诽,不过她还有些没缓过神来,因此不敢开口怼他,好半响她才问道:“修撰之事只看我?” “不是,太医院的萧院正为主编,你得听他的,”太子道:“这医书的事儿你和太医们商量着来,你不是说外面的书很少吗?崇文馆里的书随便你看。” 满宝立即精神一振,“真的?”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 第1475章 提醒 太子点头,“孤金口玉言,怎会有假?” 可白善说,金口玉言也是会骗人的。 不过这会儿满宝不想提醒太子这一点儿,只乐陶陶的笑眯了眼,立即点头表示她定不负太子所托。 管他呢,先进崇文馆再说,医书能不能修出来以后再说,书是那么好修的吗? 最快也得一二年时间吧? 满宝笑眯了眼。 崇文馆呢! 她敢保证,全天下恐怕只有崔氏的藏书能跟崇文馆比一比了。 崇文馆是太子读书的地方,听说为了培养出优秀的继承人,皇帝一股脑的把皇宫里所有的书都往里堆了,可以说,连皇帝老爷子自己书房后面的藏书楼都没那么全乎的。 翰林院有时候都要从崇文馆里借书翻阅呢。 连进益州府学都要偷摸着进去的满宝笑眯了眼,觉得住进宫里也不错。 她笑道:“那我下午还在偏殿里教我的弟子们读书呀。” 太子挥了挥手道:“有不懂的,去问孔祭酒和杨和书吧。” 满宝有些不太确定的道:“杨和书?” “嗯,父皇和户部丢到东宫里看着孤的,哼,以后再有杂事就去找他便是。” 满宝被这一连串的消息砸得直到出了皇宫都还有些恍惚。 和她一起出宫的刘医女、郑辜和小芍一起看着她,见她被颠簸的马车晃回了神,这才开口问道:“师父,您怎么了?” 满宝砸吧砸吧嘴,和郑辜道:“出大事儿了。” 她思考了一下,刚才她出宫的时候太子好似没说要保密,吴公公也没有暗示,于是她便和郑辜招了招手,小声道:“回去告诉你爹,朝廷要重整太医署。” 郑辜茫然了一下,“太医署?” 一直在宫里伺候的刘医女却是立即反应过来,抬头惊讶的看向满宝,也压低了声音,“那岂不是要开始招生了?” 满宝道:“还没那么快,太子说得先修书,我过几天可能要住到宫里去了,不过你们也别担心,我和太子说过了,午后你们还进宫来学习扎针。” 郑辜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咽了咽口水后问,“太医署要是重整,那我们能进去吗?” 他隐约记得他爹说过,很久以前太医院还是太医署时,太医署还兼具教导职责,教出来的学生通过考核的进入太医院,不合格的,流入民间也是名医呀。 郑辜双眼发亮,犹如两盏燃烧得正旺的灯笼注视着满宝。 满宝想了想后道:“你们认真学习,应该可以考进去,我总不好给你们走后门呀。” 小芍也机灵了起来,捏着手紧张的问道:“师父,考核用的医书您来修撰?” 满宝道:“太子说萧院正主编,我是在一旁帮忙的。” 那也很足够了,三人一起眼睛发亮,一起从心间燃起了勃勃的野心,好歹他们也能知道点儿内幕不是? 满宝想说的并不是这个,她想说的是,“你回去告诉你爹,太医署重整后,地方也要建立医署,到时候太医署里教出来的学生应该会放到各地医署里去。” 郑辜一呆,首先想的是,“这不是在和我们药铺抢生意吗?” 满宝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可真够笨的,医药便宜了,看病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就好比麦子和面粉,一亩地只产一石麦子的时候,大家是煮麦粥,连着壳一块儿吃的,当一亩地产两石甚至更多的麦子时,人们就学会了把壳去掉磨成面粉来吃。” 小芍一脸茫然,没听懂。 郑辜和刘医女也没听明白,只是隐隐有些懂,又似乎不懂。 满宝见他们不吭声,就只当他们听懂了,到了岔路口时把他们放下车,她冲郑辜挥手道:“记得和大掌柜说,别忘了我家种了好些药材呀。” 郑辜稀里糊涂的应下了,等马车一走,他回过神来,看向刘医女,“你听懂了吗?” 刘医女摇头,她决定回家问她祖父,不过她看了一眼停在一旁的马车,道:“大师兄,你要不要先送我回家去?” 郑辜想拒绝,他也急着回家和他爹说话呢,但对上刘医女的目光,他到底没好意思直接拒绝一个姑娘家,目光便落在一旁的小芍身上,“要不我让三师弟送你回去,我自己再请一辆车?” 