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191章

第191章

的事吧?” 周五郎叹息着点头,看来二嫂说的对,女子就该学些手艺才行,不然还真难找工作。 男子就不一样了,他就是什么都不会,出去扛包也行。 老周头和钱氏则在准备给周六郎的东西和聘礼,还要把他的庚帖做好给周五郎带上。 于是,整个老周家都很忙碌,反倒是四房的方氏闲了下来,她便负责看着几个小孩子,不让他们打架乱跑。 周四郎在满宝定亲后的第二天就带着周立威出门收茶叶去了,一天的时间都不肯耽误。 满宝把自己的东西收好,重新放到她带回来的箱子里去,合上以后就把两本书带上去找白善。 她问道:“你抄的医册怎么样了?” 白善笑道:“差不多了,我再抄两日就好了,一定能赶在出门前抄好。” 满宝便摊开纸张,研墨道:“我和你一起抄吧,早日抄好,早日给道和送去。” 白善没意见,他把医册给满宝看,“我抄到这儿了,这前头的我来抄,你就从这里续上吧。” 说罢,回身坐下研墨。 满宝便从那里开始往后看,扫了一下后心中有数起来,她把医册还给白善,沾墨便从指定的那一页默写起来。 这一本医册就是她写的,且也是才写完,所以记忆还深刻。 只要知道后面写的是哪些内容,她便能自己再写一遍,就算有些字的出入也不要紧,知识不错就可以。 俩人正埋头苦写,刘嬷嬷大步从外面进来,看见俩人这样认真读书便不由一顿,然后就加重了脚步。 白善和满宝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刘嬷嬷沉声道:“少爷,满小姐,二吉要不行了,老夫人让你们去看一看。” 满宝和白善齐齐一愣,对视一眼后放下笔起身和刘嬷嬷去了偏院。 满宝问道:“二吉一直在家里吗?” 刘嬷嬷低头应了一声“是”。 满宝就问,“那怎么不告诉我呢,我可以给他看看的。” 刘嬷嬷没敢说,其实一开始老夫人是想过请满小姐过来看看的,毕竟满小姐的医术已经名满京城,说不定能让二吉好受些呢? 是二吉不愿意。 他不敢见周满,大吉知道他的身体和心思,也不想勉强他,所以和刘老夫人婉拒了。 俩人和刘嬷嬷跨进偏院的正屋,屋里干燥且洁净,他们转进内室一看,刘老夫人正坐在桌子边,而床上躺着一个已经瘦得不成人形的人。 二吉比上次见得更瘦了,肌肉萎缩得更加厉害,盖着被子,白善看着总觉得被子比人还重。 大吉坐在床边握着二吉的手,看到白善和满宝进来便起身给他们微微让了让,露出二吉的面容来。 既能够让床上的二吉看到俩人,也让白善和满宝看到床上的二吉。 其实二吉没想见白善和周满,不过是刘老夫人和大吉觉得他或许应该见一见两个孩子。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57章 结束和开始二 自从十月那会儿知道少爷告了御状,而益州王反了,他便放下了一半的心事。 待后来知道益州王死在了战场上,十三年前的旧案被完全翻出来,他剩下的一半心事也了了。 之后他就没了求生的意志,一直撑着不过是想见一见老夫人和大哥,确定这事是真了了。 之后他就一直昏昏沉沉的,他都觉得自己活不到过年了,可又觉得死在年节下太不吉利了。 虽然他只是个下人,但死在府里也太晦气了,所以他这口气就一直在。 结果昨天大哥告诉他少爷和满小姐定亲了,他就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他知道,这是大限到了。 一直照顾他的下人也看出来了,连忙请来了刘老夫人。 满宝上前两步,伸手摸了摸他的脉,半响,她收回手,有些伤心的和众人摇了摇头。 大吉眼中一热,他强忍着泪水,上前抱起二吉的上半身,让他看到白善和周满,他低声道:“少爷和满小姐来看你了。” 二吉微微睁开眼睛看向白善和周满,目光在白善身上停顿了好一会儿,喃喃的叫了声“少爷”,然后就缓慢的转着眼珠子去看周满,半响,他低低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满宝微微摇了摇头,小声道:“我不怪你的,我父母的死又不是你的错。” 二吉扯了扯嘴角,似乎有些高兴,精气神一下就下去了,他更软的依靠在大哥怀里,声音几不可闻,“我,我想回家……” 大吉含着泪点头道:“大哥送你回陇州,你放心……” 二吉放下心来,呼出了长长地一口气,眼睛慢慢闭了起来…… 满宝抖着手去摸了一下他的脉,片刻后含着泪的冲大吉摇头。 屋里便响起了低低的哭声。 白善和满宝眼眶都有些发红,同时有些发愣,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病死的人。 上次见到死亡还是刺客来刺杀他们…… 可那些人的死并没有让他们心里太难受,这一次完全不一样。 俩人愣愣的看着床上的二吉。 刘老夫人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由伤怀的才擦了擦眼睛,她扭头和刘嬷嬷道:“把给他准备的寿衣取来,让他好好的走。” 刘嬷嬷含泪应下,转身出去。 满宝和白善站在一旁,眼泪大滴大滴的落下,肩膀一抽一抽的默默哭着。 大家只有细碎的哭声,并没有人大声嚷出来,刘嬷嬷取了寿衣来,大吉抹了抹眼睛后对众人道:“你们出去吧,我给他换衣裳。” 满宝伸手牵了白善出去,俩人站在廊下默默地站着,心里又酸又涩,觉得连嘴巴都变成了苦的。 