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152章

第152章

郑大掌柜瞥了一眼他旁边的儿子,微微有些忧伤,早知道还不如让他儿子过去呢。 虽然岁数是大了点儿,但应付俗事他的确比较擅长,有他跟着出入高门内宅也放心啊。 但机会已经失去,郑大掌柜便只能叹息一声,然后让满宝和小芍好好相处,“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他去做,你家里的杂活儿也可以让他去做,不要客气。” 满宝摇头,“算了吧,家里现在人多,别说他了,连我都插不上手了。” 现在他们家里住的下人比他们都多,闲得很,以前在益州的时候他们还需要洗个衣裳、扫个院子什么的,来了京城以后,他们连扫帚都没摸过了。 小芍去了基本上没用。 满宝吃完了午食,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便和小芍走了。 大吉在铺子外等着他们,小芍看了一眼他们家的马车,迟疑了一下道:“周小大夫,其实铺子里有车的。” “我知道,”满宝边爬上车边道:“不过大吉赶车不错,你进来我们还能说说话,以后就让大吉赶车好了。” 小芍只能应下。 满宝继续给他看中午他开的方子,指点了他一下后便撩开帘子看外面,“咦,昨天我们不是从这条路上走的。” 小芍看了一眼后便道:“这是主街,从这儿去远了些,应该走三尾巷过去的。” 前头的大吉听到了,笑道:“这儿热闹,满小姐或许喜欢看街上的热闹。” 满宝一听就明白了,热闹的地方总是会显得安全些。 满宝放下帘子,对小芍点头道:“嗯,我是喜欢热闹。” 小芍便没话说了。 到了宿国公府,满宝便带着俩人入内,大吉自然是在前院等着了,小芍则跟她一起去内院。 他同样进不去房间,只能在院子里等着。 一回生二回熟,程二夫人的丫头便请了他去茶房坐着,小芍拒绝了,就在廊下等着。 满宝在房间里给程二夫人扎针,然后把她今天刚整理好的治疗方案给她拿出来,一一给她解释,头一旬应该吃什么药,治什么的,等情况好了再换什么药。 为什么要扎针,隔几天扎,还有做的矫正运动,应该吃的膳食…… 程二夫人见上面连她最好喝什么茶都列举出来了,一时惊住了,“这,这是特意为我写的?” 满宝点头,“是呀。” 满宝道:“可能还有些缺漏,我后面再根据你的脉象变一变。” 程二夫人就将这一叠纸按在胸前,星星眼的看着满宝,“难怪外面的人叫你神医,你可不就是神医吗?” “啊?”满宝一头雾水,“程二夫人,我这病还没开始治呢。” 她便笑道:“虽没开始治,但我总觉得我已经开始好转了。” 满宝:“……速度这么快?我计划着,你的身体得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当年,你年轻,速度可能会更快也不一定。” 昨天晚上莫老师听说病人才二十一岁时都惊呆了,一连给她发了好几个造孽的表情包。 程二夫人微微红脸,摸了摸脸问:“我年轻吗?” 满宝点头,“年轻。” 她看了眼室内,干脆的指着床道:“把被子拿开,我来教你矫正的动作,再帮你推拿,推拿。” “好,”程二夫人兴致勃勃的看向唯一在屋里的大丫头,她连忙上前把床上的东西搬走。 等满宝终于从屋里出来时,夕阳都出来了。 小芍抬头望天,不明白看个病为什么要那么久。 这一次程二夫人亲自把满宝送到了二门处,往后一看,大丫头将一个荷包塞进满宝手里,笑道:“周小大夫,这是您的诊金。” 荷包一入手她就摸出来了,和昨天一样的重量。 满宝纠结了一下,还是忍痛打开荷包,从荷包里拿出一锭银子放回丫头的手里。 丫头愣住。 满宝一脸沉痛的对程二夫人道:“二夫人,按照规矩,后头的复诊只需给一半的诊金就可以了。” 程二夫人看着她圆圆的脸上都是痛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拿过丫头手里的银锭塞在满宝手里,乐道:“这就当是给你的谢礼,今日看病我看的很高兴。” 程二夫人顿了顿后笑道:“我还是第一次看病看得这么开心的,所以这银子出的值。” 满宝反塞回去,叹息一声后道:“那也不能坏了规矩,而且真的太多了,十两银子就足够了。” 见程二夫人还要推让,满宝便压低声音道:“程二夫人,该省钱的时候就要省钱,平白花这么多钱你家里人不会有意见吗?” 程二夫人:……这叫多吗? 这是看病的钱,总比把钱给府上那些臭男人出去吃喝嫖赌要强吧? 满宝轻咳一声,拍了拍她的手道:“反正你先照着方案做着,按照我给你的食谱吃饭,每日绕着园子多走走,我三天后再来看你,来日方长嘛。” 收这么多钱,她下次都不太好意思登门了。 ※※※※※※※※※※※※※※※※※※※※ 作家的话 圆润的满宝团团行礼:月票,月票,多谢月票 ☆.第一千七十二章 八卦一 程二夫人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把钱收回去了,惋惜的问,“明天周小大夫真的不来吗?为什么非得三天后?” “因为你针灸是每三天一次,推拿也是。”没事她上门干什么? 她也很忙的好不好? 程二夫人可惜的叹了一口气,让大丫头把人送出去,她就在二门处停住了脚步。 目前满宝也只有一个出诊的病人,因此不是很忙,倒是小芍忙得很。 他的性子素来温吞,学医的天赋一般,满宝自己学得快,当初纪大夫教她也是噼里啪啦的一股脑的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她,满宝还能举一反三。 