这车是他们从济世堂里去皇宫时郑大掌柜给他们派的车,毕竟皇城里可没车给他们租,他们要是没车,那得用两条腿走出来,很远的。 刘医女问道:“在这里你能请到车?” 郑辜左右看了看,发现这儿虽也有些商铺了,但还真没马车,他略微有些惋惜,“好吧,我送你回去。” 俩人先把刘医女送回到刘家,这才紧急赶回济世堂。 郑大掌柜刚准备早退呢,在大门口和郑辜差点儿撞上,见他这么紧张便也提起了一颗心,拉住他问,“怎么了,你在宫里闯祸了?” 孩子进出皇宫就这点不好,出息似乎是真出息了,就是忍不住会有点儿担惊受怕的。 郑辜顿了一下才把表情控制住,他把他爹拉到后院,将满宝刚才说的话照实说了一遍,然后问道:“爹,师父是什么意思?各地要是开了医署,那将来我们药铺的生意岂不是要被抢?” 郑大掌柜被打断的思绪,他横了儿子一眼,淡淡的道:“这世上有两样事是人控制不了的,一是肚子饿,二就是生病了。” 他道:“人只要会饿,就得吃饭;同理,人只要还会生病,那就得吃药。你以为现在吃药的人很多吗?” 郑辜不知道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郑大掌柜便意味深长的道:“其实吃药的人还可以更多,放心,便是医署开起来了也不会抢了我们济世堂的生意,相反,有可能会让我们济世堂的生意更好。” 说话间,郑大掌柜突然就想通了,他摸着胡子笑道:“就不知道提议重整太医署的人有没有想到这一点儿,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施为呢?” 他这会儿还不知道太医署的折子是满宝和白善白诚上的,正想着回去以后得让弟弟去打听打听,上折子的人是谁,以后是打算让哪家来给太医署供药。 对了,供药! ※※※※※※※※※※※※※※※※※※※※ 作家的话 一会儿见 ☆.第1476章 竟然还有你(给医生们的加更1) 郑大掌柜眼睛大亮,拍掌道:“差点忘了这事儿,周小大夫让你告诉我她家种有许多药材?” 郑辜愣愣的点头,“是啊,她家卖药材您不是一早知道吗?上次周四郎还给了您一袋新法炮制的山药片呢。” 郑大掌柜就转圈起来,“对了,得找周四郎,他们家卖药的事儿都他管着呢,你去,算了,你别去了,你是她徒弟,就当好徒弟就行,这些事儿你别掺和,小芍……小芍也别去,小丁呀,你快往外城周记饭馆里找周四郎,就说我晚上请他吃饭喝酒。” 满宝跳下马车,拔腿就往院子里跑,方氏和陆氏正坐在廊下做衣裳,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摊开的席子上玩儿,郑氏手里拿着拨浪鼓和他们玩。 看到满宝跑进来,郑氏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手,好像她一把年纪了还玩拨浪鼓颇有些不好意思。 “郑姨,”满宝叫了一声郑氏,然后就去找方氏,“四嫂,我四哥呢?” 方氏愣了一下后道:“他带着人出去看瓷器了,说是想去商州运一些瓷器回来,听说商州的瓷器很好看,他得先看看京城这边的瓷器卖得怎么样……” 方氏抬头看了眼天上的太阳,估摸了一下时间后道:“这会儿应该是在饭馆那边吧?” 郑氏将拨浪鼓给八头,起身笑道:“你要想找你四哥就让家里下人去叫就是。” 满宝点头,“好,我这就让他们去叫人。” 她跑出去吩咐人,转身便又跑去书房里找庄先生。 方氏见她这样风风火火的,便不好意思的和郑氏笑道:“这孩子也不知有什么事儿这样急。” 郑氏笑了笑,她都已经习惯了,这三个孩子哪天做事要是不着急那才稀奇了呢。 满宝跑去和庄先生讨主意去了,她觉得这件事太大了,其重要性不下于她当初知道她爹不是她爹,她亲爹娘被害死,她得给她亲爹娘报仇的事儿。 满宝摸着胸口道:“先生,我这会儿心跳得好快,就觉得太子殿下给我挖了一个好大好深的坑,偏坑里放满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红烧蹄子……” 别说慢了,就连庄先生都有些恍惚起来。 半响他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所以,你要入崇文馆修撰医书?” 满宝点头。 庄先生便注视着他这个弟子,犹如在梦中。 半响,他才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脑袋,轻笑出声,眼中却好似含着泪花。 