刘老夫人转头看见俩人一直在哭,便把他们拉到身前来,用帕子给他们擦了擦眼泪道:“这也不是坏事,他活着太苦了,死了,反倒是脱离苦海了。” 满宝和白善的眼泪掉得更凶了。 刘老夫人摸了摸满宝的脑袋,目光不由落在了虚无的空中,今天似乎回寒了,早上还有些许阳光,这会儿乌云遮挡,整个天幕都昏沉下来,而此时,也不过才过了午时而已。 屋里,大吉给二吉穿好寿衣,又整理了一下头发,大家这才进去看他。 刘老夫人站在床边看了一下还算安详的二吉,对大吉道:“待入夜再收殓吧,棺材早已准备好了,不着急。” 大吉便跪下给刘老夫人磕了一个头,白善上前一步将他拉起来。 其实需要他们忙的事情不多,二吉病得太久了,去年到益州城的时候大夫就说不好,但他一直撑到了现在。 可刘老夫人是有准备的,所以一切都是准备好的。 下人默默地在偏院的堂屋里设了灵堂,因为二吉是下人,又是年下,并没有大办的意思。 刘老夫人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便伸手扶着刘嬷嬷的手慢悠悠的离开了,郑氏回头看了一眼二吉住的屋子,也默默地跟在婆婆身后走了。 屋里一时只剩下了大吉和白善满宝三人。 三人一起坐在脚踏上发呆,身后的床上则躺着仪容整齐的二吉。 沉默了许久,大吉才涩然的开口道:“少爷,我得送他回乡,恐怕不能和少爷一起去京城了。” 白善问道:“走陆路还是水路?” 陆路他们会同路,水路则要分开了,不过水路要快一些,也要方便。 陇州还在京城以北,需要再走两天的路程,要是走陆路,就算现在天气冷,十来天下来,尸体也要有味道了。 大吉道:“水路吧。” 白善点了点头,道:“我会和祖母说多给你们备一些冰的。” 大吉眼泪差点就下来了,他起身要跪下,白善连忙拉住他道:“大吉,你和二吉是不一样的,我从没把你们当做下人看过,你们与我父亲,与我同生共死,本来,父亲就放了你的籍书……” 所以你并不是下人。 大吉道:“待我安顿好了家里,我就去找少爷和满小姐。” 白善和满宝点头,三人继续坐在脚踏上发呆,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床上的二吉。 人死后最好要多放半天再收敛,有些富贵人家有可能要放上一天一夜才收殓。 就是因为有些人是假死,只是闭过气而已,就是大夫都看不出来,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活了。 但作为下人,大吉是知道的,他们是没有这个优待的,基本上是死了直接装棺材里下葬,有些大家大族,除非特别得脸的管事,不然还没等咽气就已经用草席裹了移出去,不然死在府上也太晦气了。 还活着尚且如此,更不用死了的。 收殓这样的事基本上是下人自家的人在做,有钱的买副棺材,没钱的便裹了草席便可下葬。 更不要说千里迢迢的运送棺木回家了。运送一具棺木回乡,比拉货十车的花销还要大。 大吉起身给二吉捻了捻被子,虽然他此时脸色青白,恐怕也感受不到冷,但他还是给他盖着。 他忍不住问满宝,“满小姐,二吉这样的伤,若是现在的你来治,能治好吗?”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我不知道将来我能不能治好,但现在肯定是不可以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358章 结束和开始三 二吉的伤在脊柱和神经,整个下半身一点儿知觉也没有,想要治疗太难了,更别说伴生的其他病情了。 其实以他的伤,能活到现在就已经是奇迹了,可见刘老夫人和大吉一家人有多上心。 大吉低头看着床上的二吉想,这或许就是命吧,挣脱不开的命。 满宝也扭头看着床上的二吉,想着,这样的伤在科科的那个世界里还真的不难,但在这里基本上是不可能治愈的。 所以并不是人力有限,而是人的时间有限,这个世界走得太慢,许多的东西都不能制造出来,许多的知识都还来不及去发现,人就没了。 可人真的好厉害,这样的病症到最后竟然都能治疗好。 满宝心中一动,思索起来,所以未来的人到底有什么病是他们不能治疗的呢? 以至于连科科这样逆天的存在都讳莫如深。 白善也看着二吉沉思,其实这些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该发生,可这个世界太复杂了。 每个人的利益不同,利益相同者所思所想都有差异,何况不同者呢? 所以这世上才有这么多的挫折和苦难。 白善心里没有委顿,反而升起一股斗志,看着二吉的神色越来越坚韧。 白二郎直到下午才知道这件事,他午休起来后跑来找白善和满宝玩儿才知道的,他连忙过来看他们。 见三人坐在床前的脚踏上,他还有点儿害怕,小小的挪了好几步,挪了小半天才挪到三人跟前。 他都不敢去看床上的人,眼睛斜着看一旁的架子,抖着声音问,“你,你们没事吧?” 三人一起抬头看他,见他怕成这样都有些无语,又不是没见过死人,前几个月被刺客刺杀的时候不是见过了吗? 满宝往白善那边坐了坐,给他让了个位置。 白二郎不太想背对着二吉坐,可见三人没有改地方的意思,他便只能又向前挪了两步,想坐又不敢坐。 白善看他这样,干脆起身一把拉住他,将他着上前走了两步,一脸沉痛的道:“来,和二吉叔告个别。” 正对上二吉青白脸色的白二郎:…… 满宝还给他们让了让位置。 大吉忍不住道:“少爷,您别吓堂少爷了。” 白二郎冲二吉拜了拜,最后还是挨着满宝,背对着床坐下了。 