所以在教小芍时,她也是这么干的,很干脆的让他坐在她身边与她一起看诊,一起开方,后续再指点他。 可越指点她越觉得不对,两天后她终于知道哪儿不对了。 她发现,相似的病症,他后面给开的竟然都是她头天纠正过来的药方了,连药量都是一样的。 这本没有错,但也没有对。 因为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开的方子怎么都能一样呢? 满宝一和他说,小芍下次连方子都不敢开了。 满宝见他摸了脉以后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便知道完了。 作为大夫,这样犹豫不决,不说能不能开出好的方子,首先病人看了就觉着不好。 她只能暂停让小芍开方,然后中午吃饭时和丁大夫他们唉声叹气起来。 丁大夫他们觉得是正常的,“学徒嘛,谁第一次开方都是这样的,我刚开始学医时,也基本上是按图索骥,照着书上的方子给人开方的。” “我也是呀,但我不是教他了吗,而且他都看了这么多病人的脉了,应该会改方了呀。” 丁大夫笑哈哈的道:“这才三天功夫呢,哪能这么快啊……你,不会就三天功夫就会改方了吧?” 满宝摇头,“不用三天呀,我当天和纪大夫学的,当天就改了两张方子给他看。纪大夫指点了我好多,后来我就慢慢摸索出来怎么开方了。” 陶大夫抬起头来,斟酌的问道:“这个慢慢是……多长的时间?” 满宝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是一旬?或是七天?我给忘了。” 众大夫:…… 他们默默地低下头去吃饭,想想当年,他们是用了多长的时间才琢磨出来的自己改方? 是半年还是一年来着? 郑大掌柜看着,闷声一笑,捡了一块肥瘦相宜的红烧肉给满宝,一脸慈爱的道:“周小大夫尝尝这个。” 满宝连连点头,夹起来吃了。 郑大掌柜便看着她笑道:“小芍资质有限,周小大夫的这个教法只适合像你这样聪明的人,你可以问一问丁大夫他们是怎么教学徒的嘛。” 满宝就看向丁大夫和陶大夫他们。 丁大夫便轻咳一声道:“我这简单,就先学一个病症,等他学个一年半载的,琢磨透了,知道开这一个病症的方子了,再学其他病症。” 陶大夫点头,“不错,而且这一个病症学会了,再学其他病症会更容易。” 古大夫也点头,“这叫一通百通。” 满宝道:“我也是这么学的,当时来药铺看病的大多是风寒咳嗽的病人,我最先摸透的就是这一个病症,不过其他病症也学习就是了。” 丁大夫呵呵一笑,问道:“你用了多长时间来摸透风寒咳嗽的病症?” 满宝:“一个月?” 三位大夫连话都不想跟她说了。 但满宝也领会了,于是出门去宿国公府时满宝就问小芍了,“你想先学什么病症?” 小芍这三天来为了追上满宝的速度,可以说头都快要秃了,一连三天就睡两三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不是在翻书,就是在看他开的方子和满宝开的方子,还要背他记下的笔记…… 这会儿听见满宝问,便知道她是打算和其他大夫一样,先带他一个病症,虽然有些失望,但小芍还是松了一口气。 他思考了一下,斟酌的道:“我听您的。” 满宝便道:“来药铺看病的,十个病人有七个是因为风寒,风热和咳嗽来看病的,而这三个病症又总会有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就先从这个来学吧。” 小芍应下,他也更偏向于先学这个。 “那从明天开始,你就先诊这样的病人,若没有,你就给我打打下手就好了。” 小芍应下。 今天是程二夫人治疗的日子,满宝给她扎了针,又推拿了一番,然后就检查她的动作。 因为是第二次,所以速度要快许多。 治完了病,俩人都有些出汗,程二夫人请满宝坐下吃些茶点,休息一会儿再走。 满宝就净了净手坐在桌子边上,丫头去厨房里取了些热乎的茶点来。 程二夫人换好了衣服坐在满宝对面,给她捡了一块点心,笑道:“周小大夫尝尝这个,我觉着还是不错的。” 满宝接过咬了一口,点头道:“糯糯的,是很好吃,这个叫什么?” 程二夫人就给她说起点心来,也拿着尝了一块,俩人说到最后,自然是什么话题都说了,“听说昨天周小大夫还去了殷家?不知道殷家小公子的身体怎么样了,听我家小叔叔说,他好几天不去学里了,可是又病了?” 满宝道:“没事儿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程二夫人见她不想提起殷或,便又换了个话题,“邳国公府的小公爷不知道伤情怎么样了。” 这却不是个秘密,满宝道:“腿接上了,现在是太医院在治了。” “可前两天周小大夫不是上门去了吗?” “那是他们家老夫人不放心,让我去看看,其实这接骨头,太医们比我厉害多了,我就站在旁边看看。”顺便混了十两银子的出诊费,想想就觉得不好意思。 满宝有一点儿一直想不通,她纠结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程二夫人,为何你们对上门诊断的大夫都那么好啊,只要上门就给银子,你们不觉得这银子也给的太多了吗”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一千七十三章 药膏方子(给书友“华胥残梦殇”的打赏加更) 程二夫人:……都请了人上门,又不是把人治坏了,不给钱,难道还把人打出去吗? 