庄先生越笑越觉得可乐,最后忍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满宝:…… 她一脸莫名的看着庄先生,觉得心里更怕了。 庄先生眼中含着泪停下,心中如同波涛一样不能停歇,半响他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孩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她可以看到更多的书,抄到更多的书了…… 庄先生眼泪差点下来,他拽着满宝的手道:“这意味着你位同翰林,你将来会名留青史,傻孩子,这是修书呀,修书呀……” 满宝愣愣的看着庄先生,不太能理解。 写书而已嘛,白二不早就写了吗? 要不是她没空,其实她也可以写的。 庄先生独自激动了一会儿,见这孩子一脸呆呆的,显然没明白过来。 庄先生便忍不住顿了一下,然后摇头失笑道:“为师一把年纪了,却还把得失看得如此之重,实在是不该,不该呀,倒是你,宠辱不惊了。” 满宝纠结道:“先生,我已经惊了,我怕这是坑?” 庄先生便笑道:“太子是不是说了你只是修撰医书?” 满宝回忆了一下,点头道:“是呀,我午后还能去教导我的弟子呢。” “那就是了,”庄先生目光幽远的道:“你是修撰医书的,不涉朝政,做的是治病救人的事,那就不会有事。” 他收回了目光,落在满宝身上道:“你只需和往常一样记住,进宫以后要多听少说,不要插手内政,这就足够了。” 至于站队问题,庄先生已经放弃了,以她这半年来的作为,要说她不是太子这边的人,别说外面的人了,庄先生自己都有点儿怀疑。 所以还是算了吧。 好在她是大夫,不论将来是谁登位,只要她不像华佗一样提出要开皇帝脑袋的话,应该都能活。 想到这里,庄先生继续道:“进了宫也不要荒废了学业和医术,尤其是医术,京城中若有疑难病症,你可以和殿下求一求出来看一看。” 他道:“你的名气越大,将来你才能活得更好。” 满宝听着庄先生的谆谆教诲,忍不住道:“那白善呢,他也要进崇文馆的。” 庄先生却摇头笑道:“他不必我操心,他会做好的。” 和满宝不一样,白善进崇文馆还是读书,只是多了一个职责,就是陪太子读书。 不过这会儿太子都这么大岁数了,显然用不着伴读了。 所以白善他们入馆后很大可能和在国子学里一样,还是上课读书。 只不过不能和现在一样自由回家,而是得住到崇文馆里去,须得休沐时才能出宫。 至于太子行为有差,皇帝问起罪责来,估计也是比他们年龄大,和太子年龄差不多的那些人被问罪,白善他们最多是陪着请罪而已,问题不大。 没办法,年纪小就这点儿好处。 庄先生很是安抚了一阵满宝,满宝总要掉进坑里的感觉才好一点儿,心情慢慢平复了下来,她就开始觉得时间过得慢了,“白善他们怎么还不回来?” 庄先生看了一下一旁的滴漏,笑道:“应该快回来到了,你要是着急就去门口等着。” 满宝当即就起身跑了,“那我去前面等着了。” 庄先生:……他就那么一说,你就不能那么一听吗? 满宝跑到马车经常出入的那个侧门,正好看见白善他们的马车进来,她立即冲上前去,结果看到后面还有一辆车,帘子掀开,杨大人从车里下来了。 白善和白二郎跳下车,白善还没来得及说话,白二郎已经冲上来道:“满宝,你猜怎么着?” 满宝才到嘴边的话就换成了,“怎么着?” 白二郎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我和白善要进崇文馆给太子做伴读了!” 满宝:“……竟然还有你?” ※※※※※※※※※※※※※※※※※※※※ 作家的话 答应给医生“思倾岚语”的加更,应该是给所有医生们的加更,这几个月来,大家辛苦啦 嗯,明天还有答应他们的一章加更,明天见喽 ☆.第1477章 竟然也有你 白二郎:“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竟然还有我?” 满宝道:“太子没和我说还有你呀。” 白二郎:…… 白善走上来问道:“是太子把我们添进名单里去的?” 杨和书也走上来了,道:“有些是太子添的,有些是朝臣们斟酌着往里加的。” 三人这才一起看向他,问道:“杨学兄你当时在?” 杨和书摇头,“我不在,但我父亲在。” 