他还有点儿抖,紧紧地靠着满宝坐,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儿?” 满宝道:“我娘说过,人死后一时还不能完全脱离肉身,鬼魂就在一旁呢,为免他寂寞,得有人陪在身边才行。” 这样的事白善和白二郎都是第一次听说,忍不住怀疑的看向大吉,“是真的吗?” 大吉点头,所以他才要在屋里陪着的。 满宝继续道:“我娘说了,停灵也有这个原因在。” 白二郎的眼珠子就在屋里转悠了一圈,咽了咽口水问,“所以,现在二吉的鬼魂就在屋里吗?” 满宝点头。 白二郎都快要哭出声来了。 满宝和白善一脸莫名的看着他,“你怕什么,二吉叔又不是坏人,他只会保佑我们。” 可这也是鬼呀。 满宝是不怕二吉的鬼魂的,而且她还怀疑母亲说的是不对的,因为科科说了,这里没有鬼魂。 白善却是直接相信了钱氏的话,眼睛也往屋里转了一圈,直接扭头和大吉道:“要不,你和二吉叔聊聊天?” 他觉得这应该不困难,因为周小叔死了这么多年都跟在满宝身边呢。 对了,二吉叔现在应该和周小叔见上面了吧? 白善眼睛一亮,就伸出手指戳了戳满宝,亮晶晶的看着她。 不知道为什么,满宝竟然看懂了他的意思,她顿了一下后回过头直视前方,不理他,在心里默默地和科科吐槽,“以后可怎么和他解释,我看不见鬼呢?” 科科提议,“你就说你只看得见你爹就行了。” “那不是骗他吗?” “那你只好什么都不说了。” 满宝叹息一声,撑着下巴发起呆来。 一旁的白二郎忍不住问,“真的不能换个地方吗,同一个屋里就行了吧,我们或许可以坐到桌子边去陪?” 白善不愿挪位置,“坐这儿挺好的。” 大吉也不想动,他觉得这儿离二吉近点儿,他幽幽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没什么和他说的,他走的无牵无挂,算是好事。” 所以他只要静静地坐着就好。于是屋里就安静了下来,大家都不说话了,就这么静静地待着,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白二郎自顾自的抖了一下,也慢慢的安静下来,竟然没那么怕了。 主要是身边坐着人,屋里也没什么奇怪的事发生,他悄悄往后看了一眼,松了一口气,也撑着下巴看着前方。 四人在屋里待到傍晚,二吉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刘老夫人让人送来了福钱,大吉没想到老夫人连这个都给二吉准备了。 他取了来,捏开二吉的嘴巴,取了一枚福钱放进嘴巴里。 众人帮着收殓,棺材合上,却没有封死,过两天他们得往里放冰,而且送回到陇州,家里人估计还要看一下的。 虽然棺材不封死,但灵堂还是布置好了。 不仅白善三人祭拜了,刘老夫人和郑氏也来上了一炷香,这在下人堆里,二吉算是头一份儿。 满宝回家去,听了消息的老周头和钱氏第二天也过来上了一炷香。 大吉家的亲朋多在陇州,他们家几辈子都是白家的奴仆,他们还多留在陇州的庄子里,这边认识二吉的人并不多,也就这几家而已。 甚至老周头和钱氏都一直是只听其人,却没见过他。 所以大吉不意在这里停留太久,第二天停灵一天,第三天,也就是初七的时候就启程了。 刘老夫人没有让他一人回去,而是让下人收了两车的东西一并送回去。 她对刘贵道:“这一二年内,回陇州要比回绵州要方便些,这些东西先送回陇州的庄子,妥善安排了你们再去京城。” 刘贵躬身应下。 刘老夫人想了想,又招来大吉道:“我想给你放籍。” 大吉惊诧的去看刘老夫人。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59章 结束和开始四 刘老夫人道:“当年子启本就放了你的籍书的,这些年也多亏了你跟在善宝的身边,如今拨乱反正,十三年前的事情真相大白,子启的仇也算报了……” 大吉跪下道:“老夫人,还是让小的跟在少爷身边吧。” 年轻的时候还有激情,想要闯荡江湖,可这十多年来,他跟在白善身边,也早已习惯了。 而且他这一把年纪了,总不能还转身闯荡江湖去,所以真要回去种地,还不如就跟在少爷身边呢。 刘老夫人点头道:“这是自然的,善宝以后出门游学,还需要你多加保护呢。” 她道:“这与放你的籍书并不冲突,我都听说了,你想送伯安去习武,让叔平读书,他和善宝一般大吧?再读两年就可以考虑着考学或考官了,你放籍对他更好。” 大吉这才没说话。 刘老夫人将籍书还给他,道:“回到陇州后就和刘贵一起去换成良籍,这一次满宝也带了她两个侄子上京读书,我的意思,汧阳那边的学堂到底比不上京城,你回去后就把妻儿带到京城去吧,这样既方便叔平读书,你们一家也可团聚。” 大吉迟疑了一下,刘老夫人便笑道:“快去吧,我们白家人丁单薄,以后善宝在官场上还需人帮衬,叔平若能进仕,以后两个孩子也能守望相助。” 大吉连称不敢,但还是记在了心里,他接过籍书和卖身契,跪下给老夫人磕了两个头,躬身退了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吉便牵着马车出村,白善、满宝和白二郎一起将人送到村口,二吉的棺材绑在了马车上,车上还挂着白幡,提醒人避让。 白善道:“我们在京城等你。” 大吉应下,“少爷,满小姐,堂少爷,你们保重。” 说罢,他跳上马车,甩了一下马鞭,马车便慢慢往前驶去。 刘贵和另外三个下人赶了另外两辆马车跟上。 