也就十两,五两银子,谁家也不缺那点儿钱,给个车马费而已,这很多吗? 从小一文钱一文钱挣过来的满宝和从小便锦衣玉食的程二夫人大眼瞪小眼,都不太能理解对方。 程二夫人轻咳一声,略过这个话题,笑道:“周小大夫,我照你的嘱咐每天都做一套,虽然有些酸疼,但我也感觉到了,身子似乎轻便了点儿,那要是生产很久了,却一直很胖的人做这个有没有用?” 满宝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既然生产很久了,那到现在未必还是因为生产肥胖的,我得看看,但这个不适合她,总有适合她的治法。” 程二夫人就微微点头,不再讨论这个话题。 满宝笑了笑,倒也不急。 庄先生说过,她到底年纪小,虽然名声盛,但看病这种事,大家都很谨慎,所以大家都在等。 等确定了她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自然多的是人来请她。 郑大掌柜也是这样想的,而同为大夫,他是知道满宝的底子的。 她现在或许没有流传的那样厉害,可她还未满十三岁,天赋如此之高,将来有无限的可能。 最要紧的是,在高宅内院中她占有天然的优势。 她是女子,多少女病人,哪怕她们坐拥财权,生了病也不喜欢请大夫,宁愿找些道姑,尼姑和稳婆去问。 他知道这还只是开始,等满宝治好了程二夫人,哪怕只是些小病小痛,她的名声也会打出去,将来有的是病人找上门来。 而一家的女主人习惯了找他们济世堂的大夫看病,将来男主人生病,或是家里其他人生病了,先请的肯定也是他们济世堂的大夫。 郑大掌柜如此想着,美滋滋的把满宝给他的药膏方子给做出来了。 他闻了闻,觉着还挺香的,看着药方琢磨了一下,也只看出它有白肤的功效,再多的就看不出来了。 他有些好奇,满宝再来药铺时,他一边把药罐给她,一边把账单给她,问道:“这药膏用在何处?” “肚子上。”这是莫老师给她找的几个除妊娠纹的方子之一,因为她综合看了一下,这个方子价格适中,所用的药材也不稀奇,都可以找得到,就是处理起来很麻烦。 满宝也闻了闻,觉着还挺香的,颜色有些泛红,不过这是药材的颜色,倒也不稀奇。 满宝往自己手背上抹了抹,满意的点头,“不错,大掌柜,人工费算多少?” 大掌柜见她往自己身上抹,就道:“不算你人工费,把材料费给了就行了,不是,你肚子是黑的?” 满宝:“……这不是我用的,是给程二夫人用的,她生了孩子肚子上有印子,她用的是自家调制的香蜜,我觉着一般,所以给开了这个方子。” 她乐滋滋的道:“来前纪大夫叮嘱过我了,说药膏,丸药一类的方子不要随便给人,所以我没给她开方子。” 郑大掌柜:……你不放心给她,你倒是也别给我呀! 你这给了我,这便宜我是占还是不占呢? 郑大掌柜也只苦恼了一瞬间,然后便轻咳一声,问道:“这药膏耐用吗?” 满宝看了看这罐子,斟酌了一下,“用个一月吧。” “大概用多少罐能去掉?” 满宝摇头,“难说,我又没试过。” 郑大掌柜就思考了一下,然后道:“那就暂定五两银子一罐?看程二夫人用过的效果再说。” 满宝长大了嘴巴,“大掌柜,这不好吧,这药材总共就去了八百多文。” 郑大掌柜轻咳一声道:“这处理药材也需要不少功夫的,加上这熬制的花销,林林总总算下来也过一两了。” “那你赚一半多也就算了,怎么还赚了四倍多呢?” “咳,这卖药啊,采买药材之类的也都需要人工呀,这店铺也需要租金,这些不都是钱吗?”郑大掌柜轻声安抚道:“你尽管去和程二夫人说,这个价钱她用着才放心啊,比她用的那香蜜便宜多了。” “香蜜她是自家做的,不花钱。” “瞎说,这种花不费功夫,不费钱吗?还有加的蜂蜜,对了,我们这用的可是上好的野蜜,很贵的……” 满宝看着郑大掌柜吧啦吧啦的嘴巴,暗道:您刚才对着我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过她也慢慢琢磨过来了,这是做生意呢。 可这生意竟然赚近五倍的钱,这也太坑人了吧? 郑大掌柜见她皱着眉头沉思,就知道她太过单纯了,生怕她以后把方子漏出去,连忙道:“满宝,你别看我们开价高,其实程二夫人她们这样的人是不会嫌弃价高的,开价低了,她们反而还不敢用呢。” “可我又不是只卖给她们,我还想卖给很多人呢。” 郑大掌柜一愣,回过神来后笑道:“一般人家,谁会特意去除那点痕迹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说不会的?”满宝道:“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二嫂下地干活儿,还会掐了野花戴头上呢,只要她们买得起,就会买了。” 郑大掌柜伸出一根手指道:“就算我平价卖出去,只赚点儿辛苦钱,一两银子卖出去,你以为会有多少人来买?一两银呢,外头酒楼跑腿的伙计,一月下来也就二两出头的银子,谁舍得一月花一两来买一罐这样的药膏?” 满宝就在药箱里翻了翻,翻出一张纸来,直接提笔写了一张药方给他,“喏,这个便宜,效果没有这个好,但也有些许用处。” 郑大掌柜就接过药方开,半响无语,他折了折收进袖子里,对满宝道:“平价往外卖,那也得五百文一罐。” “行吧,那这个就五百文,这个你卖贵一点儿,五两好了。” 郑大掌柜没想到她这么干脆,总觉得哪儿不对,但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个的时候。 他轻咳一声问,“这药膏方子你以后还打算给别的铺子吗?” 