他目光复杂的看着三人道:“你们三人之所以都在名单上,是因为那封关于重整太医署的折子,上面署的是你们三个人的名字。” 白善和白二郎齐刷刷的扭头看向满宝,“你竟然也在?” 满宝就挺起胸膛骄傲的道:“我当然在了,我不仅在,我和你们还不一样,你们是去读书的,我是去修书的!” 满宝颇为骄傲,乐道:“说不定我还有品级呢。” 杨和书竟然点头,“你有品级,只是我父亲出宫前陛下还没定下,所以还没确定封你一个什么品级。” 主要本朝没有女官,哪怕只是挂一个名儿也不好封,可要是不封,让周满做白工皇帝也挺不好意思的。 杨和书道:“还是医官比较好封一点儿,也有旧例。” “上品的医女为八品,在此例上更进一步,可封你为医官,但品级嘛……”他笑道:“我今日赶来见你,除了要问你们一些问题外,还是想提醒一下你,趁着陛下的旨意未下,你下次进宫的时候去给皇后请个安,品级高一点儿,将来进了崇文馆修书,你说话的份量才重。” 书可不是那么好修的,以为提笔就能写了? 那叫写书,不叫修书。 有时候修一本书比写一本书还要令人头秃,书上取什么内容,不取什么内容,此内容的比重应当为多少…… 一项项,一条条都要讨论,周满年纪小,资历浅,她要是不能从官品上压人一等,她在校书处根本连话都说不上。 别以为太医们不会压人,在这一方面,恐怕就是萧院正亲自出面也不顶用。 修书的功劳有多大,看翰林院里众学士为编撰打破头就知道了,周满还只是个民间大夫时,大家乐意卖她面子,毕竟她医术好,立功后,上面最多赏赐她些金银珠宝,与他们所得的功劳不相冲。 但进了校书处,她是编撰之一,功劳就那么多,她占去了一些,别人能分的就少了。 当然了,有心向功劳的人,自然也有一心想修书的,但说实话,能够不计功劳的,怕是没有。 便是他,既然领了这个任务,那就要想着立功的。 而他和周满自然是一伙儿的,不管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朋友,他都要提醒一下她,“太医署的折子是你们上的,你的品级越高,太医署越能照着你们的心愿去发展。” 满宝便思考起来,“我好像许久没进宫给皇后请平安脉了,那明儿再进一趟皇宫?” 杨和书便点了点头。 于是四人移步书房,和庄先生汇合后坐在了一起。 三方互通了一下消息,这才把这事补足了,当然了,谁的消息也没有杨和书全面。 明明太子也是当事人,偏偏他只告诉了满宝两点,其他重要的消息都没说。 可杨和书不一样,虽然许多事情也是杨侯爷转述的,但人杨侯爷说的可详细了。 几人这才知道,其实崇文馆和太医署的事儿一直在讨论,只是迟迟定不下,其中有朝臣支持,自然也有朝臣反对。 之前侯集的案子一判,大臣们勉强同意太子崇文馆招贤纳士,却将他提上来的名单直接砍了一多半去。 崇文馆是本朝才建立的,一开始确定的学生名额是二十个。 而本朝至今老老实实会在崇文馆里读书的就当今太子一个,毕竟,先帝是造反当的皇帝,当今嘛,他就当了几个月的太子就成皇帝了,且他当太子的时候儿子都能满地跑了,战功赫赫,并不需要再去崇文馆里念书。 正因为是第一个,所以各种规矩并没有定死。 太子小的时候,崇文馆里的那二十个学生都是他的伴读,都是从皇亲国戚和三品京官以上的人家里挑选的。 当年苏坚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他是和太子玩得最好的一个。 后来这些学生有学成以后分散到各地去做官儿的,还有长残了只能回家继承爵位的,也有进了东宫做太子属官的…… 然后崇文馆里的学生都散了,一下就只剩下太子一个学生。 没办法,他不学好,皇帝操心操碎了,隔三差五的给他派个严师来,就指着能出一个高徒。 结果太子把这些老师气走一个又一个,连孔祭酒这个从太子启蒙时就教他的人都跑了。 这会儿他要招贤纳士,给上来的名单却是划拉了一大帮人,朝臣们看着,不觉得他是在招伴读,而是在招心腹呢。 看他划拉下来的名单,简直是把皇亲国戚,勋贵世家和朝中四品以上京官的子弟全划拉进去了。 别说朝臣了,皇帝都忍不住头疼。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结党营私呀。 不过皇帝一点儿没生气,只是有点儿心累的把不合适的人全去掉了,问过他的意见以后开始给他重新组建东宫的班底。 没人觉得太子是真的要招揽这么多人,包括皇帝在内都以为他是在以此警告和报复恭王,还是在闹脾气呢。 