他们会先到利州,换上船,可以从利州直达秦州,从秦州到陇州汧阳县只需一天的路程。 刘老夫人已经提前叫人去利州租船了,因为带了一具棺材,他们需要付出包船,还需要付出比平常多三倍的船资。 冰块等也都是在利州买的,直接送到船上备用。 三人站在村口的一个小高坡上,看着三辆马车慢慢走远,直到消失不见,这才闷闷不乐的转身回家去。 今天是初七,明天他们也要启程离开了,也只是相差一天而已。 回到大榕树下,三人略站了站,白善道:“给道和的医册怕是抄不完了。” 虽然他们没有给二吉守灵,但心里不好受,所以昨天一个字都没写,医册自然就没抄好。 满宝直接挥了挥手道:“没事,把原稿给他,回头把你抄的给刘医女,后面的我再补上就行了。” 这倒也是一个办法。 三人回去把书和文稿带上,然后点了家里的一个下人赶车便往道观去了。 此时天也才亮了没多久,这会儿大家还都在家里猫着过年呢,上山的路上并没有什么人。 道观的门倒是开着的,但里面也空荡荡的没人,三人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去时,里面很安静。 三人习以为常,先在大殿里拜了拜天尊老爷,这才往后面去。 道士们也是要过年的,天气那么冷,大家当然是凑在一起围着火盆取暖聊天,顺便吃些信众送上来的东西啦。 道和道虚自然是跟师父师叔们在一起的,至于前殿的门大开,他们并不担忧。 不会有人上山到道观里偷盗的,若有,那不是疯了就是饿得快死了。 守清观主和道和道虚说过,要是前者,他们不能和一个疯子计较;要是后者,那是救人一命,算功德。 不过道和道虚私心里觉得师父和师叔们就是懒,怕冷,觉得大冷天的一个人也没有,他们还得坐在前殿里守着。 满宝他们熟门熟路的找到道和他们经常烤火的那个厢房,从窗缝里看过去,里面果然坐了不少人。 白善敲了敲窗,就听见守清道长悠悠地道:“有客到,守才呀,快去待客!” 守才道:“守实,早上是我当值,现在快正午了,该你去了。” 窗外的三人一起抬头看太阳,神的正午呀,明明才早上好不好? 守实才吃完早食,也不想动弹,道:“道和,道虚,你们也长大了,该学着待客了,你们去。” 满宝忍不住了,敲着窗户道:“是我们呀。” 本来不得不起身的道和道虚一屁股又坐了回去,冲着窗户道:“快进来呀,外面多冷呀。” 白善见他们实在不想出来,不得不拉上满宝转身往前去,看到一个月亮门,进去后又转弯,正好是一片菜地,三人又转了一个弯才到门前。 道和已经开了门,看见三人便笑道:“我猜你们也是这两天上门,没料到是今天。” 白善把手中的包袱给他,忍不住抱怨,“你们就不能改一改这房间的门吗?或者在那边多开一扇门也可以呀。” “那样会潮湿,”道和道:“反正这厢房是拿来堆木柴的,也就只有冬天会在里面烤火,就这样吧。” 三人对他们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完全没法儿。 这厢房开门的事儿他们并不是第一次提了,只可惜,他们都愿意每次多走那么一段路也绝对不另外开门。 有时候他们懒起来,便是有信众上门来礼拜,他们也只隔着窗与人说话,都不乐意到前面去招呼。 道和请他们坐下一起烤火,守清抬眼看了他们一会儿后问道:“怎么,村里有新丧之人吗?” 三人一下好奇起来,他们低头看了看身上,并没有佩麻布,他是怎么知道的? 守清没有解释,只是让他们坐下,然后扭头和守实道:“去给他们煮一碗汤。” 守实应下,这才依依不舍的从凳子上起身去了厨房。 道和已经打开包袱看了,他先翻开那本素封面,只是在封面上写了“医册”两字的书,他一目十行的扫过,惊喜不已,“这上面写了很多病症呀。” 满宝点头,“每一个病症我都列了两张到三张的药方,你以后可以参考参考。”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60章 镇神驱祟 守清一听,也好奇起来,伸了手道:“我看看。” 道和忙将书递给师父,守清翻开看了看,眼睛越来越亮,他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满宝,问道:“这都是你写的?” 满宝点头。 守清忍不住伸手揪着胡子,想了好一会儿后问道:“这书你要送给道和?” 满宝点头,“道和说上道观里来请药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些病症说得模糊,他不好给药,所以想多学一学。” 守清就不小心揪下了一根胡子,他嘶了一声,却没去顾忌这个疼,看着满宝叹息道:“好啊,好啊,你果然是个有福的。” 白二郎忍不住笑问,“观主,你是不是看错人了,这话该当看着道和说才对。” 守清观主就哈哈大笑着摇头,“非也,非也,道和也有福,但最有福者该是创道之人,善者有福,这本书源于你,自然是你有福了。” 守清观主把书塞回去给道和,笑道:“收好了,好好学。” 道和恭敬的接过应下。 他转头看到一旁的道虚,便道:“带着你师弟一起,别让他太过懈怠了。” 道虚不太喜欢学习,但当着师父的面也没敢说不学,他可是知道的,会抓药的道长比只会做法事的道长要更受欢迎一点儿。 他看向道和的怀抱,问道:“那另外两本书是……” 满宝就拿过一本,毫不在意的塞给道虚,道:“答应给你们找的有关于求雨的书,你们看看。” 道虚一听,兴奋起来,立即翻开书看,然后两眼一懵,他发现看不太懂。 