满宝摇头,她跟别的铺子又不熟,为什么要给它们?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一千七十四章 成效 郑大掌柜便笑了一声,道:“那行,这药膏我代铺子与你买下来了,以后你自家用也就算了,可别给别的铺子啊。” 他思考了一下道:“自己人,我给你个吉利数字,八十两怎么样?” 满宝一怔,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样不好吧……”毕竟这方子也不是她琢磨出来的,而是莫老师从书上找了出来给她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程二夫人呀。 郑大掌柜误会了,以为她是不好与他开口,因此笑眯眯的道:“虽然我们有交情,但这私是私,公是公,这点儿还是要分清楚的。” 他坚持,满宝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然后她就从八十两里摸出了一锭银子,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炮制好的药材塞进系统里。 回到家后就把这些东西给莫老师寄过去。 从她这里寄出去的东西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有生命活体的,只能在论坛内交易给有资质的人。 她要私下寄送东西给人,不仅筛选严格,邮费也很高。 所以满宝从来只和莫老师交易知识,她付积分购买课程,莫老师教她,她给莫老师需要的各种病例数据,莫老师替她答疑解惑。 或者,她这边看到了好的医书,而莫老师那边没有,她会抄录一份发送给他。 在系统里,知识的交易和传播应该是最便捷的了。 这一次满宝一股脑的给莫老师寄了这么多东西,莫老师都惊呆了,连忙在邮箱里语音问她,“满宝,你怎么了?” 满宝颇为不好意思的道:“莫老师,你给我的药膏方子赚钱了,银子在你们那里应该没什么用处,所以我给你买了好多吃的,你上次不是说还想看一下这几样炮制好的药材吗,我给你寄过去了。” 莫老师既惊又喜,还有些无奈,“那方子也不是我的呀,是从书里找的,你这挣了钱就给我寄东西,那我是不是也得给写书的人寄东西?” 满宝问:“写书的人还在吗?” “不在了,早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莫老师好笑道:“所以以后你也没必要给我寄东西,嗯,吃的就算了,寄点儿药材什么的吧。” 满宝惋惜道:“本来我买了不少的,但筛选时被扣下了好多,说是你们那边没有这样的物种,就算是炮制过的,已经没有活性了也不能寄。” 莫老师早有预料,不在意的道:“没事,我刚看了一下,你给我寄的药材的炮制和我这边的有点儿差异,我挺感兴趣的。” 但其实炮制方法的差异她可以直接把炮制法子弄来给他,没必要给他寄一堆药材呀。 莫老师叹息一声,看着面前的东西,觉得很鸡肋,他对满宝道:“这就是你以前说的那个古语吧,什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满宝:…… 第一次送礼被这么嫌弃,她忍不住道:“莫老师,你看一下吃的呢,我给你买的都是我觉得最好吃的东西。” 莫老师只看了一眼便道:“我自有营养师调配餐点,不过你送的我也会尝尝的。” 满宝:……莫老师的生活竟然如此无趣。 莫老师略过这种生活话题,问道:“对了,程二夫人的治疗情况怎么样了?” 满宝便道:“已经有了成效。” 满宝退出系统,摸出病例册来进去和莫老师商量。 这会儿程二夫人何止是有了成效,那成效简直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她近来没出门,但她的妯娌看得见啊,就连她婆婆程老夫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笑问道:“你这可真是一天一个样儿,没有不吃东西吧?” “没有,都吃着呢。” “母亲,您看她这红润的小脸蛋就知道了,她吃的恐怕比我们还好呢。” “这倒没有,”程二夫人笑道:“我近来吃的肉不多,倒是吃了些药膳,我觉着不错。” “是那个周小大夫给你开的?” 程二夫人笑着点头。 程大夫人就好奇的问道:“她真有传言的那么厉害吗?” 程二夫人脸色微红,挥手让下人都退下去,然后凑到程大夫人耳边低声说话。 程三夫人见了也凑上去听。 程老夫人半闭着眼睛坐在炕上闭目养神,只当看不见几个儿媳的动作。 两位夫人看了一眼程二夫人的变化,也心动起来。 满宝拿着一罐子药膏再去给程二夫人看诊时,程大夫人和程三夫人都正巧在程二夫人的房里。 当天,满宝一直在程家待到夕阳西下,而程家的下人就拿了三张药方去济世堂抓药,顺便买了两罐药膏回去。 满宝刚从程家出来,殷家的下人就拉着一辆马车在外候着,一看到满宝便快步上前道:“周小大夫,我们老夫人请您去看看我们少爷。” 满宝好奇的问,“你们少爷怎么了,昨天不还好好的吗?” “是,但少爷今天说明天他就要上学去了,老夫人担忧他的伤,不答应,少爷便闹起脾气来,老夫人想请您去劝劝。” 满宝算了算,今天已经初三了,再过六天就是重阳了,以殷家对殷或的看重程度,的确要开始抗争了。 满宝点了点头,扭头和小芍道:“走,我们先去一趟殷家。” 小芍应下。 大吉便转了马车跟在殷家的马车后头走。 