但这次闹脾气好歹闹在了正途上,没有直接跑去洛州恭王府里揍人,所以皇帝捏着鼻子认了。 白善他们这几个从国子学里抽进去的学生年龄偏小,进崇文馆主要的职责还真是陪读。 而太子和皇帝亲手选的那些人则是奔着东宫属官和太子心腹去的,算是给太子的班底。 于是这么挑挑拣拣的,今天早上大佬们带着太子在太极殿里又谈了谈,终于定下了名单。 顺便把崇文馆的馆事定了下来,还是太子的老熟人,他从小到大的老师——孔祭酒!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478章 安排 孔祭酒虽然有些不太乐意,但还是接受了。 自从太子妃有孕后,太子虽然还是不能让朝臣满意,但也变得可圈可点起来,想到太子以前还乐意受教的时候,孔祭酒勉强接过这个兼职,算了,且再试一试,万一教好了呢? 总比真换一个太子要好。 孔祭酒在心里忧伤的叹气,换太子是会血流成河的。 而杨和书是户部调拨过去的,主要负责的是崇文馆、太医署的花费,以及户部这边的调拨。 崇文馆的花销是一定要走户部的,皇帝最多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一些来支援一下太子; 至于太医署,之前争议太大,又是要建医署,又要招生授徒,还要购买药材,花销太大,群臣不是很乐意,所以皇帝的内库就被掏光了。 至少有八成的花销得从皇帝的内库里出,所以皇帝很是精挑细选了一番管钱的人,最后挑来挑去就挑中了杨和书。 杨和书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他心里没多少波澜的接受了这个新差事,哪怕这件事和太子很密切,他很有可能会被归为太子一伙儿。 可当他看到崇文馆和太医署的名单时,他便有些不淡定了,怎么这三个孩子也在上面? 他爹的内幕消息比较多,特意在中午时找了他道:“太医署的那封折子是周满白善和白诚上的,先是递到了皇后那里,皇后又给了皇帝。” 杨侯爷说到这里摇头一笑,乐道:“陛下把折子给我们这些老臣看的时候,我们还以为这是陛下要与我们同乐,看得是津津有味,过年的时候没少拿来取笑,结果翻过年陛下就要重整太医署,我们这些人倒成乐子了。” 杨侯爷道:“白善和白诚还罢,他们进崇文馆就是陪太子读书的,周满那里你却要当心一些,他们这一封折子不知犯了多少人的忌讳,她进崇文馆要做的事也动了别人的利益,别以为太医院里的那些太医就只会治病救人,能在宫里活下来的,人好不好不知道,但一定不简单。” 杨侯爷知道他儿子跟周满他们关系不错,这才特意提点了一句,本意是让他离周满远一点儿,别卷进这些纷争里。 杨和书当面应了下来,转身却来找满宝,让她进宫去求品级。 当然了,他也从周满他们这里看到了折子的手稿,甚至还看到了许多被修改和删掉的原始内容。 当初他们那封折子可是写了不少时间,三人查资料,想各种点子,还对着户部、吏部、工部的职责来写建议,费了不少的脑筋。 最开始的稿子,那可是天马行空,三人连朝廷拨地种植药材,免费为家贫的病人看病这样的点子都想出来了。 幸亏他们改掉和删除了很多东西,不然这折子最后还真的会变成一个大家传阅的乐子。 稿子太多,杨和书是不可能一下就看完的,他就扫了一眼,偶尔看到了几个让他都觉得惊悚的点子。 然后他淡定的收起来,放进一个盒子后与三人道:“崇文馆已经在收拾了,你们不日就要进宫里去住,这几天便收拾准备一下吧。” 他道:“崇文馆和国子监不一样,你们在国子监里可以在外住,但进崇文馆却是要必须住在宫里的,和衙门一样每旬一休,遇节休沐,这个,你们都知道的吧?” 满宝三个倒没什么意见,只是很好奇,“那些成亲了的学生呢?” 杨和书微微一笑,“也要住在宫里。” 满宝就一脸的同情,“真可怜呀。” 杨和书:…… 白二郎好奇的问道:“和我们一样住在宫里,他们有什么可怜的?” 白善忍不住扶额。 杨和书直接起身,点头道:“我先回去了,进了崇文馆你们想做什么先与我说一说,别乱出主意。” 等他走了,白善这才和满宝道:“不止我们,封宗平、易子阳和刘焕也在名单上。” 他们都是三品京官的子孙。 满宝好奇的问,“那殷或呢?” “殷或也在名单上,不过殷大人以他身体不好向陛下推辞了,他很可能不去。” 除了个别人会找理由推掉外,像白善他们这样的,进崇文馆是好事,是不会想着推辞的。 