每个字他都认识,可是连在一起他脑袋就有些懵,一大段一大段的读下来,发现他没理解。 道和也拧紧了眉头,问道:“这是求雨术?” “应该是吧,你们先看着,等研究透了,我再看看能不能给你们找别的书。” 守清和守才一听,也兴奋了,从两个弟子手里抢过书去看,问道:“求雨术?你们上哪儿买来的这书?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是被人给骗了吧?” 上山前,白善也翻了看过了,满宝那里还有两本,他随时都可以看,不过满宝从哪儿买来的,他还真不知道。 满宝特别自信的道:“这是真的,不是骗,反正你们先看着,等你们读懂了就明白了。” 这也是科科和她说的。 白善见她如此笃定,便怀疑这书是从周小叔那里来的。 求雨术与神鬼有联系,也就只有周小叔知道了。 想到这里,白善目光炯炯,如此一来,这求雨术是真的,那他们可得好好的学一学了。 白二郎则没怀疑,这世间上的书太多了,他不知道的书更多了,远的不说,每次他们去逛书铺,白善和满宝买的那些书,他就不全然明白。 更别说白善书房里那一屋子的书呢,总有许多他没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的书。 道和把书让给师父看,然后问满宝,“这书多少钱?” 满宝挥手道:“不要钱,送给你看的。” 这是积分买的,没有花银子,本来就是她买来自己看的,不过多花了几个积分刻印两册而已,她不打算和道和计较这个钱。 道和点了点头,也没说要硬塞给她。 守实道长端了三碗汤来,守清观主这才从书中抬头,对三个少年露出一个特别和蔼的笑容,道:“来,快喝汤,这汤是镇神驱祟的,你们村既然有新丧之人,那就喝一碗。” 白善他们一听,都特感兴趣起来,接过碗吹了吹,这汤黑红黑红的,闻着有股很熟悉的味道。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喝了一大口。 汤水差点从嘴巴里喷出来,三人捂住口鼻,勉强咽了下去,一旁的守实乐呵呵的道:“这可是镇神驱祟的好东西,快喝吧。” 神的镇神驱祟呀,这不就是红糖姜汤吗? 不过这姜放的好像有点儿多,好辣呀! 三人对视一眼,白善往满宝碗里倒了一点儿,道:“是好东西,你多喝点儿。” 满宝:…… 她移开碗,拒绝了白善再往里倒,“你也多喝点儿吧,镇神驱祟的!” 白二郎也想分给满宝一点儿,但满宝已经有防备,没给他得逞,白善也挤在了俩人中间,断绝了他的这个想法。 白二郎没办法,只能自己闭着眼睛闷头喝了。 满宝一口一口的喝,等喝完额头都冒汗了。 白善也把碗里剩下的红糖姜汤一口闷了,见三位道长一脸的欣慰,没忍住道:“守实道长,您怕是忘了,这十里八村开始种姜,还是从我和满宝开始的。” 守实道长身体一僵,哎呀,忘了! 这姜块的种植的确是从七里村的满宝家开始的。 先是七里村的人从满宝家里分一些姜块回去种植,然后没两年,附近村民走村串户的时候也从亲朋家里拿了一两块回去种。 一家给一家,一家再分一家,如今这十里八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姜块,便是不像老周家一样种出来的姜拿出去卖,自家留着吃也是很好的。 道观也种有,不过是从山下大梨村的村民手里拿的姜种。 满宝总算是把碗里的红糖姜汤喝光了,在一旁补充了一句,“我还是大夫呢,还是第一次听说红糖姜汤能镇神驱祟。” 守实道长老实,面色有些尴尬,但守清道长脸上一点儿也不尴尬,他笑呵呵的道:“这大冷的天喝一碗红糖姜汤正应景,不信你们晚上回去睡一觉,绝对比前一天晚上更容易入睡,安眠。” 连着做了两晚噩梦的白二郎看着碗里碎渣问,“真的?” 守清道长含笑点头,肯定道:“真的。” 白二郎就冲守实道长伸碗,大声道:“再来一碗!” 三位道长:…… 守实道长看向守清道长,守才道长轻咳一声,这姜是自家种的,可这红糖很贵呀! 守清道长就继续笑眯眯的道:“这姜汤呀,性热,所以也不可多饮,一碗不多不少,正好。” 白二郎怀疑的看着他,“真的假的,你们不会是舍不得吧?” ※※※※※※※※※※※※※※※※※※※※ 作家的话 推荐一下顾婉音的新书《大唐验尸官》,一场大火,烧掉的不仅是所有的证据,还有她的家人。 十年后,重新踏入长安城。 她,重操旧业,誓要让那些逝者诉说冤屈! 已经很肥了,今天上架哦 PS:下午六点见 ☆.第1361章 天尊的保佑 一语中的,三位道长默然不语。 满宝把碗叠起来放在一旁,对他道:“你做噩梦了?一会儿回去我给你开副安神的方子好了。” “不要,”白二郎拒绝了,“药太苦了,我不吃药。” 满宝:“那我给你扎几针?” 白二郎更加拒绝,虽然她现在技艺精湛了不少,扎针也不是很痛,可每次看她捏着那么长的针在他眼前晃悠,他还是很害怕。 满宝就耸了耸肩膀,放过他了。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吃多了上火,你要真怕,让道和给你一个护身符。” 道和表示没问题,他现在已经会画符了,都不用师父亲自出手,自己就能画一张给他。 道和将书和医册交给师父师叔看,干脆起身带他们出去画符。 见他研墨画着他们看不懂的符文,白二郎忍不住挠了挠脑袋,问道:“这东西真管用吗?” 道和一本正经的点头,“管用。” 他将符折好,领着他们到大殿上,然后压在香烛前,盘腿坐在蒲团上对着它念经,一脸的虔诚。 