到了殷家,满宝和大吉还看到了特眼熟的一辆马车。 满宝跳下车,先围着那辆车转了一圈,殷家的下人忙道:“白善少爷和白诚少爷也在这里,这会儿还没走呢。” 满宝点了点头,去找殷或的院子找他。 殷或正在绝食,就是白善和白诚劝他,他也不吃。 其实白善和白二郎也没有很劝他,就劝了他一句,见他不吃,就一人挑了点儿东西在他旁边吃起来。 为了殷或的身体着想,殷家给他做的食物都偏清淡,里面最有味道的估计是那一小碗拌面了。 白善直接拿起来吃,白二郎眼巴巴的看着他,他就勉为其难的分了他半碗,然后俩人就当着殷或的面把他的面都吃了。 殷或:…… 满宝到的时候,俩人正挑着桌子上的菜在吃,吃的是津津有味,连一旁的点心都没放过。 殷老夫人正生气的坐在屋子的另一侧。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一千七十五章 苦肉计 满宝一到,殷老夫人便迎过来,解释道:“周小大夫,你看看七郎的伤,这伤口还没好全呢,他就闹着要去上学,这……” 满宝便去给殷或把脉,又看了一下已经结痂的伤口,笑道:“倒也可以去上学了,既然老夫人不放心,那就迟两天再去,初五再去呗。” 殷或抽回手,一脸的不乐意。 殷老夫人便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还是初五再去吧。” 她道:“其实要我看,你还不如过了重阳再去上学,不然你这会儿去,没几天又放假了。” 殷或便道:“那就初五去。” 殷老夫人看了看他的神色,半响叹息一声,应下了。 她看了眼桌上的东西,扭头对下人道:“快去厨房新上一桌饭菜。” 她对满宝三个笑道:“你们今晚便留在此处用晚食如何?” 满宝和白善对视一眼,点头应下。 殷老夫人也不打扰他们,转身离开了。 出了院子,她便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大丫头扶着她,低声道:“老夫人,您明知道那是周小大夫他们和少爷做的苦肉计,怎么还……” “你也说了是苦肉计,他倒是不心疼他的身子,难道我还能不心疼吗?便是知道又怎么样?” 殷老夫人叹息道:“罢了,由着他们去吧。” 自从殷或往自己脖子上划了一道后,殷老夫人就不敢很逼他,而殷或也摸到了一点儿边儿,他也不会争辩,但却会不吃不喝,就默默地抗争。 这比的就是一个心狠,比的是谁更心疼。 殷老夫人敢赌吗? 自然是不敢的,尤其是那天晚上他那样绝望的要自杀后,她更不敢去赌了。 今天的事她一开始是气,但气过后也只能妥协,缺的只是一个台阶而已。 他们既然把台阶递过来了,那她便顺势下去了。 殷老夫人一走,屋里的大半下人都被她带走了,少部分也跟着退出去,只在院子里听吩咐。 桌子上的盘子碟子被收下去,满宝只看了一眼便问白善和白二郎:“好吃吗?” 白善点头,“还行吧,面还不错。” 白二郎问:“你今天是去宿国公府了吧,他家没吃的?” 满宝:“一直忙着呢,没空吃饭。” 殷或好奇,“程二夫人是什么病,竟要治这么久?” 满宝轻咳一声道:“今天看了三个病人,不止程二夫人,不过我不能告诉你们她们什么病,我得给病人保密知道吗?” 殷或问:“那你会给我保密吗?” “会呀,我可没告诉别人你划伤自个的事,程二夫人还以为你是犯老毛病了呢。” 白善和白二郎也竖起两根指头道:“我们也一样,都给你保密了。” 殷或笑了笑后道:“我并不在意这个。” 白善道:“国子学里的同窗嘴巴还是挺碎的,我觉得你还是在意在意吧。” 殷或:“……他们嘴碎?” “对啊,”白善道:“我觉得他们颇有做御史的天赋,这段时间京城里热闹得很,那一桩桩热闹全反应到国子学里来了。” 殷或就笑道:“国子学里大半都是恩荫进学的,家中父祖都在朝中为官,可以说,国子学便是个小朝廷,那里面的消息是最灵通的。” 白二郎抬头看向俩人,问道:“为什么太学就没这么多小道消息?” “因为太学大半学生都是考进去的,包括四门学也是,全国各地的才子都汇聚在两学之中,各地的风俗异闻最多。”满宝道:“我觉着太学还比较好玩呢。” 白二郎摇头,“没有啊,我觉得国子学更好玩儿,这一次重阳,你们国子学不是要去给老人们发麦子和米糕吗?我都想去。” “对了,”白善对殷或道:“二郎不说我都快忘了,初七和初八,我们国子学要代朝廷给京城里年过七十的老人去发寿麦和米糕,你也去吧。” 殷或一愣,“国子学还有这个活动吗?” 说着话,下人们端了饭菜进来,长寿听见,便一边摆盘一边回道:“少爷,往年发寿麦和米糕都是太子带着宗室子弟一块儿去的。” “难怪了,”白善笑道:“这段时间,苏坚的案子还没查明白,太子和三皇子都在互相攻讦,每天弹劾太子的折子尤其多。所以这差事才落到了我们国子学的头上。” 殷或便笑道:“这个热闹我要去凑。” 白二郎就找满宝说话,“初七初八你还去药铺吗?要不去我们和先生一块儿去登高?” “你和先生去吧,初七和初八我们济世堂要去县衙那里给来领寿麦和米糕的老人诊脉送药,我也要跟着去的。” 白二郎:“……你们药铺去凑什么热闹?” “不是我们药铺而已,是好几家药铺一块儿去的,”满宝道:“有一些小药铺想去还去不成呢。” 白二郎:“药材不贵吗?” 满宝还没说话,白善就已经笑道:“他们送的多是红枣、姜片和红糖一类的东西,你以为他们会往外送人参灵芝呀。” 满宝也是今天才从郑大掌柜那里知道的,好奇的问白善,“你怎么知道的?” “国子学里听说的。”白善道:“不是说了吗,京城的热闹消息国子学里都可以打听到,重阳算是大节,宫中还要祭祀的。