哪怕身上会被打上太子的标签。 不可否认,这是一条晋升的青云路,机遇素来是与风险相伴的。 而现在太子就要有子嗣了,风险比之前还小了不少呢。 几人坐在书房中说话,满宝频频看向门外,蹙眉道:“我四哥怎么还不回来呀?” 周四郎此时正在去赴和郑大掌柜的约呢,老周家派去的下人正好与他错过。 等他回家时,满宝他们一家吃过晚食,天都快要黑了。 满宝干脆在院子里考校三丫,顺便教她一些医理,身后是周立君的房间,她正在灯下噼里啪啦的打算盘,记好了账目后拿了账本出来,看到四叔带着酒气进来,她便道:“四叔,我正要去找你呢,我看了一下,我们空着车去商州买瓷器,再拉到京城来卖不划算呀,还不如往北拉去,到草原边上去卖给草原上的人,赚的反而多一些。” 周四郎正要找满宝说话呢,闻言道:“那得走好远的,北边的路比南边更不好走。” 因为这一次来京的意外,周四郎谨慎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人一车就敢走天下了。 所以他道:“咱得惜命知道吗,有了命才能赚很多钱。” 回完了周立君,他扭头去问满宝,“你让人找我回来什么事?” 满宝道:“我想让你传话回去,让家里多种点儿药材,红枣也可以多种些,都是可以入药的,除此以外,你还得想办法多联系一些药农,到时候从他们手里拿药。” 周四郎一怔,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正想联系药农拿药呢?” 他道:“我刚和郑大掌柜说好呢,以后我们家出的山药片、女贞子和老姜都给济世堂,我手上有多少药,他们就收多少。” 满宝没想到郑大掌柜的动作这么快,话说这事儿还是她提醒的吧?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 第1479章 打算 满宝无言了一下,还是给周四郎解释道:“朝廷想在各地建立医署,到时候医署的药多半是要从各医馆和药铺进的,所以会很缺药。” 周四郎立即反应过来,问道:“那药什么时候要?” 满宝道:“这个不知道,还没开始建呢,我就是提前告诉你让你做个准备。” 周四郎就摸着下巴道:“药家里可以种,而且村子里有这么多人呢,反正种女贞子和红枣山上和旱地都可以,不占良田,它们也得一二年后才能结果,可我们得提前打好基础,总不能等药种下来了才做这门生意吧?” 周四郎道:“到时候怕是骨头渣子都不给我们剩下了。” 满宝、周立君和周立如一起仰着小脑袋看他,周四郎一脸的纠结,迟疑了好一会儿后一闭眼睛,再一睁开时便道:“行,我知道了,我们去商州进一批瓷器,直接送到夏州去,满宝,夏州远吗?” “夏州在长城往北了,”满宝想了一下才在脑子里想起夏州,好奇的问道:“你去夏州干什么?” “去年冬天我不是替郑大掌柜接过一趟药材吗?”周四郎道:“我问过了,那些药商就是从夏州进的药材,上次跟过来的有几个药农,我当时还问了他们家里的地址呢,这次我们送瓷器去夏州,顺便再找找人,要是能进一批药材最好,不能进也探探路,反正亏不到哪儿去。” 满宝道:“好啊,你去吧,对了,家里还有好多布料呢,你要不要拿去?” 她道:“草原也很喜欢绸缎锦绫的,夏天又快到了,这些布料只会更贵。唉,这些赏赐下来的布料在京城里很不好出手,大家都知根知底的,一点儿也不好。” 周四郎立即道:“等我从商州回来就带走,你留几匹做衣裳,虽然你定亲了,但打扮打扮也好看,我昨天看到白善又换了一身新衣裳。” “那是夏裳,天气要开始变热了,我也做了,不过我没穿。” 周立君在一旁听了半响,道:“小姑,你好像还没告诉四叔你要进宫住的事儿呢。” “哦,对,”满宝抬头冲她四哥咧嘴一笑,“四哥,我要进宫修书去了。” 周四郎现在对满宝进出皇宫已经不惊讶了,不在意的挥手道:“去吧,去吧,进宫以后别跟人吵架打架就行。” 满宝有些小骄傲的表情一滞,忍不住强调道:“我是要进宫住的。” 周四郎一滞,反应过来后立即道:“那不行,你是个姑娘家怎么能在外头住呢?” 他左右看了看,确定院子里只有他们几个后更是压低了声音道:“这宫里有许多的色狼,你看外头说书的不常说前朝的皇帝看见一个漂亮点儿的女的就要宠幸吗?皇宫里的宫女都过得苦着呢。” 满宝:“……四哥,宫里除了侍卫就只有两种男人,一种叫皇帝,一种叫皇帝的儿子,只要皇帝和他儿子不是色狼,其他人在皇宫里也不敢变色狼的。” 