三人百无聊赖的站在一旁听着,一开始还有些百无聊赖,心情烦躁,但满宝听了一下,发现这段经文自己也会念,干脆也坐在他旁边的蒲团上跟着念起来。 听着这些经文,白善和白二郎的心也慢慢静下来,干脆也坐在了一旁空着的蒲团上,也跟着念起来。 道和念的是最简单的经文,他们正巧都读过,大多数都能背下来。 没办法,钱氏信道,满宝也跟着很相信天尊老爷,她一边觉得娘亲说的是对的,天尊老爷会保佑他们每一个人; 一边又觉得科科才是对的,这世上或许并无鬼神,这一切不过是凡人的寄托罢了。 为了追本溯源,她便找了道家的书籍来看。 是先生告诉她,道家和道观是不一样的,道观是道士的,道士是修道的,但道家却是和儒法兵墨几家一样有自己治世的看法。 因为她还小,先生只给了她三本书看,白善和她读的书素来差不多,俩人都觉得《道德经》和几篇经文朗朗上口,平时早课时没少拿出来凑数。 白二郎听得多了也就会了。 白二郎闭上眼睛跟着念了一段,心一静,加上殿中的檀香飘着,他忍不住犯困,脑袋就一点一点起来。 等他清醒过来时,白善三个已经调转蒲团,正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说话。 看到他爬起来,满宝便回头笑道:“醒了?” 白善便起身,“那我们下山吧。” 白二郎不知道什么时候扒拉着三个蒲团垫在身下睡着了,身上还盖着一件棉衣。 他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起身,“我睡着了,你们怎么不叫我?” 白善就看了一下他的眼睛,严肃认真的道:“我们叫了,你没醒。” 白二郎张着嘴巴,“我睡得这么熟?” 满宝也跟着一本正经的道:“这都是天尊老爷的保佑。” 白二郎就仰着脑袋去看太上老君的塑像,一脸的敬畏,“那我在此睡着,岂不是唐突了天尊?” 道和一脸平和的道:“老君不会介意的,你们得偿所愿,便是老君的功德了。” 三人忽悠着白二郎,白二郎一脸的感动。 三人忍不住转了转圆溜溜的眼珠子,彼此一对视,都忍不住低下头去乐。 其实他们没叫,但他们估摸还真叫不醒他。 四人正念着经文,他突然就脑袋一点一点的,然后就往旁边倒去了。 倒到了地上,竟然还没醒,当时白善三人都惊呆了。 满宝仔细的盯着白二郎眼睑下的微青,当时就对白善道:“看来真的是吓着了,说不定这两个晚上都没睡觉呢。” 十来岁的少年正是睡眠最多的时候,连续两个晚上睡不好,他们不觉得能把他叫醒。 白善也干脆,直接往他身下加了两个蒲团,果然,他特别乖觉的移动了一下身子,翻了个身继续睡得天昏地暗。 道和则给他添了一个火盆,道虚往前来时还给他贡献了一件棉衣盖在身上。 然后三人便坐在一旁说话了,道虚听了一会儿,觉得这都不是他喜欢的话题,于是甩着手跑回后院去烤火。 白二郎将棉衣团吧团吧交还给道和,道和起身拿过香案上的护身符交给他,道:“放在荷包里,晚上压在枕头下。” 白二郎现在特别相信这护身符,觉得他能在大殿里睡这么熟,中途一点儿噩梦都没做,就是因为天尊老爷在此庇佑了他。 于是他郑重的接过,然后收在了怀里。 道和笑着送他们到门外,想到这一别可能要一年,便道:“我送你们下山吧。” 四人便一边说话一边下山,到了山脚下,白善家的下人赶了车上前,白善先扶了满宝上车,等白二也上车后才对道和道:“有事与我们写信,告辞了。” 道和颔首,“保重,明日我就不去送你们了,一路珍重。” 白善点头,爬上马车坐好,三人从车窗那里和道和挥了挥手,马车便走起来。 道和目送马车走远,直到没影了,这才转身回山上去。 满宝回到家时,正巧周喜带着孩子回来。 她是回来送满宝的,明天一早满宝他们就要走,她肯定赶不及回来这么早,因此便提前一晚回来。 她给满宝做了一身衣服和两双鞋子,直接给她塞进箱子里,她道:“你们路上要走好久呢,在路上不好换洗,多准备两套衣裳也好换着穿,把脏衣服收好,等到了京城再洗。” 满宝应下。 她又拿出一个小包袱,拉着满宝低声道:“这是小衣,我想娘和大嫂肯定给你准备了,但我还是给你做了两套,都是用你给我的布匹做的,很贴身滑顺,不嗝人,你路上可以换洗。” 这个小包她给放在了箱子的最上面,这样方便拿取。 见她心不在焉的,周喜就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大姐这儿有些好玩的事儿,你要不要听?” “什么好玩的事儿?” “去年你外甥百日,刘家村的刘大郎悄悄的找上门来,结果正巧让你姐夫撞见了,你姐夫揍了他一顿。” 满宝立即精神起来,眼睛亮闪闪的问道:“他找上来干啥?” 周喜就知道,如果有让满宝转移注意力的东西,那除了好吃的,就只有这些八卦了。 ※※※※※※※※※※※※※※※※※※※※ 作家的话 求月票呀求月票,还有月票的书友请尽情的向我砸来吧。 起点的同学们,起点书评区有个投月票活动,如果你们要投月票,可以先在活动帖下留言,然后再去投月票,这样有起点币拿。 这是网站的活动,不拿白不拿呀 PS:晚上九点见 ☆.第1362章 启程 她笑道:“他想找我要钱。” 满宝不解,“要钱?” 周喜点头,“他知道是他自己不能生了,听说看大夫能治,就想花钱买药,但他吃了一段日子没什么用,家里的钱倒是花光了。” 她道:“他就来问我要,说我要是不给,他就去找你姐夫,告诉他我们以前是怎么过日子的。” 满宝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半响才找到自己的话,“这也忒无耻了!” “可不是吗,结果他刚和我说完这些话就被你姐夫给撞见了,我还没来得及动手呢,他就被你姐夫给打了一顿。” 