京中的两县除了要给年过七十的老人们送寿麦和米糕,还得在县衙里摆酒席宴请他们,听他们说乡里的事,若有不平事,可借此机会剖白。” “各世家大族也会捐出一批银米棉布来,一些给这些老人,一些则给育善堂,这些都要过衙门的手,而你们药铺只是其中的一拨而已,除了你们,还有一些布庄也会给老人们裁剪一套衣裳。” 满宝张大了嘴巴,她知道京城过节会很热闹,但没想到会这么热闹。 她沉思起来,“那我们罗江县怎么没有?我有个叔爷爷,他也年过古稀了的。” 白善轻咳一声道:“这是京城,天子脚下,自然要表现得繁荣昌盛,万民和谐,尊老爱幼的。”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一千七十六章 敬老 四个人,除了白二郎,一下都有了着落。 白二郎就默默地看着他们。 白善和满宝也扭头看着他,满宝建议,“你要不要和白师兄去玩儿?” 白二郎拿起碗筷,狠狠地夹了一块肉,“不要,我大哥不是去文会,就是去诗会,一点儿也不好玩。” 白善就笑道:“那你和满宝一块儿去吧,去给她打个下手。” “不要,”白二郎拒绝道:“我又不会医术,跟着凑什么热闹?” 满宝和白善也接过饭,道:“你可以帮忙发点儿红枣红糖什么的呀。” 白二郎虽然很不愿意,但到了初七那天,他还是一大早和满宝白善去了长安县县衙。 那里已经摆开了许多凳子,已经有人扶着自家的老人来了,还有的,京城外一些村落的老人,他们是昨晚就到了京城,就住在驿站。 免费的! 满宝还看到有老人是躺在床板上被抬了来的。 别说她了,就是白善和白二郎都看呆了。 郑大掌柜也亲自来了,丁大夫和古大夫则被留在了药铺,陶大夫也带着药童背着药箱到了。 一看到满宝怔在原处,他连忙招呼道:“愣着干什么,快来给老人们发牌子,一会儿我们就照着牌子看下去。” 满宝愣愣的上前。 白善也上前,他看了一下时辰,发现他的同窗们都没来,便也接过济世堂的牌子,笑道:“我帮你们发。” 郑大掌柜连忙作揖道谢,“多谢白小相公了。” 三人拿着牌子一个一个的发下去,偶尔还会蹲下去和老人们说说话,问问今年的收成和家里的情况之类的。 殷或也早早的过来了,他一下马车便看到了在一群老人中穿梭的三人,连忙要上前。 结果才走两步,一辆马车便在他跟前停下,刘焕从车上蹦下来,上下打量他道:“不是说你病了吗,看着不像啊。” 殷或停下脚步,对他点了点头,然后便要去找白善他们。 “哎,我说,我们是去县衙里领东西的……”刘焕见他不停,便连忙跟上去,“咦,白善,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白善将一块牌子恭敬的交给一位老人,起身后与刘焕殷或行礼,笑道:“其他同学还没到,所以我帮济世堂先发些牌子。” 刘焕接过牌子看,嫌弃道:“这牌子好旧啊,这是多少年没换过了?” 满宝正好从他身后路过,抽空回了一句,“换牌子要钱。” 刘焕回头看她,殷或伸手,浅笑道:“我也帮你们发一些吧。” 白善就把手里的牌子都给他,然后去和郑大掌柜另要一些。 等发完了牌子,几个少年便和满宝坐在还空着的一些凳子上说话,而此时,保和医馆的大夫们刚到,他们熟稔的和满宝打招呼,说了两句话后便也去给剩下的老人发牌子。 长安县是京城的郭县,但在京城的另一边还有一个万年县,百草堂等另外几个医馆便去了那边。 刘焕见保和医馆的牌子都没发完,很有些好奇,“这牌子有什么用?” “看病领东西用的,”满宝道:“我们济世堂今天就出了三个大夫,看的病人有限,所以牌子是有定数的,看一个病人收回一个牌子,发一份药材,看完就回去,明天继续如此。” “那要是明天的老人也很多,有轮不到的呢?” “不可能,”满宝道:“县衙报给我们的人数便是提了一成报的,我们又多准备了牌子,怎么可能轮不到?” 京城附近年过古稀的人口都是有数的,县衙从初一就通知他们济世堂准备了,而他们济世堂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那样的情况的。 只是满宝没想到,有的人家会为了领这些东西,把已经病倒在床上的老人也抬了过来。 分到这边的国子学学生渐渐都到了,白善和满宝招呼了一声便带着大家过去汇合。 县衙的主簿迎出来,躬身请他们入内。 以前来干这事的都是太子皇子和宗室们,今年是国子学的学生,看似身份低了,但县衙里的人依旧是一个都惹不去。 这来的学子不是爹是国公,就是祖父是丞相封疆大吏什么的,他们一个都得罪不起。 因此毕恭毕敬的把人迎出去,许久都没人出来。 郑大掌柜他们已经把济世堂的摊子摆好了,见满宝还坐着发呆,就轻拍了一下她脑袋,问道:“想什么呢?” 满宝回神,起身道:“没什么,大掌柜,我们开始看病了吗?” “可以开始了,来吧。” 满宝坐在了一张桌子后面,桌子前面也放了一张凳子,济世堂的锣Duang的一声响,算是正式开始了。 有来过几次的老人有经验了,立即拿了济世堂的牌子走过去,见有不少同伴过去,便干脆拖了凳子过去。 大家排排坐成两排,排队看大夫。 之所以是两排,是因为满宝跟前一个人也没有。 很显然,老人们不怎么认识她这个新晋的京城小神医。 满宝:…… 郑大掌柜一看,立即让药童们去帮忙宣传宣传,但老人们坚持认为,这中医是越老越好,坚决不去看着比他们曾孙还小的满宝那里看病。 满宝沉默了一会儿,也不勉强,干脆撸了袖子过去郑大掌柜和陶大夫那里帮忙。 这个老奶奶腰不好,她就伸手帮忙按一按,那个老爷爷手脚会打抖,她就帮忙扎几针。 