她道:“我进宫也不是当宫女的,我是要修书的!” 满宝强调了一下修书二字,见周四郎一脸懵懂,她便通俗的道:“我是要当官儿的!” 周四郎眼睛一亮,“当官儿?你要当官儿了?是几品?” 满宝轻咳一声道:“几品还不确定,反正肯定是有品的,您就等着吧,对了,等我当好了官儿我也给娘请一个诰命,嘿嘿嘿,到时候娘也有品了。” 周四郎忍不住酸道:“爹要是知道了,心里一定要难过了。” 满宝一听,有些纠结,“可诰命都是封的娘,从没听说过也能封爹的。” 周四郎道:“这对我们男人太不公平了,尤其是对爹不公平。” 满宝仔细一想还真是,然后叹气,“但这是律令,也不能够给我们一家改了呀,唉~” 周四郎回他自己的院子时还有些恍惚,反正颇有些不可置信。 方氏见他魂不守舍的,便推了推他问,“你怎么了?” 周四郎就扭头看着睡在床里面的两个儿子,幽幽道:“都说侄子像姑,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像满宝一点儿,或者隔辈亲,像我小叔也是好的呀。” 方氏:“……我只听说过外甥像舅。” 想到拎着屠刀杀羊的大舅兄,以及前不久拿着刀砍人的媳妇,再看里面躺着的六头,周四郎颇有些忧伤,“像舅舅有什么好的,就算不像满宝,至少也要像我呀。” 方氏道:“当初六头刚出生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还说六头要是像我哥,至少踏实。” 周四郎便轻咳一声道:“那你看我现在不踏实吗?” 方氏摇头,“没看出来你踏实,就觉得比以前更危险了。” 周四郎:…… 方氏叹气道:“可有什么办法,我就是欢喜你,也嫁给你了。” 周四郎这才高兴起来,抱着她亲了一口道:“放心吧,这次出门我多带几个人,肯定不会再叫人打劫了。” “三子他们年纪比你还小呢,虽然机灵,但打架肯定打不过人,你带谁呀?” “大吉给我介绍了镖局里的人,我前两天去看过了,打算到时候请几个人跟着一起走,虽然花销大点儿,但立君算过,这点儿钱我们还是出得起的。” 方氏一听,果然安心了不少。 周四郎正计划着走商的事,他当然不是自己带着人就走,还得带一个会算账的人呢。 周立威上次跟着他收茶叶,才回到京城不久,还不太想出去外头跑,毕竟走商是真的很辛苦。 有时候走上一整天都找不到落脚的村庄和客舍,基本上只能露宿,他们露宿又不像满宝他们那样准备得这么齐全,基本上就是烧一锅水就着干粮啃一顿,可难受了。 于是周立重便顶上了。 周立君倒是不怕吃苦,很想去,但周四郎不乐意带她,道:“这趟路我们是第一次走,虽然商州不远,但谁知道路上出什么事?你一个姑娘家还是别跟着冒险了。”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480章 赐官(给医生们的加更2) 他道:“等以后路走熟了,我们都打点过了,你再想走,我再带你。” 周立君只能应下,然后将一本账册交给周立重,看着他们点了钱后送到门外去。 现在家里的钱虽然是周四郎和周五郎拿着,但账本却全都是周立君拿着的,所以家里到底有多少钱,满宝不知道,周四郎和周五郎恐怕都不是很清楚,但周立君是非常清楚的。 她叮嘱周四郎,“四叔,早去早回,本子里我夹了一张纸,上面有我算出来的最高成本,瓷器要是超过那价你们就别买了,不然运回来也是亏本的。” 周四郎应下,“放心吧,我又不傻,还能在这件事上让人坑了?” 坐上了骡车,周四郎还在忍不住叹气。 三子看着好奇,抽了一鞭子骡子让它加快速度,问道:“四哥,你叹什么气呀?” 周四郎又叹了一口气,道:“我叹我被打脸了,前脚刚想着要惜命,后脚就要往夏州去,唉~” 三子几个还不知道,闻言一愣,“不是要去商州吗?夏州离商州很近吗?” “远着呢,”周四郎道:“我们先去商州拿瓷器,回了京城休息两天就去夏州,夏州在草原边上,要过了长城的。” “长城是什么?” 周四郎就想了想后道:“好像是一堵墙,满宝说以前的皇帝建的,可以拦住胡人的骑兵,我也没见过。” 俩人的话题越来越偏,三子根本不在意去哪儿,在他看来,不管去哪儿,有饭吃,有衣穿,再有钱挣就行。 他的家乡在益州,只要不是回益州,那在外头哪儿不一样呢? 等他挣了钱,又再长大一点儿他就回乡去,买两块地,建个房子住下。 