满宝有些忧虑,“那他现在还敢来找你吗?” “要是只有你姐夫,他自然敢的,但还有你哥哥们呢,”周喜笑道:“这事让爹娘知道了,爹就让大哥和老二老三去刘家村走了一趟,他不敢再去县城里找我的麻烦了。” 满宝就哼哼道:“坏人!大姐,当初你和离对了!” 周喜看了眼正在满宝的床上乱爬的儿子,眼眶微红的点头,“是啊,多亏了家里。” 因为她也没想到她的前夫能无耻成这样,以前他并不是这样的。 见满宝彻底转开了注意力,不再想着二吉病逝的事,周喜这才笑着转开话题,四处找着八卦和她说。 满宝津津有味的听了一下午的八卦,还是快要吃晚食了姐妹两个才出门去。 因为今晚是在家的最后一晚,小钱氏给他们做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满宝忍不住吃得过饱,肚子都圆了,她没忍住抱着小钱氏哭,“大嫂,我会很想你的。” 小钱氏也抱着她道:“大嫂也想你。” 看着抱在一起的姑嫂两个,老周家一家子都无言起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周家就开始往车上装东西了,除了一车茶叶,还有一车装他们的行李。 白善家那边早和他们商量过,满宝和三丫等人都坐他们家的马车,因为他们的马车有棚,这么大冷的天要是坐敞开的板车,骡子再跑起来,一定能冷死。 等满宝迷迷糊糊的从床上爬起来时,行李已经都装好了。 小钱氏给他们煮了面,每一碗上头都盖了厚厚的竹笋羊肉臊子,吃一碗便从内而外的发热。 特别的舒服。 她还给他们做了不少的馒头和煮鸡蛋,都给他们收在干净的布袋里,“中午停下,烧一锅水,热一热就能吃了,出门在外是肯定要吃苦的。” 但三头等人却很兴奋,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呢,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苦。 吃完了面,天也微微亮了,白家过来了一个下人,帮着赶了一辆车出去。 周五郎赶了装着茶叶的骡子车,装着行李的则交给了白家的下人。 这一次,刘老夫人和郑氏也都跟着一起上京,大部分白家的下人都会随他们进京,只留下了三个人看守这边的宅子,其中一个还是白庄头,他要管理白善他们的小庄子。 所以他们带的下人不少,带的车马也不少。 一直养在白善家里的三匹小马也被拉出来了,满宝上前摸了摸赤骥,把她随身带着的小包给放到马车上,就跃到马上看向白善,扬着鞭笑道:“走?” 白善微微一笑,也跃上马,笑着点头,“走吧。” 白二郎才打着哈欠爬上马车,一点儿骑马的意思都没有,他靠着窗往外看了一眼,嘟囔道:“一大早上的骑马,也不怕风吹跑了。” 吹跑是不可能的,罗江县的风都还没有京城大呢,这里四面环山,很少有大风。 白二郎瞥眼看见三头,他和三头素来玩得好,便招呼他道:“你要不要来和我坐?” 三头却看中了他的马,目光炯炯的问道:“二少爷,我能骑你的马吗?” 村里的人对白老爷尊敬,路上遇见他都是叫白老爷,在白善没来前,白大郎和白二郎是七里村唯二的少爷。 尤其是白二郎,他们家搬到这里来时他刚懂事,最喜欢让下人背着满村子乱转,大人们都恭敬的叫他一声二少爷。 虽然他们并不是白家的下人和佃农。 所以村里的孩子们也喜欢跟着叫他二少爷,即便是他们后来在学堂里做同窗,除非吵架和打架,不然大家都喜欢叫他二少爷。 就好比现在,三头他们还是喜欢叫白善做善少爷一样。 白二郎看了一眼他的绿耳,拒绝了,“我的马只认我。” 三头却不这么认为,直接做鬼脸道:“真小气!” 白二郎又打了一个哈欠,不在意的道:“不上来就算了,我这儿还有好吃的豆包呢。” 三头就犹豫了一下,然后爬上车,“好吧,我跟你坐。” 一旁的四头和三丫:…… 他们说话的功夫,白善和满宝已经打马围着车队跑了一圈,老周头和钱氏他们只把人送到大门口,然后就不送了。 用老周头的话说是,又不是不回来了,送到村口算怎么回事? 刘老夫人和来送她的白老太太话别,见两个孩子已经骑马跑出村口了,便笑道:“嫂子快回去吧,我们下午就到绵州城,到时候立之他们在城里接我们呢。” 说罢,让人去前面通知开始走了。 车队缓慢的走动起来,在晨曦中慢慢走出七里村,而此时,七里村的村民们才起床,听到动静出来看见慢慢消失的车队,忍不住道:“老周家和白家人又出去了。” 话语中不免带着些羡慕。 满宝和白善骑马跑得比较快,而且也没那么颠簸,跑了一阵后身子热起来,离车队也远了些,俩人便放慢了速度,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 大吉不在,但刘老夫人也给他们配了两个护卫,俩人此时也正骑马跟在他们身后。 见他们回头看,护卫便道:“少爷,满小姐,我们比他们多跑了半里地左右。” 白善点了点头,和满宝道:“我们先往前面去吧,中午要是停下歇脚,我们还可以帮忙先找到歇脚的地方,再收些木柴。” 满宝应下。 于是四人便继续往前跑了。 后面车队里,因为路不好行,本打算再睡一个回笼觉的白二郎被彻底颠清醒了。 他打着哈欠挤出一滴泪水来,定睛看向对面正啃着豆包的人,他沉默了片刻问道:“你没吃早食?” ※※※※※※※※※※※※※※※※※※※※ 作家的话 今天的作话太忙了,今天晚上就简单一点儿吧,明天见!