半天功夫下来,她一个脉没摸到,也没开出一张方子,却扎了不少针,也按了不少腰,加上笑眯眯的圆脸蛋,成功成为当场最受欢迎的孩子之一。 之所以是之一,是因为国子学们的翩翩少年们也鱼贯从县衙里出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小袋的麦子和一篮子的米糕,他们拿着本子,一个一个发过去,然后记下他们的身份信息,再问一些村里或家里的情况。 这其中有好几个长得特别白净好看,说话又温和的,很受老人们的欢迎。 白善便是其中一位,有一个穿着不错的老爷爷还拉着他的手道:“小公子长得好呀,你父祖是什么官儿?” 白善道:“我父祖现在都没在朝中为官。” “那你是考进国子学的?” 白善道:“是恩荫进的,我父亲是朝廷忠烈之士,陛下恩召入内。” “你父亲没了呀,哎呀,这得多艰难呀,你定亲了没有?要不要我给你说个亲事?” 已经看完了病人,正抱着一堆红糖红枣路过的满宝停下了脚步,她走到白善身边看了看老爷爷,见他的牌子放在一旁,便塞给他一包红枣和红糖,笑眯眯的道:“老爷爷,这是我们济世堂送您的,祝您健康长寿。”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一千七十七章 远来 老爷爷年纪虽然大了,但眼不花,他虽然不缺这点红枣红糖,但看着满宝笑吟吟的脸还是很开心,于是抱了一怀的东西后连连点头,乐道:“好好好,这小姑娘天庭饱满,好有福气的样子,咦,我刚看到你在济世堂那里帮忙,你是郑家的孩子?” “不是,我是济世堂的坐堂大夫。” “咦,济世堂有女大夫了?”老人很有些怀疑,主要是这孩子年纪太小了。 一旁的白善道:“老人家,她现在可是京城里有名的小神医了。” 老人沉思了一下,“哦”的一声,“我想起来了,苏家那小孩儿是你救的?” 满宝惊奇起来,“您还认识苏坚啊?” “几年前见过,”老人笑眯眯的道:“是个调皮的孩子。” 他眯着眼睛在俩人之间来回看了一会儿,问道:“你们两个孩子认识?” 满宝点头,指着他道:“我师弟。” 白善则道:“我们一块儿长大的,我比她大。” 老人家:……他眼睛都没花,心更不可能盲,他看了看两个孩子,微微点头,问道:“你们是师姐弟,那不知老师是谁?” “爹——” 一声大叫,满宝和白善下意识的看过去,就见一个中年男人从一匹马上跳下,直接奔着他们就跑过来。 坐在他们面前的老人头都不回,直接抬起袖子遮住侧脸。 中年男子却径直跑了过来,一把拉下他的袖子,没好气的道:“父亲,您遮什么,我都看到了。” 老人便叹息的放下袖子,“你怎么来了,今天不上衙吗?” “我接到家里的来信就过来了,父亲您也是,既然要来京城,怎么也不告诉家里一声,好歹先来封信给我,二哥发现您不见了,魂都快吓没了。” 老人诺诺的没说话。 殷或找过来,他看了眼中年男人,觉得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来是谁。 他见的人还是太少了,但看他脚上的官靴,便知道他是个官儿。 刘焕把手上的东西都发完了,转过身来找伙伴们,发现殷或和白善满宝站在一起,便好奇的凑过来,一看到中年男人便好奇的道:“咦,虞侍郎,您怎么在这儿?” 白善三个一起低头去看老人,刘焕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顿了一下,有些不太确定的道:“虞县公?” 虞县公笑着对他点了点头,问他儿子,“这孩子是……” 虞侍郎道:“这是刘尚书家的孩子。” “哦,都这么大了呀,好孩子,好孩子。”他在身上摸了摸,没摸出什么东西来,便拢了手坐着。 刘焕挠了挠脑袋,问道:“虞县公,您何时回京的?您不是在越州吗?” 虞县公笑道:“闲来无事,便到处走走看看,到京城时刚好是重阳,我想着,今儿可是个好日子,便过来讨份寿麦。” 一旁的虞侍郎气得鼻子都快冒烟了,但满宝、白善则一脸羡慕的看着老人家,一个道:“您可真浪漫。” 另一个则道:“您可真勇敢。” 殷或也很羡慕,羡慕的却是他的自由,不过他素来寡言,所以什么都没说。 虞县公觉得这俩孩子好,于是抬头对他们笑了笑。 虞侍郎道:“父亲,东西您也领了,我们回家去吧。” 虞县公道:“还有敬老饭没吃呢,我要在县衙里吃饭,你先回去吧,等吃完了饭我自会回去的。” “父亲,家里也有饭的。” “那能一样吗?”虞县公道:“那饭是你给的,在这儿吃,却是朝廷给的。” 虞侍郎:……您要想吃朝廷的饭还不容易吗?往宫里去一趟不就能吃到了吗? 虞侍郎到底还是没能把虞县公请回家去,他愣是跟着县衙门前的一大堆老人一块儿进县衙里吃了一顿敬老饭。 等把所有老人都送走,都未时了,大家都有些饥肠辘辘,于是和白善比较熟的几人便相约起来,“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吧。” 几个同窗看向满宝,和她也见过几次面,算是比较熟的了,笑道:“周小大夫一起来?” 满宝看了白善一眼,点头。 白二郎自然也被他们拉上了,他和他们更熟,一路上都是他们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 白善还叫上了殷或。 彭志儒几个和殷或几乎没说过话,不过他们也知道,白善现在和殷或关系不差,因此没人说什么。 刘焕本来是要和他们的小伙伴去玩的,见殷或跟他们走在了一起,干脆丢下他的小伙伴们,也挤了进去。 白善和殷或都好奇的扭头看了他一眼。 