可惜现在县令不是唐大人了,不知道新来的县令还会不会分给流民土地,要是分,他就可以把买地的钱给省下了。 满宝对周四郎出门的事儿已经习以为常了,和往常一样过着自己的日子。 她先进宫一趟,找皇后娘娘说了一会儿话,过了两天,古忠就捧着一道折子来找她了。 是一封皇帝亲自写的授官折子。 庄先生带着满宝摆了香案跪下,刘老夫人和郑氏也带着方氏和陆氏来凑热闹。 古忠展开折子,言明周满医术高超,且医者仁心,人品贵重,特封为六品太医和五品修撰,赐金带…… 金带自然不可能是纯金的,而是因为金带上的銙是金的,边也以金线所制。 之前皇帝送过她五品官服,但没有腰带,现在补上,算是正式授官了。 古忠也合上了折子递到满宝的手上,笑吟吟的道:“周小大夫,不,周小大人,恭喜您了,不算陛下先前赐您的官服,您还能往工部里领两套。” 满宝拿着折子问,“谁是我的上官呢?” 古忠便笑道:“您是太医,自然是萧院正属下;您还是五品修撰,太医署为太子殿下总领,那自然是太子殿下的手下了。” 满宝便明白了,这还是要听太子殿下的呀。 满宝还有些恍惚,迟疑了一下后问,“那我何时进宫报道呢?” 古忠知道她是第一次当官没经验,于是笑道:“不急,周小大人不如等一等,等杨大人说崇文馆好了,自然可以进去了。” 说罢,古忠便弯了弯腰要告退。 庄先生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放在满宝手里,满宝回过神来,摸了摸荷包,有点儿不舍得,但还是放在了古忠的手上,“劳烦古大人走一遭了。” 古忠见她不舍得荷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接过荷包往袖子里一塞,笑着走了。 满宝恋恋不舍的倚靠在门边看着他带着人骑马走远,这才转身回去。 陆氏和方氏看着托盘上的那一根金带稀奇不已,刘老夫人则拿过那封折子看了又看,半响后道:“没想到满宝倒比善宝还更早授官。” 郑氏也点头,她也没想到。 方氏连忙问道:“满宝,你有官服了?” “有呀,收在柜子里呢。” “你穿来给我们看看好不好?” 满宝眼睛一亮,“好呀,你们等着。” 说罢立即跑进屋里翻箱倒柜起来。 将被压在柜子底部的官服找出来,满宝就脱了衣服换上。 五品的官服是浅绯色的,其实相比于浅绯色,她更喜欢深绯色,奈何她的官品还不够高。 穿上官服,满宝就抓起托盘上的金带系上,然后就开门跑出去,“当当当”的展开双臂问道:“好看吗?” 众人皆是眼前一亮,陆氏也连连点头,然后皱起眉头,迟疑的问道:“好看是好看,但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正说着话,白善他们下学回来了,听见正院这边热闹,放下书篮便过来。 才一进院门他们就一起愣住了。 满宝又在他们身前转了一个圈,问道:“有什么问题?” 白善愣愣的摇头,“没什么问题,你,你怎么把官服穿上了?” 白二郎道:“感觉怪怪的。” 郑氏看了一会儿后道:“是头发吧,满宝,你得把头发梳起来,那样应该更好看些。” 说罢上前拉住她,把她拉回屋里帮她弄了一下头发,“陛下怎么只赐了官服没有赐官帽?不然就可以戴上了。” 满宝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晃了晃脑袋后笑道:“没事,等我去工部领回来就有了。” 她凑近了看铜镜里自己,忍不住撑着下巴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道:“我真好看。” 郑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乐着点头道:“是挺好看的。” 门外,白善已经从祖母和先生那里知道了赐官的事,听说她被定了五品便松了一口气,笑道:“这下好了,她进了崇文馆应该也不会被人欺负了。” 庄先生也笑着点头。 他们在这里高兴,殊不知吏部和朝中的官员因为这一次赐官闹得多大,魏知都堵在了太极殿的门口
相关推荐:
老师,喘给我听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心情小雨(1v1强制)
人妻卖春物语
寡妇门前桃花多
下弦美人(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