哈哈哈哈哈 ☆.第1363章 忧伤 三头点头道:“吃了,但还能再吃,你家的豆包真甜。” 见白二郎头发都没梳好,他摇了摇头,顺手拿过自己的竹筒,拧开递给他,“喏,我娘让我爹一大早去磨的豆浆,已经煮过了,还放了一些糖,你先暖暖胃吧。” 白二郎接过喝了一口,觉着不错,就忍不住又多喝一口…… 三头见他这么一会儿功夫把他豆浆全喝光了,便低头看一眼他特意给他留下来的豆包。 白二郎见了不好意思的笑,伸手抓了一个豆包道:“你娘做的东西真好吃。” 三头叹息一声,只能原谅他了,“那是当然了,昨天晚上吃完饭,小姑抱着我娘差点儿哭了,说又要许久吃不到我娘做的东西了。然后我娘就把厨房里剩下的那坛豆腐乳也给小姑装上车了,我爷爷好几次张着嘴巴都不好开口要回来呢……” 白二郎也吃过那东西,是去年小钱氏在县城里开铺子时,根据满宝留下的方子琢磨出来的东西。 老周家给他们家也送了些,一开始看见这东西的时候他连闻一下都不乐意,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还是挺好吃的,尤其是和豆子炒了就着稀饭吃…… 白二郎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摸了摸肚子后突然觉得家里特意给他准备的甜豆包似乎也不是那么好吃了。 三头也这么觉得,于是把手上的最后一口包子吃了就不再伸手拿了,这会儿他终于感受到了一点儿忧伤,“以后都吃不着我娘做的包子了,我娘做的包子也很好吃,特别是肉包,里面好多汤水,轻轻地咬一口,还得先把汤汁都吸了才能吃,不然会流出来烫到下巴的……” 白二郎吃着豆包更没有滋味了,他对三头道:“要不你换辆车吧。” 三头听见,便对白二郎挑眉一笑,道:“你把你的小马给我骑吧……” 白二郎断然拒绝,“不行,绿耳是我的。” 三头嫌弃,“你为什么给它取这样的名字,马不该取个闪电,疾风之类的吗?” “你懂什么,绿耳是名马,上古名马懂吗?” 三头读书还有限,摇头道:“不懂。” 俩人在车里斗着嘴,马车慢慢上了官道。 官道的路比较好走,至少没那么颠簸了,白二郎探头出窗往前看了一眼,根本看不到白善和周满的身影,问道:“他们两个这是跑到哪儿了?” 三头也探头往外看去,畅想了一下后道:“马那么快,应该已经到绵州城了吧?” 白二郎:…… 他缩回身看三头,“你是认真的吗?我们又不是急行,怎么可能午时前快马到绵州城?” 他道:“何况我们还得先去县城接上先生呢。” 庄先生一早也准备好了,满宝和白善最先进城,直接就往庄家去了。 庄先生才吃完早食,正在净手,看到他们后笑问,“倒比我预计的要快些。” 满宝道:“我们是骑马来的,他们还在后面呢。” 庄先生笑着点了点头,指挥着两个弟子把他的行李搬出去。 庄纪安连忙带着两个弟弟上前帮忙,今天庄大郎也请假在家,并没有去铺子当差。 他和儿子将最重的那个箱子搬到巷子口,满宝几个也把剩下的行李搬了出来。 庄先生知道回乡后要再上京城,所以并没有带很多东西回家,一些书是带给三个孙子的,剩下的就是他的两套换洗衣物和要拿回家的金银了。 但庄大郎让人给父亲做了几套衣服鞋袜,还有一些腊肉也都包好了放进箱子里,所以也收拾了不少东西出来。 他们才把东西搬出来没多久,车队便进城来了,经过这个巷子口后缓慢的停下。 给庄先生准备的马车停在他们跟前,下人们先把庄先生的行李搬到后面装行李的车上绑好,这才请庄先生上车。 白二郎等人从车上跳下来,先跑过来和先生请安,这才恭手立在一旁等先生上车。 庄大郎托白善和满宝几人照顾好父亲,便退到一旁目送父亲上车。 庄先生上车后撩起窗帘与他道:“我已经和县学的黎先生说好了,待过了十五,你直接领着纪安去入学就好。” 庄大郎应下。 庄先生便越过他看向站在后面的庄纪安,叮嘱道:“纪安,好好读书,知道吗?” 庄纪安乖巧的应下。 庄先生这才放下帘子离开。 白善和满宝回身冲庄大郎几人行礼告辞,牵了他们的马等车队过去,还热情的邀请白二郎,“一起骑马吧,我看今日天气还不错。” 话才说完,白二郎正犹豫的时候,一阵寒风吹过,因为下来得匆忙,没有披斗篷的白二郎抖了抖,那寒风直接往脖子里钻。 他立即拒绝,“不要,我要坐马车,你们自己骑吧。” 说罢拽了三头就往他的马车跑去。 三头回身和满宝喊道:“小姑,我愿意骑马呀。” 三丫和四头想也知道不可能,他们也就坐在马上走过一圈,根本没学会骑马,于是和小姑打了一声招呼后也跑回马车去了。 满宝便和白善等马车都过去了才上马去追,不一会儿便越过车队率先出城了。 出了城也是宽敞的官道,俩人渐渐放开了马跑起来,远远的把车队甩在了后面。 刘老夫人得到提醒,推开车窗往前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俩人飞扬的斗篷,两个护卫追在他们身后渐渐没了踪影。 她笑着摇了摇头,道:“让他们去吧,这两天他们两个心情不好,今日正好让他们把气撒出来。” 刘嬷嬷笑着应了一声“是”,就没让人去拦他们。 白善和满宝甩开车队后就彻

相关推荐: 宣言(肉)   她太投入(骨科gl)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心情小雨(1v1强制)   倒刺   将军宠夫   虫族之先婚后爱   御用兵王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