刘焕略有些不自在的道:“我对香满楼熟,我家在那儿还有个常用的包厢呢,我带你们去。” 众人一起点头。 刘焕轻咳一声,问殷或,“你的病好了?” 殷或微微点头,“我前天就上学了。” “听说而已,又没见着你,不过你这次病好了脸色也好多了?我记得你以前病好后都是脸色发白的。” 殷或想了想后道:“或许是用的药好吧。” 刘焕就看向满宝,一脸的惊奇,“听说殷或现在的大夫是你,你真这么厉害?” 满宝矜持的道:“也没有很厉害啦。” 白善严肃的点头,“一般厉害而已。” 白二郎接到:“天下第三,哈哈哈哈……” 彭志儒几个听着有趣,纷纷问道:“这又是什么典故?” 白二郎便和他们嘻嘻哈哈的说起这个故事来,白善对这个不感兴趣,只扭头和刘焕说话,“我还以为你和殷或不好呢,原来你这么关心他?” 殷或竖着耳朵听。 刘焕忍不住嘀咕了两句,“谁关心他了,我就是问问,有点儿好奇而已……” 这一次殷或直接请了半个月的假,比上次生病请的假还长。 要知道上次殷或病了,再回来时,整张脸都是白的,好似风一吹就会倒下似的。 而这一次殷或一病,家里的一些长辈又怪怪的,让人去殷家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只说是病了,病了。 所以刘焕几个家世和殷或相当的都觉得他可能病重了。 病到连他们家里都忌讳的程度,那多半是没什么希望了。 虽然他们关系不太好,但一想到殷或小小年纪就要没了,还是挺酸涩的,结果他再回来,脸色竟然并不比之前的差多少。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一千七十八章 虞县公 一行人在香满楼找了个包厢坐下,刘焕非常大气的让伙计把账记在他大哥名下。 看得出来,他们家人的确常在这儿吃饭,伙计和刘焕特别熟,想也不想就应下了。 然后大家就看着刘焕点了一堆好吃的,还让他们点。 白善、白二郎和满宝一起摇头,彭志儒也觉得他点的就够多的了,还有些犹豫,“你把账都记在你大哥名下,这样好吗?” “没什么不好的,这酒楼的东家和我哥是朋友,我来这儿吃饭都是记账的,随便点。” 殷或看了他一眼,点了两道软糯一些的菜式,这就算完了。 满宝隔着白善和刘焕说话,“刚才那位虞县公是谁?” “你不知道虞县公吗?”刘焕道:“他可是名臣,很厉害的,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他几次,他特别喜欢掐小孩儿的脸。” 刘焕转头,隔着白善、满宝和白二郎和殷或说话,“你小时候肯定也见过他,他很喜欢小孩儿。” 殷或摇头,他不记得了,他身子弱,记忆里,很小的时候有很多大人都喜欢抱他,他哪儿知道谁是谁? 不过,虞县公的话…… 殷或沉心想了想,问道:“是编修了《北堂书钞》的虞秘监?” 满宝捏了一块点心吃,闻言抬起头来,“和魏大人一个官职?” 刘焕挥手道:“他退下来了,早几年就回乡养老了。” 他们一提《北堂书钞》白善就想起来了,见他们说了这许久都说不到点子上,便扭头和满宝道:“你没看过,《北堂书钞》是类书。” 满宝边吃边问,“为何叫北堂?” “因为虞县公是编修此书时是前朝的秘书,北堂是前朝秘书省的后堂,”白善道:“这本书在前朝时就编好了,只是末帝不用,虞县公又官卑职小,这书就落下了,一直到我朝建立,当今重用了虞县公,这书才被收录进国子监里,但也在国子监里而已。” 白善颇为惋惜的道:“这书太厚了,轻易不外借,不然我还可以借出来给你看看。” 也就是说外面都没有卖的。 满宝感叹道:“好厉害啊。” 彭志儒等人虽没看过那书,也还是没想起来虞县公是谁,但也觉得好厉害呀。 刘焕连连点头,“是很厉害,可是好奇怪,虞县公进京怎么不进宫?他岁数可不少了,今年是七十八,还是七十九了?我祖父说过,他是朝中最长寿的了,每次进京,陛下都要亲自把人迎到太极殿的。” 众人张大了嘴巴,“这么长寿了呀~~” 刘焕点头。 满宝和白善忍不住对视一眼,这么大年纪都敢说跑就跑,真的好厉害呀。 也难怪他儿子那么担心了。 白善垂眸想了想,道:“越州距离京城可不近,老人家便是要出行,怎么会选择来京城呢?” 满宝:“京城有旧人,有旧景?” 白善微微颔首,“可能吧。” 他扭头对刘焕笑了笑,刘焕傻傻的回他一笑。 满宝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白善一眼,收回了视线,提壶给刘焕倒了一杯茶。 虞县公带了个下人就自己进京,何止是吓到了自个儿子而已,连皇帝都吓了一跳。 收到消息后他便让人出宫去请虞县公,人刚到太极殿外,他便带着太子和一众大臣迎了出去,亲自扶着虞县公入内。 虞县公连忙谦卑的行礼,被扶起来后才随皇帝入殿。 皇帝让人在左边的首位上加了一个位置,请虞县公坐下。 虞县公推辞,按理,这是季相的位置。 皇帝便笑道:“今日是重阳,先敬老再论其他。” 季相也亲自扶了虞县公道:“这合该县公坐的,快快请坐。” 虞县公这才坐下。 大家分开坐下,太子站在皇帝身侧。 虞县公抬起头眯眼睛看了一圈,便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大唐绿帽王   阴影帝国   老师,喘给我听   修仙有劫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赘婿   御用兵王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